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众生相的讲记敬摘点滴20219162223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1-9-16 22:25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众生相的讲记敬摘点滴20219162223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众生相的讲记敬摘点滴


...造的什么罪业?灭法的罪业。灭佛法果报在无间地狱,阿鼻地狱,你说多可怕!所以出家不能随便。印光大师一生不敢给人剃度。为什么?他了解,我给你剃度了,将来你败坏佛法的家风,你堕地狱,剃度师要负责任,得背因果责任,你为什么收这个徒弟?收了之后你为什么不教他?收了之后你能教他,以身作则,他不遵守,他破戒,罪过是他的,老师没有责任。老师要没有做好榜样给他看,没有好好教他,老师要负责任。印光大师一生不敢给人剃度,他只收学生,你去学他会教你,他不给你剃度。印祖这种表法也是给我们看的,有很多人要跟我出家,要我给他剃度,我不敢,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好在我们讲经教学五十六年没中断,你不肯学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要肯依照经教修学你是个好法师,你这一生,特别是净土法门,决定得生净土,能生净土是无量功德。
  所以相应两个字非常重要,身语意起心动念像不像佛?佛是不起心不动念。佛与一切众生相应,善的众生相应,恶的众生也相应。统统给他纯正的表法,善的看到了,欢喜跟他学习;不善的看到了,提高他的警觉,让他生惭愧心、真正忏悔心。忏悔是改过,最重要的是后不再造,这叫真忏悔。忏悔之后还干,那就错了,那不是真忏悔,那是欺骗佛菩萨,这果报都非常不好,不能不知道。如来的意,身口意,意没有了,有阿赖耶才有意。如来转八识成四智,如来要是讲,譬如我们说起心动念,全是智慧,真实智慧。自性般若智慧注照遍法界虚空界,这个智慧是常寂光,常寂光是遍照法界。所以法身如来,梵语称为毗卢遮那,毗卢遮那的意思光明遍照,光明遍照就是法身。法身没有形相,不能说它无,为什么?它能现相,起作用它就现相,不起作用它就没相。所以无相无不相,无相是体,无不相是起作用。所以才有相应,不相应菩萨不知道,相应菩萨就知道,护念这些菩萨。所以,「为令众生身口意三业顿契如来三密,故即身成佛。故密宗亦称相应宗」。
  ...(●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八十四集))


...全知道。他确实有时候显了一点小神通,我们在他日常生活当中能看见,真得自在。所以,「本身恒常修习无量无边相应之行」,也就是用我们的话来说,老和尚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阿弥陀佛相应。
  『成熟菩萨无边善根』,「善根者,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这叫根。「又善能生妙果,出生余善,故谓之根。」这是善根的意思。大乘经教里头一般讲善根,就是身口意三善根。十善里面最后,不贪、不瞋、不痴叫三善根;反过来贪瞋痴叫三毒,世间所有一切不善法都是从这根生的,现在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的,贪瞋痴,后面还有两个,傲慢、怀疑。三毒是俱生烦恼,从哪来的?一念不觉而有无明,这时就形成,阿赖耶变现出来的。从阿赖耶变现出第七、第六、前五识,《金刚经》上说的我见,就是指的这个。这个难断,这个要断了就是法身大士,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没有到这个程度,他能破四相,《金刚经》前面所说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真正破了,须陀洹就开始,到阿罗汉就圆满。但是破四见没那么简单,破四见,圆教初住菩萨开始,到等觉圆满,连习气都断了。
  末那第七识,第七识是什么?四大烦恼常相随,第七识它的本质就是这四样东西。第一个我见,不是身见,他不执著身,他有我见。有我见就是一般人讲有灵魂,身体没有了,他还执著有个我。这个我有形状,无表色,它不是物质,它还是属於色法,有相当禅定功夫的人能看到。像有些人通灵,能看到鬼神,那个身都是属於我见,它不是身见。修行人称为灵性,一般人我们统称灵魂,他执著这个东西。从我见生我爱,我爱就是贪,所以三毒烦恼,贪的核心是什么?情执,比什么都重。有我爱就生出我慢,傲慢,慢是瞋恚的核心。最后一个是愚痴,我痴。我痴的核心是什么?是怀疑。所以佛说思惑是五个,贪、瞋、痴、慢、疑。要断三毒烦恼从哪里断?要从欲望上下手,欲望里面最严重的爱欲,要...(●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八十四集))


