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净土大经科注(第四二四集)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1-4-22 13:48
標題:
净土大经科注(第四二四集)
敬摘自《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二四集) 2012/7/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42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八百八十七页倒数第三行,从后半段看起:
「本经《勤修坚持品》曰:随顺我教,当孝于佛,无得为妄,增减经法,于此同旨」,前面我们学到此地。这个地方的经文,一开头的一句非常重要,就是当孝于佛。今天社会出了问题,不是局部的,是全世界的,整体的。出了什么问题?就是孝没有了。在过去千百年当中,中国人讲孝。我们用科学家的话来说,这是美国布莱登所说的,地球上总人口百分之一的平方根能够修善积德,全球灾难可以化解。中国的人口在全世界绝对不止百分之一平方根,中国人自古都讲孝亲尊师,都讲伦理道德,所以世界方方面面有很多不善的都能维持。那就是中国这个孝的力量,中国人这个德行的力量能够让全世界,虽然大家都造作不善,依然能够很平稳,这是我们从科学家这个地方报告得的结论。从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诲,佛菩萨的经典,综合起来,这个可以相信。
但是现在中国人孝没有了,比外国人还不如,这一下子地球麻烦了,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现在怎么办?布莱登告诉我们,在化解二0一二马雅灾难预言这个会议上他说的,他说了三句话,如果我们地球上的居民都觉悟了,大家都能够弃恶扬善,改邪归正,端正心念,不但地球灾难可以化解,而且会把地球带上更好的走向。这是一个量子力学家的报告,很有道理,我们能够相信他的话是真的。所以孝亲尊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根大本。中国文化就是孝文化、就是敬文化,在全世界,确确实实圣贤提出来,国家拥护,几千年来都执行这个理念,上行下效,从帝王到百姓,没有不讲孝道的,没有不尊敬老师的。
尊敬老师就是尊敬圣贤。这些圣贤不一定有很高的地位,也不一定有财富。譬如孔子,孔子在社会上没有地位,做鲁司寇只做了三个月,没有财富。你看提到孔子,哪个人不尊重!在古时候,提到这个名字,一般读书人都肃然起敬。中国传统文化疏忽了两百年,前面一百年慈禧太后在世,实在讲传统文化的衰是从慈禧太后开始,她做了一个很不好的表法,她不尊重圣贤,不尊重佛菩萨。清朝从开国,在她之前,历代的帝王都是三宝弟子,都是儒释道的弟子,哪个皇帝提到孔子、提到老子、提到佛陀,没有不尊敬的。只有她,她自称为老佛爷,把佛菩萨圣贤都摆在两边,她当老大,坐在当中。这个表法,中国人常说的上行下效,国家领导人这样做,所以全国的人民对于儒释道那个尊重的心就变质了,不像以前那么尊重,就降温了。到清朝末年,这个降温降到谷底,慢慢慢慢降,一年不如一年。还有什么?还有讲的,没有做的了。这末后的一百年,满清亡国到现在这个一百年,不但没人做,讲的人都没有了。中国民间没有听说哪个,听说什么叫孝、什么叫敬,非常陌生,真的是丢得干干净净的。要讲中国孝悌忠信的资料,要到外国图书馆去找去,中国没有了。最近这几年政府比较开明,把这个东西再提起来,大家才晓得。
过去一九七0年代汤恩比所说的话,「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这是全世界的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这个人一生专门研究世界文化史,他认识,他明了。虽然说这句话,他是世界名人,全世界这些专家学者对于他这个话不相信,叫半信半疑,甚至于完全不相信。什么原因?汤恩比教授没有详细讲清楚,只提了个纲,所以很多人解读错误。我曾经就这个问题,访问伦敦的时候,跟伦敦的汉学家、汉学系的学生;牛津大学、剑桥跟伦敦大学三个学校,我去访问。汉学系的学生都读中国古文,都念文言文,读中国古书,用中国的经典去写博士论文,北京话讲得比我好,我很佩服他们。我问他们,你们学中国文言文学了多久?告诉我,三年。不难,外国人学中国东西三年就学会了,咱们中国人要学文言文顶多两年。他们是一点中国文化基础都没有,能学得那么好,我很感动。
