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文殊的讲记敬摘点滴202212281547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2-12-28 15:49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文殊的讲记敬摘点滴202212281547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良弟悌 夫义妇听 长惠幼顺 君仁臣忠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 诚信友善

娑婆一场梦,啥都是假的,生死心恳切。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放在心上,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上只有一句阿弥陀佛,看一切人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事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万法是阿弥陀佛,全是阿弥陀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几识耶。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一乘了义,万善同归,凡圣齐收,利钝悉被,顿该八教,圆摄五宗,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一生成办,九品可阶,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宝王三昧,不可思议,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弥陀化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文殊的讲记敬摘点滴


...去了黄山。在黄山时他见了一个当年部队的战友,战友建议他们走一条“近40里”的路。开车的他听从了建议,于是车队开始回杭州。他和副总编、财务部主任在一辆车。
  
  途中,他的车坏了。停下来修车时,后面同事的车超过了他们,在了解了没有什么需要帮助后,其他人便先开走了。但开了一段时间后,前面的车发现长时间看不到后面主任开的车,于是打他们的手机,但三个手机两个不通,一个财务部主任的手机虽然通,但没人接。大家觉得不妙,于是众车便回过头来找,这一找一直找到原先主任修车的地方仍未发现。大家就下了车来一步步找,终于在一悬崖边上发现有草被压过的痕迹,再往下看,发现了两位主任和副总编乘坐的车。再请农民救,已经太迟了。
  
  当地人告诉他们,前不久同样是此地,翻下过一辆车,五个人死了两个。没想到这次会又有车翻下去,而且死了三个。
  
  我的这三个同事都是非常非常好的好人,尤其那位优秀、善良、热心、慈祥的副总编,我是那么了解和钦佩他。他这样的大好人居然也会遭遇如此特大横祸,的确敲响了我们人生的警钟,说明人的业力绝不仅是今世的言行,因果通三世,从而真真地让我体验到那句佛理:“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一旦无常至,方知梦中人。”
  
  如何应对呢?还是那句话:念佛,持咒,放生,行善,忏悔,布施!我想,如果我那三位同事事先能做到,他们一定不会有坠悬的果报;他们至少可以重报轻受,
  
  人人都希望自己和家人能够平安、幸福,但灾难和不幸每天都在发生,不知道哪天会降在自己身上。有的人拼命追求财富,到头来却两手空空。有的人拼命想保住财富,却事与愿违。有的人不想一味索求,财富却不请自来。在强大的命运面前,人们束手无策。面对无常,有人叹息,有人抗争,有人迷惑,究竟主宰人的命运是什么?
  
  佛教认为吉凶祸福是由自己的业力所招致的果报,业力分为善业、恶业、无记业。善业对他人有利,能招致福乐。恶业损害他人,能招致苦果。无记业很难判断其道德属性。按社会性质可分为共业和不共业。共业就是由众多的众生共同造成的,受共同报的业。不共业是由个体造成,独自受报的业。三世因果指人死了后,财产,名位什么也带不走,但业力却不会消失,是种下果报的因,待机缘成熟了就会受报。但三世因果论不是直线论,不是今世造了业,下世一定受报,生命是多世的,这多世就用前世、今世和来世表示。知道了“我命由我不由人”之后,对遭受的一切好坏都能泰然处之。
  
  佛教对财富的态度是,你享用了不是你的,你储存着不是你的,只有布施出去的才是你的,只有通过布施才能使钱财由这一世带到下一世。这种财称坚固财,像比尔·盖茨、李嘉诚是积了大福德的。当然,布施也不一定用财物布施,看到别人布施或看到他人得利益心生欢喜其功德也如布施一样,为他人讲经说法也是一种布施,当然布施的目的不是为受报,而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生命层次,最终摆脱轮回。
  
  但愿我的三位同事在还完这笔前世的业债之后离苦得乐。
  
  南无阿弥陀佛!标签:多年 多年前 年前 震动 新闻

囍[正知正见]女人修行的首要就是恢复和重塑自己的“菩萨相”!


时间:2014-9-7 5:35:05  发表:妙音  来源:学佛社区网14949  查看:1165  评论:1


  一直认为,赞叹一个女性美丽的极致用语,不是闭月羞花,不是一笑倾城,更不是被现代人用滥了的“美女”称谓,而是“菩萨”二字。每当我们提及“菩萨相”的时候,一个温婉可亲、端庄玉润的形象就会浮现在脑海。??
  
  “菩萨”一词不仅寓意了女性姣好的容颜仪态,更涵盖了女性最优秀的品质——慈悲纯良。“菩萨”一词甚至泯除了审美性别的差异和对立,从没有一尊女菩萨的形象会招致“男人爱、女人妒”的局面,更没有人会将男权社会下“红颜薄命”、“红颜祸水”等贬低歧视女性的词汇与女菩萨挂钩。
  
  可见,“貌如菩萨”是中国传统审美的最高境界,是国人集体审美的共同投射,与宗教信仰无关,与性别年龄无关。
  
  “菩萨”一词本是佛教中的音译词,是“菩提萨埵摩诃萨埵(菩萨摩诃萨)”的简称,可以翻译为“觉有情”。“觉”是使动词,使“有情”觉悟之意。“有情”指的是一切有情感、有灵知的生命。
  
  佛家的生命观极其宏大,不仅人类是有情众生,猫狗虫虾也是有情众生,包括以出生形式划分的卵生、胎生、湿生、化生,以物质形态划分的有色、无色,以意识形态划分的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等等,看得见的、看不见的,都是有情众生。菩萨指的就是发心利益这一切有情众生的人。在佛教的发源地印度,菩萨皆为男性,通常是伟岸俊美的贵族男子形象。
  
  而且佛经中说,一切诸佛菩萨成就菩提时,非男非女,随机应化,体现出“众生平等,无有高下”的基本教义。然而,佛教传入中国后,流传过程中被逐步本土化,佛经中诸多菩萨的形象也就发生了演变。东晋以前,我国的观世音菩萨造像几乎都是男性;东晋以后,观世音菩萨开始现身为女相,一度男女观音同时并存;到了隋唐时代,观世音菩萨就都成了女身。
  
  甚至代表般若智慧的文殊师利菩萨造像,也逐渐显现出女性化倾向。这无不折射出中国人对女性的潜意识崇拜和审美理想——慈爱端庄、温文典雅,胸怀宽厚,博爱无私。由此,宗教信仰融入了审美艺术,审美韵味又为宗教信仰增添了魅力,两者相得益彰、相映成辉。菩萨,作为佛教文化的形象代言者,其仪态容貌已深深融入人们的集体意识之中,也为佛教文化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奠定了基础。
  
  佛经上说,菩萨们庄严殊胜的相貌并不是偶然得来的,每修一百福,才庄严一相,菩萨修行要经过一百大劫,才能成就“相好”。比如佛陀本人在因地修行时,由于精进不懈,经过九十一劫才圆满了“相好”的果报。
  
  所谓“相”,是指显而易见、一目了然的外貌特征,比如佛有手指细长、皮肤润泽、身形端直、两肩圆满、两颊隆满、齿白齐密等三十二种相;“好”,是指细微难见、不易查觉,但能使人生起欢欣喜爱之心的外貌特征,比如眉如初月、耳厚修长、鼻高不现孔、随众生之意和悦与语、自毛孔出香气、光照身而行、等视众生、不轻众生等八十种好。两项合称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在《金刚经》中,佛陀曾对须菩提两次提出“三十二相”的问题。第一次佛陀问:“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并用偈言强调:“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意思是转轮圣王也具备三十二相,如果仅仅以相的形式来寻找如来,就会把转轮圣王误当做如来。
  
  若以美好的色相、悦耳的音声来寻觅真如佛性,那是一种邪知邪见,并不能领悟如来真相。因为《金刚经》首先是破相的,破除世人对“相”的执着,指出一切相都是随缘而有,因缘假合,不断处于变化中,没有实性,如梦幻泡影。
  
  同样对于我们来说,纵是再怎么如花似玉、天生丽质,也经不起岁月的推敲打磨,韶华终将随水逝去,挽断罗衣亦留不住。既然我们的容颜只是空花一现,还有必要花“一百大劫”时间去修正容颜吗?
  
