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华严经行愿品文殊十信章(第十五集)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1-7-24 20:38
標題:
华严经行愿品文殊十信章(第十五集)
敬摘自《净公上人开示集12大方广佛华严经》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华严经行愿品文殊十信章 (第十五集) 1997/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2-0015
请掀开经本第二十六面,最后一行。这一段文是清凉大师对前面两首偈的解释,他老人家解释得非常好,文字我想诸位都能够看得懂。本文的偈颂,前面两首是「迷於苦集」,以四谛法来讲,世间的因果;三、四两首是「失於灭道」,出世间的因果。合起来说,世出世间因果都迷失了,所以才有六道轮回的果报。经文里面:
【恒受生老病死苦。】
这是轮回里面必然的现象。『恒』是生生世世。什么时候才能出头?那就看到哪一天你真正觉悟了,若不觉悟,决定没有办法出头。怎样是觉悟?知道这些事实真相,彻底放下,一心念佛求生净土,这个人是彻底觉悟、大觉悟了,他一生必定成就。这个道理与事实真相,我们说出来了,同修们也都能听得懂,而且听的遍数多了,并不陌生,对於这个说法已经很熟悉。可是实际上,还是放不下,起心动念还是执著,还是是非人我,还是自私自利,这又是什么原因?佛在经论上所谓的,无始劫来习气太深,这是恶习气,这是轮回生死的根本,很难拔除,必须真正觉悟,发勇猛心,才能把这些虚幻不实的念头舍弃掉。从今而后,这个世间一切法,再不要把它放在心上,这是你从心地上舍掉、放下。日常生活当中,遇到这些事情,我们还照做,这个并不妨碍,特别是《华严》里面所说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事上你去做没有障碍,障碍的是你心里头真的执著了,你心里著了相、著了见,这个有妨碍。
虽然说事事无碍,可是你要晓得,事上决定不可以攀缘,攀缘就有障碍,所以佛教我们随缘。随缘就是随喜功德,事上随喜,绝不攀缘。功德是什么?虽然有事,而没有心,没有心就是功德。事上有,心里头也有,那就不是功德,那就造业了。穿衣吃饭、待人接物,这是事;事上有,心上没有,心上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那就恭喜你,你就决定往生,永脱轮回。这是希有的因缘,是人生第一桩大事业。
这一段注解,我就不想再罗嗦了,诸位看看就行了,前面这个意思已经说明白了,我们再看下面的经文。在二十七面末后的两行,科判里面说这是第二段,偈颂里面第二段,「灭惑大悲下」。灭惑大悲是经文开端四个字,这以下一共有二十八首偈。「仰德依人,请垂拔济」。仰是仰慕,仰慕文殊菩萨的大德,这是说善财童子,我们要依靠文殊师利菩萨。文殊菩萨是代表圆满的智慧,因此,仰德依人,就是我们要遵从究竟圆满的智慧,才能够拔苦,才能够脱离生死轮回,是这个意思。这二十八首里面又分为二段,前面十三偈是「赞人求法」。我们先看这一段,有十三首偈。
【灭惑大悲清净日。智光普照圆满轮。能竭生死烦恼海。愿降慈光少观察。】
我们一首一首的来看。惑是迷惑,也就是通常讲的无明,我们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一无所知。日常生活当中,凭著自己的想像起心动念,造业受报。造业受报的根源,就是对於事实真相无知,这就是没有智慧。这两句是赞叹菩萨,菩萨有智慧,能破无明,此地这个『灭惑』就是破无明。这两个字是讲智慧,是佛菩萨的智行。『大悲清净日』,日是比喻,清净日三个字都是比喻,比喻菩萨的智慧,比喻菩萨的大慈大悲。大慈大悲不著相,就清净;慈悲要著相,就不清净。比喻作清净的太阳。
