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蔡礼旭老师主讲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3-1-2 22:27
標題: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蔡礼旭老师主讲
敬摘自《蔡礼旭老师:《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53-104)》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七十八集)  2012/9/15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57-0078



  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下午好。我们《群书治要36O》的课程,上一次跟大家交流到是「贵德」部分第十个纲目「学问」。我们一看到「学问」,就想到求学问首先一定要立志,有高远的目标。这个目标它就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成为自己用功不懈的动力。确实,我们看到现在这个时代年轻人缺乏目标,养尊处优,享福多。人真的,没有目标,在福报当中他就堕落了,被这个顺境给淘汰了。从小不愁吃穿,对家庭没有责任感。一没有责任感,悠悠放任,都是享福,觉得都是应该的。看了实在不忍心责备他们,只觉得蹉跎人生宝贵的光阴,还是我们对不起这一代的孩子。因为我们不懂让他从小立志,从小有努力的目标,从光宗耀祖、光耀门楣到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他从小就是这个态度,他有努力的方向。

  孔老夫子是至圣先师,他老人家修学的心得当中就提到,他十五岁就立志于学圣贤之大道。这个圣贤大道在《大学》当中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人生的目标就是带给天下人安定和平,那这个是任重而道远,一生努力不懈的目标。我们看夫子十五岁就立这个志,所以他的人生能够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不是偶然的。夫子影响的是两千多年来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有依照夫子教诲的,家庭幸福。这个齐家不只齐了他自己的家,齐了天下的家。夫子的后代,八十几代不衰,都出圣贤人,历朝历代都是。我们遇到夫子的后代,当官,清廉,有奉献精神;当老师的,教学不倦。我们遇到都非常优秀,在各行各业都做出贡献。所以我们从事教育界的人立志就以孔老夫子为榜样,您也可以开两千多年不衰的家道。因为难行能行,夫子那个时候承传道统很难,现在也很难。您有这一分承担,这无量的功德就庇荫你的后代子孙。

  不只家庭受益,我们看到历朝历代,只要奉行夫子的教诲,依他的教诲去为政,一定成就一个盛世,治国。现在美国都将孔老夫子圣诞定为教师节,等于夫子已经成为天下人的老师了,他为整个天下的安定和平做出贡献。七O年代汤恩比教授,他是研究整个世界的历史文化,他有通盘的领会,一个英国人讲到了,「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要靠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就是要靠中华文化儒释道的教育了。所以夫子的教育、夫子的智慧,将对于二十一世纪是能不能走上安定、幸福,关键的指导智慧了。

  那当然,首先人能弘道,我们华人,中国人,得先好好学习夫子的教诲,自己能修身、齐家、治国,进而为世界尽一分我们的本分,带给世界安定和平。所以学首先要立志,立了志向,我们看到前一节课,我们一起交流到的句子,一百五十一句,开头便说,「学不倦,所以治己也;教不厌,所以治人也」。这教不厌代表他有利益天下之心,他才会不辞劳苦的去讲学。就像夫子、像释迦牟尼佛、像伊斯兰教的穆罕默德、基督教的耶稣基督,他们都是竭尽全力的从事教化的工作。因为「人不学,不知道」,他学了才能断恶修善,改变自身的命运。人心善良了,风调雨顺,国丰民安,这是从根本能够真正利益人,根本化解人世间的灾难。而学不倦也提醒我们学习要主动,任何学问有成就的绝对不是父母督促、老师叮咛,这样不可能成大气候,都是自己主动,而且精进不懈,不厌倦,就是很有恒心。

  下功夫在「治己」,这又告诉我们,学问首先下手处在对治自己的习气,所以「物格而后知至」。你不对治习气,去掉烦恼,那我们就变成习气的奴隶、欲望的奴隶了,就谈不上去利益别人,自己都变欲望奴隶了,不可能利益别人。所以必须格物,物格了,烦恼轻智慧就长,所以叫知至。有了智慧,有了觉照,时时观照自己的心诚不诚,意正不正,念头一不对了,马上「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他那个诚意、正心可以保持。心正,他的修养不断提升。修养提升了,自自然然唤醒身边家人、朋友的本善之心,产生正己化人的效果,家齐。你的家庭、你的团体又是社会的榜样,达到影响社会国家的力量。而且这个力量很自然,不用刻意去广告,有心的人自自然然来向他请教。我们看教育界吉林松花江中学,我看去过他们学校参观的应该几百所学校跑不掉。

