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二五五卷)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2-12-4 14:59
標題: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二五五卷)
敬摘自《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五五卷) 2004/4/12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255
诸位同学,请看「光明觉品」,光照百千世界,偈颂第一首看起:
【若以威德色种族,而见人中调御师,是为病眼颠倒见,彼不能知最胜法。】
诸佛如来色相无边,决定不能够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你没有办法见到圆满。所以,这首偈是责备一些行人(修行人)为什么不能见法身?见如来就是见法身。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讲,第一首到第五首都是讲「法身」,后面五首偈是讲「智身」,「前五法身,后五智身」,不能见法身。他注解里面说得很好,「谓以威德」,『威德』里面就包含著「自在炽盛」。「色相」里面就包含「端严吉祥」,端庄、庄严、吉祥。『种族』里面就包含「名称尊贵」。梵语称「薄伽梵」,这是世尊的德号,薄伽梵没有办法翻,在我们中国辞汇里面找不到,因为这个名称里面含了六个意思,刚才我们都读过了。薄伽梵里面,有自在的意思,有炽盛的意思,有端严的意思,有吉祥的意思,有名称的意思,有尊贵的意思,在中国确实找不到一个名词里头有这六个意思。所以不得已翻音,音译,然后再加注解,注解里头就有这六个意思。
在这偈颂里面说三个,三个就把薄伽梵六个意思统统包括了。「威德」,威德里面就有自在的意思、炽盛的意思,如果不自在,这个炽盛(我们一般讲旺盛)哪里能算威德!所以它含著有这两个意思在。『色』是色相,相好光明,所以它有端严,端正庄严,有端严、有吉祥这两个意思。「种族」里头也有两个意思,「名称」,名称就是名闻。这个种族旺,这个种族盛,在这个世间,我们今天讲在国际上,提到的时候人都能知道,现代的话叫知名度很高。最后一个意思「尊贵」,我们今天说贵族,这个族群是贵族,知名度很高。所以它含有这么多意思,称薄伽梵。
清凉大师接著告诉我们,为什么你错了?你错在哪里?在我们世间人来讲,没错,一点都不错。这种见解在六道里头,决定不错;在十法界里面也讲得过去,也不错;在一真法界里头就错了。为什么?著相!诸位要晓得,一真法界里头不著相。所以,清凉在此地说「虽是薄伽」,这是省略,后面尾音是梵,薄伽梵。「而见从外来」,你这种看法是从外来,「取相乖於最胜,故为倒见」,你是著了相。就跟佛在《金刚经》上所说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这个人见不到如来;如来是讲的性,见不到法性,见不到法身。怎样你才能见到法身,就是见到法性?离相!离相心地清净,清净心就是法性,清净心对的一切境界就叫法身,妙就妙在此地。
如果我们心地清净,一念不生,我们常说(常说有好处,让我们同学们印象加深)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果然这四句统统做到了,连这四句也没有了。你有了这四句还是著相,「我现在不错!我已经不执著、不分别,不起心、不动念」,你想想,他有没有执著?他有没有分别?他有没有起心动念?统统具足,这个人不能见如来。连这个念头也没有了,连这四句也断掉了,真正契入清净寂灭,这时候的心就是法性,这时候的万事、万物、万法就是法身。为什么?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的现象,法性所现的,唯心所现!唯心所现的就叫法身,能现的就是法性,法身跟法性是一不是二。就如同金跟器一样,「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跟器不能分,法身跟法性是一不是二。这个境界不是十法界众生的境界,十法界里面包括四圣,六凡就不必说了,四圣都达不到了,六凡哪有指望!所以佛法到究竟处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开口便错,动念皆乖」。
