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初學佛女眾幾種不如法的表現 [打印本頁]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2-4-5 00:26
標題: 初學佛女眾幾種不如法的表現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2-4-5 00:33 编辑

初學佛女眾幾種不如法的表現


      不少學佛的女眾,是在現實遇到困難或感受到苦痛以後,纔來學習佛法的。在學法初期,由於不懂佛理和戒律,在親近法師或其它男眾的過程中,往往發生思想和行為的顛倒和錯位。舉例表現如下:

       1、把師父當精神病醫生,不是為求解佛法,而是偏離成為找個可以耐心聽自己傾訴的對象,從而產生感情上的依賴。並不依據佛法從自己找出病之所在加以解決,而是一味外求。

       2、在與男眾的接觸中,不重威儀,說話輕慢,身體和語言過於隨便,導致對師父的熱情多於恭敬。

       3、年紀大的女眾將自己喜歡的出家人,認做自己的“乾兒子”,混亂師徒關係,也混亂出家人和在家修行人的關係。年紀較輕的女眾,內心潛意識中,在男眾面前張顯自己的欲態,想要獲得關注和虛榮心的滿足。把世俗的東西完全帶到道場中來。

       4、不甘寂寞,即是到寺廟參加活動或是聽法,也是成為排解寂寞的另一種方法。並沒有從內心深處產生對修行的渴望。

       5、談話無所顧及。與法師或其它男眾的談話中廢話多於請法,搬弄是非,量窄妒忌,欲態百出,種種曖昧。

        6、在學佛的過程中不持戒律,動人道心,慾望不止,情關不禁,滋男女情執以搏眾生同情,斷人修學心志,不識濁惡,廣言情慾,嗔恨時起!


      以上種種表現,初學女眾當謹慎防範,常觀己心,善護念之,有則改之,逐漸令身口意三業清靜。,是為需要的人而設的。千萬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





佛弟子文庫

作者: 梅僧    時間: 2012-4-5 09:53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說得好!隨喜讚嘆。
請問這篇的出處?我想看看是那位大德有此真知灼見。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2-4-5 11:40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2-4-5 11:44 编辑

回复 梅僧 的帖子

阿彌陀佛,梅僧大德好

       此篇文章在佛弟子文庫 學佛網皆有轉載,可惜的是末學現在尚未找到原作者,真對不起


       其實這篇文章是末學用來警剔用的,以往不知道沒注意到,現在知道有這些事自己就要注意嚕^^
      
       對了,梅僧大德是多年修行者,不知您對女眾初學佛有什麼建議?

      

作者: 梅僧    時間: 2012-4-5 12:19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這篇講的是「事相」上該注意的事,的確很多女眾有這樣的問題。
有時要透過師兄姐的提醒,才會注意。
但我認為女眾比較大的障礙還是對「愛」的誤解與執著,這會使得女眾在佛教團體的學習偏重「感應」,目的是要解決世俗生活中的不如意,並非想要得聖道、求出離。大多數是家庭、夫妻、子女、健康等的相關問題,其實是把佛法當成「戀世」的工具,然後就牽牽纏纏的一直繞不出去。最後就認為佛法「不靈」,退了道心。
這現象,在男眾中也一樣普遍,但是女眾比較上更嚴重些。
這才是我認為的「不如法」!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2-4-5 14:37
回复 梅僧 的帖子

並非想要得聖道、求出離。大多數是家庭、夫妻、子女、健康等的相關問題....

並不是每個人都那麼有善根有出離心,其實不管是男眾或是女眾有因緣還是多聽經聞法,真的需要長期薰修,人總是健忘的,很有可能現在聽師父說法覺得很好很好很有道理,可是一轉身就又忘了又繼續迷了~哈~我就是這樣糟糕的人...

作者: 梅僧    時間: 2012-4-5 15:52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各種惡因緣牽纏,在家人都是這樣啦!
多薰習是好,但要進步一定要發心深入法義,不能只是用耳朵聽。
作者: 佛教    時間: 2012-4-5 17:29
隨喜讚嘆
作者: 釋大寬法師    時間: 2012-4-10 18:12
身口意三業清淨, 念佛才能相應。

沒有戒的保護,一邊造業,一邊求佛力加被,這樣子怎麼可能悟道呢?





作者: 藥師    時間: 2012-4-10 19:21
隨喜讚嘆!要謹記在心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2-4-10 21:53
重要!
佛滅度前囑咐弟子們要以為師!!
近代高僧虛雲老和尚最後遺言只有一字:

虛雲老和尚在雲居山茅棚示寂,遺言開示:
農歷九月十二日,至十二時半,公喚侍者一起進來,舉目遍視,有頃,曰:
你等侍我有年,辛勞有感。從前的事不必說了。
我近十年來,含辛茹苦,日在危疑震憾之中,受謗受屈,我都甘心,只想為國內保存佛祖道場,為寺院守祖德清規,為一般出家人保存此一領大衣。
即此一領大衣,我是拼命爭回的,你各人今日皆為我入室弟子,是知道經過的。
你們此後如有把茅蓋頭,或應住四方,須堅持保守此一領大衣,但如何能夠永久保守呢。

只有一字,曰:

說畢合掌道珍重。
諸人含淚而退。

圓寂前寫下《辭世詩》:

少小離塵別故鄉,天涯雲水路茫茫。
百年歲月垂垂老,幾度滄桑得得忘。
但教群迷登覺岸,敢辭微命入爐湯。
眾生無盡願無盡,水月光中又一場。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