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蔡礼旭老师主讲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1-5-1 09:52
標題: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蔡礼旭老师主讲
敬摘自《蔡礼旭老师:《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1-52)》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三十二集) 2011/10/4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57-0032
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下午好。我们上一节课强调到,我们为人臣应该具备哪些德行,做人的品德应该具备哪些做事的态度、方法、经验,这样才能真正把我们的本分事做好。臣子最重要的、最可贵的就是尽忠,忠,「尽己之谓忠」,尽心尽力做事,尽心尽力提升自己的德行、智慧、能力。自己的德行、智慧、能力提升,还要领导、还要单位来催促、来担忧,这都不算是尽忠。尽忠的人都是主动承担、主动提升才对,而且不居功,因为忠的人他是忠义,他觉得那是他的本分,他不会居功。甚至于战兢惕厉,战战兢兢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得好是本分不邀功,做得不妥的,非常谨慎的来反思、来改正,不愿意再增加团队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
在东汉有一位大将军,也辅佐汉光武帝能够重新振兴汉朝,因为王莽篡汉,后来汉光武帝刘秀又中兴汉朝,冯异大将军是很大的功臣。而当天下底定,这些大将军、大臣,尤其是这些将军都在讨论:说哪一些战役我的功劳最大,应该得到最大的封赏。就在那里争,在那里希望能够论功行赏;冯异大将军看到这个场面,不说一语就离开了,后来到一棵大树下坐下来。古人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他都有一定的传统文化涵养,遇到一些境界难免贪念起来、傲慢心起来。可是看到冯异大将军没有丝毫的邀功、争夺,默默的离开,当他们发现的时候心里面也是生起惭愧的心。而光武帝知道这件事之后,就封了冯异为大树将军,皇帝有智慧,看到臣子有德行,这么一封,冯异的榜样就全朝廷、全国学习了,大臣不邀功、不争这是风范,功成身退。这么一封当代可以学习,现在事隔一、二千年,我们也可以向他学习。
同样是在汉朝,皇帝送给五经博士,五经博士那不是开玩笑的,那是读书人里面对经典的学习深入是顶尖的人,他可以封为五经博士。而皇帝赐给每一个博士一只羊,封赏他们,这一群博士去领赏,看到一群羊在那里,博士们就议论起来:这一只看起来比较胖,那一只比较瘦,我要拿这一只胖的,不然我就吃亏了。就在那里讨论,甚至有点争论,最后还有想,拿秤来称好了,就是计较到这个分上。有一位五经博士叫甄宇他看到这个情况,一句话也没有讲,看到羊当中有一只最瘦的,他低着头,他不想去批评任何人,把那一只最瘦的牵着就走了。这些博士饱读经书,遇到境界还是伏不住贪念,但是看到甄宇这个动作,大家不好意思,不敢再争了,最后大家看哪一只比较瘦,自己带回去。后来皇帝知道这件事,就封甄宇叫瘦羊博士,以前的皇帝太有智慧,他都抓住每个机会,教化老百姓、教化臣民。一教化了,人心一变国家就有福气,这是真正懂得为政的根源,一定要把教化摆在第一位。
我们念《弟子规》,念到「冬则温,夏则凊」,那是东汉黄香的孝行。他才九岁的年龄,母亲早去世,对父亲无微不至的尽孝,冬天暖被、夏天搧席子体贴备至。当地的官员也非常尽职,为国家举孝廉,举这些有德行的人才,当时候就把黄香九岁孩子的孝行往上报。皇帝知道这个事情封赏黄香,赐给他八个字,「东汉黄香,举世无双」。昭告天下,天下人都效法孝行!「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孔子说到的,你把所有的善行都能够树立起来,老百姓效法良善的风气、行善的风气,就带起来了。教不能,把一些没有能力的人,生活困苦的,甚至先天有残障的人,你都去爱护他们、栽培他们、照顾他们,老百姓一看:我们的皇帝,我们的上位者仁慈。感动老百姓的心,他们也用这样的仁慈去对待他人。这个劝就是劝善,风气就是从举善、教不能当中带起来。我们看周文王是仁君,他照顾老百姓,都是从鳏寡孤独这些可怜的人,开始照顾起。所以我们看树立一个黄香的榜样,全国效法。