给你说的四句,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四句是法喻,你可不能执著,执著就错了,执著那就有了,就著相。这四句都不能执著,你才真的清净了,清净就是真诚。所以,曾国藩在读书笔记里头,曾国藩读书的书房,他题了个名字叫「求阙斋」。你看看我们世间人都求圆满,什么事都求圆满,曾国藩是个读书人,他明理。人不能到一切圆满,满招损,这是《易经》上说的。所以他不像别人,他求缺,我样样都欠缺一点,这个好!《易经》上,「谦受益」,谦虚的人得利益,样样自满的人损失就大了。这是六十四卦里面的谦卦,地山谦。山是高高在上,现在山在哪里?山在地底下,地在山上面,表谦虚的意思,「满招损,谦受益」,所以他的书房叫求阙斋。《求阙斋笔记》,这是曾国藩读书笔记,对诚下了个定义,诚什么意思?他说「一念不生是谓诚」;换句话说,起心动念,诚就没有了,这个说法跟佛经上讲的相应。
真心,诚是真心,真心没有念头,真心离念,它不是无,真心真有。真心,我们六根都接触不到,眼看不见,耳听不见,鼻也闻不到,舌也尝不到,身也摸不到,意也想不到;不管你怎么想,不是的,不想就都是。法性、法身在哪里?从来也没有离开过我们,为什么我们见不到?就是起心动念,造成障碍;不起心、不动念,没有一法不是。所以古人常说,哪一法不是佛法!到你真的不起心、不动念,法法皆是,没有一法不是佛法。我们把那个佛法换个词,一样的意思,哪一法不是法身?一切诸法皆是法身。离念就见到了,从法身上见法性,法身是相,性相是一不是二。性在哪里?当相即是。我们现在因为大乘经念多了,世尊为我们讲解,我们已经有深刻的印象,我们也晓得当相即是,但是怎么样?不得受用。受用是什么?三明六通,智慧德相;我们这个没有,三明六通没有,智慧德相没有,得不到受用。
得不到受用是:我们会说,没有入境界。为什么没有入境界?我们的心还不够清净,还是会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著相。那怎么办?要修行!修行,行是行为,修是修正,把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叫做修行。现在我们最重要修什么行?就是修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不起心、不动念,最高级的。这个我也常讲,难,真难!不起心、不动念真难。不得已而求其次,能够跟这个相应,能够跟这个接近,修什么?修不执著、不分别。这是什么?这是十法界众生修的。不起心、不动念是一真法界法身菩萨修的,当然我们不是法身菩萨,我们在这上真的是用不上力,一点办法都没有。我们现在从不执著下手。果然世出世间法都不执著,你这个心清净一大半,至少清净个百分之七十。好像一瓶浊水,混浊的水,现在慢慢沈淀,下面还有混浊,上面百分之七十干净了,清水现出来了。执著,严重的执著,你这个水百分之百全是混浊的。这个东西要有耐心,就是要让它沈淀,要给它时间,同时不能动摇;动摇,一晃的时候,它又不行了,它又混浊了。你看这个,你就懂得修行方法了。
所以,我们在顺境、逆境,顺境逆境就好比风浪,境界风动。在境界风动里面你保住,不受外面境界影响,心是清净的,不随外面境界起风浪。一切不分别、不执著,永远保持清净平等觉,这是真修!我们现在最常用的方式,是读经、念佛。我们经行是念佛,我们拜佛也是念佛,这几种方式混合在一起用,你能保持身体健康。长时间在那里坐,坐久了,不行,你走动走动,常常拜佛,对身体健康一定有好处。早年我在洛杉矶遇到一个同修,大概六十多岁,上了年岁,行动都不很方便。他来看我,问我,怎么样能够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他不能够盘腿坐,我教他拜佛,我说你一天拜一百拜,早晨拜五十拜,晚上拜五十拜。他拜了一年,一年之后来告诉我,他说:法师,现在我可以双盘,整个身体关节灵活了。
身,身是个机器,要动,身不动就坏了。心,它不是物质,它是静的,空就灵,所谓是空寂灵明,心不能动。心里头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心在动;心动,心就不健康,它不能动。身一定要动,身不动身就不健康。所以养身要动,养心要静,佛法里面讲这个养身之道,真有大学问在其中。心是静的,身是动的,你经行,身是动的,拜佛,身是动的,虽然在动,心里头一念不生。妄念止不住,怎么办?念佛!用一句佛号把所有一切杂念打掉,就为这个念佛的。不念佛怎么样?就胡思乱想!以一念止一切妄念,你要明白这个道理,你才真正懂得修行,心静,身动。
修正我们错误的行为,严重的错误就是妄想、分别、执著,这是严重错误。工作,那我们要问,我们在这个世间,世间人都在分别、都在执著,我们要不要?要!恒顺众生,随著众生的执著而执著,随著众生的分别而分别,外面的;里面呢?里面确实没有分别,确实没有执著,这就对了。外面面对一切众生,就像舞台,在舞台上表演,里面那是舞台的幕后。幕后跟幕前不一样,幕后是真的,表演是假的。表演是为他,利益一切众生,是为度化众生广开方便之门;幕后是自己,这个道理不能不懂。所以这首偈,错,错在哪里?错在著相,这是执著有威德、有色相、有种族,还执著这些。
