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蔡礼旭老师主讲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3-5-28 20:07
標題: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蔡礼旭老师主讲
敬摘自《蔡礼旭老师:《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53-104)》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八十一集)  2012/9/22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57-0081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下午好。我们进入经句「务本」的第一句,一百六十句,孔子说到了,刚好是哀公的请教,孔子说到,治理天下国家有九个经常不变的纲领,其实不变的纲领也是不变的为政的真理。第一个:

  【曰。修身也。】

  修养己身,修正己身。《大学》里有一句话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根本,其它的八条都是以它为根本,才有可能发展。我们看到第二个:

  【尊贤也。】

  尊重贤人。假如他有嫉妒心,他怎么尊重?他恭敬心就提不起来。假如他有傲慢心,那他也留不住贤德的人。假如他有欲望,他要谋他的私利,不是真的为老百姓着想,「道不同不相为谋」,那这个贤人也留不住。我们看开国的帝王、天子,像商汤感伊尹,文王感姜太公,那都是爱民之心才能感得这些贤人。所以「德不广不能使人来,量不宏不能使人安」。第四:

  【敬大臣也。】

  礼敬这些大臣。其实大臣所承担的责任、辛劳是最多的,有德之君常常感念这些大臣的贡献,所以都非常尊重他们。

  【体群臣也。】

  体恤众臣子。因为一个朝廷要治理整个国家天下,八部、九卿这些很多重要的职位,还有很多基层的这些官员、行政人员,才能让整个国家井然有序。所以体恤所有的群臣。接着:

  【子庶人也。】

  就是爱民如子。

  【来百工也。】

  照顾好老百姓的生活,那得要招揽来各行各业的这些工人、工匠,那百业可以兴旺。当然也要尊重各个行业。我们可以感觉,古代对每个行业它的劳动、付出都是给予尊重、感谢的。当然上位者,他常常表彰各个行业这些杰出的人、有贡献的人,都能让各个行业都被鼓舞、被带动。

  【柔远人也。】

  抚慰远方的人民,善待远方的人民。最后是:

  【怀诸侯也。】

  安抚各地的诸侯国。因为古代像夏商周的时候,像以周朝来讲,文王是百里而凝聚了天下,汤王是七十里而王天下。这个「王」是指是天下的榜样,天下都向他学习。其实他所治理的范围,天子所治理的范围,并不算是很大。所谓「八百诸侯」,这是春秋时候的一个局面。周天子所治理的地方是天下诸侯归心的地方,都尊他为天子。这些诸侯天子都能安抚,当然最重要的,做榜样给他看,在他有危难的时候,尽力去照顾、支持他们。接着具体谈到了,假如这九个纲领真的去做,会得到什么好的结果。

  【修身则道立。】

  修正己身,正可以树立自己的品德,自己的道德可以立得住,不受境界的诱惑了。我们刚刚讲的,你禁不起诱惑,可能一生的功业就毁掉了。所以这个修正己身,这是要真功夫才可以。在修身方面,在楚国有一个记载,就是楚国有一个隐士叫詹何,有一天楚庄王问詹何,治国应该如何治?我们把这段先打出来给大家看一下。「楚庄王问詹何曰:治国奈何?」应该如何来治理国家?「詹何对曰:何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怎么会明白了修正己身,却不知道怎么治国?庄王听了就急了,「楚庄王曰:寡人得奉宗庙社稷,愿学所以守之」,我继承了整个宗庙,还有这个国家,那我得守好我的宗庙,我得治好我的国家,我得要赶紧学这些本事,愿学所以守之。当然庄王也是很有责任,他是比较想说,是不是有什么好的一些方法来守?

  「詹何对曰」,詹何进一步对楚王讲,「臣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臣从来没有听说过国君修养很好却国家动乱,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案子。「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也没有听过这个君王纵欲、淫乱、修养很差,然后他的国家却治理得很好,也没有听过这样的例子。「故本在身」,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修身。「不敢对以末」,就是一定要把大根大本的道理告诉君王,不能用枝末的这些学问来告诉君王。我们很冷静来看,现在很多谈管理的道理,他用的技巧、用的术很多,道术很多,但是那个根本,修心、修养己身的态度,都没有很强调,所以就到最后都变成玩弄一些权术的东西了。你看《易经》,它也是修养己身,可能没有掌握这个修身为本,学着学着,好像都用这些东西在谋自己的福利、福报,就用到好像谋自己的名利上面去了,就很可惜了。楚王听了之后也很感佩,「楚王曰:善」,说得很好,抓到这个根本了。一个领导者能时时抓到这个根本,真的不容易。抓到这个根本了,他就不依靠人,也不指责任何人,真的可以像汤王一样说,「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因为他是根本。