  事实上,以“四大皆空”著称的佛家历来重视梵行威仪的修持,为了整肃僧团的威仪,要求出家弟子在行、住、坐、卧四个方面都要有一定的规范,即“四威仪”:行如风,坐如钟,站如松,卧如弓等。当年佛陀所有的弟子中,相貌最庄严、记忆力最超群的阿难尊者,正是因为被佛陀非凡的仪容、强大的气场所折服,舍弃荣华和美妻出家并终生服侍佛陀。
  
  当佛陀问阿难,究竟以何因缘要跟随他出家时,阿难这样回答:“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是以渴仰,从佛剃落。”虽然阿难出家的动机不纯,但毕竟促成了他跟随佛陀修习正法这桩大事,也从侧面反映出庄严美好的形象对于接引众生、传播佛法的重要性。
  
  试想面对一个相貌可憎、浑身散发恶臭的人,你愿意停下来听他讲些什么吗?美是一种来自心灵的共振,是眼耳鼻舌身意的瞬间摄受,所以我们看到自古流传下来的每一尊佛菩萨像,无论泥塑铜铸木雕壁画,皆是殊胜绝伦,令人见之顿觉可亲可敬可信赖,心灵很容易受到感染和震撼,乃至全身心托付之情油然而生。
  
  这即是拜佛像可以受益的真实含义——“因我礼汝”,因为所拜的佛菩萨的形象,激发起了来拜者的恭敬心、清净心、信任心、喜悦心、向善心等,拜者因此身心获益,所以拜佛就是拜自己的心、拜自己内在的佛性。
  
  庄严美好的形象,哪怕只是一尊泥塑土雕,竟能发挥如此大的精神作用,引得千百年来无数众生顶礼膜拜、香火不断,更何况是一个活生生的女儿呢?人人都说“好女如佛”——面如满月,目若青莲。低眉生慈,回眸肃穆。步步生莲,吐气若兰。
  
  行则上善,动则若水……生而为女人,本自具足这一切美好的潜质,只因凡尘覆盖一时无法显现出来,所以女人一生修行的首要目标,就是恢复和重塑自己的“菩萨相”。有菩萨相的女人,所到之处都洒满阳光,所遇见之人都心生欢喜、如沐春风,所生活和工作的场地的都充满向上的能量。这样的女人,永远不必依赖于男人,永远不必计较男人的是非评判,永远不怕年华逝去失宠于男人。
  
  菩萨的相是历劫修来的,世间每一个女人的相貌何尝不是修来的呢?相由心生,貌由心转。世间的幻变万千,皆因内心意念而起,有什么样的心境,就有什么样的面相。女儿的五官七窍就是一颗玲珑心所投射出来的“相”。而所谓面相,并非一定要貌比天仙才是好,除了先天的五官形状外,气质和神韵才是一个人内在精神的终极表现,也是真正可以保证你“笑到最后”的底牌。
  
  美国总统林肯说:“一个人到40岁的时候就要为自己的长相负责”。儒家经典《论语》.阳货篇提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意即一个人到四十岁的时候还是被人讨厌,也就无可救药了。这是针对于男人而言,结合自然规律和生理因素,一个女性最迟三十岁就应该对自己的长相负责了。
  
  往昔一切起心动念、心态性格、言行举止经过三十年的日积月累,最终在脸上留下印迹,并且日渐明显。岁月之笔是公正客观的,它总是经意或不经意间在你的脸上勾勒出内在信息,这位执笔之手恰是你本人,是你经常流露出来的面部表情及言行举止。
  
  正如“相好”记载着菩萨累世修习的信息,凡夫的面相也可以看出他的过去和未来。曾国藩在他的传世奇书《冰鉴...(囍[净公上人]净公上人:虚云老和尚是再来人,无量劫来生生世世修行!)


...心忍受,并注意对照十恶五逆等业障而猛厉地勤作忏悔,誓断恶业,反省极点自己的言行思想,多积阴功,广行善事,护持好念经功德,发起更广大的菩提心,这样一定会逢凶化吉,平安吉祥,遂意如愿。
此外,我们特别地建议修地藏门者最好能每天(或念经日)配合行施食法;为幽冥的凡灵众生行此殊胜之法,可普济其饥虚,使其更快地离苦得乐,往生善道。施食者得无量功德,能消除宿世及现世诸恶业,增福报、添资粮,令身体健康长寿,善根增长,增益吉祥。此法功效宏大,有极其特殊的妙用和功德,乃消业积福之要法也!
8.关于诵经求愿
由于现实的八苦交迫,绝大部分诵经者都有强烈的求愿心理,这是《地藏经》能在大众中推行的原动力,更是众生向往和追求健康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应予重视和尊重。他们愿意通过念经忏悔、断恶行善回向因果来改变命运、改善生活,这是值得欢喜赞叹的,也是极为正确的选择。虽然这些只是世间短暂无常的有漏福乐,不能究竟解脱轮回之苦,但给予轮回中长途跋涉、步履艰难的众生一时的利乐和善缘,也是诸佛菩萨的慈悲方便,更何况经持经的薰修,已成道种,未来世中必将成就。十方大德及众善知识,应护持鼓励,随喜乐助,机缘成熟再引导其发菩提心,求解脱,出轮回苦,证涅槃乐!
在《地藏经》中,世尊数次亲口付嘱,将度化我们娑婆世界人天等,六道众生的重任交给了地藏菩萨,一直到弥勒出世。故此,地藏菩萨是教化我们现在这个世界的主尊、本尊,是主管者;天神、天仙、地神、鬼神等等一切“人天诸众生者、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均由地藏菩萨管教。因此,地藏法门是极为应时应机的法门。
佛在经中说:“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现在未来百千万亿等事,但当归依瞻礼、供养赞叹地藏菩萨形像,如是所愿所求,悉皆成就”。
故知,求愿者首先要合情合理合法,不可不切实际地妄求,也不可执著于所求之愿,因为有些愿望本身就是虚妄的或罪错的,而求愿者并不知晓。而地藏菩萨及其善神眷属,以其洞察一切的智慧威德,根据各人的宿世业因、福报因缘、持经的功德力、现实的状况及未来事态发展的趋势后果等,慈悲地善巧安排,将有缘者安置于福乐之地,其用心之良苦、其操持之劳神、其真情之关护,如父如母,恩重如山,令人感泣!
确如世尊在经中所说:“是大菩萨,于百千劫,头头救拔如是众生,早令解脱。”吾等末法众生,应珍重感恩,依教奉行,发菩提心,以报答佛菩萨的无量深恩大德!
有一信士,诵经求与某公司合作工程项目,期望成功,但此事一直没能实现。一年后得知,对方是一个骗局,好在菩萨保佑,多次冥冥中设阻,故没陷入太深,损失不大。尽管此愿没成,但这一年中却无意间谈成了另一项目。菩萨的善施妙护可见一斑。
另一信士,几年前就开始念经、放生、助印善书求儿子考上某大学,没想到平时成绩名列前茅的孩子竟然离高考录取线差两分,全家人都非常沮丧。后来,其儿子被另一高校的生物专业降分录取。几天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获知法国的一所知名大学的生物专业招收大陆的应届高考生,名额极为有限,读完后所花费用与国内相当,凭国内大学录取通知书即可报名。巧的是,其儿正是这一专业。没想到报名者众,但对方就看中他,结果一路绿灯。现在正在法国攻读硕士学位,前途无量。
这样的前因后果,完全出乎意料,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全家人皆大欢喜,十分感恩地藏菩萨的不可思议加持和善巧安排!象这样阴差阳错最后歪打正着、皆大欢喜的例子,在如法诵经求愿者中时有发生。
故此,诵经求愿者不必执著于具细的事项和诵经的遍数,不要因违缘障碍而退失信心,更不要过于急盼苦求事愿之结果,只要真诚忏悔恶业,断恶修善,护持好念经功德,地藏菩萨摩诃萨及天龙叙八部护法善神等一定会以种种善巧方便使善愿成就,获胜妙乐!
9.发菩提心,求菩提道
修习佛法的最终目的就是成佛,要证涅槃乐,否则不能解决轮回之苦,还要在生死中流转。这里要说明的是,涅槃不是死亡,而是超越生死(迷界),是佛教终极的实践目的。要成佛、要证涅槃乐,就必须进入菩提道,必须发菩提心,必须从十善业道着手起修,发出我是为利益十方法界一切众生而修行、为众生的利乐而持诵《地藏经》、修地藏法的心愿,并将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
其实,利益众生就是利益自己,在为众生服务和奉献的过程中成就了自己的福德智慧。没有众生就没有佛,就不可能证涅槃乐,这是佛说的不二的真理。
地藏菩萨在因地时就曾累生累世地发下过坚固不坏不退的大悲大愿、大菩提心,故能疾速成就菩提道,广利众生。我们持诵《地藏经》、修地藏法门,要与地藏菩萨相应,就要效学地藏菩萨发大菩提心,这样才能疾速地趋入涅槃之道,证得佛果。
在《地藏经》中,释迦牟尼佛多次明确地告诉大家,修持《地藏经》和地藏法门可以证涅槃乐,可以毕竟成佛!
在《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中,释迦牟尼佛再次殷重并极其罕见地连续十八次重复用一词句十分肯定地告示大众:“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地藏经分身集会品》中提到,经地藏菩萨教化,已得到永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并各获得菩萨果证的众生,已有千万亿那由他数之多;至于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已度、当度、未度和已成就、当成就、未成就的众生,文殊菩萨以其神力测度,经千劫之久远尚不能得知;即使是释迦牟尼佛以佛眼观故,犹不能尽数!
佛在经上多次提及,地藏菩萨已成就种种世出世间不可思议诸功德法,一食顷能度无量无边所化有情众生。由此可知,《地藏经》是佛门的根本大经、是成佛之经,地藏法门是成就菩提不退的法门、是成就涅槃之道的根本大法!
值此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之末法时期,恶业烦恼极端炽盛,菩提道上魔障极多,很多人学修多年仍未能入佛知见,仍在心外求法,或心生退堕,始终未能趋入涅槃之道。
我佛悲悯垂怜,为我等指示了修地藏法、依地藏愿行这一具对治性的殊胜道、易行道和方便门;而地藏菩萨摩诃萨依其无量劫以来立下的大悲坚固誓愿,以其勇猛精进的累劫修行和所成就的无上殊妙佛果,能将发菩提心的众生妥善地安置于涅槃之道!
地藏菩萨摩诃萨真是众生的大救星!更是末法时期学佛者的大导师!能发菩提心、能修是大福报。

