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1-9-7 20:38
標題:
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敬摘自《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第四O一集)
http://ft.hwadzan.com/media/flv/02/02-041/02-041-0401.flv
http://ft.hwadzan.com/media/mp4/02/02-041/02-041-0401.mp4
http://ft.hwadzan.com/media/mp3/02/02-041/02-041-0401.mp3
来源:
http://ft.hwadzan.com/dv.php?sn=02-041-0401&lang=zh_CN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四O一集) 2016/11/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1-040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九百一十五页倒数第二行,科判癸二,「劝他当省」,经文分三段,第一段,「生死顾恋」。请看经文:
【更相瞻视。且自见之。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妇。更相哭泣。一死一生。迭相顾恋。】
这段经文不难懂,但是决定不能疏忽,为什么?如果疏忽了、没有注意到,很容易造成往生净土的障碍,我们想到这一点,就知道经文字字句句都很重要,这是不能不知道的。请看念老的注解,「殊不知生死之事,必自见之,父子、兄弟、夫妇,死别之时,互相哭泣,无得免者」。念老下面告诉我们的,为我们开示的,「世人愚痴贪爱」,这是过去的社会,现在人与人的关系非常淡薄,我们看到、听到,电视里头也常常有报导,夫妻真的是儿戏,结婚不到两个月离婚了,这不是儿戏吗?那种恩情义都没有,人真叫糊涂到所以然处,非常可悲。
父子,前面我们读过,「先人无知,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这四句话要熟记在心头。这个世间的日子不好过,挫折天天有,要怎么看待?这四句话念一遍,心平气和,没人教。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有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从哪来的?从几千年来世世代代都受过教育,教育不仅仅只包括读书,不读书他也受到良好的教育,为什么?古老的社会,每个人从小思想言行都受过最好的薰陶,没有念过书不要紧,你看看你家里的父母、祖父母、叔叔伯伯这一家人,日常生活当中你就学到了,他们都把经书里面的教训落实在生活,做到了。
我这个年龄沾一点边,那个时候民国建国十六年,也就是说我们把传统的教育丢掉十六年了,可是社会风气还在,我们在那种环境、风气薰陶之下出生成长,看到了,看到父慈子孝,看到兄友弟恭,看到夫妇和合,家庭美满,这家和万事兴。这不是在学校教的,这日常生活当中看到的,每个人都是榜样。这种风气到什么时候没有了?抗战时期还有,胜利之后没了,再也看不到了,人与人那种情义没有了。我这一代还懂得师徒如父子,我对於老师、对於老师的夫人,心目当中跟父母没有两样,老师的儿女跟我们亲兄弟没有两样,现在找不到了,现在这个社会普遍看不到了,极少数也不容易遇到,很难得,这叫世风日下。善良的风俗习惯在这个时代断绝了,现在这个世界社会刮的是西洋风,向西方人学习,跟中国传统文化完全相反,这个日子怎么过?不读书,你对於中国传统文化毫无所知,看到现代的风气跟西方没两样,完全学过来了。人情,过去有一句话说人情如纸张张薄,还有,现在张张没了,一张也找不到了。现在人与人之间什么关系?利害的关系,就两个字。不是利的结合,就是害的结合。
