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其二者南无阿弥陀佛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3-5-20 22:54
標題: 其二者南无阿弥陀佛
敬摘自《刘素云老师讲无量寿经》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其二者。世间人民。不顺法度。奢婬骄纵。任心自恣。居上不明。在位不正。陷人冤枉。损害忠良。心口各异。机伪多端。尊卑中外。更相欺诳。瞋恚愚痴。欲自厚己。欲贪多有。利害胜负。结忿成仇。破家亡身。不顾前后。】



  看看下面几个词语,法度,法是法律,度是法制、常规。奢淫,奢是奢侈,淫是指事情做得太过分。恣是放任纵欲,机伪是机心诡诈。中外,中是自己一家人,外是指外人。

  看下面这五句经文,『其二者,世间人民,不顺法度,奢婬骄纵,任心自恣』。这段经文是讲盗戒,我们刚才讲完的是杀戒,这段经文讲的是盗戒。这个「盗」的范围非常广大,盗与什么有关系?与贪欲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你没有贪心、没有欲望,你就决定不会犯这种盗的过失。所以经文一开端,就说「不顺法度」,法度含有佛的教诫,以及世间法律的规章、风俗习惯,以至道德观念都包括在法度之中。简单的说,法就是法律,度就是衡量的意思。

  下面看「顺法度」,什么叫顺法度?就是持戒、守法、守礼。老法师说佛门中保留一些古礼,最普遍的就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五体投地的礼拜,这是佛门的一个古礼。老法师在这里告诉我们,佛教如果不能现代化、本土化,对于佛法的弘扬一定会有障碍。世人看到佛教徒要行跪拜礼,于是他就不学佛,把现代人学佛的意愿打消了,这是我们的过失。我们是要人家来学佛陀的教育,而不要执着这些形式。老法师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见到佛像可以拜佛,可以行跪拜礼。如果你见到法师,无论是什么样地位老法师,他的名气有多么大,问讯就好,而且告诉我们是一问讯,不必三问讯,不必跪拜。讲到这里,我觉得同修们听了可能有的会大吃一惊,但是这确实是老法师教诲我们的,我认为老法师说得非常有道理。五体投地的跪拜,如果一定要拜,一定要考虑时间、地点、场合,不能不分场合的跪地下就拜,确实是让没有学佛的人容易产生误会。所以老法师的这段开示,我觉得非常重要、非常正确。就是有同修可能还不习惯,那见着师父不行跪拜礼,就合十一问讯,还就一问讯,连三问讯都不必要了吗?我们按照师父说的去办,应该是没有错的。

  「奢淫骄纵」,奢淫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奢侈,这个淫不一定是指男女,凡是事情做得太过分,都叫做淫,比如说下雨下下来没完没了,我们常这样说淫雨连绵。骄纵,骄是骄慢,纵是放纵,丝毫的约束都不愿意遵守,为所欲为,我行我素。「任心自恣」,就是过分的民主、过分的自由,变成了社会的不安定,这叫任心自恣。『居上不明』,就是指社会上领导人,没有智慧,没有深远的见识,眼光短浅,到后来一定会出问题的。「居上」不论团体大小都是适用的,老法师举个例子说,比如寺院里的住持就是居上的。『在位不正』,这里是指我们平常所说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做为领导人没有智慧、没有眼光,而且他的种种行为、举止不是符合道理的。比如说反腐败,如果做为一个领导者,他本身不干净,有腐败的现象,他的部下很难做到奉公守法、负责尽职。这就告诉我们,做为领导人,不管你是哪个级别的领导人,一定要给你的下属做个好榜样。

  『陷人冤枉,损害忠良』。这上面不是说的「在位不正,居上不明」吗?老法师给我们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从我国历史上看,宋高宗属于居上不明,秦桧是属于在位不正,为一人的名位、利益,不顾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陷害岳飞,这个事人人皆知。为什么能发生这样的事情?就是贪瞋痴、嫉妒、障碍。见到贤能的人不但不知道尊敬、不知道效法,反而是想方设法把他除掉,这样的事情古今中外都有。『心口各异,机伪多端,尊卑中外,更相欺诳』。心里想的与口里说的不一样,这就叫做心口不一,也叫「心口各异」。「机伪多端」,是说存心不善,不择手段做损人利己之事。「尊卑中外」,尊是长辈,卑是晚辈,中是指家庭或者是团体,外是指外人。自古以来古圣先贤都感叹,人生在世如果能遇到一个知心的朋友很难,什么叫知心朋友?是能说真心话,没有丝毫欺诳的。当然这是多生多劫真诚相待的善缘,非是一生二生、三生五生浅缘可得的善果。大家从这可以看得出来,得到一个知心朋友多么不容易。现在这个社会甚至于父子、兄弟、夫妻都互相猜疑,互相欺诳,没有什么真诚可言,真的是很可怕。

  『瞋恚愚痴』,这说贪瞋痴三毒烦恼天天在增长,愈迷愈深,对宇宙人生的真相完全不了解。『欲自厚己』,这是一种迷惑之相,迷惑就是愚痴,瞋恚里有嫉妒不能容人,不服人,看到别人好自己心里就难过、不服气,这就叫「欲自厚己」。『欲贪多有』,这里面的「贪」是指贪瞋痴三毒统统具足。说一说这个「多有」,各位同修想一想,我们每个人都想多有,但是你仔细想明白,就知道我们多有了什么?是多有了烦恼、多有了忧虑、多有了牵挂、多有了恶业。大家好好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利害胜负,结忿成仇,破家亡身,不顾前后』。这四句经文合起来讲,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竞争。佛在三千年以前,已经看透了我们现在的社会,告诉我们这个时代是斗诤坚固,确实是斗诤坚固。现在人与人往来不讲道义,讲利益,今天有利,今天是好朋友;明天没利,反目就成仇人。以前不但人与人之间讲道义,国家与国家之间也讲道义;现在人与人之间争的是胜负,根本就不讲什么道义。连佛门也不能避免,我们看看许多道场,出家在家四众同修也都在争胜负、争利益,所以佛法与世法一样的衰微。

  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众生没有福报。如果你是一个在社会上讲忍让的人,人家会瞧不起你,人家会笑你是傻瓜,说你无能,说你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大家想想看,这样的意识形态,是不是一种扭曲的意识形态?它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就是没有一个人肯忍让。这样的结果又是什么?就是「结忿成仇」。我们看看这个结忿成仇的忿,这个忿本来是指小怨,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是由小事、小怨,慢慢的就集结成大的怨仇,到最后家破人亡。「不顾前后」,前后是讲因果,前是讲前生,后是讲后世。人如果能够想到你死了以后到哪里去,你这个事想明白了,你自然就会少造许多恶业,和不造恶业。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交流到这里,感恩大家。阿弥陀佛!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刘素云老师复讲  (第五十六集)  2018/5/18  中国  档名:56-214-0056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我们接着三十五品经文往下讲,这一品经文比较长。请大家看下面这段经文: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