  战国时候魏文侯,他有一天对他的臣子孤卷子说到:「父亲很贤德,可以依靠吗?」孤卷子说:「不足以依靠。」接着文侯又说:「那儿子很贤德,可以依靠吗?」孤卷子说:「不可以依靠,靠不住。」「哥哥很贤德,可不可以依靠?」「不可以依靠。」「弟弟很贤德,可不可以依靠?」「不可以依靠。」「臣子很贤德,可不可以依靠?」「不可以依靠。」这个魏文侯问得有点火了:「我问你这么多,你都说不可以依靠,不然要怎么样才能够治国?」结果孤卷子的回答很有味道,「望人者不至,恃人者不久。君欲治,从身始,人何可恃乎?」

  当然孤卷子首先先分析给魏文侯听,说到最贤德的父亲哪有超过尧帝的?可是他的儿子丹朱并没有成材。当儿子的哪有贤过大舜的?可是他的父亲没有智慧。哥哥好的,哪有超过大舜的?可是他的弟弟象很傲慢。他不听的时候,他还是提升不了。当弟弟的哪有超过周公的德行的?但是管叔还是叛乱。当臣子的哪有比商汤跟周文王贤德的?当时候夏桀王很过分,商汤推荐伊尹给他,辅佐他,推荐了九次,他根本就不甩。商汤是做臣子做到极处了,最后没办法了,老百姓已经没有办法活了,才忏悔自己,吊民伐罪,才把夏桀推翻掉。而且推翻之后,还划了一个地方让夏桀去生活,没有伤害夏桀。结果夏桀走在路上,也是输给他了,夏桀说:「早知道我就把商汤给杀了。」他已经失败到这种程度了,他还没有反省。但可以看出商汤的圣德,他当臣子是当到极处了。可是夏桀没有反省的心,没有尊贤的心,那还是亡国了。文王也是,「三分天下有其二」,全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都归附在文王的底下了,他还是事奉商纣王,那么恭敬。纣王还是暴虐,还是没有珍惜这么好的臣子,去提升自己,改过自新。

  所以分析到这里,文侯也觉得讲得很有道理,全部都是历史的铁证。所以诸位学长,我们都要多装一些历史,随时给人家讲一个key point的时候,一个重要观念的时候,马上这个历史的铁证就出来了。所以劝告魏文侯,「望人者不至」,你要寄望别人是很难达到目标,很难长久,靠不住的。「恃人者不久」,你一直要依赖别人,不能长久。其实坦白讲,成就道业就是要修这颗心,我们在依靠人的时候,心念已经起了什么?贪着。心念都在依赖、贪着当中,怎么可能会有大幅的提升?所以大家冷静去看,一个人成长最多的时候就是他扛责任没人靠的时候,硬着头皮也得干。结果当事业也做得有点成气候了,反而那个时候就开始享受了,或者觉得很多事都是应该的了,他就开始退步了。

  这一点我的体会很深。想当年,九年前,我到海口去的时候,天不怕地不怕,脑子里没起一个怕字,也没起一个求字。求什么?没有。去了,能做什么尽力去做什么。现在反而九年之后,好像感觉没有当时候的豪情壮志。大家要注意,一真一切真,一妄一切妄,一退一切退,我这个豪情没有了,这个愿力可能已经退步了。当时候,九年前,每一个人来,我们都非常珍惜这个缘分。我记得当时候在海口,我们一起学习的朋友最常讲的几句话:「跟每一个大众接触,都当作最后一次的心境去招呼,去把圣教介绍给他。」我现在还有吗?(此时有雷声)老天爷在敲醒我,让我反思反思,得到这么多的照顾了,还退成这样,今天回去要好好思过。包含我们那时候最常讲的,「责任的承担是成长的开始」,要勇于去承担。刚刚上一节课也跟大家讲,最近起念头:「可不可以让我take a rest,休息一下?」你看起这个念头,九年前根本一往无前。所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现在觉得自己常讲的话,首先得要回来要求自己,很重要了,不然还得继续骗人,就很惭愧了。

  所以其实在依赖当中,人很难有担当,没有担当就很难有提升。「君欲治,从身始」,你欲让国家大治,一定要从你自己的修身做起。「人何可恃乎」,怎么可以去依赖谁才能够让国家大治?你自己不从修身开始,其实再好的缘也很难长久。就像我们当时候讲的,修身是其它八个纲目的根本。所有亡国之君,难道他身边没有圣贤之臣吗?都有。商纣王,商有三仁人,孔子都讲了。比干、箕子、微子,这些都是圣人,可是纣王都不听他们的话,帮不上忙。所以人何可恃乎,一定要从修身开始。所以『修身则道立』,树立品德了。

