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群书治要》对世界和谐的启示蔡礼旭老师主讲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2-11-19 11:21
標題: 《群书治要》对世界和谐的启示蔡礼旭老师主讲
敬摘自《中华德育蔡礼旭、胡小林、刘素云等老师圣贤教育传统文化演讲》

《群书治要》对世界和谐的启示  蔡礼旭老师主讲  (共一集)  2015/5/2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号演讲厅  档名:55-102-0001



  尊敬的师父上人,强帝玛法师,诸位大使,诸位宗教领袖,诸位法师,诸位长辈,诸位兄弟姐妹们,大家早上好!非常感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礼旭这个学习的机会。今天能再次来到巴黎,跟诸位仁者共聚一堂,从各个宗教的教诲,从各个民族的智慧当中,一起来寻求化解冲突,促进世界和平的有效方法,礼旭深感荣幸。藉此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庆祝卫塞节的殊胜因缘,礼旭也愿以学习净公上人老和尚教诲,学习《群书治要》,学习我们中华民族老祖宗的智慧的点滴心得,向诸位仁者汇报,敬请大家指教。

  在中国有一句谚语叫「家和万事兴」,从这句话也体会到,我们中国人都是追求和平的。自古以来,帝王统治国家、教化百姓,就是一个「和」字。从成语当中我们常听到,政通人和、安和乐利、和气生财,这个成语无不是显示,都是希望社会祥和、天下太平。尤其我们中国北京的故宫,我们中国人把老祖宗的智慧都是结合在建筑,还有种种艺术品当中,像元、明、清三代的皇宫,历时五百多年,皇宫里最主要的建筑物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个就代表我们中国人是要时时养成一个和谐的人生态度,而且时时遵循中道而行,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时时又能保持这样的胸怀、德行。所以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长河当中,从来没有去侵占过别人的一寸土地。六百年前明朝郑和下西洋,那时候郑和的舰队是全世界最强的海军,将近三万人,一百多艘船舰,走遍了全世界,没有侵略任何一个国家,没有占领任何一个地方,而是带去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农耕,以及各种生活的技术,这是一个和平之旅。六百年后,所有利益的国家地区的人民,到现在对他还是念念不忘。郑和是七次下西洋,都经过马六甲,马六甲的人民一直到现在,每一条街都还有郑和庙。所以事实证明,中国是爱好和平的民族。

  而如今整个地球灾变频繁,举世纷争不断,全世界都希望能够化解灾难,实现安定和平。如何能真正用和平的方法去达到?《论语》里面有提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什么事情要解决都得从根本来思考,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净公上人老教授常用中医来做譬喻,就像治病一样,首先要把病根能找到,才能对症下药。所以我们反思家庭、社会,以至于国际间的种种问题,从身体上来讲,现代的癌症、文明病很多;从心理上来讲,现在的精神病、自杀率非常高。从家庭来看,现在的父子冲突、夫妻离婚率、兄弟冲突,还包含不孝养老人、不教育下一代的这些问题,这些都是家庭关系的情况。在社会当中,犯罪率节节上升,下一代青少年犯罪率也很高。包含整个堕胎的情况,全世界一年堕胎超过五千万,这是连禽兽都不会做的事情,但是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现在却是在做这个事情。这是社会问题,包含种种的天灾愈来愈频繁。

  从个人身心到整个国家、世界的问题,从现象上看好像很复杂,但是事实上,假如从根本的人心来看,这些现象并不复杂。从中国的《尚书》当中的一句教诲,就已经把这个根本的问题讲得非常的透彻,就是《尚书》当中说的,「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这句话点出所有的问题,大根大本在人心。我们刚刚讲到的,个人身心到整个国家社会的问题,深入去思考,都是因为人心追求了利欲,追求自私自利、追求欲望,才会产生这种种的问题。所以只要人心从利欲的追求、享乐的追求,能够转成道义、转成节俭,这些种种问题就会去掉。

