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净公上人讲正觉集第六五四卷南无阿弥陀佛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3-4-8 10:06
標題: 净公上人讲正觉集第六五四卷南无阿弥陀佛
敬摘自《净公上人讲正觉集锦》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讲正觉集第六五四卷







...用执着,懂得它的意思,不要执着;第三个,「离心缘相」,经里面的意思,不许你去想,为什么?你去想是妄想,那不是佛的意思,是你自己的意思。佛经有没有意思?跟你讲老实话,佛经没有意思,没有意思才是自性流露的;有意思是凡夫,你的阿赖耶里头流出来,那是凡夫。所以佛经没意思,这个要懂。

  你怎么去想是你自己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开经偈上讲「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来没有真实义,没有意,你怎么解释?到什么时候你能够真正懂得真实义?你清净心现前,照见的,它不是想见的,平等心现前,清净心现前,如来真实义你能够得少分。阿罗汉、辟支佛他们证得的,因为他们不执着了,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执着了。菩萨高一等,菩萨是正等正觉,菩萨是用平等心,不但没有执着,分别也没有了。分别断掉,就是尘沙惑断了,执着断掉就是见思惑断掉,所以菩萨能够体会真实义多分,就是一半以上他能体会到,绝不是用想,一想就错了。想是什么?落到第六意识去了,所以现在学经教的困难在哪里?困难在此地,很会想!一看,这什么意思、那什么意思,那全是你自己的意思。这是很困难的一桩事情。所以我们学教要遇不到真正的好老师,在启蒙的时候给我们点醒,我们会走向误区,变成什么?变成在佛经里面得到许多知识、常识,那都我们想的,就变成知识,你看它是智慧,我们把智能变成知识,打太大的折扣了。智能能解决问题,知识不行。

  二次大战结束之后,这个世界没太平过。联合国从...(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一三集)  2010/8/13  马来西亚华严讲堂  档名:02-039-0113》)


...不会承认,我们认为这是事实真相。而佛菩萨告诉我们,我们全搞错了,真的是一体。要怎样才能证得?佛告诉我们,你不再执着了,不再执着这个身是我,那个身是你,那个身是他,没有这个执着,执着真的断了,这叫什么?这叫破身见。

  我们明心见性走到第一个阶段,有了成果,不再认识这个身是自己,身是什么?身是我所有的,决定不是自己。就像衣服一样,衣服是我所有的,衣服不是自己,这个我们肯定。佛进一步要我们肯定,身不是自己,身是我所有的。这个身是我所有的,别人的身呢?也是我所有的。树木花草是我所有的,山河大地也是我所有的,我所有的,不是我。能够这样的肯定、这样的认识,这才能证阿罗汉果,在佛法里面讲,他已经证得正觉。这三乘的小乘得道,跟我们对宇宙人生的看法不一样。菩萨比他更高,菩萨不但不执着,分别都没有了。所以小乘阿罗汉他得清净心;只要执着这个身是我,那个身是你,那个身是他,我们的清净心就不能恢复。经上教导我们修行标准,清净、平等、觉,我们的清净心得不到,那就修行没功夫,不得受用。修行没功夫不得受用,麻烦在哪里?麻烦是生生世世还要继续去搞轮回。真正到阿罗汉的境界,知道身不是我,见思烦恼断掉就超越六道轮回,六道轮回不见了,就像作梦一样,梦醒了,六道轮回不见了。不见了之后,那个境界是阿罗汉的境界,四圣法界出现了。四圣法界还不是真的,也是个梦境,因为他有尘沙烦恼、有无明烦恼,必须把尘沙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是...(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一四集)  2010/8/14  马来西亚华严讲堂  档名:02-039-0114》)


