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第五十九集)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3-5-20 14:58
標題:
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第五十九集)
敬摘自《净公上人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讲记》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第五十九集) 1989/1 台湾华藏讲堂 档名:04-003-0059
请掀开经本,第一百八十二面第三行,最后一个字看起:
【二解行对。】
这段讲到普贤、文殊二大菩萨。文里面分做三点来介绍:第一是能信所信,这是一对,这前面介绍过了。今天看第二是『解行对』。普贤表行,代表行,文殊菩萨代表解,这是解行一对。在通常我们供养佛菩萨表法的义趣,这个地方明白之后,将来看到佛门里面所供佛菩萨都是这个意思。只是佛菩萨不见得是相同,像西方三圣,供的是观音、势至这两位菩萨。观音菩萨相当于华严会上的普贤菩萨,大势至菩萨是相当于文殊菩萨。所以这个地方表法的意思懂得了,西方三圣也是如此。
【普贤表所起万行。】
这个地方的『万』,不是数字,是代表圆满无尽的意思。他总代表行门,代表修行。
【上下经文。五周因果。皆普贤行故。】
『上下』,就是这部经的始终,开始到圆满,经上讲的『五周因果』。所以佛法离不开因果的。《法华经》是讲因果,《华严经》还是讲因果,这是佛法里面的根本珐輪。根本经从因果讲起的,其枝叶当然是离不开。讲五周因果都是讲「行」,修因证果,不可能说是不修因就证果的,没这个道理的,讲不通的。所以净土法门称为难信之法,谁难信?都是这些菩萨们。菩萨修学都是修因证果的。这净土法门说,不必修因就证果,这谁能相信?正因为净土法门这句阿弥陀佛是果也是因,它是因果同时。所以念这句阿弥陀佛是因果同修,果里面有因,因里面有果,跟其它法门完全不相同。所以这个法门是特别法门,这是难信之法,它的道理在此地。
【文殊即能起之解。】
为什么肯行,肯去修因、去证果?当然他要理解,他要把这个事实搞清楚。功德利益真正明了了,晓得这样去做有好处,有真正的好处,这人家才肯修!明了就是解,文殊表智,智能解。
【慈氏云。汝得见诸善友。闻菩萨行。入解脱门。皆是文殊威神力故。又云常为一切菩萨师故。】
所以文殊菩萨,不但是菩萨之师,七佛之师。在这个地方大家要特别注意到的,是注意到表法,不是说这个人,是说他代表的法门。诸佛『菩萨之师』,是什么?是智慧,是正知正解,这是诸佛菩萨之师,我们应当要晓得的。『慈氏』是弥勒菩萨,在五十三参第五十二参,也就是普贤菩萨的前面是弥勒菩萨,这要到弥勒会里面才能够看得到。弥勒菩萨,这是善财童子参访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告诉善财童子说,你能够见到这么多的善知识,五十三在《华严经》里面也是代表圆满。这诸位要知道的,它代表圆满,不是一个数字,要看作数字,这就是着了相,它代表圆满的意思。能够见到这么多的善友,都是文殊菩萨大智威神加持。这个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没有智慧,你怎么肯去参学?你乐意去参访这么多的善知识,这是知解,你有真实的智慧;真实的智慧,就是文殊菩萨代表的,真实慧。这就是说的普贤表行,文殊表解。我们再看第三段:
【三理智对。】
『理』是代表本体,『智』就是般若。
【普贤表所证法界。即出缠如来藏。】
这个意思就更深了。通常我们一般讲表法,实在讲,只讲到解行,这是最普遍,最常讲的。讲到理智就比较少讲,这是更深一层的体会。普贤菩萨代表一真法界,代表宇宙人生的本体,也就是所证的,所以『出缠如来藏』。如来藏就是真如本性的别名,我们凡夫有,虽有,不起作用。为什么不起作用?是因为我们的佛性,如来藏就是佛性,被烦恼缠缚住了。正如同佛在本经「出现品」上所讲的,一切众生「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我们今天不能够证得如来藏,不能够明心见性,原因就是妄想执着缠缚了。菩萨将妄想执着断掉,如来藏又恢复了,佛性又现前,这叫成佛。所以出缠如来藏,就是禅宗里面所讲的「明心见性」,见性就成佛了。
【善财童子入其身故。一毛广大。即无边者。称法性故。】
