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理智的讲记敬摘点滴20215231119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1-5-23 11:20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理智的讲记敬摘点滴20215231119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理智的讲记敬摘点滴


...你是念念迷而不觉,那哪里能叫念佛?这就说明念“阿弥陀佛”这四个字不容易,无怪乎现在人所谓“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你那个念佛是念名字佛,不是念观行佛。只念名字,连名字什么意思都不晓得,迷惑颠倒,这种念佛怎么能成功?
名字佛,有名无实,在名字位中。名字位中是给谁讲的?是给我们一般修行人讲的。换句话说,有名无实,在名字位中,依旧要搞六道轮回。诸位要知道,我们在名字位中,这个时间可长了,无量劫来一直到今天都在名字位中。怎么知道?如果不是在名字位中,你就往生了。虽然修行,你烦恼一品都没断,不管你怎么样用功,你不过是名字佛而已;也就是说,你修行的功夫都不得力。
功夫要怎样才得力?功夫能够伏烦恼才得力。能够把烦恼伏住,心一天比一天清净,烦恼一天比一天少,妄想一天比一天少,智慧一天比一天增长,这叫功夫得力。
如果你有这种境界,那就不是名字佛,那叫“观行佛”。观行是你功夫得力了,行是修行,观就是禅家讲的观照。观照在修行里面讲是功夫得力,相当于我们念佛人所讲的功夫成片。我们净土宗讲功夫成片,禅宗里面讲观照,这功夫得力,这叫观行佛。念观行佛,就是念念自己提高警觉。我们在境界里面才起一念分别执着,那就叫迷,那就叫做无明。
无明继续不断往下发展,那就变成见思烦恼,那就得造业受报。念观行佛能提高警觉,所以这一句佛号,是把你从迷里面给拉回来。
佛传授念佛法门,是教我们用这一句佛号,取代一切妄想、分别、执着,以成就我们的清净心。在一切人事方面,无论是善人,无论是恶人,我们一定要用平等心;用平等心才能成就清净心。违背自己意思,你就起了怨恨;顺自己意思,就会起贪爱。贪爱、怨恨都叫妄想。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着,我们清净平等就成就了。
这个清净平等,必定是觉而不迷。《无量寿经》经题里面给我们提的大总持法门是“清净平等觉”,这是我们念佛希望达到的一个目标。尤其是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学习时要格外谨慎。对于佛在经典的教训,要善解,要细心去领会,不能把意思解错了。如果我们把佛的意思解错了,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必然会做错,会造成障碍。如果你善解佛意,你的智慧增长。在一切境缘之中,换句话说,你在一切人事环境当中、一切物质条件当中,都不执着,都能得清净平等,能够自利利他,这个功德就殊胜了。
我们每个人都在顺逆境界里接受考验。顺境里面,考验自己动不动心;动心则贪心。贪爱之心有没有?如果没有,自己功夫得力了。恶境里面,看看自己有没有讨厌的心;如果这个厌恶的心没有,自己功夫得力了。自己功夫得力与否,不要问人。当然,高明的人知道,他从你的言语、态度就能看得出来。功夫得力是心清净,无论在哪个环境里面,环境障碍不了他,这是功夫得力。所谓“八风吹不动”,你赞叹他,他也不会生欢喜;你毁谤他,他也不生烦恼,这是功夫得力。
功夫不得力的,环境一现前,马上就被境界转,顺心的就贪恋,不顺心的立刻就厌恶,这是功夫不得力。学佛之人,在这个世间有愿无求。我愿生净土,我有强烈的愿望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能天天在佛菩萨面前求赶快去,这个不行。为什么?求是贪心,不是清净心。愿是真心,真心里面发的是愿。妄心里面是求,求是属于识心,就是第六意识心,也是感情的;愿是理智的。
我们念佛,当然求一心不乱。可是有一个“求一心不乱”的念头在,你永远不能得一心。为什么?“求一心不乱”就是障碍。“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里面还夹杂着一个“求一心不乱”,这就糟糕了!我愿意得一心不乱,我这个“求一心不乱”的念头没有,就是一句佛号一直念到底。念到功夫纯熟,一心不乱现前,自然得到。
功夫到了,境界就现前;功夫没有到,求是障碍。这个我们一定要知道!
一切事相当中,无不如是,世法佛法都一样。不要求,但是不能没有愿;没有愿,我们修学就没有方向,没有目标。一定要有愿,愿是方向,愿是努力的目标。立下大愿之后,努力往这个方向走就对了。只要你努力,自然一步一步接近,一天一天接近,一定有满愿的一天。不能着急,要有耐心,要有毅力,这才会成就。
所以修行不是一天到晚捧着经本念经,数着念珠念佛,敲着木鱼,天天在那儿磕响头,不是在这形式上,那都是做表面功夫。
真正的修行是要在心地上做功夫,起心动念处做功夫,念头才起就转成佛号,这就叫做“从根本修”,我们现在要从这个地方做!