  【尊贤则不惑。】

  真正尊重贤德,这样子就能接受这些贤人的劝告,就不会再受佞臣、奸臣的迷惑,而做错很多重大的国家决策了。而且「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只要让一个非常贤德的人来了,这些奸臣他知道没有他的私利可以谋了,他夹着尾巴就走了。这个例子很多。我们看明朝的时候,很多贪官知道海瑞是清官,海瑞要到那个地方去上任了,他们就赶紧先走了,知道没得混了,没得欺负百姓了。在《论语》当中说,「举直错诸枉」,你举一个正直的人、有德之人,这些奸臣会走,甚至于是整个朝廷的大臣的正气都会被他带动起来。我们看朝廷里面有范仲淹,那是差多了。用了一个范仲淹,所有的有志于利益国家的人都会被感召来,小人自然远离,有德之人自然感召了。所以『尊贤则不惑』,我们可以了解到,任何一个朝代要兴盛,都首先一定做尊贤的动作,夏、商、周都是一样。包含汉朝,汉高祖没有礼遇张良,没有礼遇韩信、萧何,他的整个政权不可能能够稳固下来;唐朝唐太宗没有礼遇魏征、房玄龄这些大臣,那也不可能成就他的贞观之治。后面还会有专门探讨尊贤的句子。接着:

  【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

  亲爱自己的亲族,则这些伯伯、叔叔、兄弟这些宗族的亲人受到恩泽,自然不会有怨言,不会有嫌隙。而且天子自己的家和了,就是天下的榜样,天下人都效法;天子的家都不和,那老百姓对他就没有信心了。他的太太得要母仪天下,做天下女人的榜样。而且在古代,天子他一个政权,有很多是需要他整个家族的人来共同经营,来守好自己的政权、守好自己的宗庙。他的家假如乱了,那这个守不住了。

  【敬大臣则不眩。】

  礼敬大臣,在礼敬当中能够以礼相待,然后能够和合,取得共识,这样朝政就不会迷乱颠倒。而且这个取得共识,很重要是这个天子,领导者,他要接受劝谏,他要广纳雅言,让大家充分集思广益。假如大臣才建议几句话,马上都被天子给否定掉了,慢慢人家就不敢讲话了,一些客观的情况都没有反应,那就搞不清楚状况了。『敬大臣则不眩』,你不广纳雅言,那很多情况搞不清楚,自己又武断去做决定,就麻烦了。

  【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

  体恤众臣,众臣必感怀他的恩德,而尽力报效国家。我们看到在中国大陆,我们的总理温家宝先生,他过年,甚至除夕夜,去跟各行各业一起过年,有时候还到下水沟去慰问这些工人。这些工人他为整个社会在默默付出,国家领导人都能看到他们的辛劳,他们的内心是非常温暖、非常感动。所以『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你体恤所有付出的人,他们感怀之心,愿意跟着领导人为国家而奋斗。包含这些基层领导者,他们也为国家做了很多事情,领导者都能放在心上,常常给予肯定、给予慰问。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读书人,你能理解他为国家这一分心,肯定他的付出,他很感动,进一步效忠领导、效忠国家。

  【子庶民则百姓劝。】

  爱民如子,则百姓受到鼓舞而互相劝善。大家想一想,像在我们大陆胡主席、温总理,他们过年前后慰问老百姓,慰问各行各业,关心他们的需要,大家想一想,各行各业的老百姓这一辈子会忘了这些情境吗?不会,遇到人就怎么样?就赶紧说。听到的人都感动,「我们的领导者很有爱心,体恤我们。」包含很多地震发生了,这些国家领导者都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整合整个资源,来以最快的速度来救灾。

  就像古圣先王,我们看尧帝,这一段可以翻到一百一十页,我们来看『子庶民则百姓劝』,在这段话当中就展现出来。二百四十三句,「尧存心于天下」,这个我们复习一下,我们在上古文的时候好像跟大家交流过,时时把天下老百姓放在心上。「加志于穷民」,对穷苦的人家更加关心。而他关心穷苦的人,也给富人做了很好的榜样。「痛万姓之罹罪」,伤痛百姓遭受到很多的这些灾祸。「忧众生之不遂也」,担心他们不能很好的生活下去。「有一民饥」,有一个老百姓饥饿了,他就会说,是我让他饥饿的。可能是有旱灾,粮食短缺,他反省自己的德行不够,才会造成这个结果。「有一民寒,则曰此我寒之也」,有一个人受寒,就说是我让他受寒的。有一个老百姓犯罪,「一民有罪,则曰此我陷之也」,是我没有好好教导他。

  所以处处反省是自己不对,这一颗心是至诚的心,就感通。所以「仁昭而义立」,他的仁德、仁慈非常彰显,那带动整个社会的道义的树立。所以当时候尧帝的百姓都以耻不如尧帝的德行来要求自己,这个很可贵,确实是仁昭而义立。「德博而化广」,道德广博,感化了广大的群众。「故不赏而民劝」,不需要奖赏,人民就会互相的规劝、勉励了,是「子庶民则百姓劝」。「不罚而民治」,不用用刑罚就能把老百姓治理得很好,因为老百姓重德行,那就不用法律来管他了。在他们那个时代怎么处罚?自己画一个圈,然后站在里面处罚自己不要出来,他们就觉得很羞耻了。「先恕而后教,是尧道也」,先宽恕他们,先体恤他们,然后反省自己,是我还没教他们,不能怪他们。后教,就是宽恕了,然后教育他们。这就是尧治理天下的精神、方法。

