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八二五卷)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3-4-22 09:44
標題: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八二五卷)
敬摘自《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共2084集》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八二五卷)  2007/9/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825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用无方第九段,「主伴严丽三昧门」。
  前面我们学到清凉大师《疏钞》里讲的,「理事无碍十门」,我们学到第七真理即事,现在我们再继续看第八「事法即理」。理即是事,实际上就是《心经》里面讲的「空即是色」的注解,事法即理就是「色即是空」的注解。《心经》讲得非常简单,看了清凉大师的开导,我们才知道经义深广无际。事法即理这就是本性,本性就是事法,事法当然就是本性。大师给我们说「世间一切事法本无自性,皆由因缘会集而有,举体即是真性,真性之外无事法,般若心经所谓色即是空是也」。事法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宇宙的全体,包括过去未来,佛法里面常讲的十方三世,所谓「横遍十方,竖穷三际」,就全都包括在里面,这里面是什么?这里面是事法。事法从哪里来的?心现的,自性能生万法。怎么生的?世尊在此地给我们讲的是方便语,这要懂。为什么不说真实的?真实的不懂。真实的怎么不懂?真实的无说,真懂的无闻,那这个我们做不到。无说我们怎么懂?那是真说。
  真说,实在讲佛经上有句话说,「心性空寂」,这句话是真说。性,性是清净寂灭,惠能大师开悟明心见性的时候说过,「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这是寂的意思,清净寂灭,这是性。性是真心,心是什么?心是阿赖耶识,心是讲妄心。妄心怎么?妄心是有为法。天亲菩萨跟我们讲《百法明门》,前面九十四法都叫有为法,有为法是有生有灭,有生有灭不是真的,妄的、妄心。心能现相,妄它能变相,相为什么变成十法界依正庄严千变万化?那是妄心在变。所以心是指的阿赖耶识,如果范围扩大来讲八识五十一心所,空,这不是真的。那方便说,这个地方讲的方便说,世间一切事法本无自性,这是真的,这句话讲真的;皆由因缘会集而有,这方便说,不是这样说法你听不懂!
  可是佛的方便那个理很深,因方便,你能悟入真实,所以方便的功德很大。也是佛家常讲的「借假修真」,这个方便是假,没有这个假,你没有办法悟入真实。世尊这四十九年一切所说的法,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这是大乘教里佛菩萨常讲「佛法因缘生」。楞严会上释迦牟尼佛把因缘否定掉,「非因缘,非自然」,那说真的,但是要到相当的程度。因为你已经习惯一切法因缘生,到那个时候你的定慧已经有很好的基础,那佛用这一句话点醒你,破了你的疑惑,智慧就现前,就大彻大悟,你就悟入真实。
  我们要问,什么样的境界才能悟入真实?要清净心。清净到什么程度?清净到没有念头、没有妄想、没有杂念,这个时候跟佛菩萨肯定起感应道交。有没有求佛菩萨?没有求,没有求跟佛菩萨心心相印。怎么相印法?佛菩萨的心清净的,他的心纯净,我的心刚刚得清净,刚刚得清净他的纯净就相印,自然就结合,就变成一个。我们举出这个例子,希望你从这例子里细心去体会,自然就成,就变成一个。好像两个水泡,很接近的时候它自然就连在一起,绝不是哪个有意,哪个要附和,不是,法尔如是。
  总的理论来说,总的理论原本是一心,这是总的理论,遍法界虚空界一心所现的。心性,佛在经上常用大海做比喻,水泡比喻我们一念不觉,迷了。这一迷,虚空法界。法界有多大?因为自性很大,把自性就变成虚空法界,你要是懂得《华严》教义,大小不二。你一念不觉,马上就有事相,事法这个现相就出现。出现这个相虽然是一个小水泡,但是你在小水泡里面感觉得你跟遍法界虚空界一样大,你不会感觉它很小,大小不二。换句话说,自性里头没有大小,如果有大小不是自性;觉性里头没大小,迷了才有大小。大小从哪来的?从分别执著来的。离了分别执著,什么地方叫大小!