  在《群书治要.荀子》里面讲到,道义胜过利欲的时候,就是太平盛世;利欲克制了道义的时候,就是动乱的时代。所以其实圣贤的一句话,就解决了我们家庭跟社会,以至于国与国所有的问题,把义放在前面,把利放在后面,问题就解决了。就像刚刚我们提到郑和,他就是重义轻利,所以他能够给各国的百姓幸福安乐,跟各国能够和谐友爱。而我们这两天也听到吴念博董事长,他的企业这么成功,他就是把员工一生的幸福,以至于他们的老人的幸福(员工的父母的幸福),员工下一代的幸福,延伸到为整个社会、国家、人类的幸福着想。所以他义摆在前面,他的企业愈做愈成功,他们的整个成长都是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三十的速度。他所带动的幸福企业,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那个例子,在中国重庆耐德林董事长,他本来的念头是把利放在前面,所以员工是他的敌人;后来他接受到老祖宗教诲,接受吴董事长的指导,他把义放在前面,他的员工变成兄弟姐妹,他的事业愈做愈好。所以我们想到《群书治要》这句教诲,其实就是义跟利我们能分清楚了,重义轻利,从个人到国家、社会的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并不是很复杂。

  我们体会到老祖宗这些教诲这么好,就想到人类的灾难其实是来自于「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二千五百多年前,在《群书治要.孔子家语》当中就有记载,有一次国君问孔子,我听说房子往东边建是不吉祥,真的是这样吗?孔子就抓住这个机会,给予国君最重要的治国智慧,所以可以感受到孔子时时都是把国家、天下放在心上。他就告诉国君,房子往东边建不会不吉祥,但是有五件事情是真的会不吉祥。第一就是损害别人,利益自己,都跟人家争,这个是不吉祥。因为都是损害别人,利益自己,这一生不可能有福报。师长老人家常常教我们要念念为人着想,因为这样心量大,量大福就大,才会有福报。利益他人才是真正的利益自己,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就是这么教我们的。所以认知错误,他这一生就不吉祥。这个也印证昨天弗洛主教,他讲到不是文明跟文明之间的冲突,而是无知造成冲突,他把宇宙人生的真理搞错了,搞成损人利己才会吉祥,这是完全错误的,一定是利益他人才会吉祥。

  第二个不吉祥,孔子讲道,「弃老而取幼」,不管老人,只宠爱孩子,这个是家的不吉祥。因为孝顺是齐家之本,遗弃老人,只顾孩子,这个家就没有孝道的承传,这个家一定不会吉祥。第三,「释贤而任不肖,国之不祥」,贤德的人、正直的人都不用,用了很多巴结谄媚的人,这个团体、这个国家就不吉祥。第四,「老者不教,幼者不学」,这是风俗的不吉祥。就是长辈、老人都不教伦理道德、不教做人,下一辈的人又不肯学,整个风俗就会快速堕落,这个是社会的不吉祥。孔子这段话也告诉我们,身为父母、身为长辈、身为企业团体的领导人,都应该有教育下一代的责任。第五是讲到圣人没有被重用,甚至于圣人的教诲都没有人要学,反而是错误的思想,功利主义挂帅,人都利欲熏心。所以是从自身到整个世界都不吉祥、不和谐的根源,孔老夫子在《孔子家语》当中就讲得清清楚楚。所以只要听老人言,应该幸福是在眼前。

  我们昨天听到非洲的大使,非洲的这些长老们,他们都谈到要回归他们自己的经典,尤其要回归他们老祖宗的教诲,才能真正回到和平。这个也印证我们师长净公上人老教授讲的,我们所有世界的老祖先们,他们的心地比较清净,他们有智慧,所以能回归到老祖宗的教诲才能有幸福。中国童蒙的经典《三字经》就告诉我们,头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是善的,每个人都有纯净纯善的性德。「性相近,习相远」,这是《群书治要.论语》当中讲到的,所谓本性本善,但是习性不善,会被污染,会学坏了,善与不善就会冲突。就像刚刚我们一直在谈的义与利,利益、利害当前,第一个念头是自利还是利他?我要自利,你也要自利,就发生冲突;如果我们想到利他,冲突就没有了。利他就是本善的存心,这是根本的根本。

