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住持的讲记敬摘点滴2023331835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3-3-3 18:38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住持的讲记敬摘点滴2023331835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住持的讲记敬摘点滴


...你不能往生极乐净土,想得人身都很难,一到三恶道里面去就不知道多少劫才能出得了头的。所以莫贪旧游——“前途永失”。一定要珍惜光阴,正念弥陀,成办净业。

                    ——2009年冬季佛七大安法师讲于东林寺


●[净土社区]《西方确指》绝群离俗、勿自怠废、当净其心、当发道意
http://www1.fsamtj.com/my/html/News-138631.html
《西方确指》绝群离俗、勿自怠废、当净其心、当发道意
好,请看下面。示常摄曰:“有口若哑,有耳若聋。绝群离俗,其道乃崇。”这就告诉他“绝群离俗”。一个修道人一定要念念回光返照,回归自性本源。“有口若哑”,虽然有口,但要慎言,好像哑巴一样,不要随便说话。我们一天到晚嘴巴掉三寸不乱之舌,“啪啦、啪啦”说了多少话,你想想一天造了多少口业。人我是非,恩恩怨怨,言不及义,东家长西家短,真的是:我们这个口业是最容易造的。所以一个修道人不轻易说话,有口好像哑巴似的。有耳朵若聋,不要随便听人家的话。有些人就喜欢打听小道消息,人家两个人在那儿窃窃私语,他都要凑过去听一听怎么回事。其实你的耳根一定要摄住,“返闻闻自性”——闻自己能闻之性,外面的声音跟你没有关系。所以有耳朵好像是聋子似的——要这样。自己的身业离开人群,离开世俗。为什么比丘要住阿兰若?不要在人扎堆的地方去;人只要在一起,都不甘寂寞,他就想象种种热闹的场面,来用所谓的“娱乐”活动充实自己。一个修道人那是不适宜的,要离开人群,离开世俗,离开那些五欲六尘的熏习。这样,你的道业才能够崇高,才能高雅,才能脱俗,才能纯洁。
好,请看下面。示常源曰:“汝行勿怠,怠非比丘。彼自废者,多身后忧。”这是第十一段:示常源勿自怠废。就是你的修行不要懈怠,懈怠、放逸就不是比丘的样子了。一个比丘他是为什么出家?出烦恼之家,出三界之家,不仅仅是出两扇门之家。那要出三界,要出烦恼,这是要勇猛精进修行的,这叫如救头燃、如丧考妣。你看丛林为什么打木鱼,那个鱼的眼睛是睁开的。所以一个比丘如果一天到晚昏昏沉沉,睡眠时间很长,这都是不许可的。如果一个比丘自暴自弃自废——“自废”就是这种懒惰——念念不能提起正念,不能思惟无常,不能把精进勇猛的精神调动起来,一天到晚就不知道干什么。因为出了家也没有名和利的压力,如果他的道心上不来,他就容易放逸,容易懒惰。有些人说是参学,实际上到处观光旅游。再就是有些自废,也包括什么?不用在道业上,去赶经忏佛事,一天到晚像赶场一样的,这个寺院赶到那个寺院。这些都是自己荒废自己的道业。如果一个比丘不能修行脱离生死的苦海,不能利他,来住持法道,那你这个四事供养是吃不消的: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了。你接受供养不是好接受的:你不能自利利他,那接受供养是要还债的。还债怎么还呢?那就是披毛戴角还了,做牛做马去还了。甚至如果你又破戒什么,那都要下地狱。这就是自己废弃道业的人,他大都有身后的忧患。身后什么忧患?就是没有解决生死问题,甚至到三恶道里面去了。
请掀开文本第四十六页,请看第十二段。示定茂曰:“汝是道人,当净其心。能净心者,可以超群。”这是第十二段:示定茂当净其心。这四句话非常直白。说汝是修道之人,修道之人就得要修行,修道。那在修道的行门当中,当以净心为主要。这个“净心”,修清净心。为什么要修清净心呢?因为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妙真如性一切众生本具,而这些心意识的妄想、杂念本来是没有的。一切善法也在我们的真心里面完整具足,但是无量劫以来,我们随着迷惑、颠倒、污染的缘起,就断不了本来空的妄想、杂念,就不能证得本有的真如佛性。那么现在知道修行修道,一切性德本具而未修,佛性本是而未成就,现在从哪里下手?就要从净心下手,要随觉悟之缘、清净之缘来获得我们本具的清净心。
那么在一切修清净心的行门当中,念佛一法是最为直接、最为圆顿。为什么呢?我们常常说几句话,叫“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你看它就是非常直接。一念相应——我们能念的这个心跟阿弥陀佛清净的佛号相应,那么当下我们能念的这一念就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我们能够净念相继,念念跟阿弥陀佛的名号功德相应,那念念都是佛。我们凡夫众生的心要把它转为佛心,就得要靠这句佛号。这里比喻:就好像一颗清水珠,它下在浑浊的水里面,浑浊的水由于这个清水珠的力量就不得不清——变成清澄了。那么我们的乱心——散乱的心,如果有阿弥陀佛名号投进来,我们凡夫散乱的心也不得不佛——也趋向于这个名号功德的清净、平等、觉性、慈悲。这样就以具足全佛之心——我们的心具足佛全体的功德这叫全佛之心——念全心之佛。就是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涵摄着心性所有功德的。当我们以全佛之心念全心之佛的时候,我们由自心显现真实的果佛——果地上成就的佛,以他全体的福德、智慧、威德、神通道力就来加被我们,就能熏习我们。这就是修清净心最好的方法。
那能够这样信愿称名、修清净心的人,就可以超凡入圣,跟一般人就不一样。《观经》就赞叹念佛人“则是人中分陀利华”——人中的白莲华。善导大师——对这“人中分陀利华”——用五句赞叹的话进一步诠释这个经文。就是真正信愿称名的人是“人中好人”——人里面的好人;“人中妙好人”——不是一般的好人,而是妙好人,就是不可思议的好人...(●[净公上人]净公上人法语:会讲没有用,一定要做到!)


