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晚课的讲记敬摘点滴202212202024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2-12-20 20:26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晚课的讲记敬摘点滴202212202024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晚课的讲记敬摘点滴


...到圆周连接的柱子;网就是圆周,它有心,它有外面的边,它也有中间联系的,所以这个结构非常之圆满,那么佛法也是非常圆满,所以用这个来代表,‘圣智亦尔,一具三故’。那么在教法里面,譬如讲经律论,这是圆满的,理上讲教理是戒定慧;行法里面这个里面包括的多,是讲八万四千行门,但是讲原则来讲它也不外乎三条,我们一般说通常讲断见思、尘沙、无明,这是行法上的;果上讲的法身、般若、解脱,所以是一具三故,很合珐輪圆满的意思。那么应用在净土法门来讲,在行法里面是信愿行,这就净土来说信愿行;那么净土的西方极乐世界在境界上面来讲,它有凡圣同居土、有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那个常寂光土是全都包括了,那是个理,所以很合轮的意趣。



第二个意思,‘摧坏义’,轮所走过的,地都压平了,特别像我们现在常见的压路机,轮一通过了,统统给压平了。那么这个是比喻什么呢?就是佛法我们闻了之后,把我们心里面不平的烦恼都给消除了,都给压平了,取这个意思。第三个意思,‘镇遏义’,镇遏也是镇伏,跟小乘里面镇已伏义是相同的。如果我们不常常闻佛法,常常接触佛法,烦恼虽然是压平了,它会起来的,还会生起来的。为什么呢?那就是你那个烦恼的根没有断,眼前平了,不经常去压它又会生起来,所以必须要常常闻法,这个意思很重要。在过去天乙法师在的时候,也许有一些人认识他,他过世不少年了;我是有一年过年的时候到南部去玩,在他住持的寺院里头住了三天,他就问了我一个问题,听说从前寺院里头住众赶都赶不走,很乐意住在这个地方。为什么现在寺院里的住众我们对他很好,样样都照顾他,他总是住不住,能住三个月都很少,他住几天就要走了,这是什么缘故?我就告诉他,住不住,他想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怎么很正常?他有烦恼嘛!他当然要走,他不走怎么办?心浮气躁,他必须到外头乱跑。



从前的人为什么能住得住?寺院里头天天讲经,烦恼一生起来,一听,过了算了;本来想走,还是定下来,天天讲经嘛!天天念佛嘛!从前的道场有道风、有学风,它这个能够维系人。譬如我们上学一样,你到这个学校,这学校天天不上课,玩了几天都玩够了,好了,换一个地方去玩去,他当然会跑。你这个学校有好老师,天天上课,天天教学,他舍不得走,他不会走的。所以一个道场没有建立道风、没有建立学风,是留不住人的,要想留住人一定要有道风、要有学风;道风,天天讲经说法教学,学风就是有学习的行门。譬如净土每一天有念佛,禅宗里面,每一天在禅堂里有参究,他有一定的功课,学生确确实实能有收获;像教理行果,他依照这个行,他能得享受,他能得果报,所以他不走。



你今天没有道没有学,什么好的待遇都留不住人,那么镇遏义就是这个意思。我们要想自己学佛有成就,不退转,所以我告诉诸位每一天要读经,每一天要念佛,你三天不读经,邪思就现前,一天到晚就会胡思乱想。天天要读经,读经就是接受佛菩萨开示,读经就是亲近诸佛菩萨,没有远离,天天要读经;不管你读多少,纵然是很忙,一天至少也要抽出二十分钟、半个小时来读经,每一天决定不中断。在行门是念佛最殊胜,也要订早晚课,就是没有时间念的话,早晚一定要念佛,至少要修十念法。



十念法是尽一口气叫一念,你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口气,这叫一念,念十念这是最低限度,这个不耽误什么时间,早晨起来,漱了口洗了脸之后,有佛像在佛像面前合掌十念;没有佛像,面对西方念十念,天天不间断,晚上在睡觉之前,洗脸漱口在睡觉之前念十念,这是最简单的修净土的课诵,早晚二课,有时间可以多念,没有时间就用十念法。那么平常这叫散念,散念也很有好处,愈多愈好,行住坐卧都可以念佛。那么这边有一个同学他提了个问题,他说有人心里面有恐惧、不安,心定不下来,那么为了求保平安他念心经,念一念,行。但念心经的时候,要懂得心经里面的意思,依文作观,依这个文字自己能够提得起观想,才会产生效果;如果只念文,不懂得里面的意思,就是理,教理行果嘛!不能显理,得益很难,不容易得到利益,能够显理得利益的效果非常地显著。所以读经一定要懂得它的意思,不懂意思读注解很好。