  而事实上这一句,对于现在从政是非常重要的提醒,也是古圣先王给政治界做出最好的榜样。现在很多国家政治腐败,底下的人贪污的很多,要怪他们,要罚他们,要判他们死刑,解决得了问题吗?「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其实每个犯罪的官员,有没有哪一个人不知道犯罪是错的?可是他为什么还做?他没有羞耻心,他铤而走险。所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你要用德行、用教育来导正他。都没有教他,罚他,那就变苛刻了,暴虐了。现在全世界这个问题,西方,得要最高领导者带头来学宗教经典的教育。因为西方的社会环境,它是政教合一几千年,因为人不接受宗教的教育,人心就坏了,这是根本问题。那领导者带头来学,来教底下的人。东方,恢复圣贤的教育,领导者带头来学,以前他犯的错包容他、宽恕他,教了以后还犯错再处罚他,那天下人都服了。「子庶民则百姓劝」。接着:

  【来百工则财用足。】

  各行各业都发展得很好,那国家自然就会富裕、充足了。

  【柔远人则四方归之。】

  能够抚慰远方的人民,刚好有机会了,都尽心尽力帮忙远方的人民,则四方之人受到恩惠,自然归附、顺从。「道之所在,天下归之」。当时候大舜在的地方,只要知道大舜住在那里,一年成聚落,二年成了一个县,三年成了一个都市,大家都愿意跟他住在一起,佩服他的德行,愿意跟随他。包含孔子当时候在鲁国为官,很多大夫都被孔子的德行感召、带动,然后附近的国家诸侯都来向鲁国学习,很多其它国家的人民都愿意依附到鲁国来。接着最后:

  【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安定照顾好各地的诸侯,则天下的人民非常敬畏、臣服。这都是做了这九个纲领之后很好的结果。但是哀公接着问,具体这九条怎么落实才能得到这些结果?哀公接着问了之后,孔子说到了:

  【齐庄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

  从这里看得出来,古代非常重视祭祀,因为祭祀是不忘本。假如连祭祀都非常不在乎,都非常随便,那这个修养一定是不断往后退了。当时候孔子为什么离开鲁国,其实从这一句就看出来了。当时候好女色,都不上朝了,就是后面讲的,「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结果鲁国的国君好色,然后又喜欢齐国送来的那些马,那些骏马,就不能做到「贱货」了,贤人就留不住了。所以这个历史都是证明。后来孔子离开鲁国,觉得在鲁国没有办法施行大道,就是因为他的国君连祭天这么重要的祭祀都随随便便,他就觉得不成熟了,才离开,也是等到最后的可能都破灭了他才离开。所以从斋庄中正,『齐庄盛服』,就是在祭祀当中非常的庄重,祭祀前好几天都斋戒沐浴,以至诚的心来祭天、来祭祖,这是一个解法。另外一个解法,这个「齐」也有意思,是内心非常严肃、沉静,就是内心严肃、沉静,「盛服」是外表齐整、端庄,他穿得很慎重,不随便,恭敬他的臣子,恭敬他的人民。『非礼不动』,不合礼义的事情绝对念头都没有,事情也不会去做。

  从这里我们看,一个人修身一定是先从守礼开始,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这些生活的规矩都不能守,你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饭的时候都要有规矩,他说:「那么麻烦干什么?」他的心随时都在放逸当中,他身就修不成了。所以一定从这些生活的礼仪开始一点一滴去修正自己。而大家看,我们上一代的妇女,在家里都很端庄,印象当中穿唐装,纽扣都别在这里,有没有?你一看那老太太,穿得这么端庄,然后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对她都肃然起敬。大家想一想,这样的老太太在整个家族这么一坐,有没有力量?有,所有的女性都向她效法。

  我认识一个校长,他说他母亲在他的形象当中,都是这么庄重、这么有气质。这一点现在几个当妈的人注意到了?在家里穿得很随便,然后出去外面穿得很隆重,很妖艳都有,在家里穿得很随便。这个就有点颠倒了,妳穿在外面穿得这么漂亮,会招蜂引蝶,现在离婚率好高。所以应该是出去穿整齐简单一点,回来「齐庄盛服」,你的先生都对你肃然起敬,就不会把你看作黄脸婆,是吧?而且妳假如一个人,一个妈妈在家里穿得很随便,孩子每天看妳穿那么随便,他怎么可能打从心里恭敬妳?父母如是,老师呢?你一个老师到学校去讲课,站上讲台,穿个拖鞋,穿个短裤,你说孩子会很尊重你听课?很难。所以「人要衣装,佛要金装」,是很有道理的。