  所有一切对立都是分别执著来的,所以对立要是不能放下,愈演愈烈,愈陷愈深,那叫苦不堪言。自性里头没有对立,为什么没有对立?空寂哪来的对立!自性寂没有对立,事法空也没有对立。对立从哪里来的?对立是从你的执著来的,你想想看,纵然有分别,没有执著,不会对立。分别是个妄想,执著也是个妄想,但是,它里头产生对立,产生矛盾,产生冲突,所有一切不善都从这里头产生出来的,所以造业!造什么业?造轮回业。要晓得,执著是轮回心,执著起作用造轮回业,轮回是自己造的,本来没有。自性里头没有轮回,事法里头说实在讲也没有轮回,法性、法相里头都没有轮回,轮回是无中生有,就是一念不觉演变出来的。佛菩萨帮助我们,我们说帮助,其实这个说法是很不切当,我们不能用世间的思惟去体会,那你全会错意思了,为什么?他这个帮助是自然的,没有条件的。我们人常常想,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念头一起来,烦恼习气现行,能不能得到答案?得不到。
  科学家对宇宙,去探讨、去研究,永远不能得到真实,真相永远得不到。为什么原因?因为他没有离开思惟,没有离开分别执著,所以他得不到真相。佛与一些高级宗教他们能够得到真相,跟科学家用的方法是相反的,他不用思惟,他不用分别,他不用执著,他不用研究,心清净到一定的程度,忽然放光就照见了。《般若心经》上「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是什么?五蕴就是此地讲的事法,五蕴是色受想行识,色是物质,受想行识是精神,这是心法。
  万事万物归纳不外乎这两大类,所以佛家用色心两个字就全部包括,不是属於色法,就属於心法。现在科学也是很难得,它也用二分法,精神、物质,精神就是佛门讲的心法,物质是讲的色法。在法相宗里面,物质称之为相分,精神称为见分,阿赖耶的见相两分。见分里面有受想行识,相分里面有物质,物质里头有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觉悟的人不叫六尘,叫六境,六种境界,为什么?他不染污。凡夫为什么叫六尘?尘是染污,尘是肮脏的东西,染污的东西。这个桌子三天不擦,桌上就有灰,灰尘,你天天把它擦干净,所以尘是染污的意思。色能染污你的眼,让你的眼看错;音声能染污你的耳,你耳也听错了。这六样东西把我们的六根根性染污,迷了,迷失了;觉悟的人不受染污,就叫六境,六种境界。
  《楞严经》上说得更妙,《楞严经》讲到性,色性,见性见色性,闻性闻声性,这就是禅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一回事情。也就是说你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你六根起的作用,眼不叫眼识,眼叫见性;对象,对象是外面见的色,色不叫色尘,叫色性,见性见色性;耳,闻性闻声性。性是什么?性是空寂;换句话说,六根、六尘、六识皆无自性。无性之性是自己的本性,是自己的真性,真性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不是根,也不是尘,也不是识,所以叫它做空。
  空不是无,决定不要当作空是什么都没有了叫空,什么都没有叫空,古人讲三岁小孩都懂。佛法讲空,空而不空,是即有之空。它能变现,它能变现出物质,物质又变现成万有,整个虚空、法界、精神、物质都是它变现的,所以它不是无。虽变现怎么样?虽变现,它又不是真有,幻有。《般若经》上讲的「真空妙有,真空不空,妙有非有」。佛菩萨谈这桩事情,谈空不断,不是断灭的,空是活的,不是断灭的,这是即有之空。有就是万有万法,空是它的体性,它的根源,从这里生的。那有,有不是常有,不是常住。不常住有短住吧?短到什么程度你不知道,短到亿万分之一秒,这真不可思议。不是说短住能住几天,像人活在世间能住个几十年,还有人可以活一百岁,那你是看错了。它不住,根本就不住,它一个一个相就是生灭相,一个接一个又接一个,这我们不懂得,根本就不存在。我们看现相就是看相似相续,以为它真实,以为它真的是存在,不了解事实真相,在这里面生起贪瞋痴慢,在这里面生起控制的念头,生起对立、生起控制、生起占有,这叫罪业。
  什么都没有,你怎么会起这种念头?现在明白这个念头是因为误会,对於事相起了误会,以为事相真有。佛家常讲「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为什么不空?你起了不善的因,接著它就变现不善的果报,这叫不空。所谓是善有善果、恶有恶报,这是讲六道,善因三善道受报,恶业三恶道受报,这因果不空。但是你要晓得,三善道、三恶道都是空的,永嘉《证道歌》上讲得好,「梦里明明有六趣」,这六道是什么?六道是梦中,「觉后空空无大千」,你一觉醒过来之后梦境没有了,梦境是空的。六道是梦境,真的是梦境,一点都不假,几个人能够觉察到?觉察到之后这叫看破。所以学经教有好处,善根厚的人、烦恼习气薄的人见效就很快,他一听佛说的很对,他不怀疑就接受。接受之后效果是什么?自然就不造业。
