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不学礼无以立南无阿弥陀佛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3-8-26 20:35
標題: 不学礼无以立南无阿弥陀佛
敬摘自《中华德育蔡礼旭、胡小林、刘素云等老师圣贤教育传统文化演讲》




不学礼无以立—《礼记治要》的和谐生活  李越老师主讲  (第二集)  2013/4/23  香港国际博览馆HALL2  檔名:56-142-0002



  尊敬的诸位长辈,亲爱的朋友们,网络前面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看到我们的朋友都非常的好学,我们刚才主持人也在调整称呼,我都没有发现出什么问题。刚才一下课,我们负责礼仪队伍的一位同仁就过来找我,她说:「我们负责礼仪的这位朋友,每一次在老师上台的时候,她们都走在老师的前面,她说这样会不会失礼?」会不会失礼?不会。礼有它的规定,同时还有它的权变,它是非常活泼的,不是死板的。比方有人就说,「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结果我每天上班的时候走在长辈的后面,他们走得很慢,我很着急,我要超过长辈的话,我就违背了《弟子规》;我要不超过的话,我要迟到,怎么办?你们说怎么办?后来他们来问我,我说这个时候我们给长辈打个招呼说:长辈,我先走在前面,我要上班了。「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是指的什么?指的我们一同跟长辈出门,我们时时刻刻要很谦卑走在长辈的后面,不要抢先走在长辈的前面,那是我们尊长;同时,我们在后面又可以保护长辈。

  大家这么一学以后就死板了,一死板之后,天色很黑,没有灯光,下楼梯我们也是:「长辈你在前面走,你在前面走」。是不是我们就学死了?长辈在这么黑暗的楼梯上,我们没有走在前面去接引着他,那就很危险,很容易摔跤,是不是?大家又顾虑了,那上电梯我们先上还是我们后上?当然我们要赶快上去把电梯的门按住,开关按住让长辈上。它这些都是活的,法无定法。包括领导、干部、长辈到我们的团体来参观,这个就是叫「慎而无礼则葸」,刚才讲到的,我们就都很拘谨:「请前面走。」结果这些领导、长辈走在前面说:「要往哪里走?你们不给我指路我怎么走?」他就死在「长者先,幼者后」跟在后面,那反而就是失礼。我们的礼不对的时候,又反而变成失礼,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走在前面引领。刚才您看,我们的礼仪小姐,她走在前面引领,这就是对讲课老师的恭敬和尊重,她把你引到台上来。我说妳们做得很好,没有失礼。您看要下台她们又上来引请,又从这边下去。这个礼就是从这边上,这边下,它是一个顺时针,这个都是上讲台的规矩。所以刚才她们这么一来问,我说做得很好,没有错。她们的心很安。所以礼是活泼的,最重要的在当下那个境缘,你要拿捏应该怎么做,所以它没有一定。当然一开始我们还是要先学老实,后学权变。

  刚才我们讲到道德仁义没有礼,它就不能够完成道德仁义的教化和实施。同样教训正俗,教训是家庭教育,正俗是社会教育,没有礼就不能够完备周详。您看家庭教育教什么?《弟子规》,我们看到《养正遗规》、《童蒙须知》、《朱子治家格言》、《颜氏家训》,哪一个家庭的教育不是教我们礼的应对进退、揖让周旋的这些待人处事接物的礼节?都是在教这些最基本的规矩。所以,教训正俗一定要有礼。「分争辨讼,非礼不决」,人与人之间起了冲突,利害、利益之争,包括见解不同,包括侵暴良民等等的这些现象,假如没有一个是非的准绳,就没有办法判别谁是谁非,是非、对错、善恶,它就失去了标准。所以要用礼来定这个标准,它是一个准绳。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我们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天是象征着,我们把它称为干,象征着这种领导之力,所以它为君。地,厚重、包容、柔顺,我们为坤。坤象征着什么?象征着卑。它是所处的位置不同,分成尊卑。所以它具有那种服从力,自然而然把它用在我们人际的相处上,就有了君臣、父子、长幼的次第,尊卑长幼的次第。假如没有这样的次第,我们的晚辈对长辈就会轻慢、无礼,人伦的秩序就会混乱,天下也会大乱。所以礼就是让我们来制定父子、兄弟、长幼、君臣的这种等级秩序,让我们依自己的角色而来尽自己的本分和行礼。

  再来,「宦学事师,非礼不亲」。这个宦是学习如何做官,学习如何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你要学东西,要懂得如何奉事师长。您看,我们有十条干肉的束修之礼,面对我们要去求学的老师,要有问道之礼,还有谢师之礼、拜师之礼,这些礼都不可以少。是不是老师一定要十条干肉?不是的,那是表达一个学生对老师的恭敬诚意。你假如没有这些礼,老师会不会收你?因为你没有诚意,没有恭敬心,老师也教不了你。所以没有这些礼,我们也没有办法去亲近老师,接受老师的教诲。

  再接下来,还有「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这里的班朝是指朝廷的官爵,它都有次第、有等级。您看,我们看古时候的电影、电视剧,武官这边站着,文官站在一边,他都按着他的等级、次第来站,整个的朝廷才有序。如果没有这些礼,就乱成一团。朝廷、政府假如都乱的话,这些官爵都乱的话,天下更没有办法去治理。「莅官行法」,就是官员到位就职,你要实施这些法令,实施教化。假如失掉了礼的这些仪式,威严就不存在;没有威严就不能够摄受人心,不能摄受人心的善根,这些东西也没有办法实施。

  再接下来,「祷祠祭祀」。您看我们现在恢复祭礼,祭祀天地,祭祀祖先,祭祀孔老夫子,一定有它一定的礼仪程序。假如这些礼仪的程序失掉了,人们的那种庄重、至诚的心没有办法体现,那天地祖先他们感受不到后代子孙的诚意,也不能够来享用这些食物。这个都是非常了不起,我们中华文化的礼,它的内涵非常的深厚。所以这里是《曲礼》当中的一段话。我就用了几个图片让大家了解,您看这就是祭祀皇帝的时候,你看这都是非常整齐有序的礼仪;您看这都是祭祀时候我们看到的这种大型的场面;您看这是祭孔的时候,礼乐师都是融合在一体,来表达我们对古圣先王、对圣贤人、对祖先的那分至诚的恭敬怀念,表达这个。