『而见人中调御师』,「调御师」是佛的十号之一。我们今天在这里看到这个德号,有很深刻的感触。调御师,要用我们现代话来说,这是个什么身分?和事佬,调是调和。现代我们的社会不安定、不太平,冲突、矛盾到处都是,普遍发生在家庭、团体里面,社会里。这个世界上,所谓志士仁人发心出来做和事佬,帮助这个社会化解冲突,促进安定和平,调御就有这个意思。调御两个字原本是比喻,比喻驾车,古时候的车,一般的马车,平民马车是一匹马,在社会上有身分、有地位,富贵人家两匹马,两匹马拉车。你怎么样调理,使这两匹马动作一致,你来驾御它。地位最高的、做大官的四匹马,天子是六匹马,马匹愈多,这个调御的功夫就愈要高明。这个比喻什么?这个国家有众多的人民,你如何能够把他们调理好?让这些人和睦相处,互相包容,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这是调御师的本事。
所以这桩事情,看起来好像是平常小事,实际上这里头有大学问。今天整个社会动乱,就是我们失去调御,失去调御,用现在的话就是失控!御也是控制,调和控制。佛有这个能力,九法界众生无量无边,佛有智慧、有善巧方便,佛能够调御。那我们就要问,佛现在为什么不来?我们这个世间这么样乱,人这么苦,他怎么不来?佛法当中又说,佛不度无缘之人,这就说明,佛菩萨现在为什么不来?现在众生跟佛菩萨无缘。什么叫无缘?不接受;不是佛不来,不接受。佛来了要教他们,他们排斥、毁谤、陷害,甚至於驱逐出境,有什么法子!所以佛菩萨不来,不来是大慈大悲。因为佛菩萨在遍法界虚空界是大圣人,人对待大圣人排斥、毁谤,那个罪比什么都重,所以佛不来。不来怎么样?不来,你不会毁谤他,你也不会去侮辱他,他不在,他不来,使你不造这个重罪,慈悲!你欢喜他,你能接受他,他就来了,你只稍稍有一点不欢喜,他走了。所以,来是大慈大悲,去也是大慈大悲,决定只有一个愿望,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诸佛菩萨绝对不会给众生增加丝毫的苦难,他决定不会做,他是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离苦得乐是果,果必有因,不修因哪来的果!因是什么?因是破迷开悟。所以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只有一桩事情,就是教学,用教学的方法,帮助你破迷开悟。一切苦是从迷来的,一切乐是从悟来的,觉悟就乐了,生活再苦,他也快乐,这真的,不是假的。许多同学读过《论语》,你看看孔老夫子赞叹他一个最得意的学生颜回。颜回的物质生活,大概在所有同学里面是最苦的,我们现在一般,特别是学佛的人讲没有福报,佛家的话讲,过去生中没有修财布施,所以物质生活过得很苦。
《论语》里面,夫子说(大概夫子去看过,了解他)「箪食瓢饮」,吃饭连个饭碗都没有,穷到这个程度。用什么东西装饭?用竹子编个篓子,当做饭碗,箪食。喝水连个杯子也没有,用葫芦瓢,箪食瓢饮,形容他生活清苦到这种程度。这样的生活,一般人哪里还会乐?夫子很感叹的说,一般常人过这种生活,他会过得很苦;而颜回,一天到晚快快乐乐,欢欢喜喜。这就是说明,颜回在物质生活上虽然很清苦,精神生活非常充沛,法喜充满。正是《论语》头一句话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颜回做到了。天天跟圣人学习,学习到的东西,全部落实在生活上,所以夫子赞叹他「回也不改其乐」。真快乐,一点忧虑、苦都看不出来,在颜回完全没有,叫离苦得乐。
离苦得乐,实实在在讲,不是改善你的物质生活,那是什么?那是个人福报,那怎么能勉强?佛也办不到,圣人办不到。改变你对宇宙人生的看法,正确的看法,你以前看法错误了,帮助你改善,对於宇宙人生有正确的看法,你就很快乐了。这个里面还有很深的意思,佛法里头常讲密意,密意就是太深了,一般人没有办法懂得。佛法里头讲密,不是神秘,不是秘密,是深密,道理太深了,一般人不懂。所以佛只有深密,没有秘密。密意是什么?密意是:心要是纯善,物质环境都能改变。这是我们从日本江本博士水实验里面证明出来了。同样是一碗饭,我们吃的时候,这碗饭不好吃。那个人他对这碗吃得很香,吃得很甜,吃得很快乐。什么原因?他心欢喜,那个欢喜心,把这碗饭里面的结晶变得非常之美。那个讨厌的人、不欢喜的人,平常丰富的餐饮吃惯了,看到这个愁眉苦脸,一点都不欢喜,那个饭的结晶变得很丑陋。这叫什么?境随心转,一切法从心想生,从这里可以证明。
所以我们就想到,颜回的心地清净、平等,快乐无比,他那个简陋的物质(现在人讲磁场,我们中国人讲气氛),那个磁场、气氛美好到极处。这个事情佛在经上常说,我们很不容易理解,今天有科学家他们用科学方法把它证明了,难得!尤其是这种大乘经,佛告诉我们,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用这种心,虚空法界,从法性土到同居土,从一真法界到阿鼻地狱,统统平等。为什么?你心平等。那我们要问,有没有天堂?有!有没有地狱?有!佛菩萨在天堂很乐,在地狱也很乐,境随心转!天堂是舞台表演,地狱也是舞台表演,表演得都非常逼真,一流演员,都得奖,都得第一等奖。演天堂的得一等奖,演地狱的也得一等奖,演得好!
