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般舟三昧念佛問答錄-律航法師 [打印本頁]
作者: 會腐敗的肉 時間: 2012-3-26 10:19
標題: 般舟三昧念佛問答錄-律航法師
本帖最后由 會腐敗的肉 于 2012-3-26 10:24 编辑
一、問:般舟三昧定義為何?
答:般舟二字,係梵音,三昧為正定。此云十方諸佛悉在前立,故名定意法。又名菩薩超眾行。
二、問:般舟三昧要旨為何?
答:般舟要旨,為宜一念,斷諸想,立定信,勿狐疑,精進行,勿懈怠。其他六十四個勿念云云,皆明此旨。
三、問:般舟三昧經,與小本阿彌陀經不同之點何在?
答:二經不同之點有四:
一、小本只言七日求證,般舟則以七日為一期,可繼續至三月。
二、小本只言一心不亂,般舟則言種種方便。
三、小本只言執持名號,般舟則兼重觀想。
四、小本只言臨終佛來接引,般舟則許現前見佛。
四、問:若已修般舟三昧,則小本七日持名,還須修行否?
答:佛為普被三根,特為拈出持名念佛一法,利鈍咸收,大暢本懷。
故一般人修行,應以阿彌陀經為圭臬,深信切願力行念佛。若欲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須修般舟三昧,果能現前見佛,一生了辦,臨終則穩取金臺,品位登高。二經相輔益彰,詎可偏廢。
五、問:自知錄內般舟行法,用意何在?
答:按善導大師,集記觀念阿彌陀佛相海功德法門,所載般舟道場念佛三昧,只言有三昧,名定意法,學者常當守習持,不得復隨餘法,亦不須依時禮誦,但知合掌念佛,念念作見佛想云云。
其言簡略,恐初行人,無法著手,故參酌經意,暫定行法,一為練習耳根聽佛聲;一為攝住意根作觀想。
蓋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為大勢至菩薩圓通名言。但係指修行的成果,非下手的功夫。
佛以六根為六賊,賊眾則難一網就擒,故擒賊先擒王,先利用耳根,將號為心王的意根,刻刻觀察,緊緊制服,其他諸根,不難俯首聽命矣。所謂一根既返源,六根咸解脫是也。此方人,耳根最利,意根功德最全,故般舟行法,為制服耳意二根,特設種種方便,以資練習。若已純熟,即不須用,經言如筏喻者,學者安可拘泥。
六、問:般舟三昧,特為各人自修,抑為大眾共修?
答:按經文有自修及共修兩種指示,經云:「其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如法修行,持戒完具,獨一處止,念西方阿彌陀佛」,此自修也。
善導大師集記入般舟道場法云:「行者等,自量家業輕重,於此時中,入淨行道,乃至於道場中,不得交頭竊語」,此共修也。總之,般舟三昧,自修共修均可,但皆須依法修行:一食長齋,減除睡眠,一切淨戒,堅守勿犯,方可感應道交,獲睹彌陀相好也。
七、問:自知錄內,一再強調懺悔發願其義安在?
答:一切萬法,唯心所造,亦唯心所具,吾人與佛,心性本同,後來迷悟懸隔者,皆由心為業障,若不懺悔宿業,息止貪等,則何由感通諸佛,故必須時時痛自發露懺悔,罪性本空,畢竟清淨,方可與佛日近也。
復次真為生死,發菩提心,為學道通途,況淨土三資糧,願為信行之樞紐,故發願者,即發菩提心也。佛以大願接引眾生,我以大願入佛知見,兩願相遇,如磁吸鐵,三昧不難現前矣。
八、問:彌陀以名號接引眾生,故執持名號,即可往生,般舟為何兼重觀想?
答:持名觀想二法門,不可偏廢。
經云:「佛言:四眾於此國土,念阿彌陀佛,專念故得見之。即問持何法得生其國?阿彌陀佛言:欲來生者,當念我名,莫有休息,即得來生。佛言專念故得往生,常念佛身卅二相,八十種好,巨億光明徹照,端正無比,在菩薩僧中說法」。
由上來經文觀之,持名專念,固屬必要。若欲般舟三昧現前,則必須觀想相好。此善導大師,所以特別集記觀念功德法門歟!
九、問:般舟意義既為諸佛現前,究須具何因緣?又見佛後作何思維?是否幻覺?
答:見佛須具三種因緣:一佛力、二法力、三善根力。
經云:「佛言得見彼佛,有三因緣,何者為三?一者緣此三昧,二者彼佛加持,三者自善根熟,具足如是三因緣故,即得明見彼佛如來」。
可知般舟三昧,須具佛力法力及善根力,三者缺一不可也。
行人見佛後,應作思維,如經所言:「今此佛者,從何而來?而我是身,復從何出?觀彼如來,既無來處,亦無去處,我身亦爾,本無出趣,豈有轉還」。
可知一切瑞應,悉由自心,不可思議。
復應作如是思維:「今此三界,唯此心有,何以故?隨彼心念,還自見心。今我見佛,我心作佛,我心作佛,我心是佛,我心是如來,我心是我身,我心見佛,心不知心,心不見心。心有想念,則成生死,心無想念,即是涅槃。諸法不真,思想緣起,所思既滅,能想亦空」。
上來經文,說明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之理,圓融洞徹,非佛親證,何由了知。
總之心佛一如,見佛即是見心,知禮大師所謂「應佛顯,本性明,托外義成,唯心觀立」,足以盡之矣。是知行人只要一心,自能感通諸佛,一切境界,悉如臺宗一境三諦,即空假中,不容擬議,吾人由此應知,全真起妄,了妄即真也。安可漫以虛妄幻覺等閒視之哉!
十、問:汝閉關百日,專修般舟三昧,可謂勤矣,究竟見何境界,可否相告?
答:境界是有,但未見佛。若僅以此相告必疑遵佛訓敕,保守秘密。今試言所見境界,以資印正。
余當課程將終,必行追頂念佛,一句追一句,一聲頂一聲,愈念愈切,愈持愈速,念到氣盡力竭,戛然而止,此時前際已斷,後際未生,中流不住,佛與聖眾,概歸消滅,唯見一片光明而已。
此等境界,幾乎身心內脫,世界外遺,清淨本體,瞥爾顯露,可惜電光石火,一閃即過,我見境界,如是而已。事後思維,方知吾人本自無量光明中來,將來還歸無量光明中去,所以者何?
實由本性光明,與佛同體,原無邊際,任運不隔,彌陀現前,特因無始一念不覺,頓起無明,故不見耳。
今以即心即佛而去念佛,念到能所兩忘,心佛一如,真體乍露,復見光明。此境非自外得,全為自心顯現,何足異耶?吾於此證得三個決定義:
一、念佛決定可以見佛。
二、有願決定可以往生。
三、往生決定不退一生成佛。
作者: stanley 時間: 2012-3-26 15:47
讚美 會腐敗的肉菩薩 在此淨土版區弘揚念佛法門!
感恩賜教! 阿彌陀佛!
作者: ching471025 時間: 2012-3-26 21:56
念佛是因成佛是果
信佛學佛可以成佛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