...的就用刀挖眼睛,割耳朵,这样表明他们的一种悲痛。那这个声闻都有他一种很悲痛的表达,像阿难尊者悲痛得都忘了咨问,都好像不懂得什么事情了。那你看那些菩萨呢,那些证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一个个面容非常宁静,他知道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永不涅槃,只是示现而已。菩萨就没有那种情绪化的东西。凡夫众生他有这个情执,他必然就是悲痛啊,掉泪呀,依恋啦——这样一个情绪的表达。也表达对菩萨这份深厚的感情,甚至不能仰视。
   菩萨谓曰:“诸弟子,汝等谓菩萨不复再降,恐生懈怠,从此失足,然实不尔。何以故?从是以后,汝等精进,只是自己精进,舍尘途而登圣域,大智大贤之所为也。若懈怠,亦是自己懈怠,背大道而入淤泥,无知下愚之所为也。诸弟子,但须前进,莫生系恋,但急著力,无事悲哀。”
针对这样的一个情形,觉明妙行菩萨就有第二段的开示,很慈悲地说:“诸弟子,你们不要认为菩萨不会再来了,恐怕自己烦恼重,生起懈怠之心,解决不了生死问题,修道不能进步,又沦落到三界。”这就叫“失足”,一失足成千古恨。那么人有烦恼,知见如果一颠倒,行为就会造恶业,常常会失足的。这些弟子之所以这样“涕泣悲恋”,就是对自己没有信心。就好像一个小孩子,他希望依靠他的父母,一想到他的父母要离开他,他就觉得自己没有办法生存,就会哭泣,哀恋——是这么一种情态。那觉明妙行菩萨就安慰这些弟子:“其实不是这个样子的,你们不要有这种情绪的表达。”觉明妙行菩萨一定是这些弟子走向了正途,比较能自立,他才会离开。为什么他这一会的见面有四年五个月的时间?也就是培养他们一种自立——能够站稳脚跟的一种过程。所以告诉他们:“不会像你们所担心的那样。为什么呢?从此以后,你们就会精进修行。”这个精进修行不是一般的动力机制。“是从你们自性里面生起了一种好乐精进修行的心。”就像读书一样的,不是被逼的要读书考大学,而是自己对读书有好乐,有认知,有兴趣,欲罢不能。菩萨这四年多的循循善诱——开示,使这些弟子对修行认识了它的重要性,认识到它像吃饭喝茶一样的:一日不敢离开,离开了就会饿死。他明白了这样的一个价值,明白这么一个道理,所以他自性发起了这样一个善根:要精进修行。这是菩萨能够看得到的,观照得到的,所以他才能放心离开。
   “你自己精进,就会舍这个轮回、这个南阎浮提的尘途。”“尘途”这个概念——注意——五欲六尘的客途。在这个尘途里面我们是匆匆的过客,这个地方不是我们的家乡,是在轮回过程当中很快就要过去的分段生死的这一段。而且走在这样一个客途上是满面尘埃,身心憔悴。那么你只要精进念佛,你就能够舍这样轮回的尘途而登上极乐世界的刹土。极乐世界就是“圣域”。这个一真法界——圣人住持的地方,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一去就是阿鞞跋致,所以就叫圣域——就是指极乐净土。那么能这样做,就是有大智慧、大贤德的人的作为。就像前面讲“可以超群”,像人中分陀利华似的。你能够精进念佛求生净土,舍三界的尘劳登上极乐世界的圣域,这就是大智大贤的行为。如果你不能认知到这一点,没有这样的正信、正见,就会懈怠。这个懈怠也是你自性的知见不正导致的。你如果一懈怠下来,就违背了大道。“大道”就是清净道、平等道、大乘的佛道,你就违远了,违背了。你违背这个大道就会堕落到烦恼的“淤泥”,必然被这个烦恼所主宰。如果在烦恼里面,你在那里面挣扎过日子,在那儿起惑造业,这就是“无知下愚”者的作为。那必然就会堕落到三恶道里面去。所以告诉与会弟子,你能不能念佛求生净土,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你登上极乐世界的圣人法界,要么你就是在烦恼淤泥里面,到三界的三恶道里面去注册,去报到。有时候这种选择可能就是别无选择,只有两条路可走。
所以面对这样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那只有让这些弟子们明白:“你们要明智地认识自己的前途方向,必须前进。”就是指向极乐净土这个宝所、这个清凉池,朝向这个目标前进,不能堕到“淤泥”里面去。对这个世间五欲六尘、家亲眷属、恩恩怨怨、功名利禄,不生一点系缚恋著的心——不要“系恋”。一般的,我们的心在轮回里面太久了,对这些家亲眷属、人我是非、功名利禄常常是留恋的,常常觉得它很重要。那菩萨再告:“对这些东西你得从心理上把它斩断,知道它是如梦、如幻、如影的东西,不要去留恋这些东西。只是要赶紧著力。”“著力”干什么?念佛。一个真念佛人,他的内心是要有一种决绝的心的:对三界轮回的东西他在厌离当中,真正厌离到极点,不去系恋它。你有一丝的系恋,你的厌离心就没有成就,你这一念的系恋就会构成往生的障碍。你的厌离心没有成就,愿就不能成就。所以菩萨就说:“你们能这样做,就没有必要对我的离开表示这样的悲哀。这个悲哀没有必要也没有作用,主要是你们要著力念佛。”实际上菩萨的离开也就像佛示现涅槃一样的,要让他们生稀有难遭之想,赶紧想到:“菩萨作的开示就是药,我们是病人。我这个病人赶紧服药,服药就能够痊愈。”就这个道理。
顷之复谕曰:“汝等不得更作菩萨再降想。所以者何?鸾乩之设,本为神鬼所依凭,非大菩萨应化常事。汝等若奉教无失,于菩萨生恭敬之心,难遭之想,即是大报恩处。”