『智光普照圆满轮』,日光遍照,用这个来比喻。其实太阳的光明照耀的范围不大,这是我们现代人都有这个科学的常识。在古时候,一般人就现前,他能够觉察得到的,光明最殊胜的无过於太阳。所以佛讲经,常常用日月来做比喻,比喻智慧光明。智慧光明是本性里面的般若智慧,这个光明就大!普照是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照。《华严经》世尊给我们说明这个事实真相,而佛光遍照实在讲,就在我们眼前,我们自己有业障,虽有眼见不到,虽有耳听不到,所谓是「如聋如盲」,是我们有业障,不知道这个境界。如果你业障消除了,你才知道我们六根所接触的六尘境界,无一不是诸佛如来智光遍照,所以称之为圆满的珐輪。
西方极乐世界六尘说法,华藏世界也是六尘说法。我们眼前这个世界又何尝不是六尘说法,哪有例外?希望读了《华严经》之后,你智慧就开了。智慧开了之后,那就是所谓头头是道、左右逢源。源是自性,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从自性流出来的,左右逢源,什么源?自性是源头,这个意思就是说,在事事物物上都见自性,左右逢源是这个意思。头头是道,道是诸佛所讲之道,如来称性的大道,原来就在眼前。
『能竭生死烦恼海』,「竭」是枯竭,这两个字意思就是拔尽了。生死烦恼比喻作大海,无限的深广,唯有称性的般若现前,能把它彻底消除。生死是果,烦恼是因,苦因苦果连根拔除,他有这个功德。
『愿降慈光少观察』,末后一句是自己的愿求,这就是求菩萨以慈悲光明加持我们,来帮助我们,救度我们,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这是求法,这句是求法的意思。再看第二首:
【圆满大慈清净月。福德光明无垢轮。】
我们先看这两句。『大慈』是对利益众生讲的,圆满的大慈,这称性,称性就圆满了。我们学佛,总希望同修们念念之中,起心动念,要遍缘虚空法界。把我们的心量恢复,念念都念著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不要想那个圈子想的太小太狭,起心动念就想到自己,想到我这一家,想到我这一族,这个范围都太小。世间人想到国家民族,还是太小,国家民族跟虚空法界来比,简直不能比,那个心量还是小。你如果想到一个娑婆世界,娑婆世界还小。虚空法界里头,像娑婆三千大千世界是无量无边,我们的心要广大。
经上我们也常念到,「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佛讲这个话这是真的,你本来如此,你的心性本来是包含恒沙法界的,这么大的心量。现在为什么会变成这么小的心量?就是你迷惑了,於一切法里面生起妄想分别执著,执著四大五蕴的身相为自己,而不晓得尽虚空遍法界是自己。哪一天你忽然觉悟了,原来尽虚空遍法界就是我!那就恭喜你,这就叫你证得法身。虚空法界原来就是我,这个人就是证得法身。
由此可知,六道凡夫之所以变成凡夫,迷失了自性,迷失了法身。这个道理、这个事实真相,我们从梦境里面去体会。作梦的时候迷惑颠倒,以为梦中那个人、那个我是自己,梦中的别人不是自己,那你是迷,不了解事实真相。如果你一旦觉悟了,梦中那个境界全是我自性变现出来的,梦里头别人也是我,梦里面山河大地还是我,除了我之外,没有一物在梦中。虚空法界就是梦境,几时我们在这个梦境里头朗然大觉,知道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自己有没有生灭?没有生灭,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来不去。