  前不久,我们有机会接触江苏一家民营企业,固锝公司,他们员工有三千人,他们落实师长提的「家文化」的理念。他们的员工很团结,而且三千员工不打卡。这个董事长讲,「哪有回到家还打卡的!」信任每一个员工都爱这个家,都为这个家付出。有一个员工离职五年了,后来生了重病,同仁一知道,马上整个公司发起捐款。连离职五年的员工都当家人一样看待,赶紧把钱给他送过去,助他一臂之力,这是最危急的时候。所以这个公司,微软、IBM,很多大的公司都去他们公司挖宝,超过一千家。他就把自己公司建好了,家齐了,确实产生对整个国家社会非常好的影响。

  当时候我们在看到,他谈到他公司是怎么经营「家文化」,那马达加斯加的大使、马其顿的大使,他们听完以后说,「我们以前的印象,觉得在中国好像劳工有时候都会被老板欺负的,怎么你这个老板这么好?」所以您看,一个企业、一个团体依照老祖宗的教诲去做,真的是让中国人在世界上都得到人家的尊重,那个大使说看了很感动。甚至于说,以后要到他们国家去投资的,是不是先去师长那里上上课,先到这个公司去培训培训,然后再到他们的国家去。所以这种「家文化」,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确确实实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国度的人统统都认同、都感动。所以真理是相通的,中华文明应该是世界的魄宝。确实本善是每一个人都有的,接触到这些东西,跟他本善相应,统统非常认同。

  我们从夫子立志的态度到夫子治学,很强调力行。夫子每天非常刻苦,时时观照自己有没有「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每天都在道德学问当中下功夫,在自己的习气当中下功夫。所以确实都是做到学不厌,还有治己的功夫。

  我们看到下一句,一百五十二句,这一句当中也都告诉我们,求学很重要的一些态度。「君子学以聚之」,学问要不断的积累,不怕困难。「问以辨之」,代表求学问,不懂的,「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这一点很关键,「能亲仁,无限好」,但我们得要好学、好问,才能得大利益。所以养成一个习惯,听不明白的,看书看不懂的,赶紧把它写下来,遇到专攻这方面学问的人、有经验的人,赶紧向他请教。

  我们想想,怎么我们请教人家学问这么不主动?这是结果,原因是什么?没有动力。为什么没有动力?因为没有发愿,或者愿发了不彻底,没有保持。比方,我们从事教育工作,韩愈先生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真正以这个为我们的本分,我要传道,要让学生们都能明白人生的道理、人生的意义是什么。那我得先懂道理,我得先活出有意义的人生,那他的学习决定是主动积极的。因为他早一点明理,他就早一点利益学生。慈悲是动力,利益学生是动力,所以他一不会了,他就去请教别人,他怕误人子弟。他要解惑,那他自己还在迷惑当中,他怎么去帮人家解惑?所以不能主动学习、主动发问,是我们的使命感不足,要从根本反思,进而要下功夫。不能消遣圣教,不能玩弄圣教,要学了就一定要把它学彻底。就像《中庸》里面,「有弗学,学而弗能弗措也」,他一定要把它学到,他一定要把它行到彻底。这个是有志气,做圣贤的好弟子。

  「宽以居之」,这个提醒我们,学圣贤的学问一定从厚道学起,忠厚,不苛刻,有宽恕的态度。「仁以行之」,仁慈博爱的精神终身奉行,广行于天下。夫子对子夏讲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君子儒就是把这些圣贤的大道利益天下之人,是这个胸怀,不是学一学就自己快乐就好了。

  接着我们看一百五十三句,我们把它念一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易曰。君子以多志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这一段经文讲到了,工匠想要,这个『欲』是想要,『善其事』,就是把他的工作做好,做到尽善尽美、日新又新的话,他『必先利其器』,必须先让他的工具很精良。俗话讲,「磨刀不误砍柴工」,你要砍柴砍得好,你首先得把刀这个工具给磨好。它是藉由这一个比喻接着来彰显下一句的道理。『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这个士人想要宣扬、弘扬这些伦理道德、道德仁义,所谓「五伦十义」。确确实实人懂得五伦十义了,身心安康、家庭安定、社会和平,人与人不会有冲突了。这是读书人的责任,因为读书人明理,就有这个责任去教育大众。

