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讲经的讲记敬摘点滴202212182057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2-12-18 20:58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讲经的讲记敬摘点滴202212182057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讲经的讲记敬摘点滴


...的这些习气毛病。《三字经》上讲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习气毛病让我们跟圣贤人、跟佛菩萨就离得远了。但是,我们知道这些习气、毛病它本来没有的,本来没有的我们就有信心可以把它去除掉。本来有的这些本善,这些如来智慧德相,我们是可以恢复的。所以「纵去远,以渐跻」,慢慢的我们也能够成为圣贤。孟子都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尧舜是圣贤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贤人。请看下面一条: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这一条是讲见到别人不好的,缺点,恶的地方,我们采取什么态度?是不是批评人家,甚至到处说是非?不是,要回光返照,看自己有没有,自己反省一下。因为我们自己看自己的毛病不容易,往往非常难,你看人家的毛病容易。看人家的毛病怎么样的?马上想到自己有没有,「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自己有的,马上要改过来,『有则改』;如果自己没有,没有那更要努力向上,警觉,不可以将来会犯这些毛病。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三人是哪三人?一个是善人,他有善的优点,一个是不善之人,他有很多恶的缺点,另外一个人就是我,这三个人走在一起。必有我师,就是他们两个人都是我的老师。善的人教我见贤思齐、努力向善,恶的人、不善之人教我自己反观、内省,有没有这样恶的、缺点,有,赶紧改过来,没有,就将来加以勉励,不能犯。

  所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是这个道理。这三人行不是说随便找三个人,其中有一个是我的老师,那解得浅了。三个人就是什么?善者和不善者,两位都是我们的老师。见善不懂得思齐,这就是叫作自暴自弃;见恶,看到自己有同样的恶处、缺点,不肯去改,那叫自欺,这些都要把它戒除掉。请看下面一条: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这里讲的我们跟同学们在一起,看到人家在德学才艺这四个方面有比我好的,我们要自己加把劲,向他们学习,努力提升自己,迎头赶上。『德』,我们知道这是指道德,古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八德,做人基本的这些德目。孔子也有五德,是孔子的学生赞叹老师的,说孔子有「温、良、恭、俭、让」,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德也属于德,都是我们应该很好的去修养的,这种叫圣贤的品德。『学』当然是学问,包括知识,对于这些圣贤教育我们要努力的去学习。『才』就是指才华、才艺、才能,『艺』是指技艺、艺术,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好好努力去提升的。

  人要懂得好学,好学者近乎智,好学的人就跟智者相类似。如果不好学,看到别人都比我们强,我们还自甘堕落,不肯加以勉励自己,不肯提升,我们懂得这叫做自甘堕落,那是很可耻的。我们知耻近乎勇,懂得我们不如人是我们的耻辱,我们应该迎头赶上,这是真正的勇猛。在学佛的道路上我们知道,看到古来的祖师大德他们能成就,看到现前我们的老法师,看到我们身边的同学,很精进、很努力。他们都上去了,我们还在底下转转,这是我们的耻,我们要『不如人,当自砺』。请看下面一条: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这里是讲衣服上面、饮食上面如果不如人家的好,不要心里生悲哀难过。为什么?因为真正学道的人,真正有品格的正人君子,他所羡慕的不是这些衣服饮食。他所羡慕的是人的德、学、才、艺,前面刚才讲的那四条,他所羡慕的是道。所以古人讲「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假如自己没有道,没有德行,没有学问,这是令人堪忧。不会因为衣服不够华美,饮食不够好,他会难过,这样的人就叫小人。你看我们真正学佛的人,特别是一些像我们的年轻人,走上圣贤教育的路子,我是也舍弃了我大学的工作,也不当教授了,来当圣贤教育的老师。现在是学讲经,要懂得学习君子谋道不谋食,虽然有很好的工资,但是要懂得那工资是谋食用,现在我们要谋的是「道」。哪怕是贫穷,哪怕是衣服、饮食不如以前,我们决定心里不能起丝毫的难过。

