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六尘的讲记敬摘点滴20235131156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3-5-13 11:58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六尘的讲记敬摘点滴20235131156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六尘的讲记敬摘点滴
...把它赶走都是错误。我们逛一个大百货公司,人家把我们赶走,我们是什么滋味?
所以我们跟小动物要能沟通,真的能吗?告诉诸位真能,古德所说的话没错,「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金石是矿物,都能受感动,何况是动物,哪有不受感动的道理?感动不了是你虚情假意,你没有用真心。为什么?真心是相同的,妄心是不同的,所以妄心跟妄心没有办法感应,真心跟妄心有感应,他妄里带真。诸佛菩萨跟一切众生感应道交,没有别的,他用纯真之心,一丝毫虚妄都不夹杂,所以他能跟一切诸佛菩萨感应道交,能跟一切神圣感应道交,能跟一切众生感应道交;这个众生包括动物、植物、矿物,不可思议。佛菩萨能做得到,我们能不能做到?肯定能做到。为什么做不到?妄心不肯放下,你的虚伪不肯放下,你的染污不肯放下,你的贡高我慢不肯放下。
总而言之,从总的方面来说,你的妄想分别执著不肯放下,所以才产生障碍。如果你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了,是非人我放下了,贪瞋痴慢放下了,五欲六尘放下了,世出世间法一切都放下了,哪有不通的道理?心通了,头一个现象,你这个身,全身血气通了,没障碍。血气畅通,这个人身体健康;身体有病,血气不通才会生病。血气畅通,精神饱满,你怎么会生病?到这个时候自然是健康长寿,就像澳洲这些土著一样,愈老愈有精神,愈老愈有体力,愈老愈有智慧,经验愈丰富,他是族群里头的主干。他不是年轻人做主干,老人是主干。这个道理在中国,东方人懂得,西方人不懂。
中国古代,什么时候退休?「七十而致仕」,「致仕」就是退休,中国人从前退休的年龄是七十岁。现在外国,外国退休的年龄五十岁、五十五岁,正是他在社会服务最好的时候,退下来了,换一批新的没有经验,各方面的智慧能力都还不足,社会怎么能进步?而中国七十岁退下来之后,不是完全不做事了,退下之后当顾问、当老师教学,退下干这个。退下来的时候,全心全力辅导、培养底下一代;他职务上是退下来了,他的工作没有退,回过头来教学;我长於哪一个项目,我就...(●[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净公上人]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三)第二集)
...了个名词,我们在《坛经》上看到,他不讲佛法僧,换个名词,於是我们就体会到,大概在唐朝时候,讲佛法僧已经产生错觉,已经给社会有了偏差的误导,古时候没有。唐朝时候尚且有这种现象,那现在不必说了,我们现在距离惠能大师一千三百多年,愈传愈讹。所以惠能大师讲觉正净,他不讲佛法僧。觉对迷说的,正对邪说的,净对染说的;换句话说,迷邪染就是外道,觉正净叫做佛道。我们要信觉正净,我们要远离迷邪染,这叫三皈依,你真的回头了,你真有依靠了。从哪里回头?从迷惑颠倒回头,依觉悟,你有皈有依;从邪知邪见回头,依正知正见,从一切污染回头,依清净心,你有皈有依。
我们现在这么多同修,你们都受过三皈依,你平心自己问问自己,你有没有回头?你有没有依靠?是不是从迷惑颠倒回过头来依靠觉悟?如果没有,皈依佛你是假的,不是真的。你还一天到晚胡思乱想,自私自利,还搞名闻利养,还搞贪瞋痴慢,你是邪知邪见,你没有回头,皈依法也是假的,不是真的。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你的心还被污染,看到欢喜的,贪心污染你;看见不欢喜的,瞋恚污染你;没有能力辨别是非善恶,愚痴污染你,你没有皈依僧!所以三皈有名无实,人家说你迷信哪里说错了?没说错。人家说我们佛教徒迷信,我们听了不要责怪别人,回过头想想自己,他说的话有没有道理?孟子说得好,一切总而言之要「反求诸己」,反求诸己就是反省。别人没有过错,过错完全在自己。我们所学的没有做到,不但没有做到,可能连三皈的意义都不懂,只是在形式上受了,三皈究竟是什么不知道,你不叫迷信什么叫迷信?人家要把佛法在这个世间彻底消灭,有没有道理?有道理,迷信应该消灭,对一切众生有害。今天造成这种社会现象,什么人要负责任?我们佛门四众弟子要负责任,在家出家。我们自己学佛,对於佛法没有真正了解,对於佛陀的教诲我们没有做到,引起社会大众的误会,过在我们自己,不在别人。
这一条,『平等福佑诸众生』,我们的大慈心从这里生出来的,智慧的爱心。种种外道里头,第一...(●[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净公上人]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三)第二集)