  所以在古代,读书人很受尊重,私塾老师很受尊重,因为他宣扬圣教。你不宣扬圣教,家庭亲不了,他不懂道理。那当然,读书人也以这个为自己的责任,所谓「君子不耻身之贱,耻道之不行」,伦常大道不能推行是他的羞耻。「不忧命之短」,不怕自己短命,活一天,尽心尽力做什么?帮助老百姓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能够过上幸福的日子,所以「不忧命之短,忧百姓之穷」。老百姓现在最穷困的是什么?这个时代不单是穷在生活,很多地区是很富足的,穷在思想观念的错误、偏颇,结果造成一生的痛苦。现在忧郁症、自杀的人太多,很多都是价值观的偏颇,从心理上的烦恼、痛苦延伸到身体的疾病,以至于家庭社会的劫难。

  我曾经第一次到上海,那已经是两千零四年的时候,当时候有一位女士,她也是企业界的人,她认识很多企业家,她给我说到,她说她有很多企业家的朋友,他们穷到只剩下钱而已了。我当时候印象很深。所以再读到这一句说「忧百姓之穷」,就体会到,真的,人没钱,但是心里很朴实,很知足常乐,他日子还很好过。就像我们有朋友到西藏去,他们连菜都吃不上,只有青稞面可以吃。你真的要吃青稞面以外的,什么黄瓜、马铃薯这些东西,你要吃那个东西,去买要四、五个小时的路程。他们的生活,在我们大都市的人一看,「拜托,那还是人过得的日子吗?」可是人家的笑容这么灿烂,那么好客,他家里已经没有这些粮食了,看到客人来了,盛情款待,重义轻利,不会想自己。所以真正人生的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懂得感恩,懂得知足,不去计较。

  我们朋友还提到,他说他们住到旅馆里面去,那旅馆都没有锁,结果一个十九岁的女孩看了就发火了,说「我们东西都放在这里,你们怎么连一个锁都没有?」那服务小姐说,「我们从来不丢东西,妳放心、妳放心。」她还是不能接受,她说,「妳赶快去给我买一个,不然妳的服务太差劲了。」她说,「我帮妳看。」她还是不愿意,最后没办法了,人家只好去买一个锁。这个使我们反思到,到底是这个从大都市来的人文明,还是住在西藏的人文明?人家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人家做到了。我们在城市里面这些种种现象是不正常的,我们还觉得我们比较有见识,这样叫正常。

  所以看起来好像是穷人比较穷困,我看这个时代,愈有钱的人愈危险,烦恼愈多。有时候打开报纸,某某地区首富自杀。这么有福报,就因为人生不知道意义何在,不知道怎么去掌握人生的方向盘,最后变成令人伤痛的结果。那不只是这么有钱的人,我们看每一年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自杀的,这些学历都很高,而且很多都是名校。看起来他成绩好没有苦难,事实上他可能比成绩不好的人更大的苦难。因为你没照顾他的心灵,「成绩好,不用担心了。」他的得失心愈来愈重,他嫉妒心愈来愈重,他得失心控制不了了,最后就可能禁不起挫折,就寻短见。假如有老师、有读书人教导他孝悌,念父母的恩,这种悲剧就不会发生了。所以读书人宣扬伦理道德刻不容缓,真的是忧百姓之穷的人,决定尽心尽力提升自己,去利益他人。

  韩国人曾经,这应该也是这十来年的事情,社会动乱,离婚率、犯罪率愈来愈高,一群读古书的人在他们祖先牌位前忏悔,说他们读圣贤书却不能够改善社会风气,是他们的过失。我们听到这一段很感动,这确确实实是读书人的气节。我们想起孔老夫子讲的,「诗书之不讲,礼乐之不习,丘之罪也」。夫子说到,诗书这些伦常大道没有人去宣讲,礼乐这些教化没有人去发扬、没有人去奉行,都是他的罪过。所以夫子是我们读书人永远的效法的一个榜样。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我们时时下功夫,要从根本。读书人发了这种志向,弘扬大道,但要从哪里下手?「必先读其书」。先觉觉后觉,他自己得先明理觉悟了,他才有可能去能觉悟他人。《大学》开篇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自己要下功夫在恢复明德,明是智慧,德是德能、福分,自己要下这个功夫。那要恢复自己的明德,首先要知道障碍在哪里。明德是本有,他现在是被分别执着、被习气给障碍住了。你读书了,你就明白。明白叫理解了,理解了接着要力行。所以明理叫看破了、看懂了,看清楚自己的分别执着习气在哪。那行呢?力行是放下,放下习气、放下分别执着,就可以恢复明德。