十法界,过去现在未来所有一切诸佛,是我们自性里头变现出来的,也是自不是他。诸佛刹土里面十法界依正庄严,还是自性变现出来的,离开自性无有一法可得,这是事实真相。说实在的话,如果不是世尊为我们说出来,我们怎么会晓得?世尊说出来之后,我们细细去观察,细细去思惟,是,没错,事实确实是如此。我们今天这个身相是什么?法身流转,随顺十法界,随顺六道。你从这里觉悟之后,你在六道里面轮回也若无其事,那就是诸佛菩萨示现而来的,你真的得大自在,这才是圆满大慈,做种种示现,帮助那些没觉悟的众生开悟。慈心像清凉月一样。
『福德光明无垢轮』。福德是圆满的,福德加持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就如同光明遍照没有两样。无垢就是清净的意思,垢是污染,什么污染?妄想是污染,分别是污染,执著是严重的污染。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著,这就是无垢珐輪。前面一首是说菩萨的智慧,这一首是说菩萨的福德。学佛的人一定要知道,智慧固然重要,福德也不能够没有,成佛是福慧二足尊,所以在此地偈颂,这两桩事情摆在开头。智慧圆满了,福德圆满了,就叫做成佛。自性里面,福慧确实是圆满具足,我们现在迷失了自性,所以自性里面的福慧也没有了,必须要靠修德将它恢复。
【一切众生咸施安。】
此地这个『一切众生』是尽虚空遍法界。我们修布施,菩萨诸波罗蜜总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布施,布施要尽心尽力毫无保留。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对象是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他有需要,我有多余的,决定没有悭吝。能施、肯施、欢喜布施,令一切众生得安乐,这是诸佛大菩萨所为的,他们所作所为的。
【愿赐清凉少观察。】
这一句希望菩萨以慈悲福德保佑我们,加持我们,是这个意思。再看底下一首:
【一切法界功德王。白业成就为轮宝。所向导前无所碍。愿顺我心垂教敕。】
前面两首是愿菩萨智慧福德加持。这一首『一切法界功德王』,这是赞叹文殊菩萨,一切法界是尽虚空遍法界,对大圣来讲,一真法界,对有情来讲,十法界。十法界都是有情众生,十法界里面,佛、菩萨、声闻、缘觉,这是觉悟的有情众生,六道是不觉的有情众生。这一句是尽虚空遍法界,文殊菩萨是功德王,他有大智慧、大福德。
『白业成就为轮宝』,白业是善业,这个地方所讲的善,不是善恶之善。诸位要晓得,善恶之善不算善,为什么不算善?善恶这个念头是相对的。换句话说,依旧是在妄想分别执著里面,你要修这种善,善恶之善,来生得福报,这个福报叫有漏的福报。也就是说,这个福报是在三界六道里面享受,不能出三界。为什么?因为你是相对的,你没有离开妄想执著。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著,你修的一切善,那就是真的善,叫白业。这是我们必须要明了的,才能够成就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了生死出三界,这叫成就。
「为轮宝」,轮宝是比喻,转轮圣王有轮宝。我看转轮圣王那个轮宝,大概就是现在很多人看到的飞碟,飞碟像个轮一样,是交通工具。所以此地这个轮宝,很像古德讲阿弥陀佛的大愿船一样。那也是个比喻,把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比作轮船,载运我们脱离生死苦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轮宝也是这个意思。载我们脱离六道轮回,脱离十法界,是这个意思。
