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大悲的讲记敬摘点滴20236231754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3-6-23 17:54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大悲的讲记敬摘点滴20236231754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大悲的讲记敬摘点滴
...的人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勇猛精进、勤奋不懈在造褔,帮助社会、帮助大众。自己的生活过得很清苦,一点不浪费,懂得节俭,用一分钱总想著,想这一切苦难的众生,我能省一分,他们就多一分受用,常常有这个观念。
佛在经上说,世间一切修行人为什么修行得不到结果?都是妄想、分别、执著太多了,一个念头接著一个念头。经上给我们讲,一弹指有六十刹那,一刹那有九百生灭,那是讲微细的念头。就是很粗的念头都不得了,从早到晚多少念头生灭?我们自己能够觉察得到的。前念灭了,后念接著立刻就生,这里头都有因果,一念善就是善果报,一念恶那就是恶报。不要说是言语造作,那个果报更严重,起心动念统统有果报。所以菩萨在此地,劝导我们、勉励我们、警策我们,“莫轻小恶,以为无罪”,到你受报的时候后悔来不及了。底下几句话说得很明白:
【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
果报自作自受,什么人都没办法代替,诸佛如来大慈大悲,也没有办法代你去受报。如果能代,佛菩萨都代了,没有办法代,这是自己作自己受,境界是自己变现出来的。正如章太炎居士所说,我听朱镜宙老居士给我讲,朱老居士把这些事情写在书上,他有几样著作。章太炎是他的岳父,这不是假话,他在早年是学科学的,他不相信佛法,老岳丈学佛跟他讲这些故事,他听了的时候以为都是迷信、都是寓言。他是中年以后,抗战期间他住在重庆,晚上走路遇到鬼他才相信,他自己没有亲自遇见,别人讲他都不相信。他跟鬼晚上一起走路,走了半个多钟点,这时间很长不是短时间。走半个多钟点他忽然想到,这个女人半夜怎么一个人出来走?这么一想的时候寒毛直竖,再一看前面那个人有上身没有下身,这吓死了。这一吓的时候,前面这个人影子没有了,他是这样信佛的。如果不是亲眼见到的,亲身经历的,这些人不相信。所以以后想想早年老岳丈讲的事情,他就想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章太炎讲地狱里面受这些苦楚,他总觉得太不人道...(●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三卷) - 净公上人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不可思议的境界。显示佛身周遍法界,显示三身一体:法身、报身、应化身,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不但显示三身是一,同时也显示出依正不二,依报是生活的环境,正报是这个身体;依即是报,报即是依,依正不二。如果众生有缘遇到佛光,什么叫有缘?哪些人有缘?哪些人没有缘?有缘的就是自己没有障碍,你就见到这个光;无缘的是自己有业障,不是佛光不照。诸位同修要晓得,佛光遍照,我们为什么见不到?见不到的原因就是自己有业障。
我在早年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教导我,他老人家非常坚定肯定的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佛氏门中诸位要记住,佛是什么?觉,佛氏门中就是说觉悟的门中,觉悟不是迷惑,有求必应。如果你有求没有感应的时候,这是什么原故?大师告诉我们,你有业障;必须要将业障消除,感应就现前,这是一定的道理。业障怎么消除?我都问这个问题。业障是肯定有,如何消除?大师告诉我,忏悔;同时又告诉我,忏悔不是教你去拜忏,你去拜大悲忏、拜梁皇忏、拜什么样的忏,未必能把业障消除掉,那要怎么忏悔法?忏悔是后不再造,这才叫真正忏悔。就是你知道自己的过失,赶快改正过来,这叫真忏悔。我们又问,寺院里面做这些忏悔法会到底有什么意思?大师告诉我,寺院里面做忏悔法会是做这种样子、做这种仪式,给那些初学佛的人、没学佛的人,让他看到这种形式生起惭愧心、生起忏悔心,是这个意思。我们才恍然大悟,那是表演给别人看。自己修行不重这些形式,著重真正回头,知道自己错了,错了马上就改,后不再造,这叫真忏悔,这样才能够与佛菩萨感应道交。
经里面所说的光明、佛的光明,佛的光明的指这一部经典;换句话说,我们遇到这个经典,就是遇到世尊的光明遍照。他这个光明是永恒的,不是间断的,经典所在之处就是佛光所照之处。我们展开经文读诵受持,现在讲学习,就是接受佛的光明。能够觉悟,能够依教奉行,必定得证无上菩提,这些事我们一定要明了、要珍惜。