  所以,在《礼记.经解》当中就讲到,「夫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这里就是告诉我们,礼要来治理国家就相当于什么?「犹衡之于轻重也」,衡是什么?秤,来秤物品的秤。礼就像一个秤,物品的轻重,藉由它就能秤出来,没有这个秤,我们就不知道这箱东西有多重,这担粮食有多重。绳墨,在古时候是用来衡量它的曲和直,如果没有绳墨就没有办法。规矩,我们就知道了,矩以求方,规以求圆,也是来画圆和方的一个工具。治国就如同这样。这里有一段话,我们比较可以更好的去理解,「绳墨以求直线,秤以权轻重,规以求圆,矩以划方,此谓基本之器,由此基本之器,方能成就万器。」所以礼是什么?我们治国、为人的基本之器。所以孔老夫子才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治理国家从上到下一定要有礼制,过去古时候连吃东西、穿衣服都有礼的讲究。什么年龄能吃什么,没有到那个年龄不能吃;什么衣服到了那个年龄你才能穿,没有到那个年龄小孩子不可以穿。他都不会超越自己当下的本分,人们守规矩,都循着自己的本分去生活。您看人与人和睦相处,礼多么重要!我们现在了解的非常之少。

  这里在《礼记.曲礼》当中告诉我们,礼有哪些功用?「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给我们制定了亲疏远近的关系。因为我们说人要博爱,但是博爱一定是由内而外,由近及远。我们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所以这个爱一定要回归到先爱父母。古时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分成亲疏远近的一个级别。比方说在举行丧礼的时候,就有五服。五服,你穿最粗的那个粗麻,我们说披麻戴孝,那就代表他跟亡者的关系是最近的,愈往后,衣服穿得愈细,叫丝麻。很细的,代表他跟亡者的关系距离比较远了,可能是远亲,不是直系的亲属。

  为什么要这么分?因为中华民族非常注重血统,注重血统的纯正,所以他要把伦常关系要区隔开来。纯正,首先血统不可绝,不能绝就要嫡子传宗,就正妻所生的孩子来继承家业。代代相传,这个血统就不会绝。接下来,血统不可弱。怎么办?近亲不婚,同姓不婚,同族不婚。如果我们近亲也结婚,一个家族都成婚,我们后代子孙的智力、体力全部下降,这个家族,我们说的人种,就没有办法优化。整个民族的整个智力、体力下降之后,我们的文化又何以传承?我们的祖先多么有智慧!今天的伦常关系乱了,如果娶了好几个太太,生了很多孩子,将来他们长大就有可能近亲结婚,中华民族的品种就会变得劣下。

  再来,为了保持血统不混,就是异族不婚。比方我们说可以放开都可以来,不同的族群可以结婚。我们讲过去,您看我们到国外,我们看他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可是他完全,他的文化被异化了,他已经不拥有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的内涵,他的思想观念完全是什么?可能是西方的思想观念,我们的文化也不得以承传。所以我们中华的祖先,他是世世代代要将我们的文化文明遗传下去。您看,他都是用礼来区隔,让我们去遵循,保持我们民族的优良,文化的代代承传。他是真正创造我们未来子孙后代的福祉,让我们能够过幸福的生活。

  再来,亲疏一定,大家遵守伦常去生活,「决嫌疑」。我们说,「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这个意思就是说什么?我们一个人的动机纯正,但是往往又因为我们的行为会被别人误会,又不能不去为,怎么办?就用礼把它定下来。这个嫌是误会,疑是怀疑,怎么定?刚才我讲的,「瓜田不纳履」。你在一个西瓜的田地里,你可不可以去系鞋带?你去一系鞋带,瓜农看到说:「你给我站住」,过来说:「你偷我的西瓜。」他说:「我没有,我是系鞋带。」「胡扯!你哪里不能系鞋带,偏偏在我瓜田系鞋带?」会相信吗?是不是不会相信?所以就要用礼定了,你就知道到了瓜地不要系鞋带,因为你跳到黄河都洗不清,这就会让人家怀疑。「李下不整冠」,这个李子树下,不仅仅是李子树下,苹果树、桃子树,凡是水果长在树上的,你不要戴着帽子在那树底下整帽,一整帽别人就可能抓住你了,你偷我的水果。会不会?

  所以,你看古人说「一人不入古庙,两人不看深井」,也是决嫌疑。那个古庙,有一些强盗藏了很多的东西藏在里头,你进去了,他就想你一定发现了我的暗道机关,你的命就没了。两人看深井,一个人不小心掉下去,人家一定说是你把他推下去的。大家明白这个道理吧?我们用在现在的生活当中,这个里头的学问就更大了!那是古人的生活,现代的生活,您看这个门开着,房间没有人你可不可以进去?不可以进去。那个东西丢了,你说都说不清,是不是?所以我们敲了门,门开着没有人,我们不要进,决嫌疑。再来,那个财务室没有人,你能不能进去在那等着?那钱丢了,你也说不清,因为来进行案例调查发现怎么样?就你在里面,你能说得清吗?