  季康子曾经问孔子:「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让老百姓尊重我,对我效忠,他们互相劝善规过,怎么做得到?孔子回答他,我感觉孔子回答问题都直指人家的心地,很有味道。因为季康子这么一问,「老百姓怎么让他尊重我?怎么让他对我效忠?怎么让他们劝善规过、社会风气良好?」他的念头在哪?向外要求。孔子马上让他回光返照,「临之以庄,则敬」,你面对臣民、百姓都非常庄重,你自重而后人重,自爱而后人爱,你穿得这么慎重,老百姓觉得你非常尊重、重视他,「临之以庄,则敬」,你自然感得百姓的尊重。「孝慈,则忠」,你要教他们孝道,「忠臣出于孝子之门」,而且君仁臣忠,你先仁慈,老百姓自然效忠。都把根本的因,你要先自己去努力,而不是求一个美好的结果。「举善而教不能」,你能够把整个社会当中很好的榜样树立起来,举善;而对那些能力不足的人,人生遇到很多不幸的人,你都能教导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能谋生,你那个仁慈的榜样老百姓看了佩服、效法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这个举善在中国大陆这几年,办了三届的道德模范,从二OO七年、二OO九年、二O一一年。我们印象很深的,最美的女儿孟佩杰女士,她八岁就照顾她的养母,不是亲生的,她这么样尽心尽力照顾。她的养母那时候一百四十多斤,等于七十几公斤,她一个这么小的孩子怎么照顾起来?不简单。我们看到她,就觉得差太远了,不孝,觉得很丢脸。许月华女士,十二岁双腿就截断了,最后照顾一百三十几个孤儿,都喊她妈。一般看起来她都要人家照顾的人,她居然三十多年照顾了这么多人。那种奉献精神,我们一看,那我们做得还差她还差得远。看了就感动,感动会怎么样?期许自己去效法,举善而教不能。所以您看,这些都是为政的关键。所以这些圣人的教诲,那都是家庭、国家成败的根本所在。

  我们翻到一百页,「教化」当中就会举到这一句教诲,二百二十句。您看,在魏国的这本历史当中有讲,「显贤表德,圣王所重,举善而教,仲尼所美」。显贤就是尊贤,表德,表彰美德,是圣明的帝王所重视的。我们看「冬则温,夏则凊」,汉朝的皇帝他就懂,树立了黄香这个榜样,天下人学习。包含「二十四孝」很多主人翁,国家都表彰,最后还赋予他高官,因为他一定是好的大臣。举善而教,就是《论语》这个典故了,提倡善行,表彰这些善人善事,然后对不懂的、不足的人帮助他们、教化他们。现在很多国家它都会有辅导人民就业,这个很可贵,让他们谋得一技之长,他们的生活以后就有保障。包含有一些老百姓,他被邪教所污染,他不懂,国家用很大的心力让他们了解什么叫正信的宗教,教育他们。这个都是很难得的德政。所以提倡孝行、教化,也是孔子非常肯定、称赞的。

  所以这里讲到的,「齐庄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包含清朝的皇帝,几点起床,他们的生活都很规律,好像一年才放不到五天假,好像是自己生日,然后还有春节,放不到五天假。请问大家我们一年放几天假?皇帝好不好做?那早朝都很早,他们三、四点就要起床。不是他当皇帝是这样,他从小读书就得这样。所以他睡过头了,这个就是失礼,他违反这些生活规律、规矩,都是失礼。有一个天子,周天子,有一天睡晚了,都没上朝,他的皇后把自己的首饰都摘下来,然后站在一个地方忏悔,「都是因为我不好,没很好的辅佐天子」,她自己在那里忏悔。因为天子没上朝,失礼了,不恭敬群臣,不恭敬治理百姓的事情。但是这位皇后不简单,她不只没有指责天子,她反而觉得是自己没有护念好天子。天子很感动,她自己请罪,要降罪于她,天子很感动,最后就改正自己的过失。

  这个故事很给人启示,诸位女同胞回去可以试看看、用看看,这个历史当中这些都很好。我们往往另一半有过失了,先骂再说,有没有想到,「我假如有提醒了什么,有做了什么,可能他这个错误就不会出现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不容易。它应该落实在哪?落实在我们整个五伦的互动当中。不然事实上只要我们没有办法能守住这个态度,一定会情绪就上来,一定会互相指责,这样的情况就很难避免。所以「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不恒其德,夫妻可能就要吵架了。接着:

  【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

  摒除这些谗言,这个『远色』,读「远」的时候是距离,读「愿」的时候是远离,读法不同,意思不一样。远离女色,轻财物,轻物质的享受,而重道义,这个就是尊重贤人的做法。因为你不把这些进谗言的人退掉,那贤人的话根本就进不来了。而且「远色」,在汉朝的时候,我们都很有印象,宋弘,这是东汉的一个贤臣,他有一天跟汉光武帝在谈话,结果刚好宫廷里面换了几幅新的侍女图。那些女子都画得很美丽,结果汉光武帝边讲话,这个眼睛就看到那个侍女图上面去了。请问大家,时时保持对人的恭敬容不容易?我们在听别人讲话,被其它的东西这个注意力就引过去了,对人就不恭敬,或者边听,不知道想到哪里去了。所以「毋不敬」也不容易落实,时时对人有一种敬意,专心听他讲。