  那我讲不造业,我讲得很简单,诸位从这个细心去体会,第一个不再跟人对立,跟人、跟事、跟一切万法不对立。第二个没有占有的念头,不取了,没有占有的念头,没有控制的念头。全是假的,全是空的,你能控制得了吗?如果说真的要控制,你不要控制别人,不要控制外面,首先控制自己年年十八,永远不老、永远不变,你能不能控制到?你控制外面有什么用?你看看你有没有能力控制?没有。为什么没有?刹那生灭,你怎么控制法!好像我们看电影画面,电影银幕上我要控制它,叫它永远不动,行,放映机上停止,就放这一张,就控制了,它就不动了,这机器操作的容易控制。可是自性的法尔如是,你没有办法控制,诸佛如来能不能控制?不能控制。诸佛如来他彻底明了事实真相,他根本不起心、不动念,这无明破了,无明就是起心动念,不起心、不动念。
  菩萨虽然起心动念,决定没有分别、没执著;阿罗汉还有分别,决定没有执著。没有执著才叫正觉,没有分别叫正等正觉,不起心、不动念叫无上正等正觉。佛法教我们你要证得这个事实,你要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这是在佛法里称之为佛陀,究竟佛果。那我们要问,真的能证得吗?真的能证得,你就决定不能证得。为什么?你还有个无上正等正觉,这是个妄想,这是分别,这还是执著,你怎么能证得?所以说经,佛会说说而无说,说这么多千经万论,佛从来没有起心动念过。没有起心动念怎么说出来的?感,自然感应现的。就像江本的水实验一样,我们凡人有心,凡夫有心,有很多念头,喜欢的、讨厌的念头,它的反应是自然的。我们起心动念好比说问它,向它请教,它的反应是答覆,我们是有心,是有妄想分别执著,它的回答没有。
  你就晓得诸佛菩萨,乃至於阿罗汉应化在世间,跟众生说法他没有起心动念,阿罗汉虽然说,阿罗汉没有执著,他讲的才叫正法。邪正是从这里分,只要有执著就不正,讲《华严经》也不正,他执著还有。佛没有执著,你用执著的心,你怎么能把佛的意思说出来?所以开经偈讲「愿解如来真实义」,这谈何容易!那我们今天学佛的人到底怎么学法,从哪里学?学不执著。我们的习气太深,决定放不下,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处所,念头一动肯定分别执著连带起来,你怎么能不执著?那我们很想学,佛有善巧方便,这个善巧方便就教你持戒,持戒就是破执著,修定就是教你破分别,慧开了,起心动念就没有了,戒定慧三无漏学。
  今天我们持戒做不到,最基本的戒十善业道,十善业道在佛法里还不算戒,算什么?善法。经上讲「善男子善女人」,小乘经上讲的「善男子善女人」,那个善最低的标准就是十善业道。一直提升到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菩萨戒是上品善,上善,声闻、缘觉中善,十善业道下善。有这个善根、善行才是善男子善女人,我们要明白这个意思。今天我们连十善业不能修,问题在哪里?我们的烦恼习气太重,从小没有人教过,所以这么简单东西我们做不到。这个做不到,无论学什么样的经教、法门,说老实话,不但你不能入,你连解都解错。这个东西不是教的,再好的老师教,你会把他的意思错解了。所以真正好老师教你,怎么教法?不教,那是真的教你。怎么说不教?初学的时候只教你守规矩,只教你依照戒律去做,老实去做。戒律能持就是个老实人,老实人他才好教,才开始教你,不老实不教你。就跟现在的教学一样,但是现在已经没有老师了,真正好老师他教学生要怎样教法?学生心浮气躁,绝不教你;几时你真正做到心平气和,诚敬、好学的心生起来,他就教你,他讲的话会起作用。否则的话,他讲得很辛苦,你听的是耳边风,叫白讲了,你不能接受。所以老师他的教学也有原则,诚敬、好学这是能教,你不教,对不起人;心浮气躁不能教,你天天教他,那叫讲废话,你白辛苦了。所以,教学就是佛家讲的善巧方便,这个道理不能不懂。
  我们应当如何学习?学习就是我们常讲的先把四个根扎好。四个根扎好之后,你的心态诚敬、好学这四个字就浮起来。没有这四个根,很想诚敬、很想好学,就起不来,不能够现前,原因在哪里?业障把你障住。章嘉大师从前教我,「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有时候求不应,不应就是有业障,那怎么办?业障忏除,感应就现前。要让我展开经卷我能看得懂,听经我能听得明白,那就得消除业障。业障浅深,对於你接受教诲决定成正比例,业障愈轻的人,他所领悟的愈深愈广;业障稍微厚一点的人,他能领悟的浅。这是说什么?这是说业障在一定的程度起作用,他能接受。那业障太重的人没有法子接受,没有法子接受也能听,不是不能听。所以佛的教学,我们在经上看到有当机者,当机者就是他能接受。那不是当机者里头,有很多不能接受的,不能接受就旁听,旁听慢慢薰习,旁听久了就变成正科生!