  所以礼是什么?是我们不给人家添麻烦,同时也起到保护我们的一个作用,不要因为我们失礼的行为给人家添乱。有一次我记得特别清楚,这个大会一结束,也是一个课程,大家都去照相了,那个人员也就是不仅仅是这一个公司的,可能还有外地来的。我们的包都放在椅子上,之后我们就去照相了,到外面。结果这个时候,一个讲课的老师,一个朋友,他特别的细心。他说李老师,妳们的包都还在会场,我们现在都在外面,现在已经结束了,我要把妳们的包拿过来。当时我们就想,没关系,这个应该不会丢,我们都学圣贤教育,在这里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没关系。结果这个朋友他就讲什么?他说不是的,万一我们把东西丢了,我们给主办单位就添了麻烦。这个存心好不好?所以这种谨慎小心的态度是处处替他人着想,不要给别人添乱,您看这个就是礼。

  「决嫌疑」,在古时候您看还有很深的学问,它讲到父不可以弄子,祖可以弄孙;媳妇可以到公公的房间问疾,公公不可以到媳妇的房间问安;子长母可以抱,女长父不可以抱;再来,姐姐可以到幼弟的房间,哥哥不可以到妹妹的房间。在《礼记.曲礼》当中全是教给我们生活中的这些礼,很细。为什么叫「曲礼」?委婉曲折。为什么要学这些?后面我们会知道礼是源情而作。为什么要有礼?礼是源于我们人有喜、怒、哀、乐、爱、恶、欲的七情,他要时时用礼制定防患于我们情感的泛滥或者放纵,所以就用礼把他规定下来。为什么父亲不可以跟儿子玩耍、打闹?因为父亲在家庭担当着教育子女的责任,他要时刻体现出他做父亲的威严和威仪,儿子就学到了这种尊重和威严,他不敢造次。假如我们的父亲让孩子骑在他头上,天天怎么样?骑大马,没大没小,父亲的这分恭敬、尊重、威严的态度,他就学不到,他将来就会造次。所以为什么说要母慈父严,要两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母亲的那种厚道柔软、那种关怀,让孩子学到仁爱;从父亲身上学到尊严、威严。你看,父母是给儿女表法的。假如我们不懂这个道理,我们溺爱,跟孩子打斗,孩子他的教育就失败了,这是很危险的。为什么爷爷可以跟孙子、可以跟他玩耍?我们讲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因为爷爷没有承担这样的一个义务。再接下来,我们刚才讲到,媳妇可以到公公那里问安,公公不可以,防止讥嫌。包括孩子长了,母亲还可以抱,爸爸就不可以抱。所以所有的礼它都是我们的护身符,让我们人的行为都守这样的一分礼数而去生活。人有礼则安,无礼可能危险就出现了,它就是表这个意思。包括老师是心丧三年,老师如果也是服丧三年,别人就搞不清,您家是父亲往生了,还是母亲去世了,所以它一定有区隔。把这种嫌疑让人们去除,不要有这个怀疑。

  「别同异」,这里告诉我们,「事有同情不异,情有同而事不异」。如果把它都混在一起来谈,那就会乖戾。什么意思?比方说,你有一个养子,这个养子有名分,不是你亲生的;你同时也有一个什么?这个叫继子;同时,可能你外面又有一个私生子,请问谁是你真正的儿子?一定是什么?法律规定的这个继子,反而他可以继承你的,这在古时候是这样,继承您的遗产。反而这个私生子能不能?虽然是你的骨肉,但是他不合伦理道德的道义。如果我们是非混淆不分的话,我们的道义就会乖戾,人们就没有是非善恶评判的一个标准。所以这个也要用礼来定下来,别同异。再来,「明是非」。是非好坏用什么来评?我们说用礼,礼很抽象看不到,用什么?典章制度。单位的规章制度,手续、办法、章程等等,把这个礼用事来表现出来,我们就很清晰,我们就要去遵循这些制度。这个就是礼的功用。

  再接下来,来看《礼记.昏义》当中的一段话,「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这个昏是因为黄昏的时候娶妻,所以古时候用的是这个昏。「将合二姓之好」,两个不同的姓氏合在一起,这个叫美、叫善。合在一起干什么?不是两情相悦去过自己二人的浪漫世界的小日子,它是有一分沉甸甸的责任和义务,要奉祀宗庙、祭祀祖先,下面要传宗接代,把祖先光荣的美德、家道、家风、家规、家业承传下来,传给后代子孙。所以,古代的圣君明王非常重视婚礼。

  这里就讲到,因为男女有别,婚礼所要表达的就是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男女要有责任的分工,没有责任的分工,没有别,就没有义。今天两个人都去赚钱,孩子的教育没人管,当我们赚到钱,他最宝贵的接受黄金教育的时段,养成他正确人生态度、正确的行为习惯的那个阶段完全失掉了。所以今天我们很多朋友学圣贤教育,孩子十七、八,已经成型了,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再想让他回头,难!当我们拥有了财富金钱,可是我们的下一代毁了,值得吗?为什么说治国平天下的大事,女人家要担得一大半?那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我们无论是看到孔老夫子,周文王、周武王、孟子,哪一个圣贤君子不是由圣母所培养出来的?所以今天我们母亲,我们学圣贤教育,真的是承担的责任非常的重要。古时候实际上对女性的尊重,那个地位是很高,为什么?「妻也者,亲之主也,敢不敬与?」妻子是这一家人的亲人,她要祭祀祖先,为你的祖先培养后代,要尊重。如果今天我们夫妇无别,女性都不管家了,您看不仅仅毁掉的是我们的后一代,更重要的我们的文化也没有人继承了,我们这个民族还有希望吗?所以我们的眼光绝不能只看到眼前,要看到长远。

  我们夫妇有义,分工不同,一个主内,相夫教子,一个主外,维护家庭的经济,彼此守着这分本分,自然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一个温暖健康的家庭,儿女在这里成长,他的心灵人格是健康的,自然而然父子就会有亲。您看今天我们一说叛逆,父母和儿女的对立、仇恨,现在是极为的严重。有很多的例子,因为时间的原因,我就不能一一和大家分享。父子的亲爱失掉了,他怎么可能到社会上会对他的领导尊重,会对朋友礼敬?不可能。父子的亲爱是爱的源头。所以我们就可以深刻的体会到礼是什么?婚礼是礼之本。父子亲,自然君臣就正。所以,「昏礼者,礼之本也」,它是礼的根本。也就是告诉我们,「君子之道,肇端乎夫妇」。五伦皆由夫妇这一伦正而五伦皆正,所以我们今天经营家庭就很重要。

  藉这样一个机会,那天我们刘教授也讲了不少婚礼的内容。我们刚好在前年,我们中心,马来西亚中心,我们为三对新人举办了一场传统的汉服婚礼。我也想藉这个机会给大家播放一段,让大家感受一下。

