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第一章引言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3-6-12 20:11
標題:
第一章引言
敬摘自《陈柏达居士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 引言
一、错误的见解
一般人对于命运的看法多半是有偏差的。因为大部分的人都是在‘宿命论’和‘自由论’这两个圈子里打转。
赞成宿命论的人认为:一切事情都是命中注定和神安排好的。努力的结果,只是白费心机。万事只要听天由命就行了,他们抱著「船到桥头自然直’,‘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态度去过日子,甚至变得消极颓废了。
另有一种人持著‘眼不见为净’的人生观。他们认为只要拚命工作,拚命赚钱就好了,何必杞人忧天,去研究人生的大道理。命运这玩意儿太玄了,实在高深莫测,像我们这种凡夫怎么能理解它呢?反正知不知道命运都是那个样子,该来的迟早要来!不知道也许还好一点,越知道,内心的恐惧可能越多。
有些年轻朋友支持激烈的自由论调,他们事事讲求自由,而且对于宿命批评得体无完肤。他们说:‘宿命论是上古时代的产物。在这种高度文明的科学时代还相信命运这么一回事,是会使人笑掉牙齿的。现在大伙儿都在争取自由,你还口口声声喊著宿命,不但是开倒车,简直把火车开到月台上了。’
二、命运的真相
事实上,单用‘宿命’或‘自由’这两个名词有时无法解释人生的各种遭遇。语意学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现象或事物永远无法用语言文字来描述完全。换句话说,语言文字和现象实物之间永远有差距存在。
宿命论和自由论各可以解释人生的若干遭遇。因此,这两种理论都对了一部分。假如我们只赞成其中一种理论,而反对另一种理论,那就错了!因为宿命论和自由论这两种理论不但不相矛盾,而且还相辅相成。
这是什么道理呢?宿命论是以因果法则作基础的。前世修善,所以今生得乐报。前世做恶,所以今生得苦报。这种前因后果的关系,就是一般人所说的‘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请诸君注意:惟有在‘为善得乐,为恶得苦’的因果法则下,我们的自由才有意义,才有保障。否则,为善不一定得乐报,甚至以后还会受苦,那我们自由地选择行善,岂不是失去了保障,那有人敢再行善?打个比方来说,因为‘种豆一定得豆,种瓜一定得瓜’,所以,农夫的自由选择,才有了意义和保障。所以他才选择了种豆。万一种大豆不会得大豆,而得了苦瓜啦、酸果啦、毒菇啦、野草啦……那么,农夫的自由选择还有什么意思呢?
宿命论和自由论这两种思想虽然有偏差,但不见得一无可取。这两种理论都像具有副作用的药物一样,对症下药可以产生治疗的效果。滥用过度却反而因药成病。譬如,有些人研究宿命的原理以后,内心的贪欲和恼虑一扫而空,因为他不再像从前那么贪得无厌,那么地死心眼,心中愈来愈宁静,而且也变得随遇而安,澹然无求了。
可是有些人却适得其反,他相信宿命以后,不但得不到上面的好处,反而产生一大堆毛病。他变得敷衍不负责任,苟且偷安,放逸享乐,消极颓废,甚至连有意义的正事也漠不关心,这岂不是像用药过度而泻肚子?
三、不信因果有多可怕?