  旁听重要,不能中断,中断怎么?中断习气又现行,就是业障永远不能降温。常常听自然业障就轻,他就能听懂,长时薰修,用经教来薰修。我们要不用经教来薰修,肯定是世间烦恼习气薰修,那麻烦就很大。世间烦恼习气薰修愈修愈严重,那就变成什么?坚固的轮回心造轮回业。虽然有善根,必须在恶道的轮回受尽了苦头,为什么?你所造的都要报,都要爆发,报尽了你得人身,你阿赖耶里面佛法的种子起现行,再遇到善知识慢慢从头再来,行,道理在此地。
  所以我们今天学习,十分的肯定就是从《弟子规》开始,从《感应篇》、《十善业道》非常认真努力来学习。这三样东西都不长,三样东西经文要是给它装订在一起,薄薄的一个小册。现在把它印成书籍的话,像我们这边这个小册子,大概也就是这么薄薄的一本,三样东西印在一起,就这么薄薄的一本。它是世出世间大圣大贤教人学习的根本,有这个根本,你学世出世间法才能够成圣成贤;没有这个根本,你成不了。
  这个东西认知是先决条件,多少人看到这个东西,看轻了:这个东西有什么好学,这教小孩的。没错,我就想起早年李老师在台中,他创办慈光图书馆。有个阶段,他利用寒暑假期间办大专佛学讲座,大学、专科的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期间,到台中来跟李老师学佛,专门为他们办班。他们是自动找来的,第一次四个人,四个大学生,这是政治大学一个,台大的一个,师范大学的两个,四个学生。四个学生三个是华侨,到台中来向李老师请教,时间只有一个星期。李老师为他们编成个课程,这个课程就是以后流通得很广的,叫《佛学概要十四讲》,十四个小时,每天讲两个小时,七天讲完,他老人家自己讲。四个学生在哪里上课?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小班坐小凳子上课。那时候我们都在后面旁听,我们旁听的有二、三十个人,四个正科学生坐前面,我们后面旁听。
  李老师讲你们是大学生,但是在佛法里面你们是幼儿所的学生,所以这个课在幼稚园上。这个含义很深,不要自己以为是大学生,在佛法里面你是小学生,幼儿园的学生,小学还不到。以后这些同学第二次,头一次那是寒假,第二次是暑假,暑假他们同学约了十二个人,第二届十二个人。到第三届差不多就有四、五十个人,以后人数愈来愈多,都是自动来的。李老师没有招生,都是学生自己约著来的,到后来就有一百多人。这个班一共办了很多届,我是参加了十一次,从第一次到第十一次。以后学生多了,时间也长了,最长的时间是四个星期,老师也邀请我在里面兼课。我给他们兼的课是李老师自己的课,他是担任两门课,一门是《佛学概要十四讲》,这等於说是佛法的介绍,什么是佛法,这个课他讲。另外开的有《弥陀经》、有《心经》、有唯识简介、有《普贤行愿品》,还有《八大人觉经》。这几门课都有专门老师来教学,这些老师都是李老师的学生。
  除这个之外,每天有两个小时的答问,就是解答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来解答,每天都有。这个课老师上了一堂,第一天,到第二天他就找我,这个课你来帮我解答。所以我就在四个星期除了第一天,以后就是我来主持这堂课。这堂课没有教材也没准备,无从准备,他提出问题就要回答他。好在有后台,我要是解答不了的就问老师。一百多个学生,那一届有六个研究生,研究所的研究生,一百多人,每天接受他们提问两个小时。我也战战兢兢,后生可畏。四个星期课上完之后,最后一堂我跟他们说,我在这个地方给你们解答问题,总以为你们有几个问题能够把我难倒,我要向老师去请教。居然四个星期,你们一百多个学生没有一个问题把我问倒,古人讲后生可畏,看看你们也并不可畏。老师把这个功课交给我,他们问的内容很复杂、很多,也确实有很刁难的问题来问,不过在大乘教里面都能够解决。
  所以学佛扎根重要,开智慧重要,基本功必须要有,基本功就是做人。人都没有做好怎么作佛?要作佛先学做人,世出世法都是以做人为基础。做人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把人际关系处好,古人有所谓「做事难,做人更难」,真的,这不是假的。一个成功的人,古今中外不例外,成功的人他做人成功,他人际关系搞好,出世间法更是如此。因为出世间法不但是要把人际关系处好,要把九法界一切众生的关系都能处好,你才能成菩萨、才能成佛。不但跟人要处好,跟鬼也要处好,跟佛菩萨处好,跟妖魔鬼怪也要处好,真正做到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就成功。从哪里做起?从《弟子规》做起,起步,从《感应篇》做起,《感应篇》是因果道德教育,《弟子规》是伦理道德教育,十善业是五乘佛法的道德教育,人天、声闻、缘觉、菩萨、无上菩提根本是十善业。这怎么能不重视?你不重视这个东西,你什么样的法门、什么样的经论都学不好,你不但不能契入,你都没有办法圆解。教下常讲大开圆解,圆是圆融,解是明了,你才会得受用;你不能大开圆解,你不得受用。