  结果宋弘看到皇上眼睛飘来飘去的,然后他就很善巧的讲了一句话:「孔子说: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圣人的话挺好用的,我没有见过好道德就像好女色那种这么积极。汉光武帝一听,不好意思了:「来人,撤掉。」光武帝接着说:「闻义则服,可乎?」光武帝也不简单,说我听到这么好的教诲,我马上去做,这样合格吗?这个「闻义则服」就让我们想到孔子对学问下的功夫,「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你看闻义马上去做,「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所以皇上自己讲「闻义则服」,他马上就去做,这样可以吧?相信宋弘看到皇上这个态度一定是非常欢喜,因为这是百姓之福、社稷之福。

  故事讲完了,这个故事给我们启示,以后我们亲戚朋友给我们讲的话很有道理,指出的问题很对,我们可能,「好,我改给你看,OK?」这「可乎」,我们能不能有这种气概,不糟蹋人家的劝告?真的,决心会影响后面的结果。闻义则不服,那孔子说,「吾末如之何也已矣」,是吧?孔子说那我也拿这个人没有办法了。所以咬紧牙关干吧、冲吧、突破吧!不然连孔子都叹惜帮不上忙。孔子讲过的,「法语之言,能无从乎?」这个从不就是闻义则服吗?「改之为贵」。你听了人家这么苦口婆心的话,自己还是依然故我,那不是糟蹋他的劝了?人家以后也不劝了。这个是远色的一个例子。

  包含后面又发生另外一件事,宋弘也是表演「远色」。皇上的姐姐丈夫去世了,皇上想说让姐姐许配给宋弘,探他的意思,结果宋弘讲了这一句千古名言,我们在前面一节「仁义」当中有跟大家一起交流到的,「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贱货而贵德』,轻这些财物、物质。在战国时代,齐宣王,齐国的国君,有一天遇到淳于髡,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臣子。那宣王就跟他讲了:「你观察我,我喜好什么?来,你讲讲给我听。」这些好的臣子抓住每一个机会跟君王互动。淳于髡就说了,古代的人有四个好,大王你有三个好。古代好哪四个?好马,喜欢很好的马,就像现在的人喜欢好车,好马;第二个,好味,喜欢吃,美食专家,哪里新开了什么不错的,赶紧去吃;好色,人的习性,食、色,习性也;第四,好贤德之人。大王你只有好马、好味、好色。

  宣王就说:「真的有贤德之人我也会好,你怎么说我不好?」接着这个大臣讲,他说:「国君,您注意去看,现在已经没有以前那些骏马了,可是皇上你会很认真、主动的去找骏马,所以你好马表现出来了;很多那些以前的美味你可能没吃过,可是你只要知道什么美味的,你马上就交代要去做了,你都很主动;第三好色,你虽然没有以前的西施了,可是你常常都选美女;可是贤德之人,从没看到你主动要去拜访,要去请教,真的出来了,你会很珍惜他们吗?我看也很难讲。」你看观察这么入微,然后点得这么到位。所以「贱货而贵德」,在这个故事具体来讲,不要好马,不要好吃,不要好色,这些欲望能够淡。

  【所以尊贤也。爵其能。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笃亲亲也。】

  『爵其能』,当然这个官位也不能乱给,根据才能授予爵位,增加他的俸禄,给予他工作上的肯定、生活上的照顾。『同其好恶』,理解他们的好恶。『笃亲亲』,「笃」就是加厚,加厚亲族之间的情感,亲族之间的和睦。

  【官盛任使。所以敬大臣也。】

  『任使』就是知人善任,派他到适当的位置,让他去发挥。『官盛』就是赋予他高官,赋予他尊贵,授予高官,委以重任。『所以敬大臣也』,这是礼敬大臣的具体做法。你让很有德能的大臣闲在那里没事干,那他会觉得很不受尊重,他会觉得,那我不能白吃国家俸禄,他可能就离开了。

  【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

  以忠诚、信实来对待这些基层的干部。然后『重禄』,也给予他们优厚的俸禄,照顾好他们的生活。像在台湾,教书也是公务员,也是领国家的俸禄,那假如老师的薪水太低,他的心不安,他很难很好的照顾好孩子、学校的工作。因为他的家庭经济都有问题,心很难安定。所以台湾就特别重视这些老师,还有基层公务员的福利,让他们生活没有担忧,甚至于他们教育孩子也都得到很好的照顾,他就安下心来做好他的工作。『所以劝士也』,受到照顾的基层公务员就很感动。

  【时使薄敛。所以子百姓也。】

  你真正爱护百姓,一定是设身处地为他想。『时使』,「使」就是派老百姓做一些公务,公家的事情。但是你不能在他耕作的时候,他在农耕,他在收成,你又调他去做这些公家的事情,他到时候收成不好了,他生活都堪忧了,要体恤老百姓。所以农闲的时候才派他们去做这些事情。『薄敛』,就是减收赋税,让他们不要有这么沉重的生活负担。『所以子百姓也』,爱民如子的做法。