汉朝以孝治天下,「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这就是汉文帝自己真实做到的榜样。所以汉朝出最多孝子,上行下效,大家翻《二十四孝》我算了一下,好像六、七个都是汉朝的,一个朝代能出这么多孝子不简单,上位者带头,又把孝子树立起来。汉朝每个皇帝都是汉孝文帝、汉孝景帝、汉孝武帝,以孝治天下。奉行孔子讲的,「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这个至道是什么?就是以孝来治天下。以孝,「孝顺为齐家之本」,家庭和乐;移孝就作忠,团体和睦,天下大治都是从孝来教化起。我们从刚刚汉朝的这些故事,冯异、甄宇,包含皇帝封黄香,都是很敏锐的来教化人民。而我们提到冯异的例子,也是彰显一个忠臣做好是尽本分,绝不邀功,做不好深刻反省。
我们看诸葛孔明先生是大忠臣,一谈到忠没有人不以他为榜样。您看因为一个知遇之恩,「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二十多年的岁月不敢懈怠,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模范。而他面对自己的工作,他提出来要底下的干部,「勤攻吾之阙」,要把他做得还不足、不妥的地方,一定要非常积极的都给他提出来。但求无过,勤攻吾之阙,而且发现自己的过失,还向天下道歉,要「布所失于天下」,这都是孔明的榜样。而且在面对重要的决策、决定,「集众思,广忠益」,把这些大臣们的意见好好的整理、整合起来,再来下决定,这不敢丝毫的马虎,这都是体现他忠的态度。所以一个忠臣讲的是道义,不是谋自己的私欲利益的,也不是去争一个位置的,那叫名闻利养不叫忠。
既然是但求无过,我们看《论语》里面讲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没有位置替人服务,忧患的是真正坐了那个位置,能不能把大众公家的事办好。真的有这个能力,纵使没有机会为天下服务他理得心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他真有机会了,他做人做事的能力要具足,他才能兼善天下。我们看孔明二十几岁,他做人做事的智慧就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他等待服务人民的机会。所以君子的风范、忠臣的风范,是「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羞耻自己没有真实的修行,人家毁谤批评不觉得羞耻。「耻不信,不耻不见信」,羞耻自己没有做出值得人家信任的行为事情出来。做得好,人家还是怀疑,他不难过,他不觉得羞耻,都是求之在己。「君子求诸己」,不要求别人,不指责别人;小人才是求诸人,把责任都推出去了。最后讲的,「耻不能,不耻不见用」,羞耻自己没有做人做事的能力来尽本分,真的有了这些做人做事的能力,哪怕没有被重用,都不难过,叫耻不能,不耻不见用。真的具备这些能力,没有被重用,非常达观、豁达。
就像孔子对颜回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用了尽心尽力为国效力,没有用自己还是乐古圣先贤之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绝对不会埋怨,患得患失。所以今天要用一个大臣,绝不能用患得患失的,因为患得患失,我执、我贪很重。真的让他握有权力,可能就搞他的自私自利,搞他的私党,结党营私就不好了。患得患失就是贪,这个贪等他有地位、有权力,那就更严重了。所以孔子也有点出来,「其未得之,患得之」,他还没有得到,忧患得不到。「既得之」,真的让他拥有权力,「患失之」,又在那里担心其它人能力比我好,把我占去了怎么办?抢了我的位置怎么办?「茍患失之」,深怕自己的权力失掉,「无所不至」,他会想很多方法来巩固自己的势力跟地位,那就麻烦了,他就不是清廉公正了。所以既然经典,还有这些忠臣的风范,都是耻不能,不耻不见用,自己有没有能力,有没有德行、智慧,这个才是重点。
我们学「臣术」,第一以后懂得怎么用真正好的栋梁之才,但是学了能知人,首先还得自知。我们要当一个好的领导者,首先我们就是个好的下属;我们要当一个好的父亲,首先我们要是个好的儿子;我们要当一个好的老师,首先我们要是个好的圣贤弟子。不然我们也没有资格教好学生、教好下属、教好下一代,因为我们自己都没做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我们学「臣术」这一个大的单元,首先「自知者明」,我们有自知了才有可能去知人,「欲知人者先自知」。我们自己都看不清楚,还要看清楚别人不可能,因为我们跟自己,每天二十四小时相处,都看不清楚,还看别人,这就没有根基了。