  我们真的没有读经书,我们真的没有听经,确实都不清楚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比方我们读经,「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读明白这一句,怀疑自己这个疑心放下,把自信心找回来了,这个是读经。我们听经,听懂一句就知道怎么样下功夫。我们听师长讲到,「念头里面有高下见就是傲慢」,高下,我长得高,他长得矮;我学历高,他学历差;我家有钱,他家没钱;我先学传统文化,他后学传统文化;我有智慧,他没智慧。这个高下的念头很可能念念相续。但没有师长这样点出来,讲明白,我们真不知道起心动念都是错误,学了老半天都没进步,又根本不知道问题在哪。发现自己的过失叫开悟,不是坏事情,日日知非,可以日日改过。所以一定要突破什么?习气使然,浑然不知。我们这个傲慢的习气随时都在,都看不出来,现在听明白了,善观己心,在每个念头。一发现傲慢了,发现有贪瞋痴了,赶紧「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把它转过来。所以要能对治习气,首先得先明白道理,明白问题在哪里。所以一定要深入圣贤经典,所谓深入经藏,智慧才能如海。

  我们立了很好的目标,首先得要先深入经典,明理,而且要懂得厚积薄发,懂得潜下心来修学。我们观察,确实很多人很有忠信的特质,他觉得这是他应该做的,他不怕苦、不怕累,尽心尽力做,那也很守信用,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去完成。但是他尽心尽力去做,去弘扬文化,但弘扬文化,齐家、治国、平天下,它的大根大本在格物、在修身。格物、修身,那可非一日之功。古人留了一段话,「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他用功在格物致知,在突破自己的习气,无遗力,就是没打闲岔,就一心一意向着道德学问的提升。「少壮功夫老始成」,少壮的时候就明白这些道理,就一直下功夫,确实是愈挫愈勇,到老的时候才觉得功夫得力。「纸上得来终觉浅」,你从纸上、从书上学来,那个明理,只是知道,他不见得有悟到,悟到又还不见得有做到,体悟到了还得要不断的下功夫才行,你做到了,你才能真正契入,才能得到。所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每一句经句学到了,更重要的这句句都要做到,都要落实。

  假如对这些道理没有透彻明白,没有能够常常提起观照,那你一做事,慢慢慢慢就跟着习气在做事了。我们很冷静来想想看,我们在处世、工作当中,能不能观照到我们的念头?以至于我们所讲的话,跟人应对,所做的事,一言一行跟经典相不相应?我们有没有在这样观照?还是做做做,「好累!」根本也没观照到符不符合经典。假如不符合经典,那不是在弘道了,那可能是以身谤道了。所以有远大的目标,「高高山顶立」,你得「深深海底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得从格物下手,你得从明理下手。这个时候你不潜心修学,静下来反省,静下来听经,很难明理。你听经听得少,读经读得少,心浮气躁。读的时候,脑子里统统都是事情,心都定不下来,愈忙愈厉害。护念自己一定要了解到自己整个修学,它解行一定要是平衡的、是得力的。你不能只有行,慢慢的都是习气做主,观照不了,解不了,不得力了。所以修学的路上要护念好自己。

  假如我们是领导者、从事教学的人,那我们也要护念好我们团队里的人,他的修行、他的修身怎么平稳,怎么在深入经典跟工作当中能够解行相应,不断提升。我们看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子羔,子路就替子羔找个机会去当县官去了,到费县去当县官去了。孔子跟子路讲,「你要害人家的孩子?」子路就讲了,「那里有地方、有老百姓,他边当官边学习不是很好吗?干嘛一定要先读书,只是读书而已?先让他去当官,他边做边学不就好了吗?」大家想有没有道理?其实,我们现在学传统文化只要学半年、一年,讲什么都很有道理,道理大家都很会讲。但是给人家出主意到底适不适合那个人?理讲了好像听起来没错,那叫契理,契不契机?子羔的整个学习状态能不能平稳孔子最清楚。子路是同学,他是依他的想法给人家建议,所以孔子说,「你不要害人家的孩子。」子路也讲出一套道理出来。结果孔子说,「最讨厌的就是好狡辩的人。」对于子羔这样的弟子夫子很清楚,希望他在这些为政的道理更融通之后再去做。不融通,时机还没到就去做了,那不是拿老百姓当实验品了吗?

