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2008年山东青岛企业家交流会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2-10-25 19:41
標題: 2008年山东青岛企业家交流会
敬摘自《中华德育蔡礼旭、胡小林、刘素云等老师圣贤教育传统文化演讲》

2008年山东青岛企业家交流会—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社会和谐  刘余莉老师主讲  (第二集)  2008/12  中国山东青岛  档名:52-334-000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长辈,各位朋友,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我们刚才讲到,幸福人生的三个原则,讲到了第一个原则「一天之中不生气恼」。我们接着讲第二个原则,第二个原则叫「一天之中不出恶言」,这个恶言不仅仅是讲粗鲁的、骂人的话,而且也包括了挑剔、抱怨的话等等。为什么一天之中不出恶言?在当代日本著名的科学家江本胜博士,他做了个水结晶的实验,这个实验也把它翻译成中文,这本书叫《水知道答案》。可能很多的朋友都看过,这个书中就告诉我们,他把水结晶之后放到高倍显微镜下来观察,当这个水上面写着「爱」和「感恩」,这个结晶非常的美丽。他做过了千百万次的实验,那个实验各个不相同,贴的词语也不一样,但是最美丽的图案,就是看过「爱」跟「感谢」的几个字,它所呈现的图案是美丽的六角形,像盛开的鲜花一样。这是看过中文的「谢谢」之后,呈现出来的六角形的图案。当它看到「混蛋、我恨你、讨厌你、丑死了」,这样的是不能结成完美的结晶,而且看起来丑陋不堪。这是用汉语拼音的智慧,还有外文的智慧,得出的结论,虽然这个图案不一样,但是都是非常的美丽。这个结论告诉我们什么?就是告诉我们,即使像水在我们看来没有生命这样的东西,它也不是完全没有感知,它对人类的语言还是有所反应的。即使是水都能够对人的语言有所反应,我们想一想,更何况是人?而且人体有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由水构成的,所以一个人如果经常听到别人唠叨、抱怨、挑剔、指责,我们想一想,他会不会很好受?肯定是很难受,而且还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人的健康。

  所以我们看中国人他很有智慧,即使是在一些习俗之中,我们都能够体会到这种智慧,那就是我们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见面问候人都是问候哪些话?「吉祥如意、恭喜发财、身体健康」等等,说的都是一些吉祥的、祝福的话,让大家一听就比较欢喜。从这里让我们得知结论,我们应该多说那些感恩的话,少说批评的话、挑剔的话、抱怨的话、指责的话。所以有的丈夫就回到家里,如果一听到妻子的指责、抱怨和唠叨,就觉得他都不愿意回这个家。在儒家里他教导弟子四门科目,孔门四科首重德行,然后就是言语,就是教人怎么说话,这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人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因为我们言行不检点,说了很多别人的过恶,别人听了之后怀恨在心,也无形之中给自己埋下了祸端。所以《弟子规》上有一句话说,「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所以言语非常的重要,告诉我们要说赞扬的话、肯定的话、表扬的话等等。

  这也让我们想起了一个典故,就是苏东坡他有很多的典故,有一次他跟佛印禅师在打坐,他就突然问这个禅师,他说「你看我这个样子像什么?」这个禅师看了看他,就是很高兴、很喜悦的样子,就说「我看你这个样子很庄严,像一尊佛。」苏东坡听了之后就非常的欢喜。过了一会儿佛印禅师就问他,「那你看一看我这个样子像什么?」苏东坡看到佛印禅师的袈裟拖缩在地,脸上笑嘻嘻的,就很不客气的说,「我看你这个样子像一堆牛粪。」佛印禅师听了之后也没有作声,他就笑了笑。苏东坡说完这件事,他就兴高采烈的回到家里,迫不及待要和他妹妹苏小妹来分享,他说「每次我和禅师在一起辩论,总说不过他,可是这次我赢了。」苏小妹就问他,「你赢在哪里,为什么这么高兴?」他说「妳看看,今天我们在打坐的时候,禅师问我他像什么,我说他像是一堆牛粪;而我问他我像什么?他说看我像一尊佛。这不是我庄严,他不庄严吗?」这个苏小妹也很聪明,听了之后她就对她的哥哥说,「哥哥,这次你又输了,因为这个禅师心里有佛,他很清净,所以他看每个人都像佛;而你呢?你心地很不清净、很肮脏,你把这么清净的禅师都看得像一堆牛粪,你这次又输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我们人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当我们心里看别人还有这样,或者那样的过失,实际上是反应了我们的心地不清净。所以即使是别人做好事、做善事,在我们看起来都是有所企图的。所以我们在现在这个社会,我感受一点就是做好事的人,真是很难。做坏事的人都很容易,譬如说你给官员贿赂一下,很多的关节都能打通;但是想做点好事,还要活在别人的怀疑和不信任之中。所以这就是说,这个人心确实是需要拯救,人心不救的话,确实这个社会很难变好。这是我们讲的第二点,一天之中不出恶言。

  第三点要做到人生幸福,还要做到「一天之中家庭和睦」。中国古人说「家和万事兴」,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是社会和谐的根本。要做到家庭和睦,首先必须处理好夫妻之间的关系。在蔡老师的「幸福人生讲座」之中,他讲到了夫妻和睦相处的箴言,大家看过没有?看过。还有没有人没有看过?(有!)谢谢大家,大家很配合,如果大家都看过,我就没法讲了。他讲到夫妻之间相处有句箴言,只要大家能够记住这句箴言,做到这句箴言,肯定可以白头偕老。这句箴言就是「只看对方的优点,不看对方的缺点」。他在珠海讲课的时候,有一次他说夫妻之间相处有句箴言,那就是「只看对方的优点,不看对方的缺点」。蔡老师话音刚落,在底下有一位观众就非常踊跃的举手发言,她就起来说,「老师,我的丈夫他没有优点。」蔡老师他非常的敏捷,反应很快,他就站起身来走到这个女士的身边,对她说「这位女士,我真的很佩服妳,因为妳这样的有勇气,妳的丈夫他一个优点都没有,居然妳还敢嫁给他。」所以蔡老师他说,人都很健忘,人在没有结婚之前,课还没有下,就迫不及待的在那看表。班还没有下,就在想时间怎么过得那么慢,我今天要去跟朋友约会,我不知道她喜欢看什么样的电影,带她到哪个电影院去;不知道她喜欢吃什么样的餐,我带她到哪个餐馆更合她的口味。甚至在想,我不知道她喜欢喝哪一种咖啡,到哪个咖啡馆才更浪漫,所以处处都是在想着对方的需要。

