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蔡礼旭老师主讲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2-7-9 16:30
標題: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蔡礼旭老师主讲
敬摘自《蔡礼旭老师:《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1-52)》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二十五集)  2011/9/10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57-0025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下午好。「君道」谈到最后一个重点,是「审断」,最后这一段是景公问晏子。古代离散百姓,丧失其国的君主,他常犯的、常见的行为是什么?等于是说这一段是提醒君王,能不能审查、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带领国家走向兴盛、还是衰败。对国家要审断,治家庭也要审断,其实这些标准在家庭当中,家庭也有国君,「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母是带领着整个家庭,他也要行为孩子的示范榜样,建立起好的家道。所以「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自己要先在德行当中下功夫。而「审断」是勘验自己的心行,起心动念、一言一行跟经典、跟道德相不相应?这个要看得清楚。

  所以我们走在修行的路上,要常常要能勘验清楚自己真实的功夫在哪里。老子说到「知人者智」,知道别人、了解别人是智慧;「自知者明」,我们要先有自知之明,才有可能知人,看得清楚人。因为我们二十四小时跟自己在一起,我们自己都看不清楚自己,要看别人就不容易。比方我们的内心有好恶、有爱憎的话,心有所好乐,不得其正,我们没有发现我们的心念偏了,那心偏了看什么人事物难免都有偏颇,那怎么知人、怎么知事?所以修身、正心,是治家、治国重要的大根大本在这里。我们看这段也是审断我们自己立身处世,有没有同样犯这些习气,进而赶紧去修正。所以我们学习古人这些教诲,重要的态度,就是每一段我们自己是当机者,对照自己的一言一行。我们假如在学「君道」的时候,心里都想那是当国王的事情、当天子的事情,那可能受益就有限了。

  我们来看当下晏子:

  【对曰。国贫而好大。】

  国家贫穷,但好大喜功、好虚荣、好面子,已经很贫穷了还常常挥霍,那铁定这国家的经济就会垮掉了。所以同样的,一个家庭决定也不能家贫而虚荣、好大喜功。我们仔细观察,一个人很好虚荣、很会花钱,都跟他小时候成长的习惯有关系,很多孩子家里面小时候挺有钱。比方从商十年、二十年过去了,家道衰落下来,没有那么有钱。可是这些年轻人二十几岁他花习惯了,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所以当父母的人、长辈的人,经济宽裕的时候,还是不能让孩子奢侈乱花钱,不然会误了他的一生。谁能保证他一生都是有钱花、富裕?而且只要小时候奢侈,福报铁定在他成年的时候花光了!所以小富从勤俭,勤劳、节俭他这一生的福才能保持下去,从这一句我们看到不能虚荣。父母要很敏锐,孩子的心形成了什么人生态度,所谓「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孩子都七岁、八岁了,长了他什么善?救了他什么失?

  而且人只要勤俭,他就懂得惜福,他就不张扬,所以这俭就很多美德。节俭的人他省下来钱,他可以去帮助别人,增长他的仁德之心。台湾陈树菊小姐她是卖菜的,那一把菜才赚一点点钱,可是她一生捐了一千多万。节俭的人有没有仁慈心?当然他父母要引导得对,他就有仁慈心。他省下一些钱,父母适时的让他去了解民间疾苦,他就可以去帮助他们。节俭假如变吝啬就不好、就不仁了。节俭的人他不贪心,所以他有道义,不义的事不能去贪。节俭的人礼很恭敬,恭敬金钱,节俭再去侍奉他的父母,这就是有礼、懂事了。节俭又传给后代,他有智慧,「勤俭为持家之本」。但是我们现在冷静看,现在把勤俭教给孩子的比例高不高?不高,「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所以爱假如没有智,没有悲智双运,想利益孩子、利益他人,都不容易。我们看这第一点,就很提醒我们不可贪名、不可虚荣。再来:

  【智薄而好专。】

  您看所有的句子,最后都回到修身跟修心上,智慧有限,还非常自专自大,这就是傲慢起作用了。其实我们想想,孔老夫子是至圣先师,没有一丝一毫的傲慢,我们有什么好傲慢的?包含《三字经》讲的,「昔仲尼,师项橐」,才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他会的,夫子不会,向他请教。孔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讲这句话是他做到了,所以他是圣人,做到再说是圣人。我们讲三人行必有我师,除非我们把傲慢放下,不然这一句话还是知识而已。所以这些教诲,最重要的能入心,变成我们的心境,变成我们的态度,这句经文就利益。所以俗话讲的「读书贵在变化气质」,傲慢真的转成谦卑,气质一不一样?你们怎么陷入沉思?气质铁定不一样,为什么?相由心生。

