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三十八集)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3-10-6 18:28
標題: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三十八集)
敬摘自《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三十八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038


  请看《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会本》,第四十八页:
  ◎【二、明己所尚】
  这段序文,「明」是说明,「己」就是莲池大师自称,说明他自己所崇尚的,换句话说,在这么许多法门里面,他自己是选择哪一个法门来起修。选择法门,这里面包括许多的条件,不是随便选择的,如果随便选择,那这里就用不著说了。所以,自己一定要量力,这个法门不但要能适合自己的根性,同时还要不妨碍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修起来才比较方便,否则很不容易成就。为什么?佛法的修学是以清净心为宗旨,如果有妨碍,这心就不容易得到清净。不学佛的时候,心满清净,学了佛反而心里乱糟糟的,这就是选择法门不妥当,才会有这种反常的现象。
  序【祗承先敕,笃奉斯经,望乐国为家乡,仰慈尊如怙恃。】
  『先』是老师,近说就是老师,承受老师的教导;如果远说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教诫的。『敕』,在从前是帝王的圣旨,佛为法王,所以佛的言语往往在经论当中也称为敕。
  佛在经里面给我们说:「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在正法时期,只要修戒律就能证果。「像法时期,禅定成就」,像法时期去佛已远,修戒律很困难,单靠守戒律不能证果,不能开悟,所以要修禅定。「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我们现在生在末法,莲池大师也是生在末法,换句话说,我们在现前学佛选择这个法门就是『祗承』,「祗」是敬,就是敬承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教诫,他老人家这样教给我们的,我们承受、我们接受,依教奉行。『笃奉斯经』,斯经就是指这部经。
  演【斯经赞扬极乐,劝生极乐。】
  这部经特别赞扬西方极乐世界,劝我们往生弥陀净土,这是这部经教学的宗旨。
  演【故望乐国为家乡。】
  『乐国』就是极乐世界,要以这个为我们自己的家乡。
  演【斯经指示弥陀,劝念弥陀,故仰慈尊如怙恃。】
  这部经教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用什么方法?告诉我们西方世界有佛,佛的名号是阿弥陀。阿弥陀佛曾经发四十八愿,愿愿都是接引十方念佛众生来生其国,这是把方法教给我们,劝我们念阿弥陀,所以我们敬仰慈尊如怙恃。「怙恃」是父母,我们把阿弥陀佛看作我们自己的父母一样。下面几句话很值得我们警惕:
  演【千生流浪,不知何处是我家乡。】
  我们在世间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不止『千生』,无量劫来不断的生死轮回。生死轮回是真的。我在美国遇到一个同修,他跟我说明这桩事实,他说他前生可能是住在美国的老华侨,死后到台湾来投生的。他在台湾做生意,第一次到美国,人地生疏。他有一天开车,无意当中经过旧金山湾区南部一个小镇,他原定的路线不是往那边走的,不知道怎么会开错了方向,开到那个地方。结果一到那个地方就觉得那里好熟,连小路他都知道。他想:大概从前是在此地挖矿的华侨,要不然,从来没有来过,为什么对这里的街道与房子这么熟?证明确实有前生。有时候,我们去旅游,突然之间会感觉到那个地方很熟悉,这就证明你过去生曾经到过。由此证明,人实实在在有前世,既有前世当然就有来生,就有后世。所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是真的。