  (放影片)礼仪第一,万家灯火祝福。中国古代每当有新人喜结连理,邻里乡党都会点亮红烛,祝福新人。让我们许下共同的心愿,祝愿新人新婚吉祥,福慧双增。

  礼仪第二,告上礼。《礼记》云:「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请三对新郎上台就位,禀告祖先。上香。行礼。拜。下面请新郎宣读告文,告如在:「奉天之作,承地之合,…友爱兄弟,团结宗族,和睦乡邻,勤俭持家」。

  礼仪第三,行醮子礼。向父母大人行礼。一拜,兴。请新郎父亲为新郎敬酒。新郎接酒。新郎出发迎亲前,父亲教导说:「去迎接你的内助,以继承我们的宗室之事。勉励和引导她恭敬从事,以嗣续我们先妣的美德,你的言行要有常法。」儿子回答说:「是的,父亲。只怕我不能胜任,但绝不敢忘记父亲的训诫」。

  礼仪第四,亲迎礼。有请新郎献大雁。大雁顺阴阳往来,是随阳之鸟。妻子应当顺从丈夫,是取自大雁飞行有序之意,婚娶要依长幼定先后,笃厚人伦观念。行礼。拜、兴。献大雁。新郎新娘会面。新人行礼。拜、兴。新娘将要告别父母,接受父母最后的教诲和叮咛。女儿即将离开家人的佑护进入夫家,请父亲母亲嘱托一句终身受用的话。

  父:女儿,嫁到马家要做个好媳妇,好好孝顺公公婆婆、爸爸妈妈,一家和谐,快快乐乐。

  母:在娘家孝顺父母,嫁去马家要孝顺家公家婆。要做人家好媳妇,要一家人快快乐乐。

  父:不要难过,女儿,坐。

  在座的朋友,你有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我们的心灵有没有受到感动、感化?我们的心灵好像得到了一次洗涤。这样的婚礼有没有价值,有没有意义?当时这一场婚礼举办完,我们马来西亚第二天的大小报纸都是大幅度的来刊登。为什么他们这么积极要刊登?觉得这种婚礼、传统的婚礼是可以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净化人心的作用。而这个婚礼它绝不是两个人在一起成家,热热闹闹,欢欢喜喜。我们在感受整个过程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分什么?一分责任,一分承担家业,教育后代子孙,将文化承传下去的这分使命和责任。您看,婚礼它是起到教化的作用,教化的目的。

  所以,中国古代的婚礼是六礼,六个礼的程序,完全都是在宗庙来举行。也就是说,这样一个婚礼不是两个人的事。不仅不是两个人的事,而且是什么?一个家族的事。不仅仅是家族的事,还包含子孙在内。您看有「告上礼」,就是后代子孙所行所言的都要禀告祖先,让祖先看到我们这些后代儿女是遵从祖先的教诲,将这个家业代代在承传。我们的祖先在天之灵,他也会非常的欣慰。而当事人经过了这六礼的过程,还有刚才我们婚礼现场的每一道程序,都是对他人心的提醒。每一道程序都提醒他,要珍重这一分的姻缘,不可以轻慢、轻率,要对得起对方,对得起父母。上对得起祖宗,下要对得起后代子孙。您看,那分责任心油然而生。所以经历了这样一场婚礼,在他的心中是牢牢的刻在他的心间。当夫妻两个吵架、闹矛盾了,不忘其初,把这个婚礼放一放,想到当时的这分承诺,想到当时这分对祖先的发愿,这些矛盾都会化解,不会因为一点点小事,斤斤计较就闹到法庭。所以,这样的婚礼是教化提醒人心的。这样一个家庭保全、和乐了,后代子孙教育好了,这个民族才会兴旺,这个民族才会持续的发展。礼是起这样的一个作用。因为人心需要提醒,人心需要教化。哪怕是来参加婚礼的,已经结了婚,参加了这个婚礼,也是对自己的一分提醒,要珍重。所以一些朋友说,看了这个婚礼,本来想算了,要跟老公分手;参加完这个婚礼说,我的念头是错的,以后不可以再起这样的念头。所以它起到教化的作用。所以我们来看,当然其中我们看到那么多感人的镜头,时间的关系,我们一一不去再分析。

  这里在《礼记.经解》当中告诉我们,「朝觐之礼,所以明君臣之义也」。朝觐礼是指的诸侯朝见天子,春秋两次要朝见天子,这个就是体现君仁臣忠的这分道义。在这样的礼仪过程当中,做为臣的他懂得无限的感恩君王的恩德,君臣之义就会建立。不能多,也不能少,少了人也会轻慢,多了会复杂,这个礼就是保持君臣的道义能够保住。「聘问之礼,所以使诸侯相尊敬也」。聘问之礼是指诸侯国之间的往来,我们礼尚往来,就是我们现在的外交使节出访,建立友好的关系。我们在单位也是,往往我们最高的领导要召集主管开会,建立共识。同部门的这些主管也要相互的交往,要平等的尊重对待,和睦的相处;分工不同,但是我们和睦相处,共同完成工作。我们说见面三分情,人有这样的一个往来,情义就会浓厚。

  再来,「丧祭之礼,所以明臣子之恩也」。指的是丧礼、祭礼。丧叫慎终,祭叫追远,「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我们有丧祭之礼,民风就会纯朴,人心会厚道。这个道理在哪里?我们无论是丧礼还是祭礼,举办这样大型的礼仪,都是我们用真诚的心去思念我们的亲人、我们的祖先,去感恩、感念他们的恩德。所以中国的古代没有特别明显的历史教育,但是它有历史教育的实质,就是用什么?用丧祭之礼。怎么讲?当我们在这种丧礼、祭礼的过程当中,我们缅怀祖德,不忘祖先。在这种祭礼当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要唱《诗经》里的诗歌,有音乐舞蹈伴奏。《诗经》里的诗歌唱什么?全是赞美诗,赞美我们的祖先筚路蓝缕、创业艰危的这个过程、美德。唱给谁的?唱给晚辈孩子听的。他们在听的过程当中,知道原来我们的祖先是这样创造了丰厚的家业留给我们,让他生起了这分荣誉感、自豪感,同时又生起了这分责任心,把过去和现在连接在一起,把这种真挚的感情延伸到千年以前。在这个庄重肃穆的礼仪当中,又把这样浓厚的情感再怎么样?再来感受到,就是更加笃厚了我们现人家族的那分亲情。