  而且这一句话,再从我们自己的人生来省思,传统文化的教育,这二、三代人比较缺乏。坦白讲我们现在学都叫补习有没有?就是不足在补习了,那我们怎么可以学一些,感觉态度好像比人家懂很多,甚至于问人家,你学传统文化多久了?半年。半年!我都学八年、九年。告诉大家,不能只看相上的东西,八年、九年要有一句入心才受益。可是人家才学半年,可能他是孔子的后代,人家家教很好,你不能看相。而且真实的学问是自卑而尊人,时时能尊重他人这才是学问。为什么会尊重人?因为他真正认知到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什么?一切人、一切灵性都有明德、都有本善,他都有圣贤人的明德,怎么不值得尊重!你说可是他有坏的习惯。那是习气,又不是真正他的明德。我们都学了,要用真实的去看人,不要用他的虚假,不要看着他的习气,对他有成见,那变成我们迷了,着相了,着在他的习气,看不到他的真心了,那叫认假为真。

  韩愈先生又讲了一句话,「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术业各行各业都有专门的功夫,厨师他厨艺很厉害,他是工匠他雕刻,水电工那些能力,我们假如没有涉略,没有深入,我们也不会。所以每个人体悟不同,每个人的生活能力不同,他谋生活的专业能力也不同。包含比方说我们现在在学习的君臣关系,有没有说学传统文化的人,就一定很清楚君臣关系?诸位学长,我们这一段时间都是谈「君道」,从方方面面来了解,一个为上位者、一个为领导者应该遵循的道德,看了以后觉得满身过失,我自己都没做到。所以才说不学不知道,学了吓一跳,原来比起经典,俗话讲差得一万八千里。可是自己没有学这些经典,还自我感觉良好,对,我对人都挺笑脸的,可是那些伦常自己不懂。所以活到老,学到老,这个学问其深无底,其广无边!

  我们学传统文化,甚至在跟人家分享授课,大众看到我们很尊重,很恭维我们。这个尊重、赞叹、恭维,对我们有没有影响?色不迷人人自迷,酒不醉人人自醉,赞叹不醉人自己也会感觉很舒服。我们几次跟大家有提到,夫子讲的「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你们都不配合一下,我算了一下,这句话已经应该是第五次出现,它还没达到二十一次,我要到二十一次的时候才会伤心难过。您看那些肯定、赞叹的话,听了很高兴,想一想我真的有这么好吗?不然慢慢的自己都错估自己,就审断不清楚自己的真实功夫在哪里。大家都恭敬,恭敬到最后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什么都行,管理也行,做什么事都没问题,只要有《弟子规》、有传统文化万事OK。不是的,术业有专攻,还有人生经验、历练那是很宝贵的东西。理有顿悟,事要渐修,坦白讲我们学经典的时候,顿悟了没有?知道而已!有没有悟道?往往发生一些事情自己做错了:原来经典就要用在这个地方,那叫悟道。好,原来就是要这么用,下次用出来没有?也不一定,悟道跟做到,它还有一段起起伏伏、进进退退的时候。

  我最近一直在想一句话,叫「为学第一功夫,要降得浮躁之气定」。浮躁是第一门功夫要把它降伏,要从急躁变成从容、稳重。结果我这个礼拜,好几次都因为匆忙出状况,比方便当盒没有锁紧,拿起来往外走,只拿了个盖子,然后饭盒铿锵、铿锵滚下去了,里面还装了点吃的东西,什么叫狼藉,我就知道了。你看匆忙之外,错上加错,暴殄天物,东西掉地上去很浪费。比方剪指甲,把指甲刀一拿出来,拿得太匆忙,指甲刀掉到地上,指甲刀尖尖的,喀木头的地板缺了一块,每天发生的事情,提醒自己习气在哪里。突然感觉到满身过失、习气,不知道在一天当中出现过多少次。当然也不能气馁,不然今天可能就在棉被里哭,就不能跟大家见面。还是要信任自己,但是更要把功夫,自己要在每个念头,跟每个当下当中要定下心、要沉稳。当然这个功夫,都是在我们行住坐卧当中不可散乱,不可妄想太多,一不专注了事情就出来。