学佛的人真正读经,读圣贤书,可以在书里面找到,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里头找不到。但是学会了伦理道德,明了因果教育,虽然世风败坏了,我们还认真努力去学习,把伦理道德做出来,不吃亏,不会上当。我们相信因果,吃亏上当那是还债,过去生中我跟他往来,我占便宜他吃亏,今生遇到了,他占便宜我吃亏,一报还一报就了了,决定不能怪他。教育,至少我们丢掉五代了,二十年是一代,五代是一百年,没人教。我这个年龄,虽没有人教还看到,小时候看到。如果从小看到了就很认真的学习,一直到现在还没有丢掉,这个人有福报,福报从哪来的?比古人比不上,比现在人好,还有点良心,善的念头比不善的念头多;说话,说好话比说坏话的人也多;身体,干好事比干坏事的也多,这就好。做到纯净纯善,那是修行人,那是有功夫的人,没有功夫的人做不到。
修行一定要记住这两个字真正的意义,修是修正、是修理,行是错误的行为、不好的行为,不好的思想是意业的行为,不善;言语,口业的行为;动作是身业的行为,身语意三业行为不正,行为错误了把它修正过来叫修行。人生在世要有个目标,要有个方向,他这一生会很快乐,如果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盲目在大海里头漂泊,心不踏实,疑虑很多,没有安全感。这人世间是个大海,风气是波浪,你能有立足之处吗?你能不漂泊吗?做不到。做中国人,现在讲还得很幸运能遇到古圣先贤的教诲,这里头告诉我们人生的方向、人生的目标、人生的意义,你好好去学、好好去读。为什么要去学?为什么要去读?你有这些机会时间去读诵、去学习,这就是接受古圣先贤的教育,你走的道路是圣贤的道路,你的目标是成圣成贤。
成圣成贤与地位不相干,与财富不相干,你这一生确实能得到幸福快乐,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这个身包括口,包括意,就是身口意三业没有过失,你多快乐,你多幸福。确实,夫子的一句话,第一句话,《论语》,「学而时习之」,从古圣先贤那里学来,习是怎么样?落实了,落实在我心里,就是纯正的思想,善念,在念头上。存好心你才会说好话,你才会行好事,这就做好人。做好人,夫子说的,「不亦说乎」。真正做好人,好人快乐,好人没有忧虑,好人没有烦恼,好人没有怨恨,好人没有嫉妒,他快乐!纵然是乞丐他也会非常快乐,他没有地位,他没有财富,乞丐过生活快乐,有真快乐的。
早年我们在台中学佛,跟李老师,老师说了个故事,我忘掉了,姓名忘掉了,有名有姓,而且就是民国初年的人,是个要饭的乞丐。儿子经商,做生意发财了,有很多人说他,你这个儿女,你爸爸在外面讨饭,你有这么多的财富不知道供养爸爸,说他不孝。他派了好多人到处去找,把爸爸找回来了,找回来在家里供养他吃住,还有人伺候。他爸爸在家里住了一个月,当人家没有防备的时候,他又溜了,又跑去要饭了。什么原因?快乐!每天游山玩水,心里头一点牵挂没有,快乐。
李老师当时把这桩事情讲给我们听,我能够感受到,所以人活在世间要什么?要快乐、要幸福。贫贱有贫贱的快乐,富贵有富贵的快乐,人到无求品自高,对这个世间没有希求,随缘度日,逍遥自在,那不是有钱买得来的。这是什么?清净心,圣贤的品德他统统具足,夫子的温良恭俭让,乞丐做到了,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什么都能让,一生心里头没有怨恨,没有冤亲债主,全都化掉了,他怎么不快乐?他在家庭里面感化一家,家庭有个圣贤人,好模样,日久天长,个个人都学会了,贪瞋痴放下了,仁义礼智信落实了,他怎么会不快乐!佛菩萨阿罗汉为什么出家?出家要是苦,谁愿意干?没人干,出家一定快乐,真乐,他不是假乐,法喜充满。他每天用的真诚心,他没有必要欺骗别人,他样样放下了。你有贪瞋痴,他没有贪瞋痴;你有贡高我慢,他没有贡高我慢,处事待人接物一团和气,他所需要的就跟出家人一样,一钵饭而已。你以金银财宝要布施给他,他不要,他告诉你这个没用,天冷了不能当衣服穿,肚子饿了不能当饭吃,要这干什么?所以连乞丐也能把圣贤大道落实在自己生活上,成圣成贤,给社会做出最好的榜样,他才能教学,积功累德。
