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黃金價格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净宗学会的讲记敬摘点滴20218896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1-8-8 09:07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净宗学会的讲记敬摘点滴20218896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净宗学会的讲记敬摘点滴


...力量只好投资在这个地方,再没有能力去找另外一个地方,没有能力。‘所求遂意’,佛菩萨在安排,安排得都是恰到好处。所以人要有善心,要为众生,要为正法久住世间,我们一生做弘法利生的事业,不是为一个地区,是为整个世界,是为一切众生;希望在这个地球上大家都能够和睦相处,都能够彼此尊重,互助合作,共同创造和平兴旺繁荣的社会,这是我们的愿望。我们自己决不在这里面贪图丝毫名闻利养,我们愿意过我们清苦自在的生活,这是真正的大乐。
“六者、无水火灾”,今年水火灾难很多,大家认为这是自然的灾害。自然灾害有人为的因素,人为的因素是缘,错误的观念,错误的思想,自私自利,贪嗔痴慢,这是自然灾害的因。如果把这个因拔除,世间人都能够觉悟,消除种族的隔阂,消除宗教信仰的歧见,都能够像佛菩萨、像上帝爱护世人,不会伤害一个众生,帮助一切众生和平共存;众生也懂得彼此互相尊重,互助合作,这个世间人为的灾害、自然灾害统统可以免除了。
第七“虚耗辟除”,‘虚耗’要用现前经济风暴来说最恰当不过,现在社会讲经济危机,这个灾难也能够辟除。最近这半个世纪以来,东西方各个地方预言很多,很多都是古老的预言,三千年前、几百年前很多都出现了,都在各地流行;大致上这些预言有一个共同的说法,这个世纪末有大灾难出现。归纳这些灾难,大概有三种:第一种人为的核子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这是毁灭性的战争;第二种经济总崩溃,虚耗;第三种是自然灾害,地球上会产生地壳的变化,这个问题严重。地球在空中的运行,倾斜角度上也会产生变化,就给全世界气候完全反常,可能南北极变成赤道,赤道这个地方变成南北极。这一个变化影响整个地球上的生物,生物会带来毁灭,然后慢慢再适应气候再生长,那不知道又要多少万年才形成像现在这个样子,这个灾难非常可怕。
现在大家归为自然灾害,不是人力能抗衡的,说这种话对于事实真相没透彻了解,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中国古老的说法也有一句话说‘人定胜天’,天是什么?就是自然。人心不定这就没法子,人心要定自然灾害就能灭除,这个说法很有道理。今天佛法我们要全心全力来推行,为什么?希望拯救灾难,纵然我们没有能力消除灾难,希望灾难减缓,希望灾难的程度缩小。至于小到什么程度,延缓到什么时候,要靠我们的功行,所以我们应当尽心尽力去做;决定要断恶修善,决定要舍己为人,我们跟整个社会大众是一体,这是首先要认定的。一切众生跟我们是什么关系?自然环境与我们是什么关系?要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然后我们要发心怎样报答众生?我们天天念回向偈‘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如何落实?要懂得报众生的恩,报大自然环境的恩德,报天地鬼神的恩德,才能消除一切灾难,这些问题非常现实。
“八者、杜绝恶梦”,这是自己确确实实纵然有梦,决定没有恶梦,没有恶梦晚上睡觉睡得好、睡得安稳。心思邪恶之人,邪是讲邪知邪见,他的思想见解错误,错在哪里?自私自利,念念当中损人利己这叫邪思。恶是十恶,身造杀、盗、淫,口: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贪、嗔、痴,这叫十恶。如果是邪恶之人,那就常常作恶梦;换句话说,睡眠都不安稳,那个日子就过得很辛苦。如果我们能够把邪恶断掉,培养真诚心,无论对人、对事、对物一片真诚,不自欺、不欺人,清净;清净是绝不污染,不受外面环境的污染,也不会受自己内心烦恼的污染,你心得清净。修平等、修正觉、修慈悲,慈悲是无条件平等的爱护一切众生,是我们自己在一生当中,真正生活在大爱之中,能够舍己为人;只要是能令一切众生得福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在所不惜,这真正是大慈大悲。身心安稳,怎么会有恶梦?学佛的人如果还有恶梦,自己应该警惕,什么原因?功夫不得力,无论你修学哪个法门,功夫得力第一个现象恶梦没有,还有恶梦,功夫不得力。
“九者、出入神护”,‘神’是护法善神,‘出’是说出门,现在旅游的机会多,‘入’是回来。无论到什么地方去旅游,学佛的人也有去参学,参学也好、观光也好、旅游也好,你在在处处有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护,不会遇到一些灾难,你遇不到;你有这些善神保护,跟你同行的人也都沾光,他们也得到平安,也得到这些护法善神保护。真正修行重要,佛法给我们确确实实是真实的利益,现实的利益,不是空说的,不是迷信,这里面有很深的道理。
末后一种“多遇圣因”,‘圣因’就是讲缘分,你常常遇到好因缘。这个因缘是什么?是成佛、成菩萨的因缘,圣因。常常遇到开悟的因缘,增长道业,正是善导大师所说,学佛的同修,成就的高下都在遇缘不同;如果遇到的缘殊胜,你成就就殊胜。古来的大德,那是隋朝以前,净土教传到中国,那些大德们总认为,西方极乐世界上品上生应当都是菩萨,菩萨往生上品上生,凡夫做不到,凡夫大概都是下辈往生,古人有这个说法。善导大师把这个说法修正,在中国传记里面记载,说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的,如果善导是阿弥陀佛再来,这个修订就是阿弥陀佛自己说。善导是净土宗第二代的祖师,我们应当深信不疑,‘遇缘不同’。
今天居士林净宗学会筹建弥陀村,这个缘是第一殊胜的因缘,真正是希有难逢,不只是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非常有幸能够遇到,遇到这样殊胜的缘,这真正是圣因。能在这里面修一天,都是你多生多劫积的福报,如果不是宿世的善根,这个道场你想在那里念一个小时都不可能。我们念佛堂启建才三个月,同修们到这个地方来念佛,即使是时间很短,念个一枝香、两枝香,他来告诉我,他的感受确实不一样;一生当中见过许多道场,参加过许多法会的共修,没有这个地方殊胜,没有这个地方感觉好。许多人说这个地方磁场很好,真正踏进念佛堂都不想出来,说明道场很有摄受的力量。谁的力量?决定不是我们自己有这个能力,没有;三宝的摄持,真正是诸佛护念,善神拥护,所以才有这样殊胜的气象,使大家得到这样美满的受用。
‘多遇圣因’,你的缘分好,你常常遇到正法,常常遇到善知识,常常遇到好的同参道友,这是缘分;缘也要靠自己真修,才能有感应。像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净心遇缘’,你才真得利益,以清净心、真诚心、慈悲心,遇到缘就能得受用;如果心地不真诚、不清净、不慈悲,遇到这个缘也等于没有遇到,空过了。《地藏经》对我们修学、对我们做人、对我们生活关系太大,这一部经里面全部的教义,归纳起来两个字‘孝敬’—孝亲尊师,所以古德说这一部经是佛门的孝经,这个说法没错。‘孝敬’这两个字对中国人来说不陌生,而实际上孝敬这两个字怎么讲,恐怕能说得出来的人就很少了,不多;如果往深处去说,那知道的人更少。孝敬这两个字的含义深广无尽,把这两个字做到圆满那就成佛了,菩萨在做没有圆满,成佛才圆满,所以我们常讲,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孝敬就不圆满。由此可知,孝敬这两个字是佛法的大总持法门,所谓总持法门就是教学的总纲领、总原则,佛法教人教什么?教孝、教敬。必须要将孝敬扩大,孝顺父母扩大到孝顺一切众生,奉事师长扩大到奉事一切众生,这就是菩萨心、佛心。
然后你才会常常遇到佛菩萨,多遇圣因是常常遇到佛菩萨,常常有人教导你正法;我们世间人讲你的运气真好,别人想遇都遇不到,你怎么偏偏遇到;实在讲自己要具备一个虔诚的心、好学的心、利益众生的心,你就会遇到。实在说诸佛菩萨、大善知识,哪个地方没有,哪个时候没有,一切时、一切处多得很,是我们自己有眼不认识,遇到了等于没有遇到,真正可惜;是我们自己不具足条件,遇到了也是空过。希望大家在这个地方留意,真正的善知识念念都有传法的愿望,可惜找不到人,只要发现有真正想学的人热心教导,而且都是义务的。我们讲堂里面,大家这里看到的,这是我几个老师,我三位老师,对我的教导都是义务,我没有能力交学费,我没有能力供养,那时候我的生活非常艰苦,我不能供养老师,老师还要供养我,还要照顾我的生活,这一生一世念念不忘。老师虽然不在,韩馆长护持虽然不在,我们讲堂里面供养他们的遗像,我们在这个地方修学等于老师在现场一样,不忘恩德,所以才能够多遇圣因。好,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