  六道轮回实在讲就是『流浪』,自己不能够安稳的住在一个地方。我们没有住处,从生下来就忙著一桩事情,就是死,一天比一天接近死亡,寿命一天比一天减少,天天在减少,一直到死亡,人生就是这么回事情,这是「流浪」。一般宗教认为上天堂就是永生,那是误会!天堂不是永生。就好比水上的蜉蝣,它的寿命只有几个小时,蜉蝣看我们人,这寿命好长,要活几十年。蜉蝣几个小时就是一生,看我们人的寿命几十年、一百年,岂不是像我们看天人一样!蜉蝣几个小时,它的感受是一生,我们几十年当中感受也是一生,它觉得几个钟点短暂,我们觉得几十年也非常短暂,纵然生到非想非非想天,八万大劫,在他的感受是一样的短暂,没有什么差别。所以佛告诉我们,三界统苦,三界里面找不到一个安乐的处所。你想要想真正找到安乐的处所,必须超越三界,换句话说,要跳出六道轮回,这样才行,这是说的真实话。
  演【万劫逃亡,未识何人是我父母。】
  这也是个比喻,好比逃离家乡,违背了佛,离开父母而出走了。出走之后,没依靠;父母是我们的依靠,当然你成年是另当别论。如果一个小孩未成年离开父母,那种艰苦的情形我们可想而知。我们今天在六道里面受尽辛苦,得不到安乐。
  演【斯经指出,敢不悬望而企仰耶。】
  究竟那个安稳的家乡在哪里?真正能靠得住的父母是谁?释迦牟尼佛在这部经里面给我们指出来了,指出来之后,我们应该要期望、要景仰,这个才对。
  疏【既揣钝根,事必师古。祗者,敬也。世主玉音,法王金口,均名曰敕。笃奉者,奉之至也。】
  这一段是解释序文的前面两句。『揣』是揣摩,也就是自己认真的反省、检点。如果我们根性很钝,换句话说,不是一个很聪明的利根,我们必须效法古人,『事必师古』,「事」就是师法,以古人为老师。如果你有特殊的聪明智慧,那是另当别论;如果是中下之人都要以古人为老师,这是决定有成就。像孟夫子师孔子,蕅益大师师莲池大师,都是师古,都是以古人为自己的修学模范、典型。『世主』是指世间帝王。世间帝王他的命令、他的意思,称之为『敕』,敕就是一般人讲圣旨。佛是法王,『法王金口』,金有两种说法:从表法上说,尊贵的意思;从事相上说,佛身是金色,所以称之为金口。『笃奉』就是奉行到极处,换句话说,百分之百的依教奉行,绝对不打折扣。
  演【既揣钝根者,为人不可不自揣。】
  这句话说得很好。前面讲人应当要自量,量力而为,事无大小,必定有成就。所以一定要自己揣摩自己,想想自己的根性、程度、生活环境,以及我们现前这个时代背景,都要了解,从多方面来思考,然后决定自己的道路,我这个路应该要怎么走法,这一生才不至於空过,於世间法、出世间法都要有成就。当然这个成就是以出世间法为第一,世间法的成就那就是帮助别人,出世间法的成就是成就自己的净业。讲到帮助别人,方式很多,《华严经》里面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那些善知识代表各行各业、男女老少,全是菩萨,全都是学佛。所以学佛不一定要出家,不一定要住在寺庙里面。你在公司行号或者是政府机关,乃至於在你自己家庭里面,你只要如法,都是道场、都是菩萨,都能成佛,都能往生。诸位要想通达理解,一定要读《华严经》。所以,自揣非常的重要。
  演【自揣若果利根,则丈夫自有冲霄志,不向如来行处行。】
  果然是一等的利根,行!他确实可以超佛越祖,顿悟、顿证。可是这样的人毕竟是太少了!我们不要说别人,在中国佛教史里面,像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这样的人,惠能大师以前没有见到有这么一个人,大师以后一直到今天一千三百多年了,也没有见到一个这样的人,这是真正的利根。所以《坛经》可以读,决定不能学,为什么?我们不是那种根性,学不到的。参禅会开悟,不见得!不相信,你拿《坛经》来看,六祖当年在世,跟他在一起参禅的人有几千人,他主持曹溪三十七年,跟他学的有几十万人,真正开悟的只有四十三个而已!所以你参禅未必能开悟,真正不容易!这是我们一定要觉悟的。学密,你要是学得头脑很正常,就算你很走运了。我看很多学密的,学了几年,精神都不正常了,麻烦大了。所以,自己一定要晓得自己的根性。世间法里面不能够投机取巧,何况佛法!即身成佛在理论上不错,事上不然。事上即身成佛,我告诉诸位,只有这部经,只有念佛法门。念佛,哪怕你是下品下生也是即身成佛,这是真的。所以这部经十方诸佛都赞叹,十方诸佛都帮助弘扬。