“大音声”是...(●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三卷) - 净公上人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入定不是睡觉;如果说盘腿打坐入定他睡觉,睡觉的样子很难看,为什么?一定是头跟脚勾起来,那是在睡觉。如果他是入定的时候身体笔直的,他不是在睡觉,他定中有他定中的境界,不是睡觉,他清醒的。你要想叫他出定,在他耳根面前引罄轻轻的敲三下,他就出定了,这是有人叫他了,所以要晓得他不是睡觉。打坐睡觉看得出来,他打呼了,头跟脚已经连在一起了。这些障碍我们必须要克服,要恢复我们的精神体力才能弘法利生,才能够接受世尊的嘱咐,‘广作方便,卫护是经’;卫就是守卫的意思,卫护就是守护的意思。
佛在此地劝菩萨,实在讲也是劝我们,这个经对于现前的社会,对于末法众生非常重要。我在讲席几十年了,我常常劝勉大众,大乘佛法的修学《地藏》是基础,地是心地,我们现在人讲心理建设,所以这一部经里头说的什么?心理建设,这是根本。从这一部经里面才能生出大爱,现在人讲博爱;‘博爱’这两个字出在《无量寿经》里面;佛法里面讲大慈大悲。大慈悲心从哪里生来的?从这个经里头生出来的,所以这个经是根本。这个经的内容就是讲孝亲尊师,这是以孝道为基础,所有一切法都是从孝道里面生的,此经的内容是大孝。从孝里面生慈悲,从慈悲里面生智慧,慈悲是福,福至心灵;从智慧里面,才真正发起大心普度一切众生。
末后说,“令一切众生,证涅槃乐”,涅槃是真的不是假的,涅槃是不生不灭,涅槃的意思是究竟圆满,没有一丝毫欠缺。所以佛在此地劝导大家,必须广作方便,卫护流通,而且要注重效果。一定要帮助大众,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白,然后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永远不堕三途,脱离苦海。在这个时代要想真正离苦得乐,永远不再退转,那就非求生净土不可。如果不求生净土,在菩萨位次上还有退转,退转是个非常大的麻烦事情,这是劝我们念佛,道理就在此地。请看经文:
【说是语已。会中有一菩萨,名曰普广,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今见世尊,赞叹地藏菩萨,有如是不可思议大威神德。...(●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三卷) - 净公上人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说,把自己的业力转变成愿力,这一段经文最重要的意思在此地。愿力受身就自在,业力受身不自在,所以这个方法是叫我们转业力成为愿力。
供‘花’,我们看到花就想到要修因,六度万行之因花。特别在《华严经》里面所显示,经典里面告诉我们,《华严经》上所说,任何一个人,无论他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他是什么样的身分,他是从事某一种的行业,都没有妨碍,都能够修菩萨行。菩萨行是什么?就是他的生活,就是他行业里面的工作,就是他日常的应酬,如何把这些事情变成菩萨行?变成六度万行?关键在菩提心;菩提心是个觉悟的心,真正觉悟。觉悟什么?觉悟诸法实相。《般若经》上所说的‘三心不可得’,‘诸法无所有’,这是真正觉悟,你的心行与自性相应,也就是与一切诸法实相相应,那你怎么会不自在?从真正觉悟之后,才晓得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你才真的明了,所以对于虚空法界一切的人事物,自然生起真正的爱心。这个爱心,佛法里称之为大慈大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尽虚空、遍法界跟自己同体。这个体是什么?体是真心,真心就是真如就是本性,佛在经典里面名相说得很多,都是说一桩事情。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这个真心变现出来的,所以情与无情同一体。诸佛如来看到众生受苦,真的是自己受苦,看到众生得乐,确实是自己得乐,众生跟自己是一体,这才是真正觉悟。