所以我问他们汤恩比的话,我说问别人,我不问别人,别人不懂,你们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你们懂、你们内行,对中国儒释道三家内行,我问你们,汤恩比的话说得对不对?没有人回答我,每个人对着我笑,笑而不答。笑了半天,我没有法子,我再反问一句,那汤恩比的话说错了?也没有人回答我。最后逼着我没法子,我说我很佩服你们,你们很聪明,既不反对,也不承认,这是你们的态度。我说我懂得、我知道,因为讲到孔孟的学说,你们肯定立刻想到四书、五经、十三经,是你们现在的课程,你们在研究这个东西,这个东西能救现在世界吗?谁都不敢讲。那说大乘佛法,你们一定会想到《华严》、《法华》、《般若》,这些大乘经论,对不对?对,他们都承认。我说这些东西是什么?是孔孟、大乘的花果,好看,你一下就看到。你有没有想到,花果从哪里来的?我一问这个,他们眼睛就睁大了。花果是枝条上长的。枝条从哪里来?枝条是干上长的,树干。树干从哪里来?树干从本长的。本从哪里?本从根长的。根是什么?大家疏忽了。所以我告诉他,儒的根是《弟子规》,道的根是《太上感应篇》,佛的根是《十善业道经》。真的,这三样东西,他们连作梦也没想到。这三样东西是儒释道的普世教育,就是教一般人民的,这个东西教会了,天下马上就太平。儒,伦理道德教育;道,因果教育;佛是真正圣贤教育,大乘里面有伦理、有道德、有因果、有科学、有哲学,真能解决问题。
我这样一解释,他就明白了,这些人毕竟是学中国文化,是很聪明的人。当然他还有怀疑,这个怀疑是正常的,为什么说这三样东西是根本,是普世教育?我告诉他,中国古圣先贤教我们做学问,五个次第,大家都要遵守,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这做学问的四个层次,后头还有个笃行。前面是做学问,后面这一条是要把你的学问落实到生活、落实到工作、落实到待人接物,就全用上了。如果没有笃行,你所学的都没用,那不等于零吗?曾经有人问过我,问我为什么要提倡《弟子规》。我也是把这个告诉他,我说我们把一个天平,这边放一本《弟子规》,这边放四书五经、十三经,《四库全书》堆起来,我说它两个是平等的。他非常惊讶,这怎么能平等?我说,那一大堆的东西你都学了,学了怎么?与自己生活工作毫不相关,还不如这《弟子规》,《弟子规》真的把人能教好,你那个等于零。这么讲他才明白。
佛法讲教四种,教理行果。这个佛经有教经,就是文字,经本,这教经。教里头有道理,那个理是理经。教、理明白了,文字道理明白了,下头要行。你要不起行,那有什么用处?行里面才证果,你才真能得到。所以经有四分,教理行果,行最重要,古人常说,「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说得再多,你没有做到,你什么也没得到。古人还有个比喻也非常好,「说食数宝」,肚子饿了,给你说这个菜、那个菜,讲了几百道,一口也没吃到,还得挨饿;数宝,一天到晚就数钞票,一分钱也不是自己的。这就说明什么?说明行太重要了,这不能不行。《弟子规》虽然只有一千零八十个字,你要真做到了,那你是标准的好人,没有人不欢喜你,没有人不尊重你。你四书五经念得是很熟,背得滚瓜烂熟,你一句也没做到,人家瞧不起你,不会尊重你。所以要着重行,要着重,你看儒家讲的笃行,不但行,还得加个笃字,笃是什么?认真,真干。
行什么东西?那我们再回到汤恩比的话,汤恩比懂得,中国的文化把它总结起来,实在讲就是十二个字,这十二个字展开就是《四库全书》。大乘里面,实在讲就是十善。大乘菩萨把十善展开,变成什么?八万四千细行,不少于《四库全书》,所有一切法门、行门都包括在其中,什么?十善展开的,归纳起来就这十条,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归纳起来十二个字。这十二个字是性德,自性里头本有的,就是中国传统老祖宗所说的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那一个善字就代表这十二个字。这十二个字是什么?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十二个字真正落实到社会,这个社会是盛世,太平盛世。中国这些典籍都不超过这十二个字。这十二个字展开来,稍微说详细一点,就是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归纳起来就这十二个字。