  真正把心放在道上,一切都交给佛菩萨,让佛菩萨来安排我们的前程。不单只是自己的身命交给佛菩萨,连自己的家庭,身家性命都交给佛菩萨,将来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你看孔子在《论语》里头讲到,「士志于道」,士是读书人,想要学习圣贤之道的人,他立志求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这是讲真正的求道之人,他还会对自己的衣服不满意,而觉得以衣服、饮食不好为耻,他还有这样的一种心态,孔子说「不足与议也」,不要跟他讲话了,这种人根本没有把心放在道上。我们懂得这个,就真正学习如何来摆正自己的心。其实当我们的心放在道上的时候,我们懂得从正法里头,从圣贤的典籍里面,我们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这叫法乐。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是真实的喜悦,内心里涌出来的那种快乐。

  衣服、饮食不好,不足以忧也,你看《菜根谭》作者洪应明,他用「菜根谭」三个字就很有意思。他咬的是菜根,但是他讲的都是这么智慧的话,乐在其中。他说「人」,这世人,凡夫俗子,「知名位为乐」,他只知道名闻利养是乐,他「不知无名无位之乐为最真」。当我们没有名闻利养的时候,穿得很朴素,吃得也很朴素,这里面有真乐,一般凡夫世人他不知道。世人「知饥寒为忧」,他只知道饥饿、寒冷,没衣服、没饮食是忧,可是他「不知不饥不寒之忧为更甚」。当一个人他不懂得饥寒的时候,可能他挥霍无度,生活不检点,就在这种福报当中迷惑颠倒,造业。要知道这是最令人忧虑的,那种忧虑,他自己不明白,旁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看得清楚,将来他要堕恶道,这是真忧。请看下面一条: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这里讲,就是与朋友交往要存一个什么样的信念?这一章讲「信」,你看刚才讲的,所羡慕的是德学才艺,而不以饮食衣服为忧,这就是一种信念。下面这条跟朋友在一起,我们都希望跟善友在一起,能够提升自己,但是你要有真正的善友,关键还是要靠自己。为什么?假如我们心里没有很好的态度,往往善友在面前都当面错过。问题出在哪儿?这一条就是个问题,『闻过怒,闻誉乐』,听到人家说我们的过失,就发脾气,发怒了,心里非常的不舒服。甚至有时候可能你为了表现修养,听到别人给你劝谏,你表面上没有表现出生气的样子,但是内心里已经起了瞋恼。

  当我们听到别人的赞誉,「你修道很有功夫,念佛能够念上一天一夜都不睡觉,好厉害」,「你讲经说法讲得很好听」,赞誉你的声音,你听了就沾沾自喜。这样的话谁会来靠近你?那些不会批评你过失的人他们来,来跟你阿谀奉承,来都是赞叹你很好很好,让你沾沾自喜的人,他们都跟你聚在一起。那些真正给你直言相劝的朋友,帮助你提升道德学问的那些益友,他们就退却了,他们不会跟你在一起。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劝诫你不能接受,而他们也不会去奉承你,他们当然就离开你。谁最后受影响?还是自己受影响。所以听到过失,古人讲「闻过则喜」,这非常重要。听到自己的过失,正是我应该改的时候。别人如果不是至交,不是真正的真实慈悲,他不肯告诉你过失,费事得罪你。所以对他感恩戴德都来不及,怎么可以发怒?

  发怒很麻烦,发怒决定影响我们的健康。美国一个生理学家叫做爱尔马,这位科学家他就研究人在发怒的时候,他是怎么样研究?他就拿了一个试管的水,冰水混合在一起,正好是零度。在零度水的时候,当一个人发了脾气之后,向这试管里吹气,结果颜色变成一种紫色的沉淀物,很可怕。要知道我们身上血液都是水分,人身体百分之七十是水分,当我们生气的时候,原来这些水都变成紫色的沉淀,你想想身体怎么会健康?所以发一次的脾气,对身体的亏损就非常大,吃多少营养都补不回来,身体带上了毒素。印光大师在他《文钞》里就讲,那些如果发了脾气的妇女,不可以给孩子喂奶。因为她发了脾气,这身上的奶汁都带有毒素,小孩吃了以后,他甚至严重的会死掉。这位生理学家爱尔马,他就是把这个生过气的人吹的气的水给那些小白鼠喝。结果只是注射到,把这些生气水注射到这些小白鼠身上,几分钟之后,小白鼠就死掉了。可见得生气有多大的害处。