什么是轮宝?白业,这个一定要记住。白业简单的讲,我们必须断恶修善,而没有断恶修善的这个念头,那就是白业。断恶修善,还有断恶修善的念头在,这就不叫白业。这里面的界限非常微细,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锻炼,五十三参历事炼心,在境界里头炼。炼什么?炼在对人、对事、对物,生活工作、一切应酬当中,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炼这个。一切作为心里头都若无其事,念念与清净平等觉相应,这就是白业。
穿衣如此,吃饭如此,工作如是,应酬亦如是。也许同修问:「那我在生活当中,工作应酬当中,不能不起心动念,那不起心动念怎么应酬?」人家问我一句话,我不起心动念,怎么答覆他?不能说人家问的时候,我像个木头一样不理会,那不可以。佛菩萨有人向他请教,不也是有问有答吗?这个地方要明了,佛菩萨一切应对也不是起心动念,我们要学这个。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切应对是起心动念;他们应对也不是起心动念。像永嘉大师讲,「分别亦非意」,你就成就了,所以这里头非常非常微细。
怎样才能契入这个境界?我先前所讲的,念念都缘虚空法界,而后你起心动念就不是一了。不是一是什么?是自性起用,用即非用,非用即用,这才叫一真。才有分别,就错了。为什么说分别亦非意?分别是随顺众生的分别而分别,所以它不是意。他不是自己有分别、自己有执著,他没有,自己没有分别、没有执著,用心像一面镜子一样。古人有这个比喻,心像镜子一样,所以「胡来现胡,汉来现汉」,你们看古人有这个说法。胡是什么?外国人,胡人,外国人照镜子,镜子里面现外国人的相。汉是中国人,中国人照镜子,镜子里现中国人的相。镜子有没有心?没有心,现相亦非意,你能懂这个意思吗?它现相,它没有意。
我们用心要学镜子,你看镜子是不是善知识?你早晚洗脸都要照照镜子,那镜子就是善知识,你照镜子有没有想到我要学镜子不著相,不是不现相,现相,现相是起作用。决定不著相。我们对人、对事、对物,种种应酬,有没有事?有,就跟镜子照东西,有。著不著?不著,不但是相离开的时候不著,正在照的时候就不著。不著就与清净平等觉相应了。大家记住,这常常挂在口边上,「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怎么叫相应?这叫做相应,起心动念就不相应。所以确确实实从早到晚,在生活当中点点滴滴全是离相。
离相不是讲外面境界相离开,不是这个意思,心缘相离了。这是马鸣菩萨《起信论》里面给我们讲,虽然说的是听经闻法,可是那个意思很广泛,「不著言说相,不著名字相,不著心缘相」。不但听经闻法要离这三相,一切时、一切处,穿衣吃饭都要离这三相,就相应了,那就是念念相应。念念相应念念佛,你自性现前,那是自性起用,自性就是佛,自性起用就是佛现前。希望我们细心去体会这个道理,希望我们能够契入这个境界。这样念佛,给诸位说,必定是上上品往生,生实报庄严土,这叫「白业成就」。
『所向导前无所碍』,没有障碍,远离一切障碍,断除一切的业障。所以称这种人叫做「一切法界功德王」。王也是比喻,功德里面得大自在,才称为功德王。『愿顺我心垂教敕』,这句话是祈求,求文殊菩萨随顺自己的愿望教导与我。
再看下面第八首,我们从前面一直算下来,这是第八首:
【广博福智大商主。勇猛不退求菩提。普利一切诸众生。唯愿垂慈拔济我。】
前面都是赞叹文殊师利,这是用比喻来赞叹他。『广博福智』,有广大的智慧、广大的福德。『大商主』是比喻,像我们今天所讲的企业家,经中常讲「大富长者」。这是商界里面的领袖,称之为商主。好像现在许多国家地区都有商会,商会的主席、商界的领导人,佛经里面称之为商主,他有大福德、有大智慧,这是比喻文殊菩萨的福智,在所有菩萨里面他是首领。