...知恩报恩,无论如何我也不能够离开台北那个道场,这里面总是有感情,总是有恩德,可是在这个情形之下不能不离开。离开之后,非常难得李木源居士发心收容我们。所以一桩事情我们往后果上来看,都是好的。韩馆长的儿子在我心目当中是菩萨化身,他只有用这手段才能逼著我离开台湾、离开美国,让我安心在新加坡弘法办学。李木源居士办弘法人员培训班,我们先后办了五届,第五届这一个月底三十号举行毕业典礼。我在此地讲到二十八号,二十九号回新加坡,三十号参加他们毕业典礼。同时这几年我们在新加坡还做联合宗教和睦族群,也有一点成就,得到新加坡政府跟社会的肯定。所以一桩事情看起来好像是不善,但是后面结果是善的,所以我对於馆长的后人非常怀念,我们每天讲经、每天念佛,也都把功德回向给他,没有丝毫怨恨的念头。这是『舍离执著』,我们能放得下,名闻利养丝毫都不沾著。
一切障碍,它障碍什么?无非是障碍名利,所以人只要有自私自利,只要有名闻利养,只要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你就会遭到障碍。如果你万缘都放下,障碍就障不住了。在佛法里面讲的是,『发无著心』,「著」,经上常讲的著相,再也不执著了。所以,头一个要舍离自私自利。《金刚经》上佛教我们,「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们要把这四相舍掉。四相里面的根,「我相」,如果我们做到无我,想想他障碍谁?你就永远离开障碍、脱离障碍了。有「我」,我要名,我要利,我要地位,我要权力,麻烦都来了,所以佛教我们要舍离。能够舍四相、离四相,那就是一切障碍法你就远离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就证得了。「无著心」就是《金刚经》上讲的这八个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好!这一句是「应无所住」,下面几句是「而生其心」,生菩提心,生广大心。所以,心里头有丝毫贪著,不但你在道业上不能成就,世间事业也不能成就;你能成就,成就是一时,你的成就不能够很久,不是永恒的成就。
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在中国孔子、孟子,在佛门里面释迦佛,诸位大菩萨们,他们的...(●[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净公上人]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三)第二集)
...,头一个要舍离自私自利。《金刚经》上佛教我们,「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们要把这四相舍掉。四相里面的根,「我相」,如果我们做到无我,想想他障碍谁?你就永远离开障碍、脱离障碍了。有「我」,我要名,我要利,我要地位,我要权力,麻烦都来了,所以佛教我们要舍离。能够舍四相、离四相,那就是一切障碍法你就远离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就证得了。「无著心」就是《金刚经》上讲的这八个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好!这一句是「应无所住」,下面几句是「而生其心」,生菩提心,生广大心。所以,心里头有丝毫贪著,不但你在道业上不能成就,世间事业也不能成就;你能成就,成就是一时,你的成就不能够很久,不是永恒的成就。
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在中国孔子、孟子,在佛门里面释迦佛,诸位大菩萨们,他们的成就是真实的、究竟的、圆满的、永恒的。为什么?他没有私心。我在讲席当中常常劝勉同学们,我们的基本障碍十六个字:「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十六个字要不能舍离,你道业就谈不上了。不但你不能够契入,我们一般人讲证果,你不可能证果,你连开悟的指望都没有。在佛法里面纵有小成就,那是你的福德因缘,不能久享。如果严重的嫉妒障碍,那就很可惜,把你一生的成就都遮盖抵消掉了;佛家常讲:「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弘护都要真心,都要出自於真诚,他才有真实的功德。如果不出於真诚,是出於利害,果报都在三途,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我们最近在新加坡启讲《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这部经是后汉安世高翻译的,当我们介绍译者,在《高僧传》里面看到安世高有许许多多的小故事,都很值得人启发的。安世高大师是一个再来人,之前他曾经到中国来还两次命债,这种示现告诉我们,杀人要偿命,欠钱要还债,决定不能够避免的。他在过去生中两次误杀别人,这一次他已经修行证果,修行证果的人还是要还命债,也是被人误杀。第三次到中国来,以法师的身分弘法利生,翻译经典,这是早期译经最著名的一...(●[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净公上人]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三)第二集)