  人要有定力首先要培养随时随地很专注,大家现在专不专注?我们有没有听着听着,灵魂又到九霄云外去了?您看随时随地都是道场,都是练功夫的地方。所以《弟子规》句句当中,也都是在练人的定力,「步从容,立端正」;「缓揭帘,勿有声」;「事勿忙,忙多错」。您看这些都是在生活的细节当中,培养出专注定力,比方我们读经,读着读着很容易就出去了,专不专注?所以小朋友从小就学一字一字指清楚,眼要到、心要到就不容易分神。所以人家恭维我们,我们也要很清楚自己的问题,自己有几两重,自己的长、自己的短、自己经验的不足在哪里。赶紧好学的去请教,为什么?毕竟我们责任在身,赶紧有经验、有能力才能把事情做圆满。假如我们有责任,又不好学,铁定会给这一分事业、这一件事情,添加很多的错误、很多的耽搁在里面。所以要好学、好问,不可傲慢,不可说去问人很没面子,修行一定要把虚荣放下,把面子放下。我们再看下一句讲:

  【尚谗谀而贱贤人。】

  崇尚这些下属谄媚巴结,或者进谗言的风气,轻贱了贤德之人。贤德的人正直,代表君王不肯听老实话,就疏远这些人。「出师表」当中有一句很精辟的话,我们复习一下,「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我们复习一下「谏太宗十思疏」,最精辟的一句话,这头大了,每个人觉得精辟的不同,看我们默契怎么样?「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你看一个国家的兴跟衰同一个君王,为什么发生在他的身上?一开始真诚,后来我是皇帝,我无所不能,就傲慢了,傲慢到最后,连亲生骨肉都跟他可能变成形同陌路。

  大家看这前面几句,我们复习看看整个「君道」,不可贪名,就这治贪心;然后还有「杜谗邪」,要杜掉这些谗言;然后要「尊贤」,您看不可『贱贤人』。你看这整段话,差不多把我们所有「君道」里面的重点,都含在里面。我们都很佩服古人的脑子是到底装了哪些东西,怎么一讲起话来什么重点全部都讲出来。我们相信,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厚积这些道德学问,自己又在家族、又在人生当中去历练、去锻炼,所以这些理他都领纳在心中,都可以娓娓道来。诸位学长,请你明天去劝你的领导,你准备好了没有?讲的时候,可不可以第一、第二、第三,讲得非常层次分明,让领导者听了很清晰。这要练,有时候跟领导劝的时候会发抖,有时候讲不出话来。我就常发现我们的同仁,跟我讲话都会发抖,后来我才知道因为我太凶,所以每个现象都可以发觉自己的问题。

  这里提到的就要有非常的智慧去判断,什么是正、什么是邪,什么是谗谀之人、什么是圣贤之人。在《论语》当中有一个感叹,有个大臣他三次被起用,三次被罢官,他讲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他提到因为身边的人劝他,你可以到其它的国家去当官。他说到,我用正直、忠正的为臣之道来事奉国君,只要这国君不能听正直之言,他好大喜功,他纵欲,那这被三次罢黜是正常现象。而且以这样的直道去其它的国家,也照样会被罢黜的,只要没有真正的贤君在位,这结果是必然的。大家看孔子一生希望找到一个明君,能施展整个《周礼》的政治思想,后来夫子也没有找到一个好的机缘。当然夫子一生为天下苍生,纵使没有找到机会,上天也安排他老人家把道统传下来,成为至圣先师。所以莫以成败论英雄,只要是无私无我,那个精神在天地之间会长存。接着说到,假如用歪曲的道理,甚至是谗曲的为臣态度来事奉领导者,那我何必又要离开我的父母之邦?在自己的国家就可以用枉道了,可是我不愿这么做,不愿对不起良知,不愿对不起国家。这是忠臣的告白,这也是让我们为君者、为领导者,不能再让这么好的忠臣伤心流泪,这是很大的罪过。接着:

  【乐简慢而轻百姓。】

  就是喜欢傲慢,以傲慢为乐然后轻视老百姓,看不起老百姓。我们冷静看看,我们自己有没有因为傲慢而高兴?比方我记得念书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挺严重的。学了一点东西,在同学面前展现展现,然后对方很羡慕:你会!我就说:你不会?您看那个态度就是『乐简慢』。孔子提醒我们,这个人生的心态不能偏颇掉,什么是真正有益的乐?什么是有害的乐?所谓「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什么是有益于人生的喜好?「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这样的喜悦对人生的帮助非常大,一个人时时叮咛自己一言一行符合礼乐的教化,礼乐的这些经典的教诲,那是时时都在道德当中。他觉得我今天没有放纵自己的习气,今天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圣贤人的教诲,他很充实、很快乐。大家有没有曾经有一天,反省下来都没有什么大过失,都没有什么错误的有没有?那时候感觉怎么样?今天很下功夫,明天再接再厉。道人之善,没有嫉妒心,时时能见贤思齐,进而又希望更多人受益,把他的善行赶紧讲给别人听,让大家都来效法,「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诸位学长,您早上半天有没有道过人之善?你遇到人有没有随喜赞叹谁的好,把它变成你的生活、你的习惯。再来是有贤德的朋友就非常欢喜,以文会友。