好,这第二段开示以后,这些与会的弟子还是心里恋恋不舍哪,还是觉得心中没有主宰,还是在那里不肯离开。所以过了一会,觉明妙行菩萨又第三次开示。第三次开示就讲到怎么去报恩,怎么去做,就指点他们。因为这些弟子还是想:“哎呀,菩萨最好不要走哇!菩萨天天伴随着我...(●[净公上人]净公上人法语:会讲没有用,一定要做到!)


...萨、声闻、天人乃至于六道的众生,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那个极乐世界的地面都能够容纳的了。
西方极乐世界是容易往生的,但是我们地球的人类却没有多少人往生的了。这真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就不知道我们这个地球的众生为什么还要留恋、执着这个牢房里面苦难的环境。这是我们众生的一个弊端:无量劫以来在这个牢狱里面待久了。你说:“给你自由,你出来吧。”他都怕自由,他已经习惯了这不自由的情况。一般我们以为:关到牢里面给他自由——提前释放,他很高兴。但是我们确实发现:有些人待久了,他不愿意出来。我们就在这个五欲六尘、恩恩怨怨、人我是非里面待的太久,如油入面,生起不出离之心哪!这就是众生的无明了,愚痴啊!迷惑颠倒啊!无量劫以来生起不了一念的出离之心。今生闻信净土法门,了解西方极乐世界那种胜妙、庄严、利益,我们就得撩衣便行,厌离这个世间,回归极乐的故乡。