...自於幻不迷」,这些魔术师他变的这些幻相,他清楚是假的不是真的,他不迷。「以知幻虚故,佛观世亦然」,佛看六道轮回,佛看十法界,就像幻师看他变的这些幻术一样。「亦正如」,《圆觉经》上这两句话说得好,「《圆觉经》曰:知幻即离,离幻即觉」。知幻就离相,这个离是不把它放在心上,事上有,心上没有,离幻就是觉,自性觉。「故於幻相,无著无得」,没有得失的念头,决定没有执著。「文中盛赞大士之权实二德」,皆能示现是权,,实无可得是实,真实的。下面两句经文是「合」:
  【此诸菩萨。亦复如是。】
  『此』是指现前这一会,无量寿会这些菩萨们,他们跟《圆觉经》上讲的一样。「会中诸大士,皆圆具此权实二德」,圆满具足。
  我们再看第二段,前面示相无得,这个地方说得更深一层,「超情离见」。这一段经长,文长,下面分为七段,第一段「通达性相」,经文只有两句:
  【通诸法性。达众生相。】
  「通」,没有障碍,「达」是明了,通达可以合起来讲,通达诸法性,通达众生相,诸法性是真的,众生相是假的,这个才能超情离见。情是妄想执著,见是把假的当真的,看错了。如何能超越虚幻的情见?第一个要通达性相,经文『通诸法性,达众生相』。法性,在哲学里面讲叫本体,世出世间一切法从它而生,它是能生能现,大乘教里头称它作法性。佛说法性的名词很多,「又名实相」,实相是真相,永恒不变的相,那就是无相,又称为「真如」,又称为「法界」,又称为「涅盘、实际」,下面一个「等」,大乘教里这一桩事情,佛说的名词说了几十个。为什么一桩事情说这么多名词?这里头有很深的意思,叫我们不要执著名字相,名字是假的不是真的,无论说什么,只要说这桩事情就行了,都对,不要执著名字相。老子所说的「名可名,非常名」,它本来没有名字,为了说话方便起见,给它假设一个名字,说名是假名,不是真的。我们就晓得,懂得这个意思,名字相要舍掉,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这是一个念头,是染污的,是分别、是染污,障碍我们见性。真正见性,这个东西要放下。
  「性者,体也。一切法之自体,名为法性」,法就是一切法,体是自体,一切法的自体叫法性。「...(●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八十四集))


...,想得再多,不是佛的意思,为什么?佛没有意思,你怎么会起那么多意思?讲解的时候,讲解的对象不一样,所以你讲解的意思也不一样,没有两个同样的意思,妙就妙在此地。所以佛经只许可读诵,不要去研究里头的意思,愈研究愈糟糕,把它变成世间法,把它变成知识了,佛学知识,那不是经典。经典是可以帮助你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你把它当作知识,永远不会开悟。所以佛法,特别是大乘,跟中国传统的学术,用现在要用一般人用的理念、方法来学学不到,中国传统学术是圣贤教育,他不会成圣、不会成贤,佛经,他不会成佛、不会成菩萨,统统是凡夫。这个道理要不搞清楚、不搞明白,佛法难了。
  斯里兰卡强帝玛国师这两天到这儿来看我,我就跟他谈佛教大学的教学理念跟方法,我得慢慢给他讲,慢慢让他明白。他在台湾,台湾佛学院学了不少年,在台湾住了二十多年。佛学院学到的什么?常识,皮毛的知识。像这些经文,法性、众生相,很难讲清楚,为什么?没入这个境界,怎么讲?契入这个境界,晓得这个字句都是活的,深说浅说、长说短说,没有不自在。听的人,听的人必须具备的条件,真诚心,没有真诚心他听不懂,要有真诚心;要用清净心,要用恭敬心,也就是印祖所说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对大乘、对经典、对老师没有诚敬心,佛来教你,你都得不到利益。如果有十分诚敬心,老师差一点,老师没有开悟,他也很认真给你讲,你听了会开悟。讲的人没开悟,听的人开悟了,什么原因?真诚心。这个例子有。
  所以自古以来在中国,每个朝代青出於蓝的很多,学生成就超过老师,老师也以此为荣。老师没有嫉妒心,不会障碍学生,希望学生将来都比我强,都超过我,老师常常有这个心,这个心是真心。如果有吝法,不希望有别人超过我,教学的时候也要留一手,这叫吝法,吝法的果报,生生世世愚痴。好的学生个个知恩报恩,学生再...(●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八十四集))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