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儒释道学说讲座-弟子规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二集)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2-12-18 16:06
標題: 儒释道学说讲座-弟子规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二集)
敬摘自《中华德育蔡礼旭、胡小林、刘素云等老师圣贤教育传统文化演讲》

儒释道学说讲座-弟子规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二集)  2007/12/22  马来西亚金马皇宫酒店  档名:52-249-0002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阿弥陀佛。

  诸位法师、大德同修,昨天睡得好吗?有没有夜梦吉祥?梦到阿弥陀佛摩顶授记,还是幢幡宝盖?确实我们在古圣先贤教诲当中,能够神交古人,其实我们只要念念都是圣贤、佛菩萨的教诲,我们随时都是跟佛菩萨在一起,都是同一个频道;能感是心,所感是境界。我们可能很希望跟在师父身边,其实我们修学佛法,师长常讲到「重实质不重形式」,这跟在身边不只是行为上、外在上跟在身旁,最重要的是能够依教奉行,这个时候跟师父上人、跟所有的佛菩萨就从来没有分开。假如我们今天跟在师父身旁,反而是执着一定要跟在旁边,那很可能这个执着要跟在旁边是一个贪念。所以老法师告诉我们,「爱敬众人即是爱敬圣贤」。我们对佛菩萨、圣贤人的爱敬,至诚的恭敬,落实在哪?不是落实在我们跟在旁边,而是落实在我们承传古圣先贤立身处世的爱敬之心,时时效法他们的爱敬,利益人民,利益众生,这才是真正的爱敬圣贤。能通众人之志即是通圣贤之志。其实圣贤时时念念就是希望人民有安定的生活,佛菩萨就是希望人民究竟安乐解脱。所以我们能致力于让人民家和人乐,宇清国安,这是真正实质的与圣贤、佛菩萨同在。

  在许多经典当中的公案,我们看到佛陀到忉利天为母亲讲解《地藏经》,之后从忉利天又回到人间来,非常多四众弟子去迎接佛陀。刚好有位比丘尼她是走在最前面,当佛陀下降到人间,当下她说到,我是第一个见到佛陀的。其实我们昨天讲了苏东坡的故事,「我是八风吹不动」,其实八风已经动了;「我是够贤妻良母的」,其实她已经不够了;「我是第一个看到的」,其实她是不是第一个看到的?所以为什么说开口便错?因为我们要开口以前,心已经动了。所以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仁者的心动。当下,佛陀是一个大智者,是一个天人师,他捉住每个教育我们的机会,佛陀说到,妳不是第一个见到我的,须菩提是第一个见到我的。因为须菩提已经解空第一,契入诸法实相,进入了佛菩萨的频道,时时是一体、不可分的。佛陀在《金刚经》当中告诉我们,「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我们看到这句的时候,那这一句是在提醒谁?其实不管是佛家的经典,还是儒家、道家的经典,我们都要有一分当机者的心,都是对我讲的,都是在提醒我哪些想法、看法、说法、做法需要修正。这样就是修行了。

  我们看到在《论语》里面,非常多君子跟小人的句子。比方「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遇到任何事情都是反求于自己,不会向外推脱责任;小人求诸人,小人遇到事情一定是往外找借口,不负责。结果当我们在念到《论语》的时候,君子求诸己,君子就是我;念到小人的句子,全部都是别人。我们佛家常说「佛法是内学」,当念到小人都是别人,那就是向外求法。君子跟小人在哪里?在我们的心中!这个小人就是我们的习气起来了,当下这个句子就是讲我们;我们能依教奉行、能提起正念,我们就是君子。

  所以「依报随着正报转」,这都是彻法底源的道理。当我们觉得家庭状况,以至于团体的状况,好像不如意的时候,并不是向外去要求,而是往自己的内心去用功。依报正报是一不是二。就好比一个人照镜子,镜子显现的影像就是依报,正报就是自己的存心。今天我们照镜子,镜子是笑脸,原因是我们是笑脸;今天镜子是一张哭丧的脸,原因是我们自己的脸先哭丧。这个时候,当我们看到哭丧的脸,我们会不会按着镜子说,「你给我笑、你给我笑」,这么做适得其反,可能到时候连镜子都破了。所以我们与人相处过程当中看到别人都是一张哭丧的脸,这个时候不能责怪他们,要反求诸己,可能问题在我的自身。有个朋友就提到,他看他一个同事不顺眼,常常看到他就有很多骂他的词在心里面藏着。突然有一天走过他的位子,刚好桌上摆了一张纸是他同事写的,他的同事正好写着骂他的句子。可能这个气没有办法发泄,每天遇到还要装着很和善的样子,所以受不了就写下来。结果让他更惊讶的是,他写下来骂他的跟他心里要骂他的差不多一样。这好像反应在我们整个日常生活处事待人当中。所以人真明理了,都是要求自己,不要求别人。

  我们古圣先贤都是这样的榜样给我们。汤王说的「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所有人的过错都是我的过错,我没有当好榜样去影响,给他们好的影响。曾经有位同修问师长说到:师父,您常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我就是没有办法不见世间过,怎么办?我们听到这位同修这么说,其实他很可爱对不对?可爱在哪?老实!他很坦白的讲出来,这个时候师父上人好开药。假如表面上「是是是」,里面都是噎住吞不下去,那反而岁月就这样子流失掉。我们常常在念「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那很重要的是要抓住每个境界,历事炼心,提升境界。所以当今天我们每句教诲没有办法去落实,最重要的是这句教诲的道理我们还没有明白。这个时候就像《弟子规》说的「心有疑,随札记」,师父所有的教诲都是应我们的机,当下都可以做得到,所以真的不懂,可以问善知识,问修得好的同修,他们应该是理解了,可以站在我们的角度把这个理再给我们开显清楚。就像夫子曾经说,「吾道一以贯之」,我所说的这个道理都是由一个精神完全贯通。结果旁边的学生哦、哦,还是不懂。但是他们一出去,赶快找曾子。曾子在夫子的评论当中「参也鲁」,就是比较鲁钝,比较迟钝,就好像锅漏匠这种本质的,结果曾子是宗圣。昨天师长讲到忠,是他得到孔夫子的法要,很有成就。曾子传《孝经》。其实我们整个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核心就在一个孝字。结果出去以后问曾子,曾子说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大家一听,对自己要要求忠。

  这个忠我们看是会意字,上面一个中,下面一个心,代表不偏私,没有好恶。在家庭当中,几个孩子,我们对哪一个好,对哪一些比较冷漠,这个时候心就不正。昨天讲到「不再造新殃」,不是那么容易的,当我们的心不真诚,那就造新殃,甚至于我们对他很好,我们跟他还是结恶缘。为什么对他好是结恶缘?因为我们这个好是比较的心、是好恶的心、是溺爱的心。面对孩子,这个比较照顾,那个比较忽略,这个被照顾的孩子恃宠而骄。看起来我们是在爱护他,但是因为我们的人生态度不是真诚、不是平等,就把这个分别心、好恶的心传给孩子。所以往往是父母很平等对待孩子,他的孩子各个都成材。只要是溺爱了,被溺爱的傲慢无礼,被忽略的,好一点的自卑;不好的,跟父母有对立、有冲突。