『勇猛不退求菩提』,这个地方著重在「不退」。菩萨在此地示现给我们看,他还没成佛,所以依旧是勇猛精进。我们想想自己的身分,现在是凡夫,业障深重,还不知道精进,修学常常退转,这怎么得了!菩萨在此地做出榜样给我们看,这是慈悲到了极处。其实,世尊在经典里面跟我们讲得很清楚,文殊菩萨早就成佛了,这个人是倒驾慈航来的,早就成佛了,现在再退到菩萨地位上来帮助我们。他的福德智慧都圆满了,何必还要勇猛精进?这是做给我们看的,这叫慈悲示现,做出个样子来给我们看。让我们看到他勇猛精进,生惭愧心,发心来效法,是这个意思。
「求菩提」就是求无上正等正觉,都是做给我们看的,我们要求的就是这个。所以诸位千万不要求名求利,求五欲六尘的享受,你就错了!什么都不要求,你样样圆满。你如果要求,也能得到,在佛氏门中有求必应,真的能得到。得到的很少,你求多少就得到多少;什么都不求,你所得到的是尽虚空遍法界,你的性德圆满现前。因为「求」是一个妄念,这个妄念障碍了性德。菩萨在此地示现,人家求菩提不求名闻利养。世出世间法他都不求,他就求菩提,这个就对了。
『普利一切诸众生』,我们也要效法菩萨,也要向菩萨学习。我们今天在生活上,我们很认真的做,所以你觉悟了以后,你的生活就是演戏,是不是为自己?不是为自己,自己没有。自己在哪里?虚空法界就是自己。我在这里演戏,度一切众生,那一切众生是自性众生,「自性众生誓愿度」。古人所讲的,「梦中佛事,水月道场」,你怎么会不自在?你跟诸佛如来真的没有两样。孙悟空还要摇身一变,你连摇都不要摇就变了,哪里还用得要摇身?真的是超凡入圣。所以这个经字字句句都是我们学处,学习的处所。念念普利一切诸众生,就是真正的普利自己,为什么?因为是自性众生,不是自性之外的。所以四弘誓愿到最后是归结到自性,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句句都归到自性。大慈悲心流露出来,大慈悲心是清净平等,没有分别,没有彼此。
『唯愿垂慈拔济我』,前面三句是菩萨智慧福德的起用。我们现在在凡夫位,未能契入这个境界,希望菩萨慈悲拔济我们。善财童子有求,文殊菩萨有没有帮助他?这个话不要问别人,你自己好好想想,文殊菩萨有没有帮助你?你如果觉悟到了,文殊菩萨真的帮了你的大忙,你在这个经句当中恍然大悟。虽然得不到文殊菩萨圆满的智慧德用,你也得了少分、少许,你也有少许的相应。要懂这个道理,要晓得这个事实真相,我们在这个经文里面得真实的利益。像这字字句句可以用在生活上,刚才讲穿衣吃饭,每天的工作,一般应酬统统用上,这就是菩萨慈悲拔济。再看下面一首:
【身被最胜忍辱甲。】
第二个字是破音字,念披,跟挑手边的音同意思同。古时候这个字是通用的,古时候的字少,以后字多了就分开了,古时候这个字通用。身被,像台湾本省话讲加披,那是对的,那个音念得很正确,意思也很正确。如果念加倍,就不对了,意思就不对了。『身被最胜忍辱甲』,胜是殊胜、无比殊胜;忍辱,甲是铠甲,这个是用来做比喻的。菩萨自行化他,最要紧的是有耐心,忍辱就是忍耐,要有耐心。你自己修学,你要没有耐心,你不能成就;你要帮助别人,你没有耐心,也不能成就。自行化他成败的秘诀就在耐心,愈是大的事业愈要大的忍耐。不能忍怎么行?世间圣人跟我们讲,「小不忍则乱大谋」;《金刚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法得成於忍」。所以菩萨六度,也就是菩萨生活六个原则里面,忍辱最重要,那是关键。如果不能忍耐,你所修学的就是世间有漏的善法,不能算成就。因为有耐心,你才能精进,你才能得定,才能开慧,定慧是成就。