●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四十二卷) - 净公上人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一键分享百度搜藏百度相册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贴吧豆瓣网搜狐微博百度新首页QQ好友和讯微博QQ收藏我的淘宝百度空间MSN搜狐白社会奇艺奇谈美丽说蘑菇街点点网花瓣爱乐活手机快传堆糖和讯凤凰微博飞信有道云笔记麦库记事轻笔记凤凰快博人民微博新华微博饭否邮件分享搜狐随身看摇篮空间若邻网推他鲜果天涯社区FacebookTwitterMyspacedelicious51游戏社区139说客linkedin复制网址打印百度分享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四十二卷)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四十二卷)
净公上人主讲
新加坡净宗学会录影室
请掀开经本《科注》卷下第四十四面,请看经文:
【非但汝独护是人故,亦有释梵眷属,诸天眷属,拥护是人。】
经文是接著前面坚牢地神护持供养、转读、依照本经理论方法修行的人,世尊在此地又告诉我们,不仅仅是地神护法护持,“释梵”,‘释’是帝释天王,中国人讲的玉皇大帝,外国宗教里面讲上帝、天主,凡是大梵天王,这些天王与这些天神,“眷属”都是属于天神,没有一个不拥护这个人。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在前面第四十二面,今天有些新来的同修没有听到,四十二面最后一行,我们念一遍:‘若未来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供养菩萨,及转读是经。但依地藏本愿经,一事修行者’,就是这种人。经文里面未来世就是指我们现在,释迦牟尼佛当年讲经说的未来世、说的末法,就是我们现在的时代。关键‘善’,善男子、善女人,善是一个标准,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善?最简单的标准,《观经》上讲的三福,世尊在总结里面告诉我们,‘三世诸佛,净业正因’。第一福里面给我们讲了四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四句话统统做到,才是善男子、善女人,这是‘善’字最低的水平。如果这四句做不到,不能称为善男子、善女人,这是我们必须要记住、要明白。为什么我们读经,依照经典的方法修行,所得的结果不是经上所说,原因在哪里?都在这一个字上,经上讲得很清楚,善男子、善女人,不是善男子、善女人,依照这个方法修行,果报就要差很多,没有这么殊胜,这是一定要懂得。
昨天晚上我们在《华严经》读到,‘三十三天王’代表初地菩萨—欢喜地;三十三天王就是忉利天主,他代表什么意思?五戒十善。换句话说,还是净业三福里面的第一福;孝亲尊师,以大慈悲心修十善业道,这欢喜地。如果我们不能够依教奉行,我们连最低的善男子、善女人标准都达不到,一生学佛只能说是跟佛结个善缘而已,能不能成就?不能成就。最殊胜的成就也不过是来生得人天福报,没有办法了生死、出轮回,这个道理一定要懂。经上,一切经论都讲‘善’字,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要达到经典‘善’的标准,这里面讲的果报太殊胜了。这样的标准能不能获得这样殊胜的果报?不能,为什么?你这个善是刚刚达到标准,这初级的善,小善。《地藏菩萨本愿经》是大乘经,它不是小乘经,所以这个善的标准还要向上提升,三福里面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比前面高多了,这是二乘善,阿罗汉跟辟支佛的善。他们修行能不能得这个果报?还是不能,还差一截。再向上提升是大乘善,还要加上:‘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那就是此地善的标准。
你以这样的善心善行,供养地藏菩萨,转读《地藏菩萨本愿经》,依照这个经典的理论方法专修专弘,‘一事修行’是专修专弘,你才能得到坚牢地神的拥护,你才能得到欲界天、色界天的天王、天神拥护。他凭什么拥护你?因为你是菩萨,善男子、善女人不是别人,是菩萨,他怎么会不拥护?三福你做到第一条你只是世间善人,欲界里面一切善神会保佑你,你这一个地方土地神会保佑你;坚牢地神是全世界的总地神,用不著他来,派几个小土地来就够了。如果你的善达到二乘善,声闻、缘觉,你已经不是凡夫,在小乘上你已经入了圣流,你就能够感得天神来拥护你,这些天王尊敬,天神拥护你。你是菩萨,天王也尊敬你、也拥护你。
前面坚牢地神说过,注解里面《光明经》上所说,就是注解第四十三面最后一行,最后一句看起,‘坚牢白佛言’,坚牢地神是全世界的总地神,不是普通地神。‘说法比丘,坐法座时,我常昼夜,卫护不离,隐蔽其形,在法座下,顶戴其足’,所以这不是小善能够感得的。坚牢地神的地位比阎罗天子还高,阎罗天子是统治一国,是一个国家,坚牢地神是统治这个世界,我们这个世间还没有,全世界统一,那个国王才是坚牢地神。坚牢地神在你座位底下,头顶著你的足,你有多大的福报!所以善男子、善女人,那是大善,不是小善。小善感得一个小土地公,在你足下头顶戴你,你已经很了不起;小土地公就是乡长、村长。所以经上讲的字字句句都要了解它的意思,才不至于产生误会。由此可知,你不发大心怎么行?菩萨跟凡夫不一样是心量大。诸位参加许多佛事法会,念疏文一开头都念到‘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就是发菩提心。菩提心一发,那个心量就是虚空法界,心量很小的人菩提心没发,你那个心是迷;菩提是觉悟,觉心是尽虚空、遍法界。量周沙界,量大福大,感动得诸天天王、天神来拥护你,感动得坚牢地神以头顶戴你的足,对你这么恭敬。
注解里面这一段很重要,我们把它念一遍,‘初句,谓不但汝地神独护’,这是释迦牟尼佛口气。汝是指坚牢地神,说这一个供养、读经、依教修行的人,不但是你地神你来护持他,你发愿护持他。‘若果如上修为’,若是假设的话,果然你能够像经上所讲的依教修行,现在的话说你落实了,你都能把它做到,那个护持的人就多,‘亦有释梵诸天眷属皆来拥护’。下面青莲大师引经据典来证明这句话,‘如四天王白佛言’,这是欲界四大天王,‘是人若得闻...(●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三卷) - 净公上人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来,毫是指什么?白毫。佛的顶门眉中间有两根白毫,白毫三十二相之一,我们常常念赞佛偈‘白毫宛转五须弥’,佛的报身很大,他这两根白毫是盘旋在一起,在眉间好像一个珠子一样,其实它不是珠子,两根白毫盘转在一起,佛常常白毫放光。注解里面讲‘毫相是一,即用之体。光色不同,即体之用’,这说明十六句是一桩事情,‘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华严经》上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法界。三十二句,注解里面它也是分三十二句来讲,三十二就是一,毫相光,‘多即是一’,毫光里面有种种颜色,各不相同,‘一即是多’;说一是讲体,说多是说作用,体虽然是一,作用不同。在此地,青莲法师注解,他引用《法华文句》,用五色来比喻五道,青色譬如地狱因果,黄色比喻饿鬼因果,赤色表畜生因果,白色表人天因果。这里面分大色、小色,小色像这是比喻二乘,大的色像这是比喻菩萨;后头还有,短的色像譬如别教菩萨,长的色像譬如佛的因果,佛的因果就是圆教的菩萨。
‘诸文开合随意’,经文的讲解可以意会,没有一定的说法,就像《华严经》里面表法的意思完全相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随著你自己的见地,你看得深,你解得就深,你看得广,你说得就广,可是深广还要契机,因为在讲台上讲经说法不是自受用,是为了利他,一定要观察听众的根机,他能接受多少,你就讲多少。如果只随自己的境界去讲,听众未必能接受,他不能接受,这就是说法不契机,契机契理这才是如来说、菩萨说,我们应当要学习。佛在大经上告诉我们,契理不契机,这不是佛说;对于这种现象,佛讲得好,闲话,闲言语,契理不契机。不能说你错,但是听众听了不懂,不能领会,一点好处都得不到;闲言语,要说得不好听就是废话。如果契机不契理,佛说那是魔说。佛菩萨说法可贵之处契机契理,契理与性德相应,契机是适合听众的程度,这是我们必须要注意到。天台家表法这个意思,末后有两句说得很好,‘此由法华九界同归,三乘咸会’,这两句话说得好。九界是指九法界,三乘是讲菩萨、声闻、缘觉,也有人讲五乘,五乘再加上人、天,像净土里面所说的‘五乘契入报土’,非常不可思议的境界。