  昨天我们也讲到,「爱」和感受的「受」中间有个心字,看到爱就是要我们用心的感受对方的需要。所以当我们处处都想着对方的需要,就感到爱意浓浓,活得很有情调,花前月下。这个结婚证一领,章一盖下去,这个心念就完全变了,从我能为对方做些什么,变成了什么?看来大家都很有经验。从我能为对方做些什么,变成了对方能为我做什么,这个心念一改变,就一下子从天堂堕到了地狱。所以我们说现在家庭有四种类型,一种是天堂家庭,一种是和乐家庭,第三种是苦恼家庭,第四种是地狱家庭。那我们想一想,我们自己的家庭属于哪一种?如果我们的家庭不是很美满,我们如何从苦恼的家庭变成和乐的家庭,变成天堂的家庭?那就是能够记住这句话,「只看对方的优点,不看对方的缺点」。而且还能够再加一句,就是「只记得对方对我们的恩德,而忘记对方对我们的仇怨」。那就讲「恩欲报,怨欲忘」,这个对于夫妻之间也是非常的重要。所以我们想一想,夫妻一路走来几十年,相互的呵护,相互的关心,相互的付出,确实值得我们去珍惜,这是讲夫妻相处的箴言。

  我们还经常说一句话,那就是「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同样的这句话用在夫妻关系的相处上,也十分的有效。在「幸福人生讲座」中,蔡老师还提到一个故事,他说在一个单元里住着两户人家,一户人家这夫妻两个相处得非常和乐,相处了几十年都没有吵过架,没有红过脸。而对门这一家情况就完全不一样,这一家是「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经常因为芝麻大一点的事,就吵得不可开交。时间久了,这个经常吵架的家庭,也会非常羡慕从来不吵架的家庭。他们有个特点很可贵就是很好学,所以他们也来向两个人求教,说为什么你们两个相处了十几年、二十几年,从来没有红过脸?这家女主人回答说,「因为我们家都是恶人,你们家都是好人,所以你们家经常吵架,而我们家吵不起来。」这对夫妻听了之后就很不理解,他觉得是不是对方在讽刺我们,我们家都是好人还经常吵架,你们家都是恶人还吵不起来。这个女士一看对方确实是不理解,她就说我给你讲个简单的例子你就明白。比如说早晨起来,丈夫要去上班,这个妻子也很体贴他,给他端了一杯水放在桌子上,这个丈夫在穿衣服的时候,不小心就把这杯水碰洒在地。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怎么样?这个妻子就赶紧过来道歉,她说「你看都是我不会做事,我把这个杯子放得这么靠边,让你不小心把它碰倒了,都是我的错。」于是她还拿起抹布来收拾残局。丈夫听了这样的道歉,也觉得很过意不去,他说「明明就是我的错,怎么能怨妳?」于是他也拿起抹布来帮助妻子共同收拾残局。所以这件事发生之后,不仅没有让两个人吵起来,反而因为这件事,增进了相互的理解和相互的体谅,所以他们的感情是与日俱增。

  可是这件事,如果发生在对门这一家,那个情形就完全不同。同样是妻子端着一杯水放在桌子上,丈夫不小心给它碰洒了。发生了这件事,丈夫就会破口大骂,「妳怎么搞的,会不会做事?放一杯水都放得这么靠边,看我把它给碰洒了。」听了这样的无理指责,他的妻子也感觉到很难以接受,她说「明明就是你的错,是你把它碰洒,怎么能怨我?真是岂有此理。」因为这件小事,两个人就愈吵愈烈,最后吵得不可开交,经常要去打离婚。最后人们问他,你们最初是因为什么事,吵得要去离婚?这两个人很多的时候,都忘了最初是因为什么事吵起来的。所以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看到,夫妻之间相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如果能够从自己身上来查找原因,能够体谅对方的话,很多的冲突和矛盾都可以避免。这是我们讲夫妻之间相处的一句箴言,大家学到这句箴言之后,一定要回去用。可能听到这里,很多人会心里暗暗的想,「这堂课如果让我的妻子,或者我的丈夫来听,就太好了。」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触?如果大家有这样的感受,那我告诉大家,这样的想法错了。因为我们还是在想着,让对方来改变,让对方来满足自己,没有想到从我们自己身上去力行。所以我们每句话都是给我们自己的,不是教给对方去做的,这是我们讲夫妻相处的箴言。这是我们讲的身心和谐,我们守住这三个原则,我们可以做到一生幸福。

  中国古人的和谐思想,除了身心和谐,还有人际和谐,那也是我们经常讲的五伦大道。这个五伦关系是孟子在他的书中所提出来的,他也是总结古圣先贤教导人们的经验。他说在社会上有五种基本的伦理关系,只要这五种基本的伦理关系处理好了,这个社会的人伦秩序就会井然有序,那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还有「朋友有信」。我们看父子之间有一种自然的亲情,父母爱孩子,儿女爱父母,这不是圣人给我们规定下来的。为了使这种亲情能够保持一生而不改变,圣人去观察怎么样才能做到这点?那就是要做到父母慈爱,教导关心儿女,而儿女要孝敬父母,也就是说只有做到了父慈子孝,这个父子之间的关系,才能顺着亲的方向发展,而不改变。

  君臣有义,就是我们讲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从这里我们看到,在中国古人看来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冲突、矛盾和对立的关系,它确实是一体的关系。而领导者,因为他处于一种领导的地位,就要求他要有一种仁爱之心。不能因为自己是领导者,就可以对属下呼来唤去,不把他当人看,这样做是错的。而被领导者,因为他处于被领导的地位,就要求他对领导者交给自己的工作、任务,能够尽心尽力的加以完成。所以这个忠在古代解释为「尽己之谓」,也就是你竭尽全力的,把领导交给自己的工作、任务完成好,这就是尽到了忠心。所以只有做到了领导者仁慈,而下属忠诚,这个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关系,才不是矛盾的、冲突的和对立的。