●[净公上人·开示集四]念佛时妄念不断,是否妨碍效果
问:我是一名在校学生,几个月前学习强牛老居士推荐的"呼吸念佛",觉得有一定收效。但不少人认为这个方法有问题,说呼吸念佛培养的是末那识念佛,并不是出于至心。虽然末那识念佛,心中还是妄念纷飞,起不到效果。请问呼吸念佛这个方法能不能用?念佛时妄念不断,是否妨碍效果?
净公上人答:念佛时妄念不断,初学的人都有这个现象,不可能一学你妄念就没有,不可能的。你看祖师大德还告诉我们,真正在从前寺院里面修行,净土寺院里面修行,念三年佛,像印光大师灵岩山的道场,这是在中国非常有名的一个净宗道场,念三年,一支香还会起三、五个妄念。一支香是多少时间?我们寺院里面烧的香,有长香、有一般的香,长香是一个半小时,一般的香是一个小时;换句话说,就算长香,一个半小时还有三、五个妄念,功夫不错了!哪有一开始念,妄念就没有了,不可能的事情。怎么样对付妄念?妄念起来不要去理会它,你去理会它,妄念就又多了个妄念,这增长妄念。根本不去管它,把整个精神集中在佛号上,这样子妄念慢慢就少了。念到真正一个妄念不生,二、三十年的功夫都未必能做得到。
所以,要的是功夫深,不能着急,这个事情急不得的。妄念是我们已养成习惯,无始劫来养成习惯,它自然就生起来,你压也压不住。一定要知道长时间的熏修,慢慢的减少,这就好了。如果你能够检点我今年的妄念比去年少,这就有进步;如果想到今年跟去年差不多,甚至于今年妄念比去年还多,那你就不行,你就退步了。你要这样去想就对了,至于用什么方法也不一定,各人根性不相同。"呼吸念佛"也不是强牛居士发明的,自古以来就有,这个跟数息观连在一起。哪种方法对自己真的有效果,就是让自己妄念少,佛号能不间断,那就好。





●[净公上人·开示集四]占别人便宜就是折福
占别人便宜就是折福
浪费是折福!世出世间圣人都教我们惜福,释迦牟尼佛是最懂得惜福的人,绝不浪费。
业因果报,我们要清清楚楚,钱不可以随便用,能够省,尽量节省。节省不但是惜福,实...(●[净公上人·开示集九]做好事,不需要人称赞)


...们依照佛的经教去做,就不会出错!
比如灾难什么时候发生,预测的这些灵媒会给我们信息,这些信息不管它是否准确,反正是提醒我们要断恶修善,要认真修行,这是好事情。