  和谐世界,必然是从我们内心的和谐开始,所以教育就非常的重要,因为透过教育,人心就能保持本善;如果不把教育办好,善良的本性就会随着环境影响而受到污染。所以老教授强调,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教育是文化的生机,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就是靠教育。《礼记.学记》就讲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一国之君建立政权,领导人民,把什么放在第一位?就是教学。教学上了轨道,国家政权就会非常稳定、稳固,就能长治久安;要是忽略了教学,国家的政权就不稳定,社会就容易动乱。国家如此,一个企业团体亦如此。所以吴念博董事长他们也遵循「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他们把人文教育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事实也证明,他们的企业愈来愈好,尤其他们的员工亲如一家,那个团结的力量是让我们看了非常的感动。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在《孟子》的一段话当中就凸显得非常的明显。因为我们尧舜禹汤这些圣王,他们不只自己成为圣贤,他们还希望所有的子民都成为圣贤。这个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道统,也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我们自己还没有遇到老祖宗的经典,真的都想不清楚到底人这一生意义何在。尤其我们师长老教授常说,人生短短几十年,总不能白来一遭。而我们老祖宗在《大学》这部经典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这些圣贤人教导我们,人生的意义在明明德,就是爱护自己,让自己这一生的智慧德行达到圆满;在亲民,是让自己的家人,以至于生命中的有缘人,也达到圣贤人的境界,这个是亲民;而爱人爱己都达到圆满,这是止于至善。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价值观。

  从尧帝那个时候,他就洞察到人需要教育,人不学不知道道义。他们通达了人性,洞察到人只是吃饱了、穿暖了,过着很安逸的生活,却没有教育他们的话,「则近于禽兽」,他们的行为就会像禽兽一样。其实我们读到这里,可以感受到圣贤人的智慧,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没有用圣贤教诲,现在堕胎的情况不只近于禽兽,甚至做出来是禽兽都不会做的行为。圣贤人他有担忧,所以在尧帝的时候,就赶紧让契当教育部长。契也是孔子的始祖,商朝的始祖。他当教育部长教了什么?教了五伦大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伦大道,净公上人老教授在第一天就有很详细的给我们开解。有了这些教育,五伦关系,人与人所有的关系冲突就化解掉了。圣人他有了这些治国的智慧,然后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所以这些圣贤人治国的智慧、教育的智慧,它是超越时空、超越种族的真理。老祖宗留传至今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理念、方法、经验跟效果,都是历经千万年考验所累积下来的宝藏结晶,只要遵循去做,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不管是个人还是国家,因为真理是放诸四海皆准的。