华严境界不可思议,『善财童子』入法界,契入一真法界,从哪里入?一切法,没有一法不是入处,所以才给你讲,「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本经所显示的,是从正报里面入,正报是我们身体。正报里面最微细的,我们的汗毛,他从这一毛当中就入了,就入了一真法界。在给大家讲明白一点,就是从这一毛,他就明心见性了。六祖大师明心见性,是在《金刚经》,听《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入的,他入了一真法界,契入。这是从音声声尘里面入的。善财童子是从毛孔里面入的。还有菩萨从微尘里面入的,微尘是依报里面最小的。为什么能入?诸位要知道,十法界依正庄严,没有一法不是法界,没有一法不是自性变现出来的。所以一切法都有入处,这是众生各个机缘不相同,有人从这里入,有人从那里入。别人能从那边入,我们自己未必能入,为什么?各人根性不相同。
我们自己遇不到真正善知识,这真正善知识,他能够观机。所以真正善知识,不但是讲有修,他有证,他证果的。证了果的善知识,他能观机,他具足六通,他没有障碍了,他知道你过去生生世世的经历。你过去世,生生世世修学什么法门?他晓得。今天再告诉你这个法门,继续修,他就容易成就。他善于观机,就好像大夫一样的,他用药,下得就恰到好处,这是药到病除,这马上就开悟了。遇不到这样善知识,那怎么办?所以佛实在讲是,慈悲到了极处。遇不到善知识,没有人指点,自己也不晓得自己的根性,这不要紧。你要想在这一生很快的成佛道,佛就教给你念佛法门。这个念佛法门不必要观机。只要你真正相信,真正你愿见阿弥陀佛、愿生净土,没有一个不成就的。
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要想学什么法门,请阿弥陀佛来指教。阿弥陀佛,你看我们世尊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里面赞叹他,称他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这是把阿弥陀佛赞到极处。遇到这样一位好老师,好善知识,那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这是释迦牟尼佛教给我们的,一生当中遇不到善知识,不晓得自己根性,你就修这个法门,决定不错。依照这个法门修学,那你就是释迦牟尼佛经上说的,「第一弟子」。这第一弟子是什么?听话!听话的学生第一。那不听话的,就第二、第三、第四去了。如果我们想做释迦牟尼佛的第一弟子,一定要听话。
所以善财童子『入其身故,一毛广大,即无边者,称法性故』。实在讲,此地这个地方讲的大,不是大小之大,大小之大是相对的。此地讲大、讲广,都是讲称性。一毛一渧,一沙一尘,无不称性。他跟法性相融相即,没有大小,这是不可思议。事实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凡夫迷失了自性,在没有大小的一真法界里面,起了妄念,起了妄想,以为有大有小。你以为有大有小,就真的有大有小吗?没有,真的没有。你看这些大小、长短、方圆,十方三世,这都是一切众生虚妄分别。在唯识里面,把这些法统统列入不相应行法。不相应行法怎么说?它不是心法,也不是心所法,亦不是色法,换句话说,它什么都不是。所以把它特别归纳一类,叫不相应。与心不相应,与心所不相应,与色不相应。心心所,我们今天讲精神;色法,我们今天讲物质。它既不是属心,也不是属于物,那是什么东西?现在话讲抽象的概念。所谓抽象的概念,就是佛法里面讲的打妄想,这不是事实!没有事实,所以诸位一定要晓得。这些统统叫妄念,不是事实。事实,虚空法界是一体的,因此入了法界,我们的六根作用也等同法界。
我们看到《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发的四十八愿,愿文里头就有,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十方众生,发愿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哪怕是下下品往生,他那个天眼,就是眼见,「天眼洞视」,洞视整个虚空法界,他看得清清楚楚,没有障碍;「天耳彻听」,也没有障碍。换句话说,他六种神通的能力,几乎跟如来果地上一样。我们通常讲阿罗汉的天眼,只能看一个小千世界,普通阿罗汉。阿罗汉里面天眼最殊胜的,是阿﹝少/兔﹞楼驮。阿﹝少/兔﹞楼驮他是修成的,特别修成的,也不过看一个大千世界,很有限。西方极乐世界这些人,下下品往生的人,没有限量,跟虚空法界相等的。所以这样殊胜的果报,一般教下就是研究教的,懂得经论的人不相信。为什么?人家菩萨修两个阿僧祇劫,修无量阿僧祇劫,才能够得到这样的神通,我们这些凡夫什么都没有修,业障一品也没有破,光凭念几句阿弥陀佛,几天就能得道,这怎么能叫人相信?所以这个法门称为难信之法,玄奘大师讲极难信之法,这有道理,确实是难信之法。佛在经里头也跟我们讲过,极乐世界这些事实,九界有情众生凭他自己的能力没有法子理解。九界里面就包括菩萨,菩萨里面就包括等觉菩萨,不能理解。为什么不能理解?因为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所以这个法门的修行是从果上修,不是从因上修的,它特殊就在此地。八万四千法门统统是在因上修的,修因证果,唯独净宗法门,它是从果上修的。因就在果中,因果是一不是二。我们对这个法门能够稍稍有点体会,是自己能力吗?不是的。这是自己过去生中,多生多劫的善根,感得诸佛如来冥冥当中加持,我们才能够认识,才能够相信,才能够去修学,这就是前面讲的『文殊威神力故』。底下引用《华严经》经文里面说:
【经云普贤身相如虚空。】
这句是经文。『普贤身相』就是法界,就是一真法界。所以普贤菩萨就代表一真法界。普贤菩萨如此,我们自己哪有例外?普贤就是自己。自性普贤,不是自性之外别有一个普贤,那你就又搞错了,自性普贤。这个不好讲,为什么?自性普贤广大无有边际,从哪里说起!佛说法有善巧,这个善巧就是把无量无边的行门归纳为十大类,普贤十大愿王,愿愿周遍法界。你如果明白这个道理,你在此地低头礼佛一拜,这个功德是尽虚空遍法界的。礼拜如此,称赞也是如此,供养也是如此。不要认为我供养一块钱微不足道,这一块钱是尽虚空遍法界。为什么?因为它称性,称法性故,所以功德不可思议。
现在就要问,这怎么个修法?你要记住,前面讲得很清楚,他是出缠如来藏,我们今天是在缠如来藏。这个在缠、出缠也不好懂,我们举个比喻来说,譬如我们这个讲堂这么多的灯,现在这个灯没有障碍,光明都照着这个讲堂,这就等于出缠,没有障碍!那个在缠的,就好比这个灯,我们重重把它裹住,我们用纸张一层一层都把它糊起来,糊个几十层,糊个一百层,它一点光都没有了,这叫在缠如来藏。你能不能与一切灯光光互照?不能。别的光照你,你的光不能照人。我们现在就变成这个样子,诸佛菩萨的光照我,我的光不能照他,我的光是什么?被妄想执着烦恼缠缚住了。佛菩萨照我,我不能照他,我跟他不能打成一片,我们今天的病根就在此地。
但是用什么方法恢复我们的性德?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好,这就是恢复性德的不二法门。所以念佛人要知道,《无量寿经》一开端就说明,「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普贤大士之德就是十大愿王。因为念佛的人,如果再要加修十大愿王,这个成就就快了,特别容易,决定往生。不但往生,一定是高品位的往生。实在讲,念佛跟十大愿王一定要相辅相成。为什么叫你相辅相成?这两个不连在一起很困难。不连在一起,要修十大愿王,什么人?初住以上的菩萨,为什么?他出缠了。好像他被重重盖覆住这个灯光慢慢撕,撕破了一点,没有完全撕掉,破了一点,光露出一点。露出这一点,这一点的光明就跟其它的光明融成一片。四十一品无明破一品,露出四十一分之一的光明,这个光就跟一切诸佛菩萨的光明交融了。
那我们无明一品没破,怎么可能?不可能,这十大愿王做不到的。圆初住以上的菩萨,如果不念佛求生净土,他不能很快成就。所以《华严经》到地上菩萨,专修念佛法门。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专修念佛法门,为什么?他真正明白了,真正认清楚了,一点疑惑都没有,这是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他专修!所以我们今天选择这个法门,等于圆教登地的菩萨。如果你真正是做到这九个字,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你跟地上菩萨有什么两样?没有两样。
念佛人跟十大愿王集合起来,为什么会很快成就,很快的就得到功夫成片,一心不乱?那就是念佛是如来的果地,以果为因。刚才说了,这句阿弥陀佛,你念下去,不怀疑、不间断,这一条重要,不间断、不夹杂,那叫一心称念。一心跟一真法界是一桩事情;换句话说,不知不觉就入了一真法界。六祖是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入的,我们念佛人就是从这句阿弥陀佛入的,没有两样,这个道理诸位一定要明白。
我们念佛人最忌讳的就是夹杂。因为你夹杂,心就不一;心不一,跟一真法界就不相应,所以丝毫都不能夹杂,把一切妄想执着统统放下。所以我劝同修,你想,想阿弥陀佛,念,念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统统离开,决定不要把它放在心上,这样叫一念相应一念佛。这样这个一念相应就与十大愿王相应。十大愿王你没有修,十大愿王不晓得,不修不晓得,自自然然在这一念当中圆满具足,这才妙。所谓是一修一切修,这为什么?称性故!所谓称性,就是心里面只有这一念,没有第二念,叫称性。有了第二念,就落在识里头去了。没有第二念就是称性。
那有人要问,你念阿弥陀佛,这也是一念?这一念跟别的念不一样,刚才讲,这一念是果,不相同。你跟其它的念头,其它念头是因,那怎么会一样?从因到果,这个成熟是要相当长的时间。你直捷去念果,你从果上下手,没有因,所以他能够这样快速的成就,道理在此地。所以念佛功德不可思议,知道的人很少。真正知道的人,哪有不念佛的道理!真正知道这个功德利益,他心里还会想别的?不可能!想别的,告诉诸位,结果是什么?一切俱失,一样也得不到。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决定落空。修别的法门,你只能带一点善根去而已,除了善根福德,其它的你带不去。你念阿弥陀佛,是一切俱得,没有一样你没有得到。圆圆满满,样样都得到,你说这个功德利益多大。这就是念佛是称性,念佛与法性相应。