  所以当我们闻过发怒,对身心都产生不良的影响,这些时候往往那些小人、那些损友都聚集起来。什么是损友?《论语》上对损友有个定义,三种人是损友。第一种,「友便辟」,就是指善于奉承、巴结的人,这种损友;另外一种,「友善柔」,就是善于献媚、讨好你,说些花言巧语来蒙骗你;第三种,「友便佞」,就是他能言善辩,很有口才,甚至把那些是非都说颠倒的,假的变成真的那种人。这些都属于小人、损友,决定是把你拖下水。所以应该是什么?交益友,「益友」是什么?也有三种,一种是「友直」,「友谅」,还有「友多闻」。友直就是正直的人,为人正直的,那是君子,他来做你朋友,你的道德学问就提升了。友谅就是他诚实,讲信用,还能够宽容,这是谅,下面讲的「直谅士」的谅也是这个意思。还有多闻,博学多闻,很有学问的,这些属于益友。

  所以真正身边有没有善友,我们的菩提道上能够一帆风顺,善友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还有良师、益友关键取决不在他们,而在于我们如何对待这些善友。当听到他们直言相劝的时候,应该闻过则喜,马上去改进自己。听到赞誉,这是「闻誉则恐」,很害怕,别人赞叹,怕什么?名不符实,心里有一种戒慎恐惧的心理,受宠若惊。这样的人他自然良师益友就多了,道业长进就会特别快,这些都是我们从小就应该培养。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暂时讲到此地,明天同一时间我们继续来学习。谢谢大家。

修德立业的根基《弟子规》学习心得05  锺茂森博士主讲
2007/3/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2-197-05

  尊敬的各位大德同修,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弟子规》。我们都知道《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每一言每一句都是圣人从自性当中流露出来的智慧言语。所以看到很多所说的事情貌似生活小事,可是善学的人就能够从这些生活的小事当中学到人生的真谛,学到宇宙当中的至理。我们昨天共同学习了,学习到第四章「信」。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章,请大家从第十三条看起: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这句话...(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2-12-18 21:00
你教得太高他可能未必能做到,「当使其可从」才行,他能够真正从这个善,做到你才跟他讲。佛,我们知道他是有圆满的智慧,这条他当然做到了,他劝善规过都是看到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能够接受,他才会说,如果我们接受不了的,他就不会说。换句话说,佛经里面讲的,我们统统都能做得到,因为什么?如果做不到,佛不讲,绝对不会讲那些做不到的,做不到他讲不成了戏论,佛没有戏论。所以我们要有信心,佛告诉我们,这一生是可以了脱生死,可以出轮回,可以成佛道,我们要有信心。请看下面一条: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这里讲就是跟人家交往要知道,互相馈赠要分明,要懂得这种『分晓』就是懂得别人给我多少,将来一定要回报他。如果别人给我的我都不分晓,不分晓就是不明白,没有往心里去,别人的恩德忘在了脑后,这样的话,德业就不能够长进。所以别人施于我们的恩不能够忘,我们给别人的,就不要要求人家回报。而且我们给别人的,一定是比别人给我们要多,要有这种存心,就是这里讲的『与宜多,取宜少』。给与人多,向人索取的少,这个少,少到极点,最好是别索取。真正学道之人,事事不求人、不攀缘,这生活自在。古人都说「人到无求品自高」,真的是对这个世间一无所求,我只讲我的奉献,不讲向人家索取多少,这种品格自然就高。所以就在一个不取而已。