  各位朋友,我们有了这样的祭礼,我们看到过去无始,未来无终。这样的一个过程,让孩子们永远了解祖先的丰功伟绩,我们人与人之间还会有代沟吗?还会有叛逆吗?不会。当他透过听这个赞美诗,知道了祖先是这样创业的,他的心中有一种什么感受?他觉得他是整个家族历史的延续。祖先既然创造了这么丰厚的家业,物质文化,到了我的手中,我是拿着这个接力棒,这个家业,这个家道,我没有理由不去承传、不去保护、不去传递、不去发扬光大。所以在这样的一个祭礼过程当中,他体验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必须要把文化承传下去。他就会设定自己人生的方向、目标,我的任务原来是薪火相传,把这个文化代代传下去。请问如果我们有这样的教育,我们今天的年轻人会迷茫吗?会纵欲吗?会自杀吗?不会。因为他看到我们祖先这样光荣的美德历史,看到祖先的风范,他就会效法,以祖先的风范做为人生的准则去效法,他的人生之路不会走偏,他的人生之根就会扎下去。所以这些丧祭之礼的复兴是连根的教育,把我们和祖先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我们的祖先就如同大地,祖先是我们父母的根,父母是我们的根,这样代代相连,根深叶茂。所以大地就像我们的祖先,我们一个人就是有根的人,他的人生目标就很明确,内心做人就很踏实。这个根断了,所以每个人今天为谁活着?不是为了祖先,不是为了荣宗耀祖、光大门楣,都是在为自己的自私自利,自己欲望的满足享受去生活,怎么能不迷茫?怎么能不痛苦?怎么能不困惑?所以在这里我也衷心的希望,藉由我们圣贤教育的不断发扬光大,要将我们传统的婚礼、祭礼、丧礼要恢复,我们每一位中华民族的后代子孙都要做一个有根的人。我们永远可以从祖先那里吸收到养分,得到祖先的庇荫,福德的庇荫,我们的人生才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您看这些礼,多么的伟大!我在学习的时候,我就非常的感动,我们祖先的智慧。当我们连死去的人,我们都能如此的感恩,请问对现在活着的父母能够不孝顺吗?所以这些所有的礼都是教育。

  接下来,还有「乡饮酒礼」。乡饮酒礼是把村里的父老乡亲请在一起,来怎样?来宴请,我们讲的和睦族群、和睦邻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就让长辈坐在尊位,让孩子们看到了什么?如何尊长敬老。您看,这种人生态度就扎下去了。所以过去,人们叫礼仪人生,人生礼仪,中国人就活在礼乐教化中,时时刻刻都离不开礼。这里我们再往下看,这里讲到,「夫礼,禁乱之所由生也,犹防止水之所自来也」。也就是礼起到什么作用?起到禁乱之生,就像水的堤坝防止洪水冲过来淹没房屋。我曾经就听说,有一个大学在山脚下,每年洪水一泛滥,山上的洪水下来,冲到宿舍里,差点淹死人。后来他们就把堤坝建立起来,从此再没有水患。可是住在一楼的人说,我们住在这个山里,一打开窗户看到的是一堵墙,都看不到风光,太倒霉了,他们就想提议要把这些墙推掉。可不可以推?我们说居安思危。礼就是起到这样的作用。我们认为这个旧的堤防没有用了,把它推掉,「必有水败」;我们认为过去这些旧的冠礼、丧礼、祭礼、婚礼、乡饮酒礼、乡射礼没有用了,「必有乱患」。所以今天我们学圣贤教育,的确第一步先要恢复礼仪,恢复这些重要、大型的礼仪形式,那礼仪形式背后都是有深刻的内涵和教化的意义。

  这里就讲到「婚姻之礼废」,夫妇之道就苦,淫僻之罪多了,男不忠,女不贞,这样的现象今天在社会是比比皆是,我们不一一列举。人心坏了,社会乱了,儿女在不健康的家庭成长,他的人格曲扭,走向社会处处对立冲突,我们这个民族就完了。再接下来,「乡饮酒之礼废」,长幼之序失掉,长幼的秩序失了,人们彼此的斗争就开始多了。「丧祭之礼废」,臣子对君王没有了恩情,父子之间的恩义也失掉了,人情淡薄,背叛祖先的行为多起来,背死忘生的事就发生了。「聘觐之礼废,则君臣之位失」,君臣道义失掉,「而倍畔侵陵之败起矣。」所以,「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是以先王隆之也。」礼的教化是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潜移默化在教化人心,不知不觉让我们每个人每天远离罪恶,一心向善;就像一个水果糖放在嘴里,不知不觉起到教化的作用。

  我们的古圣先王是非常重视礼的教化,《易经》就告诉我们,「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所以礼就是告诉我们要慎于每一件事的开始。比方刚才三对新人慎于婚礼的开始,您看现在这三对新人已经变成三对老人,每人都有一个小宝宝了,现在。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又慎于胎教。怀孕期间,我们都知道周文王的母亲「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在胎教的时候就开始教育,慎于开始。这些孩子一生出来现在非常的健康。我们也在此衷心的祝愿,这三位小宝宝成为我们未来圣贤教育的传人。而且都是素宝宝,有一个小朋友才生下来,刚好是我们开课那天满月。生下来十来天,眼睛就滴溜滴溜转,都是吃素的妈妈,素宝宝。非常健康,七斤,生下来就七斤。礼就是让我们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每一个行为都要慎于开始,没有慎于开始,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讲到这里,其实我也想起一个故事。有一个读书人,魏公子牟。有一个叫魏公子牟的人,他要到山东。他身边有个叫穰侯的人,这个穰侯就说:先生你要去山东,有没有什么话要给我交代?魏公子牟说:我想起来了,我有话要交代。你知道吗?他说:官位不与权势相约,权势自然会到来;权势不与尊贵相约,尊贵自然会到来;尊贵不与富裕相约,富裕自然会到来;富裕不与傲慢相约,傲慢自然会到来;傲慢不与罪恶相约,罪恶自然会到来;罪恶不与死亡相约,死亡自然会到来。讲完这句话之后,这个穰侯说:是是是,是是是,先生说得对,先生说得对。官员堕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堕落?是官位到手之时;病情严重,是在病情好转之时;灾祸降临,是在我们麻木之时产生;而孝心减弱,可能就是我们在娶妻生子之后减弱。所以这里的故事告诉我们就是「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所以古代圣王、明君,包括读书人,他们无时无刻不去谨慎小心的去生活每一天,戒慎恐惧去生活每一天。所以这些教诲都会给我们非常重要的启发。所以礼是什么?像卫生防预是治未病;法律,如手术割治,治已病。所以我们中国的古人非常重视的是什么?是防患于未然,治未病。