  演【今既钝根,必须师古。】
  现在我们不是利根,顿超超不了,我们的根性非常迟钝,而且业障深重。怎么知道自己业障深重?譬如我们念佛念了这么久,不但不能得一心,连功夫成片都得不到。不但功夫成片没有得到,就算你念一支香,这一支香一个半钟点当中还要打好几次妄想,这不就业障深重!连一个半钟点都不能成一片,都还要打妄想,这就是业障深重之相。我们自己要觉悟,既有业障,那就一定要师法古人。
  今人问题很多很多,我们不能说某个人好,某个人不好,不要说人家的是非,个人修个人的,他修他的,我修我的,彼此不相干。过去我跟李老师的时候,第一次跟他老人家见面,他教我两句话:第一、不要赞叹别人,第二、不要毁谤别人。我听了以后,有点疑惑,赞叹别人是好事,为什么不能赞叹别人?想了一、两个星期,想通了,确实不能赞叹人。赞叹比毁谤伤害人还要厉害,毁谤会叫人生烦恼,赞叹同样也叫人生烦恼。大家对他一赞叹,他就不知道天高地厚,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贡高我慢统统生起来了,他的道行不能再前进,只有往后退。什么人可以赞叹?八风吹不动的人,你可以赞叹他,你也可以毁谤他。你毁谤他,他不生气,你赞叹他,他也不以为然,他如如不动。这种人,行!所以要想害一个人,你就尽量捧他,尽量赞叹他。所以修行,起心动念、言词举止都要有智慧,没有智慧,往往自己做错了,自己还以为自己是对的,这个在佛法叫愚痴。
  今人到底哪个是真善知识?哪个是假善知识?我们搞不清楚。我把《楞严经》比喻作照妖镜,如果熟读《楞严经》,这妖魔鬼怪冒充佛菩萨,你一眼就看穿,你能够认识。可是毕竟在佛法上还是要有点基础才行,如果没有基础,现在妖魔鬼怪也在讲《楞严经》,这个糟糕了,的确邪正不辨,这个麻烦大了。所以莲池大师在五百年前就指示我们,教我们以古人为师,这决定可靠。我们今天学《弥陀经疏钞》,以谁为老师?以莲池大师为老师,这是五百年前的古人。学《弥陀经要解》,以蕅益大师为老师,蕅益是莲池的学生,是私淑弟子。
  演【师古二字出尚书,谓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也。】
  我们要学『先觉』之人,他比我们先觉悟,他成就在我们之先,他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模范,我们应当跟他学,这个是对的。在近代大家所公认的一位真正善知识,印光大师,他距离我们近,他是清末民初的人,凡是亲近印光大师的,成就的人很多。在台湾也有不少人曾经亲近过他,临终往生的瑞相都非常好。台中李老师就是印光大师的学生。我在台中求学的时候,李老师就教给我,以印光大师为老师,为榜样,他叫我学他。而且特别提醒我:古人不学苏东坡,今人不学梁启超。这两个都是佛门的大居士,文章写得好,佛法也好,会讲又会写,没成就,不能往生!变成了佛学家,而不是学佛,所以不可以学这两个人。真正在净土上有成就的,我们要学他,这是我们应努力的方向。
  譬如我们这次遇到的史宏熹居士,他预知时至,无疾而终。即使我们念佛也成功了,将来也往生,但是往生的时候是害病的,那我们就不如他,他没害病。我们往生的时候,到快断气的时候,才看到阿弥陀佛来接引,那我们不如他,他早几天就晓得了。这种往生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不需要人助念。也许有人问,他是怎么修的?其实他也是凡夫,跟我们完全一样,没有什么特别。他在洛杉矶住老人公寓,他修行的方法,一天到晚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他的特点就是他真正放得下,儿女很多,他一概什么事都不管。见到儿女就像见到客人一样,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那是你们的事情。所以,他念佛功夫才能成片。正如同本经里所讲,只有一念无有第二念,二六时中就是一句佛号。