  我们从五千年历史来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他们每一代都印证。像在周朝,他们遵循古圣先贤的教诲,有四十年没有任何人犯罪,监狱当中的刑具都生锈、都坏掉了,周朝有这样的盛世。又经过了一、二千年,唐太宗皇帝(唐太宗皇帝就是编《群书治要》的圣王),他也按照老祖宗的教诲来做,又创了一个盛世,贞观之治;而贞观之治之所以能成就,就是因为太宗皇帝下令编辑《群书治要》。就像魏征大人在《群书治要》序文当中有说到,太宗非常喜爱这部书,因为它广博而切要,把一些精要都掌握到了。太宗是日日手不释卷,每天一直在学习,所以他能成就贞观之治。这也是太宗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这样他才能以身作则,感化臣民。唐朝之前的隋朝,它有经历了魏晋南北朝,已经是一、二百年的动乱。太宗执政初期,事实上国家是十分窘困的,连年还旱灾,国库空虚,整个米价是非常昂贵,人民苦不堪言。但太宗依据《群书治要》教诲,仅仅二、三年之后,国家已经是一派欣欣向荣,不仅米价恢复了低价,民风也变得十分淳朴。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即使是对陌生人都是充满友善,所以旅行在外的人们可以不必带路费,沿路大家都会给予帮助。这在历史当中称「贞观之治」,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在《资治通鉴》有一段记载,贞观六年的夏天,唐太宗视察已经判死罪的死囚,听到死囚他们想念双亲,就很怜悯这些死囚。因为太宗很重视孝道,也十分仰慕汉朝亲尝汤药,侍候母亲的汉文帝。因为太宗有这分孝心,看到死囚萌生一念孝心,感同身受,就让他们回家孝养父母,约好来年的秋天再回来就死,再回来行刑。孝心的开显必感来忠信,结果第二年的秋天,三百九十位死囚竟然没有一个人逃亡,全部都回来等待斩首,最后太宗也赦免了他们。这个是唐朝真实的历史。所以太宗的好学、太宗的德行,成就了天下归心的盛世。这是唐朝的历史,而在我们中国海南省监狱系统张发厅长,他依循老祖宗的教诲,也是去爱护这些犯人,他在一年的清明节,也让重刑犯回去祭祖,当时候这些重刑犯在祖先的坟前痛哭流涕,最后这些重刑犯也都是自己回来。这个都证实,只要依循圣贤教诲,都能够呈现这么好的一个治世出现。

  贞观之治的实践告诉我们,圣贤教育对于个人的福祉、国家的治乱、世道的昌盛都是至关重要。而《群书治要》的重现,实有其神圣的使命,因为这部书在中国也忽视了一千多年。这部宝典既然能帮助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并奠定整个大唐三百年的盛世基础,也必能为当今世界各个阶层的领导人、志士仁人提供珍贵的借鉴。中国的习主席热爱中华文化是全世界众所周知的,主席的父亲习仲勋老先生高度肯定《群书治要》这部宝典。习老先生重视,必然习主席从小都有学习《群书治要》这些教诲。所以主席执政只短短一、二年,即达到万民归心,世界各国高度肯定。单就提倡廉洁、提倡节俭这一条,一天就为中国省下了多少的公帑,培了多少的福报,这个都是没有办法估量的。所以《群书治要.孝经》当中就讲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一个国家有好的领导人,百姓就有福报、就有依靠了。这个是从历史当中,从唐朝的盛世,我们可以看到《群书治要》经典是高度的智慧。

  我们接下来,就《群书治要》里面再选取几句教诲,跟大家来做交流。首先从修身方面,《礼记.曲礼》有讲到,「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傲不可长,就是傲慢心一生起,人就无法虚心受教,也就很难再成长。因为学问成就的大小,是建立在谦卑受教的态度上,所以只要傲慢起来了,才华、学问就不可能再提升。我们看师长老人家让我们来参加联合国的会议,也是让我们能感受到各个种族宗教他们好的教诲,向他们谦卑的学习。像前天我们听到新加坡巴拉威清真寺教长赛哈撒.阿拉达斯教长讲到的,他是依据《古兰经》当中的教诲,说道「枉杀一人」,就是杀害一个无辜的人,「如同杀死全人类;能够救活一人,就如同救活全世界」。我们听到这一句《古兰经》的教诲,就对于伊斯兰教生起一种尊重,我们就不会傲慢。就是互相的学习,互相的提升,不会造成宗教之间的误解。所以傲不可长,这老祖先的教诲是很重要的。