...行没功夫,不得受用。修行没功夫不得受用,麻烦在哪里?麻烦是生生世世还要继续去搞轮回。真正到阿罗汉的境界,知道身不是我,见思烦恼断掉就超越六道轮回,六道轮回不见了,就像作梦一样,梦醒了,六道轮回不见了。不见了之后,那个境界是阿罗汉的境界,四圣法界出现了。四圣法界还不是真的,也是个梦境,因为他有尘沙烦恼、有无明烦恼,必须把尘沙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是什么?分别。无量无边的分别比喻作尘沙,这个分别的妄念像尘沙一样的多。把分别放下,不再分别,没什么好分别的,为什么?它是虚妄的,它不是真的。经上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大般若经》上讲的。这才能够证得菩萨的境界正等正觉,就是我们经题上的平等,平等心现前,你在一切境界上不会再分。佛跟众生平等,大乘经上常说「生佛平等」,众生跟佛平等。性相一如,法性跟法相是一不是二,法性能生能现、法相所生所现,是一不是二。再往上提升,不但分别执着没有了,起心动念也没有了,不起心、不动念,回归自性了,这叫成佛,这叫觉,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是佛。声闻、缘觉、佛这叫三乘,三乘得道与法性、与实相有密切的关系,阿罗汉证得少分,菩萨证得多分,佛证得圆满。

  下面,「《止观一》曰」,这是指天台的《摩诃止观》,第一卷里面说,「法性名为实相,尚非二乘境界,何况凡夫」。它所说的比《嘉祥法华疏》说得严格,《法华疏》里面是广义的讲,《止观...(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一四集)  2010/8/14  马来西亚华严讲堂  档名:02-039-0114》)


...佛要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怎么帮助?帮助你破迷开悟。菩萨知道,你所有一切苦难是因为迷才造成的,你所有一切乐那是觉悟造成的,只要你从迷惑觉悟过来,问题就解决了。诸佛菩萨帮助一切众生用什么方法?用教学。释迦牟尼佛做出样子给我们看,从示现开悟的那一天,他三十岁开悟,开悟就教学。首先就帮助,他出来参学的时候,父亲很爱护他,派了几个人陪他,一共是五个人,三个是家族,另外两个是他母亲的家属,这五个人陪同他、照顾他。这五个人在鹿野苑修行,他开悟了,首先去度这五个人,帮助他们破迷开悟。很难得,憍陈如听佛说法头一个觉悟,证阿罗汉果,也就是说,真的把对世出世间这一切执着放下了,不再执着了。执着放下就证阿罗汉果,成正觉,无上正等正觉,他就成正觉了。这示现给我们看。这个恩惠太大了,比父母的恩重。父母生我们这个身体,没有办法教我们超越六道轮回,佛菩萨能帮助我们超越六道,永远不再搞轮回了,只要你能够放下执着,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着了。真正做到随缘,什么都好,日常生活当中,吃的,样样都好,没有执着;穿的,也样样都好,不必去挑挑拣拣的,随缘度日,永远保持自己的清净心。执着放下了,心就清净,不再被世法所染污,这些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统统是染污,这些东西不再染污你,得清净心了。

  上供诸佛,这是给众生做榜样,先教大众修孝敬,从哪里学起?孝顺父母,尊师重道,从这里教起,这是世出世间教育的大根大本。人做再多的好事,对社会做...(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一五集)  2010/8/14  马来西亚华严讲堂  档名:02-039-0115》)


...往生。菩提心是什么心?经论里面所说的不好懂,我在二十多年前,至少是二十五年以前,我在美国,讲《弥陀经》的时候,我就《无量寿经》经题上这五个字,菩提心,上面加上真诚,下面加上慈悲,这就好讲了,大家就好懂。

  什么叫菩提心?真诚心是菩提心的本体,真诚心,真则不假,诚就不虚,不是虚伪的。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用真诚心去生活,你就会活得很自在。别人用虚伪的心对我,我用真诚心对他,用心不一样。虚伪的心对人,造不善业,他将来果报在三恶道,我用真诚心对他,我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欢迎我,不一样。真诚心自受用,也就是真诚心是怎样对待自己,就是我们经题上的五个字,「清净、平等」,我加上一个字叫「正觉」,对自己。真诚心对自己就是清净,清净就是不染污。什么东西是染污?自私自利是染污,名闻利养是染污,五欲六尘是染污,贪瞋痴慢是染污。染污统统要把它去掉,不要去接近它,你的心就清净,清净心生智慧。从清净心向上提升就是平等心,平等比清净高,平等心里面不分别,傲慢没有了、嫉妒没有了,傲慢、嫉妒都是心不平,没有了,心平等了。平等心是大彻大悟的关键,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就是正觉。一个佛门弟子,做佛的学生,常常用这个对待自己,你看你自己多快乐,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那用什么心对别人?对自己是清净平等觉,对别人是大慈大悲。换句话说,用真诚的爱心、清净平等的爱心、觉而不迷的爱心待人接物,这叫发菩提心。