  能潜心修学是有非常正确的认知的人才做得到。不然人家怎么讲,他一下就受影响。「现在需要帮助的人很多。」「很有道理。」自己的修身为本、格物致知容易忽略掉,那弘扬传统文化他走不长久。所以很多人也很努力,做到最后烦恼很多了,不愿意做了,否定团体、否定传统文化,这个也有。他认知正确了,有这个基础,正知正见,他走得长远,都不会有这些情况发生。

  接着,《易经》里面讲出来,引《易经》的话,『君子以多志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这一段经文也讲到了,读书明理,而且读书的时候,记住了很多宝贵的教诲,时时观照,提醒自己。读书又能看到很多历史上圣贤的风范,效法他们,学习他们。所以「多志」,这个「志」是能把它记住。记住以后又能不忘这些教诲,不忘这些榜样,向他们学习。「前言往行」,就是能用心领悟古圣先贤,历史上这些留名青史的人,他们的嘉言懿行。进一步,「以畜其德」,能用这样的态度来求学,这个「畜」就是培养,就是积累自己的德行。

  我们看到前言往行就想到,比方我们一想到孟子,他有哪些前言、哪些嘉言提醒我们?「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这一段话我们印象就很深了。你用爱心去对待那个人,反而不能让他跟你亲爱,要反过来,我这个仁爱心是不是真的?是不是我有控制的念头?还是我没有设身处地以他能接受的方法去对待他?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我们做管理工作,带领底下的人,不能把他们管理好,反其智,我的智慧不够,要赶紧去提升。礼人不答,我们对人很有礼貌,对方好像不是很接受,不是很理会我们,那是不是我们还是态度、内心不够恭敬?人家可能觉得,「你都做表面功夫而已了。」所以任何事情、任何的因缘,只要结果不如意,不要指责对方,能反省、反求诸己,从自己心地下功夫。所谓「依报随着正报转」,自己的心念一转,这些人事环境就跟着起变化了。道家也讲「正己化人」。

  我们想到曾子,他的前言往行。曾子不简单,我们在《德育课本》,你看他伺候他的父亲这么恭敬,在一旁恭恭敬敬伺候父亲吃饭,每天晨昏定省。父亲喜欢吃的,其实已经没有了,父亲说,「还有没有?」马上,「有。」赶快再去想办法。就为了父亲,能让父亲高兴,他再怎么辛苦他都很欢喜。心中只有父母,在这个《二十四孝》当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包含曾子能跟母亲连心这种德行。我们想到颜子,颜子讲,「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记这一些话很好,你一想起来,马上充电,「士不可以不弘毅」,「有为者亦若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你不断的这么去观照、去反思,确确实实德行就不知不觉在提升了。你能念念保持这个态度,那三年、五年一定可以成圣贤。

  《德育故事》当中都是表现出来的跟八德相应的这些令人感佩的风范。像孝道,想到大舜,父母对他这么不好,他还「孺慕号泣,负罪引慝」,都觉得还是自己错。真的,人一看到舜王,哪有人不惭愧?哪有人不尽力去行孝?看到悌,开篇,「泰伯采药」,当哥哥的人连国家都可以让给弟弟。假如刚好,我们刚好前两天跟兄弟姐妹还在那争个东西,看到这个故事就生惭愧心了。忠信,我们看忠,这么多忠臣不畏生死,为国家、为自己的君王牺牲。包含忠臣表现在为大局着想,让整个朝廷都能够和睦,他能容别人的毁谤污辱。王旦就是一个好榜样,人家都批评他,他还肯定那个人,「我做宰相做这么久,过失很多了,他们给我提意见是爱国。」对方寇准听到了,一定佩服得五体投地了。这个是忠。信,我们一想到信,「季札挂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真的,每天读《德育课本》,决定「德日进,过日少」,「以畜其德」。

  曾国藩先生,他是近代在学习传统文化,他算是学得好又做得好,当到四省的总督,汉人的成就,在政治上的成就,没有人超过他。他每天看十页历史,这个就是多志前言往行。而且每天还把所接触到一切人讲的、启发他的,讲的这些风土民情,他都把它记下来,人家好的效法他。这些重要的风土民情,他更去了解,他更能爱护一方百姓,而且都是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而且这是他终其一生保持每天做的事情。所以确实能这样子去积累,必然这个德行真的能够把政治办好。