可是诸位要记住,念佛决定是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这才能相应。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那就是寒山、拾得讽刺的,寒山、拾得是什么人?文殊、普贤,就是他们两个人化身。他们两个人讽刺人,说「喊破喉咙也枉然」。为什么?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那怎么行?决定不能打妄想。打妄想就是夹杂,夹杂就是间断,间断当然也就怀疑。所以说三个毛病统统都具足,怀疑、间断、夹杂,这当然不相应,所以菩萨在那里笑话你。所以这九个字非常的重要。
【又见普贤即得智波罗蜜者。明依理发智故。】
这是说善财童子参访普贤菩萨,见到普贤菩萨,就『得智波罗蜜』。智是什么?普贤代表本体,契入本体,智慧自然开放。智是用!有了体,当然起作用。体是一心不乱,禅宗里面常说,「识得一,万事毕」。哪个人真正认识一,什么事都没有了,世出世间一切事情都圆满解决。一就是一心,就是一真法界。真正认识一,是他自己心里头已经到一了。一是什么?没有妄念才叫一。起个念头,就是二法。二就是迷,一就是觉;二就是动,一就是静,一就是定,这是本性本定。定是体,智是用。从体起用,即得智波罗蜜者,这个智是后得智,就是无所不知。『明依理发智故』,这个无所不知是从什么地方得来的?从理本体上得来的。
【文殊表能证大智。本所事佛。名不动智故。】
文殊在《华严》是代表智慧。普贤代表所证的法界,文殊代表『能证大智』。没有智,怎么能契入法界?所以文殊菩萨他的老师,就是他『本所事佛』。他的老师是谁?『不动智故』。这个不动智就是根本智。说到这个地方,我要把这桩事情说穿,不说穿,这个经上讲得太玄了。其实毘卢遮那、卢舍那、释迦牟尼、文殊、普贤都在我们面前,可惜你不认识。在哪里?都在你身上,没有离开你的身体,你的身体万法具足。普贤就是你心性的本体,又号毘卢遮那。现在我劝诸位同修读经,只管读下去,不要求解义,这是什么?这就是不动智佛了。你肯照这样做,你本身就是文殊菩萨。你天天在亲近老师,亲近不动智佛。念经是什么?在念经的时候专心,我常跟大家讲,用真诚心、用清净心、用恭敬心去念经,不求解义,只求心地真诚、心地清净、心地恭敬,这就是不动智。不是求解义,不求解义,这叫能证的大智,这就叫做根本智。
所以念经是培养根本智。根本智就是不动智,心不动。一念不生,这个念是讲妄念,不是正念。如果正念都不生,那就变成无明。一念不生,是不生妄念,正念现前。正念现前,一切境界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心对这个境界如如不动,就是《金刚经》所讲的,「外不取于相,内如如不动」,这叫不动智,这是根本智。起作用,不是自己起作用;自己起作用就迷了。自己会起作用就乱了,自己不起作用,谁起作用?别人来问,别人一问,你就随口就答了,这是无所不知。众生有感,菩萨就有应,感应道交,所以无所不知是他受用,不是自受用。自受用就是不动智。佛菩萨在教化众生当中,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佛菩萨心动了没有?还是没动。这自受用,永远不动,他受用是不停的在动。所以动中有不动,不动中有动,妙!妙在此地。
凡夫,为什么会变成凡夫?凡夫是外面动了,里面也动,统统都动了,这叫凡夫。二乘是什么?二乘是里面不动,外头也不动,是不是?这就变成阿罗汉、辟支佛。所以释迦牟尼佛骂他们,焦芽败种,他是内外都不动,凡夫是内外统统动,佛与菩萨是内不动,外面动,不一样的地方就在此地。所以我们自己要学,学什么?内不动,外面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外面不能停,所以是珐輪常转,外面不能停,内里头不能动。所以文殊菩萨的老师是不动智如来。我们今天在念经,就是奉事、供养不动智如来,大家知道了。这个功德等同文殊菩萨,跟文殊菩萨无二无别,他会这样的修行。
【常为无量诸佛母故。】
『诸佛母』是比喻,就是诸佛的老师。能够教化诸菩萨,令一切诸菩萨早日成佛,所以文殊是诸佛之母,是诸佛之师。
【诸经中说法。多显般若旨趣故。】
佛在一切经离不开智慧。智慧两种:根本智、后得智。所以普贤表行,行是后得智;文殊主智,这个智是根本智。