他在天堂没有乐受,在地狱没有苦受,他在表演。什么人表演?悟了的人都在表演,迷了的人在里头受罪。罪从哪里来的?是你自己迷得来的,本来没有;本无苦乐,苦乐是相对的,相对的离开了,有真乐。所以诸位要知道,极乐世界不是苦乐的乐,你要把那个乐当成苦乐的乐,你在六道,你在十法界,你没有超越。那个乐怎么解释?苦乐两边统统都没有叫乐,真乐!你还觉得有苦、有乐,换句话说,你心还不清净,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乐!诸佛如来、法身菩萨的境界,你没有办法体会,你无法想像,所以对你来说这不可思议。
后面这两句话说,『是为病眼颠倒见』,病眼颠倒见都是比喻,你眼睛有毛病,毛病从哪里来的?你有妄想、分别、执著,你的眼就有病,你的见就有病,见错了。你怎么可以用威德、色、种族见如来?此地说了三个,《金刚经》上说,若以色见如来,讲一个。这是错误的,不能以色见如来。我们换句话说,不以色能不能见如来?还是不能见如来。为什么?以色见如来,你著在「有」这边,不以色见如来,你著在「空」那边,你统统都在执著,你都著相,所以这是很难很难。一般讲,这是大乘经上常讲的,凡夫著有,二乘著空,阿罗汉、辟支佛著空,统统见不到如来。见如来就是见性,见如来就是见法身,十法界里面声闻、缘觉、菩萨、佛都没有见性,都没有证法身。什么原因?他不是倒在这边,就是倒在那边。
两边都不倒了,十法界里面菩萨跟佛,两边都不著了。两边都不著是什么?中道。我两边都不著了,中道,中道还是著了,你看,中道跟两边又对立,总是抓一边。超越十法界的人怎么说?「两边不立,中道不存」,空有两边我不执著,中道也不执著,这出去了。但是一般在讲经教学里头,都叫你离两边,用中;佛法讲中道,儒家讲中庸,他两边是离开了,他抓住个中。是比两边好一点,在世间法里面讲正确,一点都不错,懂得用中,可是这个没有办法,不能超越世间。超越世间,这种分别、执著要断掉,有这个分别、执著就是有障碍,障碍你明心见性,障碍你见法身。用中是对的,执著中就错了,你还执著、分别中,这就没有办法了,「颠倒见」。
『彼不能知最胜法』,「最胜法」是明心见性,最胜法是佛知佛见。你看《法华经》上,《法华经》终极的目标是「入佛知见」,经文一开端就讲出来,「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这是《法华经》的宗旨。圣贤人教学,第一句话就把他的宗旨端出来,我们就学这个。儒家教童蒙,《三字经》上,头一句话就端出来了,「人之初,性本善」。儒家教学目的何在?就是希望在这一生当中,证明人性本善,你对於一切人的观察就会改观,人性本善。不善的人,如何把他恢复为本善,这是教育,这教育成功。方法,世出世间圣人都是用教学的方法,读书目的在哪里?在变化气质。佛经,佛经教学的目的在哪里?在转凡成圣;转迷为悟,转凡成圣。你看看,世出世间一样不一样?很不可思议。好,现在时间到了,我们这首偈就介绍到此地。
诸位同学,我们接著看下面第二首偈颂:
【如来色形诸相等,一切世间莫能测,亿那由劫共思量,色相威德转无边。】
这后面,前面一段讲的是法身,法身五首偈,前面一首是错误,拣别你著相错误;后面这四首「示悟,显最胜法」。前面讲最胜法,什么是最胜法?这个地方显示给我们看看。这里面有四首偈,这是第一首,十首的顺序是第二首,这一首是说明「如来色相无边,故超情莫测」。「无边」有两个意思,第一是「深,随一一相称真无边」。第二个意思是「广,谓具十莲华藏尘数之相」。《华严经》上,才真正把德相说清楚、说明白。我们常常看古大德讲经说法,或者是在文字里面,引用《华严经》上一句话,「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如来德相究竟是什么?没有人能够讲得清楚、说得明白,所以总是含糊笼统。信仰的心生不起来,尊重学习的心当然更就没有,不识货!这个地方我们遇到了,这几首偈要给我们介绍。