  你要问我怎样才能做到?我就告诉你,你学习《弟子规》、学习《感应篇》、学习《十善业道》,把这三样东西百分之百的落实,你就做到了,你的菩提心真发出来了。然后一向专念,一个方向,一心一意专念阿弥陀佛,专求西方净土,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这一生决定生极乐世界,决定亲近阿弥陀佛,你的功德就圆满。贪瞋痴叫三毒,加上傲慢、怀疑叫五毒,要放下,要不放下,你的麻烦可大了。里面有五毒,...(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一六集)  2010/8/15  马来西亚华严讲堂  档名:02-039-0116》)


...的人,我相信不要很长的时间,三年肯定入这个三昧。怎么修法?看电视,会看。不会看电视的时候,全被电视污染了;会看的时候,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你天天看到电视上演的,跟这个世间是完全一样的,这个东西是假的,世间也是假的,三年这样看法你就开悟了,看电视会成佛。不会看的堕地狱,被它教坏了,你将来起心动念都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那堕阿鼻地狱。会看的开悟,会看是什么?原来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你得自在!无相解脱,从相当中看到无相。所以境界里头没有真的善恶;换句话说,一切法没有对立。善恶是对立,真妄是对立,好坏是对立,没有这个东西。我们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那就提出五十三个法门都能证无上菩提,都能成无上正等正觉,哪有障碍!法上没有障碍,理事没有障碍,诸法没有障碍。障碍是在自己的妄念,佛把它总归纳,三个障碍,起心动念是第一个,分别是第二个,执着是第三个,就这个东西障碍。放下分别执着,障碍就去了一半,小乘的三解脱门就得了;放下起心动念,大乘的三解脱门得了。小乘人入了境界,得偏真涅盘,他放下分别执着,超越六道轮回;大乘放下起心动念,超越十法界,得大自在。

  第三,「无作解脱门。无作,又云无愿。谓若知一切法无相,则于三界无所愿求」。你晓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对于求愿这个念头就打掉了。契入一个什么境界?契入遍法界虚空界跟我是一体。我们身是物质,里面是精神,我们的精神跟自性相应,《华严经》上讲的法性...(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一八集)  2010/8/16  马来西亚华严讲堂  档名:02-039-0118》)


...糟糕,你是不是要回去?要回去,早晚。你既然留恋,舍不得,好吧,六道你就再去轮回吧!佛菩萨有耐心,佛菩萨真慈悲,他在那里等你,哪一天真的在六道里面罪受够了,不想再受,佛菩萨就伸出援手来帮助你,来教你。什么叫上根利智、善根深厚?那是什么?在六道里吃尽苦头,觉悟了,不想再干。跟这些众生冤冤相报,讨债还债没完没了,天天干这些把戏,不知道这个东西一场空,一场梦。真明白了《金刚经》上说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人生如梦,真的不是假的。造善,梦中受乐;造恶,梦中受苦,醒过来了,一场空,什么也没有,这个道理很深,这个道理很难懂。所以佛当年在世讲这桩事情,讲这个道理,讲了二十二年般若。二十二年不算长,真正觉悟了,你就永远脱离六道轮回,不再干傻事了。缘特别殊胜,我们是运气真好,那说什么?说你遇到净土法门,你运气真好,菩萨都羡慕你,遇到净土一生成佛。不是成阿罗汉,不是只脱离六道轮回,脱离十法界,还脱离实报土,直接回归自性,回归自性圆明体,这还了得吗?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一九集)  2010/8/16  马来西亚华严讲堂  档名:02-039-0119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一百三十八面倒数第六行,从底下一段看起。

