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讲经讲演之秘诀(共一集)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2-10-23 15:21
標題:
讲经讲演之秘诀(共一集)
敬摘自《净公上人:九七年早餐开示》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讲经讲演之秘诀 (共一集) 1997/11/20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20-011-1120
李会长护持佛法确实是尽心尽力,除了居士林跟这个道场之外,又开辟了珐輪社跟竹林寺做我们学习弘法的场所。这两个地方以前我都没有去过,昨天是第一次去参访珐輪社,看到这个道场、信徒都非常难得,有这两个场所提供常年讲经弘法,我想一定会对这个地区产生好的影响,会带动这一方佛法的兴旺,直接的帮助社会提升道德的水平,带来安定繁荣。
昨天我听慧照师的讲演,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录音?那个录音带最好带回来,我们自己多听听。讲演跟讲经各有难处,在一般初学,讲经比讲演容易,因为经典有文字可以依靠,有古今大德的批注可以参考,只要能够遵循就不会讲错,但是这一部经要讲的好,那就不容易了,完全要靠修持的功夫;讲演虽然时间不长,比讲经更难。《实用讲演术》这个小册子要细心的去揣摩,讲演能够讲得精采,更是不容易的事情,这些都是要细心去研究。
我们从事弘法利生的行业,讲台上的表演是我们这个行业重要的一部分,所以不能不讲求,每次讲的,现在的好处,都留着有录音或者是录像,可以在讲后细心的去观察、去检讨,不断的求改进。这里面重要的原则,还是在讲经里面所说的,「简而不繁,易而不难,浅而不深,明而不昧」。现代人读古书是愈来愈少了,科技的发达、工商业的发达,人们意识里面没有一个不是充斥着竞争的观念,由于竞争,使得自己的生活压力非常沉重,多半重视物质生活的享受,疏忽了精神的文明,这是佛法里面所说的迷而不觉。我们怎样唤醒他们?让他们明白事实真相,在这一生当中真正过自己的生活。人虽然不能离开社会,不能离开人群,如何能不受社会大众负面的影响,我们以正面的影响去影响社会大众,这是我们修学弘化的目标。
所以讲演要掌握到重心,现前大众迫切的需要,要把这个讲题充分的发挥出来,使他听了之后能深受感动,佛教给我们说法,三转珐輪,这个都是很重要的原则。示转,直接指示出来,直接的指示有时候他不能体会,再用比喻,比喻他明白了,但是信心很不容易建立,再说作证转。譬如念佛往生,我们举出几个例子,举例是愈近愈好,最好是现前,就在本地,一提出来大家都知道,有人曾经见到,有多少人曾经听到,这个证据是最有力量的。
像我们劝人念佛求生净土,最近的例子,「观音救苦会」林居士的往生,这是没几天之前的事情,许多同修都在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你不能不相信。讲经、讲演尽量避免名相术语,老的讲经场所,像居士林的听众都算是老听众,他们很多人都听了十年了,当然这种场所我们用名相术语是可以的,他不是初学。可是还要顾虑到每次讲经都会有几个新来的人,我们要接引这些新来的,让他尝到佛法的法味,得到法喜,他以后会常来;不但他自己常来,他会带他的朋友们来。为了顾及这些少数新来的,我们名相术语还是把它减少到最低的程度为好。
现代社会跟古时候的社会不一样,古代讲经多半是寺院丛林内部,一个大的丛林住几千人,小道场也有一、二百人,所以它是对内的,不是对外的,很少对外活动,这中国古代的,所以这些名相术语大家都很熟悉,说话用这种工具就省了很多言语,这是过去的环境。过去在家居士要想听佛经,他有休闲的时候,从前是农业社会,生活没有这么紧张,休闲的时间很多,所以利用休闲的时间,尤其是读书人,所以来听经、闻法的,多半是士大夫阶级、中产阶级,他生活能够过得去。过去一般小康之家都有产业,有田地,田地自己不耕种,就给农夫们耕种,他收租,收的稻米能够分一些,他用这个安定自己的物质生活。
他每一年差不多有固定的收入,古人的生活都很节俭,佛家的教育、儒家的教育,都教人节俭,都教人知足常乐,所以对生活没有奢求,过得很安稳。所以他的休闲时间很多,一般读书人就带着一点粮食到寺庙里面去讨经单,在家居士可以到寺庙讨经单。讨经单是什么?就是听经,住在寺庙里,这一部经讲一个月,他就在这里住一个月,讲半年他就住半年。所以都是知识分子,这个经可以深讲。现代这个社会环境跟过去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现在来听经的人,多半都是对佛法没有什么涉猎的,纵然是学佛,也都是拜拜,普通一般信仰而已,对于什么叫佛法,他并没有深刻去研究,他也没有时间去研究。所以我们讲得愈浅愈好,愈明白愈好,不必含蓄,愈简单愈好,这是现在社会,中国、外国普遍欢迎的。所以讲经、讲演都要着重在契机。