第一句说,『如来色形诸相等』,「色」是色相,「形」是形相;身体的形状是属於形相,身体上的光彩这属於色相。「诸相」就是我们平常讲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但是法身如来、法身菩萨的色相,我们没有办法去想像。『一切世间莫能测』,这个「一切世间」是讲十法界,三途不必说了,我们人没有办法想像,诸天也不行,没有这个智慧。我们再看四圣法界,阿罗汉行不行?辟支佛行不行?菩萨行不行?十法界里面的佛都不行!为什么?没见性,必得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什么叫无明?就是我们常常讲的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有粗细不同,起心动念就是无明。佛法里面讲起心动念的程度,起心动念是一种波动的现象,有大的波动、有小的波动、有微细的波动,分成四十一个等级,愈往后面愈微细;大的波,小的波,愈往后愈微细。你能够把大的波动、粗的波动断掉了,细的波动还有,你才破一品无明;破这一品无明,你就证得法身。
你证到法身的时候,佛在这里所讲的你才能接受,你才能相信,你才能体会得。虽然体会得,你还没有证得,你才证得一分,四十一分你才得到一分。这一分非常非常可贵,真的入佛知见,真的入了佛的家,你进了大门!进这个门,你就决定不会退转。我们常讲,你就证得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华严经》上圆教初住菩萨。别教,别教是初地菩萨,也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断证的功夫相同,智慧不一样。圆教初住菩萨聪明,别教初地就显得愚钝,藏、通、别、圆真的是从根性上讲的。这是说「一切世间莫能测」,莫能测也是个双关语。第一个意思,一切世间众生根本就没有能力来测度;第二个意思,一切世间众生决定不能够测度,不能测度你才能体会得到,稍稍生一念测度的心,就像前面讲的,他就错了,所谓是起心便错,动念皆乖。
你才发现在法身上,不可以用这种心态,这个心态与性德完全相违背,因为自性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起心,没有动念,那是自性。要相应才能契入,不相应不能契入,这个道理总要晓得。所以,我们要想在这一生当中明心见性,这实在讲很重要,纵然做不到,我们要朝这个路上走,方向、路子决定不错。至於我们功夫能走到哪里,那是另当别论,路走得没错,方向决定没错。如果真正能够走到了,破一品无明、见一分法身了,这个往生好,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花开见佛悟无生」!你不是生同居土,也不是生方便土,你是生实报庄严土。你到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是法身如来,不是应化身,那怎么会一样!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下下品往生的人在西方极乐世界,我常说的,听经、闻法、念佛,消业障!业障是什么?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就把这个东西消掉了,分别、执著统统消掉,你就生实报庄严土。下下品人在西方极乐世界,把这个业障消掉要多少时间?《观无量寿佛经》里面,世尊告诉我们,十二大劫。我们看到十二大劫,吓一跳,好长好长的时间!但是你要想一想,如果在他方诸佛世界,就是依《华严经》来说,华藏世界,你要把分别、执著断掉,需要多少时间?一般大乘经上讲的,无量劫。这两个一比较,你就知道,无量劫跟十二劫比,十二劫太短太短了。那是什么?下下品往生的人,所以这个帐你要好好算算!下下品往生的,下下品是什么人?造作五逆十恶,临终忏悔往生的。想想我们有没有造这种重罪?我们没造,以我们这一生,一生没有害人之心,一生没有占别人便宜的念头,一生没有重大的过失。我们念佛求往生,不会在下下品,至少至少也在下中品,下上品,这是我们自己能想得到的,肯定的。佛经上讲这极重罪业,我们没造。
我们对父母、对师长虽然孝敬是不够,可是比起现在社会一般人,我们就算不错了,所谓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所以,九品往生,中品是没有问题的。上品呢?那我们要努力争取,我们最近这十几年来,特别提出修行纲领二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如果依这二十个字修行,那就是把我们的品位提升,我们可以从中品提升到上品。凡圣同居土里面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我们希望争取到这个品位往生。这个品位往生到凡圣同居土,就是消业障,到西方极乐世界还是消业障,消妄想、执著,大概要多少时间?我们一般估计大概是四劫。你看从十二劫就能够提升到四、五劫的时间,这是我从前讲《弥陀经》,跟大家细细算这个帐。