  「又云:观诸法空,是名空。于空中不可取相,是时空转名无相。无相中不应有所作为三界生,是时无相转...(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一八集)  2010/8/16  马来西亚华严讲堂  档名:02-039-0118》)


...的让一切众生用这个方法都非常欢喜,都认真去学习,不觉得困难,这就叫便利。《法华义疏》里面说,「方便是善巧之名」,所以佛经常常把善巧跟方便连起来,叫善巧方便。「善巧者,智之用也」。这是智慧,这智是后得智,权智、权宜、权巧。

  《大集经》上说,「能调众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这《大集经》上讲的,这是菩萨的善巧方便。菩萨能帮助一切众生,趣向,一个方向,一条路,成佛之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成佛之道,这完全是梵语音译的,翻成中国,中国文字,阿翻作无,耨多罗翻作上,无上,耨多罗翻作上,三翻作正,藐翻作等,这下面又是三,正,菩提是觉,翻成中文是觉,所以这一句话合起来讲,无上正等正觉。这是学佛人在菩提道上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三菩提,正觉,阿罗汉证得的,阿罗汉成正觉,就是成三菩提。菩萨是正等正觉,菩萨证得的是三藐三菩提。佛再加个无上,阿耨多罗是无上。所以这是成佛之道。

  在《华严经》里面,三菩提是七信位,十信位的菩萨,七信是三菩提。七信菩萨,他在断烦恼证菩提的这个等级来说,跟小乘阿罗汉平等的,智慧超过小乘,小乘在智慧上比不上他们。正等正觉,是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他们所证的,正等正觉。如果加上无上,就超越十法界。十法界里有正等正觉,没有无上。无上,必须要把无明断掉,《华严经》上叫妄想,也就是我们常讲的起心动念。六根在六尘境界里面不起心、不动念,那叫无上正等正觉,佛证得的,他超越十法界,生实报庄严土。一般修行人,叫通途的,多半都生到华藏世界,念佛的人生极乐世界。极乐跟华藏,实在讲是一桩事情。华藏是像一个大城,极乐世界是大城里面的一条街道,这样讲大家就好懂,最殊胜的一条街道。我在新加坡讲的时候,我常常用新加坡做比喻,华藏世界好比新加坡,极乐世界好比乌节路,这大家就很容易懂了。所以生净土已经就生华藏,生华藏未必生净土,这个要知道,你才知道净土殊胜。

  「又《会疏》曰:《维摩诘经》云:『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达空无...(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一九集)  2010/8/16  马来西亚华严讲堂  档名:02-039-0119》)


...者,菩萨万行,表这个意思。所以我们在佛前供花,要知道供花不是给佛看的,是表法的,花代表行门。这里解释,华有生实,实就是果实,植物先开花后结果,花开得好,我们就知道果一定结得好。菩萨六度万行有感果之能,六度万行是因,你修因将来一定有果报,六度万行所感的果就是佛华严。虽然内外两殊,生感力用相似,这个花是从外面说的,是从植物来做比喻的,菩萨修行这是内,修六度万行这是用的内功,内外虽然不一样,但是修因感果这个道理是相通的,所以生感力用相似。今即以法托事,故名华也,所以花是比喻。

  严,严是庄严,从果上讲的,行成果满,修行成就了,果报就现前。菩萨善心善行,菩萨的心就是大菩提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菩萨心。菩萨的行,我们常讲的,三学(戒定慧)、六度、六和敬、普贤十愿,这都是纲领,展开来就称之为万行。行成果满,契合相应,与性德相契合,与无尽缘起相应。垢障,垢是烦恼,障是业障,永消,永远消除了,没有了。证理圆满,这个理是心性,明心见性。随用赞德,用是起用,起什么用?度化一切众生,展现出菩萨无尽的德行,《还源观》上讲四大类:随缘妙用、威仪有则、柔和质直、代众生苦,展现出这些,这叫严。再解释三昧,理智无二,理是体,智是用,理是自性,智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交彻熔融,彼此俱亡,菩萨起用的时候,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彼此俱亡,能所斯绝,这叫三昧,这个不是普通的三昧。今天时间...(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二二集)  2010/8/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122》)