下面这是第一个“白毫相光”,第一说白色,白色是本色,这个说法随顺众生说,众生都认为白色是本色,佛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也说白色是本色。为什么?只有白的它可以能接受所有的颜色,一张白纸你要去画画,你会画得很舒服,喜欢画什么就画什么,如果是彩色的纸给你画画,你就觉得很困难。红色的纸不能接受红色,一定要跟它不同的颜色才能显示出来,蓝色的纸不能接受蓝色,唯有白色的纸可以接受任何的色彩,所以用它来表本色。佛白毫在两道眉的中间,此地它有表法的意思,在注解里面第六行,‘《大论》云’,《大论》是指《大智度论》,《大智度论》里头有这么说法,‘白毫眉间峙,白光踰琉璃’,第一句说白毫的位置,在两个眉的当中,它放光的时候超过琉璃。下面意思就很重要,‘在因行布施时,适可前人意,起自在业因缘’,这几句话非常重要。如来相好里面白毫相是怎么修来?修布施。布施什么?很适合受布施人的意思;换句话说,你的布施正是他的需要,这种因行能感得白毫的果报。
‘起自在业因缘’,这句话说得好,佛得大自在,我们今天为什么得不到自在?我们也修布施,结果布施怎么样?未见得如人之意。或者是你修布施,你发心很勉强,发心当中有疑虑。譬如救灾,我们眼看大陆这些灾难,这一次空前的水灾,许多人想布施,布施又怀疑:我这个布施的钱能不能到达灾民手上?会不会给中间人剥削去?疑虑重重,不敢布施,想布施又不敢布施,你怎么会得自在?类似这种情形太多太多,知道这个好事想做又不敢做,修布施的时候想得太多,考虑太多,你得的果报就不如意。佛在普通经上讲,财布施得财富,你赚钱赚得不如意,赚得很辛苦,那就是你修财布施的时候不如理,你布施得不痛快,布施很辛苦,将来你得的果报也很痛苦,也不自在,就这个道理。佛的白毫相,那是布施得很自在,布施得适合人意,才成就这个相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四十三卷) - 净公上人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一键分享百度搜藏百度相册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贴吧豆瓣网搜狐微博百度新首页QQ好友和讯微博QQ收藏我的淘宝百度空间MSN搜狐白社会奇艺奇谈美丽说蘑菇街点点网花瓣爱乐活手机快传堆糖和讯凤凰微博飞信有道云笔记麦库记事轻笔记凤凰快博人民微博新华微博饭否邮件分享搜狐随身看摇篮空间若邻网推他鲜果天涯社区FacebookTwitterMyspacedelicious51游戏社区139说客linkedin复制网址打印百度分享分享到一键分享QQ空间新浪微博百度云收藏人人网腾讯微博百度相册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贴吧豆瓣网搜狐微博百度新首页QQ好友和讯微博更多...百度分享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四十三卷)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四十三卷)
净公上人主讲
新加坡净宗学会录影室
请掀开经本《科注》卷下第四十八面,这一段是注解,简单扼要介绍世尊放光的作用,我们先将这些名相简单介绍一下,然后再做一个综合的说明。第一个是:
【白毫相光。】
白毫是三十二相之一,注解里面说出这个相好的业因,言语虽然只有一、两句,非常重要。‘在因行布施时,适可前人意’,这两句话就重要。我们知道佛教化一切众生,教什么?教布施,布施就是舍,就是放下。能够一切都舍尽,这个人就成佛;虽然在舍,还舍得没干净,这个人是菩萨;完全不懂得施舍是凡夫。‘舍’这个字的范围非常非常之广,可以说是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就说了一个布施,诸位细细去体会这个意思。内要把烦恼舍尽,贪、嗔、痴、慢、疑、恶见,这是里面,你能把这些东西舍掉,你就超越轮回。由此可知,轮回怎么来?轮回是贪、嗔、痴、慢、疑、恶见造成的,不是别人造的,是自己造的。外面这是五欲六尘,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法,统统舍尽。
佛叫我们舍,依据什么道理?道理佛讲得很明白、很清楚,一代时教四十九年无时无处不说,特别是《般若经》,佛告诉我们‘万法无所有,三心不可得’,这是把事实真相全部说出来,外面所有的现象五欲六尘无所有,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怎么可以要得到它?你希求想得到它,错了!这一念起来六道就现前,你就搞六道轮回,不知道一切法幻有,它不是真有,假的。三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能得的心没有,所得到的一切法也没有,佛教你怎样过正常的生活,正常的生活就是万缘放下,身心世界都不可得,这是佛的境界,这是一个正常人的生活,正常人的境界。你内有一个得的念头,外面有一切所有,你是全迷了。‘因行布施时,适可前人意’,这个意思就深了,怎么样才适可前人意?行布施令别人觉悟,这才是适可人意。不是他想财,他财就得到,那就满意了,那是满贪嗔痴的意,与事实真相完全相违背。
由此可知,所有现象怎么来的?缘生的。缘也不是真的,缘的现象是什么?刹那生灭,所以生生不住,这是缘的现象。我们今天得的身也是缘,在这一生当中所遇到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也是个缘,一定要晓得所有一切缘都是生生不住,刹那生灭。了解事实真相那就自自然然跟佛菩萨一样,在这个世间跟人结善缘,绝不结恶缘,所有一切恶缘要化解掉,冤家宜解不宜结。怎么个化解法?遇到冤家对头来折磨我,我欢喜接受,没有一丝毫怨恨心,而且还生欢喜心,为什么?这笔帐了了,还了。他折磨我,他找我的麻烦,为什么不找别人麻烦?所以自己立刻就警觉到是缘;我过去难为他,这一生当中遇到他难为我,因缘果报,丝毫不爽,只有明白人、觉悟人欢喜接受,报完了,下一次缘再遇到,那就欢喜了。
纵然杀害,像佛在经上举歌利王割截身体这段故事,这段故事是出在《涅槃经》里面,佛说得很详细。这是菩萨在山里面修行,这谁也碍不著,歌利王出来打猎遇到,菩萨在修行、在打坐;这个国王打猎的时候带了很多人,这里面也有不少宫女,见到菩萨,看到菩萨庄严、清净、慈悲,向菩萨请教,这就围了很多人。这国王一看到很不高兴,所以就发脾气,将菩萨凌迟处死,凌迟是用刀一片一片的割。菩萨没有一点怨恨心,忍辱波罗蜜圆满,而且菩萨还发愿,将来我成佛第一个度你。佛说当时那个菩萨,被歌利王割截身体的菩萨,释迦牟尼佛的前身,歌利王是谁?憍陈如尊者。这一次遇到,两个关系就处得很好,怨解掉了。世间人遇到小小不如意的事情怀恨在心,麻烦!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非常可怜,为什么要去做这些傻事情?忍辱仙人对歌利王布施什么?布施慈悲、布施忍辱、布施禅定、布施智慧,这才叫‘适可前人意’;得相好,得白毫相。第二句:
【大白毫相光。】
“大”就比前面意思更殊胜,这三十二句十六对,每一对后面都加一个‘大’字,意思都相同,更为超胜,这是大的意思。第三:
【瑞毫相光。】
“瑞”是祥瑞,古时候是以玉做为祥瑞的一个标志,古人都佩玉,无论是男子、女人,玉是宝石里面的一种。也以玉器做信物,信物就好像现在我们所讲的凭信一样,这是证据、是凭据。在这个地方表六道乘地藏菩萨威神之力,也就是地藏菩萨给六道众生的凭信,依照地藏菩萨理论方法来修行,你就能超越三途、超越六道,这是一个祥瑞的凭信,称之为‘瑞毫相光’。
【大瑞毫相光。】
就不必说了,这是瑞毫相光里面最殊胜,称之为大。第五:
【玉毫相光。】
代表六道众生。“玉”,古代人非常重视它,因为玉的性质温润,所谓温润之德;琢磨可以做出许许多多的用具。凡夫,六道凡夫,性情躁急,所以古时候君子佩玉,玉是珍贵的宝器,你带在身上时时刻刻要保护它,你就不能够轻举妄动,佩玉的用意在此地。你手上带著手镯,如果你要发脾气,一拍桌子,手镯就断,碎掉了,它用意在此地;叫你学到像玉一样的温柔,戒急躁,取这个意思。‘玉毫相光’就表六道里面的凡夫,舍火宅里面的急躁,火宅就是六道,六道里面的习气,不好的习气;增长性德。自性里面的德能不叫习气...(●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三卷) - 净公上人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不懂得,这里都是阿弥陀佛,只有明白的人点头,莲池海会。