  我们《群书治要》能够编撰出来,主要还是唐太宗爱民之心,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十几岁就去打仗了,对这些怎么治理国家、安定社会的这些为政的智慧他比较缺乏。所以命魏征这些大臣,在一万四千多部书,八万九千多卷当中,选了六十五部,五十卷书,编成这一套《群书治要》。确实太宗做到多志前言往行,他是手不释卷。我们从哪里判断?从他整个「贞观之治」过程当中,他做出来的行为都跟《群书治要》教的相应。像贞观十六年,刚好太宗就谈起来,说他看历史看到汉朝(十六国)刘聪,这个皇帝他要为刘后建宫殿,当时候的廷尉陈元极力反对,当下皇帝刘聪就很生气,命令要把他斩首。结果反而这个刘后很识大体,赶紧劝皇帝不要这样子去做,而且劝导他,这一位廷尉陈元讲得也非常有道理,因为建一个宫殿必然兴建土木,老百姓可能生活的负担已经很大了。他听完刘后的话,这个气就平复下来。太宗看到这一段历史,他刚好就观照到了,他正要建宫殿,而且蓝田的木头很好,这个蓝田木都已经拉过来,准备盖了。但是他看完这一段,他不只记住了,他说他讲得有道理,付诸实行,就没建这个宫殿了。所以太宗做到这一句,多志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这也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接着我们看一百五十四句,我们一起读一下。

  【曾子曰。君子攻其恶。求其过。强其所不能。去私欲。从事于义。可谓学矣。】

  上一句又让我们明白到,求学问要先明理,要有很多的好榜样,要有很多的经句能领纳于心,时时提醒自己。接着曾子这一段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是学习的实质,学习要重实质不重形式。不是说你背过多少部经、你读过多少书了就是学问,那是知识;真正解行相应,真正做出来,这个才是真实学问。就像《格言联璧》里面有讲到,「竭忠尽孝,谓之人;治国经邦,谓之学」,你所学的东西可以真正安定社会国家,那才是学问;你能时时保持忠孝之心,那才是把做人的道理学到了。「安危定变,谓之才」,你团体有危难,社会有危难,你知道问题出在哪,你知道怎么一步一步去把它扭转乾坤,这是才华。不是表演一下让人家拍拍手那是才华,那是小才华。

  从曾子这一段话,以至于从《论语》里面一些教诲,我们就更明白求学问的实质。你看《论语》里面讲,「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求学问的人一定是清心寡欲,他假如欲望很重,那他拿这个学问干什么?去求得他的功名利禄而已,他不是有利益天下的存心。所以为什么清朝末年以后人对读书人不尊重?读书人都变成拿着学问去谋他的功名了。所以夫子这一段话,在这一、二百年就值得我们读圣贤书的人省思了。重义轻利,自私自利、自我的享受要淡,生活知足就好了。而事实上这是一点都不勉强,人真的不断的灵性提升了,习性克服了,他就很快乐了。他的快乐就不是世间人错误的一个方向,从外面来刺激自己,那是就像打麻药一样,是痛苦暂时停止了。那个刺激没有了,该怎么烦恼还怎么烦恼。大家有没有看过到舞厅跳舞跳完大彻大悟出来的?累得要死,最后该怎么烦恼还怎么烦恼,解决不了。你说大吃一顿好高兴。大家有没有看过哪个人吃饭吃到开悟的?「吃得好饱,所有的烦恼都没有了。」吃得很饱,胃病就来了,因为你欲望控制不好了,都会伤害身体的。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从这一句话看出来,学问在哪?敏于事就是你做事的能力,夫子讲,学习四个科目,德行,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就是有德行,格物的功夫很好。敏于事,政事。慎于言,言语的智慧。就有道而正焉,人家有道德学问赶紧去请教,他的学问愈来愈渊博,这是好学的人。其实夫子所讲的道理,这些经句其实都是相应的。而这个敏于事里面,他的敏表现在哪?他思维不呆板、很敏捷。再来,他对事情很敏锐,遇到事情,这个事情的重点是什么,这个事情的步骤该怎么做,这个事情怎么整合资源,发挥大家的积极性来做这个事,叫敏于事,这个敏字就很深、很广。

  慎于言,言语谨慎,口为祸福之门。而且一个团队的向心力,团队和不和睦,领导者言语的修养非常重要。你一句话苛刻了,一句话薄情了,大家心里就很难受;你一句话道义了,大家团结;你一句话反省了,大家感动。慎于言,这个慎字也很广,你随顺情绪讲出来的话,你就不是谨慎了。我们看这个慎字,真心,你不是用理智讲话了,那就不是谨慎了,你带有情绪了,那副作用就来了,慎于言。包含「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你得守诚信,你答应得太快了,最后你又做不到,那不就自己也觉得很难过,对方也很无耐。所以应对进退,言语的修养很重要。要答应别人,「度德量力,审势择人」,都要有这些比较充足的考虑。