...上「具足总持百千三昧」,总持前面学过,现在看「百千三昧」。「《会疏》曰:百千三昧者,众生无量,心行不同,有利有钝,于诸结使有厚有薄,是故菩萨行百千种三昧,断其尘劳」。我们先看到此地,这是一小段。三昧就是禅定,翻成中国意思,一般翻正受,也就是正常的享受,这叫三昧。正常的标准在哪里?远离烦恼习气,我们的享受就正常。换句话说,有自私自利不正常,有是非人我这不正常,有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这都不正常。由此可知,正常的享受,真正修行有功夫的人他得到。在我们经题上,经题上半段是讲果德,你修行成就了,果德现前,那是「大乘无量寿庄严」。我们想想这个果,果当然有因,这个果太殊胜,因当然殊胜。这因是什么?清净、平等、正觉,这个三昧的标准就现前。如果我们得清净心,这叫得三昧,心不清净这没有三昧;心要是得平等心,那是更深的三昧;觉而不迷,这是诸佛果地上的三昧。所以这五个字就是阿罗汉所修的、菩萨所修的、佛所修的。

  三昧为什么有百千?实际上不止百千,无量无边。为什么?众生无量。众生的范围包括非常广,不仅仅是人类,众生这两个字,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都叫众生。所以广义的众生,除了人之外,所有的植物、动物都是众生,植物也是众生,矿物也是众生。自然现象也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我们看到空中的云彩,那是众缘和合而生的,它也叫众生。所以众生的范围太大了。除这个之外,还有我们看不见的,不同维次空间的众生,都有依正庄严,依...(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二四集)  2010/8/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124》)


...要你把那个念头从恶念统统放下,真正忏悔,改过行善,一念十念还是往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他就是大善人,他就是上善,他彻底忏悔了,人性本善,他把习性放掉了,本善现前、本性现前,他怎么不往生?他本来是佛,他怎么不往生!

  所以我们把道理搞清楚、搞明白,怀疑才能断掉,贪瞋痴慢疑这个疑就断掉,信心十足了。你要不把这些道理搞清楚、搞明白,真的,这个疑会产生很大的障碍。所以佛把这个字列在根本烦恼,你看贪瞋痴慢后头就是疑。这个烦恼什么?障碍!障碍你见性,障碍你成佛,障碍你开悟,障碍你念佛往生,你说这个东西多麻烦。所以我们学佛,在平常用功夫,那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菩提心是什么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起心动念决定与这个相应,那你就是住菩提心;与这个相违背,你的菩提心没发出来。菩提心没有发出来,念佛就不能往生,念佛是种善根。真正念佛往生的,菩提心一定具足,这个道理不能不懂。知道这个法门殊胜在什么地方?确实保证我们一生圆满成就。所以勇猛精进不是别的,勇猛精进就是彻底放下,起心动念再不为自己了。为自己是什么?为自己是你贪恋轮回,你还舍不得离开六道轮回,你为你自己。

  我们要求生西方净土,头一个,把自己放下,不要这个身了,再不执着这个身是我了,这个东西要放下。这个不放下,生生世世念佛没有往生,为什么原因?就这个道理,生生世世不肯把我舍掉。只要有我,那一大堆的麻烦都来了,我的家亲...(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二六集)  2010/8/2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126》)


...讲,你有分别、有执着,心就不诚,菩提心就没有了。菩提心的基础,放下妄想分别执着,这才是菩提心。阿罗汉、辟支佛只放下执着,妄想分别没放下,所以阿罗汉没有发菩提心,他叫小乘;发菩提心叫大乘。

  现在学佛的同学很多人产生误会,以为我去受了菩萨戒,我就是菩萨了。错了,你是什么菩萨?泥菩萨,遇到水就完了,这真的。菩萨谈何容易!菩萨第一个就是真诚,你还欺骗自己,欺骗别人,那哪能叫菩萨?凡夫里面一个善人你都没有资格,你怎么能称菩萨?你要称菩萨,那叫大妄语。诸位要晓得,佛经上大妄语,果报在阿鼻地狱。你敢冒充佛菩萨吗?冒充的目的都是为了名利,如果你真正懂得因果,你不敢这样做法。从真诚心,才有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清净平等觉是自受用,真诚心的自受用,大慈大悲是真诚心的他受用,就是待人,待人接物是大慈大悲。这种心发起来,这叫菩提心。用这种心一向专念,一个方向,西方极乐世界,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到底,一生不改变,这叫一向专念,这个人决定得生极乐世界。在念佛能不能往生,关键在此地。