那么修净土法门,实在讲疏钞第一部好书,但是太大了,太长了,不适合作课诵本;能够以这个那当然是最理想了,那要很大的福报,什么很大的福报?你衣食不愁,又不要做事情,这个才行,一天可以花个八个钟点、十个钟点来读经,这个福报太大了,谁来养活你,来供养你?这个不容易,现在出家人这种福报都很少,都很难得。那么方便一点读蕅益大师弥陀经要解,要解分量不多,薄薄地一小本,念熟了不到一个钟点就可以,大概半个钟点就可以了,一遍就能够看完,这个很好。每一天读弥陀经要解,就以这一样东西作功课,真正修净土的人要是一天不缺的话,每一天能够念一部弥陀经要解,能够早晚二课不缺,纵然是十念,早晚不缺,你这一生真正能发愿往生净土,决定靠得住,所以净土不难修啊!决定靠得住。在日常生活当中要记住十大愿王,随分随力地来修学,把十大愿王变成我们的生活行为,那你将来往生净土品位一定增上,一定是相当高的品位,这是一条非常正确的道路,绝对不会错的,非常稳当的一条道路。我们这个身在娑婆世界是最后身,以后不来了,以后再到娑婆世界来是菩萨的身分乘愿再来,不是业报之身,这多自在呀!所以大家一定要牢牢地记住。



你说我们找不到听经的机会,读经机会有了,每读一遍就是听一遍,读多了会开悟,我们中国古人说读书千遍,其意自见,其意自见就是那个道理就显了,就悟了,有悟处;要读得多,读得多心净,心清净了,心是愈念愈清净,清净心能开悟,经典给你做增上缘,不一定是什么时候念到那一句时候,一下就恍然大悟。像六祖听金刚经,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恍然大悟。智者大师读法华经,读到药王品的时候也是在一句经文里头豁然大悟,所以读经是开悟的增上缘,清净心是开悟的因,因缘和合必定大彻大悟,大彻大悟就是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因此读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佛在观无量寿经讲修净土的人一定要修三福,这第三条里面就有深信因果,读诵大乘,那个大乘就是指无量寿经跟观无量寿经,包括弥陀经,要晓得这个道理。



一定要读诵大乘,天天要读,天天读天天亲近佛菩萨...(净公上人普贤行愿品讲记)


...你就没法子做到。那么要记诵的话,长行文就不方便了,要把它背起来很困离,文字太多太长也不好背,所以经文后面有偈颂,偈颂就是便利于你背诵。偈颂可以入谱,等于都是歌词一样,可以谱成曲来唱,而且多半都是押韵的,这就很容易记诵了,不要硬记,唱唱就唱会了,你就会记住了。所以偈颂全都是歌词,意思都是前面所说的,所以叫重颂。



你由此可知佛门教学比儒家还要重视音乐,应当在经讲到后面偈颂的时候,大家都来唱,就不是讲了,都是来唱,一面唱一面讲著,这的确是很好的教学方式,非常之理想。那么重颂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讲经跟学校上课不一样,学校上课学生是固定的,到时候都得要来了;那么讲经毕竟不同学校,所以听众有先来后到的,有讲了一半他才来的,一半来的前面没有听到,那怎么辨呢?后面偈颂重复再略说一说,所以后来的人,前面重要、精要的意思,他也能听到,便利于后来的,顾及他们。所以讲经的方法确实是为听众设想得很多,因此往往长行文后面都有偈颂;如果长行文很重要的话,立刻后头就有偈颂,这是我们在经典里面常常看到的许多不同种的体裁,要晓得它的用意之所在。