  夫妇有别这个别字,不是身分和地位上的差别,而是职责上的差别。丈夫他承担着要养家糊口的职责,他要去创造经济的收入,使家人衣食无忧。除此之外,这个家庭中还有一项重要的职责,那就是要教育儿女。中国人有句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无后为大并不是说你生了一个儿子,就做到了有后。它更重要的含意是说,你有了儿子要把他教育好,使你的家业、家风和家道承传下去。如果你生了很多的儿女,但是这些儿女都是败家子,不仅不能做出一些利国利民的事,反而做出了很多祸国殃民的事,这样的儿子你有还不如没有,这才是真正的无后为大。所以中国古人对于儿女的教育,看得十分重要,而这件重要的职责不能够交给别人来管理,必须是由母亲亲自来承担。所以因为丈夫和妻子有这种职责的差别,要求做丈夫的要有恩义、有道义、有情义,不能自己在外面工作,就可以见异思迁,寻花问柳,这样做就错了。而做妻子的,因为她承担着教育儿女的职责,就要求她自己要有良好的德行,这样才能够严传身教,起到相夫教子的作用,那就是做到了夫义妇德,夫妻之间的关系才是和谐的、美满的。

  长幼有序,它讲的是我们在一家兄弟姊妹的出生,有个自然的顺序,而顺序也是不能够颠倒的。从这个自然的顺序出发,告诉我们做兄长的,做家里老大的,他应该自己做个榜样,能够关爱兄弟姊妹,使他们能够向他学习、向他效法;而做弟弟妹妹的对于兄长的教诲,要恭敬、要听从。所以只有做到了兄友弟恭,这个兄弟姊妹之间的关系才是和谐的。而讲到了兄友弟恭,也让我想起了我的哥哥。在法照禅师也写了一句话,他说「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做样看」。就是说一家的兄弟姊妹就像一棵树生出的几个枝干,各自都有发展,他们是一体的关系,所以中国古人把兄弟姊妹称为骨肉、称为手足。「些些言语莫伤情」,指兄弟姊妹之间在相处的时候,不要因为小小的言语上不妥当,说很多过分的话,伤害了兄弟姊妹之间的这种情义。「一回相见一回老」,我们三、四十岁以上的人就特别的有体会,兄弟姊妹之间不在一个城市工作,确实一回相见一回老,突然看到他好像比以前又衰老了很多,头上都长出了几根白头发等等。

  「能得几时为弟兄」,兄弟姊妹之间的缘分,确实是非常的深厚,可以说如果没有我的哥哥,我今天也不可能坐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来分享。我自己小的时候家境很贫寒,我这个哥哥他大学毕业之后,他就承担起供我读书的责任。所以我每次上学,他都是把学费、需要的这些东西给我准备齐全,可以说要什么就满足什么。我在出国之前,因为要去留学要有些学费,当时我自己也没有多少的收入。我哥他知道了这件事情,他就从烟台赶到北京,身上就带着他所有的积蓄供我去读书。所以在我来青岛之前我给我哥打电话,他知道我要在这里讲课,他就开了几个小时的车连夜赶过来,要听我讲课。我在那一天晚上我就想,就是在北京的时候,我就在回想这几十年我哥哥对我的帮助和支持,确实是辗转难眠。而我来到这里几天真是忙忙碌碌,我听刘总说「我不知道他是妳的哥哥,他很早就在大厅里,在那走来走去,等了妳很久。」我因为当天晚上是十一点多才到这,我哥他一直在等我,等到我之后见了一次面他就回去休息,这几天我也没有来得及跟我哥哥说几句话。想起来我觉得我这个人是最自私自利的人,就是说处处都是想到自己,没有想到去关心身边的人的感受。

  「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兄弟姊妹之间相处能够忍一句话,就相安无事,不要因为小小的事情起了争端。所以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应该更重视的是兄弟姊妹之间的情分,而不是那一点点的金钱,或者一点点的逞能和自己的面子。「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做样看」,现在长大成人,兄弟姊妹之间又生了儿女,我们上一辈做出兄友弟恭的榜样,潜移默化的就影响了他们。最后一伦是朋友有信,朋友有信就是讲我们在社会上,平等的人相交往的时候,一定要诚实、守信。这五种伦理关系,实际上是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最基本的五种伦理关系,只有把这五种伦理关系处理好了,这个国家社会的人伦秩序才是井然有序的,这是我们讲的「人际和谐」。

  第三我们讲一下,「天人和谐」,那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这主要是建在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中。我们中国古人对于人与自然之间这种感应,人与自然之间这种联系体会得特别深刻。比如说我们一个人身体的健康,最重要的是要与自然界的规律相吻合,像一年有四季,一天其实也有四季,一天的冬季是晚上的九点钟到早晨的三点钟,冬天有冬藏,这个时候就应该休息。如果你子夜十一点到一点的时候还没有睡觉,还在过夜生活这等于什么?这等于穿着很单薄的衣服,出现在寒冬的腊月,那是非常容易生病的,所以十一点钟到一点钟应该是熟睡的阶段。所以最好的睡眠时间实际上是九点钟到三点钟,但是我们现在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很深刻,觉得三点钟就起来读书,是不是太早了?实际上三点是一天的春天。我们看清朝的这些皇太子,在早晨天还没有亮的时候,就已经起床读书,「黎明即起,勤政爱民」。所以我们看电视演那些古代的都说赶着上早朝,早朝是什么?那个天还没有蒙蒙亮,他们已经起来做正事。但是我们现在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很多,十一点钟可能夜生活才刚刚开始,长期以往对人的身体,也是很大的损伤。

  中国古人认为这个天补,就是人补怎么也补不过天补,你吃很多的补品,不如你顺着自然界的规律来生活。早晨六点钟是一天的春生,如果你这个时候还没有起床,这个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大半,你还没有起来工作。如果九点钟你还没有起床,在我们星期五生活到一、二点钟才去睡觉,早晨九点以后才起床。相当于你一天没有经过春生的过程,你又直接进入了夏天,那你会感觉怎么样?就感觉你整天都没精打彩,一天再睡多少觉都补不过来,所以中国古人顺应自然的规律来生活。这个在我们最早的《礼记.月令篇》中,就有所体现,比如说它说吃的最健康的食物,是什么食物?是当地的、当季的方圆三十里以内的食物,是最有利于你的身体健康,中国人讲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这个道理。这个天人合一的理念,经常还体现在天人感应的规律上,像我们陈老师拍的「和谐拯救危机」,里面就谈到了古代讲的「雩祀之礼」,这什么?这个其实是有它的原理的,它不是一个迷信的说法,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一定要看一看「和谐拯救危机」,我从这里边也受到了很多的启发。很多大家迷惑不解的问题,看了这个电视篇就都能解决。