                        ——庚寅年五月大安法师讲于成都大慈寺


●[净土社区]《劝修净土诗》第十四、十五首
http://www1.fsamtj.com/my/html/News-138608.html
《劝修净土诗》第十四、十五首
好,请看下面。“人传天竺是西方,天竺支那在足傍。莫向泥途分净秽,休从火宅辨炎凉。三千世界非吾土,万亿乾坤是故乡。去去莫愁途路远,不劳弹指见空王。”
这里提到我们佛教界一个流行的说法。这个说法是出在《坛经》。有人就问往生净土的事,六祖慧能呢,他的宗门的作略是都要指归本分的,指归向上的。所以就谈到:西方十万八千里,你只要戒除十恶、八邪就没有十万八千里了;愚人愿东愿西,智人心净土净。谈这些。六祖慧能讲的没有错,法门施设他必须这样做;如果是净土宗祖师,他可能事相上要赞叹求往生。这里一个是理上的指归向上,扫荡一切,指归本分;一个是事相上一定要一往情深的执著西方求往生。这里不能执理废事,不能以禅宗的理念来扫荡净土的方法。所以针对这个来讲,有人说:“西方在哪里?就是天竺国。”但殊不知这个天竺——古印度,跟支那——支那就是我们中国,有时候称为震旦国,但是无论是印度,还是中国,还是震旦国,它都是在南瞻部洲。
一四天下以须弥山为核心,有四大部洲。我们这个地球就是南瞻部洲,有很多的国家都在南瞻部洲。都是相邻的国家,你只要步行都可以到。天竺跟西方极乐世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地理概念。所以要驳正这个观点,千万不要在这个泥途分净秽:无论是印度,还是震旦国,都同时处在五浊恶世。五浊恶世就代表这个污泥的道路。都处在这个泥泞的地方,你还分哪个是净土,哪个是秽土。全体都是秽土!再放开眼光来看,释迦牟尼佛所住持教化的一个佛刹叫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怎么划分的一个概念呢?先是一小世界,一个小世界就是一个须弥山、四大部洲、六欲天,这就形成一四天下;一千个一四天下就是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就是一个大千世界。这个三千大千世界就叫娑婆世界。“娑婆”是堪忍的意思。这个世界众生活得很苦,但这个世界众生还能够忍得下来,叫堪忍。
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人寿百岁的时候,示现八相成道。这是由于他无量劫以前作大悲菩萨的时候,曾经发了五百大愿,其中有一愿就是要在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人寿百岁众生最苦的时候过来。一切菩萨都发起不了这个悲愿。就是那些发心比较猛利的、悲心比较重一点的菩萨,也最多发愿人寿一千岁的时候,示现这个世间八相成道。唯有释迦牟尼佛大悲心极为勇猛,在人寿百岁的时候要过来。了解这个,释迦牟尼佛一佛所化的这个三千大千世界,都不是我们要住的地方。释迦牟尼佛来到火宅当中,叫“惊入火宅之门”,唯一的目的:让我们都迁移,不要再待在这个世界。这点一定要注意哦!现在有很多高谈玄妙的说:“我要在这个世间建立人间净土,建立什么什么……”佛这样说过吗?佛是要我们出离火宅哟!如果在人间就能建立净土,那就不需要阿弥陀佛,也不需要极乐世界了。就是由于我们五浊恶世,人心越来越败坏,世间的这种浊恶现象是每况愈下,一世不如一世,一年不如一年,才深切的感受到阿弥陀佛对我们的重要性,西方极乐世界对我们的必要性。这一定要认识清楚。
所以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是匆匆的过客,生命像石火电光,我们随时面临死亡。而且这里众苦充满,饮苦食毒。由这样的苦难来观照极乐世界彼岸的快乐,我们就建立一个新的观念:距离十万亿佛刹之遥远的极乐世界才是我们的故乡,这里是一个苦难的客栈。所以我们要“去去”。“去”就是往生——赶紧,用两个字‘去去’,就是非常恳切地要往生。要往生,你也不要害怕路途很遥远。有人说十万亿佛刹的西方那确实是很远,也就是有十万亿个三千大千世界。按我们凡夫的心量来说,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空间的广袤——百亿个银河系,我们都没有概念去想象。更何况还要乘上十万亿,距离很远。这个距离的远近,实际上跟我们的心量有关系。我们凡夫众生由于我执、俱生无明,所以对这个空间、数量都非常狭劣。如果对于破无明的菩萨来看,这个空间实际上也很小。华藏世界海里面第十三重世界,那十不可说不可说微尘数的刹土当中,我们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那又很近。
现在我们距离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凡夫的感觉很远。就是离我们最近的,只是登月计划成功。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像美国、法国发射的太空探测器,想去寻找地外文明。它发放的信息过来都得要两万年,空间距离太大了。那么现在我们这...(●[净公上人]净公上人法语:会讲没有用,一定要做到!)


...担任过区长,他做事很认真,大公无私工作了二十余年,现已退休,住安徽宿县西六十五华里的韩村乡南五里高家庄,距其前生家灵壁县西王庄只有120华里。
    
  王、周的这种转世(未经阴司归案等程序,径自随业缘出生),又称为“夺舍”。即受胎之时由另一中阴身(神识)代其在母腹中“住胎”,及至十月临盆分娩时突然闯来,(由业力及福力之故)将原来住胎之神识逼走而自受生,犹如夺人的房子来住,故称"夺舍"。若能转世不迷,记前世历历如昨天事。自是前生无大罪业恶报者,今既还得人身,理应警惕,当趁早念佛修行,皈依三宝。今已64岁,死期又将至矣!如再转世,能否还不迷则殊难预料。可惜此人迄今犹不知信佛,惟恐他忙忙一生又成空过也。
    
  此事以前也曾听人谈起过,始终未得亲闻。此次以患病住院因缘,他来看我时亲为我说。听后就好象听佛说法一样,顿时使我心开意解,欢喜踊跃,得未曾有。何也?这个真实的事实,足可证明佛说六道轮回之法真实不虚(录入者:本来历史上有关此类记述很多,但亲闻拔疑根最力),同时并能有力地反驳那些断言说人死后无有因果报应,轮回转生等拨无因果的邪说恶见。
    
  以上仅就周秉金本人所述大概,敬为录出,供养现前、未来十方大众,其细节种种不便具述。
    轮回之说,出自佛经,世人迷倒,不肯生信;
    沉沦长劫,汩没性灵,纷纭三界,扰扰营营;
    前王士章,今周秉金,不异其性,仅易其形;
    “人死为羊,羊死为人”,牛胎马腹,水陆空行;
    胎卵湿化,随业受生,亦犹是耳,前路冥冥;
    闻是因缘,急当猛醒,是在当人,操持命运;
    皈命三宝,执持洪名,佛法界显,九法界隐;
    念念念佛,全佛是心,即心即佛,绝去来今。
    一九七八年国庆节记于南京市钟阜医院四楼
    