【善财再见文殊后方见普贤者。显有智方能证理故。】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在普贤菩萨之前又遇到文殊;文殊是他的本师,在本会里面,文殊是他的老师。在文殊会下成就了根本智,然后才出去参学;出去参学是圆满后得智。在圆满后得智,快要成佛之前,又遇到他的本师,就是文殊菩萨。这个意思就特别强调,没有根本智,决定不能够圆满菩提,这多重要。没有根本智,所学的一切理论、一切方法、一切知见,清凉大师讲,那叫做邪知邪见,不是智慧。智慧,一定是从清净心里面生的,这是我们特别要注意。心不清净,所生的是烦恼,不是智慧;生烦恼就会造业障,造业障,将来就要受果报。
所以我们一天到晚干什么?起惑、造业、受报,搞惑业苦,天天在搞惑业苦,惑业苦是轮回的根本。为什么有六道轮回?就是因为有惑业苦,才搞六道轮回。拼命在制造轮回,努力在制造轮回,精进在制造轮回,自己还不晓得。这样念佛不能成就。所以大家要想有成就,一定要修清净心。要想修清净心,把你心里面所爱的、所恨的、所嫉妒的统统要放下。因为喜怒哀乐是大烦恼,大风大浪,你的心静不下来,统统要丢掉。你说我丢不了,你自己要好好去想一想,这个东西是什么?这个东西就是生死轮回。你不是想脱离生死轮回吗?生死轮回在哪里?生死轮回就在这里。你天天看到生死轮回,时时刻刻你都接触到生死轮回,可惜你不知道它。你要是认识它,我从此以后,不再跟你打交道。这样念佛才能了生死,才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真正念佛人,不能想,不可以有牵挂,这诸位一定要知道。一天到晚想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看阿弥陀佛。有很多人是,觉得我这讲得好像有问题。我跟你讲的什么,阿弥陀佛的佛像什么地方都可以供,卧房也可以供。但是有些人说,这个法师头脑大概有问题。为什么?对三宝不恭敬!不过我讲的时候也讲得很清楚,大家不要断章取义。我讲你要是决定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卧房里头可以供。还不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卧房里不可以供。为什么?你对于佛像要尊敬。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卧房怎么可以供?我一时一刻都不愿意离开阿弥陀佛,那当然可以!那哪里都可以供,是不是?我不愿意离开他,我念念就是念他!我一念不念他了,就又念别的;念别的,我就造罪业了。我一看到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我就没有妄念,所以哪里都可以供。我们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如果作了阿弥陀佛,你要这样供法,我一定很欢喜,我绝对不会生气。我都不生气,阿弥陀佛怎么会生气?这不可能的事情!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们恭敬,这就是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最恭敬。所以佛像不管供在哪个地方都是最恭敬。那个不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那这样供法是不恭敬。
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我们随时随地都不愿意离开阿弥陀佛。所以我们现在将阿弥陀佛大张的相,我们印了很多,我还想印小张的。小张什么?随身可以带。时时拿出来看看,不要忘记了,这才行。这是不看阿弥陀佛就胡思乱想了。这胡思乱想,这一生就又空过了。所以千万不要顾忌不恭敬,就是这一不恭敬,把你这个念佛间断、夹杂了,搞得这一生去不了,还搞六道轮回。为了恭敬,搞六道轮回,这冤枉,是冤枉。那些人好像看到不恭敬,他真的往生了。我们恭敬,这个恭敬坏了,搞错了。所以什么叫恭敬,什么叫不恭敬,都没有搞清楚,愚痴,这叫颠倒。真正恭敬,就是真正认识清楚了,要把娑婆世界、六道轮回,从今天起,把它丢下,放下,一心一意求取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最恭敬的,这是真智慧,这就是善财童子是『再见文殊后方见普贤者』。见普贤,就是证入法界!就是往生西方。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导归极乐这就成佛了。
上个星期,净律寺的老师、学生到我这儿来,问我修行的方法,我就是把《华严经》介绍给他们,很简单的给他们说明。他们问我,修行从哪里下手?我就教给他,四弘誓愿!四弘誓愿哪个人不念?天天都念,谁都晓得。四弘誓愿就是《华严经》,四弘誓愿怎么讲法?《华严经》就是四弘誓愿的详细说明。「众生无边誓愿度」,就是发无上菩提心,破我法二执。念念都是为度众生,把自己忘掉了。我执不破自然没有了,这个法子妙。我都没有了,还有什么烦恼?烦恼是因我而有的,我没有了,谁烦恼?生死也是因为我而有的,有我才有生死,我生我死,我没有了,谁生谁死?没有生死!也没有轮回,什么都没有了。所以这第一愿一发,我执、法执都会破掉,无上菩提心。后面三愿就是修行的方法。