●[净公上人·开示集三]把心止在阿弥陀佛的两重利益
把心止在阿弥陀佛的两重利益
《心经》里面告诉我们,「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那个深般若波罗蜜多是什么?就是止,也就是世尊在经典里面常常讲的,我们要常常温习这一句话,别忘记了,「制心一处」,就是止。它起作用就是观,那个观是什么?「无事不办」。我们深深体会到世尊这一句话的重要性,我们怎么落实?我们把心止在阿弥陀佛上,这个可了不起。为什么?止在阿弥陀佛上,不但我们自性会用得正,还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两重利益。止在别的地方是一重利益,止在阿弥陀佛上,得阿弥陀佛的加持,把阿弥陀佛无量的功德转变成自己的功德。这前面已经详细报告过。止於阿弥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议,没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得受用。
世间人,心为什么那么乱?他也制心一处,他制心在哪一处?名利,名利是两处。名里头又有好多处,利里头又有好多处,所以他的心是散乱的,他不是真正的一处。绝大多数的人,在现在这个时代,都把心放在赚钱上,赚钱的方法很多,他都去想,心就散乱了。钱能不能赚到?那是他的命,他的福报。命里有,决定能赚到;命里没有,想再多方法都赚不到,你说冤不冤枉?命里有,何必去想它?到时候不就自己来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命里没有的,想尽方法都赚不到。这个道理不能不懂,你拥有再多的财富,再高的地位,只能满足你现前的这一生,你想你能享受多少年?命终之后,一样都带不去,全是假的。把心放在阿弥陀佛上,那是真的,你将来到极乐世界,这个经里头所讲的都是介绍西方极乐世界,你看那里多殊胜,那多圆满,你什么都得到了。你能想像的全得到,你想不到的还多,到那里你才明白,没到那里你不知道,佛也不说,说了你不懂。所以往生到极乐世界就得大圆满,得大自在。





●[净公上人·开示集三]贪财贪色,去佛之远
贪财贪色,去佛之远
世尊当年在世教导学生,启蒙就是持戒。戒律里头最难持的是名、利、财、色,这四个字只要沾上一个,去佛远之远矣!去善知识,亦复如是。印光大师,这是菩萨再来,对于现代人的毛病了解得最清楚、最透彻。他老人家曾说,“业海茫茫,难断无如色欲。”现代人所贪的,一个是财,一个是色,难断!
我们同学当中,年轻的同学不少,有在家的、有出家的,他们很用功,晚上功课做到两三点钟、三四点钟,做的什么功课?网络上看色 情的东西。我常常在劝导大家,佛在经上常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闻佛法这个机缘,是“百千万劫难遭遇”,如果你是忍不过,转眼之间,阿鼻地狱就现前,得不偿失!
如果你能够晚上工作到三、四点钟,你在佛法上你亲近诸佛如来,你是在积功累德;你如果离不开这些色 情、离不开名闻利养的诱惑,你是在加速度地堕地狱。
要知道,贪财贪色、你的受用非常短暂,你将来受的苦,那可就够你受的了!





●[净公上人·开示集三]造极乐世界的因
造极乐世界的因
佛法不讲人情,佛法完全建立在理智的基础上,佛法里面没有人情,修什么样的因,就结什么样的果报。
五戒、中品十善是人道的因;上品十善、四无量心是天道的因;菩萨的因是六度、四摄;成佛的因,佛在《阿弥陀经》里面说得很清楚,念佛成佛。
佛心是清净的、平等的,你能够以清净心、平等心,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老实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有把握;你不在这上下功夫,你这一生只能跟阿弥陀佛结个善缘,这一生去不了。
就跟念书一样,一定要达到分数的标准,你才能往生;你心不清净、不平等,你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你还是生死凡夫。阿弥陀佛那里不讲人情的,这个要知道,一定要达到他的标准,我们才能够去得了。
假如你起心动念都是阿弥陀佛,这个六道里面,天、修罗、人、地狱、饿鬼、畜生里面没有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的果报在哪里?在西方极乐世界。
你要想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一句阿弥陀佛要抓紧,起心动念统统是阿弥陀佛,没有其他的杂念,那么你就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如果你起心动念还有别的杂念,那就靠不住了,所以这是比什么都要紧。我们要想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抱着侥幸的心理是去不成的,一定要修因,换句话说,往生西方世界的因,是真信切愿、一心持名。
如果我们想一想,这一天里面大部分时间都是信愿持名,那这个往生就有把握了。为什么?我今生造的因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因。