  比丘圆霖病笔
  



●[贴图故事]取笑、嘲讽、给人起外号的果报
http://www1.fsamtj.com/my/html/News-138559.html
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  ——《地藏菩萨本愿经》
  佛世的时候,有一位长者的妻子,怀孕之后,身体就臭秽不堪,谁也不愿接近她。她满月生下一个孩子,皮包骨头,身相瘦弱憔悴,非常难看,而且这孩子身上沾着粪便。
  他长大后,不愿意呆在家里,而且贪嗜粪便,父母和亲友们都很厌恶,不愿意见他,后来他被逐出家门,在外流浪,以粪便为食。为什么他会这样颠倒异常呢?也是受业力支配,他也是不自在的。他的前世因缘是这样:
  往昔拘留孙佛时代,他出家做一所寺院的住持,当时有几位施主供养僧众洗浴,洗完后再用香油涂身。僧众中有一位阿罗汉,住持一见他就起嗔心,恶骂他:“你一个出家人还以香油涂身,这和用人粪涂身有何差别?”阿罗汉听后对他生起怜悯之心,就在他面前示现种种神变。住持当时就忏悔罪业,以恶口业力,他在五百世中,身体常常臭秽,人都不愿意接近他。
  在对阿罗汉说“和人粪涂身有何差异”时,他的心中就已落下相应的印象,因缘聚合,果然显现身体臭秽、贪吃粪便的恶相。一切都是心作心显,口里如是说,心中如是分别,就会如是现前。这是依他起无欺的显现。
  佛世之时,王舍城有一位长者,财宝多得无量,长者的妻子怀胎十月将要临产,胎儿却始终不肯出生。不久,又有身孕,生产之后,前面怀的胎儿仍然住在右肋部位。这样接连产下九子,先前的胎儿都不肯出生。后来长者的妻子生重病死去。
  亲友们把她的遗体抬到坟场,请来大医师耆婆,剖腹取出一个小孩,身体虽小,胡须和头发都已经苍白,他弯腰驼背地一边走一边环顾四周,开口对亲属们说:“你们要了解,我是前世以恶口骂僧,此生才在母胎里经过六十年受这种苦恼。”亲属们听他这样说,都悲哀哭泣,说不出话来。
  当时世尊知道老小孩的善根已经成熟,就带着大众来到停尸场所,叫小孩:“你是长者比丘吗?”老小孩说:“我是。”连问三次,都回答是。大众问请佛陀这事的前世因缘。
  佛说:“那是迦叶佛的时代,一次比丘们结夏安居,众僧和合,派遣一位老比丘作僧众维那,大众共立制度,安居期间,得道的圣僧才可以和大众一起自恣,否则没有资格。老维那没有得道,僧众不许他布萨自恣。他心里恼恨,发劳骚说:‘我专门管理僧众事务,让你们能安心办道,今天竟被拒之门外,不许自恣布萨羯磨。’
  然后他就辱骂僧众,不久被关入一间屋子里。他怒气未消,大声叫嚷说:‘我要让你们常在黑暗之中不见光明,就像今天我被关入暗室一样。’
  说完之后,老维那便自杀身亡,堕在地狱之中受极大痛苦,今天才脱免做人,承着恶口黑业的余报,还要在母亲胎狱中住六十年,不见天日。”
  还有,往昔一位三藏比丘见到一位老比丘缓慢地进餐,说他象老牛反刍一样,以此恶业,他在五百世中转生为牛,后来成为最后有者,生来即长有两个咽喉,反刍食物。另有一位三藏比丘对其他比丘说:“你们如牧童一样。”结果他五百世转为牧童。有一位年轻比丘,见老比丘跳过水沟的样子很滑稽,就随口说道:“你刚才的模样像猴子。”结果五百世转为猴子。迦叶佛教法中五百僧人,给比丘取“断足”、“断臂”等的恶名,由此许多世中堕入地狱,又在五百世中被砍断手脚死去,这一世转生为释迦族的五百女子,也是手脚被琉璃王的军队砍断。所以,无论取何种恶名都会以业增上广大,需要感受五百次那样的等流果,确实说什么就会变成什么,语业的势力不可思议。
  明白业无欺变现的法则之后,我们不能乱想不能乱说,在语言上要谨慎,不能嘲讽别人,不能给别人取外号。以前大恩上师讲《百...(●[净公上人]净公上人法语:会讲没有用,一定要做到!)


...什麼?宇宙出現了,我出現了,我是正報,宇宙是依報,就是我們的生活環境,同時出現的,宇宙誕生了。多少時間?一剎那。這一剎那是形容極短,時間的短,短到什麼程度我們無法想像。現代的尖端科學,量子力學裡面講的,叫小光子,它存在的時間非常短暫。現象是什麼?就是那一個小光子裡面有物質現象、有精神現象;雖有物質、精神現象,我們看不出來。我們要怎樣才能看出來?一定要這種現象,那個念頭、意念的現象,要很多念頭累積起來我們才看見,才看到物質現象,從物質現象裡面我們就看到精神現象。這個物質是什麼?這個物質能看、能聽、能懂得人的意思。它自己也有意思,它也懂得一切萬事萬物的意思,它通的,它沒有障礙,它通的。它沒有空間,它沒有時間。沒有空間,它跟任何物質沒有距離;沒有時間,它沒有過去、沒有未來,完全在當下,這是常寂光裡面的狀況。
  可是念頭一動,常寂光沒有了。常寂光沒有了,叫無明。你看我們現在,我們現在有無明。無明從哪裡看?你看看我們居住的環境,如果把太陽拿掉,把月亮拿掉,把燈拿掉,是什麼樣的環境?一片漆黑,這就叫無明。諸位要知道,如果你明心見性,不是這個現象,統統都拿掉,一片光明。這是自性的性光,自性的光明是永恆的,是不生不滅的。我們現在是無明障礙了光明,不是我們的光明沒有了,我們每個人都有常寂光,只要我們寂,光就現了。寂是什麼?寂是心裡面一個念頭都沒有,這個寂的意思,就是說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全都放下,都沒有了,這個寂光才現前。如果我們只是說執著放下了,那了不起,執著放下,六道就沒有了,六道從執著來的。分別放下,分別放下了,四聖法界沒有了,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個沒有了,就是十法界都沒有了。出現什麼?出現實報莊嚴土,那是法身菩薩、諸佛如來他們所居住活動的環境。如果起心動念都沒有了,連習氣都沒有了,那就完全回歸到常寂光,回歸了,實報土也沒有了。