我们来看,我们自己做人做事,能不能是个很好的忠臣,我们以经典来做标准,一个臣子的做人离不开五常八德,这是道德的标准。现在为什么当领导的人都觉得下属不好带?因为我们为人君、为人臣应该具备的德行,现在没有要求、没有教育。我们看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两个八德合起来是十二个德目。大家想一想,一个臣子孝悌,他移孝作忠;他友爱兄弟悌了,他到单位去不也是友爱同事吗?同事也是师兄弟,所以忠离不开孝悌。在家对父母、对兄弟都有那分信义,他到单位去很自然就是这样对同事。在家里很有家道、守礼,对人谦退、礼让,那团体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纷争?怎么会有见利忘义的行为?廉耻不贪污,羞耻心决定不会给单位丢脸、给国家丢脸,「德有伤,贻亲羞」,这是有羞耻心。他仁爱了,他一定去服务好他服务的对象,爱护他们。和平以大局为重,以和为贵,现在的团体里面就不会有这么多的人事问题。平是平等对待、心平气和,面对任何人家的误会、侮辱、毁谤,平心静气对待。你看这八德,都是忠臣应具备的德目。
我们先就五常来深入交流,仁义礼智信,五常的常就是恒常不变。《左传》说「弃常则妖兴」,你偏离了这五常,很多团体的冲突、怪现象就出来了。我们看以前做食品业的,尽心尽力做,然后自己家里吃的,都是那些做得不理想的,才拿回去自己家里吃,把最好的给别人。现在反了,自己种的菜拿出去卖给消费者喷很多农药,自己家里不敢吃,这怎么是一个有仁慈的表现?包含现在黑心食品频频出现,很吓人,为了谋私利,草菅人命都出现,所以弃了常,真的奇奇怪怪的现象都出来。我们从五常来看一个为人臣应有的风范,仁是仁慈、仁爱,上天有好生之德。从政治来看天子是代表上天爱护老百姓,所有的臣子是代表天子来照顾老百姓,君仁臣忠。这些地方官他又是君、又是臣,他要行仁政,体恤老百姓的疾苦。所以选臣要从仁去选,也要时时看自己有没有念念体恤老百姓,「人饥己饥,人溺己溺」,这个重要。
所以《孟子》点出来,三代为什么能得天下、得民心?就是仁慈,以仁。周文王仁慈到什么程度?路过一个地方,看到一些骨骸曝在荒野当中,心里很不忍,赶紧建一个坟墓来安葬这些骨骸。这仁慈心能够关怀到死去的人,叫哀及枯骨,他那种哀悯的心,连骨骸都是这么对待,他能想到这些人可能都是我们的先人,我们要慎终追远。把这些骨骸安置了,老百姓感动流泪,文王的仁慈到这样的境界,怎么可能会不爱护我们?所以周朝,在历史当中说到,周朝是圣人最多的时代。当然这个归功于第一三太圣母,有圣母才有贤子孙,再来是他们的先王仁慈礼让。周朝都是后稷的后代,后稷农师,为天下的生计奔波,也是大舜那个时候的大臣专门管农事的,民以食为天。是在陕西的杨林,后稷是在那里出生的。
传到了太王、古公亶父的时候,那个时候,旁边的戎夷这些外族一直来侵扰他们的国土,太王本来想他们可能是需要一些东西,就把东西都给他们。后来几次下来,太王终于感受到,他们不止是要这些财物而已,他们是要我这片土地。假如要留住这片土地,可能老百姓要跟这些蛮夷打仗了,会有很大的伤亡。所以太王趁着半夜,他不希望老百姓有死伤,趁着半夜赶紧就走了,把地让出来,不要因为这个地而产生严重伤亡,自己就跑到岐山下住下来。隔天老百姓说太王去哪里了?一问,了解到不忍老百姓受到伤害,所以他默默自己走了,不跟人家争地。老百姓一了解,这样的仁君走到哪我就跟到哪,老百姓统统又跟着他到岐山去。我们听到这里非常震撼,你看我们的先王是什么?只想老百姓,连国土都可以让掉,还有什么东西去争去夺?真是以德行、以仁得天下。
包含让,太王的儿子泰伯、仲雍、王季,泰伯、仲雍这都是圣人,看到自己的父亲对自己的孙子文王特别中意,可是按照规矩王位是传给泰伯,再下来是仲雍,最后才是王季,王季第三的。您看泰伯、仲雍多能从父亲的神色当中,就体恤到父亲的心意。这两个兄弟默默的趁着家里人不注意,两个人就跑了,把王位让给自己的弟弟,好让自己的侄子接这个王位。孔子赞叹,不知道用什么形容词来形容泰伯、仲雍的德行,「三以天下让」,所以这都是他们先王传下来的榜样。而让了就没有了吗?现在的人很看不开,我让了我就没有了。其实去争了以后就造孽了,叫小人冤枉作小人,君子乐得作君子。该是我们人生的福报,谁也抢不走;不是我们的福,夺也夺不来。
所以人明白这些道理,就不会去干胡涂事了,理得心就安,有什么好争的?我们看泰伯不争,把王位让出去了,到了江苏、浙江一带,那个时候都还没有开发,比较蛮荒的地方。人生地不熟,连语言都不通,可是去了那里一段时间,那里的人太崇敬他了,又拥护他,他又在那里当了国王,所以他还是当了国王。他命里有,跑了那么远还是当国王。我们看《德育故事》里面的季札,吴国的,都是泰伯、仲雍的后代,后代也是圣人,真的,周朝以仁得天下,夏商周都是如此。所以一个为人臣者,首先要具备仁慈的品德。
每一个团体都希望他们的事业,能长久承传下去,我们看同仁堂三百多年,他们都是秉持仁慈,所有卖的药都是绝不偷工减料,念念想着要让这些病人可以痊愈。同仁堂在sars期间,那时候情况非常危急,他们做的药在那个时期只要卖出一包,就是亏两块钱。国家有难,怎么可以赚国难财?所以他们那一段时间,卖出了三百万包sars的药,亏了六百万。不是那个时候是这么做,在清朝面对国家危难的时候,同仁堂都是这么做,所以它能三百多年也是仁。而三百多年这样传下来,每个继承人,他们一定考虑有没有这样宅心仁厚的心。所以一个团队找接班人很重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曾经有人访问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他说到,你找接班人会怎么考虑?稻盛说到,考虑他的能力,考虑他的资力跟他的精力,确实具备这些很厚的经营能力。但这不是排第一位,你不能只是考虑他的这些资历而已,更重要的这个人有没有仁义的心,有没有时时为大众服务的心?他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仁慈、都是道义,要有这种人格特质才适合接班。