讲演时讲演术固然要很熟,讲演的讲稿要知道怎样去撰写,撰写讲稿最重要的就是层次、条理分明。李炳南老居士他有一份这些数据,这份数据是他几十年心血的结晶,他曾经跟我讲过好几次,说这份资料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他没有写成讲稿,他编成表解,表解就是大纲。所以一次的讲演,无论时间长短,它有层次、有条理,一点都不乱。这个表稿收在《弘护小品》里面,好像你们那边书架上都有,大概一共有一百多篇。他的讲演通常是五次一个单元,五次讲演可以连起来的,每次讲演也可以独立,这是一份很好的参考数据。会编这种讲演的大纲,跟诸位说,你慢慢就会作科判了,对于经论你会作科判,你就会讲经了,这个经文里面的章法、结构、思想、体系,你就能够掌握了。
初学从讲演下手是比较方便,因为什么?因为它时间短,一次或者是三十分钟,或者是一个小时,范围有限,困难度就低了;一部经至少要讲个十几次,确实是比较难,分量太大,经文长,初学很难掌握到重点,这是学经的难处。可是现代学经,我们能够依靠古人的批注,这些难度古人都已经帮我们解决了,我们在这个里面只要掌握到取舍,取舍的标准是现在听众们的需要,所以取舍标准不能以自己为标准,以自己为标准那会失败,以听众为标准。所以仔细观察听众的程度、听众的需求,我们讲的三番观机,所以我们对于采取古人的注子,或者采取现在人的注子,都是为了听众的需要。听众不需要的,或者是跟现代这个社会大众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不太容易理解的部分,不是迫切需求的部分,像这些地方我们都可以把它舍弃。
特别是一些谈玄说妙,理上讲的没错,但是不契机。契理不契机、契机不契理,都不可以,一定要选择是理机双契,根据这些原理原则来取舍,就不会错了,取舍精当。关于取舍这桩事情,诸位要是用功细心去研究,我们曾经印了一本《净土五经读本》,《无量寿经》九种本子都在里面,五种原译本,三种会集本,一种节校本。三种会集本是王龙舒的、魏源的、夏莲居的;节校本是彭际清的,总共九种本子,你可以细细去看,很有味道。你看王龙舒对于原译本的取舍,魏默深的取舍,夏莲居的取舍,他们会集不是取舍吗?你在这个里面去看看,哪个取舍的好,取舍的恰当,哪个取舍不妥当,这个就能学到。确确实实取舍精当,精是精采,当是妥当,夏莲居这个本子,比王龙舒、比魏默深的确实是好。这是我们的好参考数据,我们拿到东西的时候会取舍,能够取舍做到精当,就超过人,这是好方法。
你们一到此地来我就勉励大家,你们学习时间虽然不长,真正要是善学,你一定超过我。为什么?你所讲的东西是我的精华。佛法里头五种比喻你要明白这个道理,五种比喻是乳,乳提成酪,酪提成酥,酥提成醍醐,愈来愈精华,我给你这个东西是乳,你在这个里头提炼就超越,你要取舍不当,那就不行了,取舍精当就是从这个基础上不断往上提升。所以佛经上说「踏着毘卢顶上行」,这个话没错,毘卢遮那佛讲的这些佛法给我们这等于乳,给我们做基础,我们在这个里头提炼,就是踏着他的肩膀,踏着他的顶头上去了,当然精采!我讲一个小时,你们讲十五分钟,把我一个小时讲的东西去掉四分之三,保留四分之一,那当然是精采,当然比我好。这个五种比喻,「踏着毘卢顶上行」就是这个意思,这叫善学,所以说后来居上,一定的道理。
学不成功的是什么?他不明白这个道理,不懂这个原理,自己搞一些东西拉拉杂杂掺进去,那就什么都不像,失败在此地。你看看自古以来祖师大德的成就,你细细去看《高僧传》、看《居士传》,他的成功就在此地,他懂得这个原则,他能够守定这个原则,很短的时间他出人头地,他成就了。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真正发菩提心的人,念念是普度一切众生,普度一切众生,一个人做不到,希望别人都超过自己,社会才有救,如果还有嫉妒、障碍,希望别人比自己都差一点,这个社会完了。