如果在这个世界,我们把妄想、分别、执著断掉,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花开见佛,就见报身如来。为什么?你妄想、分别、执著在这个世界消掉了。所以,同修们一定要知道,执著不得,执著不害别人,害自己,分别也不害别人,害自己。我们今天动个念头害人,人家真正受害的,给诸位说,我常常讲三分,自己受害七分。我这个说法,跟诸位讲,真正叫方便说,要真实说,真实说我们想种种方法去害别人,别人受害的得一分,他受一分害,自己受九分害。我这个话一点都不过分,诸位要是细细看看《大藏经》里面讲地狱果报,你就明白了。害人真正是害自己,骗人真正是骗自己,这种起心动念、这个行为,都是罪障,一定要到地狱三途去消,你说你是不是害自己!你的业障没有消掉,你念佛不能往生,你在轮回里面得不到人身。
虽然修这人天福报,人天福报以后才享,你先去消业障。业障消完之后,你有余福,你过去造的这些善业,余福,到转轮王那里去,转轮王分配到人间或者到天上。到人间、天上去干什么?消福,你过去修了福,福也要消受,就是你去消受福,福报;到三途地狱,那是你去消业障,罪业。所以,这些东西都是自己心想而生,变现出来的自作自受,不是别人给你的。你一定要晓得,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佛法经论里头,诸佛菩萨所说,没有一个字是假话,没有一句话是妄语,字字句句真实不虚,千万不要看错了。看错了,将来你要吃大亏,你要受大苦。
第三句,这是假设的话,『亿那由劫』,「那由他」是极大的一个数字的单位,不是一个那由他,亿那由他,下面不是讲年月日是讲「劫」。一般讲劫,没有说大劫小劫,肯定是大劫。如果要小劫的话,它一定标出来,亿那由小劫,它一定标出来,没有标出来就是大劫。大劫是怎么算的?大劫是讲世界的成住坏空,这个世界成、住、坏、空,这四个叫中劫,四个中劫叫一大劫;换句话说,一大劫就是这个星系成住坏空一个反覆,成住坏空又成,这是一个大劫,这是多少年月日就不晓得了,以这个为单位。亿那由他劫,不是你一个去思量,『共思量』,这个共思量是哪些人?一切世间,一切世间所有的人,我们共同来想。想什么?想佛的色身相好,这么长的时间,十法界所有的人我们共同来想。
『色相威德转无边』,著重在这个「转」字,永远想不尽,愈想愈多,你没有办法想像。这里头的经文真是密意无边,含藏很深的密意,我们先说,然后再解释这个文,因为这个文清凉大师有注解。密意清凉大师没说,那是什么?东西不能想,愈想愈多。为什么?佛讲得很清楚,「一切法从心想生」,不想就没有,愈想就愈多,哪有止境!哪有完了!你要懂这个意思,愈想愈多,我们希望善多恶少,你为什么不专想善法?你为什么不专念人善?专看人善?诸佛菩萨专看人善,不念人恶,所以他的世界没有恶,纯净纯善,还不是从心想生的吗?如果我一个人懂得这个道理,我把我的念头转过来了,决定不想一切众生不善,专想一切众生的善,我个人的心善、思想善、行为善,决定跟诸佛如来刹土相应。这一相应就是「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跟诸佛如来、一切善神、一切善人,心心相应,通了,你想是不是?我一切不善法都不想了,跟一切魔外、不善的东西不相应,自然隔绝。这里头含藏的密意,我们要能体会到,如果我们落实了,真的叫大用无边。
顺境、善缘变得更顺、更善,逆境、恶缘也把它转成顺境善缘,境随心转,转都在念头,不在别的。我们在这个世界,看到有些特异功能的人,表演给我们看,物体他能够移动,用他精神的力量来移动。你给它摆得远远的,他的注意力一集中,他可以把这个花盆移到这边,这边花盆移到这一边,它两个对调,可不可能?可能。他的精神意志在这里集中,决定没有一个妄想,没有一个杂念,有一个妄想杂念,他的法就破了。这就是古人所讲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完全证实了「一切法从心想生」。特异功能的人,他只是懂得短暂的时间他能起作用,时间长了,他起妄想,他还是有分别、执著,这个能力就没有了。