标签:关键 诀窍

囍[净公上人]净公上人:改造命运的方法


时间:2014-9-6 6:26:07  作者:净公上人  来源:学佛社区网14925  查看:502  评论:0


  
今天的这个社会空前的混乱,历史上所没有的,灾难也是没有的。这什么原因?不善业之所感召,道理在此地,我们不能不知道。所以断恶修善、改邪归正、端正心念,能救自己、能救家庭、能救你的事业、能救社会、能救国家、能救世界,这个事情值不值得去做?我们多想想,人到这个世间来,为什么来的?佛在经上说了一句话,叫「人生酬业」。
这从因果上说,你是酬偿业报而来的,过去生中修的福,你到这个世间来享福;过去生中造的罪业,那你到这个世间来受罪,是这么来的,真所谓「一生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如果你遇到善知识、遇到圣贤教诲,你认真去学习就能改造命运。
改造命运成功的人不计其数,明朝袁了凡是个好榜样。那是什么?他把自己一生改造命运,把它写出来了。他原来是写给他儿子,让他儿子做参考的,跟他学习的。现在这部书流通量非常广大,还拍成电视片,连续剧,这里头每一桩事情都是真实的。
过去生中有造作的、有不足的地方可以修正,有错误的地方也可以修改。所以命运有没有?有。谁造的?自己造的。自己造的当然自己可以修改,不是别人造的,所以命运要问别人就错了,得要问自己,问自己决定不会错。一定要读圣贤书,一定要读佛经。
佛经读什么经?读这个《无量寿经》最好!分量不长也不短,你天天去读,天天会有觉悟,天天有启示,对你的好处多多!读经就是对照自己的身口意三业。经典是标准,天天将这个标准看一遍,就对照一遍,这是真修行。修行就是把错误的心行修正过来,依照经典就不错。
所以住清净身业,你的身心清净,身心清净是最健康的。身体有点小毛病,别说毛病,最严重的、要命的这个病都没有关系,只要把心行端正了,你的病自然就好了。这一桩事情不是什么佛菩萨保佑,没有迷信成分在里头。近代的科学家告诉我们,说的话跟佛说的话一样,叫境随心转,身体是物质环境,最贴身的一个物质环境,随着念头转。
我们念头不善,才感来的疾病,把我们正常的细胞变成了病毒。什么是病毒?贪瞋痴慢疑叫五毒。五毒对应我们里面的心肝脾肺肾,你犯了哪一条,某一个器官会生病,细胞就变成带病毒的。你明白这个道理,是自心变的,我把念头转过来,不贪、不瞋、不痴、不傲慢、不怀疑,它又恢复正常了,就这么个道理。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第三八四集)2012/6/18 档名:02-037-0384标签:净公上人

囍[六道因果]大的横财一般都是前世或今世修来的


时间:2014-9-6 6:23:13  作者:妙音  来源:学佛社区网14924  查看:815  评论:0


下面涉及到一个财富问题,因为现在有人讲生活得用钱呀!人民币是不可离的,寺院里过日子,出了家也不能说没有钱。财富怎么获得?释迦牟尼佛在佛教里讲财布施可以得财报,你命里没有财报你求也求不来。我们看《了凡四训》,孔先生用皇极数给袁了凡先生算命,结果把他的一生当中、甚至连国家给他的供养该吃多少粮食都算得一点不差,这是真实的事情。这是我们的祖先探索大自然、宇宙规律得出的宝贵经验。我们不用盲目地求这求那,你命里没有是求不来的。  
在此顺便我跟大家报告一件我们家里的一件真事。我跟大家谈主要是破大家的执着,翻来覆去地讲这些为了什么?不是为了宣扬什么,主要是破执着。因为你有执着就有妄想,这就不是宇宙的真相,你不符合宇宙的真相,今生的果报就不会好。
飞来的横财本是命中所有
早年间我们家里发生什么事呢?我有一个七爷,我这个七爷家境较困难,娶老婆也不太顺利。解放前在天津解放北路金融市场一家法国银行工作。当时毛泽东指挥的平津战役打响了,解放军要夺取天津,就在这个时候为买办资产阶级,给洋人工作的人都怕解放军进来杀头,所以有些人都逃跑了。当时七爷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他想如果解放军进城了,我要遇上三长两短的怎么办呢?可现在不干,也不好找工作,兵荒马乱的,要是真死了也省得受罪了。于是抱着这个念头又到银行里上班去,一上班发现这天银行里的人都没来,就他这么一个人怎么干呢...(囍[净公上人]净公上人:虚云老和尚是再来人,无量劫来生生世世修行!)