圣贤人有地位、有智慧、有道德、有能力、有财富,一生无论从事哪个行业,行菩萨道,快乐。菩萨救苦救难,最重要的救苦救难怎么救法?最好的方法、最重要的方法,办学。中国历史上出现一个武训,从前小学教科书里头有,现在大概没有了,以前有,我们读小学的时候有,读过武训这篇教科书。叫化子,人家供养他的钱,他拿来办学校,请这些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来教书。他自己没有受过教育,所以沦落到乞丐,乞丐也要兴学、也要办学校,自己没有能力教,有能力教的人,去跪到他门口长跪,求他出来,感动人。一个乞丐不为别的,为下一代著想,你说这个多伟大,这些富有人家都被他感动,不止办一所,乞丐也能作圣人。孔老夫子一生办学,武训也能做到,夫子是自己教,武训是请别人教,真诚恭敬心去礼请,每个老师都负责任,都把这些孩子们教好,不容易。
人在世间,头等大事就是知道有生有死,这段经文就告诉我们这个信息,任何一个人无法避免的,生死之事,必自见之,你亲身去体会,父子、兄弟、夫妇,死别之时,互相哭泣,谁能够避免?没有一个。念老注解里面告诉我们,「世人愚痴贪爱,不知世间万物,都是幻梦空花,误为实有」,这是一段,把这世间看错了。
现在科学家告诉我们,我们六根所见到的境界,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体的觉触、第六意识的起心动念,六根在六尘境界上造业,为什么造业?迷了。为什么说他迷了?他不知道事实真相。事实真相是什么?六根所接触的境界是假的,六根自身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很难懂,怎么会是假的,明明是真的东西怎么是假的?
难得,今天量子力学家告诉我们事实真相。真相是什么?我们就用电视做比喻,大家好懂。我们把电视屏幕打开,电充得很足,萤幕放光了,再把频道打开,画面出现了,有声有色,眼睛看得清楚,耳朵听得清楚。你要晓得,这个画面它存在的时间多长,那就是它的命运,这个大家知道。现在电视这个画面,一秒钟一百次,换了一百次,也就是说它存在萤幕上的时间,只有百分之一秒,你说它是真的还是假的?这百分之一秒里面,决定没有两个画面是相同的,张张不一样。那我们看这个小框子好像是没有变化,是相同的,对。但是我们这个大房间里面就不一样了,有明有暗,有明的你看见,暗的你没有看见,不一样;再扩大到我们住的这个小镇;再扩大,我们住的这个城市;再扩大到地球,决定找不到两个画面相同。所以你把它放大就明白了,就知道这个东西,佛在经上讲的梦幻泡影,《金刚经》上的话,没说错,今天量子力学家把佛这句话证明了。
佛经上有,《菩萨处胎经》,释迦牟尼佛问弥勒菩萨,「心有所念」,凡夫动了一个念头,我们动个念头,这个念头里头有几个细念,就像电视的屏幕一样,有多少个微细的念头、微细的画面,组成现前我们能感觉到的画面,微细的没有感觉到,但是它有,它是这个色相的根本。佛问这一句话问得好,一念,打个妄想,一念,这里头有几念,有多少个微细念头?有几相(相是物质现象)?有几识(识就是八识五十一心所)?弥勒菩萨回答得好,一弹指,一弹指时间很短,有多少个念头?三十二亿百千念,单位是百千,百千就是十万,三十二亿乘十万,我们把它乘出来,答案是三百二十兆,不是三百二十万,不是三百二十亿,是三百二十兆。也就是说明,物质现象,我们的念头,念头的现象,统统都没有离开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一秒钟它生灭多少次?这画面换了多少?一秒钟换了二千二百四十兆,一秒钟。一秒钟有二千二百四十兆个画面,哪一个画面是自己?如果说都是,那这个我可太多了,一秒钟里面出现二千二百四十兆个我,出现我这个身体,二千二百四十兆个身体,每个身体都是我,那我太多了。那要不是我,不是我是什么?佛的答覆梦幻泡影,你怎么可以把它当真?全没有。
