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净土大经科注第五回(第十四集)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3-10-15 11:19
標題: 净土大经科注第五回(第十四集)
敬摘自《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第五回)》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土大经科注(第五回)  (第十四集)  2019/1/1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7-001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一百五十二页第六行,我们直接看念老的注解,「《华严》《法华》均圆顿称性之教,但其归趣,却在本经」。这两部经,这是自古以来,隋唐时代祖师大德们一致公认的、肯定的,是一乘经。一乘经在世尊一代时教里面一共是三部,《华严》《法华》,还有一部是《梵网》。《梵网》除了「梵网菩萨戒」这一品翻成中文,其他的没传到中国来。这部经也是大经,分量很大,只传来一品:「菩萨心地戒品」。这都是圆教圆满,顿教顿成,一生成就,称性,里面没有权巧、没有方便,它是直截了当的。

  《华严》是释迦牟尼佛开悟的时候,也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之后,最初二七日中,在定中跟我们提出来的报告,说明自性的体、相、作用,也就是宇宙人生万有的真相,说得非常详细,度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直接成佛。那些人有能力,他们能信、能受。世尊座下的弟子,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在华严会上,他们都如盲如聋,他们都没有分,不能契入境界,何况是目犍连、舍利弗以下的,当然更没有分。于是佛开始讲《阿含》,办小学。阿含十二年,讲人天小乘,如何保住人身,如何生天,如何出离三界证阿罗汉果。有这十二年的基础打下去,佛看到弟子当中可以接受大乘佛法,这才开始讲大乘法,这是八年。第四时讲般若,二十二年。有了大法的基础、理念,佛再讲真话,讲般若,般若讲二十二年。般若讲完之后讲《法华》。《法华》的义理跟《华严》是相通的,同样是一乘法。《法华》讲成佛之法,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华严》是一乘圆教。在《华严》我们看到文殊、普贤发愿求生净土;善财童子为我们表演大乘菩萨的修学,这就是五十三参;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归《无量寿》,华严海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其数有无量无边,皆归西方极乐世界。这是真的,一点不假,经上清清楚楚跟我们说出来。《法华》也是一乘圆教,确确实实它们的归趣就在《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当然也是一乘圆教,确实是称性之谈,完全从自性里头流露出来的。

  「蕅益大师赞本经云:绝待圆融,不可思议」,蕅益大师赞叹《无量寿经》圆融到极处,「《华严》奥藏,《法华》秘髓」,奥藏、秘髓是形容,深奥、奥妙。这个对谁说的?对权教以下,他们不懂,没有大彻大悟,你入不了这个境界。华严境界、法华境界,讲的是自性的奥秘、宇宙的奥秘,这要彻悟、明心见性的人他能够领悟,没有见性的人总是隔一层。

  一生到极乐世界,出现的全是超出情识的境界,一多无碍、广狭自在、大小相容、延促同时,不就是深证华严法界吗?一到了极乐世界,就能证入事事无碍的法界,不就是华严奥藏吗?一到了极乐世界就能圆成佛果,不正是《法华经》讲的「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

  《法华》深秘的精髓,这是讲它的理。净土法门为什么叫「法华秘髓」呢?《法华经》的精髓就是欲令众生悟入佛之知见,也就是让众生成佛。净土法门是「以佛果觉,作我因心。因果如如,直趋究竟」。佛的果觉是什么?就是名号,名号总持诸佛圆满果觉。我们现在用佛的果觉做我们因地修行的心,我心里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这就是「以佛果觉,作我因心」。因果如如,因如果,果如因,那就是「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这些事情明了之后,才晓得念佛功德不可思议。念佛是怎么念的?念佛是「全性起修,全修即性」,你对这些道理不懂,但是你只要老实、听话、真干,就跟这个相应。以如来之万德洪名薰自己之无明业识,薰之久久,则即无明业识成智慧德相,就是古德讲的「潜通佛智,暗合道妙」。「暗合道妙」,暗合,虽然不知道,暗中就相应。念到心地清净、豁然贯通的时候,就像《楞严经》上所说的「净极光通达」,直趋究竟佛果。所以说是《法华》深秘的精髓,这当中不走弯路,直捷的,向着究竟果佛的大道,这真正叫一乘法,真是方便到极处、圆顿到极处、了义到极处。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头的赞叹,称《无量寿经》是绝待圆融。绝待,我们一般人说绝对,绝对圆融,不可思议。跟《法华》、跟《华严》一样,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最初成道的时候,在大寂定中称性宣讲的。这部经,佛是在什么状况下说出来的?本经「大教缘起第三」中说,佛是「入大寂定,住奇特法,住诸佛所住导师之行,最胜之道」,佛是住在甚深大定之中,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照见的。本品末后,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实际上也是告诉我们,「如来正觉,其智难量,无有障碍,能于念顷,住无量亿劫,身及诸根,无有增减。所以者何?如来定慧,究畅无极,于一切法,而得最胜自在故」,这是极赞法身、般若、解脱德用无边。佛在戒经里面教导我们,不可以自赞毁他,我们看这一段经文,世尊不是自己赞叹自己吗?为什么世尊要以这种方式来说法?这个道理很深。没有真实的智慧,说不出这个法门。因为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全是弥陀住真实慧,五劫圆满大愿、无量劫积功累德所成就的,一一皆是真实之际,惠以众生真实之利,是指唯佛与佛才能知之的境界,我们不知道、不认识、不了解这个法门,是整个佛法里面最殊胜的法门。世间人看得很浅,不知道极乐世界的一切依报庄严、正报庄严,这一切庄严都是阿弥陀佛的法身所流现,都归到光寿法身。我们不知道,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也不知道,就像「福慧始闻第四十七」中说的,「如来深广智慧海,唯佛与佛乃能知。声闻亿劫思佛智,尽其神力莫能测」,只有佛才能够知道、证明。