这十二个字里孝悌是根,根之根!人不孝顺父母,那不是人。在古时候,一个不孝顺父母的人在社会上没有立足的余地。为什么?谁都不理他,谁都不会跟他合作在一起,为什么?不孝。谁敢不孝!我在童年的时候还曾经听过有这么一句话,叫亲权处分。有一次老师上课提到了这句话问我,我说我知道,小时候听过这句话。亲权处分什么意思?你不孝父母,父母到衙门去告你,我这个儿子不孝,你把他处死。立刻就执行,没有辩护的。为什么?父母不要你了,你还有什么资格做人?所以是立刻执行。在那个时候人虽然不孝也不敢,父母真告他,他真马上就去上法场了,那不是开玩笑的。好像这个法律,这条法律在民国二十几年,民国初,二十几年,应该在抗战之前废除了。李老师他做过法官,所以他常常,那个法律有好处没有坏处,至少让儿女,不孝的儿女,他不敢有不孝的行为,有吓阻的作用,这个民国初年。现在不孝父母,平常的,一点都不稀奇了。
李老师讲经的时候还给我们讲了个故事,我记得不很清楚,应该是前清的事,清朝,有一个地方出了这么一个不孝的儿子,把父亲杀了,那当然是死刑。政府下命令,就是皇帝下命令,这个地方的知县,县长,撤职查办。你这个县长是父母官,你管教地方的人民,怎么会教出这么一个坏人,杀父母,这还得了!所以知县撤职查办,巡抚,就是省长,记大过两次,巡抚上面有总督,总督记过一次,你看这样的处分。这处分还不够,皇上下个命令,从前城有城墙,把城墙拆掉一角,让你整个城的人丢人,你们出这么一个不孝的人,城墙拆掉一角。这真叫大事,国家重视,怎么敢不教孝道?地方的官员要把孝做出来给人民看,人民向地方领导看齐、学习,他要先做出来。现在没有了,走遍全世界看不到了。
对老师不尊敬,中国的学生,我还很少,没接触过,我们在外国、在美国的时间,有十几年长的时间在美国。学校去看,上课的时候,学生坐在那边靠在椅子上,两个脚放在桌子上,老师在上面讲课。怎么可能有这种态度?老师也不说话。在国外,在美国,确实学生杀老师、杀同学,常常听说。美国枪支是可以自由买卖的,买一支手枪二十多块钱,很多学生书包里带枪的,带武器的。一直到今天,美国的武器泛滥,政府都没有办法。人民要什么?人民要保卫自己。所以美国人的家庭长长短短的枪支总有几支。我在美国住达拉斯,我隔壁邻居是美国人,我到他们家里去参观的时候,家里有八支枪,长长短短的,自卫。所以美国人家庭,你不能随便靠近它,你在他院子里头,他有个小围墙很低,在这里头他打死的时候不偿命。为什么?他属于自卫。所以跟他们往来的时候一定是先按电铃,你才能进入他的小圈圈。你要电话给他通知,约定,他有安全感。我们中国人没有这种习惯。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经文上,「随顺我教,当孝于佛」,就感触非常深。今天中国传统文化要恢复,大乘佛法要再兴旺起来,从哪里开始?从孝敬。印光大师在《文钞》里头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诚敬从哪里来?从孝顺父母来的,尊师重道。孝养父母,尊师重道,中国传统文化以这个为原始点。大乘佛法亦如是,佛在净业三福里头,这三种福第一个,第一句话,「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头一条,这是做人,做人的根本。这四句话做不到,你不能做佛弟子。佛经上一展开,「善男子、善女人」,那个善的标准就这四句。我们讲儒释道三个根就是这一句话,孝亲尊师落实在《弟子规》,慈心不杀落实在《感应篇》,末后修十善业,儒释道的三个根,佛说的。
有人问我,你学佛,为什么讲儒跟道?我说,讲儒跟道不是我开头的,你要去问唐朝中叶那些祖师大德,你去问他去。为什么?佛在经上说得很清楚,「佛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佛不承认你。那要怎么样?得先学小乘。佛的教学,当年在世的教学跟现在办学校没有两样,先办小学,十二年阿含,小乘;再办中学,八年,方等,这中学;再办大学,般若,二十二年;最后办研究所,八年,《法华经》。它有次第的,不是乱来的。所以教导我们学习要从小乘开始,打基础。在隋唐时代,小乘有两个宗,一个俱舍宗、一个成实宗,那个时候很盛行,因为学佛必须先从这两个学起,这两个是基础教育。