其实这个都是跟经典相应的,《中庸》里面讲的「三达德」,一个人有没有德行看这三达德。「好学近乎智」,他有没有智慧,他考虑事情深不深远?「力行近乎仁」,他有没有在他这个行业服务大众过程当中,愈来愈对大众的需要体恤备至?要从仁慈看他的品德,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他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改正,创造出更适合现在人需要的产品,或者为政者推出老百姓更需要的政策、福利,都在这三达德当中。稻盛所讲的这些道理,还是离不开《四书》的这些原理原则,所以《四书》是治国宝典,不用多,好好的深入。而这些经典,经史子的精华就在这一套《群书治要》当中,是魏大人来选的,我们来选头昏脑胀,这高度智慧,经史子都通达的,当时候的贤者来做这个工作。所以我们是很有福报、很有福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学习。
而爱心体现在爱人民、爱客户之外,在企业界、在团体当中,首先要爱护的是自己的员工。所以稻盛的组织,他的企业照顾的第一顺位,就是自己的员工跟员工的家庭。因为员工是整个组织最大的财富,最重要的根基,「为政在人,人存政举」。你要有人才办得了事,他是无形的资产,而且比有形的资产重要太多。你有钱没有人才,这个组织很脆弱;你有人才没有钱,它迟早会兴旺的。所以稻盛第一个照顾好员工这是仁义,第二照顾好消费者,再来才是股东。现在很多企业都把它倒过来,最后忽略了消费者,忽略了员工的权利,这个企业是走不长久的。所以照顾员工的健康,照顾员工的家庭,甚至包含引导他思想观念,教育他伦理道德,让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以至于有好的下一代。现在在大陆很多企业,办这些伦理道德课程,让员工甚至他的家人后代都受益、都学习。能为员工的子孙着想,这也是厚德,「厚德载物」,他就有后福了。
这种仁慈体现在很多细微的地方,比方不经意的关心员工:你孩子那天发烧,现在好点没有?你母亲好像前几天不舒服,你还请假,现在老人家有没有好点?处处关心、处处体恤,这无形当中员工的心愈来愈凝聚在一起。不要忙到最后也都不体恤、也都不关怀,一见到了就是很严肃的在那工作,或者是骂人,到最后人心都凉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都是靠仁义、德行感召人和的。所以这个讲着讲着,自己也是很惭愧,愈讲愈觉得做得太差了,真的是要静下心来,体恤自己团体的人。我想到师父曾经说到他的领导,那种仁慈让老人家一生不忘。有一次师长坐椅子的时候,椅子稍微有点把它倾斜下去,就这样好像有点吊在空中,坐得不是很端正的情况。他的领导走进来,好像这个动作我们年轻的时候也做过,就在那里有点晃。领导看到,当然我们当下属的也不好意思,领导马上很温柔的讲,这个要小心,你别摔伤。其实这么做不对自己心里有数,领导没有指责,反而是一瞬间是先担心我们的身体会受伤,当下那一分仁慈,让人印象深刻。
这个例子也启示我们,不管看到员工的任何行为,做的任何错事,我们首先第一念还是为他着想。为什么?事情已经发生了,既往不咎。反而是当下怎么样藉这个机会去帮助他、教导他,这个才重要。所以见人错事不指责,再指责于事无补,先协助这个重要。领导者这一分修养,一念之间差别很大,看到了先申斥、是先骂一顿,下属觉得真倒霉,下次不要被他看到就好。他也没学到,甚至伤了彼此的和气;可是不指责,关怀了,可能就凝聚了一个下属的心。不止领导者要如此,当父母的、当老师的也是如此,孩子、学生犯错的时候,首先是先帮助他,是先体恤他。我记得丹斯里李金友先生,在二00六年的时候到过庐江中心,给我们关心、给我们指导。我那时候跟这些贵宾坐在同一个游览车上,丹斯里给我讲了个故事,我印象很深。
有一个孩子在学校里面表现不理想,很多错误的行为,很多老师都把他当异类看。那一天这个孩子又有不妥当的行为出来,其中一个老师看到,就把这个孩子叫过来,孩子走到面前,这位老师本来也是想指正他。发现孩子的衣服很脏,他突然想这个孩子衣服这么脏,可能他的家庭缺乏对他的照顾。起了这个念头,那种怜悯的心起来了,刚好是上午,就问这个孩子一句话:你吃早饭了没有?这个孩子在学校已经是登记有案的,所以可能做错事老师把他找过来,孩子内心都准备好了:你骂吧、你骂吧,骂完我赶紧好走人。突然老师不只没有骂他,还关心他吃饭没有,当场这种仁慈的心意传递过去,孩子很惊讶接着就哭了,就感动流眼泪。老师就带他去吃饭,真没吃饭,家里父母都不照顾他。从那次以后,这位老师就常常在生活当中,关心这个小孩,后来这个老师说什么,孩子言听计从。所以爱能给人力量,爱能激发人的潜能,这个老师的爱心就扭转了这个孩子的命运。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都要有仁慈,所以我们担任主管,对得起国家、对得起团体,首先我们具备忠诚的、仁慈的人格特质。