这是属于境界上的问题,用这个方式引导我们逐渐契入境界,然后我们回过头来看整段的经文。这里面所讲的光色种种不同,其实一个光,一个光现这么多色,现这么多相,你要晓得这里头事实真相是什么?光从哪里来?从实智,真实智慧。实智,《般若》里头所说‘般若无知’,无知之智是实智,实智是遍虚空法界,像什么?像大海,海水一样,遍满大海,水是实智。光是什么东西?光是波动,现在我们一般人都知道,光是波动的现象,音声是波动的现象,电是波动的现象,波是作用。诸位想想如果没有水,哪来的波?水上波浪是依水而有的。诸佛菩萨放光依什么而有?他要没有依的话,水波要没有水的话,波怎么形成?决定没有波。诸位要知波是权智,权智是依实智,依实智起光波,如来所发出来音声是音波,光是光波。如来,我们讲法身大士,他们所发生出来都是依实智,起的光波、声波、磁波,是这么个道理。
我们有没有实智?有,这是平等的,这不是修来的,自性里头本来具足。我们本来具足,迷了,迷了变成什么?变成无明,所以六道凡夫,我们起心动念都是波。那个波是依据什么?依无明,无明就是自性,迷了的自性叫它做无明,觉了的无明就称为自性,所以无明跟自性是一个东西。但是起作用变成两种结果,悟了的时候是一真法界,得大自在,迷了的时候是六道轮回,苦难无边。佛法之可贵一念觉,这是我给你讲放光这段的道理,你明白之后,真的看到佛放光一句话都不要说,这里面的意思圆圆满满你都明白,哪里还要费这么多,说这么多废话。尽虚空、遍法界就是这个作用而已,一个是体、一个是用,权智是用,实智是体,体遍虚空法界,用也遍虚空法界;体是静的,清净寂灭,用是动的;体无相,用有相,用它有波,波就有相。有些现象我们肉眼看不到,佛能看到,五眼圆明,他能看到,我们今天看到光,听到声音,但是看不到光波动的现象,觉察不到音声波动的现象。可是我们现在藉仪器能够观察得到,仪器里面我们能够看到音声的高低,高音它的音比较密集,集中起来那个音就高,低音的时候那个音就好像散了,这是高低音利用科学的工具发现。光波是波长跟波短,那就是一波有的波很长,有的波很短,这长短波的现象看出来;长短波的现象就现的颜色不一样,色不相同。
由此可知,我们懂得这个原理,佛发射出来的光波是一;换句话说,他发这个光射出来是平的,没有波浪。佛发出来的音也是平的,也没有波浪,所以‘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但是众生发出去这个波它有波浪,跟佛的波一接触,佛的波浪也就跟随著众生波浪,恒顺众生。但是众生跟佛的波浪接触当中,他就有领悟,帮助众生开智慧,原理在此地。然后你才晓得今天这个世界这么乱,众生这么苦,大家心发出来的波是什么?贪嗔痴的波,这个波很坏,而且这个波度起伏太大。我们今天念佛修定,使我们发出这个波缓和,他那个波很大,我们缓和这一冲击,我们的波也大了,但是他那个波度在降下,他的降下,我们起升,这样才能够把世间灾难减缓,把世间灾难再延迟,道理在此地。
所以我们念佛堂念佛这个波,也跟电波一样传遍全世界,念佛有什么好处?好处在此地。你真正懂得,你就产生信心,我们在这里念佛全世界人得利益,不仅是自度。所以你发真心,恳切的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来念佛,自利利他。你不晓得这个道理,你关在家念几句佛,你对社会有什么好处?真有好处,社会人没见到,但是他得受用,他得好处,他不知道好处从哪里来,也不知道是怎么改变,那叫迷惑;觉悟的人、明白的人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佛经字字句句,可以用现代科学来解释,大家更容易懂;佛为什么讲经说法、放光现瑞?显示这个道理。今天讲生化、讲物理、讲化学,佛这东西全部都表达在里头,而且讲得究竟圆满,希望大家要细心去体会。佛法是一门高深的科学,绝不输在现在尖端科学之下,比他们高明多了,他们的科技解决不了问题,我们佛法的科技能解决问题。所以希望同修们要认真努力,这里头决定没有迷信。好,今天就讲到此地。




●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四十三卷) - 净公上人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一键分享百度搜藏百度相册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贴吧豆瓣网搜狐微博百度新首页QQ好友和讯微博QQ收藏我的淘宝百度空间MSN搜狐白社会奇艺奇谈美丽说蘑菇街点点网花瓣爱乐活手机快传堆糖和讯凤凰微博飞信有道云笔记麦库记事轻笔记凤凰快博人民微博新华微博饭否邮件分享搜狐随身看摇篮空间若邻网推他鲜果天涯社区FacebookTwitterMyspacedelicious51游戏社区139说客linkedin复制网址打印百度分享分享到一键分享QQ空间新浪微博百度云收藏人人网腾讯微博百度相册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贴吧豆瓣网搜狐微博百度新首页QQ好友和讯微博更多...百度分享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四十三卷)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四十三卷)
净公上人主讲
新加坡净宗学会录影室
请掀开经本《科注》卷下第四十八面,这一段是注解,简单扼要介绍世尊放光的作用,我们先将这些名相简单介绍一下,然后再做一个综合的说明。第一个是:
【白毫相光。】
白毫是三十二相之一,注解里面说出这个相好的业因,言语虽然只有一、两句,非常重要。‘在因行布施时,适可前人意’,这两句话就重要。我们知道佛教化一切众生,教什么?教布施,布施就是舍,就是放下。能够一切都舍尽,这个人就成佛;虽然在舍,还舍得没干净,这个人是菩萨;完全不懂得施舍是凡夫。‘舍’这个字的范围非常非常之广,可以说是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就说了一个布施,诸位细细去体会这个意思。内要把烦恼舍尽,贪、嗔、痴、慢、疑、恶见,这是里面,你能把这些东西舍掉,你就超越轮回。由此可知,轮回怎么来?轮回是贪、嗔、痴、慢、疑、恶见造成的,不是别人造的,是自己造的。外面这是五欲六尘,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法,统统舍尽。
佛叫我们舍,依据什么道理?道理佛讲得很明白、很清楚,一代时教四十九年无时无处不说,特别是《般若经》,佛告诉我们‘万法无所有,三心不可得’,这是把事实真相全部说出来,外面所有的现象五欲六尘无所有,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怎么可以要得到它?你希求想得到它,错了!这一念起来六道就现前,你就搞六道轮回,不知道一切法幻有,它不是真有,假的。三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能得的心没有,所得到的一切法也没有,佛教你怎样过正常的生活,正常的生活就是万缘放下,身心世界都不可得,这是佛的境界,这是一个正常人的生活,正常人的境界。你内有一个得的念头,外面有一切所有,你是全迷了。‘因行布施时,适可前人意’,这个意思就深了,怎么样才适可前人意?行布施令别人觉悟,这才是适可人意。不是他想财,他财就得到,那就满意了,那是满贪嗔痴的意,与事实真相完全相违背。
由此可知,所有现象怎么来的?缘生的。缘也不是真的,缘的现象是什么?刹那生灭,所以生生不住,这是缘的现象。我们今天得的身也是缘,在这一生当中所遇到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也是个缘,一定要晓得所有一切缘都是生生不住,刹那生灭。了解事实真相那就自自然然跟佛菩萨一样,在这个世间跟人结善缘,绝不结恶缘,所有一切恶缘要化解掉,冤家宜解不宜结。怎么个化解法?遇到冤家对头来折磨我,我欢喜接受,没有一丝毫怨恨心,而且还生欢喜心,为什么?这笔帐了了,还了。他折磨我,他找我的麻烦,为什么不找别人麻烦?所以自己立刻就警觉到是缘;我过去难为他,这一生当中遇到他难为我,因缘果报,丝毫不爽,只有明白人、觉悟人欢喜接受,报完了,下一次缘再遇到,那就欢喜了。
纵然杀害,像佛在经上举歌利王割截身体这段故事,这段故事是出在《涅槃经》里面,佛说得很详细。这是菩萨在山里面修行,这谁也碍不著,歌利王出来打猎遇到,菩萨在修行、在打坐;这个国王打猎的时候带了很多人,这里面也有不少宫女,见到菩萨,看到菩萨庄严、清净、慈悲,向菩萨请教,这就围了很多人。这国王一看到很不高兴,所以就发脾气,将菩萨凌迟处死,凌迟是用刀一片一片的割。菩萨没有一点怨恨心,忍辱波罗蜜圆满,而且菩萨还发愿,将来我成佛第一个度你。佛说当时那个菩萨,被歌利王割截身体的菩萨,释迦牟尼佛的前身,歌利王是谁?憍陈如尊者。这一次遇到,两个关系就处得很好,怨解掉了。世间人遇到小小不如意的事情怀恨在心,麻烦!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非常可怜,为什么要去做这些傻事情?忍辱仙人对歌利王布施什么?布施慈悲、布施忍辱、布施禅定、布施智慧,这才叫‘适可前人意’;得相好,得白毫相。第二句:
【大白毫相光。】
“大”就比前面意思更殊胜,这三十二句十六对,每一对后面都加一个‘大’字,意思都相同,更为超胜,这是大的意思。第三:
【瑞毫相光。】
“瑞”是祥瑞,古时候是以玉做为祥瑞的一个标志,古人都佩玉,无论是男子、女人,玉是宝石里面的一种。也以玉器做信物,信物就好像现在我们所讲的凭信一样,这是证据、是凭据。在这个地方表六道乘地藏菩萨威神之力,也就是地藏菩萨给六道众生的凭信,依照地藏菩萨理论方法来修行,你就能超越三途、超越六道,这是一个祥瑞的凭信,称之为‘瑞毫相光’。
【大瑞毫相光。】
就不必说了,这是瑞毫相光里面最殊胜,称之为大。第五:
【玉毫相光。】
代表六道众生。“玉”,古代人非常重视它,因为玉的性质温润,所谓温润之德;琢磨可以做出许许多多的用具。凡夫,六道凡夫,性情躁急,所以古时候君子佩玉,玉是珍贵的宝器,你带在身上时时刻刻要保护它,你就不能够轻举妄动,佩玉的用意在此地。你手上带著手镯,如果你要发脾气,一拍桌子,手镯就断,碎掉了,它用意在此地;叫你学到像玉一样的温柔,戒急躁,取这个意思。‘玉毫相光’就表六道里面的凡夫,舍火宅里面的急躁,火宅就是六道,六道里面的习气,不好的习气;增长性德。自性里面的德能不叫习气...(●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三卷) - 净公上人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一样、体质一样,皆是紫磨真金色身,这才如法。所以你所见到那是莲池海会的大众,十方世界往生的这些圣者,我们经上讲‘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是这个意思。不懂得,这里都是阿弥陀佛,只有明白的人点头,莲池海会。
这是属于境界上的问题,用这个方式引导我们逐渐契入境界,然后我们回过头来看整段的经文。这里面所讲的光色种种不同,其实一个光,一个光现这么多色,现这么多相,你要晓得这里头事实真相是什么?光从哪里来?从实智,真实智慧。实智,《般若》里头所说‘般若无知’,无知之智是实智,实智是遍虚空法界,像什么?像大海,海水一样,遍满大海,水是实智。光是什么东西?光是波动,现在我们一般人都知道,光是波动的现象,音声是波动的现象,电是波动的现象,波是作用。诸位想想如果没有水,哪来的波?水上波浪是依水而有的。诸佛菩萨放光依什么而有?他要没有依的话,水波要没有水的话,波怎么形成?决定没有波。诸位要知波是权智,权智是依实智,依实智起光波,如来所发出来音声是音波,光是光波。如来,我们讲法身大士,他们所发生出来都是依实智,起的光波、声波、磁波,是这么个道理。
我们有没有实智?有,这是平等的,这不是修来的,自性里头本来具足。我们本来具足,迷了,迷了变成什么?变成无明,所以六道凡夫,我们起心动念都是波。那个波是依据什么?依无明,无明就是自性,迷了的自性叫它做无明,觉了的无明就称为自性,所以无明跟自性是一个东西。但是起作用变成两种结果,悟了的时候是一真法界,得大自在,迷了的时候是六道轮回,苦难无边。佛法之可贵一念觉,这是我给你讲放光这段的道理,你明白之后,真的看到佛放光一句话都不要说,这里面的意思圆圆满满你都明白,哪里还要费这么多,说这么多废话。尽虚空、遍法界就是这个作用而已,一个是体、一个是用,权智是用,实智是体,体遍虚空法界,用也遍虚空法界;体是静的,清净寂灭,用是动的;体无相,用有相,用它有波,波就有相。有些现象我们肉眼看不到,佛能看到,五眼圆明,他能看到,我们今天看到光,听到声音,但是看不到光波动的现象,觉察不到音声波动的现象。可是我们现在藉仪器能够观察得到,仪器里面我们能够看到音声的高低,高音它的音比较密集,集中起来那个音就高,低音的时候那个音就好像散了,这是高低音利用科学的工具发现。光波是波长跟波短,那就是一波有的波很长,有的波很短,这长短波的现象看出来;长短波的现象就现的颜色不一样,色不相同。
由此可知,我们懂得这个原理,佛发射出来的光波是一;换句话说,他发这个光射出来是平的,没有波浪。佛发出来的音也是平的,也没有波浪,所以‘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但是众生发出去这个波它有波浪,跟佛的波一接触,佛的波浪也就跟随著众生波浪,恒顺众生。但是众生跟佛的波浪接触当中,他就有领悟,帮助众生开智慧,原理在此地。然后你才晓得今天这个世界这么乱,众生这么苦,大家心发出来的波是什么?贪嗔痴的波,这个波很坏,而且这个波度起伏太大。我们今天念佛修定,使我们发出这个波缓和,他那个波很大,我们缓和这一冲击,我们的波也大了,但是他那个波度在降下,他的降下,我们起升,这样才能够把世间灾难减缓,把世间灾难再延迟,道理在此地。
所以我们念佛堂念佛这个波,也跟电波一样传遍全世界,念佛有什么好处?好处在此地。你真正懂得,你就产生信心,我们在这里念佛全世界人得利益,不仅是自度。所以你发真心,恳切的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来念佛,自利利他。你不晓得这个道理,你关在家念几句佛,你对社会有什么好处?真有好处,社会人没见到,但是他得受用,他得好处,他不知道好处从哪里来,也不知道是怎么改变,那叫迷惑;觉悟的人、明白的人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佛经字字句句,可以用现代科学来解释,大家更容易懂;佛为什么讲经说法、放光现瑞?显示这个道理。今天讲生化、讲物理、讲化学,佛这东西全部都表达在里头,而且讲得究竟圆满,希望大家要细心去体会。佛法是一门高深的科学,绝不输在现在尖端科学之下,比他们高明多了,他们的科技解决不了问题,我们佛法的科技能解决问题。所以希望同修们要认真努力,这里头决定没有迷信。好,今天就讲到此地。




●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四十四卷) - 净公上人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一键分享百度搜藏百度相册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贴吧豆瓣网搜狐微博百度新首页QQ好友和讯微博QQ收藏我的淘宝百度空间MSN搜狐白社会奇艺奇谈美丽说蘑菇街点点网花瓣爱乐活手机快传堆糖和讯凤凰微博飞信有道云笔记麦库记事轻笔记凤凰快博人民微博新华微博饭否邮件分享搜狐随身看摇篮空间若邻网推他鲜果天涯社区FacebookTwitterMyspacedelicious51游戏社区139说客linkedin复制网址打印百度分享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四十四卷)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四十四卷)
净公上人主讲
新加坡净宗学会录影室
请掀开经本《科注》卷下第五十一面,请看经文:
【于顶门上,放如是等毫相光已。出微妙音,告诸大众,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听我今日,于忉利天宫,称扬赞叹地藏菩萨,于人天中利益等事,不思议事,超圣因事,证十地事,毕竟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事。】
前面我们看到是世尊放光,第一句总结前面放光的瑞相,接著佛就告诉大家,以微妙之音,“微妙音”里面含义是无限的深广,一音里面含一切音,一一音中含一切事,所以称之为微妙之音。告诉在会的这些大众,包括天龙八部、人非人等,这都是地藏菩萨教化的一些大众。“听我今日,于忉利天宫,称扬赞叹地藏菩萨”,这一句话是总结法会开始一直到现在所说的全部经文,都是称扬赞叹地藏菩萨。下面几句是总结,“于人天中利益等事”,底下就说得很具体,总结全经。这句是结名,也就是讲教,我们用教、理、行、果这四项来说,这是教。这一次我们在澳洲做了二十天的参学,观察澳洲现在多元文化的推广,逐渐有了成效。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佛家的教学,实在是世间从事于多元文化追求向往的一个理想教材,就是大乘经典。
‘于人天中利益等事’,人天是讲天上、人间,也就是指六道之中;六道之中当然是一种多元文化的共同生活体。地藏菩萨、释迦世尊,如何能对一切不同的众生,不同的种类,不同的族群,不同的生活方式,乃至于不同的思想见解,不同的信仰,能够把他们种种不同,帮助他们消除,帮助他们融合成一个共同体;共同体就是一真法界,多元不同体就是十法界;十法界的众生最后都归到一真法界,这是真实利益,这是世尊高度智慧、善巧方便的教导。所以佛法的教学,佛教给我们什么?这是我们必须要清楚,第一佛教给我们人与人怎样相处,‘六和敬’就是佛的教导。如果我们跟人都不能相处,还谈什么成就?人与人之间非常复杂,说实在话每一个人、每一个众生,都是多元文化的一个形体;因为一个人、一个众生过去世中,生生世世在六道里轮回,阿赖耶识含藏许许多多不同的种子习气,岂不是多元文化的一个结构?何况跟大众相处在一起,要怎样去相处,大学问;能够消除歧见、消除误会、消除隔阂,互相尊敬、互相关怀、互相合作,这佛陀对我们期望。特别是修学大乘,经里面常常教导我们‘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依旧在一切众生境界当中还划小圈圈,那就错了,违背佛陀的教诲,违背菩萨的教导。所以学佛第一个要拓开心量,要包容一切,你才能入佛门,你才能懂得佛所讲的话,这给我们真实的利益;利益自己、利益社会、利益一切众生,经上讲的是这些事。