  这部经绝待圆融,它是一乘当中的一乘,大乘当中的大乘,了义当中的了义,这部经实在不可思议。佛说这部经,是从自性中自自然然流露出来的,妙不可言,不可思议。思是意业,议是口业。这个意思就是说,佛讲这部经,不像我们凡夫要通过思考,通过思考就是思,我想的;佛没有通过思考,佛也没有通过研究议论,没有,在大定之中自自然然就流露出来了,这叫称性。

  佛说这部经是不可思议里头流出来的,我们也有不可思议;换句话说,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你去读这部经、学习这部经、演说这部经、听这部经,就跟自性的奥秘相应,你才能懂。如果你有分别执着,你决定听不懂,你决定看不懂。听不懂,我想一下应该会懂。愈想愈糟糕,想就落在第六意识,落在妄想里面。通过思考就落到心意识去了,那个是世智辩聪,不是真正的开悟,真正的开悟不用心意识,这真不容易!

  这个经听懂、听不懂没有关系,不要紧,要紧的是听的过程当中真正建立信心,相信西方极乐世界真有,相信真正有阿弥陀佛,相信我们真想去是决定去得成,老老实实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成功,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我们读经、听经真正的目的,加强信心,能听懂很好,可以帮助你提升境界;听不懂,加强自己的信愿,决定往生,往生了得阿弥陀佛加持,就什么都懂了。

  「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这个「此」是《无量寿经》。菩萨万行,菩萨修行最高的指导原则在《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直接教大家念佛往生净土,直接引导往生净土的人在很短的时间就达到彻悟心性的目标,而且一到那个地方,智慧、神通、道力跟七地菩萨一样。这个话什么意思?意思很深,就是说你一到西方极乐世界,你就有能力跟法身菩萨一样,千处祈求千处应,哪个地方众生有感,你就能够到那里去教化他,应以什么身得度你就能现什么身,像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一样,有那么大的本事、那样的神通。诸位要晓得,那不是你自己修来的,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你,让你就起这个作用,这个不可思议。不是说到西方极乐世界,等我修成才能度众生,你到那里就行!这是十方诸佛的世界里面没有的。「是故本经称为称性之极谈也」,也就是说,从诸佛如来,从阿弥陀佛如来自性里面圆圆满满流露出来。讲到极处,极就是圆满。这部经是《华严经》中的《华严》,《法华经》中的《法华》;这个经真正是,不但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第一经,也是十方一切诸佛如来所说的第一经,所以称它为称性极谈,极谈是说到极端了,再没有了,全说出来了。

  再看下面这一段,「又日道隐」,日本道隐大师,「于所着《无量寿经甄解》中曰:五浊之世,造恶之时,圣道一种今时难修,其难非一」。五浊恶世是指我们这个时代,释迦牟尼出现就提出来了,这个世界已经有浊恶了,但是浊恶很轻,并不严重。依照中国古人的记载,释迦牟尼佛过世到今年是三千零四十六年,跟外国人讲的有很大的差距,我们中国这些老和尚、老法师统统用这个纪年。那依照中国这个说法,释迦牟尼佛讲经是三千年前所说的。三千年前就讲五浊恶世,很轻微,那个浊恶刚刚开始。浊恶是什么?浊,染,污染,不严重,刚开始。

  这三千年当中,菩萨、圣人在这个世界教诲。教诲的目的是什么?防止浊恶扩张,也做出了相当有效果的成就。中国上古时代,圣人以道治国,道是无为,无为而无所不为,最高明的道!那是什么?大同之治。大同在中国不是理想,不是乌托邦,真正做到过。谁做到?三皇做到了。道失掉之后则有德,五帝用德,道德治理国家的时候就是大同之治。德失掉了之后,这就用仁。仁是什么?三王,三王是夏商周,时代也很长,夏四百年,商六百年,周八百年,总共一千八百年。这一千八百年,人没有道德,他用仁,仁者爱人,推己及人,所以不能称大同,这称为小康。春秋战国混乱了五百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用的是霸道,不是王道;用的是武力,不是文化,所以十五年就亡国了。在中国历代,秦是最短的,十五年亡国。汉继承了,汉武帝他很聪明,接受中国传统,他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在诸子百家里面挑选孔孟之道来治国。孔孟讲仁义礼,特别重视礼,所以是以礼治天下,用礼教来教人民。从汉朝到满清末年,将近两千年,这两千年中国完全接受礼。礼是最低的标准,两千年当中虽然有改朝换代,但是时间不长,动乱的时间不长,整体来说,中国社会是长治久安,文化底蕴非常深。用文化,老祖宗千万年传下来的四个科目:五伦、五常、四维、八德,用伦理、用道德、用因果来维系社会的长治久安。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谢谢大家。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