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索達吉堪布:相似的佛教徒與真實的佛教徒
[打印本頁]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1-2-22 23:52
標題:
索達吉堪布:相似的佛教徒與真實的佛教徒
本帖最後由 乘璦 於 2011-2-23 08:49 編輯
索達吉堪布:
相似的佛教徒
與真實的佛教徒
趨入佛門有兩種:一種不太究竟,充其量
只是相似的佛教徒;一種則是真實的佛教
徒。
那麼,這兩種是什麼樣的呢?
一、相似的佛教徒
1、救怖之發心:
如果進入佛門不是希求解脫,而是要
麼為了避免今生的感情挫折、身患重疾、
缺衣少食、災禍重重、走投無路;要麼是
看了佛經論典之後,害怕來世墮入地獄、
餓鬼、旁生,感受惡趣痛苦。一者擔心今
生違緣,一者畏懼來世痛苦,如此只為了
驅除怖畏、救護自己而皈依,並不是真正
的皈依。縱然你已趨入佛門,在寺院或上
師前辦了「皈依證」,法也只能稱為救怖
之法,人也不可能真正趨入正道。
現在有些國家說,自己國內有佛教徒
幾百萬、幾千萬,但我很擔心這些人雖已
皈依,自己也辦了證,不過大多數只是怕
出違緣才皈依的,這樣的話,只能算是相
似的佛教徒。我有時候坐出租車,看很多
司機在車裏掛觀音菩薩像、釋迦牟尼佛像
,就問:「你為什麼掛這個?」「因為我
怕出車禍,掛它可以保平安。」還有時候
問:「你是不是佛教徒?」「是啊。」「
你為什麼皈依呢?」「因為別人說我命短
,為了長壽才皈依的。」當然暫時來講,
這也無可厚非,是趨入佛門的一種方便,
但究竟而言,他們並沒有明白皈依的目標
。
2、善願之發心:
如果單單為了今生的豐衣足食、升官
發財、身體康泰、獲得名聲、生兒育女,
或者僅僅追求來世的出身富貴、轉為天人
等善趣樂果,那麼即便已皈入佛門,法也
只能稱為善願之法,人也沒有真正趣入正
道。
暫時追求這些,佛陀雖然也開許,因
為對欲望強的眾生而言,可先通過滿足他
的所欲,最終引導其歸入解脫道。古大德
常言:「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可
是現在很多人,被前面的「欲」已經鉤上
了,但後面的「佛智」一輩子中還沒有摸
到。這種現象,如今可謂比比皆是、不乏
其數。
我就有個熟悉的人,怎麼勸他為瞭解
脫而皈依,他就是不肯:「上師,我家裏
平安很重要。我有兩個孩子,大的要找到
個好對象,小的要好好讀大學;我自己也
要平平安安;我老婆身體不好,應該讓她
健健康康;還有她爸媽經常吵架,以後不
要再發脾氣;我爸媽平安就可以,其他什
麼也不求。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我說:「你求這些也可以,但還是
要想一想解脫,這個很重要。」「不不不
,只要平安就夠了!解脫沒事、解脫沒事
,這些都不求。」這樣的人,並沒有真正
皈依佛教。
二、真實的佛教徒
只有真正認識到生死輪回皆無實義,
六道猶如火宅、羅?洲、劍葉林般可怕,
為求自他解脫而趨入佛門,才能稱得上是
真實的佛教徒或者入道者。(我們是不是
佛教徒?也應該好好捫心自問。)
現在很多人依靠上師的加持和恩德,
修行雖有種種情況,但理論上應該比較明
白。在整個六道輪回中,三惡趣誰都不會
羡慕,而三善趣——人間、天界、非天,
也沒有必要去希求。那天有個人跟我說:
「如果有來世,我就……」我聽後有點生
氣:「你學佛這麼長時間,還對來世貪求
啊?」他馬上說:「不是不是,我不是這
個意思。我今生肯定能解脫,只是說這輩
子『萬一』沒有虹身成就,『萬一』有來
世怎麼樣。」
世間人常說:「如果有來世,我就…
…」好像是另一種語氣。但是作為修行人
,我們應該想:假如即生沒有解脫,來世
一定要繼續修行,誠如《極樂願文》所說
,要像重罪的囚犯從牢獄中解脫出來一樣
,義無反顧地想逃離輪回。有了這種想法
,才算是真正的佛教徒。否則,不要說居
士,就算是出家人,身披三衣、袈裟,頭
剃得光光的,平時住在寺院裏享用信財,
若還特別羡慕世間八法,根本沒有解脫的
意念,也不是真正的佛教徒。
當然作為凡夫人,想長期保持出離心
不退,有一定的困難,但即便如此,至少
也應偶爾生起解脫的念頭,知道輪回沒什
麼可貪的。不然,這麼長時間以來,你若
從來沒想過超離輪回,就肯定不是佛教徒
。
不是佛教徒的出家人是什麼樣的?不是
佛教徒的居士是什麼樣的?有時候真的要
觀察。有些人認為自己不但是出家人,而
且境界很高很高。其實且不談你很高很高
的境界,首先你是不是個佛教徒,就值得
好好觀察。
本文摘自《前行廣釋·第二十一節課》
引用:
http://big5.xuefo.net/show1_50304.htm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1-2-23 08:44
本帖最後由 乘璦 於 2011-2-23 08:47 編輯
當然作為凡夫人,想長期保持出離心
不退,有一定的困難....