  从前祖师念佛堂,灵岩山的念佛堂,二六时中佛号是不断的,时时刻刻提醒你二六时中佛号不能间断。晚上怎么办?晚上是轮流念,总有几个人轮流值班。现在可以放录音机,二十四小时不中断在那里念,不要人值班。现在虽然有机器可以利用,我们没有善根,为什么?不用它,还是中断。在从前必须是念佛堂几百个人在一起共修才能做得到,才可以分班,二十四小时不中断的在念。现在我们没有那个福报,但是我们现在可以利用机器,一个人也能做到二十四小时不中断,问题就是你肯不肯去做!我在美国教诫同修,我都提醒他们,你们省吃俭用,什么都可以节省,这个录音机不能节省,一定要买。一定要多买几个带子,多录几卷阿弥陀佛,日夜不断的在那里放,这个不可以中断。
  有一些同修念的很得力,很有受用。曾经有一个同修,他在一次车祸当中受了一点伤,所以常常头痛,医治了三年都医不好,常常犯头痛。他来问我,我就教他念佛,我叫他买一个随身听,用耳机套在身上念佛。过了一、两个月,他跟我说:很有效,头不痛了。为什么?他全心全意注意阿弥陀佛,头纵然痛,他忘掉了,确实能收到效果。所以,一定要多念佛。
  疏【乐国言家乡者,寂灭净土,乃当人安身立命处。而舍离故里,飘泊他乡,游子伶仃,唯有思归一念而已。】
  这一段意思深,也非常的切要。我们看《演义》注解:
  演【寂灭净土下。】
  『以下』就是刚才我们念的这一段。
  演【实就理说。】
  全是讲念佛的理论。
  演【但飘泊思归。】
  这就好比游子在外面流浪,时间久了总是想家,想回来。
  演【亦可双约事理。】
  就事、就理都可以说,有事、有理。
  演【寂灭净土,即常寂光土也。此乃当人故乡田地,是安我法身,立我慧命处。】
  这纯粹是理。这地方我们要特别注意,我们真正的故乡在哪里?常寂光净土。常寂光净土,就是《华严经》上所讲的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真」就不是虚妄的。「一」不好懂,这个一不是数目字,要是落在数字里面,那就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这个「一」是个代名词,表法的。这个「一」是代表法界,就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依正庄严总相,我们用「一」这个字来做代表。佛门像这类似的字样很多,譬如「大方广」,「大」不是大小之大,它不是相对的,相对的是第二义,不是第一义;离开大小,这真正是大。离开了善恶,真善;所以善不是善恶之善,净也不是染净之净。譬如我们讲觉,是在讲真正的觉,不是觉迷之觉,觉迷之觉还是迷,还是不觉。邪正之正还是不正,那是比较正,不是纯正。邪正两边都打掉,那是真正的正。落在一边都不行,总是两边。
  『常寂光』这三个字都是表法,「常」代表法身,「寂」代表解脱,「光」代表般若。法身、解脱、般若,这就是一切大乘经里面常讲的「三德密藏」,用常、寂、光三个字来作代表。我们学佛主要就是希望自己能够证得自性的法身、般若、解脱,那就与十方诸佛没有两样。所以成佛,实际上就是证得自性的法身、般若、解脱。法身没有生灭,所以叫常,不生不灭。法身是寂静的,是一念不生,这是清净到了极处。本经的修行方法,专门在「寂」上用功夫,寂是定。本经讲「一心不乱、心不颠倒」,一心不乱就是寂、定,心不颠倒就是光、智慧。有人说净土法门有定没有慧,这话讲不通的。这部经专攻的就是要求证寂光。寂光证得,「常」当然也证得了,这三桩东西,一个得到,三个都得到,一而三,三而一。
  『当人故乡田地』,「当人」是当事人,念佛的人,本人,常寂光净土是我们自己的「故乡田地」,这是比喻,禅家把它比喻做「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本人,是自己。『是安我法身、立我慧命之处』,我法身慧命真正寄托之处,是在常寂光净土。
  演【舍离飘泊。】
  这也是比喻。
  演【迷自本心。】
  『本心』就是常寂光,我们把自己的常寂光迷失了。诸位要记住,迷失并不是真正的失掉,真正的失掉,那麻烦就大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是迷失,迷失就是自己有,自己不知道,自己不会用。你要是觉,常寂光你就会用了,就得到了;你要是迷,你不会用它,虽有常寂光,等於没有常寂光,这是迷自本心。迷的相:
  演【随逐六尘。】
  『六尘』是外面境界:色、声、香、味、触、法。『随逐六尘』,你这个心随著境界转,这是迷。
  演【约事。】
  如果就事上来说,这迷的相是什么?