  第四就是「政令和谐」,中国古代自古以来,就提倡国家的法治规章、政治政策,一定要与天道、与人道、与历史文化的传统相符合。像在《孔子传》就记载了一个故事,叫「苛政猛于虎」。孔子带着弟子过泰山,从泰山的侧面走过,看到一个妇人哭得很伤心。他就派弟子去问她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这个妇人就说,「前一年我的公公被老虎给吃掉,去年我的丈夫被老虎给吃掉,今年我的儿子又被老虎给吃掉。」这个弟子听了之后就很疑惑,既然这个地方老虎出没得如此厉害,为什么你们不换个地方?这个老妇人无可奈何的说,「因为这个地方没有苛政,没有苛虐的政治。」所以孔子叹了一口气对弟子们说,你们一定要记住,苛政猛于虎,就说苛虐的政治是比老虎的危害还大,人们惧怕它,甚至比老虎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五个和谐就是「谐和万邦」,这个体现在我们《礼记.礼运大同篇》,大同世界上。所以我们中国古代的价值观是以仁爱为核心,而这个仁爱必须有个根才能够长养出来,而这个根就是对父母的孝,和对兄弟的友悌之心。这个孝悌之心,我们能够感念到父母的恩德,感念到父母的不容易,我们才能够推己及人,想想天下的父母都是不容易。所以孝悌之心向上提升才是互爱,那就是我们在《论语》上所讲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互爱之心再向上提升,我们不仅对别人要有爱的情感,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要确实的做出行动给予帮助。所以互爱之心向上提升那就是互助,就是《孟子》上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个互爱、互助之心向上提升,就是我们在《礼记.礼运大同篇》上,所讲的大同世界。这个大同世界是什么样的?它讲的是「天下为公」,就是天下不是一家人的天下,大家生活在一起像一家人一样和睦。「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我们把那些贤德的人、有能力的人选拔出来,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政务。「讲信修睦」,人与人讲求信用,睦邻友好,这样就可以做到「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样就做到了,人不仅仅把自己的父母亲奉为父母亲,不仅仅关爱自己的儿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使老年人都够得到赡养,壮年人都能被社会所用,幼年人都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长。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就是使那些老弱病残需要帮助的人,都能够得到帮助和赡养。这样一个大同世界,仍然是我们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目标。

  所以在汶川地震之后,我们看到全国上下这种强烈的感想,这种迅速的反应,我们就知道,虽然传统文化在中国已经断了好几代,没有人再出来宣讲。但是这种仁爱之心,实际上深深的蕴藏在我们每个人他的心底,深深的埋藏在我们的血液之中,已经和我们融为一体。正是在这样一种价值观的影响下,我们从历史上看,在中国汉代和唐代的时候,中国被誉为「华夏之子、礼义之邦」。很多国外的人都喜欢到中国来朝贡,他们来的时候带了十件的礼物,中国皇帝看了就很欢喜,就会下令派人给他带上二、三十件的礼物还回去,也就是一定要比送来的礼物重上一倍以上。这也是体现了中国古人人心的厚道,就是不要去占了别人的便宜。所以当时很多的外族,都很喜欢到中国来朝贡,他们来到中国一看,中国确实不愧为礼义之邦的称号,人与人之间相处都是彬彬有礼,文质彬彬,所以他们回去向自己的国王、自己的皇帝来报告,很多的领导者都把中国当时的皇帝,奉为「天可汗」,什么是天可汗?就是天底下公认的领导者。我们看天可汗的称号,不是中国的皇帝凭着武力的强大,四处征讨别的国家,让别的国家给我们的一个封号。而是这些人看到中国治理得如此之好,不愧为礼义之邦的封号,他们心悦诚服,心甘情愿的要接受中国人的领导。所以现在中国经济发达,很多的外国人不了解中国的文化,他们就宣扬了「中国威胁论」,这是什么?这是因为他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们如果知道中国有这样的文化,他们就不会提出这样的口号。

  我们看在明朝的时候,明朝郑和下西洋,也是在中国实力非常鼎盛的时期,他带着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舰队,他的舰最长的,相当于今天太和殿的两倍之长,人数最多的时候是二万八千多人,带着这样世界上最大的舰队,到达了很多国家和地区。但是他每到一地,带给那里的人们的,是茶叶、是丝绸、是先进的造船术和造纸术,而没有因此而侵占别的国家一寸一尺的土地。所以直到今天,郑和在东南亚的很多地方,还受到尊重和敬仰。中国的文化不仅仅影响了中国自己,而且也影响到世界,在日本,被誉为日本近代经济的最高指导者,日本的企业之父和日本的金融之王的涩泽荣一,他就是一手执《论语》,一手执算盘,开放了日本儒家式的企业经营之风,这也为我们在看到了儒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在当代新加坡政府更是兼收并蓄,在加强法治教育的同时,特别重视儒家伦理教育的推广,所以就使得新加坡在取得西方经济发展、科技发达的同时,却没有出现像西方国家所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和道德危机,并且成为当今世界上,治安最好的国家。

  如今在我们祖国,在庐江县的汤池镇,也有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志愿者,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工作,无私无求的来到这个小镇,致力于以中国文化构建和谐汤池。这个中心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为什么?就是他们自己能够身体力行,改变了风气,让世界也引起了注目。到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会议上,汇报了他们成功的经验。如今他们也无私无求的,把试验做好功成而退。像他们讲的「幸福人生讲座」,我们在座的很多人可能都去参加过,确实是感动了许多的人。在庐江中心的影响下,海南省的司法厅和海南省的监狱管理局,也把《弟子规》的教学和传统文化的教育,引入到服刑人员的管理之中,也没想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像有的这些服刑人员,以前拿起电话给父母说什么?拿起电话就说「上次你寄给我的钱太少,下次多寄一点给我。」说完就把电话给撂了。他们很多人都认为,自己之所以入狱,是因为父母没有给自己托关系走后门,最后自己锒铛入狱,所以对父母都是怨恨之心。学了《弟子规》之后,他们知道「德有伤,贻亲羞」,自己住的是有形的牢狱,而父母家人过的是无形牢狱,承受着很多精神上的痛苦。生起了忏悔之心,下一次再给父母打电话,就完全不一样,拿起电话来首先问,「爸爸、妈妈最近好吗?」有的服刑人员父母来探望,是跪在地上和父母忏悔。他们取得的成功,也是因为他们的这些领导者能够身体力行,率先来参加「幸福人生讲座」,回去之后是从我领导做起、从民警做起,来感化了这些服刑人员。