  损者三乐,我们刚刚讲的多贤友,这对我们现在修学非常重要,要有善友为依靠,互相提醒。我们是很希望能看到自己的问题,但是毕竟我们的基础没有那么好,有时候真的看不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个时候就善友为依了。损者三乐,「乐骄乐」,把人家比下去了就很高兴,口气当中都有傲慢的气息,乐骄乐。「乐佚游」,佚游就是以游手好闲,到处走来走去、逛来逛去他觉得很好玩,这就是很没有责任心,好吃懒作。「乐宴乐」,乐佚游,乐宴乐,宴乐就是喜欢大吃大喝,吃到三更半夜都不肯回去,有时还喝得烂醉躺在马路旁边。假如是北方的天气很多就冻死了,这些对德行都有很大的损伤。所以这里讲到的,我们的乐,欢喜、嗜好一定要跟性德相应,不能这些嗜好都是跟习性相应,这个人生就很可能堕落得不知道成什么样子。接着讲到:

  【国无常法。】

  国家没有固定的法律。

  【民无经纪。】

  人民都没有行为的规范,这个都要靠国君下功夫,跟群臣好好的来做出国家的这些道德规范、这些法律。宪法是国家的大法都没有做,甚至做了以后没有好好的教育百姓,那人民就不知所措了。我们看到这里『民无经纪』,「经纪」就是做人的纲纪。历代中华民族统统都有制礼作乐,老百姓很清楚怎么做人,怎么应对进退。这一百年从民国之后,就忘了做这一件大事,不制礼作乐天下会乱。所以再过一百年以后,人写历史,写我们这个时代叫什么世?乱世,怎么守礼都不知道。您看我们上一次教师的课程,好多老师都反映小朋友五、六年级,初中一、二年级都交男女朋友。您看这个现象都是没有礼教,很多欲望就像洪水泛滥,甚至他觉得很正常。我们从现在的社会现象,再看回来,老祖宗的智慧,再看回来,周公的制礼作乐,那真的不得不佩服。

  现在这种局面,谁说能够扭转乾坤?古人几千年前就讲了,礼就好像堤防,你没有制定礼乐,人的欲望像洪水冲出去,想要再扭转难度真的太高。智慧表现在防微杜渐、高瞻远瞩,当然还有一句成语等着我们,叫「亡羊补牢」。反正任何时候老祖宗都有好的教诲,让我们安住当下,尽心尽力去做就对了,「犹未晚矣」。而且真的是乱到谷底,乱到谷底的时候人心思治,不希望社会继续乱下去,人的那种善心、良知慢慢再提起来,因为苦到一定程度了,现在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所以没有别的,教学为先,得先明理才行。这个用在我们自己的家庭跟团体当中,都要制定好的制度、好的规范、好的家规。我们不能学了传统文化:人之初,性本善,不用什么规定了,大家都是很发心的!有没有道理?听起来有道理,事实上没有道理。古人学问都比我们好,都要守礼了,我们的根基没他们好,讲话都太高了不行。这里接着又讲:

  【好辩以为智。】

  喜欢争辩,觉得是智慧。

  【刻民以为忠。】

  苛虐百姓,他还当作是在考验百姓是不是忠诚。其实君仁臣忠,君不仁怎么要求臣忠?君仁了,臣忠他是自然的感应。这里也很冷静一点,就是领导者要体恤他人,体恤下属,而不是要求下属,要求便苛刻了。我们之前在讲「反身」,大家很熟悉的,「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下属有问题,我还没有教好他。比方在团体当中遇到下属出状况,我们自己是直属上司,我们应该怎么响应?跟着一起批评:对、对,给我丢脸。那这个人心就很寒!比方我们小的时候,我们做错事,爸爸妈妈过来:不好意思,我自己没教好,抱歉、抱歉。还给人家赔礼道歉,我们是惭愧至极。可是我看到现在的妈妈,孩子做不对了,人家在指正他、骂他,妈妈过去跟着那个人一起骂儿子。感觉舒不舒服?磁场对不对?你们怎么没有反应?所以您看礼都是相通的,父子、君臣、师生这些关系都是相通的。