  演【则是不愿往生,贪恋此土。】
  这就是随逐六尘具体的说明。什么叫随逐六尘?你不愿往生,你对这个世界还贪恋,还有留恋,这是迷。要晓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干什么?证常寂光土,证自性的常寂光,是为这个。因此,对於这个世间任何事物都不可以贪恋,只要有一丝毫贪恋就是障碍,贪恋就是业障。我们要反省一下,自己的业障有没有消除?其实自己业障消除,自己清清楚楚,不要去问别人。问别人,功夫高的能看得出来,从哪里看?看你现在轻安自在,你这个业障消除了。看你一天到晚愁眉苦脸,业障当然重,这是一定的道理。自己反省就会晓得,如果自己身心清净,一切都能放得下,你的业障消除了;如果还牵肠挂肚,那你的业障很重。史居士往生,实在讲没有别的,他就是放得下,所以他才能预知时至。他要是放不下,有一个牵挂,就不行了,那就真的被障碍住了。
  所以,真正要想往生,什么都要放下,随缘度日,老实念佛!不要说是世间事情要放下,出世间事情也要放下,弘法利生这个事情也得要放下,随缘做,不要攀缘。攀缘就是放不下,这个要知道。随缘而不攀缘,机会来了,我们做,没有这个机会,不去找事。古人所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事来了要做,不来就不找,这个心才清净。心清净,这一生就作佛了。心不清净,事情做得再多,跟诸位说,人天福报而已!不管你做多少,建多少功、立多少业,人天福报。如果因地不真,不但不是福报还是罪业,那就更不值得了。所以,不但罪业我们不做,人天福报我们也不为,一心一意求生净土,去跟已经往生的人比一比,这才是对的。
  演【思归一念,是念念称理,而观大事未明,如丧考妣也。】
  这是讲你真正发心用功。『思归』就是回头,从哪里回头?从一天到晚打妄想回头。我一天到晚打妄想,现在不妄想了,我把这念头归一,『一』是什么?阿弥陀佛。我没有第二个念头,只有这一念,不起念则已,起念就是阿弥陀佛。实在讲,不起念也不行,不起念就无明,起念是邪见,这个事情麻烦!只有一句阿弥陀佛,既不是无明又不是邪见,这叫正念分明。
  演【约事,则是常忆常念,字字分明,句句接续,行住坐卧,唯此一念,无第二念也。】
  这个非常的重要。我过去讲经提到过,六十岁以后一定要收心,要给自己往生净土打算,不能再打闲岔了。讲经说法、建道场度众生让年轻人去做,我们现在是以西方净土为第一个要紧的事情,其余的事情不干了。除了《弥陀经》跟《四十华严》,其他的我不讲了。为什么?生死事大,不要把我往生给耽误了,那就太冤枉,不值得!人家来找我讲经,要是拿钱来,「法师,我这里好几亿,我们来建个道场。」那是魔障,为什么?看到你要往生,找这些来把你拦住、堵住,让你去不了。我不上他的当!我现在是念佛第一,没有第二,只有第一。经只讲一部,除这一部不会讲了。
  『大事未明』,生死大事还没得消息,这是未明;预知时至,这明了、清楚了。你们看《六祖坛经》,六祖大师在圆寂一年前就知道了,他明!他在一年前就派徒弟到国恩寺建塔,预备他将来火化后要放到那个地方。他是一个月之前向大众宣布他要走了,一年前就把一切后事都准备好了,那是大事已明。我们现在没消息,大事未明,不得了!『如丧考妣』,如同父母过世一样,悲痛不已。大家要把这个当作最慎重的一桩大事来看,年轻的时候打个闲岔无所谓,现在不能打闲岔。下面大师引古人两句话说:
  演【古云:身虽未到莲花土,先送心归极乐天。】
  现在身体还在,还没到极乐世界,心已经去了,念念都在西方净土。诸位想想,果然心去了,哪有不去的道理?一定会去!这一次我们大专讲座,《普贤行愿品》是讲念佛法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我们再讲一个《弥陀经》的纲要,把净土理论、方法、境界简单扼要的说明,使我们在菩提道上真正找到一个方向,真正找到一条出离三界的道路。
  演【又云:西方胜友待多时,收拾身心早归去。】
  『胜友』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那等很久了,等我们去。『待多时』,很久,不是几个钟点、几天,也不是几十年,是等了多少生多少劫,生生世世在等,你都不来!这一世我们明白了,我们应当回头,不要让他再等待了。弥陀垂手在那里接引我们,我们应当『收拾身心早归去』。
  疏【慈尊言怙恃者,父曰吾怙,母曰吾恃。】
  『怙恃』是称父母的。