  【日省月考。既禀称事。所以来百工也。】

  『既禀』其实就是给予他的酬劳,以前常常是用米粮来做单位。经常考察他们的工作,『来百工』,各种工匠,考察他们的工作,有没有认真服务好大众,然后有时候颁奖给他们,奖励他们。像很多国家它都会很多劳工模范、榜样,肯定他们的努力付出。这是招来各行各业各种工匠的方法。

  【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绥远人也。】

  『送往迎来』就是款待来往的这些有缘的族群朋友,哪怕是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宗教的,都很礼遇他们、款待他们。『嘉善而矜不能』,奖励善行而怜悯弱势的人。『所以绥远人也』,就是抚慰远方的人民。我们看范仲淹先生,当时候他是带领守边疆,面对西夏的侵略,但是没有战事的时候,对方西夏的老百姓到汉地来生活,他还是很爱护他们、照顾他们。后来范公去世的时候,西夏很多人都痛哭流涕。他「嘉善而矜不能」,照顾很多困难的人。「所以绥远人也」。

  【继绝世。举废邦。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延续断绝的世系。以前的人很注重慎终追远,他这个世系没有办法很好的承接下去,你去让他能延续,他这整个家族的人民都对你感恩戴德。以前的家族少的话一、二百,多的话五、六百都有,七、八百人。而且『继绝世』,这个一做,那所有天下的人看了都感佩,天下都归心,因为绝的东西你再不把它延续下来就断了,这种积阴德,让人家世系不断绝掉,这么厚道,天下人佩服。『举废邦』,振兴这些衰亡的国家,这整个国家的老百姓都感你的德,「举废邦」。『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这些诸侯来朝见天子的时候,天子很厚道,他们送的东西很少,他给的东西更多。而「朝聘以时」就是固定的时候才让诸侯来朝见,不会常常临时的就命令这些事情。因为每一个诸侯他也有他整个国家要忙的事情,能体恤他的情况。其实用在现代,你一个大公司,跨国公司,它有很多分公司,你也都要能体恤到所有分公司的领导者,也不能三天两头去干扰他的工作。就像学校办学,在古代官员去巡视学校都是有固定的时间的,不是突然来了,那学校课程就耽搁了,全部要应付这些活动、检查什么的。所以看古代这些做法,其实都很体恤当事人,体恤在位的人。『所以怀诸侯也』,安抚诸侯。

  【治天下国家有九经焉。其所以行之者一也。】

  我们掌握这个治理天下国家有这九条重要的纲领,而事实上这九条要真正落实,它最重要的关键,就是真诚,这个『一』就是诚。诚心去做,去设想,这些都能很自然的做得出来。包含只要大臣劝你,跟这些方法一相应,你马上就愿意去做。

  那我们从这个九个纲领来看,现在政治界出问题都出在这里了。你看贪钱的,或者是色关过不了。所以在人生的旅途当中,有权力的人,或者是有影响力的人,像我们在弘扬传统文化,那也是会受到很多大众的一个支持、信任、赞叹,那也会遇到很多境缘,会遇到名,会遇到利,会遇到高名厚利,还有也会遇到色关,这些境界都会出现。假如不能守得住,那不只不能利益传统文化的事业,会造成很大的副作用。「几年前在讲课的那个蔡某某最近出事了,你知不知道?怎么样怎么样……」那真的无颜见祖先,无颜见太多太多人。所以这个对我们的家业、我们的事业都是关键点,要掌握这九个纲领。

  你今天办一个教育中心,那需要多少义工、多少人的协助,你怎么照顾好大家、感谢大家,「来百工,柔远人」。这么多不同的教育单位,大家互相切磋、互相帮助,「怀诸侯也」,有什么好的东西、好的数据主动给他们送,大家互相帮助。包含一个很大的企业,一定要「修身」,领导人不修身,这企业迟早要倒。「尊贤」,他有没有这些智囊团?他的决策才能下得准。「敬大臣」,他每次一些重要的策略,听取这些大臣的汇报,敬大臣。台湾有一个很大的企业,他的股肱大臣跟了他几十年,后来家里出了情况,家里人生了重病,他人都还在国外,这个董事长马上安排最快的飞机,让他飞回来,然后他就先去照料这个大臣的家里人。这都是敬大臣、爱大臣的具体做法,难怪这个臣子跟他几十年,这不是偶然的。

  「体群臣」,现在很多企业家,像胡小林董事长,他们都是轻财重义,提升员工的薪水,因为现在物价指数都比较高,让他们生活不要有担忧。这「子庶民,来百工」,一个企业体,你服务的这些消费者,你都要像家人一样爱他,就不会有这些黑心食品出来了。「来百工」,你一个企业体它要把一个产品做出来,需要多少相关的企业来跟它配合,是不是?上游、下游什么,这些都要配合好,你都要感他们的恩,尊重他们。这个都能凝聚起力量,凝聚起一个善的力量,和谐的一个团体。这个礼拜挺好,因为背这一段就非常有成就感。