现在有许多知识份子激烈地反对‘因果报应’和‘因果法则’,他们从没有仔细地想一想这种见解给社会留下了多大的祸害。
我们打开报纸瞧瞧,几乎每天都有杀人、抢劫、邪淫或欺骗的事情发生,干这种事的人都是不相信‘因果报应’和‘因果法则’,所以他们才敢挺而走险,以身试法。
一个深信因果的人,绝对不会做出这种凶恶的事情。因为他恐怕别人的指责和评论,也畏惧将来的报应和自食恶果。可是不信因果的人就没有这份敬畏和惭愧心,他既然不相信后世和因果,所以做起坏事必然肆无忌惮。他只顾目前的利益,而不考虑将来。甚至为了获取现在的利益,不择手段,再凶狠的方法他都敢冒险尝试。假如社会上人人这么做,天下岂不是要大乱吗?所以这种心狠手辣的厚黑思想实在不能提倡。
只要不信因果的人越多,这社会上的问题就越复杂。不信因果的程度越强烈,社会上的问题也就越严重。看某一个地方的民俗好坏,只要看该区域的民众是否深信因果就差不多了。
举个例子来说,我曾去过一间非常令我怀念的寺庙,寺里的人相处得极为融洽,而且真正做到了‘路不拾遗’的地步,在那种地方,洗澡时忘了带手表回寝室,隔了一两天想到再回头去浴室找,包准你能找到遗失的手表。可是在一般大学堂的宿舍可就不同了。记得我读大学二年级时,有位学弟带劳力士的手表,去洗澡忘了拿回来,吓得脸发青。这两个地方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差别?理由很简单,在那寺庙里大家都相信因果,可是大学堂里相信三世因果却少得可怜。
深信因果的人不会贪图占别人的便宜,因为他知道将来会因为眼前所占的便宜,重重地付出更可怕的代价。所以从长期的观点来看,占别人的便宜其实就是自己吃大亏。假如这个社会大家都不占别人的便宜,那么天下岂不是就太平了。
再者,深信因果的人通常愿意自己吃眼前亏,而把好处让给别人。因为他知道学习吃亏对自己的将来大有益处,学吃亏不但可以使别人欢喜,更可以藉此机会砥砺自己的坚忍和仁慈的品德。从长期的观点来看,吃亏就是占便宜。眼前所吃的亏将来必定能得到更大的报偿。这思想对于促进社会的安和乐利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涅槃经上说:‘真正明白善因产生善果,恶因产生恶果的人,就不会再做坏事情了。’(注一)
四、为什么必须相信三世因果?
佛教不但讲‘因果’,而且还特别强调‘三世因果’。—你前生种什么因,这一生就会得什么果。今生种了什么因,来生也会受什么果。就好像因果经上所说的: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我们不能因为看不见过去世和将来世,就否定三世因果的存在,就如同我们总不能因没见过自己的高祖父和曾祖父,就不承认他们存在的可能性吧!
对于没有见过的事物,我们可以运用推理或类推的方式去了解。试看普天之下那一样东西不是由于过去的延续?俗语说:‘前人种树,今人遮荫。’假如没有过去种的树,现在那有荫可以乘凉呢?桌子的前身是木材,木材的前身是树干,……..那一样东西没有过去呢?
再说,三世因果并不一定就是前世和来世,也可能是去年、明天。更可能是前一分钟,现在这一分钟,以后那一分钟或者前一刹那,后一刹那。
现在的科学认为:宇宙中每一件现象有它的原因的。心理学也强调:人类的任何行为都是有原因的。这种论点和三世因果的说法却不谋而合。
偏偏有许多人主张‘一世论’:人不过是父母和合而生的血肉之躯,思想和感觉不外是大脑和神经的运动现象。一死什么都没有了。他们处处都为这一生的物质享受和自己的利益打算。他们的生活充满著短视、残酷和功利的私欲,甚至为了个人的目标可以不择手段。
从上面的观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一世论’和‘无神论’、‘唯物论’、‘自私的功利主义’、‘以物质为中心的实用主义’是相关连的。要提升人格和智力的境界,非突破‘一世论’‘无神论’和‘唯物论’不可。如同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所说的:‘人们之所以成为无神论者,是因为对哲学没有深入的了解。如果一个人能研究精深的哲学,那就不得不归依宗教了。’(见培根论文集)
另有些宗教进而主张二世论,他们认为:好人死了上天堂,坏人死了下地狱。善人死了为神,恶人死了变鬼。这种思想当然比无神论或唯物论好多了,至少它可以鼓舞人心向上,阻止人们犯罪,对于安定社会实在功不可没。可是这种理论并不圆融,并同时也不完美。
第一、它不能合理地解释:人是从何而来?为什么人一出生在体重和智力上就有种种差异?再者,难道一个人今生做了一点恶,来世就永远变鬼或者下地狱,而永不能翻身。万一他当鬼或在地狱时,改过向上,就没机会再转生到比较好的世界?……这种理论当然显得十分死板。
只有三世的理论才是圆满的,它不但可以解释宇宙间的种种现象,而且可以使一个人不致埋怨命运而怨天尤人,甚至还可以鼓励人们努力奋发向上,积极造福社会。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