  您看王琦老师讲了一个例子,当时候他的学生跟别班冲突,他请这学生跟人家道歉,他学生不肯,最后王老师自己给人家道歉。当下学生不肯,他自己觉得学生这么固执,自己也没教好,就给对方道歉,后来自己的学生回来就很惭愧。所以下属不对的发生了,领导者也要有承担,这是我自己没有把他带好,没有教好,这是我的过失。有担当的主管,底下的人有安全感。哪有孩子不犯错的?哪有员工什么都会,都做得对的?铁定都会出现错误的时候。所以古人为君者的胸怀,真的是我们现在要做领导的话,要效法,「躬自厚,而薄责于人」,都要求自己多,对人宽恕。

  可能又会遇到,可是我跟他讲过了,他还错!但是还错了,还是先带回来再说。不要在当下,要争个我有教过他,真的,你叫他讲,我教过他了,教过三次了他还不对。那有什么意思?讲这些话有什么意义?你要再告诉他一句,你还没讲二十一次!「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人与人能够交心了。坦白讲,刚刚跟大家讲的,「为学第一功夫,要降得浮躁之气定」,这一句就不要说我看过几次,我光讲给别人听都超过二十一次,所以我的水平是低于平均值。人家平均值是二十一次就要学会,我已经超过二十一次了还没学好。所以愈发觉自己的功夫,愈觉得不能去要求他人,自己都没好到哪里,还常常要求人。突然又接着另外想到一句,常常讲给别人听的话,叫「工于论人者,察己必疏」。很擅长于看别人问题,看自己都疏忽掉,为什么?精神都在看别人,当然就看不清楚自己了。

  所以这里『刻民以为忠』,这心态都偏颇得比较严重。人与人的相处,五伦的相处,应该是我们要求自己做,而不是要求对方做。别人对不对不是最重要的,首先自己要先做对,做对了才有要求别人的资格;自己做不对、做不好,要求人家怎么服得了。「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每一句话它有另外一面,叫不正己而求于人,则多怨。夫子,曾经有一次季康子请教他,「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让百姓恭敬、忠诚,而且互相之间会规劝向善,能使老百姓达到这样的修养,该怎么做?我们在读《论语》,感觉有时候夫子在回答好像有他心通,这句话一问,好像就了解对方的心态偏在哪里。我们看季康子为什么要问这个?老百姓应该对我恭敬,应该对我尽忠,他们应该要很懂事,怎么做?你看他问这个方法如何做,但是假如他的心态不对,那个方法也没用。

  我曾经有一次,到一个企业,去跟他们交流传统文化里面的管理思想。我还一开始就请教他们,今天我们上的是管理的课程,请问大家,你一看到管理两个字,首先你想到了管谁?他们看我不像狡猾的样子,直接回答,管员工。您看心态偏了,那些方法会对吗?徒法,你有好的方法,你没有善心是用不出来的,甚至愈用愈偏都有可能。孔子在《论语》里讲的,「其身正,不令而行」,都想到这些方法、规定,假如没想到自己先以身作则,那这些方法也没有用的。大家冷静看,很多人花管理的钱花得多不多?多得不得了!人是很不容易看到自己的问题的,你看花那么多钱没有受益。

  最近我们课程当中也跟大家有提到,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他今年应该是七十九岁,用一年多一点的时间,让日本航空从破产变成同业营业额最高,盈余多少?一千五百亿日元左右,这真是化腐朽为神奇。他的一言一行,都跟夫子讲的这些是相应的,他是无私的,他去接管日航为了什么?为了他们日本的民族。这是代表日本的一个企业,不能让它倒下来,爱国、爱民族。他跟鸠山首相讲到,我可以答应你去做这件事,但是我不拿一分钱,无私无我,尽心尽力。而且老人家常常提到,人生有六项要精进的地方,其中第一点就强调以身作则,「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接着提到了,「要谦卑,不要傲慢」,我们刚刚念那一句「谏太宗十思疏」,您看这都是相应的,都是接受古圣先贤的教诲。接着「天天反省」,像我们「君道」讲的反身,每天发现问题,修正问题,则「德日进,过日少」。