●[净土社区]你平常能够做假,但是临终你绝对做不了假!
http://www1.fsamtj.com/my/html/News-138521.html
你平常能够做假,但是临终你绝对做不了假!


                    净界法师


    我们再看最后的「舍报往生」。

    就是印祖的最后的临终的情形,我们分三段说明,先看第一段。

    舍报往生—

    师之示寂也,预知时至。民国二十九年春,有云:「今已八十,朝不夕保。 」 又云: 「光将死之人, 岂可留此规矩?」逮冬十月二十七日,略示微疾,至二十九日午后一时,即命召集在山全体职事及居士等,至关房会谈。告众曰:「灵岩住持,未可久悬。」即命妙真任之,众表赞同,乃詹十一月初九,为升座之期,师云:「太迟」。  改选初四,亦云「迟了」,复择初一,即点首曰:「可矣。」
  
    这段是表现出印光大师他的预知时至, 「师之示寂也,预知时至」。

    这件事情是这样,我们修净业的人,我们在栽培信愿持名这三种功德的时候,刚开始这个功德是脆弱的,是不决定的,我们可能念了佛,我们自己也觉得没什么改变,别人看我们也没什么改变。但是你要修行到净业成就的时候,你会知道一些事情,就是说,虽然你往生极乐世界,那个正式的功德还没有显现,但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个山雨欲来的时候,那个风吹过来,你就知道一些征兆,你会知道一些消息。

    就是说,如果你不是临终的时候,被善知识七推八推的硬推上去的,那不讲,你真正是凭你自己的本事净业成就的,你来助念,我也往生,你不来助念,我也往生,这种人都能够预知时至,他能够在这个净业成就的时候,他会知道一些消息,我们看印光大师也是这种情形。

    民国二十九年初,这个时候是八十岁了,这是他往生那一年,他有一天说:今已八十,朝不夕保。我现在是八十岁了,早上保不住晚上,早上在,晚上不一定在。又说:光将死之人,岂可留此规矩。我是一个将死之人,怎么可以留下这些规矩,我查过《文钞》的数据,他这个规矩是什么规矩?他也没详细讲。总之,他这段话意思就是,光将死之人。等到冬天十月二十七日,这个时候是八十岁快结束的时候,略示微疾,身体上有一些疾病了,到二十九号的时候,午后一点,下午一点,突然间就把在山的全体执事,及所有护法居士都召集起来,到关房里面会谈,讲一句话,说灵岩住持,未可久悬。
  
    这个地方我解释一下,这个事情是这样,灵岩山寺本来是一个没落的道场,印祖在离开普陀山以后,他以他的威德力,去那个地方住持,很多人就来供养,供养以后就把这个灵岩山开创起来,他就安排很多的制度,念佛的制度,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但是印光大师的心情,他不喜欢剃度徒弟,也不喜欢做住持,那怎么办?他就请慈舟老和尚来干这件事, 慈舟老和尚也答应来干这件事,后来就是有点意见,是什么意见?慈舟老和尚的意思要持午,印光大师的意思就是以念佛为主,他晚上是开缘吃东西,这个意见就是有一点不太一样,慈舟老和尚就离开,离开以后,从此以后灵岩山就没有住持。
  
    这件事情我说一下,我们讲这个普门示现,善知识是在度化众生的方便的确不一样,有些众生必须要这样度化,有些众生必须要那样度化,不管我们今天是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来摄受众生,使令他能够转凡成圣,这是重点上!我们内心不是跟烦恼相应,不是跟个人的贪嗔烦恼相应,完全是清净心、大悲心。所以虽然每一个善知识的法善巧会有冲突,但是这是个人的因缘问题。
  
    譬如说我们看《法华经》,智者大师有批注,隋朝智者大师,但是三论宗的嘉祥大师,他有时候也会指出智者大师讲错。窥基大师他不指名道姓,但是他有时候也会暗示《法华文句》里面这句话他不同意。但是,善知识这只是对于事情的一种看法,他没有烦恼相,他只是表现法的一种争执而已,他不是随烦恼而转,不像我们凡夫的对立,不是的。
  
    所以说这时候,灵岩山的住持就没有了,事实上就印光大师做住持了。他临终的时候说,这件事情要解决,不可以久悬,不可以老是这样放着空着,不行。这时候就命令妙真法师来当住持,当然印光大师的威德,他一这样讲,大家都表示同意。乃詹十一月初九,为升座之期,这个就好吧!预定十一月初九,拟订在十一月初九,印光大师说这个太迟了,因为印光大师往生的时间比这个早,他意思要亲眼看到这个升座,说太迟了。就改初四,他说也太迟了,初一,好,可以!