那么在本经偈颂里面,这偈颂相当之长,重颂前面十愿只颂到第七愿,第八就回向了,所以此地没有明说回向,偈子当中很明白地把它都归纳在回向里面。所以我们晓得这十愿前七是愿,后三是回向,那么后三,末后一条普皆回向,那个没有话说,那个意思太明显了,所以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是回向当中的别义,这两条也是非常重要的。注解里面也说得很明白,‘即是所修二利之行体’,完全讲修行、行门,行门之体就是这两条,常随佛学、恒顺众生,你们把这两句多念几遍,看看能不能体会到里头意思。我们今天道业不能成就,第一个不肯随佛学,跟佛所学的背道而驰。第二个绝对不肯恒顺众生,顺自己就好了,不肯随顺别人,所以完全相违背。你要想道业成就,不能随顺自己,要随顺众生,随顺众生是真修行。随顺众生里头学什么呢?学佛,佛不离开众生,菩萨不离开众生;离开一切众生,菩萨道不能成就。



这在此地讨论了这个问题了,‘此科属自利’,就是常随佛学属于自利,‘第九’恒顺众生‘属利他’。‘至第十,将此二利功德,及前七科行愿之福,尽皆回向三处也。’第十愿是总回向。这两愿是自利利他,二行之体,不能恒顺众生就不能利他,不能常随佛学就不能自利。佛教一切的设施是为众生的,不是为他自己的,所以佛教的设施是因时因地因一切众生机宜而有所不同,不是一样的;原理是一样的,决定修觉正净,这是一样的,但是形式上来讲,就是仪式上不一样。我们在今天在全世界看,每一个国家的佛教不一样,在仪式上不一样;每一个地区不一样,乃至于每一个寺庙有每一个寺庙的修行作风,也不一样,的确它是因人而异的。我们怎么晓得它的原则原理是相同的呢?譬如说所依的经论,理论依据不一样,各人有各人依据的经论,经论这么多,但都是佛说的,没有话说。方法呢?八万四千法门,每一个法门修行的方法也不一样,修什么诸位要晓得,修三皈依啊!



你看看古今中外只要是佛教,它统统不一样,你问问他早晚课诵里头有没有三皈依?统统都有,只有这个是一样的,三皈依是一样的,古今中外学佛的人,三皈依是一样的。那么你就晓得八万四千法门修的什么东西?修的是觉正净。皈依佛,佛是觉的意思,觉而不迷;皈依法,法是正,正而不邪;皈依僧,僧是净,净而不染,决定相同;就是方法手段尽管不相同,仪式不相同,生活方式不相同,他修觉正净相同的,这个就是佛法。由此可知三皈依的重要,离开了三皈就是外道,就不是佛法,所以佛法一入门从三皈依开始,就是先把修行的宗旨告诉你,你这一生就是学这个东要,千经万论也是说的这个东西,这三宝,三宝是讲自性三宝。那么这讲回向三处,这三处就是菩提、众生、实际,就是这三处,后面会讲到的。



此地解释‘言常随佛学者’,这个意思是说,‘托佛从因至果,所历之行,所为之事,为我所缘之境,引出自心之志,随而学之。’其实这就是我们中国古人垂诫我们的见贤思齐,看到佛,他是人修成的,他能成佛,我也能成佛,所以我们供养佛菩萨这个意思不能疏忽。我们每天看到佛像,自己想到我们要成佛,他是佛,我也是佛,供养菩萨,他是菩萨,我也是菩萨,我也跟他一样,这叫真供养。有一些人很谦虚,他是菩萨,我一身罪业,我怎么敢跟他比呀!这糟糕了!菩萨要是知道了要摇头,没有法子,这不叫供养。真供养是拿他来作榜样,我要学他,我要学得跟他一模一样,这是真供养,一定要懂这个意思,千万不能谦虚。佛菩萨希望你早早成佛、成菩萨,并不希望你老当众生去伺候他,做他的徒弟,没有这个道理。这个托就是以他作一个榜样,看看佛从初发心一直到成无上道,他怎么修的;这个中间他所经历的些事,所造作的些事,在事相里如何来修行,这些统统是我们的榜样。