  礼在佛家叫戒律,出家人都要念诵戒律,在儒家就叫礼,告诉我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在今天就叫科学的办事方法。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再来往下看,礼是什么?我们人类言行的规则,我们的言语行为一定要有规矩、规则可去遵循。假如没有这个规则去遵循,我们就变成,「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就是每个人都有他做人的标准和准则。您看一个家庭三口、二口之家,今天都不和睦,同床异梦。父母和儿女有代沟,夫妇之间彼此不交心,为什么?没有共同遵循一个做人的标准。就是因为礼失掉的原因。所以我们今天做人的准则在哪里?在三根。儒家《弟子规》,道家《感应篇》,佛家《十善业》。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国家有法律、法规,行业有行规,交通有交规,学校有校规,家庭要有家规,我们今天做人哪里能没有规矩?所以我们从礼的深度拉回到我们现实的生活,我们从哪里学?从《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来学习,这就是礼。这就是为何我们现在都强调要落地,就是扎这三根,扎礼做人的根基。礼要讲起来很长,规则从哪里来?我们要问。其实规则来自天地,规则不是圣贤人,或者一般的人随便定下来的。所有的礼,礼本乎天性,它是规律,它是道。不是人为定下来的,不是「父母呼,应勿缓」,是人为定下来的。

  「礼者,天地之序」。讲的是什么?就是天地万物的秩序。我们看到天空中的日月星辰运行不悖,大地上的山海平原高下相宜,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生生不息的在运转。请问,这是不是天地自然的法则和秩序?一年三百六十天,十二个月你能篡改吗?不能。一天二十四小时,今天我的课讲不完了,我们把二十四小时变成二十五小时,再给我一小时,可不可以?不可以。这就是天地万物的规则,礼就是遵循天地万物的规则。天以生生不息为德,以四时运转有序为则,以刚健无私为法。所以,制礼作乐,是承此德,顺此则,效此法,产生了礼。所以,「乐由天作,礼以地制」,是效法天地。所以我们效法天地,我们人类的礼是什么?就是五伦的秩序、五伦的关系。所以我们说如果儒家的文化失掉了礼,就没有儒家的文化;就像佛法失掉了戒律,就没有佛;道家失掉了《感应篇》,就没有道。所以礼是什么?我们人之所需,一个人需要的需。如同阳光、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我们天天都需要它,所以礼不可不学。

  这一段是要讲礼的本质,前面我们都讲了,是恭敬心。礼有很多的形式,它的内涵永远不变,超越时空,就是《曲礼》中的第一句话「毋不敬」。它反映在哪里?反映在自卑尊人。您看尊敬别人就是,前两天我们尊敬的净公上人老教授讲到人要自爱,尊敬别人就是自爱,就是善待自己。我曾经到监狱出出进进很多很多次,在海南,几大监狱都有出进。我们看到这些服刑人员,他们恭恭敬敬的在鞠躬。当我们刚开始进去的时候,他们不屑一顾,给父母打电话都很骄蛮,很横。可是当他们学了《弟子规》,学了做人孝道的道理,有一个服刑人员再打去电话,父亲接起来,他说:爸爸,您好。父亲说:你打错电话了。这时候我们的警官又给他打回去说:没有打错,是您的儿子。我的儿子怎么在监狱变成这样?原来打电话根本不叫父母的,要钱要物,现在居然这么恭敬的叫父亲,父亲都很惊讶。「人之初,性本善」,我们要相信,这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当这些服刑人员学了之后,他们开始鞠躬,向父母、向亲人鞠躬,忏悔他们的罪业。在座的朋友,这个躬一鞠下去,安了多少父母的心,安了多少警官的心,安了,有没有安我们国家领导人的心?安了天下人民的心。这个教育多么的重要!一个教育官员讲,连服刑人员都能够教育好,难道我们的孩子教不好吗?所以我们要有信心。这个监狱的故事很多。

  您看这些礼的内容,在言语当中我们看到,问别人的姓氏,贵姓,表现自卑尊人。问别人的名,叫台甫;称自己就是敝姓、草字。我让大家比较大约的了解一下,称人家的父母叫令尊、令堂大人;称自己家的叫家严、家慈。称人家的妻子叫令正、尊夫人;称自己的叫拙荆、贱内。大家不要误会,不是骂自己的妻子是贱内,他是自卑尊人,尊敬别人,缩小自己,是我这个贫贱之人的妻子,是在说自己,不是骂妻子,我们的男性一定要理解对了。您看文字的恭敬,自卑尊人,称父母尊鉴,称师长尊鉴和函丈,席间函丈,这都是礼敬。还有很多的敬祝语,对父母恭敬福安,对师长敬请教安,对长辈敬颂颐安,在写信写短信的时候,平辈恭祝春祺,同学恭候课安,女性敬颂秀安。这都是我们过去的礼,现在都失掉了。