谁知道?佛知道,法身菩萨知道,三贤菩萨不知道,法身菩萨知道。法身菩萨开悟了,「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个人知道了,无明没破你不知道。像我们没破无明,我们这个知道是听佛说的、听菩萨说的、听祖师大德说的,我没有证得这个境界。我们确确实实愚痴贪爱,六道凡夫,不知道世间万物都是幻梦空花,误为实有,误会,天大的误会。我们在这里头是什么?真的是在作梦。梦你容易懂,你有作梦的经验,我们睁开眼睛是在作梦,对於真相一无所知,还在这里头争名夺利,造恶业,明白了,布施供养造善业。恶业来世三恶道,善业来世三善道,出不了六道轮回,六道里头的苦够你受的,怎么办?所以学佛第一个目的是要离开六道轮回。你在佛陀这个学校里,小学毕业了,在佛法里名词叫证阿罗汉果,你超越六道轮回了,要真干,你要不超越六道轮回,你就错了。
我们遇到的法门无比的殊胜,这是无量劫修来的,没有这个缘分你遇不到,你遇到有坚定的信心,没有丝毫怀疑,信愿持名,一直念下去,求生净土,没有一个不成就,这是对的。真正觉悟了,这一生一定掌握,我要往生极乐世界,那就超越六道,不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
六道从哪来的?执著来的。十法界从哪来的?分别来的,我们在一切法里头不分别不执著,样样都明了,智慧,知道一切法相有体无,即空即有,非空非有,是它的真相。这些现象从哪来的?全是自性变的,离开自性无有一法可得,遍法界虚空界是自性变现的。惠能大师说得好,「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就是全体的宇宙,自性变现的。
自性在哪里?自性无处不在,自性无时不在。自性是真的,就像我们电视屏幕一样,它永远存在。变化?变化是频道里面的色相音声,这个它会变,屏幕不变,屏幕也不是真的。一定要老老实实认识,真的是什么?真的就是自性,能变能生,这个自性是真的,唯一是真的,它所现的都是生灭法,自自然然出现的是实报庄严土,真正极乐世界。可是迷失了自性,这个境界就没有了,出现什么境界?把实报土变成方便土,我们一般讲,大乘讲,变成四圣法界,把实报庄严土变成四圣法界。十法界里面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迷得更深的就变成六道轮回,十法界下面是六道。六道众生可怜,六道众生苦,没出头的日子。四圣法界的人好,他们有出头的日子,他们自己知道,依照佛法的方法去修行,自自然然他就超越了。终极的目标是回归常寂光,常寂光就是自性,在净土里头称为常寂光。常,不生不灭这叫常。寂,清净寂灭。这里面什么都没有,它能现相,所现的相不能说有,这才叫真相。实报庄严土里面现的相都不能说是有,何况我们六道轮回十法界,那个相更是假相。所以你搞清楚搞明白了,这些现象现前马上就照见了,假的,不是真的,这就对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就照见了,照见怎么?你就不放在心上了,好,解脱了。别放在心上,假的,你放在心上错了。这不能不知道。