我曾经在加州遇到过,那个时候好像中国派了有几个特异功能到美国表演。每个人的专长也不一样,我遇到的,我们佛法里面讲有天眼,在中国人讲他是x光眼。他能看透人的身体,能够看到你里面的五脏六腑,他有这个能力。年龄很轻,二十几岁,他这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我们同修当中问他,你这个能力会不会丧失?他说会,大概到三、四十岁,能力就没有了。什么原因?接受外面环境的干扰,他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没有了。由此可知,这还是从神通、从禅定生,定能生神通。他在表演的时候,他把万缘放下,真的一个杂念不生,集中精神意志来看你。我们有位同学做试验,让他来看,他一看就指出,他说你肺里从前得过肺结核,但是没有关系,很多年前已经钙化了,现在还有个疤。他指出位置在什么地方,她吓了一跳,因为这个秘密没有人知道,只有她父母晓得。她结婚多少年,都养了孩子,先生不知道,被他揭穿了,所以她相信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她把这个事情来告诉我,我就跟她讲这个原理,精神意志集中,短暂的时间,几分钟的时间里面一个杂念都没有,他就起这个作用。移动外面的物质也是这种能力,这不可思议。说实在话,哪个没有?各个人都有,就是你今天你的意志不能集中,你的妄念止不住,他们这些年轻人妄念能够止个几分钟。实际上只要能够止几秒钟的时间,他就能给你看穿,他不要很长的时间。像我们照x光照片,几秒钟就照完了;换句话说,我们连一秒钟都没有办法,都止不住,一秒钟里头不知道起多少妄念。他们能够止个几秒钟,能够止个几分钟的话,他就能够移动物质,就有这个能力。看透你身体各部分,几秒钟就行了,移动外面的物体的话,那时间要长一点,精神意志要集中几分钟才行,才能把外面远地方的物质移动。所以我们晓得,精神的力量不可思议。
现在的科学,都是偏重研究物理,不知道心理的能量,心能比物质的能量不晓得要大多少倍?诸佛菩萨神通广大,六根的作用都是遍法界虚空界,佛跟我们讲这是本能,不是修来的,不是练功练来的,本能,人人都有。佛讲障碍是妄想、分别、执著,把你的本能障碍了,你今天真的能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你就恢复了。看透一个人内身,这有什么了不起?你能够看透山河大地,你能够看透无量的太空,你有这么大的能力,所以是你本能。经上讲「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你说我们亏吃多大!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还是妄想分别执著。学佛功夫好一点的,好在哪里?对这些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一点,还是执著,不像从前执著那么严重。放下一点点你就得一点受用,这一点受用对你自己来讲,你过去所没有的,你就觉得这个受用太大了。你要能够更进步、更提升,多放下一点,我常讲你的福德、你的智慧、你的清凉自在,你自己觉察当中一定是大幅度,相当程度的提升。
我们对於这个世间所有一切人事物,何必要占有,放不下就是因为要占有,而不知道放下得大自在。我要钱干什么?能把钱放下之后,我所需要的东西统统都有,随心所欲,这个多自在,得失的念头断掉了。你看世间人很糟糕,没有的时候想求,求来的时候怕丢掉,一天到晚提心吊胆,心里的负担多重,心里压力多大,他的日子过得很痛苦!他做了皇帝也不行,他拥有亿万财产也不行,我们常讲富而不乐,精神、身体压力太大。不如贫而乐,什么都没有的人,身心轻松愉快,什么压力都没有,这不是富贵金钱能买得到的。这是我们要深深去思考的,我们要懂得,要认真努力去学习。
佛所给我们讲的全是我们自己本能,全是自己性分当中本有的,自性里头本来具足,没有一样东西是外来的。所以佛法讲内学,一切不从外面求,从内心里头求,从心性里面求,真的一点都不假。连这个世界都是心性变现的,所谓是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法是所变的,我们称为法身,性是能变的,称之为法性,它是一不是二。法外无心,心外无法,就是告诉你它是一体,没有内外,你执著有内外,错了。所以前面责备你看错了,那是什么?心外求法,以为心外真有。眼是见性,以为见性之外真有,不晓得外面跟见性是一体,他错就错在这里。你知道一切是一,一就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二才有分别、才有言说。