  我们一听到一个孩子跟父母对立、逆反、叛逆,我们听在心里实在不忍心指责这个孩子。为什么?他才几岁?他十二三岁、十五六岁,连社会都还没踏出去,他懂什么!而为什么这样的孩子却有对父母这样的行为出来?因为他没有得到爱,因为他没有学过孝道,「人不学,不知道」、「茍不教,性乃迁」。这一句「茍不教,性乃迁」我们真正念到心底里面去,对一切人宽恕、包容、怜悯他。我们很幸运遇到师长的教诲,遇到佛菩萨的教诲,可是其它的人没有这么幸运。所以宽恕、包容、怜悯,进一步如何协助他,如何给他做好榜样,如何成就他。我们这样的心境,那面对任何人都没有对立、都没有嫌弃,一心成就他。所以师长教诲我们一切都从真实心中作,从真诚、平等、慈悲心流露出来。所以经典不在学得多,而在每一句学了以后,真正拳拳服膺、须臾不离。师长一生修学精髓这二十个字,我们时时把它放在心上,时时观照,我有没有偏离真诚、清凈、平等、正觉、慈悲心。所以很多父母偏心以后,这个忠就不存在了,反而孩子的人格受影响。

  而我们了解到「父子有亲」是天性,不只跟父母是天性,跟老师也是天性。我们看到小孩,我们自己念小学的时候,当老师说「来,某某同学,帮老师拿作业簿。」我们马上眉飞色舞,像中奖券一样。大家以前都中过奖券吧?不是,我是说被老师叫过,高高兴兴的拿着作业簿,陪老师去。明天老师还没叫,就已经跟在旁边,在哪里绕来绕去正等着老师叫唤。「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都是自性自然的流露。而这样的天性,假如变成跟父母对立,跟老师对立,这对一个孩子人格的扭曲太大、太苦了,谁愿意跟父母合不来!在襁褓当中都是拉着父母的衣服,甚至一、二岁的时候犯了过错,父母打他,他更往父母的怀里钻。这样的天性为什么现在会变成这么大的冲突?原因在于他整个成长过程当中,并没有长他的孝心、善心,甚至是他在需要爱的时候,父母不在身旁;他需要爱的时候,老师不理他,因为他成绩不好。由于长期缺乏爱,他慢慢感觉成人并不是真心对他,内心的怨慢慢积累,最后再提升就变怨恨。所以怨恨的根源不在他人,不在境界上,在我们这一颗心自私、好恶,造成人心的不平。所以要真正解决问题,要从心地解决。

  我看报纸上,一些青少年拿一把火把很多摩托车,甚至汽车,都给它烧了,那是对社会很强烈的不满。当我们看到这一则报导,我们的心里做何感想?这就是考试。当我们看到孩子做这样的行为,马上,这样的孩子赶快就把他关起来,赶快重重的处罚他。我们已经在堕落。我们是一体的,这个时候要处罚他,就好像右脚受伤了,这个时候右手捶着这个伤口说疼死你好了,那这个人可能要进精神病院了。我们要观照到社会是一体,这些孩子们的行为继续恶化,这个社会没有安全感。社会治安只要不好,我们再有钱、再有地位也不可能安乐生活。所以我们应该有胸怀天下的状况,看到报纸上不好的情况,我能怎么做来改善它。

  《三字经》当中告诉我们「人之初,性本善」,《华严经》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当我们把这些话完全领纳在心中,看每一个人都很可爱,因为你相信他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可以观察一下一个行为比较偏颇的孩子,他面对每个人,他的态度不一样,并不是对每个人都不好。假如十个人,可能八个、九个,他对他们的态度都很恶劣;可是很奇怪,其中有一个长辈,他在他面前就像绵羊一样,特别听他的话。因为这个长辈有德行,因为这个长辈相信他可以变好,那种信任的心他可以感觉得到。我们以前代班,一个班三、四十个人,其中有一些同学家庭结构比较不完整,他们行为看起来是比较偏颇。但是我们一接触他,完全信任他可以改过,他在我们面前就是尽量要表现得好。因为他的内心燃起一股动力,就是老师相信我,我不应该让老师失望。所以当每个人都是用这一种毫无怀疑,信任他的本善,信任他可以成佛,信任他可以成圣成贤,相信没有不长进的人。往往是我们嫉恶如仇,然后都是指责他,甚至根本放弃他。他收到这样的频率,这样的意念,他说:「好,那我就坏给你看。」我们看到犯罪的人,看到目前这些青少年对社会的逆反,这是果!所以修行人,「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我们从原因当中解决。

  我们这个民族为什么可以绵延五千年不衰?因为有好的文化传承,而这个文化传承最大的力量,家庭教育。再分析下去,母教的力量,家庭教育里面母亲的教育最重要。所以一个民族忽略了母亲的教育,它可以从一个最高度的文明,五千年,最高度的、世界公认的,在短短的三十年左右的岁月,却成为最短视的民族。短视到可以杀害他的父母。我们就从这里感觉到文化的价值太博大了,我们当下要省思,现在所有家庭社会的问题,真的俗话讲「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因为有好的家庭教育,我们整个民族延续得这么好。所以这些青少年的问题,他没有好的家庭教育,他没有好的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现在重视知识技能,忽略了品德,道德的熏陶。

  我们回想到,应该大家都有经验,曾经到妇产科里面那个婴儿房。好像一天只能看几次,比方可以看二、三次。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当过爸爸的居然没有,这样不行!来,赶快去补课。可是这么重要的时刻,对孩子也好,对另一半也好,有我们的陪伴,他们的心会更温暖、更安定。这个时候长辈,父亲,等待在这婴儿房外面,当这个窗帘拉开,大家开始看,我相信第一眼都看谁?你看,有没有看到不平等?马上就盯着自己的孩子,那我孩子,眼睛最大的那个就是,鼻子最大的那个就是,那个鼻子就是像我。我曾经有一次回外婆家,我的母亲、我的外婆刚好我们在房里聊天,那我的整个相貌跟我母亲、跟我外公外婆比较像,像得多一点,其实都像。这不只是父母像,突然留心兄弟姐妹都很像,因为是同一个公司出品,还有正字标记。结果我母亲就挺欢喜的对着我外婆说:「礼旭,他的长相跟我们这边比较像。」当下我的外婆讲一句话,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她说:「哪有!礼旭的鼻子像他爸爸。」其实我整个五官只有鼻子像我爸爸。但是我们在这里感受到外婆的厚道,都是别人好,自己没有。虽然老人家们可能一字不识,可是她比我们有文化多了,因为她懂得尽本分,从来不计较,这是真正有文化的人。