...睡眠,当我们需要睡眠的时候,也就是休息状态,也就是你从睡到醒这一段时间是你的需要量,这是个需要量。当我们醒来的时候,你这个需要量已经满足了,它已经休息过了。再睡,那就是做梦,胡思乱想,天南海北,又飞又跑的,再醒了的时间,它就特别地疲劳,因为这个脑子的运动已经开始活跃了,不再休息,甚至有时候比白天还累。所以说,在修禅人,特别体清老和尚就告诉大家:你睡一觉就起来,睡醒就起来。他每天都是半夜起来,有时候就诵咒,就这么精进。他睡一觉就起来了,就不再睡了。
  实际上我们睡四个小时就足够用了,为什么还困?是我们的习性在困,并不是我们身体需要。多睡,一个是多梦、疲劳,更主要的,欲漏都在醒了以后再睡觉的这一过程,因为有了梦境,它就産生各种的色相,它就会导致欲漏了。我们修行知道:欲要不除,三界不可出。所以我们想除欲,必须从睡眠这块要下手,要少睡。睡眠能毁掉我们的清净心,也会破坏我们的禅定力,也会使我们没有智慧。睡眠多了,这害处很大。
  过去佛在世不是讲过嘛,有一个尊者,因为一讲法他就困,一讲法就困,佛就呵斥他:一睡一千年,是蛤蚌类。就是说,这一睡就会睡到一千年去,这样的果报。这样的果报是什么样呢?也就是蛤蚌类。蛤蚌我们知道,生在海底的那些动物,一种一开一合的,中间有肉的就是蛤蚌。一睡一千年,这一千年都在昏沈之中。所以多睡会堕落畜生道,不是没有因果。说我睡觉无所谓的,还有人说我是睡仙,还有“睡禅定”,睡觉做禅定等等的,这都是自己在给自己讲一个很吸引人的童话来欺骗自己、来欺骗别人,这是不合适的。
  我们知道睡眠的害处,睡眠会堕落;另外睡眠多了,可以耽误我们的修行,使我们正念提不起来。我们如果稍稍一贪睡的时候,那几个小时一会就过去了。睡四个小时也不大得劲,两点起来睡到六点,他也能睡。这四个小时,你知道要做多少事情?我们可以两点锺起来,跑香、坐禅、上殿、诵咒,四个小时完成很多的事情。要是这四个小时的时间你抓住了,这个成佛的机会就越来越大;如果你失去了,反而失去了成佛的机会。
  那少睡,我们困不困呢?
  从习惯来讲是困的,但是你真正少睡,它反而不困。你看今天两点锺起来,它很精神;你要三点钟起来,它就不精神;六点钟起来,它也不精神。说六点钟我挺精神。眼睛是瞪得挺大,但脑袋就象浆似的,它没法运转,糊涂,什么事也想不起来,另外分析问题,它也软弱。所以睡眠过多了没有智慧。睡眠多一个破坏了我们的修行,另外没有智慧,这也是一个大原因。我们早起来,四个小时一觉起来以后,反而不困,主要是个习惯性。现在大家可能基本上也好多了,因为大家到时候起来,两点钟起来打坐,很好的去做,也很清净、很清凉。但是,大家还有一个后备军,等到下了殿回到屋里,还可以躺下来一觉,发现有这样的人。这个不好。因为要多打坐、多诵咒,两点钟起来,起来以后就不要再贪睡了。有时候困怎么办?你打坐,慢慢地就把它调过来了。所以少睡并不困,多睡困。多睡没有智慧,脑袋昏沈。
  到中午的时候,我们有时候吃完饭,这困劲就来了,特别年龄大的,这个困劲就特别强。这一段有的甚至你不眯上个三分五分、十分八分、或半个小时,它缓不过这个劲。因为食物进入胃肠以后,有时候脑袋缺血,会造成这个状态,一缺血它就要昏沈。我们怎么办来克服?就是我们中午要找事情做,吃完饭不要进屋,不要找床,在外面。
  刚来大悲寺的时候,一到中午的时候,我就拿个小铁丝做条鈎子,去捡东西。那时候有沟,上沟里捡塑料布、捡个破东西,拿个口袋往里装,天天中午就干这些事。这里还有一个笑话。就是有一回我正在捡,来了几个拜佛的,就问我:“你们那个住持师父在哪呢?我们找师父,上哪去找?”我说那你上客堂。告诉他上客堂,他挺谢谢我。上客堂,客堂又给领回来了,告诉他在那头呢,说那个捡破烂的就是师父。这他还挺惊讶,惊讶以后,我在沟底下,他在沟上面就磕头了,挺感动,也没想到这个师父是个捡破烂的。
  所以我们为了减少睡眠、不困,中午你可以去做户外活动,一个吸收空气,另外克服这个睡魔,另外呢,受人尊重。你看多受人尊重,你看你要去做了,没准他也能给你顶礼,这个是很好的事情。
  少睡对我们的修行是一个抓紧时间、了脱生死的好因缘,别人修八个小时,你要修十个小时,那你就超越别人不止一倍两倍的问题了,因为你这里有一个努力的问题。因为这个努力可不是那一般人所能做到的,所以这个努力太珍贵了,了脱生死往往就在后面你是否再进一步努力的时候。你看你四个小时都克服了,但是你到中午又给它睡一觉,或是我找时间我再睡一觉,那就不行了。如果我们少睡,就给我们了脱生死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和因素,给我们创造了这么大一个因缘,那是我们修行所想达到的。有时候我们根本费了很大劲都找不着,但是由于我们少睡,这个因缘它就来了,这么殊胜。
  有的人可能担心:我睡少了,脑子糊涂,有时候记不住东西。是,这面记不住东西,但你少睡和努力以后,它有智慧,智慧慢慢从心里就生出来了。本来你想把一个事情做好,你睡得挺多,你不见得把事情做得很好;如果你能够减少睡眠,有时候你想达到的目标,没有费劲,你也没有去做过多的努力,它就会因缘成熟。因为精勤也就叫勇猛。文殊菩萨讲,勇猛就是智慧。我们减少睡眠就是勇猛,就是智慧。有时候我们从文字上、从经书上,甚至参学去,做了种种的努力,你不知道睡眠少了就是智慧。我们有时候捡到了西瓜,反而给扔了,认为它不是西瓜,我们再去找西瓜,再去找。所以我们有时候很可惜的。现在我们要是把这个宝贝抓住了,我们何必再去找呢,是不是?你想抓住这个西瓜,少睡就能抓住,多睡就抓不住了。
  有的人认为:行,早晨两点钟起来,我也能起,晚睡我也能睡,只要你看不着,我就多睡一点。为什么?认为这些修行,是给师父修的,他不是给他自己修。他认为睡觉是自己应该得的,少睡是给师父少睡,所以叫师父知道:你知道我少睡就行了,剩下就是我的事,我就可以满足我的需要去多睡。完全是这么的想法。所以有时候找不到人了,一看哪去了?呆屋里睡觉呢。一招,不好意思,为什么不好意思?还说不出来,他心里可能埋怨:你看师父今天把我发现了,没躲好,应该躲好好才行,找个师父发现不了的地方就对了。通过这个我知道,他是给我修的,不是给他自己修的。我们应该有个主动性,要对睡眠生起厌烦心,因为它耽误事。虽然都是你的东西,也是你的自由,咱们虽然看不着你,你在看不着下你打开一个自由,这种自由也是害人。我们平时本来就不清醒,再多睡那就更糊涂了,我们减少睡眠是为了培养善根福德因缘,也同样为了早开悟。因为一个睡魔你都控制不了,你的定力就没法産生;你把睡魔要控制住了,我们定力必然要上一层楼。
  比如上殿,有时候我也注意观察,有时候咱们看咱自己的人,上殿也老迷糊,晃荡晃荡,有时候也瞅着愁:你怎么上殿还困呢?但是和外来的一比,一看他这个劲头,他就不一样,他有个内在的定力在那块,那脸就透着那种定力。有一种什么呢?就是风暴来了,我能顶得住,有一股定力,一看这就不一样。你等到那睡眠挺多的,一天两天跟你俩靠靠,三天四天就靠不过你了,有时候靠不过就走了,就不行了。这是平时没有锻炼的关系,如果有了锻炼,我们面对困难就能顶得过去。想少睡不困,就是早起。比如说,书勇,有时候晚上十二点钟就起来、一点锺起来,他说他这一天不困,这就是早起的好处。你要晚起,他就不会这样的,你越晚起他困觉越大,你看他睡到那八点十点的,他照样的困,浪费时间。你看刚才讲的书勇,他早起反而不困,很精神。而且越是少睡,他心情越好。为什么心情好?他有定力,他有什么问题,他一下靠定力就把问题解决了,他没那么大烦恼。你看越多睡的人,胡思乱想,起来想来想去,他就烦恼了,烦恼多了,道修不下去了,道修不下去怎么办?就得往回转了,会退道的。多睡会退道。
  所以这个睡觉也不是小事,是五盖之一,财、色、名、食、睡,你看看,它是地狱根。你想不下地狱,你就少睡;你要想下地狱,那你就多睡。睡得越多你下地狱越深,这根据是这么量的。我们平时看看自己是否能下地狱,你先量量你睡几个小时觉。有的人老睡,搁屋里老睡,有的借理由:我有病。所以有时候看大门这活我就不愿意叫谁干,就愿意叫女居士她们看,出家的不愿让他们去,去了睡多了以后就是麻烦事,以后剃度了到僧团里,他很难改过来。
  大家以后要少睡,最好是不要在屋里,不要上床,在戒律来讲有那么一条。特别是高大广床那更不允许,实际上,床上都不允许你随便坐着。平时你想修行就远离床,这个不是不能克服,很好克服的,只要是有长期心,不怕累、困,慢慢就好了,这定力就增加出来了。佛在世讲一个罗汉,因为他老困老困的、老睡觉,佛呵斥他以后,最后他一精进一努力,眼睛瞎了,但是换来了天眼,是不是?这也是因为他不断地克服睡眠,少睡有定力,少睡有智慧。我们知道这个,我们就应该少睡。
  少睡的好处基本说出来了,具体办法,我们说吃完饭做事情,得要活动一下,把它躲开,躲开了就不困了。另外多睡还有个害处,对身体不好,压迫肾脏,对五脏六腑都有个压迫现象,会导致身体各方面松弛和僵化,肌肉松弛,关节僵化,这都是害处。你要不信,你就试一下,你要躺个五个月、六个月的不怎么动弹,最后,原先你没躺之前,你走个十里二十里、几十里地都没问题,等你躺半年以后,你连三里五里都走不了。因为什么呢?就是肌肉松弛,没有力量,关节僵化,不能运动,迈不开了,另外呼气也软弱,心情更不好。种种的害处,都不能多睡。
  如何调伏?我们应该向这个尊者学习,要勇猛。但是这勇猛也不好勇猛,现在有的人就不勇猛了,刚才已经听出不勇猛的信息,这就不好。我在这讲了,他还不勇猛,看来就是平时多睡的原因,平时要是少睡,这时候他就不能发出这样的信息了。你这个多理解,慢慢克服。标签:妙祥法师

囍[净公上人]净公上人;为何“三皈依”比“开经偈”重要?