下面这一句,「而不知无常迅速,不能永保」。永这个字多长的时间?一秒钟,能不能保一秒钟?不能,一秒钟我们的电视画面已经换了一百次了,就是一百个画面,保不住,它的寿命就是百分之一秒。整个宇宙的现象就是这样,依照弥勒菩萨讲的这个速度,一秒钟多少个画面出现?二千二百四十兆,那它能保多长久的时间?只是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这就是我们眼前所看到的。你所见到的、你所听到的、你所接触到的,统统都是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这真叫无常迅速,不能永保。「生时愈亲爱,死时倍苦伤」。愈是亲爱痛苦愈多,要能看破。「生死之际,存者,伤亲人之永别」,他离开这个世间了,「亡者,悲自身之长逝」,死了。「互恋难舍,如刃刺心。故云一死一生,迭相顾恋」。这一段,生死的悲痛人皆有之。今天的人,生在这个时代的人,生离死别,痛伤不亚於古人,但是我们相信,古人比今人更有感情,换句话说,他的伤痛比我们现在严重。我们能想得到,现在人都是自私自利,把自己的利益摆在第一,家亲眷属没放在心上。这是时节因缘不相同所产生的后果。
我们看看下面这两段,「复分举贪瞋二毒」。贪瞋人人都有,这个东西严重,很苦,所以佛慈悲,前面说了再给我们补充一些。我们看经文:
【忧爱结缚。】
像绳索一样捆绑起来。
【无有解时。】
什么时候能把这绳索解开?解不开,死了还带去,情结深的,往往生生世世都纠缠不清,『无有解时』。
【思想恩好。不离情欲。】
一个是感情,一个是欲望。
【不能深思熟计。专精行道。年寿旋尽。无可奈何。惑道者众。悟道者少。】
句句都是老实话,句句都是真言。我们看念老的注解。「昔日恩爱」,昔日就是生前,我们活在世间恩爱,死了之后就变成忧苦。这是世间人,人人不能避免的。这两样「束缚身心,如绳作结,不令出离,故云忧爱结缚,无有解时」。完全从比喻上说。这种『忧爱结缚』,情愈深缚就愈紧,没法子解开。这种情结古时候比现在严重,现在的人很可怜,不懂得爱,古人懂得,现在不懂,现在人可怜,现在人哪有情哪有义?
中国人自古以来做人,什么才叫做人?你有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这叫人。这些东西要不懂,要没有落实在你的生活里面、落实在你的思想里头(现在说是脑里头),人跟禽兽差别在哪里?就在人懂得伦常道德,禽兽不懂伦常道德。细心观察,它懂不懂?它懂,它很简单,很浅显,没那么复杂,没有那么深。早年我住在澳洲,大概是十几年前,我住在乡下,距离学院开车要十二分钟,有一天早晨,我们看到一个景观,我们的院子很大,鸟很多,有一只鸟死了,在花园里面,另外有一只鸟,大概是它的配偶,就绕著它转,低著头,好像很悲哀的样子,绕它转,绕了大概半个钟点。我们悟谦师看到了,就把它埋了,就埋在花园里面。这只小鸟不走,它日夜守在那边,守了三天三夜,就在那里转圈子,也没看它吃东西,慢慢的在那里转,转三天三夜。我跟谦师说,你细心观察,这个鸟一对夫妻的恩爱,在人都找不到了,鸟有,让我们亲眼看到,让我们人看到受感动。我们这个经文前面念过,「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这个鸟,鸟的先人有知吗?但是它这是道德,能三天三夜不离开,埋在那里,就是绕著那个地方转,三天之后才离开。今天人与人的相交比不上鸟,这我们亲眼所见,真难得!所以让我们读这个文,昔日恩爱,今成忧苦,年轻的时候愈是恩爱,晚年的时候愈痛苦。而此二者,就是恩爱忧苦,束缚身心,像绳索一样,把你的身体、把你的念头牢牢的捆住,如绳作结,不令出离,故云忧爱结缚,无有解时。
「又结缚即烦恼」。什么是烦恼?起心动念就是烦恼。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有善有不善。学佛的人初入佛门,三皈五戒十善,必须要认真做到,在这上扎根,往后你才能提升,你才会有进步。如果把三皈五戒十善疏忽了,你的学佛有名无实,不得受用,经听得再多,念得再多,都没用处,佛法真实的利益你得不到。真的能把三皈五戒十善修好了,恭喜你,你在这个世间,决定是一个圣贤君子,也就是说你是好人,你不是坏人。不但是好人,而且还能给社会大众做好榜样。做好榜样就是教化众生,不是用言教用身教,我做出来给你看。