  结果我们现在是学历愈高愈计较。有个老板想要在香港开公司,想要招有素质的员工。本来的员工学历都平平,他在广州、深圳一带都是找研究生那个水平的学历。本来公司已经经营好几年了,这么一批招过来,半年就倒了。因为他们都很会算,一分一秒都要加班费,到最后都被他们搞倒了。反而本来那些员工都是从外地来,都很纯朴,认真工作,从不计较。所以我们要看到的,文化不等于学历,厚道、为人着想才是真正有文化的人。其实我们在这个社会成长过程当中,我们不想傲慢都难,都在无形当中变傲慢。我读最好的高中,我读最好的大学。一提到自己的大学,马上眉毛就翘上去了。其实我们读愈好的学校愈应该谦卑,让我们的母校争光才对。

  今天我们学历很高,人家问,你是不是知识分子?诸位长辈朋友,我们是不是知识分子?你们现在都很谨慎,知道蔡老师是一个奸诈狡猾的人,一不小心就掉入他的陷阱。我们要了解到,知识分子四个字背后是什么意义,一个经理、一个老板背后是什么意义,一个县长、一个州长背后又是什么意义。那是父母官!县长、州长,父母官。我们今天身上是这样的身分,假如我们没有以父母的心来爱护人民,我们对不起这个身分,我们对不起国家对我们的信任,对不起人民对我们的爱戴。当我们有这个身分的时候,我们时时要尽忠、尽本分!

  当我们戴上一个佛弟子,当我们戴上一个炎黄子孙,我们跟佛教,我们跟儒释道,不分,我们跟我们的民族不分。当我们在机场大吼大叫,我们是毁谤了我们的宗教、我们的圣教,我们是毁谤了我们的民族。所以人时时都重实质,重每个人生身分背后的责任,这家怎么会不安,这社会民族怎么会不安!现在是每个行业都只重视我有没有受尊重,我有没有好的收入,见利忘了道义。所以知识分子这个四个字背后是什么?是以天下为己任,这知识分子。我们每天在想的,有没有想到怎么让这个社会更好,甚至怎么让这个世界更好?这是真正实质的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纵使他没有财富,他非常的贫穷,但是他受到所有社会大众的尊敬爱护,尊敬他的存心,尊敬他的精神。但现在我们学历很高,得的到这样的尊重吗?现在听说高学历高到一个广告牌掉下来都很容易砸到一个硕士或博士,满街都是。甚至台湾现在大学录取率超过百分之百左右,要考不上都难,因为学校太多,那大学又有什么意义?它能代表一个人的修养跟素质吗?所以真正我们今天要重新让社会大众对读书人、对高学历者尊重,不是去要求他们,而是我们先做出值得让人感动、让人尊重的行为出来。我们今天面对很多角色,包含我们是老师,我们是医生,我们是律师,我们是各行各业,要让大众对我们的行业尊重,最重要的是我们做出尽忠尽职的态度出来,而不是每个月想着我一个月还能赚多少钱。重利益的人绝对得不到他人的尊重。

  我有次在秦皇岛(河北秦皇岛)讲课的时候,刚好我问所有的朋友们,请问:「你拿到一个最好吃的食物,你下一个念头是什么?」前面坐在第一排有个年轻人,三十来岁,他想都没想,「赶快吃下去。」中间有位女士有一点不好意思笑着说:「给儿子吃。」其实她的表情很有味道,当她讲给儿子吃,她觉得对不对?她心里觉得有点怪怪的,但是又不知道怪在哪?所以人是需要被提醒的,一提醒就明白。我们常常说,我们跟爷爷、奶奶跟孩子,夫妻俩一起吃饭,第一口菜夹给谁?当我这么一问,底下都还没回答的时候,我看到一大堆的太太低着头在那里偷笑,不好意思。虽然她没有说话,但是我知道她心里想夹错了!传孝道、传家道在哪里传?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传。不是今天把儿子叫到面前来,给他面授机宜五分钟叫传。反而那个传,人家愈听愈烦。你发自内心的孝敬心,你根本不知道孩子在旁边看,但是他深深的感动,他效法。

  就好像有个媳妇给她婆婆泡脚,泡完脚以后给她婆婆剪指甲。结果孩子在旁边看到了,隔天这个小女孩又跑过来找奶奶,说:「奶奶,我帮妳剪脚指甲。」这个奶奶很有智慧:「来,给妳剪。」她现学现卖,结果刚好剪没多久,她的媳妇进来一看:「昨天才剪,怎么今天又剪?」然后过来要制止,就看到这个婆婆给她使使眼色:「让她剪,让她剪。」结果一看,第一次剪铁定非常凄惨,血都出来了。我们这个老人家非常不简单,她宁可受点皮肉之苦,也要成就孩子的孝心。

  说到这里我就很惭愧,因为我爷爷的指甲都是我剪的。因为他一生劳动,指甲特别厚,脚指甲可能都快要逼近零点六、七公分那个厚度。然后我给他剪,那个时候又没有智慧,不知道要先泡脚,一来促进血液循环,二来那个指甲软了才好剪。所以人没有智慧真的不知道会让多少人生痛苦。我给爷爷剪脚指甲都要选最大只的指甲剪,小只的剪不动。然后还得使全身的力量剪下去,然后我就听到啪,然后就听到啊!所以人有一个责任,不要自己错误的经验让后面的人再重蹈覆辙,我们要有这样的态度。今天跟大家反省我这个过去,希望大家以后给长辈父母剪脚指甲不要像我一样残害自己的爷爷。但是你看老人居然还让我们剪,太可贵。

  这个小女孩就养成习惯。后来她念高中、念大学,出门在外,这老人家的指甲长,其它的亲人要给她剪,老人说:「不要,留给我孙女剪。」老人家非常可爱。我看到这位老师,她现在已经在中心做种子教师。我们可以感觉到这些种子教师为什么会走上这一条路,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家教,他家教有孝悌的承传。仁爱的原点就是孝悌。所以孔老夫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仁爱心的源头,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尊敬长辈;在家庭,他的爱的根基,自然而然当他看到社会民族有这样的需要、有这样的危难,他当仁不让,见义就勇为,就出来承担。确实走上这条路的都是有来历的。我们闽南话,那个布袋戏打一打一交手马上说:「果然有来历。」今天我们在座的所有大德同修们也都是果然有来历,都是有很好的家教承传才会走上这一条为佛法、为众生、为往圣继绝学的道路。这个时候我们饮水思源,对父母感恩戴德,我们今天能珍惜师长的教诲,都是父母把尊师重道在无形当中教给我们。