  前面讲「凡取与,贵分晓」,这个分晓也有个引申的意思,就是你懂得你所取的适不适合?合不合道?合不合义?不合义的,我们说「不义之财君莫取」。不正当的东西,哪怕是他送给我们的,我们都不一定要接受,还要看他的来路是不是正当。这个「与」,给与也是要看正不正当,因为有些场合下不应该给的你就给,反而增长了他的贪瞋痴。像我们在这里学讲经,学讲经的话那都是在初学,这个时候最关键的是修养自己的品格,修养自己的善根,无贪、无瞋、无痴的善根。这里协会的义工、大众对我们都非常的爱护,非常关照,但是要懂得不能给太多。我在这里就觉得大家对我是非常好,关照真是爱护有加,但是很多事情我们可以自己解决,也不需要道场拿钱来送给我。为什么?在这里吃住都有道场,我们已经是感恩戴德,有这样的机会在这里学习,成就学业、道业,还需要什么?将来真正成就了以后,要好好的报答这个道场。所以决定在我们来讲要「取宜少」,不可以拿这些协会的东西。

  「与宜多」就是自己希望多贡献,把自己所学的东西跟这里的大众分享。要懂得真正修福是要通过布施而来,「与」就是布施。布施有三种,财、法、无畏,你布施得愈多你将来的果报愈殊胜,你布施财,得财富;布施法,你得聪明智慧;布施无畏,你得健康长寿。真正懂得布施的殊胜因果,这个「与宜多,取宜少」不需要勉强去做,自然他就欢欢喜喜去做。所以学佛有这个好处,能够在佛的高度来学习《弟子规》的话,你这理都明白了,做起来就不勉强,你会欢欢喜喜。请看下面一条: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这里就是一条黄金法则,每个宗教都有这么一条教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别人加给我们,我们也不能用这个东西加给别人,这里面包括所有的这些物品、事情、言语都包括其中。你不喜欢人家批评你、骂你,那你就少骂人家,少批评人家。你不希望人家拿你的钱,我们就要止贪,不偷盗。不希望自己身体有病,那要懂得戒杀放生,因为你不伤害众生,你自己才有好报。这一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作为黄金法则,为什么?所有宗教共同的理念,非常好。

  要知道『将加人』的时候,你加给别人,就知道,我所加的、给与人家的总是会有因果。英文讲的「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你给出去的,它回来又回到你身上。所以你自己就先问问自己,假如这个事情到我身上,我好不好受?我希望好受的,我就多给人家。多布施财,人家得了财高兴,他能够解决生活问题,将来我就能够得财富,这都有因缘果报在里面。所以这一条并不是简单,就只是个心理问题,它是个真理,因果报应这个理就含在其中,加给人家的,必定会还到自己身上。正像《太上感应篇》所讲的,「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像影子跟着身体一样,它会跟住你。下面一条,请看: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这里是讲恩要常常记在心里,知恩报恩,古人讲「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怨恨,别人对我对不起,我应该要把他忘掉,不要放在心上。『报怨短,报恩长』,这个短长我们要做到极处,短愈短愈好。我们抱怨,心里面对他有不平,有怨恨,念头刚起这一刹那,我们就要把它压下去。这是短,只在一念之间,不能够让它长期的存在。所以,要放下自己内心的对一切人的冲突、对一切人的怨恨。当我们放下一切怨恨的时候,我们会突然发现,原来天地这么美好,心境会放开,真是退后一步,海阔天空。别人对我有恩,我这个长要长长久久的放在心里,一生一世都不忘记。

  当别人对我有怨恨的时候,我们说这真的怨恨吗?其实不然。你觉得他有怨恨,他对我有怨,那就真的有怨,但是我们念头一转,别人真是对不起我的时候,正是成就我的时候。我们前面说过,福是逆着加的,逆来的你能够顺受就有福。你看老法师他这一生,受过不少的人家的毁谤、人家的排挤,可是他常常存着感恩之心,对任何人没有怨恨。他曾经写过这么一段话,说「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你应自立;感激...(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