《大乘义章》里头有几句话说:「烦恼暗惑,结缚行人,故名为结。又能缚心,亦名为结」。这个缚,缠缚。「亦能结集一切生死故」。世间人生死都有个定数,寿命长短真有定数,看相算命有高手、高明的,确实算得很准确。但是,中国古人有一句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看相算命的能不能给自己算?给自己算就不灵了,他要找别人给他算,他没有办法算自己,自己是当局,别人是客观,站在对方,客观。命它有数,有数换句话说,它也不是一成不变。还是佛经讲得好,「一切法从心想生」,人的命运也跟著念头转,随著念头生,念头善,他的命运往好的这方面转;念头不善,心行不善,好命运变成坏命运,会变的。所以说,不好的命运遇到高明的人,他真能够修行,他还是能修得大富大贵。所以世间没有一成不变的法。中国第一部经叫《易经》,易就是很容易,很容易产生变化,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你看这一段经文里面,我们所体会到的,这变化多快,所有一切现象的变化都是在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完成的。速度太快了!你这个善念要能保持个几分钟,几秒钟都很难得,要长年保存,你的命运怎么会不改变?哪有这种道理?时间愈长变化愈明显。
命运掌握在谁的手里?在自己,不在别人。这个道理不能不懂。我们到这个世间来,那是业力来的,过去善业恶业,善恶业来的,自己做不了主。到这个世间来了之后,婴儿的时候还没有分别执著,这个时候还保持著天真,也就是中国人讲的真心本善,本善的流露还能看出来,你看婴儿还没有满一百天,真叫天真烂漫,你看他欢喜,不管哪一个人逗他玩都欢喜,他不认生,他还不知道哪个是爸爸妈妈。一百天之后,慢慢才知认生,认生他就生烦恼,他就有妄念了,不认生的时候没有,一片天真,可以保存一百天,这「人生百日,体露真常」,看到人性本善。不善从哪来的?不善是染污,他看到不善东西,他一看就学,他在看,他在听,他在接触,他就在学习,接触到善的他学善,接触到不善的他就学不善。所以小孩面前,我们的举止、言语都要端庄,给他好的榜样,不能给他坏样子。时常给他好样子,要给多久?中国标准的时间是三年。这个母亲,母教,母亲三年眼睛不离这个孩子,孩子一举一动,妈妈都看得很清楚,所有一切不善的远离,不能让他看见,不能让他听见,不能让他接触到,他所接触到的都是伦理道德,都是善的,善良的,这个小孩心,善心,就能保持得很长,真正三年母亲把他看好,这个孩子好人,一辈子是好人,三岁看八十,三岁扎的根,八十岁不会变。
圣贤教育的根谁扎的?母亲扎的。母亲懂得,母亲怎么懂得?中国古人懂得教育,教育教什么人最重要?教女儿最重要,男子排在第二位,女子排在第一位,为什么?这家会不会出生圣贤,会不会出善人全靠母亲。所以周家有三太,文王的祖母、母亲,跟他的妃子;太姜,祖母,太姒是他的妃子,太姒生武王、周公,都是大圣人。所以现在人唤妻子称太太,这个太太就是从这来的。
为人妻者,周家的三太就是她的榜样,她们能够生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历史上的大圣大贤,每个家庭懂得这个道理,母亲肯尽心,这三年照顾孩子很辛苦,一点都不能放松,这孩子成器,这个功德大。为什么?为人类,为全人类培养圣贤,为全人类培养一个救世主,这个母亲多伟大。现在难了,为什么?环境不一样,古时候那个环境,文武周公,三千年前,三千年前那个时代人少、地大,物产丰富,人少,而且在中国这个地区人人都懂得圣贤的教育,都愿意这样做。所以中国一直到元明清,每个朝代都有大圣大贤出现於世间,这些做中国人不能不知道。