可是到唐朝中叶,祖师大德改变了方法,不学小乘。学什么?学儒跟道,用儒跟道代替小乘,这是那时候祖师大德他们搞的。行不行?行,历史证明了。这一千三、四百年,用儒跟道做基础来代替小乘,这对中国人特别方便,因为儒跟道是自己家里东西,很熟悉、很亲切。我们看大乘八个宗,每个宗里头世世代代都出祖师、都出圣贤,这就说明没错,可以这样做法,这个做法不违背佛的教诲。今天成问题了,小乘不学,儒也不学,道也不学,就深入大乘经藏,这个学习方法行吗?在今天学术界讲行,大学里头都开着有佛经的课程,我还曾经教过五年。那是学的什么东西?佛学常识,或者说佛学知识,不是智慧。把它当作世间一种学术来研究,与本来的佛教就毫不相干。所以他不讲求力行,他只讲求文字,教理行果,他只讲教跟理,行跟果他不讲了,当作学术来研究。这是我在伦敦所看到的,这里面汉学系的学者全都是儒释道的知识分子,不是圣人、不是贤人。
中国从前读书志在圣贤,学佛志在证果,就是志在成佛,是以这个为目标的。现在不是,现在完全是知道这些经典里讲些什么,知识。知识跟智慧是两桩事情,知识再丰富,解决不了问题,为什么?你没有行做为真正支持你学习的支柱,行是支柱。这些东西通过行,就等于通过实验,实验过了之后,你的信心才真踏实,你才真相信,真得受用。知识没有经过检验,究竟有没有效果是问号。所以知识不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有局限,而且有后遗症,这在今天的世界学术界普遍看到的现象,这个事情我们不能不知道。
我们的学佛,我们孝父母、孝祖宗,这个一定要做。父母不在了,祖宗也不在了,怎样尽孝?我认真努力学习,我把所学的东西都用在生活上、都做到了,这就是孝亲,这就是尊师。如果我像一般学经典里面的知识,跟我自己生活不发生关系,没有影响,这就是大不孝。我们的课堂,上课要拜祖宗,下课也要拜祖宗,念念不忘。讲堂里面的学习,如同父母、祖先在场,我们不能不认真的学习,时时刻刻想到父母、师长的恩惠。身体得自于父母,要爱惜,知道父母对我们的身体非常关心,让他放心自己就得爱惜身体。老师所教导的得依教奉行,提升自己的境界,这老师欢喜。
下面接着,「无得为妄,增减经法」,这就是老老实实依照经典教诲的学习,不必要增,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我再加一点别的经咒行不行?没有必要。我把里头减少一点,简单一点?也不行。但是我们便于初学,初学的人说这个经太长,我没办法念,那我们就减,减了。怎么个减法?叫他专门念第六品,早课念第六品,晚课念三十二到三十七,念这一段,其他的不放在课程里面。这是什么?这是减,这是接引初机方便法。他学个两年学熟了,你再叫他学全部的,他很欢喜,他就很容易了。所以初学的时候可以减一点。但是一定要知道,这是有时间性的,初学。上轨道的时候,那就要统统要学,不能增减。
读经研教就是持戒,你守着这个规矩。它的目的在哪里?目的是教你远离妄念,天天研究,妄想就没有了。换句话,这是修行,修定。不研究经教就会胡思乱想,研究经教胡思乱想就没有了。用这个方法把我们的妄念打掉,把我们的妄念放下。时间长久了,心清净,清净心生智慧,不是大彻大悟,但是我们见色闻声有小悟。小悟虽小,管用,能解决一些问题。所以说「于此同旨」,于这一段经文里面讲的,「检敛端直,身心洁净,无有爱贪,志愿安定,无增缺减,求道和正」,与这些经文同一个宗旨,同一个想法、同一个理念。
下面这念老说的,也是引用祖师的话,「盖离经一字,便同魔说。世之行人,唯当以圣言量为依止也」。这是祖师大德教导人的,念老把它抄在此地提醒我们,我们对于佛要尊敬,尊敬就是不敢改动一个字,决定要依教奉行,这就是尊师重道。世间行人迷的多,觉悟的少。迷了怎么办?我们能以圣言量为依止就对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用经典,经典的话就是圣人的言语,用它做标准。这个量就是标准,决定不能违背,依止就是依靠,才不至于有过失。佛菩萨所说的是正确的。
再看下一段经文,「无住生心」。请看经文:
【旷无他念。无有忧思。自然无为。虚空无立。淡安无欲。作得善愿。尽心求索。含哀慈愍。礼义都合。苞罗表里。过度解脱。】
第一句,注解里头。『咸为道慕』是前面一段最后一句。「第一句,心所慕求者皆是至道」,这一段的解释,到心所慕求者皆是至道,这应该放在前面。第二句是这一段的第一句,这一句也非常重要,心里面所仰慕的、所追求的,在净宗来讲就是极乐世界、就是阿弥陀佛,决定是真实,不能有其他的念头。我所向往的西方极乐世界,我所仰慕的阿弥陀佛,我希望这一生当中决定得生净土,亲近弥陀,做弥陀弟子,在极乐世界成佛,这比什么都重要,这才是真正的弥陀弟子。我们时时刻刻都有这个念头,这个念头非常强烈,这个人叫真念佛人。不管他口上念不念,口上念那是形式,他心里头真有,这真佛弟子、真念佛人。这也是从前章嘉大师教给我的,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这一生当中,唯一的仰慕就是这桩事情。