●[净公上人·开示集三]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佛教导我们起步,修行的起步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我们想想,我们做到没有?我们对父母有没有尽孝?我们对老师有没有尊重?
我能够有这么一点点成就,跟诸位说,我沾什么光?就沾孝亲尊师的光。孝亲尊师是大道的根本,我懂得孝亲尊师,是我的父母从小培养我的。
我读书是我父亲教的,我是三岁启蒙,但是我的家境清寒,祖宗没有遗产留给后人,祖父一生没有土地、没有房屋,都是做公务员,用那一点薪水过日子,所以一生租别人的房子住。
父亲过世之后,什么都没有了,我十四岁要靠自己谋生,缴不起学费,没有法子念书。第二次大战结束之后,我到台湾。一个人到台湾,人地生疏,谁照顾你?谁帮助你?没有!自己工作赚的一点钱,仅够过最低生活。
我喜欢读书,很想读书,知道当时有几个好教授,我求他们,给他们写信。我是将心比心,如果我是一个教授,有一个年轻人写一封信给我,很想跟我学,我一定会帮助他。我是这样想,所以我想教授会帮助我。
果然没错,我在一年多当中认识十几位教授,都是有名的学者。我利用星期天、假日亲近他们,最后我选择方东美先生,专门跟他学哲学。方先生尽心尽力教导我,什么原因?尊师。你对老师不尊敬,人家怎么会照顾你?方老师介绍我佛法,我学佛了。
学佛第一个老师是章嘉大师,也是每一个星期给我两个小时,什么原因?尊师重道,没有别的。我跟他以前不认识,无亲无故,他照顾我真是无微不至,我一生感恩。
对父母不孝顺、对老师不尊重,你能学到什么?现在是真的没有人教,《无量寿经》上佛讲得很清楚,“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我们今天对这些没有礼、没有道、没有德、没有仁、没有义的人,我们要原谅他、要怜悯他。为什么?没有人教导,他怎么...(●[净公上人·开示集九]做好事,不需要人称赞)


...乱想就不生病,胡思乱想是一定会生病的。病从哪里来?今天大家知道了,从胡思乱想来的,你想得愈多,病就愈多;不想,病就没有了。
诸位要是有什么病痛的人,从今天起念阿弥陀佛,什么都不想,念上三个月,病就好了,就没有病了,这是佛法,也是最高明的养生之道!





●[净公上人·开示集三]心、愿、解、行
心、愿、解、行
经云:“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忆佛、念佛,忆什么?念什么?这个要知道。忆佛的“心愿解行”,念佛的“心愿解行”,这叫真念佛,而不是想佛的相好,不是念佛的名号。相好、名号是方便,方便不能舍弃,因方便而入真实,真实是“心愿解行”。
我们看到佛像,就要想到佛的心愿解行;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就要想到名号的实质。名号的实质是什么?佛心、佛愿、佛解、佛行。我自己念这一句佛号,或者听别人念这一句佛号,立刻就提醒自己,我的心要保持着像佛一样的心,像佛一样的愿,像佛一样的解(解是智慧),像佛一样的行(行是德行)。
一句佛号,就把佛的“心愿解行”圆圆满满地包容了。我们再要问:佛的心愿解行,有没有具体的参考资料让我们来学习?有,简单的《阿弥陀经》就是。《阿弥陀经》就是佛的心愿解行!再详细一点的,《无量寿经》;更详细一点的,《大方广佛华严经》。
《阿弥陀经》略说,说得很扼要;《无量寿经》说得详细,说得清楚;《大方广佛华严经》广说,说得非常细致。这三部经讲的是什么?讲的是佛心、佛愿、佛解、佛行。你懂得这个道理,你就晓得,为什么我们对于教理那么样的重视,没有别的,我们学“佛心、佛愿、佛解、佛行”,这就是念佛,这就是忆佛!





