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护国的讲记敬摘点滴20231010209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3-10-10 20:11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护国的讲记敬摘点滴20231010209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护国的讲记敬摘点滴


...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耳听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鼻闻香、舌尝味、身之接触,意,意是念头,他统统都在那里修不执著不分别、不起心不动念,八个月。到将悟未悟的边缘,五祖知道,这个时间到了,点他一下他就悟了,他就差那么一点。五祖为什么不提早几天?为什么不延后几天?为什么要一定在那个时候?就是他那个时候将悟未悟,一点他就醒了。半夜三更召见他,跟他讲《金刚经》大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悟了。这大事就圆满了,就毕业了,就成佛了。所以衣钵传给他,叫他赶快走。这是真修!最高明的修学方法,不要用书本,真功夫。这一悟了一切都悟了,一通一切都通了。世出世间一切法你去请教他,你去问他,没有一样东西你难倒他的,他都给你讲得清楚、讲得明白。
在这个世间过去,我们看到很多宗教,真正成就的人,确实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好像穆罕默德也不认识字,你看他能说出一部《古兰经》。他知道东方,就是指中国,有大智慧的人,鼓励他的信徒到东方来学习,学智慧。伊斯兰教传到中国,唐朝时候,唐太宗那个时候,穆罕默德还在世。所以,穆斯林跟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厚的感情。中国传统文化、大乘佛法,穆罕默德肯定,鼓励他的信徒学习。他知道,他虽然没有接触过,他清楚。
一切智,阿罗汉有、缘觉有。道种智,第二种道种智,菩萨有。一切智知空,叫万法皆空。可是万法怎么来的?有是幻有,有从哪里来的?这个阿罗汉不知道。菩萨知道,菩萨知道有是怎么来的,有是假有,不是真有。所以菩萨有道种智,种是种种,道是道理,这种种法什么个道理生出来的,有这些东西,这就是知道现象,菩萨知道。如来有一切种智,就是圆满知道。一切智跟道种智合起来叫一切种智,菩萨合不起来,佛合起来了。道种智跟一切智是一不是二,圆融了。「佛三者,今为区别佛智与前二者,故称佛智为一切智智」,这是把一切智智这个名词意思说出来。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这个括弧里的「大」应该是《大正藏》,说「自性清净,名本觉性,即是诸佛一切智智」。换句话说,一切智智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我们现在迷了,有了障碍,它不能现前。其实一切众生都有,只要你六根在境界上,刚才讲了,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就现前,这一现前就叫成佛。可是我们最大的一个习气、麻烦,就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总是起分别、起执著。什么时候我们真正觉悟了,这种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是不能原谅的过失,它根本没有,全是假的,为什么认假不认真?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我们才无量劫来搞生死轮回。这一生还不错,转到人道来,可是,寿命终了的时候到哪里去?这个问题可大了。
极乐世界,现在我们知道,真能去得了吗?法门难信而易行,我们行了,可是这句佛号念得不相应。那是什么?我们行,行不得力。多少老和尚,我们年轻的时候去拜老和尚,都喜欢问问,老和尚,你生死有没有把握?往生有没有把握?都讲真话,摇头,没有把握。这个话我们听得很多,讲真话,不是讲假话。我们仔细去观察,观察他是真的,为什么?他没放下,名闻利养没放下,眼前牵肠挂肚的事情很多,没放下。尤其老和尚都有财产、都有家业,那个大庙是他的家业。世间人的家小,都放不下,他有那么大的家业,他怎么能放下?他怎么能不操心?这就是没有把握的真正原因。他要统统放下了,他真有把握。锅漏匠为什么能成功?锅漏匠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没有障碍、没有牵挂,他容易成就。什么都有,去不了!这个道理我们要懂,我们要明白。