第二句说“不思议事”,这是从体上做总结,理是一个,为什么种种不同他能够融合成一体?因为理是一个。相有种种、事有种种、用有种种,理体是一个,所以能够归一,《华严经》里面讲‘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他能归于一,因为体是一个。像一个大海,海是体,海里面起的水泡,起了千千万万的水泡,每个水泡不一样,每个水泡一个小圈圈,但水泡从哪里起来?都依大海起来。众生迷,迷失了,不知道体是一,所以才起种种误会,如果知道体是一,平等、清净、慈悲心自然就生起来,纵然是冤家对头,也知道我们体还是一,离开了理体哪来的现相?体是什么?真如本性,真如本性不可思议,‘不思议事’是结体。
“超圣因事,证十地事”,这是讲行,也是结宗,宗就是我们修学的方法、修学的纲领,这是行。‘超圣因’是菩萨所修的因行,‘证十地’是果,修因证果。十地即使是别教菩萨,也是入一真法界,超越十法界,这是契入一真法界。如果讲三贤菩萨,那得圆教三贤菩萨,才超越十法界,如果是别教三贤菩萨,还在十法界里面;说十地决定超越十法界,这是入一,入一真法界。末后一句是结用,“毕竟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事”,这个总结不仅仅是世尊为我们,总结地藏法会里面所说,实在讲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也可以用这几句话来做个总结;佛给我们讲的就讲这几桩事情,乃至于十方三世一切如来,为一切众生所说也不超过这个总结。
明白这里面几句话的意思,我们就晓得佛教给我们,教给我们做人懂得人与人的关系,知道如何与人相处。第二懂得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现在我们讲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生态,我们如何跟大自然相处,跟这些动物、植物、山河大地相处。大自然爱护我们,我们也要爱护大自然,大自然对于我们有贡献,我们的衣食住行都要仰赖于自然生物,我们如何报答大自然,有谁能想到?佛想到、菩萨想到。再第三人与鬼神如何相处?佛家的教导就是教这些事情。这三方面有一方面有过失就有麻烦带来,那就是佛法里面讲造业,三方面处得很融洽,那就是功德,修积功德;有一面有了缺陷的时候就造业。这三方面要能够处得融洽,先对于环境、事实真相,必须要了解、必须要明白,佛为我们讲经说法,就是说明这些事实真相,教导我们如何与人、与物、与事、与天地鬼神融洽相处,也正是现代人追求多元文化的目标;这个目标都在大乘佛法里面,希望大家对于大乘经典要细心体会。
我们为什么体会不到?没有切实去做,所以你体会不到。日常生活当中还是随顺自己的烦恼...(●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三卷) - 净公上人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如何能对一切不同的众生,不同的种类,不同的族群,不同的生活方式,乃至于不同的思想见解,不同的信仰,能够把他们种种不同,帮助他们消除,帮助他们融合成一个共同体;共同体就是一真法界,多元不同体就是十法界;十法界的众生最后都归到一真法界,这是真实利益,这是世尊高度智慧、善巧方便的教导。所以佛法的教学,佛教给我们什么?这是我们必须要清楚,第一佛教给我们人与人怎样相处,‘六和敬’就是佛的教导。如果我们跟人都不能相处,还谈什么成就?人与人之间非常复杂,说实在话每一个人、每一个众生,都是多元文化的一个形体;因为一个人、一个众生过去世中,生生世世在六道里轮回,阿赖耶识含藏许许多多不同的种子习气,岂不是多元文化的一个结构?何况跟大众相处在一起,要怎样去相处,大学问;能够消除歧见、消除误会、消除隔阂,互相尊敬、互相关怀、互相合作,这佛陀对我们期望。特别是修学大乘,经里面常常教导我们‘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依旧在一切众生境界当中还划小圈圈,那就错了,违背佛陀的教诲,违背菩萨的教导。所以学佛第一个要拓开心量,要包容一切,你才能入佛门,你才能懂得佛所讲的话,这给我们真实的利益;利益自己、利益社会、利益一切众生,经上讲的是这些事。
第二句说“不思议事”,这是从体上做总结,理是一个,为什么种种不同他能够融合成一体?因为理是一个。相有种种、事有种种、用有种种,理体是一个,所以能够归一,《华严经》里面讲‘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他能归于一,因为体是一个。像一个大海,海是体,海里面起的水泡,起了千千万万的水泡,每个水泡不一样,每个水泡一个小圈圈,但水泡从哪里起来?都依大海起来。众生迷,迷失了,不知道体是一,所以才起种种误会,如果知道体是一,平等、清净、慈悲心自然就生起来,纵然是冤家对头,也知道我们体还是一,离开了理体哪来的现相?体是什么?真如本性,真如本性不可思议,‘不思议事’是结体。
“超圣因事,证十地事”,这是讲行,也是结宗,宗就是我们修学的方法、修学的纲领,这是行。‘超圣因’是菩萨所修的因行,‘证十地’是果,修因证果。十地即使是别教菩萨,也是入一真法界,超越十法界,这是契入一真法界。如果讲三贤菩萨,那得圆教三贤菩萨,才超越十法界,如果是别教三贤菩萨,还在十法界里面;说十地决定超越十法界,这是入一,入一真法界。末后一句是结用,“毕竟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事”,这个总结不仅仅是世尊为我们,总结地藏法会里面所说,实在讲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也可以用这几句话来做个总结;佛给我们讲的就讲这几桩事情,乃至于十方三世一切如来,为一切众生所说也不超过这个总结。
明白这里面几句话的意思,我们就晓得佛教给我们,教给我们做人懂得人与人的关系,知道如何与人相处。第二懂得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现在我们讲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生态,我们如何跟大自然相处,跟这些动物、植物、山河大地相处。大自然爱护我们,我们也要爱护大自然,大自然对于我们有贡献,我们的衣食住行都要仰赖于自然生物,我们如何报答大自然,有谁能想到?佛想到、菩萨想到。再第三人与鬼神如何相处?佛家的教导就是教这些事情。这三方面有一方面有过失就有麻烦带来,那就是佛法里面讲造业,三方面处得很融洽,那就是功德,修积功德;有一面有了缺陷的时候就造业。这三方面要能够处得融洽,先对于环境、事实真相,必须要了解、必须要明白,佛为我们讲经说法,就是说明这些事实真相,教导我们如何与人、与物、与事、与天地鬼神融洽相处,也正是现代人追求多元文化的目标;这个目标都在大乘佛法里面,希望大家对于大乘经典要细心体会。
我们为什么体会不到?没有切实去做,所以你体会不到。日常生活当中还是随顺自己的烦恼,随顺自己的习气,这就不行了,别说经文你看不懂,注解你也看不懂,我讲的这些你还是不懂;你能够体会到是表面,真正讲是皮毛,一分都没有渗透进去。佛家的经典,我跟诸位说过,字字句句都深广无涯,怎样深入?全靠修持功夫。你有一分功夫,你就有一分见地,就有一分契入,没有真实功夫不行。真实功夫从哪里做起?从断恶修善做起。‘超圣因事,证十地事’是要我们去做到,‘不思议事’是需要我们去体会,‘人天利益等事’是我们要学习,你才得到究竟圆满的大用,那就毕竟不退无上菩提。青莲法师的注解,诸位自己去看,他注得也非常之好。请看下面经文: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观世音,从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具大慈悲,怜愍罪苦众生,于千万亿世界,化千万亿身,所有功德,及不思议威神之力。】
我们就看到此地。这是观世音菩萨,在大会当中,观音菩萨也参加这个法会,也是这个法会听众之一。他听到世尊极力赞扬地藏菩萨,听了之后他也起来,代表菩萨众对地藏菩萨的赞扬。这个法会我们要留意学习,法会开端是怎样开端,法会将要圆满,圆满是怎样来结束,这个我们要学习。世间法里面一个法会,先一定有开幕词,会结束之后也有一个致谢词。我们这一次在西澳净宗学会,西澳净宗学会我不知道状况,刚刚成立,而实际上我们去看的时候,它的缘没有成熟,成立得太早了;至少他们要学三年,三年之后再成立净宗学会,那就很如法。我们的法会开端跟法会结束都是突然的,前面没有介绍,后面也没有结束,变成是不伦不类,这是我一生当中参加很多法会第一次遇到。他们自己没有经验,也没有参加过任何法会的活动,所以对于仪规完全不知道,真正是无所适从。他们对我们招待热情,我们很感谢,他们的会长送我到机场来问我,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1-8-8 09:09