    果然:初三晚,语真达法师等云: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初四早一时半,由床起坐云:念佛见佛,决定生西。言讫,即大声念佛。二时十五分,索水洗手毕,起立云: 蒙阿弥陀佛接引,我要去了,大家要念佛,要发愿,要生西方。说竟,即移坐椅上,面西端身正坐,延近五时,在大众念佛声中,安详西逝。

    这段是正式说明,印祖他临终的情况。到了初三晚上就告诉真达法师等说:净土法门,别无奇特,净土法门没有什么特别,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

    我们念佛的人,就很容易把印祖这句话给忘掉,恳切至诚!我们就是很随便的念佛,不知道这种恳切跟至诚的重要性,这个恳就是诚的意思,恳跟诚都是一个真实而不虚妄的意思。就是说恳切至诚这个地方,表达了两个意思,就是你念佛的时候,你一定要有一个真实的信心,以及坚定的愿力,心中没有妄想。如果你念佛的时候心中有妄想,这就不真实。你念佛的时候内心没有归依的心,也不真实。深信而力行,力行而深信;有信心有愿力,有愿力有信心;这个是跟弥陀感应道交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讲 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他在临终之前一天讲出这句话,隔天早上就起床说念佛见佛,决定生西。由念佛...(●[净公上人]净公上人法语:会讲没有用,一定要做到!)


...你往生极乐世界,那个正式的功德还没有显现,但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个山雨欲来的时候,那个风吹过来,你就知道一些征兆,你会知道一些消息。

    就是说,如果你不是临终的时候,被善知识七推八推的硬推上去的,那不讲,你真正是凭你自己的本事净业成就的,你来助念,我也往生,你不来助念,我也往生,这种人都能够预知时至,他能够在这个净业成就的时候,他会知道一些消息,我们看印光大师也是这种情形。

    民国二十九年初,这个时候是八十岁了,这是他往生那一年,他有一天说:今已八十,朝不夕保。我现在是八十岁了,早上保不住晚上,早上在,晚上不一定在。又说:光将死之人,岂可留此规矩。我是一个将死之人,怎么可以留下这些规矩,我查过《文钞》的数据,他这个规矩是什么规矩?他也没详细讲。总之,他这段话意思就是,光将死之人。等到冬天十月二十七日,这个时候是八十岁快结束的时候,略示微疾,身体上有一些疾病了,到二十九号的时候,午后一点,下午一点,突然间就把在山的全体执事,及所有护法居士都召集起来,到关房里面会谈,讲一句话,说灵岩住持,未可久悬。
  
    这个地方我解释一下,这个事情是这样,灵岩山寺本来是一个没落的道场,印祖在离开普陀山以后,他以他的威德力,去那个地方住持,很多人就来供养,供养以后就把这个灵岩山开创起来,他就安排很多的制度,念佛的制度,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但是印光大师的心情,他不喜欢剃度徒弟,也不喜欢做住持,那怎么办?他就请慈舟老和尚来干这件事, 慈舟老和尚也答应来干这件事,后来就是有点意见,是什么意见?慈舟老和尚的意思要持午,印光大师的意思就是以念佛为主,他晚上是开缘吃东西,这个意见就是有一点不太一样,慈舟老和尚就离开,离开以后,从此以后灵岩山就没有住持。
  
    这件事情我说一下,我们讲这个普门示现,善知识是在度化众生的方便的确不一样,有些众生必须要这样度化,有些众生必须要那样度化,不管我们今天是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来摄受众生,使令他能够转凡成圣,这是重点上!我们内心不是跟烦恼相应,不是跟个人的贪嗔烦恼相应,完全是清净心、大悲心。所以虽然每一个善知识的法善巧会有冲突,但是这是个人的因缘问题。
  
    譬如说我们看《法华经》,智者大师有批注,隋朝智者大师,但是三论宗的嘉祥大师,他有时候也会指出智者大师讲错。窥基大师他不指名道姓,但是他有时候也会暗示《法华文句》里面这句话他不同意。但是,善知识这只是对于事情的一种看法,他没有烦恼相,他只是表现法的一种争执而已,他不是随烦恼而转,不像我们凡夫的对立,不是的。
  
    所以说这时候,灵岩山的住持就没有了,事实上就印光大师做住持了。他临终的时候说,这件事情要解决,不可以久悬,不可以老是这样放着空着,不行。这时候就命令妙真法师来当住持,当然印光大师的威德,他一这样讲,大家都表示同意。乃詹十一月初九,为升座之期,这个就好吧!预定十一月初九,拟订在十一月初九,印光大师说这个太迟了,因为印光大师往生的时间比这个早,他意思要亲眼看到这个升座,说太迟了。就改初四,他说也太迟了,初一,好,可以!