『旷无他念』,「旷者空旷。其心空广无有妄念」,心里没有别的念头。「信心坚定,智慧明了,于世无虑」,世间一切全放下,没有忧虑了。「于法无疑」,于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切法一点怀疑都没有。「故无有忧虑之思」,所以『无有忧思』,无忧、无念,这个思就是念头,无思、无念。底下是念老的话,「若约净宗」,如果就净土法门来说,「则旷无他念者,万缘放下也。咸为道慕者,一念单提也。无有忧思者,当念即是」。这个说法说得好,这就是净土,这就是净宗修学的不二法门。什么叫真修净土,什么叫会修净土,这一段文字全都道出来了,都说出来的。无有忧思,当念即是。
「一声佛号,万虑齐消。灵光独耀,迥脱根尘。罄然独存,何喜何忧。故云无有忧思」。真正念佛人,我常说,李老师当年在世也常常提醒我们,这几句话什么人能当?我们看到农村里头阿公阿婆,他们敢当。年老了,可能没有文化,不认识字,只会念一句阿弥陀佛,你看他一串念珠一天到晚拨来拨去在手上不断,口里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没有杂念。你跟他说什么话,我们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听到,他回你的,满面笑容,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回答这一句话。你给他说再多,他就一句话回你,就那么简单。这种人不能小看,他的行持跟这个经上完全相应。
上一次,我把这个事情告诉大家,开利师在此地,他说我们道场有。我说有几个?他说有四、五个。我说不得了,那个道场有四、五个,这个地方绝不遭灾难。为什么?他们是真正念佛人,他们是菩萨、圣人,我们是凡夫,千万不要瞧不起他。这些人跟这个经上讲的完全一样,我们是在学经教,他们是真干,已经完全兑现了。一声佛号,万虑齐消,什么念头都没有了,善念恶念都没有,染净也没有、祸福也没有,给诸位说灾难也没有。我们对这种人要特别礼敬供养,要知道这是真善知识,他们往生肯定是上辈上生,上上品生。虽然他什么都不知道,他所用的方法,用的心、用的方法跟上上根人没有两样。
上上根人,他什么都知道,全知道,对于经教的理论完全通达没有障碍,他的行持?他的行持就是这样的。这个阿公阿婆什么都不知道,但是行持跟上上根人完全相同,所以他往生是同等的境界,不会落在他后。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一往生的时候,智慧立刻就开了。往生,佛来接引,首先是佛光注照,佛光一注照时候,他就大彻大悟、就明心见性,这是心专注到极处。三辈往生里头讲过,「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他这八个字做得非常圆满,百分之百的做到。菩提心是什么?真心。对极乐世界,你问他,真有,真相信;阿弥陀佛,真相信,一丝毫怀疑都没有;真愿意往生,他在这个世间没有任何希求,只求往生。除这一法之外,他什么都没有,这真的叫一念单提。所以这种人得念佛三昧。自己谦虚、谦卑,对别人恭敬,他真的没有忧虑、没有杂念、没有妄想,念念都是阿弥陀佛,声声相续,万念齐消。
底下讲,灵光独耀,迥脱根尘。我们参考资料里头有。「灵光」,这是术语,「人人固有之佛性」。灵光,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为灵性,就是自己。宗门祖师大德常说,「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这是真正的自己,一切众生本有的佛性。这个佛性,「灵灵照照」,极其灵明,「而放光明者」。这个光遍照法界。怎么知道?我们在贤首国师《妄尽还源观》上念到了,一定要懂。贤首国师这一篇论文,实在讲就是佛门的博士论文,能写出这篇论文,他是什么果位?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没有见性,写不出来。这篇文章不长,精彩极了,是《华严经》修行的理论跟方法,一共分成六段。前面三段讲宇宙的实相,宇宙万有的真相。宇宙从什么地方来的?从自己灵光里头变现出来,自性变的,自性是一个。