  我们有时候,别人很热情,我们怕拒绝他好像他太难过,可是答应完之后又觉得好像做不了,就更难过了。所以人学会拒绝也是慎于言。你拒绝他,他一下子很难过,但是他静下来了,隔一段时间想想,你这个人很稳重,不会轻易答应,你会深思熟虑,他反而更尊重你。「度德量力,审势择人」,都是非常周祥,所以要学习不马上答应别人,「你让我先考虑一下,想一下。」要能这样子应对得当,不改掉个性还真难。个性,像我很容易就比较冲动了,人家讲几句话,我可能都快要坐不住了,「冲!」但是要成就一件事情,没有冷静,没有通盘的考虑、计划、步骤,要做成也不容易。

  就有道而正焉,你遇到有道德的,术业有专攻的人,赶紧去向他请教,智慧、德能就提升得快。这样的人一定也是时时不敢忘了他的使命,一有机会赶紧请教,提升自己。

  曾子这一段跟夫子所讲也非常相应,曾子讲到,『君子攻其恶』,这个「攻」字,我们看了就感觉很用力,就是尽力去改正,去克服自己的恶习气、自己的缺点。其实求学问跟治病一样,学问是治心理的病,中药、这些物理治疗治身体的病。也让我们体会到,就是要格物,老子也说,「为道日损」,这个损就是把自己的习气、分别、执着克服。曾子所说的这个话,我们从他的行持,他确实做得非常好。我们从哪里看到?从他临终的时候可以体会到。他临终病得很重,他的两个孩子,还有他的学生乐正子春,还有他的仆人,守在一旁。结果他这个仆人突然间发现,他那个席子是大夫送给他的,不是他这个身分用的席子,发现了,就讲出来。曾子他特别重视礼教,他马上告诉孩子、学生,「赶紧把我的席子换成是符合我的身分的。」结果孩子反而对这个仆人讲的话不高兴了,父亲病成这样了,你还讲这个话。「父亲,明天再换吧,你现在病得这么痛苦了。」

  结果当下曾子就讲了,你们爱我还比不上这个孩子,「君子之爱人以德」,他是为了成就我的德行来爱护我、提醒我;「细人之爱人以姑息」,这个细人就是一般人,可能不明道理的人,他爱人变成什么?姑息他了,他有错,袒护他,那就真的是害了对方,「善相劝,德皆建」。曾子这么一坚持,家里的人赶紧就照做了,把这个席子换掉。结果席子还没有换好,曾子就断气了。只要发现自己有不合理的地方,还不是恶,他就能够这样子去改正,那可想而知,缺点的话那就不用说了。这不是过失,只是发现一个不合礼教的地方,他都不愿意违背,哪怕他身体再苦。我们看子路也是令人动容,他临终被人家刺伤了,他都不忘夫子教他,君子帽子要戴正,所以临死这么危急,都不愿意忘了夫子的教诲。「君子攻其恶」。

  『求其过』,「求」,就是检讨、反省自己的过失,用什么方法?自己读经、听经对照自己,或者虚心向人请教,希望他们旁观者清,给我们提醒,这个都是求具体的一个做法。确实,「求其过」并不容易,当局者迷,有时候不容易看到自己的问题。《弟子规》当中讲到,「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那也是一个能够反思,「他的过失我有没有?」就很容易藉由别人的过失赶紧来反省自己。有这个态度,每天接触一切人,好的,你跟他学习;不好的,他也是你的善知识,他让你反省自己,这样要求其过就比较容易了。

  修道的路上,「专求己过,不责人非」,为什么?因为专求己过时间都不够用,假如还去责人非了,你整个精力、专注力就统统被牵动过去了。从哪一段话可以明显感觉到确实如此?从子贡有一次批评别人,夫子给他的提醒就完全可以展现出来。《论语》里面讲,「子贡方人」,方人就是批评、指责别人,「子曰,赐也,贤乎哉」,他提醒他的学生,你很贤德了吗?可以批评人了吗?「夫我则不暇」,夫子说他,不暇就是根本没有这个闲工夫去看人过,甚至去批评人家。确实,真正用功对治自己习气,都觉得二十四小时不够用,那一去看别人过失了,自己的觉照力就愈来愈差,脑子里都是别人的不好和对人的成见,然后那种指责、傲慢、瞋恨心就一直在那起来,一直在那绕。不察觉会变成习惯,变成什么事都是先检讨别人,「工于论人者,察己必疏」,他慢慢的没看到自己的问题,都是看别人,那这个就跟圣教不相应了。

