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享受的讲记敬摘点滴20219151952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1-9-15 19:53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享受的讲记敬摘点滴20219151952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享受的讲记敬摘点滴
...点像济公,真的是圣人。一般法师跟他相处,都轻慢他,以为他不守清规、不守戒律,随随便便地,而他是四相皆破除。我们是凡夫,怎能看出圣人的境界,因此对于一切众生,无论在家出家,皆应常存恭敬心。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讲得很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发心修行,照顾自己都来不及,那有闲功夫看别人的过失。如果我们见到这些菩萨乘人有所违犯,而举发其过失,这就是欺骗世尊。
第二:“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于菩萨乘人。戏弄讥嫌恐惧轻贱。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这一段说明四桩事,皆是轻慢。佛在大乘经里常教导我们,尤其《华严经》说得究竟圆满,修学大乘的人,除自己之外,所有一切众生皆是诸佛如来,要用如此的心态看待。五十三参明显的教我们,学生只有善财童子一人,他没有同学。此一示现用意很深,因为同学之间可以开玩笑,不必那么尊重。若除自己一人之外,皆是老师,皆是善知识,则不能不时刻保有尊敬之心态。
诸佛菩萨当然是善知识,是老师;而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过去、现在、未来’是一,不是二。未来佛就要看成现在佛,一样的尊重,十大愿王一切恭敬的心才发得起来。‘一切恭敬’正是性德圆满的显露。‘戏弄’是开玩笑,‘讥’是讥刺,‘嫌’是嫌弃。如果还会讨厌或轻视一个人,我们的性德就被烦恼遮盖了。必须将一切众生看作诸佛,才能做到‘礼敬诸佛。’‘普贤行’在大乘菩萨行之上,道理就在普贤的心是真实、清净、平等。我们常犯这些过失,所以‘礼敬诸佛’的修习,对我们而言是高不可攀。
佛在《华严经》上这样教导我们,是不是有些勉强?丝毫不勉强!佛教化众生真的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一心恭敬、普遍恭敬是性德自然的流露。换言之,凡是明心见性的菩萨、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一位不是这样的。因为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没有差别。大乘经上常说,十法界依正庄严皆是自性的流露与变化,所以法界确实是平等的。凡夫之所以不能见性,就是在平等法界里起了高下之心,妄生执有,而起迷惑。由迷惑,起高下之心,起分别执著,皆是我们自己的过失。
学佛就是要恢复自性,宗门常讲‘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学佛就是要恢复自己本来面目,这必须将妄想、分别、执著一齐除去。佛教导我们从‘礼敬’做起,儒家的教育也从这里入门。《礼记》第一篇首句:‘曲礼曰:毋不敬。’可见世出世间圣人教化众生,概念与方法上几乎完全相同,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正如谚语所说:‘英雄所见,大略相同。’《礼记》编辑成书时,佛法还未传来中国,可见他们教学的起步完全一致,都是从‘礼敬’著手,戒除我们的轻慢心。
学佛功夫得不得力,就看我们对人、对事、对物、对一切众生,恭敬心是不是与日增长,轻慢心是不是天天消除。果然如此,我们的功夫就得力,真有进步。如果处世待人接物的毛病丝毫也没改掉,念再多佛号、经文,也是白念,正是古德所谓的‘喊破喉咙也枉然。’没有消化,没有体悟,没有将经典的理论与教训,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读经就白读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还是造恶业。造恶业的果报太可怕了!