●[净公上人·开示集三]要拜万佛忏还是念阿弥陀佛
要拜万佛忏还是念阿弥陀佛

你念多佛名,那你的善根就更深厚,你将来遇得度的机会就更多了。这样说起来,我们是不是要念很多佛名?天天去拜万佛忏。
在台湾,其他地方我还不太熟悉,每逢农历过年每一个道场、寺庙道场都是拜万佛忏。有没有好处?当然有好处,好处正如此地所说。这里面我们必须要懂得,世尊特别劝勉我们,善根成熟的人专念阿弥陀佛,拜万佛忏谁拜的?刚刚接触佛法初学的,对于佛法还一无所知,若有若无,信根漂浮不定,没有根,这样的人让他多念几声佛号,有好处。
已经有信仰,已经明了,就不必要去惹这个麻烦了,你就去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名号叫诸佛名号,《无量寿经》、《弥陀经》,不常常讲‘诸佛名号’,诸佛名号就是阿弥陀佛。这个意思就是说,你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所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名号,你就统统都念到了,他是一切诸佛的总名号,这个功德就不可思议了。所以我们读到这个地方,不要想到我现在念阿弥陀佛不行,才念一尊佛,我现在赶紧要念万佛去,那你把你自己的功夫就破坏掉了。





●[净公上人·开示集三]别被人情世故所拖累
别被人情世故所拖累
现在这个社会是我们莫大的一个阻力,不但外面境界诱惑,还有更严重的人情的诱惑,我们道业不成就,就是被五欲六尘、世间人情世故所拖累。
人情是六道轮回的脚镣手铐,把你铐住,西方阿弥陀佛拖都拖不动!凡夫感情很重,感情害死人,所以佛教给我们“依智不依识”,要依理智,不可以依感情,不可以依情识。不学佛的人,他处事是以情识做主宰,情识是迷;真正学佛的人,他懂得转识成智,他处事是以高度的智慧做主宰,他不是情识,所以他无论是看人、看事、看物,比一般人看得清楚、看得真实。
佛法是教给我们破迷开悟,但是我们看到有很多学佛的人他颠倒了,他不但不开悟,他迷信,愈迷愈深,他迷恋法师,迷恋道场,真可怜,这大错特错,这都是情识在作祟。
我们今天最大的困难,就是情识放不下,所谓是感情,这是个麻烦事。情识是迷,情识放不下,我们就永远不能脱离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怎么来的?情识变现出来的。有一些人不懂佛法,听说佛法要永断情爱,于是乎他就反对了。他说人与人之间要没有情爱,那还有什么意思?你看自古以来,中国、外国,文学作品里面,写的是什么东西?都是情与爱,所以他永远不能够脱离六道轮回。
那么,佛是不是情与爱不要了呢?不是的。佛是叫你转变,把情爱转变成智慧。为什么?如果你没有智慧,纯凭感情用事,你是烦恼习气当家。我们现在功夫成片得不到,什么原因?夹杂得太多了,夹杂许多的是非,夹杂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我们修净土的,能够念到功夫成片,带业往生是决定有把握,凡圣同居土一定有分!可是你要夹杂这些人情世故,你就不能成功了。顾到人情,把往生这个事情差错了,舍掉了,那真的叫大错特错,真正是可惜!





●[净公上人·开示集三]感情是烦恼的根源
感情是烦恼的根源
所谓智慧,是理智的感情;感情,是愚痴的智慧。我们往往感情用事,迷了智慧。
我们现在讲理智、感情,你与理智相应就不迷,与感情相应就迷,就这么回事情。
佛法教给我们,要把感情转变成智慧。佛法叫你要理智,不要轻易去动感情。感情是迷,理智是觉,要以理智作主。感情是烦恼的根源,不执着感情,就生智慧。
为什么佛不讲爱而讲慈悲?出发点不一样,从理性里面生的爱叫慈悲,从感情里面生的就叫做爱。诸位要晓得,爱跟慈悲是一桩事情。爱是五欲六尘里面的,那是染污的;慈悲是从清净心里面生出来的,所以不染污。
所谓做佛事,就是修清净心。凡夫见解错误,总是拿凡情来做佛事,拿凡夫交际应酬感情这种心理来修清净心,怎么能修得成功?
学佛的人,要依理智不要依感情。依感情,生死一边的事,是轮回!依理智才能超越,所以时时刻刻待人接物要有理性,不要重感情!