  礼是什么?修身的工具。「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所以我们今天学圣贤教育,我们不能学高学大,要脚踏实地,从修身克己开始。从哪里开始?「当自端心,当自端身,耳目口鼻,皆当自端。身心净洁,与善相应。」从哪里学?从正我们的仪容仪表,从我们以微笑礼貌待人开始,从听父母长辈的辞令、听话开始。从《弟子规》的「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开始,这个叫落地的工程,我们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我们看到希望了没有?我们要看到我们民族的希望。所以现在我们就从哪里学?「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后面还有很多,我们要在生活的点滴当中去学的。现在我希望还是要有一些,因为礼是讲实践的,我还是希望我们有朋友上来参与。

  可以请我们的义工搬九把椅子上来,现在我想请八位,四男、四女上台来跟我配合。太好了,举手,起来,这边举手的你们可以站起来。好,请上台。太好了,感恩你们的支持和配合,请你们上来一下。只要先上来的四个就可以,四个男的您上来,四个女的先上来,我们就够了,谢谢。我们就现场,我们共同来学习「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的礼仪。我看哪里是中线,这里是中间,这里是中间,中间摆一个,这边四个,这边四个。好,谢谢、谢谢!我就今天时间的关系,我没有办法采访得那么详细。这个摆好了吗?总共九把椅子,间距摆好,不要摆得太密。对,这样的间距就可以。再往那边过去点,跟这边对齐,很好。我们男尊女卑,来,男士往这边。这个男尊女卑大家不要理解错误,它不是封建,尊卑它是不断转换角色的,我们今天面对父母,做儿女的叫卑。天尊地卑是位置处的不同,我们到了单位我们是领导,我们是尊,臣子就变成卑;我们到了学校是老师,我是尊,学生是卑。我们每个人都在尊卑的角色当中不断转换,我们要了解。来,请这边来,您看他们多规矩,没有叫就没有来。

  李越老师:请问您来自哪里?

  配合会员:中山三乡。

  李越老师:中山,好。从事什么工作?

  配合会员:暂时没有去工作。

  李越老师:一心学习圣贤教育。

  配合会员:对。

  李越老师:好。

  配合会员:也在学习。

  李越老师:您好,您来自哪里?

  配合会员:我来自深圳。

  李越老师:来自深圳。

  李越老师:再来,您好,您来自哪里?

  配合会员:您好,我来自深圳。

  李越老师:也是深圳。

  配合会员:我也是音乐老师。

  李越老师:太好了!

  李越老师:您来自哪里?

  配合会员:深圳。

  李越老师:今天都是我们深圳的朋友在上场,中山的、深圳的。

  李越老师:您来自哪里?

  配合会员:大家好,我来自广东顺德的。

  李越老师:来自顺德的,好。

  李越老师:您来自哪里?

  配合会员:大家好,我来自黑龙江牡丹江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我是一名义工,谢谢。

  李越老师:好,谢谢。

  李越老师:您来自哪里?

  配合会员:各位家人好,我来自于美丽的西安,我叫王荣生。

  李越老师:请问您来自哪里?

  配合会员:大家好,我来自深圳孟母堂,从事幼儿读经教育。

  李越老师:好!其实我们这个论坛应该是我们祖国各地的朋友都有来,本来可以详细的再采访,时间的关系没有办法了。现在我就请台上的八位朋友,你们站到前面好吗?以往你们要站立的话,你们都会怎么站?我们跟人讲话,或者甚至我们升国旗仪式你们都怎么站?你们站给大家看好吗?你们不要看我,看前面。他们站得有没有威仪?我们说三才者天地人,人与天地列位三才。所以一站就要有天地的那种胸怀,那种德行,那才能够代表万物的灵长。他们站得很好,我很想了解一下,我们如果没有学圣贤教育的时候,甚至我们平常看到人们站在那里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没有这么端庄,这么有威仪,都表现很松散、轻慢,一些放纵的态度,你们做给我看一下,让大家也看一下好吗?你们都做一下好吗?做了定格一下好吗?做好以后定格。您不会做?就是不好的动作,站姿不好的。你们站了不要动,不是,做了这个动作不要动,做了这个不好看的动作不要动,可以配合吗?

  在座的朋友,我们今天讲礼主要讲恭敬心,当他们这么一站的时候,你们觉得磁场变了没有?我如果今天是这样的,今天我们来一起来学礼、学《弟子规》,您还愿意学吗?我体现出来的是什么?傲慢、轻慢,是不是?目中无人。这样的人,我们愿不愿意跟他交往?更不可能跟他学习,是吗?我们前两天好像是周老师讲,「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矣。」你有周公那样好的才华,假如你傲慢无礼,就不用再谈了,什么学问都不用再谈。所以您看,你们一下就不愿意站不好看的动作,非常感恩他们来配合,让我们来现身的去感受一下。所以这些礼的外在的行仪,就是我们内心修养的具体体现。所以我们内心有什么样的修养,外在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

  所以我们说,「德辉动于内,理发诸外」。内在有德,自然出来我们言行举止就有威仪。因为我们的威仪代表我们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代表我们的精神风貌,很重要。所以学圣贤教育,我们没有威仪,别人不愿意跟我们学,我们没有摄受力,我们没有做到做人的这样一个端庄,那是不行的。他们站得都很好,你们要不要跟着一起站一下?那要怎么站?腰直头正,目视前方,你感受一下,顶天立地。你看一升国旗的时候,我们这么肃穆庄严的站着,两脚后跟要并拢。假如我们这里站得很好,脚是这样的,您看,是不是心就散乱了?礼是收摄人心,让我们散乱的心时刻能够收拢回来。我们这样一站就很有威严,就很有威仪,大家站得都非常好。所以宇宙天地之间,所有的动物都不可能顶天立地,唯有人头顶蓝天,脚踩大地。你还能找到任何一个动物跟人一样吗?所以人是万物的灵长,我们不能够辜负这样的美名,要做所有万物的表率。站得非常好,掌声鼓励一下。