  老人家还提到「活着就应该感恩」,这个话很有道理,我们每天一日之所需,一天生活的需要,多少人的照顾跟成就,活着就应该感谢。第五点也是老人家常常,他写了一本书,《你的梦想一定会实现》,写给年轻人看的。都介绍他们一定要读一本书,叫《了凡四训》,改造命运的方法,就是要「积善行、思利他」,念念想着利益他人,利益国家社会,思利他。利他,自私自利就慢慢放下,灵性就提升,人生最有价值的,就是自己的灵性不断提升。然后尽心尽力帮助了身边的人,这是真正的自利利他的人生。再来就「放下感性的烦恼」,消极、悲观、情绪化,时时要能调整自己心境积极、乐观、进取。我们看人生很多时间,都耗在自我的折磨上,不信任自己、退缩、懊恼了。或者是情绪化,脾气上来好几天都缓不过来,这是放下这些感性的烦恼。这是日本四个经营之圣,唯一还在世间的智者。目前我了解到,光是中国大陆的大企业,有七千个企业家跟他学习,七千,而且我相信这个数字会愈来愈倍增。所以看到这里觉得世界有没有希望?这真的是商业界的圣贤,商业界的佛菩萨在给我们表演,各行各业都有圣贤。

  所以刚刚跟大家讲到,夫子在面对季康子的问题,了解到他的心态,可以提醒他对症下药,他是要求别人,转到要求自己上面,才能解决问题。夫子接着讲到,「临之以庄则敬」,君王,你面对老百姓的时候非常庄重,非常有为君者的威仪,他自然恭敬你,因为你有品德、你有礼节。为人父母者在家里很随便,慢慢的孩子对你恭敬就起不来。现在八十几岁的老人家老奶奶,您注意去观察,他们在家里,您看那个穿得多端庄,让人一看到她,就那肃然起敬,那就展现女子之德,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观察到。你看八十几岁这么端庄,二十几岁邋邋遢遢,您看那个堕得很快,没有教不行。所以「女人为天下太平之源」,假如这女子最后在家都是这么随便,她下一代怎么教?所以教女儿比教儿子还重要。你们不要光笑,有笑的可能就是有女儿的,得要为国家民族好好培养女儿。比方说你今天很尊重一个人,突然有一天你在路上、在公共场合,看到他穿着短裤,穿着拖鞋,看到吓一跳,对他的感觉有没有产生化学变化?有没有?那很自然的。对,你穿着不恭敬,人家一看,那对你的恭敬当然会有变化,所有人都一样。

  「孝慈则忠」,你要教老百姓孝顺,而且你自己要仁慈对他们,自然他们就能忠诚,这都是从根本上去提醒他。您看夫子这些话都是讲到根本,那是非常正直的话,真正有心想改过的人,就能听进去。「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这善良的风俗还得要领导者带头,把好的榜样立起来,举善。在整个大陆年年现在都有道德模范,对整个社会的风气影响非常大。我们之前看到好几个例子,有一个男士为了爱护云南的滇池,几十年如一日,他觉得那就像我的母亲一样养育我,不能让人家破坏。所以他好几次都被那些破坏整个大自然的人,打得鼻青脸肿,但他还是依然坚守滇池母亲,最后也是被选为道德模范。保护滇池保护到他的钱财都用光了!

  还有一个男子,跟一个女子谈对象,两个人感情算不错,但是还没谈婚论嫁,结果那女子出车祸,从此就半身不遂躺在床上。诸位学长,你会怎么做?这个男子就一直照顾这个女子,照顾到后来他年龄二、三十岁太大了,家里一直催他结婚,最后他开出来的条件是,我娶的人要跟我一起照顾我这个女朋友。后来真的有人嫁给他,这个女的挺有智慧,为什么?这男的有情义,这女的都半身不遂,他还对她这么有情义,这个人的人格很好。结果后来照顾了二十多年,现在是什么?是这个男的的女儿,认她作干妈,已经第二代继续照顾这个女子。所以看到这些事例都令人动容、佩服,这些榜样都树立起来。

  包含我们看「天下父母」,有一个女士好像是在山西太原,有一天(她可能是做小生意的)看到几个十几岁的孩子没有地方去,肚子很饿,看他们很可怜,煮个东西给他们吃。结果吃完他们不走了,叫她妈,才了解这些孩子犯罪,从监狱出来,社会不接纳他,后来她就把这几个人收了当儿子。最后一收,我不知道她现在多少了,两年前我看的时候好像是收了一百六十几个。其中有一个比她大一岁,还是叫她妈,她说那个人来的时候就低着头,一进来,妈就叫了。她说你先起来、起来,一起来吓一跳,你比我大,叫姐就好,不要叫妈。你看那个上了年纪的人说不行,一定叫妈,叫妈感觉心才安。这些犯罪的人,都是可怜的人,坦白讲都是缺乏爱的人。他真的遇到一个这么无私的人,这么有爱心的人能把他的善良唤醒。我们在看「天下父母」,看到那些犯罪的人,一谈到这位女士对他们的好,你看讲得眼泪都流出来。没有血缘关系,居然这么亲,那还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感化了数以百计的人。