他说:招待不周;我说:招待很周到,我们非常感谢,法会不周,要好好的学习。他想找个时间到新加坡来学一天,我说:不行!一天你就学会,你是天才;真正要学会,至少要在新加坡住三个月,哪有一天就学会?如果说领导一个团体,帮助一个地区学佛,那是菩萨发心,不是感情用事,真正要虚心学习。
从这里看这个法会将结束,观世音菩萨代表菩萨众出来致词。观音菩萨在中国大家都非常熟悉,知名度排在第一,很多人不知道地藏菩萨,没有不知道观音菩萨,观音菩萨赞叹意思就很深。菩萨“白佛言”,称“世尊。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具大慈悲”,这个话从观世音菩萨口中说出,那谁不相信?我们都知道观音菩萨大慈大悲,观音菩萨赞叹地藏菩萨大慈悲,而且地藏菩萨大慈悲的落实不亚于观音菩萨,并不在观音菩萨之下。“于千万亿世界”,‘千万亿’不是数字,是形容词,形容这无量无边的世界,哪个地方有众生就有地藏菩萨在,化千万亿身。
“所有功德,及不思议威神之力”,这两句话就是世尊在这部经上所说的。功德跟福德我们必须要有能力辨别,断恶修善、依教奉行,你们想想是福德还是功德?假如你还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所修的是福德,出不了三界;如果你是离四相修行,是功德。佛在金刚会上教我们,要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修诸善事’,那是功德。我们想想我们今天所修的是什么?真正修行都落在福德这边,不是功德。起心动念还有我执,念念都是为我,我总是摆在第一,诸位要晓得,我执是轮回的根本业因,你只要有我,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修再大的善业也是六道里面享福,福享尽了还要堕落,要懂这个道理,这在前面都跟诸位讲得很清楚。六道、十法界怎么来的?六道来由有三个基本的因素,妄想、分别、执著,你全都有了,这就是把一真法界变成六道。如果你把执著破掉,你还有妄想、分别,你六道没有了,有十法界;十法界里头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你在这里面生活。再能够把分别也舍掉,你就超越十法界,则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里面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还有四十一个阶级,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四十一个阶级从哪里来的?怎么形成?妄想,妄想就是无明,破一品无明你的境界会提升一层,四十一品无明破尽,妄想完全没有,你是证得了大圆满,那是圆教如来的果地。
这个道理与事实真相我们要知道,知道之后然后才晓得世尊教我们离四相的用意,四相不能不离,不可不离,不离就不能离六道轮回。我们今天起心动念,对这个喜欢、对那个讨厌,都是干六道轮回,天天念阿弥陀佛,还是搞六道轮回,你以为你能往生?不能往生。能往生的人,四相真离,心地真正清净,‘心净则佛土净’。很多带业往生的人,临终一念、十念往生的人,他那一念、十念与四相相应,最后临终的一念还是有我、人、众生、寿者,就不能往生。以前李炳老常讲,一万个念佛人,能够往生的是两、三个而已,什么原因?我、人、众生、寿者没断。我们想这一生当中真正往生,什么时候练习?现在就要练习,不要等,‘我现在还没有到临终,临终时候再离’;临终时候你有把握,你能离得了吗?平常就要真干。
对于世间之感情,我们一般讲情结要淡,愈淡薄愈好。念念为众生、为社会,不要想到自己,想到自己就是造业、就是造罪,别人都为自己,那是他的事情,他要搞六道轮回,佛都管不了,我怎么能管得了?修行证果的事情,要靠个人自己努力,谁都帮不上忙,佛菩萨大慈大悲也帮不上忙,这是你自己的事情。十法界就是十条道路摆在我们面前,你自己愿意走哪一条,佛给我们说明,让你自己选择;自己要随顺烦恼、随顺习气,大多数是走三恶道;真正觉悟,舍离一切烦恼,随顺佛菩萨的教诲,成就功德。功德跟福德我们必须要辨别,要很清楚。‘及不思议威神之力’,这是讲地藏菩萨,特别在六道当中,勤苦的教学,以圆满的智慧、善巧方便,帮助特别是恶道众生。再看底下经文:
【我闻世尊,与十方无量诸佛,异口同音,赞叹地藏菩萨云。正使过去现在未来诸佛,说其功德,犹不能尽。】
这一个事实真相,我们从观世音菩萨口中得到,不仅仅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赞叹地藏菩萨,十方无量诸佛异口同音,没有一个不赞叹地藏菩萨。而地藏菩萨的功德,一切诸佛如来共同赞叹都赞叹不尽,底下讲“正使过去现在未来诸佛”,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说地藏菩萨功德都说不尽。地藏表什么?诸位要晓得,孝亲尊师;地藏菩萨的功德就是孝亲尊师的功德。前面跟诸位同修报告过,为什么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把教化众生这桩事情,不付托给其他的菩萨,要特别付托给地藏菩萨?为什么不付托给观音菩萨?前面都跟诸位说过,付托给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做不到,付托给文殊、普贤,文殊、普贤也做不到...(●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三卷) - 净公上人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情形很多,很多人曾经遇到过。小五衰相现前,就是他的福报快要尽,香味没有了。第二种,天人身上都有光,这个光微弱了。第三种是洗澡的时候水沾在身上,我们洗澡洗完之后身体擦干净,天人不需要,水不沾身;水沾在身上,这是小衰相。第四种在境界里面起了一个微细的贪念心,有一点染著。第五种眼睛我们叫眨眼,天人眼睛是睁开,不会眨眼,有眨眼的现象,这衰相。这是小五衰,福报快要享尽。
福报享尽的时候大五衰现前,大五衰第一个是衣服脏了,天人衣服也不需要裁缝,也不需要去换洗,他的衣服真的是一尘不染,这时候衣服染灰尘。第二个,天人都戴帽子,帽子上都有鲜花,花枯了、花谢了,大衰相,这时候他很痛苦。第三是流汗,一有这种情形,他的寿命就快完了,在经上讲大概不超过七天,他就命终了。第四种身体有臭味、有气味。第五种他坐不住,坐立不安。小五衰相现前的时候,如果这时有缘遇到诸佛菩萨,遇到大善知识,他能够忏悔皈依,依教修学,他能恢复,能够增长天福;换句话说,增长他的寿命。大五衰现前,不行,决定堕落。所以天人愈是往高处去,堕落就愈苦;欲界天、色界天,天福享尽还有不少到人间来,得人身;四禅天、四空天寿命尽了之后,多半堕三途,或有堕恶道,这是一般常讲‘爬得高,摔得重’,这里面都有道理在。请看底下这段经文:
【如是天人,若男若女,当现相时,或见地藏菩萨形像,或闻地藏菩萨名,一瞻一礼,是诸天人,转增天福,受大快乐,永不堕三恶道报。】
这就看缘分,如果他的缘分好,见到地藏菩萨,他在五衰相现前的时候,见到地藏菩萨的形像,或者是闻地藏菩萨名号。这是不一定见到菩萨本人,像我们现在塑造地藏菩萨形像,见到像;听到地藏菩萨的名号,也能“一瞻一礼”。此地讲‘一瞻一礼’,我们不要误会,拜地藏菩萨拜一次就行,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一’是一心,这要懂得,真心。真诚心瞻礼,真诚心里面就具足了忏悔,具足了礼敬。天亲菩萨在《往生论》里面讲,五条的修学纲领,瞻礼当中是圆满具足。夏莲居老居士依据这个原则,给我们初学订了一个功课‘净修捷要’,净修捷要就是依天亲菩萨《往生论》里面讲的五个原则来订,所以有礼敬、有称名、有忏悔,这里头最重要是忏悔。“是诸天人,转增天福”,业障消除,福报就现前,他能够延长享受天福的时间,“永不堕三恶道报”。注解里面有一个故事,诸位自己去看就知道。从古人种种修学这些公案因缘当中,我们不但能生起信心,而且能够体悟到事实的真相,知道怎样去修学,这是讲瞻礼忏悔修福。下面说:
【何况见闻菩萨,以诸香华、衣服、饮食、宝贝、璎珞,布施供养。所获功德福利,无量无边。】
这是说见闻瞻礼的福报就很大,如果再加供养,那他获福当然就更大。这里面举了几个例子,“香、华、衣服、饮食”,表法的意思要懂。‘香’表信、香表戒定、香表五分法身,决不是我们带一点香,在佛菩萨面前燃著供养就行,那是形象,要懂得从形象里面体会实质,那才真香。所以能够舍贪嗔痴,修戒定慧,这是真正以香供佛,我们燃这炷香意思在此地,远离贪嗔痴,勤修戒定慧。‘华’表六度万行,‘衣’表忍辱,这要懂得,‘饮食’表法味,“宝贝、璎珞”表庄严具。我们真正能够依照这些方法来修学,你所获的福报,所获的利益,那就无量无边。