  欲不可纵。人的坏习惯一旦养成,很难戒除,所谓玩物丧志,沉溺在玩乐当中不能自拔,所以欲不可放纵。欲令智迷,人的习性一定不能够放纵,不然就会失去理智,一定要养成自己的自制力来克制欲望。在《群书治要.傅子.仁论篇》当中就有讲到,德行跟圣贤人比就会知道羞耻,欲望跟下阶层的人比就会知足。所以生活所需跟中下阶层的人比就好,不然人比人,气死人,比来比去,最后福报花完了,禄尽人亡,福报享完了人就没命了。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讲到有两位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朋友,他们的福报一样,可是一位是放纵欲望,花钱太凶,很年轻就去世了;一个是节俭惜福,最后是享长寿。所以《群书治要.政要论》里面就告诉我们,节俭的人节制欲望,奢侈的人放纵欲望;放纵欲望,他的人生就很危险,节制欲望他就能安定幸福。在《群书治要.论语》当中就有举到,夫子非常赞叹我们夏朝的始祖夏禹。禹王自己饮食非常的简单,但是他祭祀祖宗的祭品很丰富,这代表他有至孝之心。他平常穿着很简朴的衣服,但是上朝的时候都穿得很隆重,这是尊重群臣。他不注重自己住的宫室,他的宫室很简陋,但是却把省下来的钱尽力为人民做好水利建设,让人民的农业能发达,这是爱护百姓。所以古圣先王他们都是勤俭的榜样,都是节欲的榜样,节制自己的欲望。

  再来,「志不可满」,不可以志得意满,要学习谦虚。而且志要存高远,一个人有高远的志向,人生才会充实,才会时时想到去服务社会、服务他人。「乐不可极」,乐极会生悲,凡是面对自己的感受、情绪都要遵循中庸之道,适可而止。不懂得掌握分寸,常常都是尽兴贪玩,丧失理智,不仅会伤害自己的身体,还会危害他人。现在社会当中乐极生悲的事情就不胜枚举。这个是修身的句子。

  接着我们举一个尊贤的句子,因为尊贤是治国重要的关键。得到贤良的人才,举用这个贤良的人才,有志于利国利民的人都会来归附,因为贤明的人被重用、被尊重。在《群书治要.论语》当中有一段孔子跟弟子的对话,就是樊迟问孔子什么是智慧,孔子就说,能知人是智慧。樊迟不能理解,孔子接着又解释什么是知人,就是能够举正直公平的人才,这样曲邪的人也能慢慢的调整过来。樊迟听完以后不是很明白,就请教他的同学子夏,子夏就举历史当中大舜治理天下,从众人当中举用了有德行的皋陶,没有德行的人就远离了;商汤举用了伊尹,贤德的人都来了,没有德行的人远离了。而这些贤德的人,因为他有圣德,他会以身作则来教化底下的人,慢慢的风气就会转变,本来品性不算好的人,也会慢慢受到他的影响改过迁善,因为我们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曾经听到一个真实的例子,在一个单位里面离婚率非常的高,可是换了一个好的领导,从此就再没有人离婚。夫子深明一个领导者有德行所产生教化的力量,所以才讲到「举直错诸枉」,把有德行的人举荐起来,就会影响底下的人。但是假如把没有德行的人放在高位,受灾殃的臣子跟百姓就会很多。就像这句经文当中接着提到的,假如把一个邪曲自私的人放在正直的人上面,正直的人就会受到陷害。历史当中有说到「口蜜腹剑」,嘴巴很甜,但是肚子里藏剑,这些是很曲邪的人,会陷害忠良。所以任用愈高阶的官员,他的影响面愈大,就愈要慎重。

  中国从汉武帝开始,人才的录取标准就是举孝廉。这个做法非常有智慧,因为有孝就有做人的基础,廉洁他就不贪污,这两个字就把做人做事的大根大本掌握住了。人才绝不能说口才好就可以。现在录取人才的标准偏差了,提倡的方向不对,当然就出不了好的人才。所以夫子有讲到,「巧言令色,鲜矣仁」,不能只用会讲话的人。一个重视德行的人,他应该是言行一致,甚至是讲得少、做得多。现在的社会为什么危险?因为真正做得多、讲得少的厚道的人反而被人家忽略,被人家笑傻,这样就很危险。其实在家庭、在团体当中看到苦干、实干的人,应该常常肯定他、鼓舞他,这样厚道的社会风气才能够再兴盛起来。