  所以对於宇宙之间一切法,佛法用六个字统统包括,性相、理事、因果,这六个字全部包括。性是能现,相是所现,理就是性、是心,能变的理也包括在其中。是心所现的,把一真法界变成了十法界,谁变的?是自己的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这要知道。不是佛变的,也不是上帝变的,与别人根本不相干,这才是事实真相。佛法有比喻说这个事情,「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这个事情靠别人不行,假的,要靠自己。就是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想想,是不是靠自己?佛只给我们做增上缘,要靠自己。怎样才能往生?西方世界叫净土,你想想这两个字那个名词,《维摩经》上给我们讲「心净则佛土净」,这是把往生净土真正的道理说出来了。
  我们心要净,心不净不能去。净到什么程度?好在西方极乐世界有三辈九品,所以心净的程度就有三辈九等。你要够得上最低的标准,最低的标准就是十善业。怎么知道?我们在净业三福里面看出来,净业三福三条,那就是上中下三辈。你第一条做到,下辈;第二条做到,中辈;第三条做到,上辈,上品上生,确实跟经里面的经义相应。第一条做到,生凡圣同居土,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第二条做到,生方便有余土;第三条做到,生实报庄严土。诸位细细跟《华严经》,跟《弥陀经》的《疏钞》、《要解》去对,你就发现真的一点不假。我们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最低限度你要能够做到十善业,就有把握了。十善业做不到,临命终时佛不来接引你,你可不能怪佛。我天天念佛、天天念经,依照你的方法修行,为什么不来接我?佛没有错,经也没错,是你自己误会,你自己搞错了。你再要怪佛菩萨、怪经典,那罪上加罪,你堕落得更苦!
  所以世出世间法善缘很重要,亲近善知识是我们一生修学最殊胜的增上缘,尤其自己初学的时候,善知识的影响非常之大,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讲的先入为主。小时候上学,现在没有了,从前小时候这私塾,私塾请老师是父母请的,父母也是精挑细选这个老师确实有德行、有道德。因为教小孩不需要很高的学术,不需要,小孩是培养他德行的基础,所以选老师最重要的选德行;换句话说,德行的标准是什么?就是这个基础。他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言谈举止符不符合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如果都能不违背,这是好老师,请他来教启蒙,童蒙养正,基础要从这里去打、去奠定。可是根本是父母教的,小孩从生下来到三、四岁这是父母教,那是真正的根;老师教,这根再要坚固,还是扎根教育。
  过去私塾,一般小孩子聪明的五岁上私塾,年龄最高的七岁,私塾的教育一般也有六、七年,在从前差不多到十二岁的样子。看自己的天分,自己学习的勤惰,天分高学习得比较勤奋,十二岁大概所学的这些课程都学完了。虽然是四书五经,老师是一样一样的教,不是同时教两样。教的标准是背诵,没有讲解;教句读,古人的书籍里面没有标点符号,这个标点符号是老师给它圈,用红笔给它圈出来。教他背书,天天要背,朗诵,这是学什么?佛法里面讲这是学根本智,实际上根本是修定,用读诵的方法来修定。因为你不让他念书,小孩也会胡思乱想,那就错了。用什么方法让他不胡思乱想?就是读书,让他天天就想到书,用这个方法学定。到十三、四岁他修那么多年的清净心,智慧生了,从定就生慧,在过去叫悟性,他开悟,这个时候进太学。
  在从前没有中学,进太学,太学国家办的,在太学里面念书老师著重在讲解、研究、讨论,所以读书有乐,很快乐!一个课程,譬如讲《论语》,《论语》讲多久?大概三、四个月。老师会带著学生去旅行、去游山玩水,一路走一路讲,讲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大家来就再讲再讨论。为什么?老师《论语》背得滚瓜烂熟,背熟了,学生也背熟了,不要带书。而且在私塾里头几乎把与这个课程相关的书籍,像四书五经十三经、经史子集里头重要东西挑选都背过,所以引经据典每个学生都有印象,都不会陌生。古人读书乐,不像现在,现在读书好苦。我们看到现在的学校,我头一个来生就不敢做人。你说做人现在是从上学就苦得不得了,哪有这么苦!