时间:2014-9-5 7:32:13  作者:净公上人  来源:学佛社区网14907  查看:443  评论:0




摘自净公上人《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02集   2014年9月1 日 讲于 澳大利亚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囍[净公上人]净公上人:虚云老和尚是再来人,无量劫来生生世世修行!)


...比较完整的一部。此刻本每半页十二行,每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
白居易这位唐代大诗人与苏州颇有渊源。他于宝庆元年(825年)出任苏州刺史,曾组织民工开发阊门至虎丘的水陆道路,筑成七里长堤,后人称为“白公堤”,亦称七里山塘。此路一开便成为城内通向虎丘的要道。他自作诗以纪其事:“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银勒牵骄马,花船载丽人。芰荷生欲遍,桃李种仍新。好住湖堤上,长留一道春。”确是真实写照。
明末清初江南印书一度缺纸
清 列朝诗集 钱谦益撰 清 顺治九年(1652)常熟毛晋刻本
钱谦益四十岁时,就有意于仿效元好问《中州集》的例子,着手编撰明代的《列朝诗集》。这部诗集选录了明朝一代二百余年间约两千个诗人的代表作,并为他们写了扼要的小传。由于这部诗集在乾隆时,“语涉诽谤,毁版禁行”,以致后来流传甚少。
文学山房所藏此书可以看到,除了正常的诗集文字,还有许多杂字,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这书是用公文旧纸背面印刷的。这也说明了明末清初,随着清兵入关,江南的纸张生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印刷用纸十分紧张。
民国的书也能印得这么美
花间集十卷
后蜀 赵崇祚编 民国初年 吴门章钰“四当斋”仿宋刻红印本
《花间集》集中搜录晚唐至五代十八位词人的作品,共五百首,分为十卷。其得名于作品内容多写上层贵妇美人日常生活和装饰容貌,女人素以花比,故称“花间”。
此刻本为民国章氏四当斋刻印本,线装,摹刻精良,甚为美观,展卷观之让人爱不释手,可谓民国刻本中的精品。
章钰是苏州人,光绪二十九年考中进士,官至外务部一等秘书兼京师图书馆编修。民国三年任国史馆纂修,是一代大藏书家,著有《四当斋集》等传世。


标签:揭秘 真相 唐僧 取经 有些

囍[佛教纪念日]恭迎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恭逢月光菩萨圣诞


时间:2014-9-4 10:46:31  作者:妙音  来源:学佛社区网14896  查看:1084  评论:0


     在月光菩萨圣诞之时,在即将到来的中秋佳节之际,江浙佛教网(学佛社区网)祝福大家中秋快乐!法喜充满,早证菩提!吉祥如意!月光菩萨像




(图片来源:江浙佛教网 制图:区燕)

。。。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行菩萨道时,所发大愿,及彼佛土功德庄严,我若一劫,若一劫余,说不能尽。然彼佛土,一向清净,无有女人,亦无恶趣,及苦音声。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城阙宫阁,轩窗罗网,皆七宝成。亦如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等无差别。于其国中,有二菩萨摩诃萨,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无量无数菩萨众之上首,次补佛处,悉能持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正法宝藏。是故曼殊室利!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等,应当愿生彼佛世界。(《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许多亚洲国家,也和我国庆祝同样的中秋节。虽然节日称谓各异,习俗各种各样,但是中秋节跟春节、端午节一样,是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环。在汉传佛教中,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这一天,恭逢月光菩萨圣诞。
月光菩萨为药师如来二肋侍菩萨之一。药师经曰:“于其国中,有二菩萨摩诃萨: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无量无数菩萨之上首。”又,月光菩萨与秘密曼陀罗中表如来化他之德,表示迁变众生苦厄,使为利益安乐者也。其形像身为白色,左手为拳,安于腰,右手持莲华,其莲华上有半月形,乃以半月形为三形。
又,释尊在因位时,作大国王,施头于婆罗门时之名。又曰月光王。见佛说月光菩萨经,贤愚经六月光王头施缘品,经律异相二十五。菩萨在无明暗夜中救度众生,故表示为月,谨列出佛教中与月有关的经典和论著,以在中秋佳节,对佛教经典有所思维。同时,普请念诵药师经: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1卷)〖唐 玄奘译〗“宝库”录校版本

月亮的笑脸--中秋节歌曲;http://music.jzfjw.cn/music/1798.html

江浙佛教网(学佛社区网)微信号;qq16878979   欢迎加为好友,分享学佛体会
佛教中秋节祝福语


1、有一座七宝楼阁,舒畅为地,福慧为基,悲智为梁,性空为瓦,方便为门,六度为梯,菩提为顶,让她承载着我的祝福到您身边,敬祝中秋节快乐。
  
2、大海承载着佛陀的慈悲,苍穹闪烁着菩萨的智慧,愿佛前的缕缕香烟伴随幽幽的梵音,给你送去无限的祝福与祈愿:吉祥、平安、顺意、安康!佛光普照、中秋节快乐!
  
3、飘动的经幡,转动的经轮,祥和的颂经声,飞舞的风马,六字宏名的祝福,佛菩萨的保佑,阿弥陀佛,中秋佳节快乐!

4、中秋佳节即将来临,送你一尊白观音,愿你清静无染;送你一尊红文殊,愿你照彻法界;送你一尊黄财神,愿你妙手金银;送你一尊黑护法,愿你金刚摧魔。

5、声声的“阿弥陀佛”,是我真诚的祝福,愿你永远快乐和健康;句句的“南无文殊师利菩萨”,是我对你无限的祝愿,愿你具有文殊菩萨的智慧;念念的“观世音菩萨”,是我对你最诚挚祈祷,我最爱的佛友,愿你中秋节平安快乐,吉祥如意!

送您一尊黄财神,愿您因布施得福报!

送您一尊持国天,愿您护国土报祖恩!

送您一尊增长天,愿您增善根恒吉祥!

送您一尊广目天,愿您以净眼常拥护!

送您一尊多闻天,愿您闻妙法养福德!

送您一尊伽蓝尊,愿您护佛法永不退!

送您一尊韦陀天,愿您降魔怨道流芳!

送您一尊绿度母,愿您除灾障享安宁!

送您一尊白观音,愿您用慈悲得自在!

送您一尊地藏王,愿您发大愿度众生!

送您一尊妙吉祥,愿您得智慧解烦恼!

送您一尊普贤王,愿您以六度修万行!

送您一尊笑弥勒,愿您以大慈得欢喜!

送您一尊阿弥陀,愿您寿无量光无量!

送您一尊药师佛,愿您心清净无病苦!

送您一尊释迦佛,愿您发大心护圣教! 标签: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 恭逢 月光菩萨圣诞

囍[资讯信息]佛母寺2014年中秋佳节楞严圣火点灯祈福法会


时间:2014-9-4 10:35:52  作者:圣空法师  来源:学佛社区网14894  查看:168  评论:0


      2014年中秋佳节楞严圣火点灯祈福法会

2014年9月8日(农历八月十五日),喜逢中秋佳节,在这花好月圆之夜,为纪念佛母寺2012年百日楞严实修讲经法会功德圆满两周年,我寺将隆重举行“举楞严圣火,续正法明灯,光明普照、净沐身心”2014年中秋楞严圣火点灯祈福法会。
期间将举行盛大点灯赏月和大型祈祷法会等活动,愿所有有缘之人都参与进来,唤醒内心的慈悲,共同点起智慧与光明之灯,照彻法界,光明徧照,无复幽暗,愿所有人修习正法,护持正法,弘扬正法,愿所有众生病苦烦恼悉皆消除,灾难不生,随愿皆满;祈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社会和谐、人民安乐,启建第三次百日楞严实修讲经法会福德因缘早日具足。
今佛母寺敬请诸位大德一切有缘的护法居士各界人士善男信女前来参加,凡来参加中秋点灯祈福法会的,请提前与佛母寺客堂联系报名。
一、法会时间安排:
农历八月十五(公历9月8日)下午19:00 中秋拈香祈福法会
20:00 点灯祈福赏月活动
二、报名联系方式:
佛母寺客堂:0768-2313336 0768-2313337 0768-2313338
短信报名:18025733338, 邮箱:fomsui@qq.com
详情可留意佛母寺网站及相关信息平台的消息通告:
网站 :圣空甘露
新浪博客(微博):圣空法师
腾讯微博:圣空法师
QQ空间: 圣空法师专栏
手机公众微信号:圣空甘露
扫描二维码关注