  看到这个例子,我们在学校教书的,在做老师的,没有什么话好说了。人家又没有经过师范学院培养,教的全部都是社会当中犯过罪的人,面对的那种境界比我们不知道难多少倍,人家做得这么欢欢喜喜,这么无怨无悔。我们还每天苦水一大堆,所以有时候真的「德比于上则知耻」,您看看到这些道德模范,羞耻心就起来,不抱怨了,向他们看齐,这举善。「而教不能」,面对弱势的,面对没有能力的尽力帮他们,这样人就有爱心,劝善规过的风气就起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他们的德政当中,一定都有先照顾谁?社会当中最苦的人,「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你看「礼运大同篇」,不是理论,那是记载我们古圣先王真正做到的政治理想,他做到了把它记载下来。所以这里也是反思,领导者是体恤、是照顾、是教导,而不是要求,更不是苛刻。接着:

  【流湎而忘国。】

  『流湎』就是沉溺在酒色玩乐当中,而没有治国,那这国家铁定就乱掉了。

  【好兵而忘民。】

  喜好动武,老百姓死伤惨重都没有去体恤,古代用兵都是慎之又慎的事才对,穷兵黩武没有爱心。

  【肃于罪诛。】

  『肃』就是非常严格的,用一些刑罚判罪来杀害老百姓。

  【而慢于庆赏。】

  很怠慢于给臣子、给百姓奖励肯定,很会罚,都不去鼓励,不去奖赏。

  【乐人之哀。利人之害。】

  把别人的哀伤,反而自己还自得其乐,虐待人、伤害人,他还觉得很好玩。『利人之害』,就是靠损害别人谋取自己的利益,民脂民膏就这样去贪婪、去挥霍去。其实我们冷静这些从心地上,很可能假如孩子不教导,会是这个样子,我们从小没有教导孩子爱护动物,大家有没有看过,小孩子在折磨动物的时候,然后非常高兴?他折磨动物会很高兴,那是一个生命,有没有可能长大以后,折磨人很高兴?就有可能!所以长他的仁慈心太重要了。长他的廉洁心,您看《弟子规》讲,句句都是从小长重要的善心,「物虽小,勿私藏,茍私藏,亲心伤」,就不贪、不占为己有,这是养他的廉洁。接着讲:

  【德不足以怀人。】

  他的德行不好,没有办法让人民佩服,没有办法安抚百姓的心。

  【政不足以匡民。】

  他的政令太苛刻没有办法教导百姓,因为百姓就不认同他的苛刻。讲到这里我们就想到,夫子在《孔子家语》里面有一个故事,叫「苛政猛于虎」,就他政治太苛刻,老百姓不愿意待在自己的国家,跑到深山野岭,丈夫、儿子都被老虎给吃了,都不愿意再回到暴政之下,苛政猛于虎。所以在治理国家,要感受到百姓能不能安居乐业,在一个团体当中员工他的身心状况,也要体恤。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工作,这都是人生宝贵的缘分,应该惜缘,应该去成就、爱护彼此。

  【赏不足以劝善。】

  赏赐没有办法鼓舞人民行善,因为他都很怠慢,好的行为,他也没有马上去表扬。您看传播媒体假如今天一个人的善行,马上给他宣扬出来,整个社会风气改善很快。我们提到台湾的陈树菊女士,她的经历被报导出来,台湾小额捐款快速增加,都跟她效法。我们的经济都比她好,人家尽心尽力行善,我们都没有想到要行善,他就生惭愧心了。

  【刑不足以防非。】

  刑罚不足以防范违法的行为,老百姓也不愿意遵守法律了,因为你上位者上梁不正,他根本就没有办法心悦诚服的来遵守。

  【此亡国之行也。】

  这就是种种让国家灭亡的行为。接着点出来:

  【今民闻公令如寇雠。此古之离其民陨其国常行也。】

  现在老百姓听到,这个『公』是公家的规定法令,这个「公」也可以指景公。只要君上你现在讲出来的法令,老百姓一听就当敌人一样,仇人一样对待。那等于也是提醒齐景公,国家很危险,随时都有灭亡的可能,所以『此古之离其民陨其国常行也』。很多时代当要灭国的时候,国君浑然不知,宫殿里面还歌舞升平。所以这个人能不能自我审断,甚至于判断当中还用到贤臣。不然到时候这些佞臣都一手遮天,他完全没有知觉,那国家就危亡了。