心量要大,这也是个基本的因素。心量很小,样样都为自己著想,这个事情很麻烦。天下决定没有自己如意的算盘,这个话是李老师告诉我的,自己盘算怎样,到后来全不是自己想的。那怎么办?不要想就好了,一切随它去吧,自己才能成就。为什么?一切众生业力不相同,妄念千变万化。自己能不能保证自己一生?不能。什么人能...(●[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四五集)


...漏匠都不如。黄忠昌居士听讲经,他做试验,看看是不是真的。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所以一部《无量寿经》,一句阿弥陀佛,闭关三年,向小莉居士给他护关。还差两个月圆满,也就是两年十个月,他预知时至,往生了,真的不是假的。这也是菩萨来做给我们看的,为我们大家作证转,给我们做证明,真的不是假的。
下面,念老做了个结论,「是知信他不信自,仍是智短」,信自不信他不行,信他不信自也不行,都是智短。「既无决定智,即无决定信,是以意志犹豫,无所专据」。学佛的人学了多年,十几年了,意志犹豫、无所专据的人很多。他想专据,他没有办法。怎么样才能专据?实际上他知道,他迷了,他做不到。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他就成了。我们想想这个世间有没有真正修行人?我的看法是决定是有。这些真正修行人都隐居起来了,决定不会被外面人知道,你看到他,他是个很平常的人,一丝毫奇特都没有。这种人一定是非常慈悲、非常柔和,显示他无能、无智。他在那里等待机缘,机缘成熟了他出来,出来的时候确实一鸣惊人。
我们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就是一个榜样,自己真修真干,几十年没有人知道。到七十岁被人发现了,也是偶然的机会。有些居士,这些居士是学习经教的,懂,他不是迷信,到普陀山去游览观光,无意当中在藏经楼遇到印光大师。在谈话之间,发现这个老法师有学问、有道德,人很慈祥、很诚恳。当然这些人有问题提出来向他请教,老法师一桩一桩为他解答,他们非常满意。回去之后,写文章在报纸、杂志里发表,说到普陀山的奇遇,遇到这样的高人,这出名了,七十岁。印祖八十岁圆寂的,所以他弘法利生十年。你看,七十年的累积,德行、学问,一天不懈怠,正是古人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由於老法师方言太重,他说的话听得懂的人不多,所以他就不讲经,讲经还得找翻译。完全用文字弘法,有人写信提问题,他答覆他,用这个方法。一生参加弘法只有一次,上海举行护国息灾法会,请他老人家去主持。他在法会讲开示讲了七天,最后一天给大家做三皈,传授五戒,三皈五戒。有这个小册子,护国息灾法会的法语,这是他在公共场所弘法的唯一的这么一次,其他都是书信文字往来。你从这些去看,能看到老和尚真实学问博大精深,字字句句都能感动人。现在《文钞全集》出版了,依照这部《文钞》修行,决定得生净土。
所以我们要知道,佛菩萨出现在这个世间,释迦牟尼佛讲经教学,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叫人相信你自己本来是佛,你要真正相信这句话,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相信发愿求生决定得生,往生决定成佛。佛讲的四十九年一切经教,目的就是这个,很单纯。为什么讲那么多?众生根性太复杂了,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讲法。可是终极的目标一定要知道。只有这个方法能帮助你很快成佛。烦恼不容易断,业障很难化解,但是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功德太不可思议了。老实念佛的人、常常念佛的人会开智慧,为什么?烦恼、业障不断、不消,自己没有了,这佛号的功德。愈是真诚心去念,就是没有疑惑、没有夹杂、没有间断,这个力量太大了,一心专念。学佛不麻烦,愈是大道愈容易。
我们看底下这一小段,「续念得生」。
【然犹续念不绝。结其善愿为本。续得往生。】
这个地方我们要留意了,念老的注解说,「信愿不坚,依据不专」,但是怎么样?他能念佛相续,他求生的愿没间断,念佛功夫不间断。你看,「以念佛力及发愿力,仍得往生」。但是怎么样?滞於边地,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莲花不开。别人一到极乐世界,花就开了,花开见佛。他到极乐世界,花不开,这是什么?带著怀疑。但是他真念佛、真求往生。所以念佛的要诀,第一个就是不怀疑,第二个不夹杂,第三个不间断。这个人念佛,这三个条件他有两个,不怀疑他不行,他有怀疑,但是他不夹杂、他不间断。所以他能往生,生到边地,也不错了,也非常难得。