尤其在这一部华严经,善财童子做了一个很具体的表演,善财童子一生成佛,肉身成佛,一生的事情。你看看他从初发心,这要在四十华严里头从要第一卷看起,第一卷讲善财童子出生的情形,一直到以后遇到文殊菩萨跟他求学,从文殊菩萨毕业出来之后,在社会上服务,服务就是参学,五十三参,你看他在日常生活当中待人接物,如何运用最高的般若智慧,在一切人事里面完成自己圆满的智慧,无上的定功,他成就了。五十三位善知识就是代表各种不同的人、物、环境,诸位要晓得这是一部真正的生活教育。这五十三个人代表社会里面有出家修行人、有菩萨、有声闻,也有外道,也有魔王,好人坏人都有,各种职业都有,各行各业,男女老少,统统都有,就是我们从早到晚所遇到的。你要是说善财命好,他遇到五十三位善知识,我们一个遇不到,那你大错特错了。你早晨起来睁开眼睛到晚上睡觉,一天遇到就是五十三位善知识,五十三类呀!善财他会呀!他在这些境界处处成就自己智慧,成就自己定功。



我们不会呀!处处惹烦恼,处处生是非,这糟糕不糟糕!华严经是妙绝了,你学会了之后,真的你就会做人会办事了,样样圆满,没有一样不圆满,成就自己的道业也真正替大家服务,对于社会是造福人群,对于自己是成就定慧,这书是好得不得了啊!方东美先生赞叹是全世界最好的哲学书,这赞叹备至!就是可惜一些人他没有念不知道,虽然...(净公上人普贤行愿品讲记)


...间一切法,五欲六尘能放下、能不贪,乃至于出世间的佛法,菩提涅槃也不贪了。只要有一个贪的念头在,那就得要造恶业,六道众生贪五欲六尘,二乘人贪偏真涅槃、贪禅定,大乘菩萨贪度众生,都是贪心啊!这个事情很麻烦,所以他不能见性,所以他不能成佛,几时能把贪心从根拔除,不贪了,这样我们才会有成就。如果说不贪了,还有嗔恚心也不行,也是障道的。贪嗔痴在佛法里面称之为三毒烦恼,烦恼无量无边就是从这三个生起来的,所以这是烦恼的大根大本。嗔是嗔恚,也是障碍我们道业,障碍了心性,障碍了清净心,必须要断除。愚痴,实在讲比前面两条还要严重,前面两条的相来得粗,这个相比较上要细,那就是真妄、邪正、是非、善恶,甚至于利害都不能够辨别,把它搞颠倒了,这就叫愚痴。



尤其是在现在,表面上看佛法很盛行,国内国外,其实这里头那个是正法?那个是戴著佛教面具的假佛法?我们有没有能力来辨别?如果不能辨别,这就是愚痴。再说,佛说八万四千法门,没错那个法门都是佛说的,佛虽然说这么多法门,究竟那一个法门对我们的根性,我们应当选那一个法门来修学,这是要智慧的。如果选择的法门不适合自己修学的环境、不适合自己的程度,这也是愚痴,那么其余就不必多说了。世出世间法能够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颠倒错乱,这是一桩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三毒,佛在一切经论里面常常给我们开示,它是三恶道的第一个因素,贪烦恼是恶鬼道的第一个条件,所以没有贪心决定不堕恶鬼。嗔恚心是地狱道的第一个因素,人为什么堕地狱呢?嗔恚心重。愚痴是畜生道的业因。所以这三条是三恶道的业因,因此佛常常劝勉我们要断贪嗔痴,如果能断贪嗔痴,我们就决定不堕三恶道。



纵然不能够超越生死轮回,最好不要到三恶道去,要不想到三恶道就要把贪嗔痴三毒烦恼要断掉。三界一共有六道,人死了不一定到那一道去投胎,我们习惯上常听说人死了就做鬼了,实在讲这个话是讲不通的,人死了怎么断定他去做鬼呢?可是仔细想一想也不无道理,我们想人在世间那个不贪呢?贪心太重了,那么换句话说,他跟恶鬼道结的缘特别的深;人死不做鬼的,少数,大多数都去做鬼去了,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的,这是一切恶障的大根大本,是它的源头,我们要把它断掉。断掉贪嗔痴就是无贪、无嗔、无痴,反过来之后叫三善根,世间人天一切善法都从这里生的,无贪、无嗔、无痴就生一切善法,这是人天福报。我们希望得人天福报就赶紧转三毒烦恼为三善根,这才叫真正的忏悔,忏悔是要改过自新。