  然后这位老师她又说到:「我现在提升服务质量,不只给奶奶剪脚指甲,还给她掏耳朵,还给她按摩。」然后她说到:「我给我奶奶掏耳朵,我都感觉老人跟小孩一样,很可爱!」然后掏着掏着,因为太舒服了,奶奶就睡着了。她当下要下床的时候,都是放轻脚步,深怕惊动奶奶把她给吵醒。其实我们来感受一下,这位大学生她从床上战战兢兢那种柔软、那种细腻,一步一步走下来,这一幕跟她的数学考一百分,请问哪一个比她的人生重要?这个问题这么难吗?当我们看到一个大学生对待她的家人有这样的细腻跟柔软,她干哪一个行业不成功!她的柔软,她的设身处地,她面对她每一个服务的人群都能提起这样的态度。说实在的光看到她这一个小的动作,这样的人就值得你用她,她绝对是一个忠臣。

  可是现在评判的标准不对,我们在找人才找什么?学历。高学历不代表他有修养。老祖宗告诉我们:「忠臣出于孝子之门」。所以现在企业家头很大,都找不到值得信任的忠臣,其实去哪里找?去孝道承传的家里找。现在很多企业家开始接触传统文化,接触《弟子规》,他开悟,有企业家跑到我们中心来说:「接受过你们中心培训的老师,我高薪聘请。」这个时候怎么办?十万,不动;一百万,不动;一千万,考虑一下,这样就不行。这孟夫子讲的「富贵不能淫」,不能在名利面前忘记了自己的气节。所以这个企业家高薪的方法失败了,一个都没招到。但是他很聪明,他说没关系,因为他跟我们说你们的员工可不可以我们招聘一些?我们心里想,我们自己用都不够了。因为弘扬传统文化,弘扬伦常大道,这真的是像救火一样,哪里都需要,我们根本都派不够,到处是各地告急。结果这个企业家又想了一好方法,他说没关系,我到汤池镇来招员工。因为汤池镇的老百姓他们常常都唱好歌,移风易俗,他们每天晚上还可以听课,听夫妇相处,听怎么样与人和谐、和睦相交往,怎么样去做一个好的员工、领导,这些人民都受过这个教育,所以我到这里来办招募活动。

  所以以后可能哪里办和谐示范点,哪里弘扬传统文化,企业就到那里去招生。以后可能我们弘扬开来,这个企业面试,一进来第一句话:「你学过弟子规吗?」这个时候企业整个风气都是注重伦理道德。有个企业,他非常爱护他的员工,不只是重视员工的事业发展,更重视员工的品德提升。因为他不只看到一个员工,他还看到他有父母,他有妻儿,唯有他德行好,他的父母妻儿才有真正幸福的日子。这个企业是一个素食馆,在深圳,静颐茶馆。他的员工他是鼓励你回去孝顺父母,假如父母只有他一个独生子女。这么好的员工,他没有私心,他还鼓励他的员工回去孝顺父母。结果回到自己的故乡去面试的时候,有三百多个人应征这个工作,其中只有四个名额。我们想这四个名额可能早就怎么样?可能都是董事长的某某亲戚,总经理的某某侄子,这四个我看是凶多吉少。我看马来西亚的政治清明,社会风气很好,大家一脸没见过这种情况,难怪这里风调雨顺,大家都是大公无私,都没有走后门。

  结果他去面试,当他走进去,那前面不知道已经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人去了,一进去,这面试的这些主管都已经快打呵欠了,很累了,面试三百多个人实在也不容易。他进去以后,第一个动作给所有的领导深深一鞠躬。大家有没有突然被九十度鞠躬的经验?有没有觉得精神为之一振?被人家这么恭敬,马上瞌睡虫全部都跑掉。这些主管心里,「哎哟,面试了这么多人这还头一遭。」所以当他一坐下来就很好奇,好奇心全来:「你这个态度礼貌谁教你的?」「我老板教的,我以前公司教的。因为以前的公司重视我们品德的修养,希望我们不只事业好,家庭都好。」接着他们就更好奇,「那你的公司对你这么好,你怎么离开?」他接着说:「因为我的老板鼓励我回来孝顺父母,希望我好好齐家,好好的经营好自己的家庭跟事业。」当他谈到他的公司,谈到他以前的领导,居然因为谈得太感恩,眼泪当场留下来,震撼这些主管。大家知不知道结果如何?他在三百多个人当中脱颖而出。

  诸位长辈朋友,不要担心自己的孩子面对现在的社会可能没有发展,反而面对这样的社会,只要有学过伦理道德的孩子走到哪都会脱颖而出。所以他很快的就升到主管,现在工作也做得很好。其实企业界的人只要能够落实传统文化,落实弟子规,我们这整个社会会在各行各业都是良善的风气。以至于当企业界在招募员工的时候,里面有一条必须去受过《弟子规》的培训。这个时候教育界的人会不会改变?我们现在跟教育界的人谈一大堆孝道重要、做人重要,每个人都点头。但接着,点完头摇摇头说:「不过分数我们也放不下,反正现在都要考试,孩子不挤这个窄门,以后没发展。」只要企业界变,企业界完全重视伦理道德,家长也好,老师也好,整个教育界也好,马上调整把《论语》、把《弟子规》统统编入教材,因为这样孩子出去才有好的发展。

  所以诸位企业的先进长辈们,救国救民族的时刻到了。企业家,生意人,「生」是真正能让我们的事业,甚至让我们的社会生生不息,这是生意人;「意」是时时透过我们的行业与一切大众结善缘,让每个人都生起善意,这是生意人。企业家,我们看这个「企」怎么写,上面一个人,下面一个止,就像《大学》讲的,企业家就是做人的目标是止于至善,止于社会责任。现在是商业时代,一个大的企业就好像一个王国一样,他员工上万人。以前一个小的诸侯国差不多这个人数。他是企业主,一个诸侯小国,一个主,他要爱护他的人民,爱护他的员工,让他这个地方变成安和乐利,变成一个道场。所以师长说,「企业家,老板是佛,员工是菩萨。」相信这一段话大家都很熟悉,做不做得到?大家怎么不配合一下!

  诸位大德同修,「信为道元功德母」。当我们听到这么好的教诲,「给别人做好了」,自己都没信心,根本就没有基础。信心是大根大本。所以我们走在修道过程,信解行证,信是根源!我们在交流的过程绝对要相信自己,相信这些经典的道理,不能怀疑,一定做得到。之前在台湾的时候,我有一个结拜大哥也住在台中,那时候刚好杨老师带着我跟我这些朋友还有结拜大哥谈话。那时候我们感觉到弘扬传统文化的急迫性,因为现在整个道德沦丧的速度太快。然后谈着谈着,我们有一些理想,结果我这个大哥点点头,很好很好!可是他事后,一年以后、两年以后,他说:「其实我那时候听你们讲都觉得天方夜谭、天方夜谭。」他事后告诉我们。但是刚好我们每一年回台湾跟大哥见面,把我们在大陆的一些情况跟他分享。然后他说:「怎么天方夜谭都实现了!」