广东省潮州市紫莲山佛母寺
2014年9月1日标签:花好月圆 共同点 光明 弘扬 隆重

囍[资讯信息]2014年广东佛母寺传授菩萨戒、八关斋戒、三皈五戒通告


时间:2014-9-4 10:28:12  作者:圣空法师  来源:学佛社区网14892  查看:172  评论:0


2014年广东佛母寺传授菩萨戒、八关斋戒、三皈五戒通告

广东佛母寺将于纪念百日楞严法会二周年49天楞严讲经实修法会期间传授菩萨戒、八关斋戒、三皈五戒。

一、 时间:
菩萨戒 、 三皈五戒:开坛的前一天即农历九月十四日(公历10月7日)
八关斋戒:随时可授
49天楞严实修讲经法会时间:农历九月十五日(润九月的第一个九月)至十月初四(公历10月8日至11月25日);
法会期间传授菩萨戒、八关斋戒、三皈五戒,原来已经受过菩萨戒的,可以增戒。具体时间待定,请留意法会期间的通知或公告。
二、报名要求:
凡参加法会的人员或义工均可根据自己的发心求戒,求戒人员请到客堂报名,提供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联系方式、地域等信息及一寸的相片2张,并请备注是求授的哪一项。

如需了解法会期间各项工作安排的详情,请留意以下网站的公告或通知:
广东省潮州市紫莲山佛母寺网站 :圣空甘露
新浪博客(微博):圣空法师
腾讯微博:圣空法师
QQ空间: 圣空法师专栏
扫描二维码关注
手机公众微信号:圣空甘露

广东省潮州市紫莲山佛寺
2014年9月1日标签:联系方式 广东 通告 报名 公告

囍[素食健康]吃素到底有没有营养?


时间:2014-9-4 8:17:00  作者:妙音  来源:学佛社区网14889  查看:905  评论:0



不少人对吃素有所误解!这一篇报导提供一个详实的内幕。看完之后您可以持续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但对吃素就不要用异样或错误的眼光来看待了!如果想尝试吃素却担心营养摄取不足的朋友们,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尝试一下了!
  知道吗?全世界最聪明的孩子的学校是“美国费城格连杜曼中心”。孩子们四岁入学时,就会正式的体操、两种以上语言、两种以上乐器,必须有3000公尺以上的长跑能力等等。还有,学校老师及学生都必须全部吃素!因为他们研究发现“牛奶”和“肉类”都是伤害大脑的食物!澳大利亚政府...(囍[净公上人]净公上人:虚云老和尚是再来人,无量劫来生生世世修行!)


...本相,所以修白骨观,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要学打坐,每一个骨节都要研究好,这样成功得定才快。怎么样去修这个白骨观?西藏的密宗,佛像下面,都有一脚踩一个骷髅,为什么?南老师说:“要学密宗,如果显教的白骨观,没有修好,修密的事儿谈都不要谈了。”
  修白骨观,有深修,修到白骨流光,从不净观修回到非垢观。有浅修,时时练习回光返照自己的骨相。人的很多我执,都跟皮肉经络有关。人们的感受和想望,不是身体骨架子起作用,而是身上的皮肉和神经,在意识(尤其是累劫的习气)的操纵下起作用。平常多观看骨架图或骨架模型,当习气操纵意识时,可以闪电战的穿透自身皮肉,定格在自身骨相上,即迅速内观身内的骨架,勉强达到皮肉不存,意识无可依附的效果。
  南怀瑾老师讲到白骨观与禅坐时,说到他自己早年修行过程中,为求佛道,多次痛苦,每次痛苦之后,翻阅佛经寻找答案。原话这样说的:“自己有时候搞不通,世界上没有真的佛,也没有真的菩萨,我常常几十年自己修持,碰到不过关的时候,怎么办,自己求自己,躺下来哭一场……究竟有没有,释迦牟尼佛这些历代的圣贤难道都骗我的吗,究竟有没有这个事呢,你要叫我不干了,我已经玩了几十年,要骗人也要骗到底,骗自己也要骗到底,要干下去嘛,就是过不了关,最后自己每每碰到过不了关,自己痛哭一场,还是翻经,还是找找……,等到自己把这个关打通了,这个困难解决了,打通了,原来佛,这些圣贤都没有骗我,他们都讲了,就是自己看不懂,过后就懂了。所以,你们还年轻,不要随随便便研究一点普通的佛学,规规矩矩去研究,这是个大科学。”
  南老师修白骨观的受用,很是奇妙。1993年他在厦门南普陀寺主持《南禅七日》,有一座上,告诉禅修学子:“昨天我一夜还没有睡,而你们吃饱、睡足了,我还两餐没有吃饭,可是你们看,我比你们有精神。这一点,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2-12-28 15:50
怎么来的?白骨观修来的。因为我不是个人,我是个骷髅,充其量就同它(讲台上放置的人体骨架模型)一样,同它一样,我也摆在这儿给你们作榜样了。”
  修白骨观的基础功夫是熟悉人体骨架,我精选了些生活形态的骨相,供有缘人参考。时常了解记忆,便于自己行住坐卧,都随时内观自己的骨相,最好少观别人的骨相。白骨观图文说明为笔者所加。这种浅修白骨观,也多少能起到减少“我执”的效果。
  白骨观实修法要包含四部:一、不静观;二、白骨观;三、白骨流光观;四、白骨生肌观。
  具体修持心法:
  一、不静观
  观自身发红,发肿,发胀,发青,发紫,发黑,皮肤溃烂,全身上下坏血涂漫,血渐渐地化成脓,肉烂得一块一块地往下掉。五脏六腑也开始变坏发烂,臭不可闻。且生出大量蛆虫来吃脓血烂肉,最后吃完了,蛆虫化成飞蛾,飞去无踪。所余的骷髅架子,就是一副洁白的白骨。白骨上下,无一丝一毫的牵挂。除白骨外,无有余物,只有一副白骨,具洁白之性。
  二、白骨观
  白骨观的顺序是由上观到下。在观之前,先在两眉之间向上,在额头印堂向内的位置,也就是在天目的位置,观出一只眼睛。即以双目神光向天目一聚化成一只眼睛,圆明无障。
  此眼观成后才接修以下各个步骤:
  此眼放射光明,意到何处,光明即遍照何处。所到之处,白骨愈发变得洁净、纯白,先观头颅骨(骷髅壳)。先头盖骨,观清以后,再顺次观清每一个部位,乃至观清全身的白骨。两个眼睛空洞洞,两个耳朵空洞洞,鼻子空洞洞,牙齿咬拢,头颈骨一节一节的,肩锁骨,上臂骨,下臀骨,手掌骨,手指骨,脊柱骨,胸肋骨,盆骨,尾闾骨,大腿骨,膝盖骨,小腿骨,脚跟骨,脚掌骨,脚趾骨。由上而下依次观清以后,观全副白骨松松荡荡,松静空明,就像有一根绳子吊在头盖骨上,将全副白骨吊起来一样,无一丝一毫的紧张,松松荡荡,松静空明。观清以后,再由下观到上,要领同前。如是上下可观数次。
  再观最可爱的人,也是一具白骨,自己也是一具白骨,没有什么可爱。
  观冤家仇人,也是一具白骨,自己也是一具白骨,没有什么可恨。
  观周围的人,全城的人,全国全世界的人都是白骨,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三千大世界,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有情都是人的形的一具白骨。
  三、白骨流光观
  在骨架内,生发宫的位置,有一颗红色的宝珠,通红发亮,炙热异常,尤如烧红的铁块一样。此红色宝珠放出红色光明和热量,光明遍照全身骨骼,热量也遍布全身骨骼。在骨骼里面的骨髓腔中,有红丝丝,犹如灯泡中的钨丝一样,发出红色的光明,越来越亮,遍满全身骨骼,再向外放射,放出一臂之远,越放越大,触到白骨。再观外白骨也同样放出红光,三千大世界,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有情白骨一起放光,光明返空,回照到内白骨,内白骨放光,加持外白骨,遍照法界。此时光光相入,光光相融,如一室千灯。
  此时如心若散乱,应将心观注于二足心。如若昏沉,应将心观注于眉间。散乱也不昏沉时,应观注于心间或尾闾,最后将光明收回到骨髓腔中。
  四、白骨生肌观。
  观想两个大脚趾生肌,十个脚趾都生肌,脚掌生肌,脚跟生肌,小腿生肌,膝盖生肌,大腿生肌,下部生肌,中部五脏六腑生肌,上部生肌,手指生肌,手掌生肌,小臂生肌,肘部生肌,大臂生肌,头部生肌,然后全身转成十六岁的童真文殊,清静四大,遍体通明,成光明琉璃之体。观想三千大世界,遍法界尽虚空,一切有情全部生肌,全部转成十六岁的童真文殊,清静四大,遍体通明,成光明的琉璃之体。
  出定、下座,白骨观实修圆满。
  