  我这一生还算很幸运,生长在农村,儿童的天真还能保持到十岁,不被染污,在农村,进入都市慢慢就被染污了。那个时候都市染污还很轻,这是七十年前很淳朴。不要说七十年,三十年前我第一次到香港来讲经,跟现在来比,那个时候淳朴很多。可是三十年前,台湾人比香港人更淳朴。真的十年十年一比较,真是一年不如一年,这染污的到现在讲太可怕了!在从前不觉得染污,现在真的不得了,所以我们不能够不重视扎根的教育。
  一定要很谦虚,我们学佛一定要从佛教幼稚园学起。佛教的幼稚园,给诸位说,就是弟子规、感应篇,佛教的小学就是十善业,其他这些经论,那都是佛教大学的课程。你说小学、幼儿园的课程没有学好,大学的课程学了管用吗?从年龄上讲,那我们应当都是要进大学、研究所,可是从程度上讲还是佛家的幼儿园,在中国传统文化来讲是幼儿园。自己要认识清楚,要肯定我绝不躐等,我努力认真学习。真正发心,明白了,这个扎根教育,弟子规跟感应篇,我想一年的时间肯定就学好了,就怕你不肯干。如果进度快的话,连十善业合在一起一年都可以完成,不是做不到。
  可是今天学习环境真的有问题,一个人学很不容易,所谓说孤陋寡闻。你六根所接触的六尘境界全是严重染污,你一个人如何能克服自己,所以学习的环境非常重要。最近我们听到有许多朋友们,国内的、国外的到汤池去学弟子规,时间虽然不长,因为他们没有长时间的假期,多半都是五天、一个星期。时间虽然短,确实对他们的一生产生很大的改变,这什么原因?学习的环境、学习的气氛影响太大!你在别的地方学不到,感受没有那么深刻,这是学习环境重要。
  国外,在过去也有很好的学习环境,大学城,它这一个城市就是一个学校。居住在学校附近的人,几乎全部都是为学生、为老师来服务,来照顾他们日常生活起居,它有学术的气氛,外国人讲磁场不一样。可是现在这种气氛逐渐也消失了,消失的原因是什么?这很多专家学者都知道过分的重视科学,科学代替了宗教。宗教里头有伦理、道德,宗教没有了,就是伦理、道德、因果没有了,学校的气氛你就感受不到,古时候那种学校的味道你就感受不到。到了现在你看到完全是科技,人与人之间竞争,从生活起居上你都能看到个人本位主义。从什么地方看?你到餐馆吃饭,到一个餐厅吃饭各人付各人的钱,各人挑各人的食物,跟中国人不一样。中国人在一起吃饭请客,好朋友常常在一块轮流作东,我们这一伙,这桌同学今天我请客,明天你请客,轮流作东,它有味道在。外国人没有这个习惯,他看到我们这个方式也非常羡慕,是好,他做不到。这就是东方人跟西方人不同的地方,东方人还有这点味道,现在慢慢变得也没有了。
  我在台湾住那么多年,从前在大陆上一些老同学还有不少,我们是每个月聚会一次,有十几个人每个月叙一叙,轮流作东请客,这很有意思。轮流作东一个月一次,大概一年只轮到一次的样子,同学在一块就回到童年,有这种乐趣。这在外国享受不到,好像现在恐怕也都不行了,现在学生没有像我们那种感情,真像兄弟姊妹一样,人情是一天一天淡薄。社会的动乱,我们就知道原因在哪里,灾难那么多,我们也明白了。连汤恩比博士都说,这个世界要真正能恢复到像从前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互相照顾,一定要回归到古老的那种生活方式,人类才能够继续生存在地球上。这个话的意味,如果要不能回归到过去,连饮食要回到过去人力农耕的时代,人类才有健康的食物。这就是说机械化,这些化学加工决定有损害健康,这是半个世纪之前汤恩比说的。所以对於事实真相的认知,这就是佛法讲的看得破。
  这底下说「举体即是真性,真性之外无事法」,性相不二,理事一如。所以佛法,大乘教里面,佛教导我们从事法里头去见性,从真性里面去认识事法,你就能过个非常正常的生活。正常的生活是佛菩萨,还不是普通的菩萨,法身菩萨,这是正常的。正常的生活,在佛法里叫正受。正受是中国人翻译的,梵文就是我们此地所讲的三昧门,三昧翻成中国意思就是正受,正常的享受。佛说我们六道里面的人享受不正常,不正常是什么?五种受。正常的受只有一种受,没有五种,哪有那么多!五种,佛是把它归纳为五大类,心有忧喜,有忧、有欢喜,心有这两种受;身,身体有苦、有乐,这就把你所有一切感受全部包括,你有忧喜苦乐。忧喜苦乐全是烦恼,不正常的享受。五种还有一种叫舍受,舍受是什么?心没有忧喜,身也没有苦乐,这个时候叫舍受。舍受好,舍受就是三昧,为什么不叫三昧?因为时间很短,你不能永远保持;永远保持就叫三昧,就是正受。