  我们再看一百六十一句: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唯有根本稳固,国家才会安宁,『本固邦宁』。今天假如老百姓没饭吃了,这国家怎么可能会安定?今天假如老百姓都没工作做了,都游手好闲,这个国家就不可能会安定。所以真正能把老百姓照顾好,这个国家才有可能会安定。我们看一段《韩诗外传》经文,可以感觉一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齐桓公向管仲请教,一个国君最要重视的是什么?这个要打出来给大家看一下。「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管仲回答,最要重视的就是天,「贵天」。这么一讲,齐桓公抬头看看天空。管仲说:「所谓天,非苍莽之天也」,不是这个一望无际的蓝天,很宽广的这个天。「王者以百姓为天」,君王应该把百姓当作天。其实君王是代表上天照顾好上天的子民。接着这一段就谈到了,「百姓与之则安」,百姓服从你的领导,这个国家就安定;「辅之则强」,老百姓更欢喜的要协助你、要帮助你,你这个国家一定富强起来。百姓都主动的要建设这个国家,它怎么有可能不强?我们的团体,每一个人都主动的要建设好这个团体,那这个团体一定会发展得愈来愈好。

  但愿意帮国家是果,因呢?所以孟子的话当中,都把很多道理阐述得非常透彻,而且都把根本找到。你看孟子的话,「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视老百姓为手足、视臣子为手足是因,感的果是什么?则臣视君如腹心。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你为老百姓辛劳、担忧、付出很多,老百姓很感动,他一定为整个国家而奋斗。我们看到很多很好的企业家,他们的员工都主动来看整个公司需要什么。像菲尼克斯南京的公司,它也是很大的一个跨国公司,李慕松总裁很爱护底下的人,结果他们的员工就很主动的设计了一个自动喷水系统,然后就帮公司这些庭园浇水,而且那个方法省了非常非常多水,都是主动去做的。一个同仁这么做,两个同仁这么做,那整个团体都会带动起都为整个大家庭着想。所以辅之则强。

  「非之则危」,百姓假如,这个「非」就是埋怨,那这个国家就危险了,非之则危。包含团体也是要很警觉。「悖之则亡」,这个「悖」通背叛的背,百姓都背叛了,那这个国家就要灭亡了。所以「《诗》曰」,《诗经》里讲到的,「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就是人民没有善良的德行,互相埋怨对方,埋怨国君、埋怨他人。但是这个还是上面带得不好,上行下效。所以《大学》里面讲,「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你领导者贪戾了,那整个国家就乱了。所以「民皆居一方,而怨其上」,老百姓都站在一方面,埋怨他的国君。「不亡者,未之有也」,国家不灭亡,那是不可能,没有过的事情。

  接着又讲到,「善驭者不忘其马」,善于驭马的人不会忘了他的马,甚至于每天都要锻炼,都要训练。「善射者不忘其弓」,擅长射箭的人不会忘记他的弓。「善为上者不忘其下」,善于做君主的人不会忘记他的人民。「诚爱而利之」,真诚的爱护,而且帮他们谋利益。「四海之内,阖若一家」,天下的人像一家人,阖就是聚在一起,像一家一样。

  在江苏苏州有一个公司叫固锝,他的员工有三千多人,也是一个很大的企业,一个大家庭,他们就是贯彻师长「家文化」,很用心照顾员工。三千多人不打卡,他们说,哪有人回家了还打卡的?然后有一个同仁离职五年了,生病的消息传回来,全公司捐款,照顾一个离职五年的员工,连离职了他们都还是把他当家人一样。所以这家公司做得很好,去参观过的公司超过一千家,而且我看那个IBM、微软都去参观过了,很多大公司。所以一个企业做好了,全国的榜样。而有一个例子,有一个人帮他公司介绍了一百零六个人,而且那一百零六个人全部是他故乡的人。这家公司很好,介绍故乡的人介绍了一百零六个人,来这家公司上班。「爱人者,人恒爱之」,这感召力很强。而且这个员工很可贵,他的故乡的人来了,都先在他们家住三天,他还要照顾。可是他很欢喜,因为同乡的人能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在这么好的公司上班,他觉得对得起故乡的这些友人。

  所以诚爱而利之,四海之内,阖若一家。「不爱而利」,你不爱护他,反而都是在他身上要谋到你的利益。最后假如是这个态度,「子或杀父」,连父子都要冲突了。「而况天下乎」,何况是人民对你了,你整个都把他压榨得他活不下去了,那他们就很难不反叛了。所以「《诗》曰:民之无良,相怨一方」,老百姓会变成这样,还是领导者要反思。

  今天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大家佳节愉快,谢谢大家!  


普贤菩萨名,诸佛第一子,我善根回向,愿悉与彼同。
身口意清净,自在庄严刹,逮成等正觉,皆悉同普贤。
如文殊师利,普贤菩萨行,我所有善根,回向亦如是。
三世诸如来,所叹回向道,我回向善根,成满普贤行。
愿我命终时,除灭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国。
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
严净普贤行,满足文殊愿,尽未来际劫,究竟菩萨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