(图片来源:江浙佛教网 制图:区燕)



标签:白骨观 美丽不过躯壳 生死不过无常

囍[故事事迹]一念贪心转世变鬼 恳求高僧超拔苦难


时间:2014-9-2 7:07:37  作者:证严法师  来源:学佛社区网14856  查看:685  评论:0


编者按:证严法师这个故事出自唐惠详法师所撰《法华经传记》,当然自由发挥部分很多。故事中这位高僧叫慧果,是刘宋时期豫州人。文中提到的“瓦观寺”,应该是“瓦官寺”(可能录入文本出错),原是东晋所建名刹,位于六朝古都建康。此外,据《法华经传记》记载,慧果大师抄写《法华经》后,这位啖粪鬼已投胎转世,重得人身,与证严法师故事中结局稍有出入。

故事发生地:东晋名刹瓦官寺
(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在佛教中有一段故事——
有一位高僧行脚于各个寺院,去礼拜参访。有一回,他来到瓦观寺挂单,在寺中礼拜《法华经》,同时也在那儿研究法华的道理。
有一天,在半夜时分,他忽然肚子不舒服到厕所去,刚走到厕所门口,却见一个鬼站在外面。高僧一到,鬼立刻五体投地顶礼跪拜,高僧就问鬼说:“你为什么守在厕所门外,看你那么虔诚,为什么会堕入鬼身呢?”
鬼就跪在地上悲泣地说:“过去生我也曾出家,当时在寺院中掌过香灯、知客等执事,在那期间不小心犯了戒律,所以死后就堕落做啖粪鬼。我知道大法师您的德行很高,唯有以您的德才能超拔我。”
这位法师就问:“你到底做了什么事?”
鬼说:“我自己也不清楚,我一定是犯了戒律,所以才会受业报,但是不知犯了哪条罪?”
法师就说:“不管犯了哪条罪,都是从身口意三业所造。你是否曾犯杀、盗、淫?”
那个鬼说:“没有啊,我出家以后,身没有犯杀、盗、淫。”
法师就又问:“你是不是犯了口业?妄言、绮语、两舌、恶口?”
鬼想了想说:“妄言倒是没犯;恶口就难免了;两舌呢?也是难得清净;绮语也不敢说完全没有。”
法师再问:“在心意方面,是否犯贪、嗔、痴?”
鬼想了想就说:“很有可能是贪心,这就是我的毛病。以前做香灯、知客的时候,难免要面对很多人,在这当中,我有时会生起不清净心,贪了香油的供养,也贪图供奉的金钱,这个‘贪’可能是我最大的罪;‘嗔’也没办法控制:‘痴念’也有,因为我智慧未开,时时心中都有烦恼。我想我的业,可能是犯在口业和意业。”
他真心诚意要改过,就向法师说:“我知道错了,请法师代我做功德。”
他说:“在柿子树的下面,有三千钱在那儿,希望您请人掘出柿子树的树根,拿出埋在那里的钱,请为我做好事、超拔我的苦难。”
法师等到天亮时,就邀几个人带着锄头,到柿子树下挖掘,果真挖出一个瓮,里面有三千钱。法师就用那三千钱为他写了一部《法华经》,剩下的钱全部拿去救济贫困。
过了一星期后,那个鬼又来到法师的寮房,向他顶礼答谢说:“我的业已经转了,比过去好很多,以后我还会努力精进再精进,希望能脱离鬼身,将来回归人道,好好修行。”礼拜之后,鬼就消失了。
生命的过程多么奥妙,而凡夫却往往无法了解。当我们造福时,可以得到多少福报?造恶时,又将承受什么样的报应?学佛就是要活得明明朗朗,了解为善作福,以后所有的善果都是自享的;为非作歹,一切的业也都必须自己承担,这就是修行所应了解的——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报。
相关资料:《法华经传记·宋京师东瓦官寺释慧果》
释慧果,豫州人,少以蔬苦自业。宋初游京师,止瓦官寺,诵《法华》《十地》。尝于圊厕见一鬼,致敬于果云:“昔为众僧作维那,小不如法,堕在啖粪鬼中。法师德素高明,又慈悲为意,愿助以拔济之方也。”又云:“昔有钱三千,埋在柿树根下,愿取以为福。”果即告众掘取,果得三千,为造《法华》一部并设会。后梦见此鬼云:“已得改生,大胜昔日。”果以宋太始六年卒,七十有六。标签:一念贪心转世变鬼 恳求高僧超拔苦难

囍[其他大德]净耀法师:1985年进入监狱教导黑道大咖


时间:2014-9-2 7:05:38  作者:妙音 ...(囍[净公上人]净公上人:虚云老和尚是再来人,无量劫来生生世世修行!)


...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不为境转真是不容易的事,这是随缘不变的要义。
  不念旧恶
  宗门心法五要的第三部分是“不念旧恶”。
  《佛说八大人觉经》中有这样的经文:“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冤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凡夫中贫苦的人多怨,但我们仍然要广结善缘,化解别人的横结恶缘,把一切冤亲等相观照,当成一样的。不念过去的旧恶,不憎恶恶人。
  蕅益大师在《成唯识论观心法要》中说,为什么我们会念旧恶呢?因为有一个关键的字,就是“恨”字。我们常用,也听惯了。我恨你,他恨你,这个“恨”字以忿恼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能够障不恨,以热恼为业。所以,“结恨者不能含忍,恒热恼。故此亦嗔恨一分为体,离嗔无别恨相用故”。
  如果离嗔,就没有其他的相用。“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怀恨不释,徒自热恼而已。”如果不去念过去人的旧恶,那么各种怨恨自然化解。如果怀恨而不去化解,只能使自己热恼。大师的主张是说,念旧恶最终毒害的只能是自己。
  虚云老和尚曾经这么谈:“凡夫的境界总是贪染财色名利,嗔恚斗争,对‘道德’二字,认为是绊脚石。一天到晚,喜怒哀乐,贪爱荣华富贵,种种世情不断,道念一点没有。所以功德林被凋残,菩提种子被烧尽。”
  “假如把世情看得淡淡的,一切亲友冤家视为平等……视一切众生平等无二,视人饥如己饥,视人溺如己溺,常发菩提心,则可与道念相应,亦可立地成佛。故曰:‘道念若同情念,成佛多时。’”(《虚云老和尚法汇》)有人无礼地辱骂痛打你,你能不生嗔恨吗?你能够不分别冤亲憎爱、人我是非吗?统统做得到,这样才好开大口。否则,不要说空话。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曾经再三提起,宁可起贪心无量,也不要起嗔恨心。因为嗔恨心对修学者来说有一个致命的坏处,就是可以永远灭尽法缘,与正法的缘分断绝。嗔恨心令善人远离。我们要不念旧恶。
  《八大人觉经》中说了这“不念旧恶”的道理,依然要以“不忘念”和“不变随缘”作为基础。如果没有这些基础,想不念旧恶依然很难。
  不请之友
  宗门心法五要的第四部分是“不请之友”。
  《维摩诘经》有这样的话:“众人不请,友而安之。”《佛说八种长养功德经》也这样说:“我发无二最上心,为诸众生不请友,胜菩提行善所行,成佛世间广利益。愿我乘是善业故,此世不久成正觉,说法饶益于世间,解脱众生三有苦。”《大方广三戒经》曾这么说:“益利世间,作不请友,欲护一切所有众生,慈心不舍一切众生,善能演出一切佛行,守护佛法,誓护佛法,善趣佛种,向一切智。”