  我们要相信佛陀,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有万德万能。所以面对挑战的时候,要自我鼓舞,我有万德万能,依教奉行,万德万能一点一滴就透出来了。假如我们听这些教诲,心里面都是:我不行,我不能。那可能就变成阿斗了。俗话讲的「扶不起的阿斗」。阿斗是谁?不要告诉我是刘备的儿子,我当然知道,我历史还过得去。阿斗表的是我们自己,当我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就是扶不起的阿斗。佛陀在世,孔夫子在世,老子在世,帮不上忙。所以天助自助者,这个天不单是指上天,这个天就是法尔如是,道法自然。当一个人自立自强,肯为家、肯为国、肯为人民,他感来很多心量广大的善人跟他一起奋斗。所以当我们要勇往直前,舍我其谁踏出来,我们在那里担心,那假如只有我踏出来,旁边都没人怎么办?你看自己还没踏,就怕人家不跟出来。那想了五年、想了十年怎么样,很多事该做,谁做?我不做终究有人做,最后还是没人做。

  观世音菩萨为什么是千手千眼?因为观世音菩萨是至诚的慈悲心,他一手动,这一个至诚就感应所有的善念,千手跟着动;一眼看到众生的悲苦,千眼也被感动,也看到众生的悲苦。所以诸位大德同修们,谁是观世音菩萨?你们怎么一脸无辜的看着我?师父教导我们学佛要学四大菩萨,悲智愿行,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对,我们学佛就是学四大菩萨,我们不能在那里念《地藏经》,然后念着念着,那是地藏菩萨的事,不干我的事;念着「地藏,地藏,汝之威德不可思议」,佛陀把弘扬正法的责任给地藏菩萨,不干我的事。请问释迦牟尼佛在摸谁的头?在把责任交给谁?大家有没有觉得现在头顶热热的?我们是每本经的当机者,佛在说给我们听。地藏,开发心地宝藏,从哪里开?从孝顺父母,恭敬师长,恭敬老师。恭敬师父从哪里看出来?从依教奉行。所以落实《地藏经》就是落实师父为佛法、为众生的悲愿,都是这样去孝顺父母,去依照师长的教诲,心地宝藏就开出来。

  这个时候我们就真正时时想着不能让众生沦堕五趣,这个时候我们就想到《无量寿经》上面的叮咛,叮咛到佛陀交代弥勒菩萨,我去了以后你们要护念众生,「莫令众生沦堕五趣,备受危苦」,不能让众生太危险,瞬间都要堕到三恶道去了。这都是交代我们的,大家想起来没有?以前的事都忘了,我们念到这个经句的时候有没有想起其实我们都曾经承诺过佛菩萨?我们念到第四十七品,「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已曾供养诸如来,则能欢喜信此事」,大家读到这一段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感受?我们一读这个,「已曾供养诸如来」,看我善根多深厚,我是大乘根性,《弟子规》是小乘,不学。这一段话,其实说实在的当我们想说我是大乘根性,我们已经不是大乘根性了。大乘根性一定是时时常惭愧,发现不足。一个人修学得力不得力,不是他发现过失愈来愈少得力,而是他发现过失从一天三个、五个居然变成一天三十个、五十个。因为他的观照力已经达到,开口错了马上知道,念头错了马上知道。所以时时察不足,好境界!而当我们觉得《弟子规》是小乘,这个念头已经是分别执着了。

  其实师长已经告诉我们什么是世法、什么是出世法。放下分别执着,小猫叫、小狗跳都是出世法,都可以把心性弹出来。但是又分别、又执着,《华严经》也变成世间法。所以世出世间法不是在外面分,是在我们的心地分。当我们想着,《弟子规》才能够让众生留住做人的根基,进而提升成为大乘,我们是救苦救难来弘扬孝道,那《弟子规》也是大慈大悲的经典。当我们今天用不分别、不执着,念到「父母呼,应勿缓」,谁是父母?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那《弟子规》每一句去了分别、去了执着,每一句都是大乘的境界。「凡是人,皆须爱」、「事诸父,如事父」,那每一句不都是普贤十愿的批注吗?不然我们礼敬诸佛从哪里落实?对父母都不礼敬,其它的礼敬都是假的,最亲的、恩德最大的父母我们都提不起来。所以整本《弟子规》从头至尾都是教一个礼敬!敬父母、敬长辈兄弟、敬一切物品,甚至对时光珍惜。「朝起早,夜眠迟」,一寸光阴一寸金;「置冠服,有定位」,让每个用品都能够受到我们的尊重。你愈尊重它,它用得愈久。那衣服为什么能穿二十年?因为他礼敬衣服。帽子为什么可以用三十年?同样的道理,你敬它,它回报的就是敬你。

  所以当我们看到「已曾供养诸如来」,确实我们接触念佛法门,接触圣教,一点障碍都没有,很容易就接受了。可是我们不能因为很容易接受,然后形成一个态度,「你看我多有善根,马上就接受,像他们都是一阐提,不能接受」。当我们觉得别人没善根,其实是自己没善根。就像苏东坡的故事,当我们见人是粪,怎么样?是我们心中有粪。就像佛陀,就像六祖的榜样,他们看到任何人第一个称呼都是「仁者」,哪还有心中说人家是一阐提的态度?我们今天看到这一句「已曾供养诸如来」,我们已经闻法无数次了,可是当下我们还在六道轮转,要痛定思痛,虽然我们有善根,但是善根没有成熟。成熟了就脱离六道了。代表我们爱乐正法,我们确实喜欢学佛,但是我们没有哪一次是真干。真干了绝对成就。

  我们记得师长曾经说到,当师长受了具足戒回到台中,这么隆重的仪式一定要感恩老师的教诲。回到台中,远远的师公对着老人家说:「你要信佛!」诸位大德同修,这个故事讲给谁听?这个故事我们可能已经听了N次了,N代表什么?都不知道听多少次了。我们会不会听这个故事听到师父讲第一句,我们马上站起来,「这个听过了,去喝杯茶吧」。讲最多次的就是最重要的。师父不好意思强迫我们说:「我都讲很多次了,这个是重点。」师父很客气、很仁慈,不想让我们心里不舒服,师父很善巧,佛陀讲最多次的都是重点。那我们举一要怎样?举一要反三,师父讲最多次的也是重点。就像《论语》里面一百多次出现仁爱的仁字。这是修学的根本,慈悲为本,修学都从这些最重要的纲领抓起。