“无量无边”,注解里面有说,注解末后讲,‘今获功福’,功德福利,‘正与般若相应,故如虚空无量无边’,般若怎么相应?就是《金刚经》上教给我们,菩萨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修积一切善法,修的善事虽然小,所获得的功德福利无量无边,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著相修行,修学的福报事情再大,他获得的福报很小,这个事实世尊在经上讲得太多太多了,特别是大乘经,我们要细心体会。由此可知,拓开心量是我们修学大乘人第一个重要的课题,如果心量不能拓开,我们的成就说实在话,远远比不上小乘。小乘人纵然不能证果,这是真的,连小乘初果须陀洹都不容易证得,都很难,但是人天福报他是决定获得,我们看了决定没有怀疑,他们修天福。如果能够断八十八品见惑,才能证须陀洹果,但是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是很不容易断。
我们大乘人,如果不能够放下身心世界,念佛就不能往生,这是念佛堂堂主常常挂在口上的口头禅,时时刻刻提醒念佛同修,‘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身心世界一切下就是放下四相,我、人、众生、寿者,与般若相应,那个时候真的是‘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往生真有把握。往生没有把握是你对世间有牵挂,只要有一丝毫的牵挂,就障碍你往生,必须舍得干干净净。你有的布施,利益众生,自己身体所需太有限,所费不多,何必累积许许多多这些日用品,让自己身体造罪业,所以一定要懂得布施,要懂得自己的福报与一切众生共享,那你的福报就大了,真正的福报。世尊这一段赞叹文很长,到这个地方是一个段落,下面是转临终恶业,也非常重要,我们明天再讲。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四十五卷)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四十五卷)
净公上人主讲
新加坡净宗学会录影室
请掀开经《科注》卷下第六十一面,请看经文:
【复次观世音。若未来现在诸世界中,六道众生临命终时,得闻地藏菩萨名,一声历耳根者,是诸众生,永不历三恶道苦。何况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将是命终人,舍宅、财物、宝贝、衣服,塑画地藏形像。或使病人未终之时,眼耳见闻,知道眷属,将舍宅宝贝等,为其自身,塑画地藏菩萨形像。】
先看这一段,这是转临终时候的恶业。这桩事情已经有许多人注意到,我这次在澳洲就有同修来问我,关于自己家亲老人临终时候要怎样处置,怎样帮助他。这些同修对佛法未必有很深刻的认识,可是他们都能够关心到临终的大事,佛家常讲‘死生事大’。因为人在临终的时候,并不是说这个人就死了,死了一切都了,那就无需要这些顾虑。可是这个世间有不少聪明人,有不少有智慧的人,更难得是宗教的信徒,即使对于生死大事所以然的道理他并不清楚,可是这个事实的存在,他们都能够深信不疑,都能够想到死了以后到哪一道去投胎,哪一道去受身?能够觉悟到这一点就相当不容易,在一般讲就是因缘果报,他能够意识到这个层次,在世间起心动念,一切造作都会收敛一些。这也是近代印光大师挽救世道人心,消除世间的劫难,特别提出因缘果报的教学,道理就在此地。如果跟他讲宇宙人生的大道理,真正能够体会理解的人并不多,可是讲因果报应的理论与事实,一般人都能够明了,都能够体会得到。对于改变世间的人心,劝勉大家断恶修善,消除世间一些灾难,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地藏经》对于这个理念、这种教学,可以说分量非常的重,这也是我们前面提到,为什么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把教化众生任务委托给地藏菩萨,道理就在此地。
经文一开端,叫著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代表六道众生,叫著观世音菩萨,也就等于叫著我们的名字一样。往下的经文开示对我们来讲无比的亲切,特别我们看到“未来现在诸世界中”,把‘未来’放在前面,他说的‘现在’是当时法会里面的大众摆在第二,未来摆在第一,可见得这个经,实际上讲经的意思是对我们讲。‘诸世界中’,就不只一个娑婆世界,也显示出地藏法门尽虚空、遍法界,跟净土经、跟《华严经》无二无别,点点滴滴显示到,大乘法的范围是尽虚空、遍法界。大乘的对象是法界当中一切众生,我们体会到这个意思,你的心量才能拓开,这是真心,这是我们本有的心量;‘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是一切众生本有的,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现在心量为什么会搞得这么小?心量小才会被这些邪门外道欺骗,才会有吃亏上当这些事情,心量拓开就没有了。虚空法界无不不二,所以经文字字句句意义无限的深广,我们要能体会,要在这里头学习。所以是‘诸世界中’,没有写娑婆世界。
这里面特别是讲“六道众生”,诸佛刹土都有六道众生,没有六道众生的,有但是不多,像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六道众生,大多数诸佛国土都有六道众生,都很苦,迷得很深。“临命终时,得闻地藏菩萨名”,关键的字样在‘闻’,此地的闻是菩萨三慧里面的闻慧,你就晓得不是随便听到,我们世间一般人在这里错会了意思,这是大乘经,一切都要用大乘菩萨的标准来衡量。菩萨三慧是建立在声闻三学的基础上。现在有许多人说念《地藏经》,也依照《地藏经》里面所讲的去修行,但是得不到果报,于是谤佛、谤法,说《地藏经》不灵;他没有想到,他自己错解如来真实义,不是经不灵。经上讲善男子、善女人,你有没有达到‘善’的标准,没有人想到。善的标准是什么?三福,跟我们说得很清楚,世间善人的标准:‘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你做到了没有?你做到了,你是世间善人。佛法是建立在世善的基础上,你连这个标准都做不到,你学佛是佛门外的学佛,没入门,怎么修都是门外汉,没入门,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得。
有这个基础之后,这才能入佛门,入佛门标准是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你做到了没有?三皈,大家今天做的形式,没有实质内容,怎么会有感应?戒经里头明明白白跟我们讲,你真正受持三皈,你就有三十六位护法神日夜保护你;你今天三皈受了,一个护法神都没有。你受五戒,每受一条戒有五位护戒神保护你,五戒具足就有二十五位护戒神日夜卫护。你今天一个护戒神也没有,一个护法神也没有,你三皈五戒叫白受了。今天的佛教我们要清楚,大家发心续佛慧命,弘法利生,这是了不起的大事业,世间任何事业不能跟这个相比,所以佛法在行,不在说,说得再多,都没有用处,一定要做到。具足第二福,闻慧才有基础,这是初级的佛法,修戒定慧三学,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慧开了之后才有闻慧、思慧、修慧。这个地方‘得闻’,菩萨闻地藏菩萨名,一闻名就相应,与什么相应?与全经相应。地藏菩萨是这一部经的名字,听到这个名字,全经所讲的理论、方法、境界同时都能现前,你才能悟入这个境界。
所以说“一声历耳根者,是诸众生,永不历三恶道苦”,永远不会堕三恶道,这是什么境界?你们同修们都清楚,你们都学过教的,证须陀洹果就永不历三恶道;如果没有证须陀洹果,就不能避免三恶道。此地说听到地藏菩萨...(●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三卷) - 净公上人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普贤菩萨名,诸佛第一子,我善根回向,愿悉与彼同。
身口意清净,自在庄严刹,逮成等正觉,皆悉同普贤。
如文殊师利,普贤菩萨行,我所有善根,回向亦如是。
三世诸如来,所叹回向道,我回向善根,成满普贤行。
愿我命终时,除灭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国。
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
严净普贤行,满足文殊愿,尽未来际劫,究竟菩萨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黃金價格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