我们今天学佛,心里头乱糟糟的,妄想纷飞,没有定慧。你有没有去找找这个毛病根源在哪里?一天到晚还是懵懵懂懂过日子,这个不行!这怎么能成就?真正希望成就的人,一定要把这个根源找出来,我为什么不能得定?这个根源就是做事没有耐心,修学没有耐心。你要把这个病根找到了,得设法把它改正过来,要有恒心、有毅力去培养耐心。学佛时间长,修学其他的法门,在《华严经》里面说,那是无量劫才能成就。修净宗法门,也要尽一生的力量,念念不能懈怠,才有成就的指望。所以,忍这个法门是最为殊胜,最胜的忍辱甲,最胜是忍辱这个方法。辱这个意思,过去讲席当中常常讲,在此地也不要多说,大家晓得这个意思,忍耐这个法门,世出世间圣人都这样教导我们,一定要有耐心、有恒心。
【手提明利智慧剑。】
『剑』是比喻。我们塑造文殊菩萨的像,造菩萨的像,菩萨骑的是狮子,手上拿的是宝剑。狮子是兽中之王,表勇猛,剑表智慧。并不是文殊菩萨出来真的是骑一个狮子,手上拿宝剑,不是这个意思,这表法的,要懂得表法的意思,菩萨勇猛精进,智慧无比。
【常能自在破魔军。】
『魔』是烦恼,我们敌不过烦恼,内里面是贪瞋痴慢,外面是五欲六尘境界的诱惑,那是外面的魔。《八大人觉经》上讲四种魔,把魔归纳四大类,四大类第一个是五阴魔。我们这个身体,一切有情的身体,都是五阴,色、受、想、行、识,众缘和合而有这个身相。要知道,这个身相就是魔障,就是折磨你,叫你不得自在。身体怎么是魔障?你每天要吃三顿饭,你渴了要喝水,这就是魔障。三天不洗澡,身上就臭了,你还得洗澡、沐浴、穿衣服,这都是魔障,这哪里是自在?五蕴之身,五蕴是烦恼。
第二类,就是贪瞋痴慢这些烦恼。第三类叫死魔。死魔实在讲,就是你这个身命相续的幻相,存在的时间并不很长,这个身体的现形,跟这个形状的消灭,都是个「缘」字,因缘具足,它现这个形;因缘散掉了,这个形就没有了。缘聚缘散,知道这才是事实真相。缘聚,我们叫它生;缘散,叫它灭,其实是缘之生灭。我再问,身有没有生灭?没有生灭,自性当然更没有生灭,生灭只是缘生缘灭。因为它存在的时间短,咱们办什么事情都办不成,也就是我们时间不够用,所以它也折磨我们。我们修行时间不够用,还没有成就,缘就散了,这也是魔障。这三大类的魔障,都是我们自身本具的,不是外头来的。
最后一类叫天魔,天魔就是身外,身外五欲六尘种种诱惑,这个叫天魔。外面来诱惑你,让你起心动念,让你看到生欢喜心,那是魔障。不要认为欢喜心不是魔障,错了!欢喜心,你心动了,你心失掉清净了。你的真心、你的本性,本来是清净平等觉。你这个心起心动念,欢喜也好,懊恼也好,瞋恚也好,只要一动念头,你的心就不清净了,清净的相失掉了,平等的相失掉了,觉悟的相失掉了,这就是魔障现前了。怎么样做到见色闻声,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你的心不被境界所诱惑,不被它所动摇,那你就成就了,你就是降魔了,魔虽然在你面前,但不起作用。这个时候魔一变就变成菩提,烦恼即菩提。怎么说变成菩提?它成就你的定慧,你的定慧要不在这个境界磨炼,你怎么晓得你有定有慧?禁不起考验,就被魔王所陷害,你的结果就是三途六道。你要是魔现前如如不动,那你的菩提现前了,这些魔王都变成护法,都变成善知识。善财童子所见的全是善知识,道理就在此地。他有智慧,他有定力,智慧定力就是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是定,觉是慧。
你们要问定慧从哪里来的?从忍辱而来的。我们现在小小事情不能忍,你还能成就什么定慧?怎么样忍?所有境界现前,不要去管它,从这里学忍辱。好事,好事也不要管,好事很好,随它去;坏事,坏事也不管它,也随它去。学著不要去关心,不要放在心上,你就有智慧,你才能观察到一切法的真相。样样要过问,样样要管,样样要放在心上,这就糟了!纵然修一切善法,是有漏的善法,不能了生死,不能出轮回。这是一定要晓得的。末后的愿求:
【愿雄猛者守护我。】
『雄猛』就是指前面讲的忍辱跟智慧,它能够破内外烦恼。我们在此地学。『守护』,通常讲护法神,护自己的法,护自己的法要知道忍辱、智慧,就能护法,就能护持自己。忍辱、智慧正是文殊菩萨所表的。再看底下一首,这是前面六偈里面,「对迷苦集」,希望菩萨大慈大悲,帮助我们救拔。这有六首,这是最后一首。