第三:“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见在家出家菩萨乘人。以五欲乐游戏欢娱。见受用时。终不于彼伺求其过。常生信敬起教师想。若不尔者。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这一段范围更广了,偏重在家菩萨,他们担负度众生的责任。在家人‘以五欲乐’,‘五欲’是财、色、名、食、睡等享受。在家菩萨示现的是在家人的榜样。‘游戏欢娱,见受用时,终不于彼伺求其过’。一般愚人见在家菩萨在五欲里享受,也生嫉妒障碍,便找他们的毛病、过失,恶意诽谤。所以,在家人弘法利生比出家人难得多。同样在台上讲经说法,出家人讲得不好,大家还是恭敬;在家人讲得再好,听众对他的恭敬心总要减几分。这样的心态令自己得不到利益。
四众弟子发心弘法利生,都要受到尊重,因为他们是代佛说法。居士讲经说法也称之为法师,只要上台说法都称‘法师’,不一定是出家人。若称比丘、比丘尼,就一定是出家人。如果恶意诽谤他们,就是谤佛、谤法、谤僧。‘僧’也不分在家、出家,僧是‘僧伽耶’,梵语音译的,意思是‘和合众(团体)。’无论是在家人或出家人的团体,遵守六和敬,皆称作‘僧团’。寺院许多出家人住在一起,假如不依六和敬修行,出家人也不够资格称‘僧’。‘僧’一定是和合的团体,被尊称为‘众中尊’。‘皈依僧,众中尊’,就是一切团体中最尊贵的。团结合睦的团体值得社会大众尊敬。
如一家庭有四个人,四人都修六和敬,这个家庭就是僧团(和合的团体),诸佛护念,龙天拥护。诸佛菩萨、龙天护法见到和睦相处的团体,无论大小都尊敬。因此,居士讲经说法,我们决定不能有分别心,更不可以故意找麻烦,否则自己得不到法益。
一九七七年,畅怀法师邀请我到香港讲经。初到第一天晚上,畅怀法师就向我提出警告,一般外地来香港讲经的法师,都要经得起考验才行。这里有些听众是专门找麻烦的,他们听经听了一半发问题,故意为难法师,让他下不了台,所以一些老法师到此地都有这个顾忌。他说:‘你还年轻,也不很出名,来听经的人可能只有两三位,要有心理准备。’我说:‘我不在乎!没有人听经,还有桌椅板凳在。’
头一天来听的人不少,大家是来见见面,看看是什么样子。那次我连续在香港讲了四个月—《楞严经》,每天都满座,找麻烦、捣蛋的人听说也都在座,但从未发一个问题。所以畅怀法师说:‘你的法缘很殊胜,非常难得。’这些找麻烦的人还请我吃了一次饭。这种人就是‘于彼伺求其过’,分明是来找麻烦,看你那些地方讲错或讲得不清楚,他就发问。
‘常生信敬起教师想’,我们对于讲经的法师,无论在家、出家的法师,应当常生信心、尊敬心,当作自己的老师看待,才能真正得到利益。‘若不尔者,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第四:“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于菩萨乘人。悭亲友家及诸利养。恼彼身心令其逼迫。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这一段文,也是现代人常犯的毛病,见到亲友供养法师,心里就难过。认为他们对法师供养太过分了,于是起心障碍,令修供养的人生烦恼,法师也生烦恼。特别是不信佛的亲友,他们看你迷了,赚钱不容易,轻易就被别人骗了。
现在佛教确有骗人的,许多打著佛教招牌到处招摇撞骗,我们要有能力辨别正法与邪法。众生没有智慧,总是听骗不听劝,认假不认真。凡是假的,也有声势浩大,场面很热闹。反而一些真的佛法,道场冷冷清清,此乃因为不求名闻利养,不愿多生事,‘观法如化,三昧常寂’。这是末法时期的现象,我们都应当知道。
有人供养弘扬正法的大德,我们应当生欢喜心。须知接受供养,相当不容易!佛在本经具体说明,弘经的大德们接受供养的过失,无量无边。所以,佛教导我们应当发‘无希望心,修法布施’。弘法利生绝不希求恭敬供养,不能因为那个地方利养多,就到那里弘法,这个地方供养很少就不去,那就大错特错。心不清净,自度的能力都没有,怎能度他呢!凡...(净公上人弥勒菩萨所问经要义)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