    果然:初三晚,语真达法师等云: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初四早一时半,由床起坐云:念佛见佛,决定生西。言讫,即大声念佛。二时十五分,索水洗手毕,起立云: 蒙阿弥陀佛接引,我要去了,大家要念佛,要发愿,要生西方。说竟,即移坐椅上,面西端身正坐,延近五时,在大众念佛声中,安详西逝。

    这段是正式说明,印祖他临终的情况。到了初三晚上就告诉真达法师等说:净土法门,别无奇特,净土法门没有什么特别,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

    我们念佛的人,就很容易把印祖这句话给忘掉,恳切至诚!我们就是很随便的念佛,不知道这种恳切跟至诚的重要性,这个恳就是诚的意思,恳跟诚都是一个真实而不虚妄的意思。就是说恳切至诚这个地方,表达了两个意思,就是你念佛的时候,你一定要有一个真实的信心,以及坚定的愿力,心中没有妄想。如果你念佛的时候心中有妄想,这就不真实。你念佛的时候内心没有归依的心,也不真实。深信而力行,力行而深信;有信心有愿力,有愿力有信心;这个是跟弥陀感应道交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讲 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他在临终之前一天讲出这句话,隔天早上就起床说念佛见佛,决定生西。由念佛为因,见佛为果,临终见佛,决定生死,这个时候讲完就大声念佛,其它话就不讲了。到了二点十五分的时候,他就要洗手,洗完手就站起来,他本来是在床上,现在站起来,就讲说蒙阿弥陀佛接引,我要去了,大家要念佛,要发愿,要生西方。   

    这个地方是这样子,印光大师说:我们一个人的一生,你平常都能够做假,你没有修行,你能够装出有修行的样子。但是临终你绝对做不了假,你再怎么样,你都做不了假,因为临终不是你能够做主。所以我们这句话看得出来,印光大师如果讲这句话是在平常,那可能是也没有很特别,但是在临终讲出这句话就是很特别了,这是一种真实的境界,就是说:蒙阿弥陀佛接引,我要去了,劝勉大家要念佛,要发愿,要生西方,这可见得印祖真正是有真实的修行。

   「蒙阿弥陀佛接引,我要去了」,在这样站起来讲完以后,就坐在椅子上,这个时候,从此就不讲话了,面西端身,移坐正坐,五点的时候,在大众的念佛声中,安详西逝。最后: 师生于清咸丰十一年辛酉,十二月十二日辰时,寂于...(●[净公上人]净公上人法语:会讲没有用,一定要做到!)

净公上人專集網站 http://www.amtb.tw/  http://www.amtb.cn/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s://www.hwadzan.org/
圣贤教育全球学习网陈大惠老师  http://www.sxjyxxw.org/
儒釋道網路電視台 http://tv.amtb.tw/  http://www.amtb.tw/tvchannel/play-1-revised.asp
儒释道网络电视台APP下载  http://www.amtb.cn/amtbapp/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http://www.amtb.org.tw/rsd/rsd.asp
华藏弘化电台-儒释道学习网  http://www.rsdxxw.com/play/153-0-0.html
狮子吼净土专修网  http://www.amtb-shizihou.org/
悟道法師佛法交流專頁  http://www.shiwudao.net/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http://www.amtbcollege.org/  http://www.amtbcollege.org/amtbcollege/index.asp
净宗学院  http://www.jingzong.org/
今現在說法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http://www.amtbhk.com/
佛教藏经集  http://www.fodian.net/zjj/
净公上人影音圖文檢索中心  http://ft.amtb.tw/index.php
儒释道学习网  http://www.rsdxxw.com/
教学为先网  http://www.jxwx.org/index.html
无量香光的youku播单 http://i.youku.com/i/UMTMxOTIxND ... ;order=1&page=1
无量香光的tudou播单  http://playlists.youku.com/?spm=a2h3j.8428770.3336676.3
佛学视频网  http://www.fxsp.org/index.html
学习《弟子规》汇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2F1gbRPaW8kYDn8#rd
传统文化老师讲座汇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2F1gbRPaW8kYDn8#rd
國學治要  http://www.amtb.cn/pdf/EB35-06-01.pdf
群書治要360第一冊  http://www.amtb.cn/pdf/HZ35-12-02.pdf
群書治要360第二冊  http://www.amtb.cn/pdf/HZ35-13-01.pdf
群書治要360第三冊​  http://www.amtb.cn/pdf/EB35-18-01.pdf
群書治要360第四冊  http://www.amtb.cn/pdf/HZ35-015-01.pdf
《群書治要360》中英對照版本  http://www.amtb.cn/pdf/EB50-01-01.pdf
學佛日誦   http://www.amtb.cn/pdf/CH25-12-01.pdf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難字注音】  http://www.amtb.cn/pdf/CH02-06-03.pdf
電子書_免费高速下载|百度网盘-分享无限制  https://pan.baidu.com/share/link ... B%E5%AD%90%E6%9B%B8
從FTP站台下載 ftp://ftpa.amtb.cn/  ftp://ftp8.amtb.cn/  ftp://ftp2.amtb.cn/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儒释道文字资料」,点击链接即可保存。链接:https://pan.quark.cn/s/99366735bdc5
大藏经及高僧大德讲经说法文字资料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41RE47lujteCj-W2DnYNPQ?pwd=i35p 提取码:i35p
圣贤教育音频视频链接:https://pan.baidu.com/s/1iJiTm4DpCSI9iED-YgGxdw?pwd=2m4k 提取码:2m4k
高僧大德讲经说法音频视频链接:https://pan.baidu.com/s/1uAtE6sRBPKRSkg5Nm-FJbQ?pwd=0963 提取码:0963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珐輪。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珐輪,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