  如今我们一些有远见卓识的企业领导者,也把这个传统文化运用到企业的管理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譬如说今天下午要和我们分享的,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的李总裁,还有南京曲美新家具有限公司的叶总跟刘总,还有昨天跟我们分享过的,北京汇通汇利技术有限公司的胡董,还有北京经沙院参与管理有限公司的廖总、叶总,他们今天也来到会场,还有就是我们青岛大洲运动用品有限公司的刘总等等。我们从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中,可以给我们树立一种信心,那就是传统文化,可以把我们企业构建成一个和谐的企业,这个企业可以成为现代传统文化,继续传播的一个载体。当然我知道我自己才疏学浅,也是孤陋寡闻,在青岛有很多这样的企业家,很多这样的团体,都在从事着类似的工作。像我们今天能够参加这样一个培训,也不知道有多少的企业家在默默的付出,像接送老师的、接送这些学员的这些人,都是由企业家来构成的义工团队,他们都是某个企业的老板,来做义务的接送老师的工作。

  还有菲尼克斯公司的公关部经理,在很早以前知道有这个事情,就赶过来帮忙。还有像曲美新的叶总和刘总,他们知道有这样的会,也派出了员工来加以支持。还有很多人,都是在默默无闻的付出。所以每次我来参加这样的活动,我都是从这些服务老师的身上,看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他们才是真正的无名英雄。很多的老师他们从知道要办这个活动开始,就是从早忙到晚,通常都是二、三点钟还没有入睡,这个活动的成就确实归功于很多默默无闻的人。这是我们讲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那就是讲到了身心和谐,讲到了人际和谐,讲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讲到了政令的和谐,也讲到谐和万邦。无论是从历史和现实上,我们都能够看到这个传统文化的力量,让我们也加强了弘扬传统文化的信心。

  第三个问题,我们讲一讲,中华文化对于我们当前道德教育的启示。现在国家也很重视,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加强文化建设。为什么我们一直所从事的思想道德建设,却没有深入人心;而像今天这样的讲座,却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而且很多人愿意来参加?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没有虚心的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来借鉴道德教育的经验,使我们的道德教育在很大的程度上,没有遵循道德教育的规律,所以才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总结传统文化教育的经验,我们可以知道在价值方面进行道德教育,我们可以掌握这样的规律,第一就是要明确道德教育的目标。早在《礼记.学记》上,我们提出了「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理念,无论是建立个国家,还是建立个企业,都应该把教育做为是最根本的。什么是教?同样在《礼记.学记》上,它告诉我们,「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也就说教育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使人们善良的方面得以增长,另一个就是使人们的过失得以挽救,这是教育的两大核心和主轴。我们看看我们现在的教育,在教育之中更重视的,是技术技能的培养,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人格的教育,所以这个教育的核心和基础给忽视了。

  第二就是要注意道德教育的先后次序,这个道德教育也是有次序的。《大学》上有句话说,「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如果先后次序给搞颠倒,这个教育也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教育应该从哪教起?这几天我们学习之后,都找到了答案,那就是「百善孝为先」。在《三字经》上,它就给我们非常简练的概括出来,说「首孝弟,次见闻」,就说教育应该培养人的孝悌之心,然后才去给他灌输知识和技能。为什么?因为一个人对父母、长辈、朋友,谦恭有礼的态度没有树立起来,就让他学习了很多知识和技能的东西,他学得愈多是愈骄傲。比如说我们看「幸福人生讲座」,蔡老师讲到一个例子,说一个小女孩学英语学得很好,她的母亲也很骄傲,带着她去见她的姥姥,见了姥姥之后就称赞她,说我这个孩子很聪明,学英语背了很多单词,不信你考考她。这个姥姥就问,桌子怎么说?她说叫table。书本怎么说?她说叫book。问了她很多她都对答如流,确实学得不错。这个小女孩突然一想,就问一问这个伞怎么说,她说「姥姥,这个伞怎么说?」她的姥姥也没有学过英语,自然就回答不出来,没想到这个小女孩当着很多人的面,毫不客气的说,「姥姥,妳可真是个白痴!」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的周围,我们都不觉得是什么新鲜事。

  那是因为什么?那就是因为我们把教育的次序给搞颠倒,就是我们没有从孝悌之心培养起,孩子对父母、对长辈、对朋友的恭敬之心、谦虚之心,就让他学了很多知识和技能的东西,他学得愈多就愈骄傲,愈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而这样的一个人,实际上已经是无形之中,为自己的人生设置了很多障碍。我们知道老师他再有水平、再有学问,他都不可能把它传达给那些不能受教的孩子。而长官也喜欢那些比较听话的、恭敬的、顺从的孩子,他喜欢提拔这样的人。一个人如果傲慢无礼,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他实际上是给自己的人生,设置了很多的障碍,他的人生就会不是很幸福美满。中国人讲「百善孝为先」,为什么?因为他培养起来的,是一个人恩义、情义和道义的处事原则。一个人恩义、情义、道义的处事原则,没有树立起来,他不会什么原则都没有,取而代之的,就是一种以功利为取舍的这种做事原则,也就是这件事对我有利,我就会全力以赴;当这件事由利变成害的时候,那我可能就做出忘恩负义的事情来。

  现在我们看到很多的社会现象,都是和孝悌之心的根本缺失是有关系的。比如说我们看到很多大学生,接受了别人的资助,而没有去感谢的话,这个很多的人都去寻找原因,说制度上的问题等等。这个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现代的孩子已经不懂得报恩父母,我们想父母这么大的养育之恩,我们都不能够记在心上,想着时时去报答的话。对于陌生人的资助,对于政府的关心,又怎么可能记在心上,想着去报答?在国外我们也看到了这样的情形,那就是政府对于那些鳏寡孤独的,残疾人、老年人给予了特别的照顾,但是这些人是不是就对政府有感恩之心?不仅没有感恩之心,还有很多人做了很多的假证据、伪证,来欺骗政府,以期获得更多的资助。我们说从政府的角度上来帮助这些弱势群体,觉得这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义务,这是正确的。但是如果被资助的人,也是这样认为,不对政府有感恩之心,那就完全不对了。这点我们从这里对比,我们感觉到中国的老百姓还是最好领导的。上次我们在十七大之前去搞调研的时候,我们就来到了东北,当时李克强还在那做辽宁的省委书记,他就介绍我们去考察一下,抚顺棚户区的改造情况。我们去了之后,这些老百姓真的是感恩戴德,政府就是给他们付出了一点点,他们就记在心上,写了很多的诗来回报,赞美政府对他们做的这件事。我们的校长说不是你们应该感谢我们,是我们对不起你们,实际上这些问题早就应该解决了,我们现在才解决,是我们对不起你们。但是这些老百姓觉得政府能够这样做,确实是发自内心的表示感谢。所以从这对比之中,我们确实看到了这两种文化底蕴不同,教导出来的百姓也是不一样。