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头教导我们,虽然讲的是教我们听经闻法,但是那个原则六根全用得上。他教我们听经怎样听?「离言说相」,就是你不要分别、执著言语,听,听不执著、不分别言说。「离文字相」,经典是文字,我们眼睛看,看的时候不分别、不执著。「离心缘相」,心缘相是想,是思想、是见解,思想、见解也要放下,你就入佛境界了。你才懂得如来所说真实义,开经偈讲的「愿解如来真实义」,离妄想、分别、执著听经闻法,你就解如来真实义;带著妄想分别执著,你来听经、来闻法,你不解如来真实义。前面一首偈,你把这些都搞明白、搞清楚,你就懂得前面一首偈它错在哪里?不解如来真实义,见不到事实真相,诸法实相,诸法实相非有非无。所以,这里讲「色相威德转无边」,因为你共思量,你会愈想愈多,永无止境,你怎么办?
我们再看,清凉大师注解里头所说的。他说这首偈说明「如来色相无边」,诸位要知道,说如来色相无边,如来是我们自己本人,如来是讲我们的法性,我们的本性,我们的本性显现出来的色相没有边际。色相从哪里来的?心现的,如来就是我们的真心,就是本性,真心本性能现色相。能现色相,这个色相没有边际,我们现在这个身体是自性显现的,一切众生心性显现的,能现的是一个心性,所现的无量无边。我们举个例子,诸位从这个比喻当中去体会,佛经里头,世尊常常用梦境做比喻。我们知道梦,现在人讲意识心变的,能变成梦境的意识心是一个,所变成梦的境界天天晚上不一样。你一生做了多少梦,你想想看,有哪天的梦跟哪天是一样,没有。能现是一,所现无量无边,你从这个事实当中,总能体会到一点讯息。
所以说「超情莫测」,情就是妄想、分别、执著,这叫情识、情见,凡夫有,圣人没有。给你讲十法界都是凡夫,圣人指法身菩萨以上,就是一真法界里面的众生,没有,他们妄想、分别、执著都断了。超情不可以测度,在凡夫讲,你没有办法测度,无量无边你怎么测度?在圣人来讲,不要测度,为什么?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测度它干什么?你不叫自找苦吃,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所以,这莫测也是双关的意思,圣者根本不起心动念;六道众生天天打妄想,妄想永远打不断。
从事上讲,色相无边,无边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深,一个是广。「深故,随一一相称真无边」,森罗万象无论哪个现相,经上常讲的,大是讲世界,他的世界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星系,像银河系,大是讲一个星系。小是讲微尘,微尘我们肉眼看不见,现在科学家所发现的,我们已经晓得原子,比原子更小的,电子;比电子更小的,粒子;比粒子更小的,现在发现叫夸克。是不是还有更小的?没有发现。原子我们肉眼就看不见了,要在高倍的显微镜下才能发现。佛法讲的微尘,这最小的,阿罗汉的天眼都看不见。微尘里头有世界,深!微尘世界里头又有微尘,那个微尘里头又有世界,重重无尽,这叫深。为什么?称真!自性没有大小,自性没有先后,自性没有长短,自性没有对立,不可思议。所以,其深无底,其广无边。我们自己的真如自性,法尔如是,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你怎么能去思!你怎么能去议!你不思、不议,境界就在你面前,一思一议全错了,称性!
「广」,这是举个比喻,在菩萨境界里头,到底有多大?「具十莲华藏尘数之相」,十个莲华藏还是有数量,实际上跟你讲,没有数量,无量无边。莲华藏,我们在前面「世界成就品」看过,最大的世界叫华藏世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极乐世界都在华藏世界的同一层。佛讲华藏世界二十层,像二十层大楼一样,西方极乐世界跟娑婆世界都在第十三层,你说这个世界多大?我们今天科学还没想到,科学跟佛在经上怎么能比?深广无尽,你愈想愈大,愈想愈深,妙不可言,这就是证明一切法从心想生。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