众生,特别是六道里面的众生很苦,迷失了自性,迷失自性,自性还是起作用,不是不起作用,如果不起作用那就不叫真性,它还是起作用。虽起作用,因为迷失自性,他不知不觉被业力操纵,他的生活就苦了。觉悟了的众生就称佛菩萨,觉悟了的人。声闻、缘觉也觉悟,觉悟得不够彻底、不够圆满,但是他已经能够摆脱业力的控制。佛在经上讲,声闻、缘觉在三德里面,他得解脱,是半个解脱,不是圆满的。为什么?法身、般若没有证得,三德密藏里面只证半个解脱,他舍身受身也相当自在。由此可知,整个佛法的教学关键就是在觉悟,觉悟之后我们就得自在,就能够随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三卷) - 净公上人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怨病苦,心大欢喜’,看到跟自己过不去的人、自己讨厌的人得病了,他在那里欢喜。第八种‘见怨病愈,心生不乐’,冤家讨厌的人,他的病好了,很不开心。这里头著重冤家,你所讨厌的人,你不喜欢的人。第九‘于怨病所,与非治药’,冤家生病,你去给他药,送药给他,这药不是治他的病,让他病加重;换句话说,你是去害他的,不是去帮助他的,干这种事情。第十‘宿食未消,而复更啖’,你吃得很饱,还没有消化,看到好吃的还要吃,这是病从口入。十条里面,前面的九条是你造的恶业,后面这一条是饮食,不懂得饮食卫生,而感得疾病的果报。十条是得丑陋的果报,十条是得疾病的果报,我们一定要晓得。
他的忏悔法,“但于地藏像前,志心瞻礼,食顷之间”,是说时间的短,时间短暂,这个业报就能够转得过来。‘志心瞻礼’这是修学的方法,关键在‘志心’两个字,志心是真心。瞻礼之间改过自新,修学地藏法门。地藏菩萨在一切菩萨里面慈悲至极,绝不在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之下,这要知道;地藏是表根本的慈悲,观音是把慈悲发扬光大。这个地方志心瞻礼,不是恭恭敬敬到那里去,天天去礼拜业障就消除了;礼拜是当然事相上的修学,形象上的。最重要的是要学地藏菩萨的发愿,要学地藏菩萨的存心,要学地藏菩萨的为人,要学地藏菩萨处事待人接物,这是真正志心瞻礼。你要能发这个大愿心,这个愿心清净、恳切,有决心、有毅力去照做,你转业力就快了。
“是人千万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圆满”。注解里面虽然不多,但是前面这两句话很重要,‘此显暂时’,暂时发心,‘瞻礼功德不可思议’。暂时发心之后,是不是这个心就又没有?这里面有两层意思在。暂时发心,千万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圆满,我们能相信,确实食顷之间。但是现前的业报不能转变,现前恶业要报尽了,志心瞻礼的报能现前,那不知道是哪一生、哪一世了?就如同《法华经》上讲,‘一称南无佛,皆以成佛道’,就是这个意思。这是佛在世的时候,收一个...(●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三卷) - 净公上人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对诸佛菩萨像前,高声转读此经一遍。】
这是教给我们方法,科里面讲修福脱罪。这是说读经,读经能有效吗?我们遇到这事情,他的家亲眷属在佛菩萨面前,高声把经读一遍看看有没有效?结果是没效。别说读一遍,读十遍、读一百遍、读一千遍都没有效。关键在哪里?关键在读经怎么个读法,真诚恭敬心去读,读经里头打妄想不行,那就没效。上一次我跟你们讲戚继光的故事,不就很明显。读《金刚经》,《金刚经》很短,只有五千多字,读经里面稍稍有一点夹杂就没效。这么长的经,读一部下来,当中打一个妄念就没效。所以经本展开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一遍读下来,没有一个妄念就有效。世间人画符,在中国很盛行,符画起来符真灵,念咒咒也很灵。灵在哪里?灵在诚。真诚心画符,画符的人懂得,他一笔点下去,一道符画下来一念不生,决定没有一个念头,这符就灵。平常要练习,画得很熟,到画的时候不能有一个念头,起一个念头这符就不灵,念咒也如是。大悲咒念的时候能治一切病,为什么?念咒的时候一念不生。读经也如此,这部经读下来没有一个妄念,经念得就灵、就管用。一面念经、一面打妄想,那怎么行?那就不灵,关键在这地方。
你要问为什么别人给他读这部经,他就得利益?你想前面婆罗门女、光目女的事情,你就明白。他所得的好处七分之一,七分之六是读经人自己得,如果不因为他生病,你就不会去读经,不会这么专心去读,道理在此地。因为他生病的因缘,成就你读经的功德,他享受一分,你要读两遍,他就享受两分。所以遇到孝顺的儿女,孝顺的家亲眷属,能够依这个方法来修行,得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议,这是最殊胜的功德利益,下面讲的是其次。一个人在一生当中,能够有几次这样专心去读经,希有难逢,这样的读经是自性光明的显露。譬如我们在无明黑暗当中,时间太久太久,念一遍经像一个闪电闪一次光,百千年当中难得闪一次光,这次居然闪一次光。这一次的光明就很希有,有这一次,他就会有第二...(●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三卷) - 净公上人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