善财童子在文殊菩萨这一会里面,修什么?修「烦恼无尽誓愿断」,修根本智。根本智求的是什么?求清净心。根本智修的是无知,般若无知。所以你要想成一切智,先要修无知,心地清净,一念不生,这是无知,般若无知。无知是根本智,清净心,心已经清净了,然后再起作用,这一起作用,无所不知。无所不知是什么?就是第三愿,「法门无量誓愿学」,这就是五十三参。所以文殊菩萨那个地方得清净心,成就了无知。然后文殊菩萨叫他去参学,五十三参。五十三参是法门无量誓愿学,成就他无所不知。先要无知,然后才能够无所不知。五十三参到最后,遇到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那是第四愿,「佛道无上誓愿成」。到哪里成?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你看看,这一部《华严经》,就是四弘誓愿的批注!他们听了恍然大悟。自古以来,佛佛相传,祖祖相应,就是这么一回事情。
那我们再回头看,我们现在人修学犯了大错,错在哪里?四弘誓愿前两个不要了,从第三个学起,法门无量誓愿学,马上要成佛道,还佛道无上誓愿成,要即身成佛。我们依照清凉大师讲的是老实话,成地狱。他那个法门无量誓愿学,学的是什么?邪知邪见。他那个佛道无上誓愿成,成的是什么?成了妖魔鬼怪,错了!下午有个同修来见我,问了我一些问题。我告诉他,业障太重了。他自己也感觉到,他说我是不是着魔了?我说一点也没错,你是着魔了。末后他很安慰,他说,那我知道我着魔了,这还有救。我说没错,你是还有救,还没有到无救的时候。着魔不知道自己着魔,这人是没救了。他自己发现他着魔了,还有救。怎么救法?老实念佛。念佛的这个功力效果在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里面第一,力量是第一大的。要一心一意去念,这效果比任何法门都殊胜。如果念佛这个法门,不能够对治,换句话说,可以肯定的说,一切法门都没有效果、都失效了。
我们明白这个事实,明白这个道理,大家修行从哪里修?从清净心修。过去已经读那么多经论,不错。已经修了很多法门,这是已经搞乱了。乱了要想成就,那要痛下决心,把我过去所修、所学的统统舍弃。从今天起,从头学起,来得及,决定来得及,从头学起,从今天起修清净心。心净则佛土净;心地清净,智慧就现前。只要我心清净,过去所学的那些邪知邪见,统统都变成正知正见,它会变的。无量的烦恼,一下就变成菩提。什么东西在变?清净心是能变。心不清净,菩提就变成烦恼;心清净了,烦恼就变成菩提。所变的那个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变。再把能变的抓到,就成功了。能变的就是一心,就是清净心。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界里面,保持心地的清净,这就是念佛人,这是真正的念佛人。此地经文说善财再见文殊后方见普贤者,『显有智方能证理故』。
【是以古德铭后文殊为智照无二相也。】
因为善财两次见到文殊,这是后面的一次。后面是在弥勒之后,普贤之前。这真是证入法界关键的时刻,心不清净不行。这个关键的时刻,里面还有一层深义,这个深义是指什么?菩萨在十方教化众生,一定要保持清净心,不能失掉清净心。保持清净心,就是再见文殊。教化众生,你要接触种种境界,所以境界一现前,自己把握不住,迷失了,那就退转了。从佛菩萨地位退转成为妖魔鬼怪,那就不得了。从净土又退转到六道轮回,这是非常可怕的。所以在这关键时候不能离开文殊,也就是说,不可以离开清净心。时时刻刻要觉察,要提醒自己,决定不迷,决定不失清净心,这就是『智照无二』。
【不现身者。心境两亡故。】
他这一次见,善财第二次见文殊,没有见到文殊的相。文殊从空中伸出手顶,给他摩顶授记,没有见到身。这都是表法,『心境两亡』。可见得,他的心是真正到一心。一心里头无二相!这还有二相,还有心、还有境,心境是二法,不是一法,纯净无二。
【以文殊权实之智。证普贤体用之理。】
『文殊』之体是出缠如来藏,文殊之用就是六度万行。也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这是大用,从体起用。这里面佛与凡夫不同地方,就是佛有『权实』二智,体用不迷;凡夫是邪知邪见,权实二智没有,所以起惑、造业、受报,不一样的地方就在此地。
【此之一门。古德亲问三藏。三藏言。有经说未传此方。又此一门亦表定慧。理本寂故。智即慧故。亦表体用。普贤理寂以为心体。文殊智照为大用故。】