  所以师长说到,那时候师公讲「你要信佛」,师长都愣住了,「我都在佛学院讲课了,怎么还提醒我要信佛?」当坐下来的时候,师公娓娓道来,非常和蔼叮咛:「很多名山宝剎的方丈住持,可能一生都没有真正信佛,都没有依教奉行。」所以不能我们现在受菩萨戒了,受了很多这些戒,我们就以为自己是信佛。一切言行起心动念绝对还是要随顺圣贤教诲,以这个为准。我们也听过师公说的「不能玩弄佛法,不能消遣佛法」。什么是消遣?不能师公讲这个时候我们心里想,玩弄佛法,他、他;消遣佛法,他、他,都没有我。当我们心里想,「我都懂得读读经,我都懂得去念念佛,你看他们都没有,我比他们有善根,我比较高上!」当我们起一个念头说,我是修行人,我比较高上,我们拿佛法来当什么?当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就好像很多人觉得打高尔夫球是气质。那当下我们把佛法拿来搞名闻利养,这是很细微的名闻利养,这就有些许消遣。就拿念念佛,反正可以静静心,比较舒服一点,而不是拿来自行化他,不是拿来当生成就的话,都属于消遣,都属于玩弄。所以师父上人讲的每一句叮咛,不是讲别人,都是讲我们。当下我们听到、念到这一个「已曾供养诸如来」,生起惭愧心。惭愧是大善根!所以这一世我们战战兢兢绝对是最后身,不能再错过这个机会了。

  我们昨天也提到,就是要把《无量寿经》变成人生的剧本。那刚刚我们跟大家讲到重实质,什么是真正有文化的人?一定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所以刚刚讲到,我们提到夹菜的时候,很多太太都笑,其实人都有良知,都有觉照,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很多道理慢慢都能明白、都能感悟得到。而我们要看到,教育的核心是心地。我们做的每一个动作,到底给孩子的心灵什么样的引导,什么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对保安人员深深一鞠躬,你把礼敬诸佛演给他看,你把珍惜别人的付出演给孩子看。当你带着你的孩子走过的时候,对这个保安视若无睹,我们已经把傲慢教给孩子。所以文化的承传在时时刻刻。

  我们曾经跟大家交流到,你把那个菜夹给他,他就变小皇帝、变皇太后了,所有的人都要替他服务。甚至于是买了当季的水果,比较贵,一两都多少钱,看公公婆婆上去了,赶快把贵的水果拿出来,到房间里面去,「儿子,孩子,妈妈特别买给你吃的,慢慢吃,别噎着了,妈妈去帮你当哨兵!」站在门口,深怕爷爷奶奶来了,说不定刚好下来上化妆室。孩子会学得很彻底,他以后有最好吃的给谁吃?等不到有孩子的时候,不是给孩子吃,因为他学到的是私心,学到的是情欲,不是学到道义。道义就是先给爷爷奶奶吃。私欲、溺爱,所以当他人生喜欢谁,他就拼了命的就满足他。所以不用等到他有孩子,他一交男女朋友,就快要挂掉了。只要男朋友、女朋友要什么,他可以把父母的血汗钱全部拿出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我们现在很多长辈在那里,「他怎么都不珍惜我们的血汗钱!」根源在小时候我们引导错误。要转情识为智慧、为理智给他。

  我们看到一个报导,在情人节,西方情人节,其实说实在的,中国的情人节要定在什么时候?定在母亲节,那才叫真情,不定在母亲节都叫虚情假意。所以我们看到那个情人餐,居然超过一半统统是在校的学生去吃的,你看有夭寿吗?多少父母都是农村的劳动者,他那一餐吃下去,他父母一个月、二个月的劳动心血就泡汤了。他心里痛不痛?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原因是什么?他是私欲!他没长善!所以我们现在不能去怪这些年轻人,赶快「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我们赶快把孝道做出来,孩子都能被感动。

  我们曾经跟很多大学生上课、青少年上课,孩子上完课,很激动,反省,「我以前太不孝!」在黑板上写着「五大于二十二乘以三百六十五」,这个「五」是五天,一起上了五天的《弟子规》伦理道德的课,所得到人生启发收获大于二十二,二十二是他的年龄,三百六十五是每一年的日子。当我们看到五大于二十二乘以三百六十五,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我自己非常的惭愧。惭愧到在这么好的教诲,孩子不是不肯学,而我们竟然到了他已经二十多岁了,才把这个缘给他接上,我们有愧于国家民族对我们教师的信任。我们领国家的俸禄,要尽忠!要向孔明学习,尽忠于刘备,尽忠于我们国家民族,要替国家栽培出栋梁之材才对!

  所以看到这行「五大于二十二乘以三百六十五」我们期许自己要尽心尽力办大学生讲座。所以我们寒暑假都有五天、六天的大学生讲座。在台湾,暑假我们有办一期,今年的寒假一月二十号左右,我们又会办六天的大学生「幸福人生讲座」。也欢迎大家可以到台湾,可以到大陆庐江文化教育中心。以至于我们说干就干,我们马来西亚也可以来办「大学生幸福人生讲座」。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顶梁柱,他们的教育跟我们是分不开的,我们给他做榜样,我们尽心来扶持他们。这也是承先启后。

  刚刚讲到文化。中间的这个妇女说给孩子吃,她不好意思。最后的一个老人家举手说到:「给父母吃。」谁有文化?所以师长常常举一些修学很好,甚至于是其它宗教的人,师长说他们是真佛弟子。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吃醋,更应该要生惭愧心。人家虽然没有佛弟子的牌子,可是人家真正把五戒十善做出来,重实质。而这个老人家为什么坐在最后?因为他想着让更多年轻人学,我坐在后面没关系,这是真正有文化的表现,舍己为人。所以文化,在《易经》当中孔老夫子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一个人非常明白做人要走在伦常大道,五伦的道理,而他自己奉行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做出来,他当下在感化家人,感化身边的亲朋好友,甚至于是社会国家的榜样,他是真正化成天下,他是真正有文化的人。

  为什么在佛陀的教诲当中,常常都是说到「为人演说」,这个演字就是文化修养的表现。韩国前不久有一群读书人到祖宗的面前跪下来痛哭流涕忏悔,说到:「因为我们读书人没有做社会的榜样才让社会风气堕落得这么快,我们有愧于圣贤,有愧于祖宗。」这样的景象在我们华人的社会里看得到吗?所以韩国人也是菩萨,他在帮我们生起羞愧,生起「知耻近乎勇」。当我们了解到我们不知道让我们的祖宗操了多少心,祖宗在天之灵都不安稳。我已经把这么好的教诲传给你们,你们怎么不好好珍惜?所以今天假如我们还让父母担心,还让祖宗担忧,我们还有功德可言吗?敦伦尽分是积功累德的大根大本,对家,对团体,对民族、国家,我们都有我们应尽的本分。