标签:明贤法师 青海湖畔 宗门心法五要  
(3)
时间:2014-8-19 18:30:58  作者:明贤法师  来源:学佛社区网14671  查看:303  评论:0


 做不请友,就是要度化一切众生,向一切智,成就圆满的究竟佛果。《大乘四法经》中有这样的话,“菩萨有四种善法。云何为四?谓乐修一切善法;不轻未学;于诸众生怨亲平等;为不请友饶益众生,不思其报。是为四。”在《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里又曾经这么说,“作不请友,为行大慈。”在贾曹杰注解的寂天菩萨《入菩萨行论》里也有这样的话,“大悲引发为不请友,故应赞扬。”
  僧肇大师则有更直接的说法,“真友不待请,譬慈母之赴婴儿也。”不需要你请,他自然就会来,就像慈母直接到达婴儿的旁边去守护他一样。窥基法师曾经这样谈,“故行慈悲,为不请友,譬之父母,怜救于子,不待请故,已前诸位。或待他请,方救济之,未能任运为不请友,此皆任运慈悲深故。”
  在传灯法师的《维摩经无我疏》里也引用僧肇大师的说法,“真友不待请,譬慈母之赴婴儿也。”在我们的《光明希望大悲灯供》中也有这样的话:
  若与我有缘,若与我无缘,同我大愿是我身;
  同我大愿故,共我身无别,其四无量等虚空;
  广度有情故,勤勇无休歇,愿彼通达正觉路;
  我不入三界,亦不出三界,常以圣性愿力故;
  心如虚空故,常安住法界,遍在众生心识体;
  以圣性愿力,加持诸有情,令罪垢灭入菩提。
  这是北海禅院灯供愿文之中有关“不请之友”的原话。
  以“不忘念”、“不变随缘”、“不念旧恶”为基础,《维摩诘经》中的“不请之友”就从这种内在的心理构建中向外进行拓展,完善到对于外人的帮助上去。由内而外,发诸内而行诸外,就成为一个人以菩提道帮助所有人的契机。
  要怎么帮助别人呢?如果能够在关注自己生命状态的同时,对他人的生命和信仰状态同等水平地关注,自然就会做他人的“不请之友”,自然就能时时处处与人把掌雄谈、共叙平生。所以,别人没有请你帮这个忙,你发现他有困难了会帮助他解决。敏锐地觉察他人需要,轻巧地帮人解决,以“不忘念”、“不变随缘”、“不念旧恶”的方式来成就“不请之友”。
  假如念着旧恶,不可能做不请之友;假如已经变了,不能随缘不变,不可能做不请之友;假如起恶念了,也不可能做不请之友。要由内向外逐步扩展开来,这是“不请之友”的核心要义。
  不忘初心
  第五部分“不忘初心”。
  《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中天子问:“正观以何为本?”文殊师利菩萨回答说:“以坚念不忘为本。”天子言:“文殊师利,菩萨有几心,能摄因、能摄果?”菩萨言:“天子!诸菩萨有四心,能摄因、能摄果。何等为四?一者初发心,二者行道心,三者不退转心,四者一生补处心。初发心为行道心作因缘;行道心为不退转心作因缘;不退转心为一生补处心作因缘”。看来,初心就是其中一颗最大、最主要的心。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说,“汝应谛听,当为汝说。亦有初心胜后心义,谓阿罗汉诸无漏心,虽离自身一切烦恼,而不能化无量有情,皆令发心舍诸烦恼;菩萨初发大菩提心,虽于自身烦恼未断,而能普化无量有情,皆令发心舍诸烦恼,展转饶益无量有情,是谓初心胜后心义。”这就是初心的价值。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说,“菩萨法者,于是观中不忘本愿,不舍大悲,先用不可得空调伏心地。住是地中,虽有烦恼,心常不堕,如人虽未杀贼,系闭一处。”“不忘初心”虽然没有广泛地应用菩提心,但是已经把各种烦恼贼系闭一处。“不忘初心”自然就拥有这样的功德。
  月称论师在《入中论》中这样说:
  大悲心与无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
  悲性于佛广大果,初犹种子长如水。
  常时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赞大悲心。
  《虚云老和尚法汇》中曾经这样说,“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除了虚云老和尚这样的说法以外,我们也还要对于宗门心法五要的第五部分“不忘初心”做一番解读。
  “不请之友”已经成就了,往下面的要点便是“不忘初心”。
  “不请之友”并不是主动地做他人狐假虎威、狼狈为奸而作恶的朋友,关键是要不忘初心。虽然做了不请之友,但是我们要关注心里的建树。菩提心的要义是对个体和他人生命同等地关注,同等珍惜所有人的生命,爱惜所有人的信仰、信念。这样做“不请之友”就不是庸俗的一面。
  如果没有忘失初心和帮助他人的善心,就能始终停留在一个坚定、真实的发心当中。其他烦恼贼偶尔也会泛起,虽然未能杀贼,但是所有的烦恼贼都已被禁闭在一处,所以不为所恼。
  最重要的不是“变不变”的问题,而是“忘不忘”的问题。一个人常常能提点起当初的那一念,常常都去返顾最初的发心,没有忘失,自然会很如法,为人处世也能特别懂得怎样去安顿自己身心中的烦恼和不安。最早的那一念常常提得起来,为人就会非常纯粹,不那么容易受染污。染污得多、变化得多,初心当然就忘失得干净。
  “不忘初心”还是要在前后五种心的基础中,时常返顾、经常提点当初的“那一念善心”。我们能保有对最初那份发心的回顾,这便是一种童真、真挚,一种能够排除外界干扰的狂狷,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朴实、一种真实。
  我们看人和人之间打交道,有时第一反应会成为后来的一种相续。但我们有关菩提道的最初发心也一定会成为未来相续缘分的起点。如果修行过程中始终不忘初心,就像明代李贽所说的“童心未泯”,就是真心、童真。真心未泯,气象自然真如。
  以上就是我们所谈的这五种心,是北海禅院所确立的宗门心法五要。这五个要义用一首短偈来综合:
  不忘初心不请友,不念旧恶不变缘;
  心不忘念佛亲教,珐輪再转无别传!
  不忘初心、不请之友、不变随缘、不念旧恶、不忘念,是大乘佛法宏观的纲维,更是最核心的修行要素,也是大乘佛教价值观指导下的做人原则。牢记这五条,自然大乘在握。

标签:明贤法师 青海湖畔 宗门心法五要

囍[综合文摘]校长夫人迷信法师被骗百万 防老公外遇竟做法事


时间:2014-8-19 10:17:21  作者:陈捷  来源:学佛社区网14669  查看:413  评论:0



配图无关内容(资料图)
老公有外遇怎么办?花钱做法事!小孩不好带怎么办?做法事!外甥女找不到男朋友咋办?做法事!当副校长的老公想升官咋办?还是掏钱做法事!
一位副校长的夫人因为迷信,结果被一个神棍骗走200多万元。昨日,导报记者从思明区检察院获悉,这名假法师近日已经被批捕。
首场法事:要“除掉”老公外遇
在朋友眼中,阿霞(化名)是一位令人羡慕的“校长夫人”。她丈夫老刘是外地一所中心学校的副校长,家里经济条件很好。
可惜,阿霞是个迷信的女人。2012年10月份,她在湖里区一家茶馆找店老板喝茶时,偶然认识了一名“大师”,之后,她开始了疯狂的“进供之旅”。
刚开始,阿霞听“大师”说,他会“请神明上身”,可以通过他与神交流。而且,他还可以做法事帮别人“圆梦”。
“我这人平时就比较迷信,听他这么说以后就觉得很好奇。”阿霞说,当时她就在想,老公有外遇,“大师”说不定能帮她“将外遇除掉”。
于是,阿霞后来就找茶馆老板要来了“大师”的电话号码。她主动联系“大师”,2012年10月,“大师”为她做了第一场法事。
事后,“大师”自己都不知道法事能否除掉外遇。但是,阿霞自己感觉良好,她说,丈夫似乎不再搞外遇了。于是,她给了“大师”800元报酬。
“万能”法事:管找对象管感情
因此,她感觉到“大师”“真有本事”,就开始频频向“大师”求助。
第二次,阿霞因为外甥女找对象难,就再次向“大师”求助。这场法事她又付了600元。
第三次,阿霞的弟弟和弟媳吵架,她担心弟弟夫妻不和家庭破裂,又给...(囍[净公上人]净公上人:虚云老和尚是再来人,无量劫来生生世世修行!)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