  这就是说明诸佛菩萨他所以称为菩萨、称为觉悟人,就是他没有苦乐忧喜,这正受。心地是清净、平等、觉,我在上下都加了一句,清净平等觉,上面我加了个真诚,下面我加了个慈悲,这就是菩提心,就是真性。真诚是菩提心的本体,也就是说我们自性基本的性德每个人都有,清净平等觉都是性德,自性里头本有的。菩提心讲体、讲用,用有自受用、有他受用,自受用里面古人讲一个深心,他受用讲大悲心。就是说对自己,《无量寿经》讲了三个,对自己自受用要清净平等觉,对别人要慈悲,慈悲是他受用,清净平等觉是自受用。大乘教里面讲的深心,深心很不好懂,古大德的注解里面常常用个什么?好善好德,用这个来解释,好善好德。我看到《无量寿经》的经题很欢喜,经题上「清净平等觉」就是好善好德。大乘教里面讲菩提心讲三个,我讲五个,清净、平等、觉这三个就是深心,用这个心就是菩萨。
  可是你要记住,我用的是真诚清净平等觉,我用这个心,我的分别执著没放下,还有分别执著,那清净平等觉的慈悲是世间法,不是出世间法;用清净平等觉,没有执著,是出世间法。执著也不是一下就能离开的,慢慢断,不要执著、不要分别逐渐的向上提升。五乘佛法从人天提升到声闻、缘觉、菩萨,这是佛的学生。佛是老师,我们跟佛的关系就是师生关系,老师总是希望学生年年有进步,年年要升级,不要留级,更不可以降级,佛的好学生。所以要提升就是放下,放下执著,放下分别,从哪里放起?从对立放起。一定要学不跟人对立,他跟我对立,我不跟他对立,他在迷。我为什么不跟他对立?我知道他本来是佛,我知道性相不二,理事一如,本来没有对立。对立从哪里生的?是分别执著里头生的,没有分别执著哪来的对立?就没有了。从对立再进一步放下控制,我就得自在;我要想控制人很辛苦,怕人家不听话,很辛苦!那要再想占有又怕失掉,患得患失那苦恼就更多了。
  什么都放下,什么都不要计较,相信什么?要相信因果。你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的求也求不来,你何必要占有?你何必要控制?你这一放开,你的心多清净、多欢喜,你办的事情就非常顺利,为什么?命里有的。而且怎么样?而且会增多。怎么样想控制、怎么样想据为己有,这愈变愈小,全缩小,愈变愈小,你的福报就愈来愈小,会享尽。你要是整个放开就不要理它,它往外扩张,愈来愈大,量大福大,真话,不是假话。心量小,福报有限,虽然有百亿财富,不要几年就要享尽,心量小;心量大,虽然你命里面很薄,不多,可是它愈来愈多。所以你不要害怕,全心全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现在这个世界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方方面面。可是佛告诉我们迫切需要帮助的,最重要的是帮助他觉悟。用什么方法帮助他觉悟?教学。释迦牟尼佛在世间示现,他不做别的行业,他搞教育,这就是给我们示现什么重要?这最重要。事业里头什么是最殊胜的?这最殊胜。现在人讲价值,什么最有价值?这个行业最有价值,这个行业是世出世间所有圣人干的行业。
  弘护是一,无量无边的功德,功德里头有福德,你全心全力去做,全心全力的护持,什么都不要顾忌,感应不可思议,功德不可思议,福德不可思议,你得明了。不明了的在这个行业里面占点小便宜,得点自己的利益,那就是什么?妨碍弘护,这个罪业比造其他的罪业不知道要重多少倍,这不能不知道。为什么?你懂得那个大福报,你就晓得反面就是大罪业,肯定的。这里面积点功德你将来可以作佛,那你做点缺德的事情,你堕阿鼻地狱,道理在此地。世间私人营利的事业,你在那里坑他、拐他、骗他,你将来对象只一个人好还。如果这个企业是有很多合伙人的,那你所欠的,就是所有合伙人你都欠他,就难还。那国家的事业,你要在里面巧取豪夺,欺骗国家,国家的事业是属於全国人民纳税的财力来支持的;换句话说,你要是盗取国家的这些利益,你将来还债还全国人民,凡是纳税的人都是你的债主。你怎么办?你哪辈子才能还得清?这是世间人不知道,学佛的人懂得。
  我的老师周邦道,我常常提他老人家给诸位做榜样。他在台湾,官做到考选部政务次长,政府配给他轿车,配给他家里面电话,他公事坐公家的车子,私事他坐公共巴士,他说我办私事,我不可以用公家的。电话也是的,公事用电话,私事到巷口去打公共电话。所以他的儿子(我们同学)给我说,爸爸头脑迷糊了,不清楚,这给你用你为什么不用?大家都用,你为什么不用?他说他爸爸老糊涂。那我们学了佛懂得,你爸爸是菩萨,你爸爸在末法时期是给一般做官的人做个样子给他看,人人都像你爸爸这种官,国泰民安,社会怎么可能会有动乱!真正是廉洁做到百分之百。