第三句是讲造业的工具,贪嗔痴是心、是念头、意念,从身语意之所生,所以这一句就是造业的工具。我们贪嗔痴从什么地方表现呢?心里、身体、语言,身语意天天在那里造作。所造作的罪业,我们前面跟诸位说过,古人讲假如罪业要有形相,它要是个体,那怕是再小,微尘那么小的体积,我们无始劫以来所造作的罪业大概是尽虚空也容纳不下,所以我们的业障、习气实实在在地深重,这是我们应当要警惕的。末后一句是说明忏悔,一切我今皆忏悔,忏悔的意思前面说过,最重要的就是后不再造,这才叫做真正的忏悔。



其实我们早晚课诵忏悔的意思居多,早晨课诵是提醒自己的警觉心,希望今天二六时中根尘相接触的时候,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不要迷失了自己,早课用意是在此地,这就有忏悔的意思。晚课是反省我今天一天有没有迷失,有没有做错事情,如果有做错事情,明天就要改正,没有做错就得要嘉勉,所以早晚课诵是忏悔的意思居多。虽然我们天天在忏悔,其实我们忏悔的力量太薄弱了,我们的罪障不但没有法子消除,实际上它还是念念在增长,这怎么得了!不但没消除、不但没有忏得掉,还增加了,这个事情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那么诸位要想一想我们前面讲的礼敬,我在前面跟诸位说过十大愿王是一本九支,礼敬是根本,我们对于一切人事物没有敬心,内无诚敬,外也无礼貌,我们的罪业怎么能忏得干净?因此忏除业障要从那里做起?一定要从诚敬上做起,我们待人接物以真诚恭敬的心,我们修这个;真正肯这样修法,业障自自然然就消除了,会一天比一天减少,这是非常非常地重要。怎么个修法呢?在过去也有很多人问过我,十几年前就有同修来问过我,我教他一个方法:从那里开始修?怨亲平等,从这儿修,因为这是两个极不平的。我们对佛很恭敬,天天就礼拜他;我们想一生当中最可恨的、最讨厌的怨家对头,提到他嗔恨心就生起来了,怨家对头,心上极端的不平。我们真的要修行就要把怨家对头供一个牌位,供到佛的旁边,我每天拜佛也拜他,把他看作佛一样,要这样修法。有没有人做呢?真有人做,我教了他们,他们就真做,做了一两年来给我讲不行,没有效果,怎么呢?我看到他会生气,这是功夫不得力,要继续地努力去做。



诸位要晓得怨亲都是我们平等的善知识,我们在最亲爱的人这一边,我们修清净心,不起贪爱,断了贪心;从怨家债主那一边断嗔恚心,这样才能成就啊!否则的话你的贪嗔永远断不掉,换句话你的功夫别想成就了,你这一生做再多的好事还谈不上人天,三界六道里面有漏的善业,有漏的痴福,这很可怜。昨天杨居士告诉我,台湾现在台北有一个专门替猫服务的一个店,给猫洗澡,猫也有三温暖,还有吃的,给它理发。哎呀!那伺候得比人还享福,人不如猫啊!在外国很多人不如狗啊!你们修的福将来到畜生道里面去享那个福报去,更等而下之做鬼神去;你看本省,外国也多,拜的这些鬼神,鬼神是在恶鬼道里面享福,比畜生道还不如,这叫痴福。他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他修福,贪嗔痴未断,他才有这个果报。所以人天福报相当不容易,天要秉十善业道,要修十善业道,人要修五戒,儒家讲的五常,仁义礼智信,才能够得到人道。



那么由此可知忏悔非常非常重要,讲到忏悔就晓得修诚敬是第一重要,别人对我不诚、对我不敬,他修六道,他的事情,我不能跟他一样,我对他要诚、要敬,为什么?我修菩萨道,我修净土道,我不能跟他一样;不明白这个道理,好像在眼前我们吃了亏,他骗我,我还对他真心,那我不是吃了亏了,他岂不是占了便宜了。其实谁占便宜?你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还在六道轮回,究竟谁占便宜?你要不甘心,他骗我,我也骗他,好了,他堕恶道,你也跟他堕恶道。所以忏除业障这个科目时时刻刻要修学,知道自己的毛病、知道自己的过失,马上就要把它改正。



再看底下一愿,‘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这是第五愿随喜功德,我们先说什么叫做功?什么叫做德?功德与福德不一样,功是讲功夫,什么叫功夫呢?修行不间断、不夹杂,这叫功夫。...(净公上人普贤行愿品讲记)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珐輪。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珐輪,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