  在一个文章叫「你留意过自己的父母吗?」就告诉我们,要注意去关心自己的父母。这个文章这样写到,如果你在一个平凡的家庭长大,如果你的父母还健在,不管你有没有和他们同住。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妈妈的厨房,不再像以前那么干净;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中的碗筷,好像没洗干净;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中的地板、衣柜,经常沾满灰尘;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母亲煮的菜太咸、太难吃;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经常忘记关瓦斯;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老父老母的一些习惯,不再是习惯时,就像他们不再想要天天洗澡时;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不再爱吃青脆的蔬果;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爱吃煮得烂烂的菜;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喜欢吃稀饭;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他们过马路行动、反应都慢了;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他们在吃饭时候老是咳个不停,千万别误以为他们感冒或着凉,那是吞咽神经老化的现象;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他们不再爱出门。如果有这么一天我要告诉你,你要警觉父母真的已经老了,器官已经退化到需要别人照料了。如果你不能照料,请你替他们找人照料,并请你千万要常常探望,不要让他们觉得被遗弃。每个人都会老,父母比我们先老,我们要用角色互换的心情去照料他,才会有耐心,才不会有怨言。

  当父母不能照顾自己的时候,为人子女要警觉,他们可能会大小便失禁,可能会很多事都做不好。如果房间有异味,可能他们自己也闻不到,请不要嫌他脏,或嫌他臭,为人子女的只能帮他清理,并请维持他们的自尊心。当他们不再爱洗澡时,请抽空定期帮他们洗身体,因为纵使他们自己洗,也可能洗不干净。当我们在享受食物的时候,请替他们准备一份大小适当,容易咀嚼的一小碗,因为他们不爱吃,可能是牙齿咬不动。从我们出生开始喂奶、换尿布,生病时不眠不休的照料,教我们生活基本能力,供给读书,吃喝玩乐和补习,关心的行动永远都不停歇。如果有一天,他们真的动不了,角色互换不也是应该的吗?为人子女者要切记,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来,孝顺要及时,「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你留意过自己的父母吗?这个文章写得非常感人,确实我相信也是这个人他自己一个人生的体验。当我第一次读这个文章的时候,我的眼泪也是不由自主的流出来。我在第一次念这个文章的时候,我也看到李总他在不停的擦眼泪,我们的廖总眼里也泛了泪光,我相信今天也有很多的人,就是想到了自己的父母。确实我们因为自己工作的忙碌,父母很多的需要都被我们给忽视了,父母已经渐渐的老了,而我们还在忙忙碌碌,没有能够给他们适时的关心。所以从孝亲开始,确实可以培养起一个人的感恩之心,所以百善孝为先,这是我们道德教育的基础。

  第三点就是要强调正己化人,领导者和教育者先受教育。我们看到这些企业,无论是刘总的企业,李总的企业,还是叶总、刘总的企业,还有很多这样的企业之所以能做得好,那都是因为领导者,他确实秉持了正己化人的理念。像上次刘总在南京分享的时候,他就说他这个企业之中写了几个字,叫「正己化人,诚敬谦和」,这几个字不是给别人看的,是给我自己看的,每天我走过这个地方都要提醒自己。中国古代的人说教是什么?它是「上所施,下所效」,也就是上面怎么做的,下面跟着怎么去效法,就起到了教育的效果。而这个上在家里是家长,在学校里是老师,在一个国家就是领导者。所以孔子他特别强调领导者他的身体力行,对于整个社会风气的转化作用。他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也就是说领导者的德行像风一样,一般百姓的德行、员工的德行像草一样,风向哪边吹这个草就向哪边倒。现在我们很多人都说孩子不好教,你看看他自我中心很严重,小皇帝、小公主的脾气很厉害,对父母没有孝敬之心。这些都是结果,原因在哪里?

  蔡老师讲课中也是一语中的,他说让我们回想一下,我们在过年过节,大家在一起吃团圆饭,这个桌子上有孩子、有孩子的父母、也有孩子的祖父母,我们想一想,我们做父母的夹起菜来把它放在了谁的碗里?我们很多的家长都是毫不犹豫,不由自主的夹起菜就往孩子的碗里放;他的奶奶爷爷看到这个情形,也会夹起菜往孩子的碗里放。这个孩子碗里放了很多的菜,他的第一反应就是不想吃,就是厌吃,因为这么多人都逼着我吃饭。而从这小小的动作中,我们来观察这一家谁是核心?孩子是核心,所以小公主、小皇帝就自然养成。我们说没有人生来是小公主、小皇帝的,都是我们大人不会教,把他给教成了小公主、小皇帝。而这个教,绝对不是说教。所以很多人说,我们现在的孩子说都说不听,这话就很有味道,因为什么?因为我们都是在说他,而没有去把正确的给他表演出来。所以古人说「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就是言教,我们都是用语言来教导他们,他们就会起争讼、起争执,说你都没有做到,你怎么还能说我?他就很不服气。所以《弟子规》上也说,「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当我们把正确的在生活中给他表演出来,他就会自己去跟着效法。

  所以在中央电视台上有个广告,我觉得做得很好,那就是「妈妈请洗脚」。这个母亲每天工作很劳累,回到家里她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她的婆婆,或是母亲,倒个洗脚水送到那里。她的儿子,她从来没有教导她儿子要孝敬父母,她儿子看久了,有一天也是晃晃悠悠,给她端了盆洗脚水让她来洗脚。这里边就告诉我们,教育的方法绝对不是说教,确实是「上所施,下所效」。我们中国古人对于领导者,都非常的尊敬,像《孟子》上说「爵一、齿一、德一」,让我们尊敬领导者,尊敬那些上了年纪的人,尊敬有道德的人。为什么中国古人对于领导者如此的敬重?这不是一种官本位,而是什么?因为古代的领导者他们读书做官,念念都是以天下的芸芸苍生为己念,他读书的目的,绝对不是为了自己升官发财,而是想着如何去回馈社会,造福人民。