【安住妙法须弥顶。绕以三昧诸天女。摧灭业惑阿修罗。真实帝释愿观我。】
这首文字表面的意思,是以忉利天主来做比喻。『帝释』就是忉利天主,我们中国人称「玉皇大帝」,道教里头拜的就是玉皇大帝,在佛法里面就是帝释天主。忉利天在须弥山顶,这是说地面最高的,须弥代表最高峰,没有比这个更高的。『安住妙法』,妙法里头最高的是什么?就是念佛求生弥陀净土。我们这个经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就是「妙法须弥顶」。这个意思就很明显,我们的心,心心念念要安住在弥陀净土上,念念不舍六字洪名,六字、四字都可以。
『绕以三昧诸天女』,「诸天女」是侍候天主的,这也是比喻,比喻什么?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得大自在,心安住在净土法门,得念佛三昧,就像帝释天王有许许多多天女前后围绕侍候那样的自在快乐,比这个意思。
『摧灭业惑阿修罗』,「阿修罗」在天上也是不安分,常常作乱,福报很大,有时候还要跟帝释天打仗,所以把他来比喻「业惑」。业是所造的一切恶业,惑是迷惑。什么东西能够摧灭业惑?这个业惑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消业障。什么能消业障?念佛能消业障。实在说,这是古大德所讲的,业障深重的人,所有一切经法都没有办法消除的严重的业障,这一句佛号能消除,所以佛号功德不可思议。用持名念佛这个方法摧灭业惑,就好比帝释天王战胜阿修罗一样,把阿修罗比作业障。只要你一心称念,你念得相应,什么业障都消除了。这个理与事,我们在讲席当中都常讲。
「真实帝释」,这就不是讲欲界天里面的帝释天王,真实帝释是自性,自性里面的忉利天主。『愿观我』。真实帝释是谁?文殊师利菩萨,把他比喻作帝释天王。求文殊菩萨常常护念我,「愿观我」就是诸佛护念。能得诸佛护念,必定与诸佛相应;如果不相应,就得不到诸佛菩萨的护念,一定要相应。
我们天天实在讲,都是在打妄想,自己以为自己很用功、很如法。而念得没有感应,抱怨佛菩萨不灵,他怎么不加持我,怎么不保佑我?不晓得自己念得不如法。怎么不如法?夹杂。因为夹杂不如法,又产生了怀疑:到底灵不灵?到底佛加不加持我?这不是麻烦来了吗?怎么样才能相应?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为什么叫你不间断?因为你间断的时候,你其他的妄念又起来了。由此可知,间断就夹杂,所以功夫不能间断。
当然,初学的人很难办到,你不要怕难,你认真努力去做,念佛念到不知不觉的忘掉了,这叫失念,这是平常事情,哪个人都有这个烦恼。要紧的就是你有警觉心,忽然想起:我这个佛号怎么断掉了?马上就接上。希望念佛念的失念的时间愈短愈好,愈少愈好,这就是自己功夫有进步,功夫渐渐得力了。
不怕失念,不怕间断,怕的是你提不起来。所以我们念佛人为什么用念珠?念珠的用意就是提醒自己,怕自己忘掉,所以手上拿一串念珠,看到念珠就想到佛号,不一定要记数。记数,念珠也是它一个用途,它第二个用途,你不记数的时候,常常提醒自己。我们供养佛像,用意也在此,一看到佛像就想到念佛,时时刻刻要提醒自己,这一点非常重要。
此地这十三首偈,我们今天讲了六首,这六首是「对迷苦集,希垂拔济」,意思都很明显。所以清凉大师在此地没有详细注解,因为这个意思,我们一看都能够懂得。希望我们能认真的学习,知道修福修慧非常重要,忍辱智慧是破烦恼、消业障的不二法门。念佛是一切法门里面无上的顶法,能灭一切业障,我们要常常记住,要认真努力的去学习。今天就讲到此地。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