底下一大段讲果。果里头分三段,第一,「道止边界」,他往生生到边界。我们看经文:
【是诸人等。】
就是指前面这一类人。
【以此因缘。...(●[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四五集)


...自力、他力。自力是因,他力是缘,没有自力,他力帮不上忙,你自力强,他力也强,自力弱,他力也弱。坚强信心念佛求生净土,我们那个心坚强,佛加的力量也坚强。不但阿弥陀佛加持你,一切诸佛都加持你,为什么?「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我们发心成佛,一切诸佛都欢喜,一切诸佛都来帮助我们,一点都不假。
自摄,自己摄取,摄取的是法门。我们今天在八万四千法门里面,我们摄取净土宗的持名念佛。一切经教,我们摄取净宗的《无量寿经》,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样的心是定的,完全符合世尊在大小乘经里头都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们要把心放在一处,这个力量就大了。心要分散了,又想学这个、又想学那个,这心力分散,分散就差很远。老成决定有大成就,从近代的这些大德我们能看到,印光大师的成就。老一代的,我们上一代,无论是学哪个宗派、哪个法门的这些大德,出家、在家,提起印光法师没有不尊敬的。而都会称赞,近百年来,最近这一百年当中,在佛法里头成就的,他是第一人。可是我们知道,印光法师七十岁之前没人知道他。他住在普陀山藏经楼,常住分给他的工作,他管理藏经楼,也就是寺院里面的图书馆,他管这个。所以他有时间念佛,他有时间看经,在藏经楼三十年,不出门,真的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专修念佛法门,求生净土,没有人知道。
到七十岁这一年,有一些学者、大学教授到普陀山去游览,现在讲的观光旅游,遇到他。跟他一交谈,觉得这个和尚跟一般和尚不一样,他什么都通,无论是佛法、儒家、道家,你去问他,他都能够给你解决问题。这些人遇到之后非常欢喜,把遇到这个事情写成文章,在杂志、报纸上发表,他的名出去了。大家才晓得普陀山有这么一个高人,到普陀山参访的人就多了。以后他离开普陀山,到苏州灵岩山寺去闭关。因为他乡音很重,他是陕西人,在南方说话很多人不懂,所以他不能讲经,讲经人听不懂。一生大概只讲过一次开示,护国息灾法会,在上海,一共八天。他的讲演有七天,最后一天给大家做三皈依,三皈五戒的开示。有一个小册子,老和尚一生,公开就这么一次。多半书信往来,学佛无论在家、出家,你有疑难杂症,你写信提问题向他请教,他给你解答。这些书信就是今天的《文钞》,印光大师的文钞。这《文钞》是什么?「大乘广智」,真正显示了印祖智慧现前,没有问题把他难倒的,有问必答。
我们读了《文钞》之后,此地讲的五种智,你看印光大师都有,主张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印祖一生的为人,表现出榜样,实际上就他老人家讲的十六个字,四句,那就是印光大师。他说,「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这两句是世间法,教你怎么样做人,后面两句,「信愿持名,求生净土」,这是出世间法,劝你作佛去。这个四句话能救世界。敦伦,伦是什么?五伦,敦是敦睦,我们要用真诚的爱心,睦是有亲爱的意思,真诚的亲爱把五伦做好。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样事情做好了,家齐、国治、天下太平。尽分是人在世间尽自己的本分,就是圆满功德。我在哪一个行业,尽自己的本分,不要干涉别人,各人把自己本分事情做好,互助合作,社会和谐,天下太平。
我们今天这个行业是教学,释迦牟尼佛,一定要知道他是教育。开悟之后,这三十岁,一生教学,从来没有哪一天缺课的,一方面教学,一方面接受别人来提问,帮助大家解决困难。所以经典,特别小乘,许许多多都是一些生活上的琐事。遇到困难向他请教,佛都教他,好像他什么都懂。包括治病,《大藏经》里头有,得病了怎么办?佛教他念咒,你好好的去念,你的病就好了,真好了。这不是什么神奇,不是神通,佛懂得一个人身体,整个身体的结构。病是什么?你这个器官血脉不通了,有障碍,病从这里起来的。所以中国古老的用推拿、用针灸,把你障碍地方打通,恢复正常,你问题解决了。而佛有办法用音声,所以那个咒一定要亲自传,你照他那...(●[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四五集)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