所以一个好的老师,自古以来,都是希望学生能够超过自己,所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个老师安慰,做老师的人欢喜。能不能超过?决定能,什么人能?懂得这个道理,听话的人能,与天赋关系并不大,遵守方法,没有一个不成就的。有天才而不肯守法,虽然在年轻的时候表现很不错,可是长大之后未必有成就,这个就是谚语里头常讲的「聪明反被聪明误」,容易流向狂妄,不遵守成规。你要晓得,成规是古今一切圣哲累积的经验,那才是真正宝贵!不但是中等人循着成规能成就,愚人守着成规都会开悟,成规是宝。我们今天讲,几千年的古董,古董值钱,但是古董很少人识货,看到破破烂烂的,破旧的,往往丢到一边去,不要了,不识货,识货的人很少,没有现代那些艺术品做得那么美,让人一看就欢喜。古董那个东西,非要懂得它的那才有味道,不懂它的,摆在这里没有味道,破铜烂铁,所以一个真正成功的人,没有不重视成规的。不违背这些规矩这就是善,从规矩里面再超越那是巧,那善巧!巧决定是建立在善的基础里头,那个巧叫善巧,巧而不善就错了。巧而不善,不如善而不巧,没有过失,规规矩矩的,没有过失。
这个「巧」我过去也跟你们讲过,我们先要求善,样样能合规矩,什么时候宜巧?一个是熟能生巧,熟是经验,我们讲台经验丰富自然就巧了,所以熟能生巧;另外一个是开悟就巧了,悟入那个境界那当然巧了。怎么样悟入?还是先要熟,你不熟你怎么会开悟?所以生处转熟,熟就能悟入,还是这一套老规矩,没有办法改变这个规矩。讲演这一道题目先定出来了,上台讲演,有的人直接就把这个题目宣布了,可是有些人上台先不讲题目,题目大概在当中,或者到末后才点题,那也很有味道。这个里头讲起承转合,用什么样的方法引起听众的兴趣,引起听众的注意力,所以这个开头的几句话很重要,要把听众的心抓到。
譬如昨天慧照法师这个讲题,「净土的三资粮」,开头用最简单的言语,因为他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前引五分钟的时间就够了,所以这个讲演全程,时间分配,自己预先要想定,在讲台上要掌握。首先说明佛法的殊胜,或者是先讲生活的艰苦,这是果,非常现实,一提起这个,大家都感觉到我们生活是非常苦,不但贫穷苦,富贵也苦。如何真正能够离苦得乐,恒住世间,一切学术无过于佛法,这就带到佛法里头去了,这说明我们为什么讲佛法,再将佛法做个简略的介绍,为什么?因为社会许许多多的人对佛法误会了,以为这个东西是消极、是迷信,再用几分钟的时间把观念纠正过来。
佛法无限的深广,我们一个人短短的一生,像大海水一样,也只能一瓢饮,这一瓢就得选择了,法门这么多,经典这么多,我们选择什么,我们凭什么选择净土?这么多的经论,这么多宗派,你为什么选这个?你要说不出一番道理出来,「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他修净土叫我们也跟着修净土,所以人不会服。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也得引经据典,佛在经上讲「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我们选择这个,佛替我们选择的。然后再回过头来,这个法门确实好,为什么?依据的经论少,容易学,这不是扣回来了?再转到最重要的,修行的方法,再扣到你的主题上去,信愿行,一条一条讲清楚,末后劝大家,再举林居士往生作证,你看三转珐輪都有了,那就很有味道了。虽然一个小时,会讲得很精采,大家听完之后还有余味。
往后像这种场面几乎非常非常之多,临时请讲演比请讲经的机会多,我们要常常揣摩,不要到人家来请的时候我们准备,来不及了,平常就要准备,准备十几二十个讲稿,自己平常就要准备,想定在什么环境当中我们应该怎么讲法,找几个讲题。还有一个取巧的方法,讲经,讲经什么?我们实实在在是讲的经,但是并没有把经本发给大家,你讲这一段经的时候,把这段经里面的意思融会一下,做一个题目,形式是讲演,实际上是讲经,这也是个方法。像一品经,它都有个品题,你把那个品题换一换,你换个题目,也是个讲题,这也是个取巧的方法。总在自己要善于运用,都会讲得很成功。
《无量寿经》你要把全经拆开做几个讲题,或是专题讲演来讲,也很有趣味。像经上讲的西方世界的依正庄严,这个文字也不少,我们可以标个标题「导游极乐世界」,这个很有味道,把这段经文组织成讲演的讲材。修学的方法、理论,经典里面有许许多多的教诲,教我们现前怎样过日子,怎样工作,怎样处事待人接物,现前就得到利益,解决我们现实的生活,把这个生活上的问题,都可以在这个里头取材,作成长篇、短篇的讲词。最重要的是引起大众的兴趣,使他能得到真实的利益,他就会认真来学习。