再来,五常里面第二个是义,这义是循理,循着天理、道理,所做的事合情、合理、合法。我们想起四千五百年前,在《白鹿洞书院揭示》的这些教诲里面,整个四千五百年前圣贤的这些智慧,总结得非常好。其中提到做事的原理原则,「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做事完全考虑依循道义,正其谊,不谋其利,不是以自私自利考虑。明其道,不计其功,不去邀功的,不去标榜自己,因为道义是本分。我们不管在哪个行业,都是在对社会尽一分道义,「社会国家者,互助之体也」;「生活的目的,在增进人类全体之生活」。在这个互助的大家庭里面,每个人都要付出一分心力来服务人,这一天才问心无愧。所以很清楚他这个行业的价值、行业的使命,然后进而去带动他整个团队。所以工作是有意义的,行行出状元,行业之间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下的。
我们看这样的态度,是以服务为人生目的,是以利益他人为目的,而不是以享乐为目的,不是以自私自利为目的。我们注意看,现在年轻人都缺乏道义的教育,他没有义了,他出去怎么会是忠诚?所以现在出现一个现象,企业界很缺人才,很多人从学校出来都失业。明明学校教育出来这么多人,派不上用场,企业界喊缺人才,那显然学校跟社会的需要没有接轨,这造成严重的社会资源的浪费。甚至于这些大学生会非常的失落:我花了十几年最后居然是找不到工作。所以现在很多大学生转不过弯来,得忧郁症,甚至寻短见的都有。因为他念十几年,甚至于全家的财产全部都放在他的学费上,所以家庭、学校要深思,不能对不起孩子。可是您看孩子们读了十几年书要出来工作,都是想着:我赶紧能赚五百万,赶紧能赚一千万。短视近利他怎么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他自私自利了,肯扛责任吗?肯多学习吗?肯多吃亏吗?
年轻人现在都讲,希望找到的工作,「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拥有很多责任,做错了事还不用扛责任;「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这是他们的想法,横批「作梦」。哪有可能有这种事?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你看他们对于工作是什么态度?累差事能少做就少做,能做十年就好,以后就不用做。都是这种思想,他怎么在工作当中,提升他的灵性?他怎么在工作当中,享受他的价值跟快乐?没有义,工作他根本就是当作是苦差事。真的有道义,在工作当中觉得充实,觉得对得起人,在工作当中,提升德行、提升智慧、提升能力,叫乐在工作。我们很多教育界的朋友,本来教书觉得很苦,学了传统文化心境一转觉得教书很有意义,其实都是人的心态,价值观一念之间差别非常大。所以用道义、用大义,什么是大义?我们的企业要给全天下做好的榜样,在我们的企业落实伦理道德,落实礼运大同,你看这个企业多么振奋,人生可以这么过,这么有价值。
我们新疆郝铁龙董事长,他的企业营业状况,他的业绩每一年百分之百成长。而且他们那些主要干部,在公司开办「幸福人生讲座」,这些高阶主管亲自给社会大众服务,做义工,真不简单。连党校的干部都到他们单位去上好几天的课,帮国家培养人才,「选贤举能」。他们员工里百分之三十先天残障,这帮国家、帮多少家庭承担这些负担。而他说这百分之三十的员工,比一般人还要尽忠、还要尽力。所以君仁臣忠,你这么体恤他、爱护他们,他们哪有不报恩的道理!所以是真正以天下为己任,这样的大义来经营他的企业,带他的团队,这太好了。
所以这个义,他们也是关心员工的父母、关心他们的孩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尽力栽培自己的员工,所以有道义的人照顾员工,绝不虐待下属。不能像《太上感应篇》说的,「虐下取功,谄上希旨」,都是谄媚巴结上面的人,不关怀底下的人,这样就不妥当。好大喜功这个事业绝对不长久,符合仁义、道义的,事业才能长久。这个义当中也要栽培后进,手把手把团体里面的人才带出来。因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庭、团体没有好的接班人,那我们对祖先、对团体,甚至对国家就交代不过去。身为公务员、身为国家领导者,离开这个岗位觉得问心无愧,我栽培了五个、十个,跟我一样可以干这个事的人,那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而这一分义,凛然的正义就传给自己团体的人,精神长存在这个单位当中。