●[净公上人·开示集三]灾难都是不善业所感
灾难都是不善业所感
佛告诉我们,境随心转,世界的好坏是由人心善恶所感。我说极乐世界跟我们这个世界没有两样,这是真的。为什么那个世界世尊形容得那么好,有一个道理我们要掌握住,就是那个地方的居民皆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所以极乐世界人个个都是上善,不但是善人,是最好的善人,所以它的山河大地非常美好。我们今天是上恶,十恶不断在扩张,扩到现在就变成饱和点,麻烦大了,什么灾难都出来了,都是我们的业力感召。
这种种灾难,地震也好,飓风也好,海啸也好,水灾、旱灾,还有瘟疫,全是不善业所感。消灾免难不分宗教、不分族群,每个人都在想到我们怎样来化解灾难。在大乘教里面的确是肯定的,佛告诉我们,「息灭贪瞋痴,勤修戒定慧」,三灾八难都没有了。佛给我们指出来了,我们只要肯做。我个人做,我个人就不感受这个灾难,虽然有共业,共业里头有不共业。在共业里面,不幸我也死了,这是什么果报?好果报,死了早一天到极乐世界去了,好事情,怎么不是好事情?同样是共业,我早生天,早成佛。造恶业的,早一天堕地狱,早一天变畜生,各人去受各人的果报。不能说这个灾难死亡里面好像不公平,太公平了,你没看到,善恶果报丝毫不爽,你能说不是好事吗?所以对于真正修行人来讲,三灾来了,他提前成就,提前往生,这是好事,事事是好事。对于恶人来讲,他死了,堕落了,早一天去受罪,也是好事,否则他干更多坏事,将来受苦受得更苦,还是大慈大悲,叫你少受一点苦,哪一桩事情不是好事?
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你就算遇到灾难,心平气和,不惊不怖,心是平静的,平静决定往上升,惊慌恐怖决定往下堕落。事实真相明了了,有多大的好处!你不明了,肯定惊慌恐怖,那个麻烦大了。我们学佛的人送往生的经验很丰富,人过世了,大家给他助念,念了十几个小时,他走的时候面目如生,全身柔软,这是什么情形?走得很安详,没有恐怖,这种现象决定不堕三恶道。走的时候有恐怖、害怕,身体僵硬,面孔很不好看,恐怖的相就入三途。你从这个地方来看,就能晓得,对于这个事实真相明了跟不明了关系很大,明了的时候不堕三途,你不明了的时候肯定堕三途。所以这个事实真相传达,人知道的愈多,就是在帮助他,把他从三途里带出来了。能不能脱离六道,那是另外一桩事情,先让他不堕三恶道。





●[净公上人·开示集三]祸跟福
祸跟福
苦从哪里来的?苦从迷来的,迷你就胡思乱想,你思想有错误,你的言行就会有错误。因为言行是思想指导,思想错了,言行就错了,你做错事情你得受苦报。大乘是智慧,你有了智慧,你的思惟是纯正的,你的言行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你不会做错事情,那你就享福了。中国人真有智慧,你看中国人「祸」跟「福」很像,这两个字非常接近,只差一点点。这就是告诉你,祸、福只在一念之间,一念为自己,自私自利,祸就来了;一念为人,福就来了。为人才是真正为自己,为自己是真正在害自己,这个道理要懂。
现在这个社会,我们冷静去观察,迷了,迷在哪里?中国人讲迷在钱眼里面。中国从前用的铜钱,你看民国初年、清朝时候是用铜钱,圆的...(●[净公上人·开示集九]做好事,不需要人称赞)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