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五欲的讲记敬摘点滴20221122209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2-11-22 20:10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五欲的讲记敬摘点滴20221122209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五欲的讲记敬摘点滴
...摇头,不太对。完了有个弟子又说,人的寿命在一饭食之间,饭食之间很短暂,吃顿饭功夫可能人命就已经去了。结果佛听了还是不赞成。最后有个弟子就说了,人的寿命在呼吸之间。这时候佛才点头同意。确实你看一口气不来,人的生命就结束了,就到了来世,来世还能不能遇到佛法?这太难了。所以真的是要懂得珍惜当下的时光,好好进德修业。
这里讲的是勉励我们勤奋,但是我们也不能够把这条解释歪了,看到第一条说『朝起早,夜眠迟』,他不能够早上起得很早,但是他能够晚上睡得很晚,然后他就说「夜眠迟」。你看像香港就有很多人作息都非常晚,晚上一、两点睡觉的人都很多,甚至两、三点,三、四点才睡觉,这样子其实不是《弟子规》所讲的夜眠迟。古人天黑就晚了,七、八点钟天就黑了,就是入夜了,你晚上九、十点钟睡觉,也就可以称得上夜眠迟了。不应该睡得太晚,睡太晚的话对身体不好,特别是孩子,如果睡得太晚,熬夜,那对身体是很大的亏损。晚上什么时候睡觉最好?九到十一点钟之间睡觉是最好的,因为这个时候正是自己的免疫系统在恢复、在排毒的时间。你这时候就安静下来,这种排毒是人在睡眠状态下是最好的。
根据医学的报告,晚上十一点前睡觉,这是最有利健康的。因为人的五脏,胆排毒是在晚上十一点钟到凌晨一点钟,我们称这个时间叫子时,凌晨一点到三点是肝排毒,三点到五点是肺排毒。这个时候假如我们不休息的话,往往排毒不好,毒积在身体里头,对身体就很大亏损。你看看熬夜的人,看他的脸都是面黄肌瘦,一脸的灰色,这是什么?他的夜生活太多,他作息不正常。一个人如果是早上起得早,晚上睡得早,早起早睡,这人就有朝气,脸色就非常好,所谓跟天同步。晚上如果是不睡觉,早上不起床,夜猫子我们看脸上没有阳气,都是阴气了。这个对身体没有利,对修行也不利,对一个家庭也是不利的。因为一个起早的家庭,这个家庭就有朝气,古人讲的「一天之计在于晨」,你能够早睡就能够早起,早起的时候,很多事情你就能够在头脑清醒的时候规划好。你看清朝的读书人曾国藩,他给自己子弟写的这些信函当中,就非常勉励子弟早起,所以这是良好的一种家风。请看《弟子规》,谨里头第二条: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这也是生活中的小事,当早上起床,必定是盥洗,洗脸、刷牙、漱口,上完洗手间必定是洗洗手,这都是卫生习惯。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健康是有大利的。身体健康这也能够更好的侍奉父母,更好的工作,为社会做贡献。从这些小事里面,我们常常要悟人生的哲理,比如说『晨必盥』,早上起来盥洗,懂得学道之人,做每一样生活的小事,他都会悟这里头的理。《华严经》上讲浅深相即,生活中的小事看起来很浅,可是里头都能够含有很深刻的道理。在《华严经》里有一品叫做「净行品」,「净行品」里面也讲到很多都是菩萨生活当中的小事。他也有早上起来盥洗,也有刷牙漱口,也有上洗手间,你看《华严经.净行品》里面讲,早上起来盥洗,「以水洗面,当愿众生,得净法门,永无垢染」。真正会用心的人,这个人他洗脸的时候他就想到众生,包括自己在内,都能够得清净的法门,能够脱离尘垢、脱离污染。所以洗脸也是洗心,烦恼能够放得下,这个人洗脸他能开悟。
漱口也是,「净行品」里就讲到,「嚼杨枝时,当愿众生,其心调净,噬诸烦恼」。古人用杨枝来当刷牙的物品,杨枝能够清洁口腔,就是现在我们说的刷牙、漱口。做这个事情,往往菩萨他用心就想到众生,众生怎么样?心能够调净。当你净牙齿的时候就净自己的心,让自己的烦恼能够放下,恢复清净心。「净行品」里还讲到,「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瞋痴,蠲除罪法」,有几个人大小便的时候会想到这样?你想想去大小便,一般人都有这种情况,都会有我这种经历,在很急的时候,去到洗手间解完之后就觉得很放松了。当我们完事的时候洗洗手,有没有想到这里头,大小便的时候,你说你放下了,还是得到了?你们想想,是!好像这个问题从来没有人问过。大小便放下的是污秽,得到的是轻松自在。