嗡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珐輪。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珐輪,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2-10-23 15:22
宣化上人:万佛圣城六大宗旨
不争 不贪 不求 不自私 不自利 不妄语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求善知识。佛言善男子。求善知识应当如是成就四法。一者数往请问。二者起精勤心。三者意乐清净。四者尊重爱法。执金刚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住阿兰若。佛言善男子成就四法住阿兰若。一者舍离俗家。二者远恶知识。三者尽舍财物。四者常摄自心。尔时执金刚菩萨白佛言世尊。观自在菩萨者。以何因缘名观自在。世尊告曰。常以净眼观察世间所有众生。慰喻成熟慈悲利益便得安隐。若称名者有所愿求咸令满足。以是因缘名观自在。尔时观自在菩萨。告执金刚菩萨言。此妙经典难可值遇。薄福众生于其国内。虽有此经不能得见。亦复不能书写读诵听闻受持。何以故由有恶魔为障碍故。复次善男子若有众生。书写读诵此经典时。有四恶魔而为恼乱。云何为四。一者情生懈怠。二者起不信心。三者于法师处不生尊重。四者心不能定。此人即应知是魔事。复有四种恶魔之业。云何为四。一者远离善知识。二者不如理作意。三者不解文字。四者唯见现在言无未来。造诸恶业心无怖惧说无因果。我说者是余皆非法。乐营俗务贪染所缠。如是众生当堕地狱。经无数劫受大苦恼。复次有四种魔云何为四。一者贪着财物。二者观近恶友。三者障碍法师。四者于法师说陈其罪过。是等众生由此业故当受贫穷。不见善友远离尊师。作邪见想说无因果。堕于地狱受诸剧苦。佛告大众我今再三实言告汝。勿为放逸轻此经典。一心信受莫生诽谤。尔时持国天王乾闼婆主。从坐而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当来之世有诸众生。常行不善不信如来。于此经典不能供养书写读诵。亦不行施不信布施有现世乐报。世尊大慈为如是等不信人故。说此经典令彼受行。佛言善男子有二种事。令诸众生堕大地狱生死轮回。一者淫欲二者嗔恚。复有四法令诸众生生人天中云何为四。一者于诸众生心行平等。二者于三宝所起殷重心。三者所有资生皆悉能施。四者坚持梵行无所有缺。 (因果 六度 佛说一切法功德庄严王经)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s://edu.hwadzan.tv/live/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s://edu.hwadzan.tv/live/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s://edu.hwadzan.tv/live/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s://edu.hwadzan.tv/live/amtb
圣贤教育全球学习网陈大惠老师
http://www.sxjyxxw.org/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http://www.amtb.tw/
佛教藏经集
http://www.fodian.net/zjj/
狮子吼净土专修网
http://www.amtb-shizihou.org/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http://www.amtbcollege.org/
无量香光的youku播单
http://i.youku.com/i/UMTMxOTIxND ... ;order=1&page=1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http://www.amtb.org.tw/rsd/rsd.asp
因果教育弘化网
http://www.ganyingpian.com/
澳洲淨宗學院
http://new.jingzong.org/
悟道法師佛法交流專頁
http://www.shiwudao.net/
佛学视频网
http://www.fxsp.org/index.html
儒释道网络电视台APP下载
http://www.amtb.cn/amtbapp/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