說得好實在哦~~我雖然有發願要往生西方,也有做功課,可是有時看到美好的情景也會忍不住想其實在人間也不錯,可以和家人朋友們在一起,很幸福美滿吔,但
世上可有永恒不變的嗎?
宋代的文學家蘇軾曾云: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就這樣我的心常在世間俗情和西方佛土間搖搖擺擺,舉棋不定,我想目前應該還不算是真實的佛教徒吧...因為出離心還不是很重...
傳說在此邊過去的十億佛土,有個極樂世界那邊有個美麗的蓮花池,裏面的蓮花很妙!!只要您發願往生西方開始念佛,極樂世界就有一個註明您姓名的蓮華,您精進它就榮,您懈怠它就枯萎,這真是妙~感應道交妙呀~
所以當我有時心退轉時就會趕快想~~糟了~糟了~~西方之蓮又要枯了,要趕快提起正念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要記得幫我澆花~~不是啦~~是幫我加持啦~~
在此附註個
淨土聖賢錄的公案~
越國夫人王氏。哲宗從父荊王之妻也。專修淨土。
晝夜無間。導諸妾婢并志西歸。中有一婢獨懈慢。
夫人曰。不可以爾一人。壞我規矩。擯之。婢悚悔。
遂發憤精進。久之弗倦。一日謂同事曰。吾其行矣。
夜聞異香滿室。無疾而逝。越宿。同事者告夫人言。夜夢化去之婢。
令致謝夫人。幸蒙訓責。得生西方。感德無量。夫人曰。
彼能入我夢。乃可信爾。其夕。夫人夢婢致謝如前。
夫人曰。西方可至乎。婢曰。可。遂導夫人行。頃之。
見一大池中有蓮華。大小間錯。或榮或悴。
夫人問其故。
婢曰。
世間修西方者。纔發一念。此中便生一華。勤惰不同。
榮悴亦異。精進者榮。怠廢者悴。若歷久不息。
念熟觀成。形消神謝。決生其中。
中有一人朝服而坐。
寶冠瓔珞。莊嚴其身。夫人問曰。何人也。婢曰。楊傑也。
又一人朝服而坐。其華頗悴。夫人又問何人。曰。馬圩也。
兩人俱修淨業。事具本傳。夫人曰。我當生何處。婢導之行。
可數里。望見一華臺。金碧晃耀。光明洞然。婢曰。
此夫人生處。乃金臺上品上生也。既覺。悲喜交至。
其年遇生日。晨起。秉爐爇香。望觀音閣而立。
諸眷屬方趣前為壽。視之則已化去矣(樂邦文類)。
以上引用自淨土聖賢錄卷九: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X78/1549_009.htm
作者:
梅僧
時間:
2011-2-23 18:05
好文章!
我也常常跟初學這麼勉勵,要好好思維「出離」義!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1-2-24 09:31
本帖最後由 乘璦 於 2011-2-24 10:08 編輯
阿彌陀佛,隨喜讚嘆梅僧大德的慈悲及智慧~
我也常常跟初學這麼勉勵,要好好思維「出離」義!
只是在家居士羈絆多,不似出家師父可以完全出離;一般像男眾重事業,女眾重感情,如果學佛者在自己的事業或家庭上和佛法產生衝突及矛盾時的自我調整真的要一番工夫,畢竟維摩詰居士的修為非常人可達!阿彌陀佛~
作者:
梅僧
時間:
2011-2-24 11:05
乘璦師姐您客氣了!
您能學佛,親近善知識,就是大福報人了!
末學完全是個「學生」,但是難免遇到「剛入學」的同學,
還是可以依老賣老的提醒一下啦。
其實自己也是常常「腦袋打結」,無明了起來啊!
話說回來,很多學佛的人(包括末學),常常會忘了:
為什麼要學佛?
要學佛的什麼東西?
先後順序如何,才最有效率?
要是學習方法錯了,那真可惜接觸佛法了!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1-2-24 21:07
阿彌陀佛,梅僧大德好
在家居士學佛能如您這般修為者,著實不簡單~隨喜讚嘆!!
看了您的答覆,末學真的是慚愧!!慚愧!!
雖然常說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但..真正體會又有幾分?
感恩指導,謝謝!!
作者:
釋大寬法師
時間:
2012-11-16 22:53
索達吉堪布:相似的佛教徒與真實的佛教徒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