现在我们看事情,不能只看到表相,这事做完了,做了不少事!事情做了很多,可是人心离散,你拿那么多奖杯干什么?最后还不是要垮;创了那么多业绩,最后还不是要倒。为什么?事情做完人心离散,人心都坏了,因为我们都压榨下面的人,他累到最后他待不下去了,怨气愈来愈多。所以不能事情做完,人心都坏掉了这是错误。事情没做成,可是我们那种做事的仁义,都传给了组织里面的人。虽然事没有成,这分仁义成就了底下人的人格,迟早事情会做得更兴旺。您看孔子凛然大义以天下为己任,事情有没有成?周游列国十几年,甚至最后还「陈蔡绝粮」,连学生都怀疑了:夫子,你这个大道可不可以降一降,都没人接受。
天下之大,几个人能够明白夫子的苦心?颜回明白,颜回讲到:夫子,这个标准不能降,我们尽心尽力去弘扬,我们对得起天下人。天下人不能接受那是福报问题,我们没有对不起他们。不能降!开玩笑,二千五百多年前就降,现在会降成什么样子?每一个朝代都降一点、降一点,那现在文化早就已经不存在了。每一代的人都要把原汁原味传下去,这是使命。虽然当时候事情没有做成,但是七十二贤、三千弟子,都把夫子这分凛然的大义感受到了。夫子说的,「诗书之不讲,礼乐之不习,丘之罪也」,觉得天下为什么大道不能兴?是我的罪过,不指责其它的人。那种「礼运大同篇」的精神传给了学生,最后就这么一直传了二千五百多年。历代每一个朝代之所以能成为盛世,之所以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全部是跟着夫子仁义的教诲,夫子事情有没有做成?最后还是做成。哪一个家庭、哪一个朝代的安定昌盛,离开了夫子的道义,离开了夫子承传的道统!所以人看事不能看得短浅,要看得深远。事情虽然眼前没有做成,精神传下去了,最后一定发扬光大。
所以我们现在弘扬文化,不要急着做出一些要让人家看到的成果。房子草草率率建起来,柱子都不稳,看了三天倒下来了,昙花一现,空中楼阁,不行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都得要很好的去扎好我们自身德行的根基,这个急不来的。不能把传统文化的平台变成好大喜功,变成搞自己名闻利养的地方,这不行的。人能弘道,这个太重要了。我们曾经看「商道」,它是描述这几百年来,韩国最成功的企业家林尚沃先生。他之所以这么仁义的在商业界,当时候其它商团有难他都去帮助,老百姓饥荒,他舍尽钱财帮助人民解决疾苦,他这一分仁义从哪里来?从他进商团,进湾商洪德柱先生教育他的。洪德柱先生当时候湾商遇到很大的困难,最后倒了,事情没做成。倒的时候,洪德柱先生把自己所有的家产变卖,把那些钱全部分给底下的人,让他们最起码还可以维持生活,自己的生活比所有的员工都还要困难,你看当下所有的员工都痛哭。事情没做成,人好了,道义传下去,真正的好不在外面的相,在那一颗心有仁义礼智信。
过没多久,林尚沃跟几个湾商的忠臣,就架起了湾商重新站起来的基础,他们尽心尽力去成就了这样的因缘。后来流着眼泪去请洪德柱大爷回来,重振湾商,结果洪德柱大爷不简单,他没有接受,他说那是你的运,不是我的运。一点都不贪恋急流勇退了:尚沃,这是你的运,你自己去重振湾商,而且他说我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他没有钱了,他说我有尚沃,有你们这些忠臣,我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所以洪德柱先生是真明白人生真谛的人,他很有钱的时候,吃饭还是配酱油,还是跟他以前贫穷的时候完全没有改变,他不希望富贵染污了他的心,不简单。
所以我们看仁义,再来礼,礼,孔子说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我们能恭敬底下的人,尊重底下的人,互相交感的就是他们的忠诚。师长在言语的艺术当中,说到「少说命令的话,多说商量的话」,你用商量、用尊重调动起下属的积极性,也是激发他的潜力。命令只是接受,命令当中就是比较傲慢强势;商量才是领导,这些话都是人和的关键,企业成败的关键。所以王善人提到的教诲当中,身为一个领导者,你是一个臣子,你底下有照顾百姓,或者照顾下属,一定不假任何势力,你不是靠你的官位、靠你的地位、靠你的权势去强迫别人接受,不是,一丝一毫的强迫都没有。「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不假任何势力。成事在理不在势,成就一件事情在你做的事是符合道义的、符合天理的,而不是在你有多高的权势。服人以诚不以言,你让人家佩服、让人家接受是用我们的真诚心,而不是用我们很会狡辩,言语把人家压下去,那压不了的。所以这一句《格言联璧》非常有道理,「成事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这个都是体恤人心。王善人讲的不假任何势力。