  圣教是心性之学,是内学,它向内求,不能向外看、向外指责、向外要求了。在经典当中讲到,「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不批评别人错误、指责别人,反而应该先求自己之过。包含,「他真的做错了。」他做错了,我也求其过,第一个,他的错我有没有?第二个,他错的时候,我用什么心态来对待这个事情?一察觉,「我的心错了。」见人错事不指责,要协助。我一指责了,我又错了。为什么?事情已经发生了,你指责于事无补,你得赶快先体谅他,跟他一起收拾善后。这个时候指责只是情绪化,对谁都没帮助。那不是又发觉我们很容易动情绪的过失了吗?很不能设身处地的去为他设想了吗?那这个恕道不又缺乏了?所以任何时候,不管发生任何事情,只有自己是学生,才能求其过了。

  『强其所不能』,尽力突破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强化自己缺乏的部分,所以连能力都要精进,都要不断提升。所谓三达德,智、仁、勇,智慧要不断提升,习气要不断突破;这个仁慈之心,心量要不断扩大;勇气,下大功夫提升能力。今天我们从事管理工作,自己管理经验这些道理比较缺乏,赶紧下功夫。我们见到很多长者,他们很有责任感,所承担的事情需要哪些能力,那一段时间睡觉睡得特别少,既然是团体需要了,哪怕他自己这方面比较缺乏,挑灯夜读,赶紧要把很多事情搞清楚,把必须要的能力积累起来。他们都是非常有勇气去承担。

  尽力突破自己做不到的。我们看到这一句就想到孟子讲,「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接下来这一段话全部都是「强其所不能」,「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就是考验,要禁得起考验,他才能够在承担大事的时候不出差错。他脾气不磨掉,真的负责事情了,那一定坏事的。所以有一句话讲到,良好的个性胜过卓越的才华。他有再好的才华、工作能力,只要个性不好,傲慢,不能容人,他不能凝聚人才;瞋恨心大了,常常发脾气,这整个团体的气氛就受很大的影响。所以真的有志于承担大任的人,一定要从改个性下手。

  孟子这一段话后面举了好几个历史人物,这一段经文讲到,「舜发于畎亩之中」,舜王是一代圣王,但他以前是农夫,他很刻苦去做那些工作。「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傅说也是三代的名相,商朝的名相,这名相有高度智慧、德行的,他也曾经当过建筑工人,他能屈得下来,时机不到,他不着急。「胶鬲举于鱼盐之中」,曾经在菜市场里面,鱼盐这些商贩之中,他也是名相。「管夷吾举于士」,管仲他从哪里被推举出来?监狱里面。他被关起来了,那个士就是指监狱官。这些都是经过考验的人。我们讲到这里想到沈慕羽老先生,他也曾经落难到监狱里面去,那也是强其所不能了。「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这些都是楚国的名相、秦国的名相,他们曾经都落魄到这个程度,他没有怨天尤人。百里奚是秦穆公的名相,他还是被用五张羊皮把他买过来,不过秦穆公不简单,他有慧眼。这里我们看到,这些留名青史的圣贤人,确实都是经过考验。

  所以我们现在假如遇到考验,恭喜你,「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上天瞧得起我,给我考验。所以有一段话对于我们修行是很好的启示,这一段话讲到,「一切皆考验,看尔怎么办?对境若不识,须再从头练」。对境若不识就是你在境界当中你还不清楚,只有我是学生,一切人事物都是老师,他是让我看清我内心的分别、执着、习气在哪里。不能起这样的观照,这个关过不了,发完脾气,火烧功德林,重来积累。不只自己的功德烧完了,跟对方的关系也怪怪的,甚至于交情都破坏掉了,要重来了。所以今天没考过的,要重来了;这一辈子没考过的,下辈子得重来,这不是开玩笑的了。

  所以人生,说实实在在的,所有的物质,所有你人生拥有的,那都是短暂的,没有一样带得走。人生最真实的追求是什么?是你灵性的提升,是你智慧的提升,这才是你带得走的。真正看明白这一些事情的人,不去追求欲望,不做欲望的奴隶。最重要的,在每个境界当中突破自己的习气,提升自己的灵性,这是真正懂得自爱的人,懂得人生真正意义的人。

  好,这一节课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