  所以让我们好好的听我们祖宗、圣贤、佛菩萨的话,我们在「万姓宗祠」前面深深三鞠躬,对我们的祖宗们说到:「我从今以后一定依教奉行,一定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祖宗。」这样我们祖宗在天之灵一定会非常的欣慰。我们要做这样的子孙,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信心?刚刚我们提到,其实师长每一句的教诲,经典的教诲,都能让我们的人生境界一下就提升上去。「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对任何人有这个怀疑吗?这都是信。再来,我们想想我们对自己有没有坚定的信心,我一定能成佛?有没有像六祖的气概,我来学作佛?不来作佛不然要干什么?学佛就是学作佛!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昨天还欠大家一个故事。就是刚好跟师长在新加坡第一次交谈,那一次是要到马来西亚,孔子学会请我们跟他们交流几天的课程,结果那时候,师父知道这个讯息,当下真是我们的学处,师长马上说:「到了东南亚,新加坡也要去,印度尼西亚也要去。」师父给我们表演真是胸怀天下。所以马来西亚结束就到新加坡。结果杨老师就说:「师父说要去听你讲课,听你分享。」我心里想:「我这个小毛头,师父应该不会来听我讲。」其实我是想,应该不会来,结果讲到差不多十几分钟,突然看到师长摇着扇子走进来。结果我开始双脚发抖,幸好被桌子挡住。所以什么时候放下执着?这个时候就是放下执着最好的时候。其实人为什么会紧张?自己没有真诚,自己患得患失。假如都想着珍惜这个机缘,我们无始劫来的法眷属相遇了,要尽所能的把我们的体会跟大家交流,做供养,这个时候哪有紧张可言!所以很多人说他上台容易紧张,我都跟他说:「别紧张,我有一帖药很好用,先讲三百场就不紧张了。」后来中场休息,杨老师刚好坐在前面,她也不知道师父上人来了,我说:「师父来了。」她看着我说:「看你没紧张!」不是没紧张,是没被看出来。所以要有功夫,连紧张都不能被看出来。所以讲课还要练好几种功夫,其中一种还要练讲到很感动的时候泪水只能在眼眶打转,不能流下来。常常有时候讲到,体会到圣贤人的存心,当场整个身体都觉得好像发麻,然后当场眼眶都是非常的湿热,但是还是忍住,一句一句这样讲下去。

  那一次刚好讲完,跟师长坐下来,其实那是第一次当面跟师长谈话,以前我有几次,都是什么机会?那时候我在澳洲净宗学院学习,非常多法师、非常多大德的教诲利益着我,结果我什么机会跟师长见面?很巧,刚好师长的房间要搬书桌、搬衣柜,好在都被我遇到,然后我就远远的看着老人家的风范,看着老人家站在那里,我就满足了。所以「知足常乐」。这是真正第一次师长来指导我们。后来一见到师长真的是忍不住给师父顶礼三拜,因为我们从一个生死的凡夫,现在能找到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方向,这完全都是师父的教诲,师父的成就。今天还能为弘扬文化尽一点绵薄之力,这个源头活水都是师父的恩德。所以不由自主的给师父顶三个礼。

  接着师长就讲到:「学佛就学释迦牟尼佛,学道就学老子,学儒就学孔子。」师长斩钉截铁。当我们听完这段话的时候,我们听了学佛就学释迦牟尼佛,我们的脑海里有没有马上浮现佛陀什么榜样、什么风范?大家有没有脑海里浮现什么榜样?大家不要一片空白。那我们说学释迦牟尼佛,其实怎么学?师父在教诲当中不知谈了多少次。有一片开示,「将整个菩提心贯注在生命中」,我听师父讲,听一片光盘都能听到开悟。我听这遍光盘已经听了六、七年了,床头一定都放着一片光盘。听到很多时候我们遇到境界,光盘里面的教诲就浮现出来。印象最深的是师长开宗明义就说到,学佛就是学佛的存心、佛的用心,佛是真诚、清凈、平等、正觉、慈悲心。

  我们从经典当中看到所有佛陀的表演,是看到了佛陀的动作,还是心心相应?所以,信解行证,这个解要解到心地上去,不能只有在行为当中打转。慕贤,我们遵从、爱慕圣贤人,当慕其心,起而效法。当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不疲不厌,一天都没有中断,二时讲经,我们有没有看到佛陀的大慈大悲,有没有看到佛陀的耐心?当我们深刻感受到佛陀的大慈大悲,当下我们的人生完全不一样,我们有没有可能跟一个同修、一个家人讲了五次,他不听,然后我们很生气?不可能。因为我们效法释迦牟尼佛,讲四十九年不疲不厌。我们五次跟四十九年比起来没法比。那我们学释迦牟尼佛要学得像!

  而且佛陀还不是讲四十九年,在《梵网经》当中,佛陀讲到已经第八千次来到娑婆世界了。而且我们再很冷静的去感受,一佛出世,千佛拥戴。这个八千还再乘于一千。而说实在的,这个千佛,这个千不是一千、二千的千,是表法的,是无量无边的古佛来做配角,成就佛陀的大事因缘。当我们想到,这么多的古圣先贤、佛菩萨,为了成就我们的道业,统统来表演,统统不厌其烦的教导我们,这个时候我们不忍心再糟蹋他们的苦心,这个时候勇猛精进,这个时候念着上报四重恩,从自己的心地真正念出来,而不是形式的念而已。我记得有一次拜释迦牟尼佛,拜得痛哭流涕,对这一句经文有些许的体会了。当我们踏上教学的道路,从来没有说学生讲不听而生气,因为自己就是不听话的学生,自己没有资格去批评孩子,他只听我一次、二次不听,我是已经听八千次、听无量次了我还不听话。而我效法释迦牟尼佛,真正不疲不厌。这我们才是真正惜缘,珍惜师父的开示,学佛的存心,学佛的用心。

  当我们在《金刚经》当中看到那个公案,忍辱仙人被歌利王支解身体,那是佛的榜样。当面对这样的缘分,佛陀没有任何报复的念头,佛陀没有任何瞋恨心起来。其实我们想想,任何一个缘分,谁招感来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们人生每一个恶缘都是自己造的。所以真明理的人绝对对任何一个人不抱怨,自作自受,这是人生的真相。而且不只不抱怨对方,甚至于战战竞竞,深怕这个恶缘继续下去。不行,要随缘消旧业,不再造新殃。

  这一生一定要化解怨结,甚至于要转怨结成为法眷属。因为佛法难闻,他这一生也得人身,我们跟他有缘分,有这个责任把无上的正法跟他结缘。而且我们要更谨慎的,今天这个恶缘不化解掉,很可能他跟我们讨完债以后,他就下阿鼻地狱!他贪瞋痴慢,下去了,他为了讨我们的债得下地狱。所以他下地狱跟谁有关?你们怎么又无辜的看着我?跟我自己有关!我们假如不跟他结恶缘,他今天就不会来跟我们讨债而堕落。所以当别人恶意对我们,我们会想,是我们造成,让他起贪瞋痴慢,他为什么不去跟别人讨债,跟我们讨债?「冤有头,债有主」。我们不愿再错下去,不愿再因为我们而让众生堕落。这个念头一转,我们将成为所有有缘人的福田,因为不跟他结恶缘,跟他结善缘,甚至跟他结法缘。所以当他恶意向我们,我们完全没有瞋恨,甚至于进一步还对他很好。他马上想:「这个世间居然还有这么有修养的人」,这个时候我们为人演说!就好像布袋和尚讲的弥勒菩萨偈,「涕唾在脸上,随它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其实说实在的,假如这个社会遇到一个人,人家给他吐口水,他还笑一笑,连擦都不擦,然后下一次见面的时候,还把怡保的白咖啡送给他喝。这个人一喝完,还有这种人!打听打听,原来学儒道释的教诲。这个恶缘转了,法缘接上去了,很可能他当生就有成佛的机会。这样是功德无量!我们自己要变成佛法的招牌!当下演说就是请转珐輪,请佛住世!用我们的德行去感染大众的善根,佛性能够被唤醒。