再来,永远治己不治人,反省自己,不是先指责底下的人。底下的人有情况往往是我们上位者带得不对,或者交代得不妥当,教得不到位,这些都需要检讨的,治己,不是治人。不是我们现在当了领导,就觉得好像都是底下不对,都是我们对,都给底下的人开药方;自己都不吃药,都不觉得自己有问题,这样就不妥当。永远是治己不治人。再来,是托底就下,就把底下的人成就了,其实这个事业也成就,因为人才愈来愈多。而不是变成都只有我行,底下都不行,那错了。而为人臣当中守礼,也就是守伦常,组织伦理,不能越级去命令,不能越级去上报,这样就不尊重下属,不尊重你的直属上司。包含不倒逆,倒逆就是说你领导者不要去抢下属的工作,下属的工作你都做完了,他觉得你都不信任我,那我还要做什么?他就很沮丧,甚至觉得你不信任、不尊重他,那他就不做了。每个人不尽他的本分,都去抢人家的工作做,那不就是颠倒了吗?夫子讲「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都应该各安其位去做才好。而愈高的主管主要的工作还是在栽培人才,在充分广纳意见,做对决策,这才是他主要的工作;不是在那里比底下的人还忙,那是错误的。这是礼。
再来,我们看要有智慧,一个臣子他的智慧,在哪里体现?第一理智,不情绪化,一遇到事情先稳下来。有时候遇到情况,情绪一起来,脾气一大,指责人,或者做一些决定又偏颇,慌乱当中做的决定容易后悔。所以《格言联璧》说的「以静制动」,先沉静下来;「以沉制浮」,要沉稳不能浮躁;「以缓制急」,事缓则圆,不要一听到什么整个脾气全部上来,最后可能误解人,可能伤了人和;先客观了解情况,要定得住,不能情绪化。「宽能制褊」,不管遇到什么事情要宽宏、要有肚量,不要对立、不要指责,才能够化解这个情况。那天我听到一个企业家讲的一句话很好,他说凡事不指责,勇敢来负责,那是代表你上位者有承担。做错事:对不起,是我没有教我的下属,你要能扛起责任。可能有人说,可是我教过他了。你教过他了,又没有确认他学会了,可能一次还不够,再多教几次,总有可以找到我们不足的地方。所以什么?永远治己不治人,永远在任何情况能承担责任,这是理智的,也是有担当的。
所以一来理智,二来谨慎,有一次孔子跟颜回还有学生在一起,夫子对颜回讲,「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能够用的时候给国家带来很大的利益,不用了,自己也能够乐观进取,不会有任何的遗憾埋怨,颜回,我跟你可以做到这样的心境。突然子路就说了,子路对孔子讲,夫子,您带领三军的时候会带哪个学生一起去?子路武功高强,这么问夫子。夫子抓住这个机会教育,「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我不跟匹夫之勇的人一起做事情,空手打老虎这不要。「必也,临事而惧」,应对事情他是谨慎诚惶诚恐,「好谋而成」,好谋就是他会很冷静的客观了解情况,然后去谋划,稳重。「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这个也是表现他冷静有智慧,而且做事循序渐进不操之过急。第三,臣子他的智慧表现在知人善用,他懂得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用,知贤知能。「才德论」就重要了,「正直中和谓之德,聪察强毅谓之才」,他就不会用到才胜过德行的小人。这是从智慧这几点来分析。
再来最后是信,一个为人臣守信,答应团体领导的事,再困难,纵使撞得鼻青脸肿绝不失约。我们现在年轻辈不足,领导交代的事,可以找一千个、一百个理由给自己台阶下。所以「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立信于团体、立信于老百姓、立信于客户这个重要。所以日本人他们在这点是不简单,几个大公司产品出问题,不管损失有多大绝对承担。我曾经听说有一个产品,有一个客户没有能回收回来,光是找那个客户花了几个月时间,一定要确定最后一个产品收回来,这种精神都是落实信。而信这当中也是我们的行为,让我们的领导者、让我们的同仁都很安心,事情交代你OK,不用操心。当然这个信,还要落实在我们做事的态度上、方法上,比方「事虽小,勿擅为」、「凡出言,信为先」。
比方你时时都能听人家的劝谏,「闻誉恐,闻过欣」,身边人对我们的信任都会提升。包含「出必告,反必面」,什么事情做到什么进度,都会给直属上司会报清楚,让他心里不用担忧、不用罣碍,这都是信。这是我们从五常,来看一个臣子做人的德行,我们对照对照自己,好好的去下功夫。再来做事,其实做事的原理原则,在《延寿药言》整理得非常好,大家可以来学习,做事方面《延寿药言》提的这些纲领。因为它是会集很多历代这些相应的教诲,可以让我们对于每个德目,能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到。比方它就强调做事要预备好,「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它就举这些例子,这句话是《中庸》的,都归在它预备的句子里面。包含它提到的做事的心态量力而为,不可以打肿脸充胖子。里面句子就有说,「力微休重负」,你力量不够不能硬扛,最后出事了就很狼狈,你还是要很客观的,评估能力、评估条件。