  比如说我们知道的范仲淹,他有一次小的时候读书读累了,就出来玩,碰到了一个算命先生,他也很好奇,他就问「你会看命,你帮我看一看,我以后能不能做到宰相?」这个小小的范仲淹年纪轻轻,一出口就要做到宰相,把这个算命先生给吓了一大跳,他说「你为什么年纪轻轻就口出狂言,一出口就做到宰相?」被这个算命先生一问,他自己也觉得很不好意思,于是他就改口说,「那你再帮我看一看,我以后能不能做个好的医生?」良相和良医在算命先生看起来,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职业,于是就问他,「为什么你读书只想做到宰相和医生?」没有想到当时年纪小小的范仲淹,就这样回答说,「唯有良相和良医可以救人,可以帮助别人。」这样的话从年纪小小的范仲淹口里吐了出来,让这位算命先生非常的感动,他说「你有这样的存心,这就是一个宰相的存心,你以后做官一定能够做到宰相。」我们知道范仲淹以后做官,他也的确做到了宰相,因为他有那种为天下芸芸苍生而着想的存心。我们再看看我们的周总理,他在小的时候上学,有一次老师就问他,你们读书是为了什么?当时年仅十三岁的周恩来就挥笔写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几个大字。所以我们觉得这些人,他们之所以能够做到宰相,能够做到总理,绝对不是偶然的,确实是因为他们有那种为天下芸芸苍生,而着想的存心。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很多的领导者世界观、人生观,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有很多人把自己的官位,做为自己升官发财的一种手段,不惜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甚至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这些人恰恰是忘记了中国祖先的教诲,「欲是深渊」,当我们面临欲望和利益的诱惑,自己不过是站在悬崖的边,为什么?因为自己一不小心,一脚踏进了这个悬崖,我们还想后悔,还想翻过身来,还可不可能?那就是不可能的。所以中国人说「一失足而成千古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古人也教导我们,在面临这些欲望和利益诱惑的时候,应该是什么态度?应该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且应该知道「立名以一生,而失之仅顷刻」。比如说我们今天能够做到领导的位置上,我们从小学、上中学、上高中、上大学,经历了不知道多少的努力,最后终于小有成就取得了一个位置,坐到了一个受到人们尊敬的职位上,确实是立名于一世。但是失之仅顷刻,如果我们一个不小心,把持不住自己受到了诱惑,所有的这些功名富贵,确实是一眨眼就失去。

  在这种情况下,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八荣八耻的荣辱观」,也是为我们的领导干部,提供了一面可以对照检查自己的镜子。我们读书做官是为了升官发财,还是为了造福社会,回馈人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一种以服务人民为荣,以热爱祖国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荣辱观,把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权力观结合起来。所以我们看中国古代教育的规律、教育的方法,就在这个教字上完全体现出来。这个教字左边是个孝字,告诉我们教要从孝着手,那怎么教孝?上面一个ㄨ,下面一个ㄨ,上面是父母、是老师,下面是孩子,上面怎么做,下面跟着效法。右边是一个树枝、一个手,也就说你需要拿这个树枝,不断的去提醒他,不断的去引导他。所以中国古人说「爱之不以道,适足以害之也」,如果我们爱孩子,但是用的不是正确的方法,他需要什么我们就满足什么,这叫爱之不以道,爱之不以道结果适足以害之也,确实是把这个孩子给害了。

  第四点就是要把道德教育,视为一个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宗教教育,构成的复杂的体系。我们说道德教育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家里要有父母来教导,家庭教育它是道德教育的开始。所以我们看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教育,从文王开始,文王的母亲在怀孕的时候,她就很重视胎教,做到了「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说傲言」,也就说她在怀孕文王的时候,不好看的颜色她都不去看,这些淫词歌舞都避免不去观听,口里讲的是很温和的话,傲慢的言语都没有,更何况是骂人的、粗鲁的话?正是因为文王的母亲是一位圣人,所以她教导的儿子也是一位圣人。所以中国古代重视教育是始从胎教,到终的时候是慎终追远,这个教育是贯穿始终的过程。所以中国古人特别重视祭祀祖先,它也不是迷信而是一种教育。在祭祀祖先的过程中,实际上都要宣讲祖宗的德行,看看他做了哪些为国家、为人民有利益的事,有哪些德行值得我们学习和效法,这实际上是一个机会教育的场合。

  学校教育它是教育的延续,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就是孝敬父母。所以我们中国古人把孝亲和尊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为什么会尊师?因为老师教导孩子要孝敬父母。我们在古礼上看得特别明显,孩子二十岁行冠礼,就是行成年礼,这个时候他的平辈要送给他一个字,表示对他的尊敬。从此以后他的一些朋友、兄弟姊妹、祖父母、叔叔伯伯,都要称他的字,表示对他的尊敬。只有他的父母、还有他的老师可以一生称他的名,这就表达了老师的恩德和父母的恩德是相等的。在丧礼之中,父母去世要守丧三年,老师去世也要守心丧三年,虽然不用穿孝服,但要在心里感念老师的恩德,时时记起老师的教诲。皇帝他平时面见群臣面南背北,接见群臣的时候都是君臣之礼。只有他在接见老师的时候,不能以君臣之礼来接见,必须是以主宾之礼来接见,就是皇帝站在东面,老师站在西面,这样表达了对老师的一个尊重。所以我们看中国古人,这个老师起到了教育的重要作用,老师教导孩子孝敬父母,它的内容也很广泛,不仅仅要养父母之身,而且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在孔子的时候就有一个弟子问什么是孝,孔老夫子就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现在的所谓孝子认为能赡养父母,就尽到了孝道,但是对于养狗、养马而言也同样是养,如果我们仅仅是赡养,而不尊敬父母的话,怎么样能够把养父母,和养狗、养马区别开来?所以最重要的,是从内心表达出对父母的尊敬和感恩之情。

  养父母之心的第二个,就是不能让父母担忧,也就是说要做到「父母唯其疾之忧」,也就是你的父母仅仅对你的疾病而担忧,完全没有必要为你的其它任何事情而担忧,这才是个真正的孝子。比如说我们来到学校学习,功课不好,父母会担忧,这就是不孝;和同学不能相处,让父母担忧这还是不孝。走上工作岗位,和同僚不能相处,长官交给我们的任务,不能够很好的完成,还会让父母担忧,这都是不孝;更何况是打架斗殴,这些不学无术的事情?所以我们从这里观察,一个真正的孝子,就是完美的人。所以中国古人讲「求忠臣于孝子之门」,这句话经常受到别人的批判,实际上它是有很深刻的内涵。而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在日本很多企业仍然来沿用,当这个人要从一般的普通员工,升为一个中级主管的时候,那就要到他家里看一看,他的父母对他满不满意?他是不是个孝子?因为他是个孝子才会对这个公司来尽忠。