  我们来看一段故事,在第九册一千一百一十二页。故事也是提到一个领导者,他国家都即将灭亡,他不知道自己的问题,还要责怪别人。「中行寅将亡」,中行氏这个卿大夫的家族在晋国,后来是被韩、赵、魏、智给灭掉了,韩赵魏三家分晋。我们之前讲「才德论」有提到,这个家族即将要灭亡,「乃召其大祝」,大祝就是每次管祭祀的官员。「而欲加罪焉」,你看我的国家就要灭掉了,每一年都叫你好好的祭祀,怎么会招来灭亡?那你的罪过很大,要加罪于他。「曰」,接着跟他讲,「子为我祝」,我派你来做这些祭祀,「牺牲不肥泽耶,且斋戒不敬耶,使国亡何也」。您看把自己的国家都搞得快垮了,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不觉得,还很强势。对祭祀的人说,我请教你,我每次祭祀的时候,用的那些祭品,难道不肥泽吗?不丰富吗?而且每一次要祭祀的时候,我都是斋戒,不喝酒、不吃肉,跟妻子都分房睡,这么恭敬来祭祀,怎么你帮我祭到最后,国家还要走向灭亡?

  讲到这里我们想到,林则徐先生说的「父母不孝,奉神无益」,所做跟神明的教诲都违背了,怎么可能会得到保佑?「祝简对曰」,做祭祀的官员名叫简,祝简对他说,「昔者吾先君中行穆子」,中行穆子就是中行寅的父亲,就是这个国家的先君,已经去逝。「皮车十乘,不忧其薄也,忧德义之不足也」,皮车就是战车,国家的兵车才十台而已,可是先君并没有担忧兵车不多,反而是担忧自己积的德义不够。可是「今主君有革车」,革车也是兵车,「革车百乘」,现在的车是本来先君时候,不知道超过多少倍,而您「不忧德义之薄」,不怕自己德义不够,「惟患车之不足也」,就怕兵车不够逞强斗胜。「夫船车饰,则赋敛厚」,他这些兵车、船,就是他自己个人用的一些物品,都要装饰得很华丽,所以老百姓的赋税就非常的沉重。「赋敛厚,则民怨谤诅矣」,压得老百姓没法活了,当然老百姓的怨恨、毁谤、诅咒就会产生。

  「且君苟以为祝有益于国乎,则诅亦将为损世亡矣」。假如国君您觉得这个祈祷、祝福,是有帮助于国家的,那同样的道理,一国人的诅咒也会影响国家的磁场很不好。大家有没有去过杀猪的地方?磁场好不好?人心,还有整个灵性,它的思想都会形成磁场。所以把老百姓搞得没法活了,每个人那种抱怨,就形成整个国家的磁场。接着这句话很经典,「一人祝之,一国诅之」,我才一个人在那里祈祷,抵不过一国人的诅咒。「一祝不胜万诅,国亡不亦宜乎」,那这国家亡其实也是很正常的,也不是意外的。「祝其何罪」,我有什么罪?结果听完,「中行子乃惭」,惭愧的惭,听了之后人家讲的很有道理,生惭愧心。

  当然我看到这里,也会想去跟大祝讲一下,这段话早点讲好,快灭了才讲,有点劝得稍微晚一点。当然这领导者也有关系,因为这么严重的情况,「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也没有主动去请教这些大臣。以前的臣子都是饱读诗书,都很有判断能力的,主要是他肯不肯请教。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让老百姓埋怨,这也是「陨其国之常行也」。假如我们带一个企业、带一个团体,底下的人假如都很有怨气,那这个企业团体可能也维持不久了。看不到的磁场、人心,往往是成败的关键,得要静下心来去体恤、去理解才能看得清楚。这一节课我们就先谈到这里,我们下一节课努力一点,看今天能不能把「君道」,我们跟大家分享完。好,谢谢大家。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2-7-9 16:31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s://edu.hwadzan.tv/live/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s://edu.hwadzan.tv/live/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s://edu.hwadzan.tv/live/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s://edu.hwadzan.tv/live/amtb
圣贤教育全球学习网陈大惠老师  http://www.sxjyxxw.org/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http://www.amtb.tw/
佛教藏经集 http://www.fodian.net/zjj/
狮子吼净土专修网 http://www.amtb-shizihou.org/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http://www.amtbcollege.org/
无量香光的youku播单 http://i.youku.com/i/UMTMxOTIxND ... ;order=1&page=1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http://www.amtb.org.tw/rsd/rsd.asp
因果教育弘化网 http://www.ganyingpian.com/
澳洲淨宗學院 http://new.jingzong.org/
悟道法師佛法交流專頁  http://www.shiwudao.net/
佛学视频网 http://www.fxsp.org/index.html
儒释道网络电视台APP下载  http://www.amtb.cn/amtbapp/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