这几句说得好,说得很透彻。这一门实在是甚深法门,虽然深,实在讲,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没有离开日常生活。我们从早到晚,穿衣吃饭,工作,读书,乃至于念佛、拜佛,都不离开的。古时候有人拿这段经文去问法师。此地讲的三藏,在唐朝时候称三藏法师,就是玄奘!三藏法师告诉他,《华严经》没有完整的到中国来,虽然三次传来的,也不过是原文的一半而已,还有一半没传到中国来,失传了,现在在全世界也找不到了,失传了。所以《八十华严》总共只有四万六千偈,《华严经》总共是十万偈,只有四万六千偈。后来传《四十华严》,《四十华严》是完整的。加起来也不过是五万偈而已,实在是还有一半没有传来,经文不足。所以对这个问题,有的时候我们看,好像说得不很详细,实在是文缺了,缺失了。
【又此一门亦表定慧。】
普贤代表定,文殊代表慧。
【理本寂故。智即慧故。亦表体用。】
普贤菩萨代表理体!理体本寂,寂就是定。文殊表智,智就是慧,所以他也『表定慧』。所以这个地方,刚才我提醒同修,在此地晓得,佛门的所有表法都知道了。比方西方三圣,观世音菩萨等于华严三圣里面的普贤菩萨,大势至菩萨等于华严三圣里面的文殊菩萨。此地讲的,亦表定慧,观世音菩萨表定,大势至菩萨表慧;观音菩萨表体用,大势至菩萨表智照。所以你一门懂得,一切法门就统统都明了。明了之后,才知道我们自己怎样用法。我们的心体,我们六根的作用就是普贤所表的,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见解,文殊所表的。文殊菩萨在哪里?我们的想法、看法就是文殊,我们种种做法就是普贤,所以要晓得诸佛菩萨在我们一身当中统统具足。
【普贤理寂以为心体。文殊智照为大用故。】
这是这一小段里面的总结。总结当然更重要,一定要结在我们自己生活之中,我们这段才没有白念。理就是心,心要清净。寂,『理寂为心体』,这才是我们自己本人。禅宗里面所讲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我们现在东西方哲学家里面所说的,宇宙人生的本体,宇宙人生的根源,就是这个。所以心是清净的,寂就是寂静,就是清净的,心是本来清净,现在还是清净,决定没有动摇。这个动摇是什么东西?动摇不是真心,叫妄心。实在这个动摇就是迷惑,迷在动,迷就是无明,无明就是什么都不明了。所以无明在动,无明不觉生三细,它在动,心体不动。但是无明这个东西是假的,不是真的。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说,「本觉本有,不觉本无」,这两句话很重要。本有的,是我们的真心,寂静的真心,本有的,它不会动摇。那个无明是虚妄的,不是真的。不是真的当然可以避开,真的当然可以恢复。这对于我们这一生修学,成菩萨、成佛,信心就具足。就是断烦恼,证菩提,因为烦恼是虚妄的,是可以断得了的。
如果烦恼是真的,那怎么断得了?断不了,它是妄的,所以决定可以断。也就是说,我们一切妄念是可以放下的,问题就是你不肯放下。你肯放下,哪有放不下的?所以你要知道,他为什么不肯放下?你把那些当真,不知道它是虚妄的。如果知道它是虚妄,你当然就可以放下,就不痛心。譬如现在有很人多迷,迷在什么地方?迷在钱财上,迷在股票上,我们看到好可怜。那个东西是真的吗?不是真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死了之后,一张都带不去。他说还没死。没死,你能够保证明天不死吗?谁也不敢保证。生死无常,生死事大。他不求真常,他要去搞那个无常东西,这就叫迷惑颠倒。所以那种可以放下的。他说放下,我就贫穷了,我就没饭吃了。你让他放下,你看看他有没有饭吃,还是有饭吃。
所以这些人说老实话,没念过《了凡四训》,是不是?他要能够把《了凡四训》从头到尾一口气念上三百遍,我相信他就开悟了,他这个虚妄的东西,就放下了。为什么?财富,命里没有的,想什么方法也得不到。命里有的,什么不要,它会来。它自己会来,丢也丢不掉。人一定要相信命运,一定要相信因果,种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报。佛给我们讲,性德那是没有话说。《华严》、净宗都是讲修性德。性德里面的富贵没有法子说的,称性的!但是性德不能现前,我们今天一切生活受用是靠修德,是修德的。修德怎么修?佛给我们讲得很清楚,我们一生的财富,是过去生中财布施得到的果报;我们这一生聪明智慧,是过去生中法布施得来的果报;我们这一生健康长寿,是过去生中无畏布施得来的果报。三种布施是因,富贵、聪明、健康长寿是果报,你不修因,哪来的果报!天天动脑筋,去搞股票就发了财,哪有这个道理,那个因果律都推翻了。果然有这个事情,释迦牟尼佛都拜他做老师,是不是?佛做不到!他能做得到,那十方诸佛都拜他做老师。那是妄想,妄想怎么会发财?哪有这种道理,没这个道理,这是不合理、不如法。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绝不干这个傻事情。我要想我将来发大财,我现在修财布施。你布施得愈多,你发达得愈快。不想发,自然就来了,这很奇妙。你布施得多,布施的心清净,布施的心勇猛,不要等来生,这一生就得到了。