你从这个道理你就明白,人身体如此,心不也是如此吗?当我们放下了贪瞋痴这些污染、这些臭秽,这心就得到轻松自在。当我们的心不住在这些五欲六尘当中,我们就能够尝到法味,就能够得到自在解脱的感受。真的我们体会到,假如说学习《弟子规》像学习《华严经.净行品》一样,《弟子规》也能让人开悟。正如老法师讲的,《弟子规》与《华严经》是不二的,这样去学习,当然就得到《华严》的利益。所以,学什么东西都好,完全是所学的人的那种用心不同。下面一条,我们来看第四条: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这是讲我们要注重仪容,当我们戴帽要戴正,纽扣都得要结好,不要上下不对齐。自己的袜子、鞋子都穿得整齐,鞋带要扣上,这都是个基本的仪容。从一个人的仪容可以看一个人的内心,如果一个人的仪容都邋邋遢遢的、扭扭歪歪,我们可以知道那个人的心一定不正。因为我们知道,一切法是心想生,我们的身体、仪容,包括衣着,那也是心想而生。当我们的心是正的,存着恭敬,存着真诚,自然我们的衣着、仪容就会正。反过来,会修行的人也必定是从这些仪容、衣着来修自己的恭敬之心。这些都是「谨」,生活当中都要谨慎,养成一种恭敬、真诚,自然表现出来就端庄大方。请看下面一条: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这是讲我们在家里生活起居都要讲求整洁,衣服、帽子都放在该放的地方。衣物、鞋袜如果脏了,必定要拿去洗,不能够堆在一堆,否则时间一长,它就会长毛,不卫生,就污秽了。这些都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古人讲的,对一个自己的房间能够整理得很好,他才能够去治理国家,「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国家为?」家里房间,自己都没有打点好,你怎么可能去治理天下国家?换句话说,要治理天下国家,必须在整理自己、整理房间这些生活小事上面来养成。我们现在看很多的学生住校的时候,我以前也是住校,我也犯过这种毛病,比如说袜子脱了,随手一扔,就很不整齐了。要知道当我们把袜子一扔出去的时候,同时也扔出去的是恭敬之心、谨慎之心。所以,我们很好的把袜子放在该放的地方,这就是培养恭敬、谨慎。
你看师父上人真是处处为我们做好样子,我就经常有机会到师父上人房间里,就看到他的房间,样样东西摆得整整齐齐,笔墨纸砚、衣服、物品都放得很整齐、很端正。像在师父办公室的时候,我看到师父常常看到有些摆得不正的东西就把它扶正,这是他自然的行为,养成的习惯。像他的洗手间里的洗脸盆,陶瓷的,如果是有些水什么的溅出来,他总是拿块布把这水池的边都擦干净,擦得很亮。这样顺手一擦,他告诉我说,这样去保养水池,用十年都像新的一样。所以这都是在教我们做学生的,从这些生活当中养成恭谨的态度。请看下面: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这是讲穿衣服,我们千万不能够追求时髦、赶潮流,追求一些华丽妖冶的服装,这样子往往会对自己的道德、学问反而不好。应该懂得穿衣服讲求的就是整洁就行了,符合自己的身分,符合自己的家境。比如说家里比较贫寒的,我们衣服就没有必要穿得很华美,因为跟自己的家境不相称。如果是身分高的,可以穿一些比较庄严的衣服,合自己的身分。如果是一般像学生,还没有走出社会,我们穿得朴素大方就很好。所以处处讲究符合身分。当然一个人的身分有多重,你可能出席不同的场合,就要穿不同的衣服,这都是显得有教养。符合身分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因为好像自己家里面比较贫穷,穿的衣服如果是朴素的话,走出来觉得很丢人,有这种想法就跟道德相违背了。
你看古时候孔子的学生子路,他出身就很贫寒,可是他穿衣服虽然并不华美,穿得很朴素,但是他衣服符合自己的身分,符合自己的家境。他绝对不会因为穿得很朴素,甚至打补丁的衣服站在别人面前,他觉得不好意思。现在我们很多学生都追求这些服装的华美,穿的都是名牌,好像不穿名牌的话,跟人家在一起都觉得低人一等。这个心理都是没有把真正该追求的放在心里,反而追求这些外在的、表面的浮华。
符合身分有个引申的意思,就是教导我们处处要懂得尽自己的本分,印光大师劝勉学佛的人要「敦伦尽分」。我们在家里,做父亲的要像做父亲的样子,做孩子的要像个孩子,当老师的要像个老师,当弟子的要像个弟子,这都是尽我们的本分。如果家里本分大家都不尽,这样子家庭就不能和谐,比如...(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2-11-22 20:12
它又叫做《弥勒菩萨所问经》。这部经就记载着一段公案,就是故事,说在过去拘留孙佛时代有一群比丘,都是修行人,持戒很精严,生起傲慢心。看到有两位法师在说法,法缘很殊胜,这些持戒的比丘心里就产生了嫉妒,结果造两舌罪业。搬弄是非,说那两位法师行淫欲事,然后离间法师和信众,所以信众就不听法师了,结果断了这些信众的法身慧命。他们的罪叫破和合僧,断人法身慧命,所以堕地狱,经上记载,总共堕到地狱里头一千八百万年。首先是无间地狱里受苦,然后辗转在不同的地狱里受苦,总共一千八百万年。完了之后出来得了人身,还是贫穷下贱,诸根不具,就是残废、很愚钝的这些果报。这是什么?造作两舌的业,他在地狱里面受苦,我们人间的计算是一千八百万年,他在里面真的叫无量劫,在地狱里的感受叫度日如年,受那种苦。要知道,造作两舌的时候这么一瞬间,将来果报真的是无量劫,怎么可以不畏惧?
第六不善业要永离的,『永离恶口』。恶口就是讲言语粗鲁,没有礼貌,甚至毁谤人,出言不逊。这种行为是因为什么?没有教育,弟子规都没有学好,所以不懂得讲话,不懂得尊敬人;不懂得自重、自爱,当然他就不懂得敬人、爱人,造作这个恶语。你看我们现在看这些人,粗鲁、没有教养,如果在佛门里面做毁谤、做这种恶口,罪就更重。如果毁谤的是一...(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