而且在应对这些因缘,都是比较慎重、保守才好,现在都答应得很快,都觉得没问题、没问题,最后一堆都是问题。里面还提到的要专一,做事要专注,制心一处、系心一处无事不办。你不专心很多事情都会出纰漏的,这些能力都要训练好。现在人的耐心愈来愈差,都缺乏这些做事的能力态度。还有循序渐进,做事一定要这样一步一脚印,「事勿忙,忙多错」;「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再来要耐烦,耐得住性子,然后要有毅力、要有恒心,有恒为成功之本,行百里路半九十。包含还要有学问,我们要去成就一件事情,我们的智慧、学问也很重要,学问为济世之本,我们空有一颗愿心,都不增长智能跟阅历、学问扛不了大任。什么是真学问?「治国经邦」,这个团体出现危难了您能够稳得住,能够扭转乾坤,这叫学问,「谓之学」。「安危定变谓之才」,什么是才能?不是去炫耀那是才能,遇到任何危难,你都很冷静的,能够一步一步去化解掉。你看稻盛和夫先生那是大才、大学问家,日本航空破产,他一接手四百天左右扭亏为赢,而且还是同一个行业最高的,净营业盈余一千五百多亿日元,化腐朽为神奇,这是真的才能、学问。
包含做事还要精熟,学东西,学一门功课,一门深入,长时熏熟,学到会。不能今天学学这个,明天学学那个,最后挖了一大堆井,统统挖不到地下水。这些都是重要的做事态度,你一忽略掉了,可能事情就要败亡。而这些道理坦白讲,都是古人积累了可贵经验,甚至于都是他们人生当中,经历了很大的挫折,或者是错误,最后告诫我们后世的人,不要再重蹈覆辙这样的问题。《延寿药言》我们中心也可以请得到,大家都可以下功夫来学习。我们期许自己,我们自己团体,自己人生每个因缘我们都能尽忠尽力,都能是栋梁之才。这样有志气我们要深入这些做人做事的学习,就更能相应。就像陈弘谋先生这大忠臣,他的人生态度,「必为天下不可少之人」,现在全天下最缺什么人,他就去做这种人;「必做世人不能做之事」,现在天下人不敢做,而是最重要的,他没有第二句话把它扛起来。所以他编出《五种遗规》,那都是不可能的任务他都做成了。好,我们不让古人是谓有志气,我们一起深入之后,成为我们自己团队的大忠臣。那今天就跟大家先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1-5-1 09:53
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名戒香。
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
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着,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
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
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
善知识!此香各自内熏,莫向外觅。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s://edu.hwadzan.tv/live/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s://edu.hwadzan.tv/live/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s://edu.hwadzan.tv/live/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s://edu.hwadzan.tv/live/amtb
圣贤教育全球学习网陈大惠老师
http://www.sxjyxxw.org/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http://www.amtb.tw/
佛教藏经集
http://www.fodian.net/zjj/
狮子吼净土专修网
http://www.amtb-shizihou.org/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http://www.amtbcollege.org/
无量香光的youku播单
http://i.youku.com/i/UMTMxOTIxND ... ;order=1&page=1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http://www.amtb.org.tw/rsd/rsd.asp
因果教育弘化网
http://www.ganyingpian.com/
澳洲淨宗學院
http://new.jingzong.org/
悟道法師佛法交流專頁
http://www.shiwudao.net/
佛学视频网
http://www.fxsp.org/index.html
儒释道网络电视台APP下载
http://www.amtb.cn/amtbapp/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