  我们再举一句《群书治要》当中教化的句子,在《群书治要.周易》里面讲到,「蒙以养正,圣功也」。这个蒙是代表受教育,因为小孩刚出生还懵懵懂懂,要有养成的教育,要从小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他的善心、善言、善行,扎好德行的根基,这是世间最伟大的功业。因为他成就了一个圣人,这样对家庭、社会、国家、民族的贡献就非常大。圣贤都是透过父母教育,尤其是母亲的胎教,及三岁以前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有好的女子,才能培养出圣贤人才,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我们师长强调,重视胎教可以出圣人,重视三岁以前的教育可以出贤人,重视三岁以后的教育能够出君子。所以这句经文就很重要,我们要从胎教就要做起。

  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伦理,伦理教育的核心是一个「爱」字。所以五伦关系首先是「父子有亲」,父子有亲的亲爱是天性,而中国的教育就是要让这个天性终身保持,这是第一个目的。有一位导演叫翟俊杰,他已经是六、七十岁的人,他说到他人生最快乐、最幸福的事,就是当他打开家门还能喊一声娘,这是他最幸福的。因为虽然他六、七十岁,他还是他母亲的孩子,因为有妈的孩子是个宝。我们曾经在他上的节目当中看到,他戴着老花眼镜帮他的母亲剪脚趾甲,那种专注、谨慎都可以看到他那分至孝。他的孩子也将照顾自己祖母的工作主动承担过来,这个就是上行下效。

  中国的教育,第二个目的是让父子有亲的天性能够推衍到爱兄弟、爱家族、爱邻里乡党、爱社会大众,最后凡是人皆须爱,凡是物皆须爱。就像孟子讲到的,亲爱自己的父母,再到仁爱一切的人,再从仁爱一切的人推衍到爱一切的生命。就像我们假如看到了羊,就能想到这个小羊牠也有妈妈,牠也会想妈妈,我们就不会去伤害小羊,不会去伤害牠的父母,这就是爱物。仁慈的心就是慈悲一切生命,不去伤害一切生命,这个教育就成功了。所以圣贤教诲一定是从孝道开始教起,从仁爱之心开始落实。《群书治要.论语》里面就讲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所以假如不从孝道这个根本教起,教育是本末倒置,徒劳无功。我们看到全世界现在到学校去上学的,教育普及率是很高,都是百分之九十几,都快到百分之百。教育的普及率这么高,但是却不能够教出圣贤君子,就是没有抓到教育必须从孝道开始做起,这样反而是本末倒置,徒劳无功。所以努力有结果,不一定会有好结果,一定是要遵循智慧来教导下一代才能教好。所以在《群书治要.孝经》里面就告诉我们夫子的教导,「夫孝,德之本也」,孝是德行的大根大本,「教之所由生也」,教育一定要从孝道开始做起。而我们看到这一句「孝弟也者」,孝悌是仁爱心的根本。「孝弟」两个字是相当微妙的,在家是对父母、对兄长、对长辈,延伸到学校,称老师叫师父,这是父子关系的延伸;称同学叫师兄弟,是兄弟情感的延伸。出社会不管他到哪一个行业,他也有师父、也有师兄弟。所以延伸到学校,延伸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团体当中,都是一个家道的延续,都像一家人一样的道义。中国人重视孝悌,就让整个社会都是一家的对待、一家的道义,这样社会就不可能不和谐。