  你不可以说佛经不灵,那你自己错了,佛没有说错,经典没有讲错。你要把它看清楚、要把它看明白,你自己心行跟它相不相应?心行相应,你是正修、真修;如果心行不相应,没有诚意,心里面有染污,就不清净了。什么东西染污?烦恼是染污,自私自利是染污,名闻利养是染污,贪瞋痴慢是染污。染污,你的心不清净;分别,你的心不平等;争...(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二七集)  2010/8/2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127》)


...、逞能的心、竞争的心都是属于阿修罗,罗剎、阿修罗是这样的心态。菩萨心平气和,像水一样干净,不起波浪,水平如镜,像一面镜子一样。照外面的境界照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那叫智慧现前,叫照见,它不是分别见,是照见。照见意思就是说它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分别是平的,水是平等的,没有执着,它是干净的、清净的。你说这个多重要,这真修,真干!在日常生活当中,保持你的清净平等,你叫真学佛,工作上保持清净平等,待人接物都要保持清净平等。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把这桩事情做出来给我们看。五十三参是佛善巧方便,把我们的人事环境分为五十三类,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善财童子都去接触,跟他们都去交往,他保持着清净平等正觉,成就了真诚跟慈悲,待人接物真诚的慈悲,这叫学佛,这叫成佛,我们学佛不能不知道。如果把这些重要的纲领都疏忽了,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都不相应了,那我们不是在学佛,而是在造业,造业是六道凡夫。你造的善业,你将来到三善道去受报,那个善业也得消掉,因为自性里头,善与不善都没有;造作不善业,三恶道去消业,统统是消业。业消掉之后,再回到人间来。回到人间来,实在讲,真的是佛说的遇缘不同,因缘!这是中国人讲教学,「性相近,习相远」,这是遇缘。你要是遇到圣贤、遇到佛菩萨,恭喜你,你就成圣、成贤、成佛、成菩萨去了。如果遇到恶缘的话,去搞贪瞋痴慢、去搞吃喝嫖赌,那你就到饿鬼、地狱去。这叫遇缘不同,古人说的两句话说...(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二七集)  2010/8/2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127》)


...佛;出家,他是祖师大德,他不是假的。每个人都行,只要你真正能把机会抓住。如果你今年还不满五十岁,你开始干,十年之后你成就了。第一个自己成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把握,你修成了。你要肯发愿,我在这个世间多住几年,帮助正法久住、帮助苦难众生,帮助他们破迷开悟,你的寿命可以自主,你想住多少年就住多少年,你生死自在。所以要真干,不能干假的,干假的你就错了。

  黄老居士下面说,「兹为简单易记,故从后者,以一念顷即一剎那」,这个说法比较简单。「至于剎那一念之间,即能遍游诸佛国土者」,这是经上这一句话,此正是阿弥陀佛第十一愿。十一愿的愿文,「于一念顷,不能超过亿那由他百千佛剎,周遍巡历供养诸佛者,不取正觉」。你看这阿弥陀佛发的愿,他说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于一念顷,就是一剎那,这么短的时间,一念的时间,他有能力遍游诸佛国土,就是超过亿那由他百千佛剎,这个能力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他的。这个愿文里面,没有说凡圣同居土往生者例外,他没有说这个话;他没有说这个话,那凡圣同居土的都有分,这还得了!凡圣同居土里有三辈九品,他没说下下品往生者例外,没说这个话;换句话说,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生到极乐世界,他要「不能超过亿那由他百千佛剎,周遍巡历供养诸佛者」,阿弥陀佛就不能成佛。阿弥陀佛现在成佛了,在西方世界成佛,到现在已经十劫,他的愿愿愿都兑现了,这话一点都不假。

  我们如果在这个世间修行...(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二七集)  2010/8/2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127》)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