这是佛教给我们的真实法,所以学了之后,一定要应用在生活上。心要清净,清净心能生智慧,这就是文殊智照大用。有智慧,不做冤枉事情,不做迷惑颠倒的事情,不做非法的事情。一切事能够合理、合情、合法,我们的生活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真正的美满。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3-5-20 14:59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net/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com/amtb
中华佛典宝库
http://www.fodian.net/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http://www.cbeta.org/
乾隆大藏经
http://www.qldzj.com.cn/
净空老法师弘法音像网站
http://www.amtb.tw
净空老法师弘法音像网站镜像网
http://www.amtb.cn/
净空法师影音图文检索中心
http://ft.amtb.tw/
华藏净宗弘化网
https://www.hwadzan.tv/
华藏净宗弘化网大陆镜像站
http://www.hwadzan.net/
澳洲净宗学会
http://www.amtb-qld.org/cht/
网路电视-华藏净宗弘化网
http://edu.hwadzan.com/livetv
净宗学院直播
http://new.jingzong.org/live
净空老法师专辑网儒释道网路电视台
http://www.amtb.tw/tvchannel/play-1-revised.asp
学佛视频网
http://www.fxsp.org/
净空法师专辑网站
http://www.amtb.tw/
学佛网
http://www.xuefo.net/
地藏孝亲网
http://www.dizang.org/
浙江佛教网在线念佛堂
http://www.jzfjw.cn/nf/nf.asp
学佛网在线念佛堂
http://www.xuefo.net/nf/zxnf.asp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com/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net/amtb
儒释道网络电视台APP下载
https://www.amtb.cn/amtbapp/
另外推荐网上搜索慈光讲堂App后下载。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s://edu.hwadzan.tv/live/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s://edu.hwadzan.tv/live/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s://edu.hwadzan.tv/live/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s://edu.hwadzan.tv/live/amtb
圣贤教育全球学习网陈大惠老师
http://www.sxjyxxw.org/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http://www.amtb.tw/
佛教藏经集
http://www.fodian.net/zjj/
狮子吼净土专修网
http://www.amtb-shizihou.org/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http://www.amtbcollege.org/
无量香光的youku播单
http://i.youku.com/i/UMTMxOTIxND ... ;order=1&page=1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http://www.amtb.org.tw/rsd/rsd.asp
因果教育弘化网
http://www.ganyingpian.com/
澳洲淨宗學院
http://new.jingzong.org/
悟道法師佛法交流專頁
http://www.shiwudao.net/
佛学视频网
http://www.fxsp.org/index.html
儒释道网络电视台APP下载
http://www.amtb.cn/amtbapp/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