  我们李老师也是如此,他有兼职,是大成奉祀官府的主任秘书,替孔德成先生做事。信纸信封私人要用,一定要向孔先生报告:我这个信纸信封私人写几封信可不可以?孔先生嫌他罗嗦,每个人都拿去私人写信有什么不可以的。他说你答应我才可以,你不答应我就是盗,盗用公家东西的罪业很深,主人没同意,不敢。这都是什么?学过戒律、学过《弟子规》的人懂得,一般人不懂,以为这是正常的。所以造杀盗淫,自己并不知道他在造业,果报现前他怨天尤人,他不知道这是自己业力的感召。
  那我们学的法身菩萨的境界,虽然我们境界没达到,这也等於说旁听,有好处,能够帮助我们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现在变成这个样子,你才会真正发心要恢复我的本来面目。恢复本来面目有方法,大乘教。这一生有没有希望?有指望,肯定有指望,可是最重要的四个根要扎下去才有指望。看到很多人修行,结果都不行,原因在哪里?没有四个根。一定要记住,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根本不能不学,别人不学,我学。真正想学,有缘分的话,最好到汤池去学个五天、一个星期都好,你感受一下气氛,能够提起你学习的兴趣,能够帮助你加强学习的信心。它那个地方有气氛在,就是已经营造成弟子规的磁场,去感受一下。
  晓得这事实真相,这佛法里面所讲的性相、理事、因果都搞清楚、搞明白。《般若心经》所谓「色即是空」,色法是物质,这个色里头包括精神,精神、物质都包括在里头。空是什么?空是自性。这个空一定要记住,空不是什么都没有,是即有之空。你要细心去观察,物质跟精神有,它不住,也就是佛法里面讲的无常,无常就是它不是真的存在,这一定要懂。而且《金刚经》上佛教给我们,「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那个电是闪电,一下就没有。但它继续不断的闪电,天上就很明亮,它是闪电;如果闪电是继续不断,那就变成明亮。太阳的光照到我们很亮,它那个光波也是继续不断在闪亮;如果一中断,就没有了,它的确是继续不断的在放,这要晓得。现在科学家,光,他讲光子,一个一个接著的,它不会存在,时间很短暂,都是一种相似相续相。
  你能认识清楚,我们对於心法、色法就不会再认真,就看破了。看破之后再也不起分别执著,不起分别执著才真看破,还起分别执著,没有真看破;或者是真看破,你的习气没有断。那个习气一现,马上觉悟,这都是好事情。觉得要快,宗门大德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我们净宗觉悟的相就是佛号,一警觉到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觉悟,阿弥陀佛忘掉就迷了,就迷失了。所以说心里面的阿弥陀佛也常常存在。常常存在要知道这也是个刹那相续相,但是这个相续相好,这个相续相就像治病一样,它能够帮助你抗拒所有一切病毒,它是个病毒的抗体,你不会为病毒侵害,常常有阿弥陀佛。我们常常供阿弥陀佛的形像,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不要离开,这是念佛人。往生净土必须要心净,心净一定要从持戒才踏实去做到。如果我们舍弃这个,我们做的功夫不踏实,不踏实往生就不可靠,这不能不知道。希望同修真的想在这一生当中获得成就,必须要懂得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这是我们一生努力的方向目标,其余都是附带的,就是连弘法利生都是附带的,这要知道。
  我们学经教的时候,李老师就告诉我们,讲经说法不能了生死,如果分别执著没放下是福德,来生什么?人天福报。如果修财布施,那就是得大财富,今天拥有亿万财富的,都是前生修的,这用不著去羡慕。我们这一生所修的,来生财富可不得了,财布施!法布施,聪明智慧;财布施,大福报;无畏布施,健康长寿。我们现在念念想到照顾这些老人,这个念头起的时候是无畏布施,果报是健康长寿。想到老人很辛苦,他年轻、壮年时候都为社会做过贡献,老年,现在儿女不照顾,晚年怎么过?我们想到这个问题,因为自己也老了,我们自己想到老年,应该怎样过个安乐的老年,我们也想到别人,希望是有福同享。这个起心动念就是无畏布施,再有这种行为落实去做,这个果报就更明显、更殊胜。这是讲没有意思要脱离六道轮回、要去成佛作祖,这是世间的大福德。那反面的时候,反面就是你造大罪业,这总要知道。凡圣一念之间,祸福一念之间,善恶也是一念之间,不能不知道。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