  好,请大家就坐,你们也就坐。站的错误的站姿,我们刚才看到这样,穿着西装,把手揣到口袋。有没看到揣到口袋?这些站的行为都是错误的。这个站,它的实践当中,比方立不中门,行不中道。尤其一下课出门的地方,我们不要站那聊天。我们走到大街上见到老朋友,一下就站那聊天,把路就给挡了。我们上电梯的时候,要站到电梯的旁边,让电梯的人出来,我们再进去。您看点点滴滴都是礼。我们没有这个观照,我们就往里挤,可能就把人家的脚踩了,冲突就产生,可能一场灾祸就因为我们失礼而发生。您看,就是要时刻的谨慎。所以在站的时候,我们注意生活中的这些细节。

  再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如何来坐。妳们坐得这么优美,现在请妳们坐出淑女般的端庄好吗?我也跟妳们坐一个淑女般的端庄。你们男士也坐一下好吗?他们做得好不好?你们怎么没有学都做得这么好,一定都有学过。你们没有人看到的时候,是怎么坐的?你们做给大家看一下好吗?你们就是说没有学圣贤教育,或者没有观照的时候,或者我们看到。你看我每次到机场、公共场所,我看到那个坐都不堪入目的。你们能不能做给大家看一下,好吗?有什么不好看的动作,你们要广修供养,你们也做一下好吗?不好看的动作。我们一些朋友都不会做,他可能一直都很规矩,都是这样坐着的。你们坐了不要动。好像我们一些朋友都不会那种不雅的,可能从小家教很好,没办法效法。我要问一下,您知道什么叫箕踞吗?

  配合会员:不清楚。

  李越老师:《弟子规》的箕踞,您不清楚?

  配合会员:箕踞,立端正。

  李越老师:箕踞的动作。好,您不知道。您知道吗?《弟子规》里的箕踞,哪位朋友知道?您做一下,做给大家看,什么叫箕踞。你们不都学过《弟子规》,您知道什么叫箕踞,做给大家看。我好伤心。开玩笑的。什么叫箕踞,你们都不知道?好,您看我太狡猾了,他们不知道,我就要做给大家看。箕踞,我们说「勿箕踞,勿摇髀」,箕踞就是两个腿叉得很开,这样叫箕踞。我真的在机场看到,我们很多的女性都是这么坐着的,靠在那里的。我们这样一箕踞坐着的时候,这个桌子摆在这,人家不小心从那里过,就被你的脚绊倒,有时候会伤得很厉害。你看这个就失去了一种威仪,就不怎么样?就看上去非常不雅观。这个我们每一句要落实。

  摇髀谁知道?你看他们都很勇敢,这个叫摇髀。摇髀大家都知道了,好。这些都是我们坐姿上比较错误的姿态。包括支颐,我们要请客吃饭,我们的手都是这样的,就很不礼貌,对客人。包括《常礼举要》里讲的横肱,我们往那儿一坐,腿一叉,手一放,您看其它的客人没有地方了。您看礼就是在这些细小的地方来观我们的心,有没有替人着想。还有交股、翘足,刚才就是你们翘二郎腿。现在要怎么坐?我们一起来坐一下好吗?坐椅子的三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我们把双脚并拢。可以请一位我们礼仪的小姐拿一下话筒吗?给我帮一下忙。都可以,只要有一位上来。好,谢谢、谢谢!我们男士两脚与肩等宽,男士两脚与肩等宽,两手放在腿上,大家来跟我一起做。您看这样坐是不是就很有威严?看那个老的旧照片,我们的父亲就是这么坐着的。女子呢?表柔顺,我们就要把腿并拢,右手轻轻地放在左腿上,这么来坐。您看这样也会非常的端庄,我们如果有照相,我们都要这么来坐。大家试试看,大家坐得就完全不一样,很有威仪。

  这就是我们的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那这个坐,其实还有很多的礼在其中,「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吃饭的时候如何坐,开会的时候如何坐。今天我们主要抛砖引玉,要让我们对礼引发更加重要的去重视它。在生活中,我们今天学圣贤教育,就是从《弟子规》的一句一字去落实,我们去学习才会有根基,而不是仅仅学很多的道理。要学它的实践,实践之后才能够内化,才能长养我们的德行。您看他们透过我这么一坐,把这个胸脯要挺起来一点,这样坐好,手再收回去一点,就很有威仪。您看,这都是对人的礼敬。假如我们翘着二郎腿,完了之后跟人家谈话都是这么坐着,您看就对人非常不礼貌、不恭敬。所以你看有长辈来,我们马上也要长者来必起立,马上都要起立。所以我们今天学圣贤教育,要由父母先身体力行去落实,之后要训练我们的子弟。这样我们所学的一切都很扎实,都实实在在的,就落实在日常的生活待人处事接物当中。因为礼的这些具体的落实,包罗万象。时间的关系,我们不能够一一和大家来分享、来参与。我们也再一次非常感谢我们台上的这几位嘉宾,为我们做了良好的示范。谢谢你们,谢谢、谢谢!顺便可以帮我把椅子搬一下,好,谢谢!

  讲到这里,我们的时间也到了,我衷心的希望我们所有参会的朋友,藉由我们不断的参加圣贤教育的学习,我们不仅仅是在听课的时候感动,跟朋友打电话的时候激动,更重要的回去要怎样?行动,不能不动。我们回去之后?每天就是照着《弟子规》的经本,一条一句的去落实。读书不力行,只是说话而已,那都学在脖子以上,我们要学在脖子以下,要修身力行。我也衷心的希望,透过我们中华儿女共同的努力,来恢复我们礼仪的文化,让我们真正拥有这样一个文明古国礼义之邦的实质,恢复我们文化的这样一个大国。而当我们人人都有礼的时候,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有希望,我们的文化就一定能够复兴光大。

  在我来之前,因为我在马来西亚,我们有个一年的共学班,我和大家一起学习,就请我们一个学音乐的老师,为我们写了一首使命的歌。这首歌叫「使命」,我想不仅仅是我们这个班级的使命,是每一位参会朋友的使命,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使命,我们就唱给大家。「滔滔江河滚滚东流,汇成大海,千里姻缘我们相聚,奉献真爱,共学共修,相亲相爱,是一家人。承传使命,复兴文化,继往开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好,谢谢大家!对不起,耽误了大家的时间。谢谢。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