《大乘义章》里面这几句话说得很好,下面又说,「又能缚心,亦名为结。亦能结集一切生死故」,这一句话重要。经上讲的这个「结」字,重要的是情结,真有,但是找不到痕迹。情爱是个结,不学佛永远在六道搞轮回,生生世世,一定要看破。这下面说,「故知缚於情爱,即是结缚於生死,无有解时也」。解脱之道,唯有佛法,为什么?佛法把这些事实真相说出来、说明白、说清楚了。你要是把事实真相都搞清楚、都搞明白,学佛菩萨把这个情爱扩大,你本来情爱只是夫妻,你能把这个情爱扩大到一家,中国在历代这个境界很多,爱你的家人跟夫妻那个爱一样,你真爱他,爱一家人。古时候是大家庭,这一家上上下下大概都三百多人,家族兴旺的有七、八百人,家族很衰的也有两百人,心量拓开了,家人个个都爱护,都受到你的恩惠,再扩大到我们的族群,同一个祠堂这一族,不同祠堂同一个姓氏,老祖宗根都能找得到。
所以我们相信,过去小朋友读的《百家姓》,为什么要读这个教科书?这本书课程读了,小孩子一生永远爱他的家,为什么?他知道他家族的历史,爱百家姓。我深深体会到,这里面四百多个姓氏都是一家人,炎黄子孙,都是黄帝的后代,一家人。所以它有民族凝聚的力量很大,再扩大我们一个国家,中国现在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口,姓氏超过两万多,两万多个姓氏。我们从前没听说过,到我们办祭祖法会的时候,袁教授他专门研究姓氏的,一生专搞这门学问,告诉我。我们认识的时候,十几年前,那个时候他告诉我,有一万多个姓氏,每一年他都有新发现,今年他到我这来过,告诉我超过两万了,两万出头了。
再扩大到凡是人皆须爱,这个好,这是菩萨。菩萨从哪来的?菩萨从夫妻而来,情爱来的。把这个情爱扩大,你能够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无条件的爱。慈跟悲都是爱,慈偏重在与乐,悲偏重在离苦,帮助他离苦叫悲,帮助他得乐叫慈,无条件。为什么无条件?能大师的话,「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我是万法里头的一个,你也是万法里的一个,我们都是同一个自性生的,同一个自性变现出来的,所以怎么样?一体。一体,比夫妻的情爱还要深一层,夫妻是两个人,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法跟我是一体,一切有情众生是一体,蚊虫蚂蚁也是一体,花草树木是一体,山河大地是一体,六根所接触到的六尘境界统统是一体,这人是什么?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法身菩萨。这是中华传统文化最高峰,世世代代这些老祖宗,都希望我们能证入这个境界。证入这个境界,在中国古时候称你为圣人,如果在印度就称你作佛陀,同一个境界。
智慧、德能(今天讲道德能量)、才艺、相好都是自性里头本自具足,不是外头来的,总得要知道。所以佛经称为内经,佛法称为内学,它向内,它不向外,向自性当中求,向真心里面求。我们处事待人接物要用真心,不能用妄心,儒家讲真心就是《中庸》,《大学》、《中庸》,《大学》是讲方法,是对外的;《中庸》是讲理论,是对内的。读书,书读明白了、读懂了要起用,用在哪里?用在修身,修身就是我们讲的,要让我们这一生身体健康长寿,欢喜快乐,才像个人,不能一天到晚愁眉苦脸的,不是,人生要快乐。
孔子不亦悦乎,悦,他没有说不亦乐乎。乐,外面来的刺激,唱歌跳舞很快乐,是外面的,悦是内心,那个乐是从里面往外面出来的,不是从外头感染到里面,外面感染里面叫乐,里面流出来的这个叫悦,喜悦。治身就是修身。修身我们要的什么?要的清净心、真诚心、平等心。从哪里下手?从不自欺下手,我不欺骗自己,从这下手,不能不知道,要认真学习。
缚於情爱,就把情爱解放了、解脱了,变成泛爱众,不但凡是人皆须爱,树木花草、山河大地,一切万法统统都爱。