  疏【佛以大慈大悲接引众生,是怀我以圣胎,饲我以法乳,即今内外身心,莫不荷其恩力而得成立。】
  这几句话是事实,但是很少人能够知道。
  演【佛以大慈下,双约事理。】
  这一段有事有理。
  演【约事,则四十八愿,广度有情,是接引众生。】
  这是从事上讲的。
  演【此方念佛,彼土标名,是怀我以圣胎。】
  我们这个地方的人,一发心求生净土,念阿弥陀佛名号,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中就会生一朵莲花,这朵莲花上有自己的名字。旧金山有一个同修,他从前是台大毕业的,移民住在旧金山,他念佛的时候就看到莲花,莲花上有他自己的名字。他看到之后,没有告诉任何人,我到那边去讲经,他告诉我。我劝勉他:这是非常好的瑞相,应该努力,这一生决定不落空。《往生传》、《净土圣贤录》里面记载,古人有不少看到自己莲花的。这就是『圣胎』,将来我们这里命终之后,阿弥陀佛来接引,就是拿这个莲花来接引我们。
  演【水鸟树林,咸宣妙法,是饲我以法乳。】
  这是长养圣胎,这讲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在现前,我们这一句阿弥陀佛名号,二六时中不间断,这就是『法乳』。佛号不可以中断,这是比什么都要紧。
  演【佛慈加被,身心精进,不退菩提,是荷其恩力而得成立也。】
  我们今天这一会,大家在此地讨论这个问题,我们能精进、能不退,这都是阿弥陀佛神力冥冥当中加持著,我们才能得到。有许多人问我讲经的事情,我说:讲经如果得不到佛力加持,谁能讲经?上了台是佛菩萨神力加持,藉这个身口说出来而已。所以心一定要清净,才能与佛菩萨感应道交,这样才行。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3-10-6 18:29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 一切皆苦 诸法无我 寂灭为乐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老实念佛 求生净土
都摄六根 净念相继 得三摩地 斯为第一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s://edu.hwadzan.tv/live/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s://edu.hwadzan.tv/live/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s://edu.hwadzan.tv/live/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s://edu.hwadzan.tv/live/amtb
圣贤教育全球学习网陈大惠老师  http://www.sxjyxxw.org/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http://www.amtb.tw/
佛教藏经集 http://www.fodian.net/zjj/
狮子吼净土专修网 http://www.amtb-shizihou.org/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http://www.amtbcollege.org/
无量香光的youku播单 http://i.youku.com/i/UMTMxOTIxND ... ;order=1&page=1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http://www.amtb.org.tw/rsd/rsd.asp
因果教育弘化网 http://www.ganyingpian.com/
澳洲淨宗學院 http://new.jingzong.org/
悟道法師佛法交流專頁  http://www.shiwudao.net/
佛学视频网 http://www.fxsp.org/index.html
儒释道网络电视台APP下载  http://www.amtb.cn/amtbapp/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