...,给他修福。所以,中国江南第一个佛寺,就是共亭庙的庙神他发心拿的钱,由安世高替他建的。建寺安僧,弘法度众,无量无边的功德。安世高上船之后,走了没有多远,大家都看到他船头上有一个年轻的男子,身上穿白色的衣服,在船头上对他拜了三拜,然后不见了。安世高跟旁边人说,刚才来拜三拜的年轻人就是共亭庙神,他已经脱离畜生身,生忉利天,生天。过了几天之后,村庄里面发现有一条大蛇死了,就是那个庙神。
我们从这桩典故上来观察,我们今天出家,我们的道德修为能不能跟他比?真的要反省,我们的瞋恨嫉妒有没有?如果我们瞋恨嫉妒、贪瞋痴慢比他还要严重,我们智慧比不过他,我们的福报也比不过他,我们自己将来的前途可想而知!他堕恶道能够去当龙王,我们这一生将来堕恶道变什么?变虾米、变小鱼,肯定的!这还是轻报,如果重的堕地狱、饿鬼。经论当中这些记载,非常值得我们反省启发。所以自己一定要想想,我们前途是怎样,然后再想想佛的教诲,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一场空,那是罪业,哪里是享福!佛经里面常常比喻叫「刀口舐蜜」,就是说这些事情。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就像非常锋利的刀,刀刃上涂一点蜜,你用舌头去舔,甜头尝到了,舌头也被割断,说明得不偿失。人生在世为什么要造罪业?都是不肯舍离我执,所以佛法世法都不能成就,都被这些东西障碍住了。几个人学佛能够反省?几个人学佛能真正觉悟,彻底放下?对於世出世间法一无所求、一无所好,我们这一生真正能够远离障碍,才能得往生净土。如果有一丝一毫放不下,依旧还在造罪业,怎么得了!
当年,四年前我离开台北,有一些信徒打电话给我,还有几位法师打电话给我,他说:「净公上人!景美这道场你们经营这么多年,怎么说丢就丢?你可以找律师打官司。」我就劝勉他们,我说:「是可以打官司。但是问题在哪里?佛教的形象被破坏了,我们天天讲经,劝人要放下,到最后自己还是放不下,往后这个经怎么讲法?」所以我就讲,我说:「高先生是菩萨,他这样一做,我们的反应让社会大众看看,佛法教我们这么做的,我们果然如法奉行,依教奉行,我们不争,你要,全部给你,一句话没得...(●[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净公上人]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三)第二集)
...要反过来,样样以善来感化他,来教导他,断恶为善。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做的榜样,我们能体会到吗?世间人讲自爱,真正懂得自己爱护自己的人不多。谁懂得?佛懂得,佛做出自爱的榜样来给我们看。名闻利养世间人所爱,佛说这东西不是好东西。为什么?它的副作用太可怕,必须远离。名,名为造物所忌,一个人名实不相符,往往就遇到不思议的灾难;名实相符的人,真有智慧,他还要尽可能避开这些名与利,想尽方法避开。真正有智慧的人,他晓得。所以,做好事不要让人知道的好,这叫积阴德,阴德天报之,报得厚。所以,人出名绝对不是个好事情,现在一般人无知,想尽方法要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不晓得这里头藏的祸害。利,更不必说了,为什么它有祸害?因为名利、权位都是一切众生所争夺的对象,你也参加他的争夺,你夺不到,你就被人家打败,就被人家伤害了。这东西在我们一生当中不是最重要的;换句话说,我们活在世间不是为名闻利养来的。不为名闻利养,名闻利养就应当要放下。
五欲六尘又怎么样?五欲六尘是「财色名食睡」,对我们很重要吗?不见得!财够用就可以,何必要多?多就起贪心,贪是烦恼的根,我们要懂。佛告诉我们贪瞋痴叫三毒烦恼,无量无边的烦恼,无量无边的罪业,无量无边的苦报,都从贪瞋痴生的。这三条再归纳,就是一个贪。为什么会有瞋恚?贪不到才瞋恚,不了解事实真相是愚痴。所以贪是根,对於我们身心有严重的伤害。佛教给我们,佛做出来给我们看,释迦牟尼佛一天吃一餐,为什么?贪心断掉,烦恼的根断了,每天出去托钵都非常欢喜,人家给什么吃什么,不像安世高那个同学,托钵托到好的,很欢喜;托到不好的,心里不高兴。佛没有,佛无论人家给他什么,都欢喜,都感恩,这是我们要学的。心目当中对待施主一律平等看待,在这里头修平等心、修清净心、修正觉心,在极不平等的境界里面修平等,这是正确的。所以修行在哪里修行?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
为什么一天吃一餐?自爱,爱护我的身体。我们知道身体是许多器官组成的,饮食吃下去之后,这些器官在那里工...(●[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净公上人]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三)第二集)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