  而我们老祖宗有高度的教育智慧,他用三种设施把人最重要的思想观念、最重要的人格建立起来。第一个是宗庙,就是祠堂,祠堂是用来祭祖的,重要节日的时候祭祖,平常拿来做教育子孙的教室。第二个设施是孔庙。第一个设施教我们孝道,第二个设施孔庙祭孔,是教我们要尊敬老师,这样孝敬之心建立起来,就是做人的大根大本扎下去了。有孝敬之心,他的德行、学问就有根,根深蒂固就能够枝繁叶茂。第三个设施是城隍庙,教我们因果教育。用三种设施,把伦理、道德、因果教给下一代。有了伦理道德,人就耻于作恶,有羞耻心;懂得因果教育,他有敬畏之心,他就不敢作恶。用三种设施成就一个人的健康人格,这是高度的智慧,所以我们想,这些智慧应该带给全世界。

  我们最后提到《群书治要》当中讲到的,「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从这句经句我们可以了解到,整个社会的风气,以至于下一代的幸福,都维系在能不能给社会一个好的榜样。净公上人老教授教导我们,和谐社会从我心做起,从我家做起。因为从自心做起,自自然然会产生善的力量,然后能够慢慢延伸到我们的小区、我们的县市,以至于期许我们自己的国家可以带动全世界正确的思想观念。因为师长在第一天就有提到,信心危机是人类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所以确实是要有人真正把传统文化做出来,身行言教,做出实验的成果给大家看,才能真正树立大众的信心。我们昨天也听到图文巴它整个城市宗教团结,宗教回归教育,互相学习,树立了这样的榜样,也印证了这句经文,「人存政举」,就让大家生起对宗教教诲、圣贤经典的信心。这句经文也让我们理解到,只要像文王、武王这样有德行的人来做领导,这个仁政便能实现。政治就是要大公无私,要公正,由领导人带头,臣民就不会自私自利,就会效法领导人的公正,这样就能上行下效。

  师长老人家常常都是提到,在历史当中有两位圣人教学最成功,就是释迦牟尼佛跟孔子。他们为什么影响力这么大?就是他们都是先自己做到,学生对他们都有信心。所以我们也学释迦牟尼佛、学孔子,把经典、圣贤教诲确实能够做到,这些经典能真正成为我们实际的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我们自己这么做就会产生效果,产生影响。就像在中国整个监狱系统,海南省的张发厅长,他在二OO六年四月底去见我们师长净公上人老教授,师长就指导他要用伦理、道德、因果教育来教化监狱系统的服刑人员。他回去以后真的尽心尽力做,很多服刑人员懂了孝道之后都回头了,浪子回头。有一位服刑人员打电话回家,母亲接起电话,这个服刑人员就对他母亲讲,说最近天气比较凉,您要多加衣服。结果他的母亲对着电话说你打错了,因为她的孩子以前都是打电话回来要钱,从来没有关心过她,所以她不相信这是她的儿子。后来警官赶紧把电话接过来,就说这真的是妳的儿子。所以在监狱系统的教育就证明「人之初,性本善」,连服刑人员都可以教得很好。而海南省监狱系统的成功经验影响了全中国的监狱系统,他们所编的教材成为全中国监狱系统的教材。而整个中国在习主席的带领之下,除了像张厅长、吴念博董事长他们之外,各级的官员、企业界、教育界,各行各业都有依照《群书治要》落实的典范。所以只要有好的榜样,大家对圣贤教诲就会有信心去落实,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像去过吴念博董事长他们固锝企业参观的企业,应该已经超过五、六千家,影响不只是中国,还是世界各地。所以和谐世界就从我们每一个人立志做好榜样开始,这样一定可以实现,因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可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人生的价值。

  《群书治要》对世界和谐的启示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最后祈愿各国家、民族,在圣贤祖宗教诲的教导下,都能得到安身立命,家和人乐,事业兴旺,国丰民安,长治久安,世界和平。也恭祝诸位长辈、诸位兄弟姐妹们身体健康,事业成功,家庭幸福。好,谢谢大家。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