  而我们看到歌利王的历史,按照世间人,这个歌利王对其他人这么做,他是阿鼻地狱的业,太残暴!结果他今天是对佛陀,有没有堕落?没有,因为佛陀不跟他生气,甚至于佛陀还把他当恩人,「是你成就了我的忍辱行,我的般若行,我的六度行,我成佛第一个就度你」。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气概,哪一个人来跟你讨债,你说我成佛第一个就度你?他一定感动得掉下泪来。这个时候任何的恶缘变什么?变法缘,我们自己变成众生的福田,甚至于是闻法的一个善缘。所以忍辱仙人的故事听完,不能白听,佛陀的整个心境我们领会到没有?我们信解行证,真正解了佛心,解了孔子、老子、圣贤人的心,行为自自然然就出去了,因为心行一如。心境没有到,有时候只是做表面的动作。

  当然当我们看到别人心没到,动作到了,这个时候也要随喜功德。不能说:「他不是真心的,他那个躬鞠得里面还没有很恭敬。」这么讲话就刻薄了。「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人家肯做,做假的做久了就变真的了!所以还是随喜功德称赞别人的不容易。我们看《了凡四训》当中说,「修学有从事上改者,有从理上改者,有从心上改者」,这一句话是期许我们,我们能从根本、心地直接入手,但并不是让我们去要求别人都从心地。「对自己赶尽杀绝」,这是卢叔叔第一次教诲我的时候,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对别人厚道三分」。所以当看到别人从事上能去做了,我们都觉得非常不容易。而当我们是用这个态度去赞叹他的行为,他会心里想:「我才做这么一点点,结果他们就这么肯定我、这么随喜我,那我应该更自立自强,不能让大众失望。」他的善就在我们的随喜当中不断的提升、不断的扩展。

  而我们学儒,每一句经句其实都是圣贤人的心。我们能用这样去学每一句经句,真的一句通,可以用到一切人事物上面。我们看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从」,我们有没有看到经文背后圣贤人是怎么样对待自己的父母?都是至诚的孝敬。假如我们只是动作,父母呼,赶快跑过来,心里还觉得有点不耐烦,那这一句经文就没有真正受持。所以受持经句统统从心地受持。

  有一个太太,她就提到她本来落实弟子规已经有好一段时间了,但是做了个把月了,她的女儿都没怎么转变。其实我们在学「入则孝」,很多时候可能想,「好吧!为了孩子我就孝吧!」而这样的心态去力行弟子规,那是功利心,是利害的心,在心地上很难契入。结果她做了,女儿的转变并不大。我们今天在落实经教的过程,假如觉得身边亲朋好友的转变受我们影响不大,奇怪了,经典不是说正己化人吗?我好像已经正了,怎么都没化?这个时候要检讨谁?不能检讨经典,你看这一句可能不准,这一句跟不上时代。经句是超越时空才叫经典。当我们起个念头,经典不对,造业!这个业会到哪里?怀疑经典的业会到哪?这对圣贤佛菩萨不恭敬,这是大傲慢,觉得自己的见地比佛菩萨还高。所以有时候我们的念头不对,自己造业都不知道。走在修行的道路,绝不怀疑经典,绝不怀疑师长的教诲,只反省自己还有哪些不足。后来她自己观照到,虽然我的动作都做了,一叫我就来了;父母教训我,我也是「是是」,我也没有任何反驳,但是我的心里不耐烦,心里还有抗拒,不接受。她真正从心地转变。她说没多久的时间,她的孩子就对她恭敬了。因为孩子是最敏感,很快能感觉到母亲的心境,而被母亲的孝心感动,起而效法。

  有一位同修也是,教他女儿鞠躬,教了几个月都教不好。后来了解到以身作则,他自己先鞠躬,给父母鞠躬,没有再去拉他的女儿过来。结果不到一个礼拜,有一天他下班,突然他女儿从房间听到他的声音,欢欢喜喜跑出来迎接他,然后对他深深一鞠躬,「爸爸,您好!您辛苦了!」一个大男人,「男儿有泪不轻弹」,不过该弹的时候还得弹一下。他当下觉得好像一股暖流窜到他的全身,他觉得今天的疲劳完全不见了,他觉得十来年的辛苦完全有价值。其实当父母的人最好满足。所以不得父母欢心,真是我们要反省。我们有一点点的进步,父母都高兴成这样。他就体会到先自己以身作则太重要了,他就体会到孩子的孝对父母有多大的安慰。他突然回想,那我的父母又不知道期望我赶快懂事已经期望多久了。所以女儿对他的孝、敬,反而更鞭策他要更尽他为人子的本分。所以一切都要「诚于中,形于外」。

  有一位父亲他学了以后,回到家找他爸爸商量说:「爸爸,我早上要出门,会先来跟你问好、问安,因为《弟子规》说『出必告,反必面』。而因为我孝顺你,孙子就会孝顺我,所以我们要配合一下。」这个爷爷心里想:「这个儿子终于开悟了,等了三、四十年终于等到这一天了。」而且又是为了孙子好,欢欢喜喜配合。所以这个父亲带着孩子走到面前,深深一鞠躬,问候完就带着孩子要去上学了,他要去上班。走了几步路,突然这个小男孩停下脚步,「爸爸,你刚刚做的那个鞠躬动作是要做给我看的。」骗不了孩子!所以当你根本没有叫他来看,而你真正发自内心给你的父母鞠躬,给你的父母洗脚,那孩子跟父母那是连心,焉有不感动的道理!所以父子关系的感应也是从我们做起。甚至夫妻之间我们先做出道义,自然就会善心交感。不能用私心领受教诲。

  因为有一个先生他听到,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2-12-18 16:08
时间到了,我把这个故事讲完,不然每一次都欠大家很多。这个先生听到那一句,「好话一句,做牛做马都愿意」,他一听:「好!做牛做马!」他听错了。回去以后,太太在那里煮饭,他马上探头进去:「太太,您辛苦了!」太太说:「知道辛苦还不进来帮忙洗菜?」他愣在门口说:「蔡老师没有这么讲!」所以可能很多人误会我,因为他们回去结果都不如意,可能到时候在路上遇到我说:「你是不是蔡老师?」我说:我是他弟弟!因为好汉不吃眼前亏。所以那一句称赞太太是发自内心感恩他的太太。一定是从内心受持佛菩萨、受持古圣先贤的教诲。好,今天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有讲的不如法、不对的地方还请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