  还有要养父母之志,也就说父母亲养育我们、教育我们,也是希望我们能够对社会有所贡献。这个时候我们能够用自己的能力、自己的学识,为社会大众做出一个贡献,也是养父母之志,这几个层次,确实是一个层次比一个层次高。所以我们看到每年过年的时候,温总理可能都是在工地上,都是可能是在农民的家里,去探望这些员工。他没有陪在母亲的旁边,我们会不会觉得温总理不是一个孝子?其实不会,他的母亲因为有这样一个儿子,而感到高兴、感到骄傲,她觉得他能够为人民做出很多的贡献,她就非常的心满意足。所以《孝经》上也讲,「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是更上层的教育。

  社会教育实际上也是道德教育的拓展,在中国古代的社会教育,无论是诗词、歌舞、戏剧、小说,实际上都是秉持了孔老夫子的一个理念,那就叫「思无邪」,也就是要使人们的这些思想,没有邪思不正的地方。所以我们看到这些诗词、歌舞、戏剧,都是以弘扬道德、宣讲正气、净化人心为主要的内容。昨天我们听了靳老师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我们也感受到这个社会教育,音乐、诗词、歌舞等等,这些教育的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还有就是宗教教育,在道德教育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所有的宗教它的核心都是宣讲仁慈博爱。所以在国外这个道德教育,主要是由宗教来加以推行和承担的。我们在美国、在新加坡,我们看到很多的电视频道,他们有专门的这些频道来宣讲爱的精神,这种仁慈博爱的信仰,这对社会大众也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领导作用。所有的宗教实际上它的理念都是共同的,那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谈到这里让我们想起了个典故,就是白居易和鸟窠禅师的故事。白居易他在做杭州太守的时候,他就是做杭州市的市长,有一次碰到了问题,他也来请教鸟窠禅师。因为古代的这些禅师他心里很静,对社会的这些动乱的现象,该如何解决,他看得很清楚。白居易他就来请教鸟窠禅师,他说佛教最重要的教诲是什么?鸟窠禅师就给他回答了两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因为白居易他饱读诗书很有学问,所以他也有点傲慢,我走了这么远的路来向你请教,可是你用这么两句简单的话,就把我打发了。所以他就说了一句「三岁小孩都知道」,意思说你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理,连三岁的孩童都知道,我为什么还来请教你?鸟窠禅师也看出白居易有些傲慢,于是就跟他说了一句,「八十老翁做不得」。所以说三岁孩童都知道的道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可是到了八十岁的老翁,还不见得把它落实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那提出了八荣八耻的荣辱观之后,有很多的领导干部就说「你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这不是我们一直讲的吗?五讲、四美、三热爱,我们不都是一直这样提吗?这有什么新鲜的,有什么可学习的地方?」如果我们这样想,就是没有体会到总书记他提出八荣八耻的存心,他提出八荣八耻不是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会说、会背、会讲,而是希望我们把它落实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之中。在二00六年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大会也在杭州召开,这个论坛的主题就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什么意思?就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从哪做起?从每个人的心做起。因为「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众生安,心平则天下平」。这也说明我们国家也逐渐认识到,宗教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这是我们讲的第四个。

  第五点就是要重视,要正确认识道德教育与制度建设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谈到道德教育,很多人认为是不是忽视了制度建设?实际上并非如此,道德教育恰恰是要通过各种制度,来加以保证和维护的。在我们刚才讲到了孝很重要,在汉代开始,我们在人才选拔机制上,就实行了举孝廉的人才选拔机制,也就说这个地方官负责把这个地方具有孝和廉体制的孩子举荐出来,做为官吏的候补,因为这个孩子孝就能对国家忠,一个人廉洁就能不贪。为了使这种人才选拔机制确实起到作用,不是把自己的亲戚好友给推荐上来,还有一个制度加以保证,那就是「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也就说你这个人能够把那些优秀的人才推举出来,这样的人受到国家最高的赏赐;而这个人有仁、有能力、有德行却被埋没,你没有把他举荐出来,你这个人也受到国家的制裁。正是透过这样的制度,实际上把这个道德教育真正的落实到实处。最后一点那就是要用《弟子规》,培养每个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责任意识。我们知道我们经常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但是我们用什么来建立共识?所有的这些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原则,就在《弟子规》之中。

  如果我们每个单位、每个企业、每个集团,都能够用《弟子规》来学习,做为我们企业的文化,我们相信这个企业过不了多久就会走向和谐。《弟子规》看起来只有一千零八十个字,三百六十句,但是实际上,它确实是中国传统家规、家教、家训、家道的集大成者。我们可能读了之后没有什么感受,我们可以看一看蔡老师的《弟子规》细讲,这个光盘可以说影响了很多的人。我们在每次讲课,我到各地去讲座的时候,也会带上蔡老师的细讲《弟子规》。很多人在课后,看完之后都会给我打来电话,而在电话里有的人都是有着哭声,他说「我们接触到这个东西,实在是太晚了,我们的人生走了很多的弯路,如果我们前几年就能接受这样的教诲,我相信我们不会犯很多的错误。」所以我们如果能够在这个社会上,比如说我们电视中、我们企业中,广泛的推行《弟子规》细讲,相信我们这个社会和谐确实并不遥远。就像庐江文化中心一位老师所讲的,「其实和谐并不遥远,只要人人都能落实《弟子规》。」

  总之发展中国,使中国自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2-10-25 19:42
这是我们每位炎黄子孙的共同期盼。在二000年世纪之交的时候,当时我在英国,看到很多旅居海外的华人都激动不已,说二十一世纪是龙的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我也相信这点,但我以为二十一世纪,它可能不是中国经济、政治和军事的世纪,但它一定是中国文化得以普遍弘扬的世纪。我们共同携起手来,真正的做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我们的和谐社会构建,和世界的和平发展,贡献自己的棉薄之力,相信我们的成功必将承继先贤,泽被后世,谢谢大家。




普贤菩萨名,诸佛第一子,我善根回向,愿悉与彼同。
身口意清净,自在庄严刹,逮成等正觉,皆悉同普贤。
如文殊师利,普贤菩萨行,我所有善根,回向亦如是。
三世诸如来,所叹回向道,我回向善根,成满普贤行。
愿我命终时,除灭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国。
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
严净普贤行,满足文殊愿,尽未来际劫,究竟菩萨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