我们再看底下,这是经文,『思想恩好』。「世人所珍,究其根源,实由情欲。而不知欲为苦本,纯情即堕」。这《楞严经》上讲的,真的把根源找到了,根源就是情,情就是爱,爱欲就是欲望。儒家,《大学》里面讲修行的方法,从哪里开始?格物。物是什么?物就是欲,物欲,对这些物质的欲望要放下,不为物欲所牵,这就超越了。下面说,而不知欲为苦本,纯情即堕。情是迷。「若不能於此深思熟计,一心修道,以求解脱。转瞬无常到来,寿命终了,至此则徒唤奈何」。这个事情我们常常见到,但是要常常提醒。我在年轻的时候,是在政府机构上班,小公务员,工作不忙的时候,喜欢看看报,我看什么?我每天看报纸,专门看讣闻,今天多少人走了,我看这个。所以我那些长官同事都很讶异,你怎么看这个?我说我看看慢慢就轮到我了。於是我们就想到印光老法师为什么把死字贴在额头,他的佛堂当中就一个字,「死」,一个大字,「死」字,警惕自己,死了怎么办?怎样把这个问题解决?解决的方法只有佛法。佛法里面方法很多,最可靠的方法,真能帮助你解脱的方法,只有净土,信愿持名,求生净土,问题就解决了。不能说不重要。每天看到,你看走的,老人有,年轻人也有,二、三十岁的都有,黄泉路上无老少,真的不是假的,人命在呼吸间,一口气不来这一世就完了。
「人命在呼吸间,故云年寿旋尽」,旋是快,「旋尽者,谓转瞬即尽也」。转眼就走,就没有了。所以光阴这么快,岁月不饶人,你一天比一天老化,不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老,天天在老,只有像我这样的年龄,真是论天数算,一天比一天老,不能不知道。
传来的信息,你看我这次回来时间不长,东北的成刚法师走了,我们见过几次面,那个时候我们印《大藏经》,送了三十套给黑龙江,请他代我们分送。我跟他见面拜访他的时候,我看到了三十套,都在他的藏经楼,他没有给我代送,你看一转眼走了。前几天四川惟清老和尚,我好像跟他见过面,峨嵋山我去过两次,走了,真快。我们《僧赞僧》这本书的封面是他老人家写的,他写了不少字送给我,我都挂在这边,大家都看得到,老人慈悲。《僧赞僧》这本书,我非常感激宏琳法师,他用了十几年时间搜集资料编成这部书,这部书从头到尾都讲我一生的故事。我自己早都忘掉了,打开这本书就好像回到过去,时光倒流。最近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非常感恩。我感恩国内外有一些对我不了解的人、毁谤的人、侮辱的人,我对他们很感激,我没有怨恨心,我觉得这些人都是菩萨,来成就我忍辱波罗蜜。《金刚经》上给我们讲的,忍辱仙人,歌利王,没有歌利王,怎么能成就忍辱波罗蜜?歌利王把这个忍辱仙人杀了,杀了,没有瞋恚心,没有报复的念头,成就了。不通过这一关,你自己怎么会知道?我这十年来,很欢喜,很快乐。每一个批评我的人,不管是对是不对,统统是菩萨,统统是佛陀,我感恩。我这条路走通了,无比的快乐,无比的幸运,这么多好人帮助我、成就我,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明白了,搞清楚搞明白了,一心修道,就是我们一心修道,信愿持名,二六时中,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场所,心里面这句佛号不间断,生活随缘,缘有善缘、有恶缘,统统都随,用平等心随缘,用清净心随缘,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
末后这两句,「世人醒悟者少,迷惑正道」。这话是佛说的,我们读的遍数多了能够体会,常常警觉到自己,迷惑正道的人,能回头,我们要帮助他回头;不能回头,自己要回头,自己不回头就大错特错了。人命在呼吸间,清醒的少,迷惑的多。尤其是现在这个世界动乱,过去历史上所没有过的,无论是中国历史、外国历史,我们生在这个时代遇到佛法非常幸运,一生可以获得解脱,永远脱离六道、脱离十法界,能不能做到?决定能做到,三宝加持我们,众神加持我们。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