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十三、禅宗祖师论第一义解--達摩"二入四行 [打印本頁]
作者: diyiyitianxing 時間: 2011-8-4 18:52
標題: 十三、禅宗祖师论第一义解--達摩"二入四行
一葉知秋:"二入四行"是達摩面壁禪的修行總綱。"二入"指"理入"和"行入","四行"指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理"是觀想的內容,"行"是生活的實踐。"四行"中的報怨行是以德報怨,不計愛憎;隨緣行是苦樂隨緣,得失隨緣;無所求行是有求皆苦,無求乃樂;稱法行是法無眾生,法無有我
小乞兒:上下文給我才知道在講啥
我是海:唯聞呼吸大如雷,直歎身重如泰山。唉。小乞兒說,該如何是好?知道要繼續修行,就是自己的恒心不夠。毅力不夠。還不敢去皈依。
小乞兒:法無眾生,法無有我-是究竟義,要解無量法才講的完
一葉知秋:前面的我都可以理解,
小乞兒:重點就在前面的講義上
小乞兒:二入"指"理入"和"行入","四行"指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理"是觀想的內容,"行"是生活的實踐。"四行"中的報怨行是以德報怨,不計愛憎;隨緣行是苦樂隨緣,得失隨緣;無所求行是有求皆苦,無求乃樂
小乞兒:這段要細解完佛經大綱
俠心隱者:稱法行原文: 稱法行者:性淨之理,目之為法。此理眾相斯空,無染無著,無此無 彼。經曰: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 應當稱法而行。法體無慳,於身命財行檀舍施,心無慳惜,達解三空,不倚不著, 但為去垢,淨化眾生,而不取相。此為自行,複能利他,亦能莊嚴菩提之道。檀施既爾,餘五亦然。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是為稱法行
小乞兒:這段法義是佛性體相用,眾生覺性本自清淨 因相不同 各取分別
小乞兒:迷失自我本來清淨,因迷而失淨性 緣生取捨執取為業造就輪回
小乞兒:就是此文義,後面講如要恢復本來,得離染法執取,斷離執性
我是海:不執的感覺在哪?
小乞兒:不執沒感覺,要有感覺就是刻意,刻意非自性有還是執
我是海:不執沒有感覺就來個心印麼?說,我不執,於是便得不執?
小乞兒:不執不是嘴巴講,而是轉變性用
我是海:以性為用是否是性執?離苦得樂是否不記其苦?
我是海:離罪得樂是否不記其罪?
小乞兒:那要看你世俗性還是聖性阿
我是海:其苦如何現在即消;其罪是否現在即消
我是海:佛種與性的關係師父可以講講麼?
小乞兒:你所學是佛法是佛種,所學外道種種是外道種,所學成性所謂道
我是海:性這個東西變化之大無法擬說
小乞兒:學習是在建立觀念,性在作用,你怎用他怎現相
我是海:在無我之前,在無始之前,在一切無業造緣之前,此性是如何?
小乞兒:一切本源無性,只有觸境才生性用,性用是本心境識
我是海:觸境是性之本體?在觸境之前呢?
小乞兒:無分別取捨無染我,觸境生心是性起用
作者: diyiyitianxing 時間: 2011-8-4 18:53
我是海:性何來?境何生?
小乞兒:回歸本源 無明無無明起,性由用來 境在所緣生
小乞兒:佛性用在見聞覺知 性是見聞覺知
小乞兒:佛性在本源稱如來性,佛性在眾生稱眾生性
小乞兒:如來說義 佛說性廣用義
我是海:以妄身取性,以妄心取性,以妄性取性,得何性?眾生以妄得妄否?
小乞兒:如來是本,佛是現,無明習性就是明
我是海:性之用廣大無邊
小乞兒:你妄不是性妄,性本如來之用,妄在你執取分別
我是海:在未見性之前,性與我則兩妄
小乞兒:與如來無關,凡夫真妄同體 佛呢?,同樣是真妄同體
小乞兒:凡夫與佛並無差別,但佛能主宰你不行
我是海:是的。比如隔山尋牛
小乞兒:佛無迷情,你有執迷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