所以从一体,《还源观》上说的是「自性清净圆明体」。自性是什么样子?清净的,惠能大师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贤首国师也说清净。圆是圆满,什么圆满?智慧圆满、德能圆满、相好圆满,没有一样不圆满,一丝毫欠缺都没有,应有尽有。为什么?它能生万法,整个宇宙法界是它生的,它要不圆满那不就有欠缺吗?没有欠缺,这是自性本有的。就像我们作梦一样,梦中的境界是你自性有的,绝对不是梦中境界从哪里来的,都是自性变现的。所以自性圆,圆满,自性清净,这是一切万法的根本,本体。那圆下头还有个明,明就是智慧,明就是此地讲的灵光。圆明体,这就是性体,真如本性。这是一个,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个自性,没有两个,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它变的,佛是它变的,我们还是它变的,十法界都是它变的。
所以这个是佛大乘经里头讲的伦理。伦理是讲关系,什么关系?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体。这个关系我们要搞清楚,然后阿弥陀佛跟我的关系就明白了。经上常说「自性弥陀,唯心净土」,阿弥陀佛从哪里来的?我自性变的。我自性里头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从自性里出现;我自性里有净土,极乐世界从这自性出现的,不是从外来的。三时系念,中峰禅师,这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人,他的开示里头说,「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此方即是净土,净土即是此方」,肯定极乐世界不在心外,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既是自性变现的,我现在要回去,那不就是回老家吗?哪有回不去的道理!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什么疑问都没有了,全解决了。净土是故乡,我们迷失了方向,在外头游荡,现在搞清楚了,要回家去了。这把自性说出来,科学跟哲学没有讲到这一点,所以科学、哲学它还回不了源,还差这一截。
从一体起二用,这个起二用就是能生万法,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起作用,就出生两大类的法。第一大类宇宙,宇宙出现了,就是能生万法;第二,我出现了。你一定要晓得,我跟宇宙同时出现,没有先后,同时出现的。但是很不幸的,这一出现就迷了,一直迷到底,愈迷愈深,这迷到现在。现在我们了解事实真相,我们要转迷为悟,不再迷惑了。转迷为悟,对我们来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如来的经教。如来所说的全是觉悟的境界、全是觉悟的语言,我们用这个来薰习自己,帮助自己转迷为悟。所以这个如来经教称为法宝,真的是宝。世间一切法不宝贵,为什么?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如来的经教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帮助我们开悟,帮助我们修正错误的行为,帮助我们证果。我们今天采取证果的这个方式,是取阿弥陀佛,先求往生,往生到极乐世界再圆满佛果,走这个路。所以灵灵照照,而放光者,这叫灵光独耀。
这有个故事,禅宗叫公案,我们一般人讲故事。百丈禅师有一天上堂,他手上拿着锡杖,振锡告诉大家,「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迥是远离的意思,远远的脱离了六根六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体露真常是什么?是真如本性。这个体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你能够契入,你能够体会到它是真的,真的就是不生不灭,常是永恒不变。一切万法都有生灭、都有变化,只有这个体没有生灭、没有变化。不拘文字,不拘束在文字里头,文字达不到,语言也达不到。佛的教学要用言语文字做工具,但是你一定要知道,言语文字里头没有灵光独耀,这个一定要知道。言语文字像指路牌一样,这里设了个指路牌,告诉你这个方向到哪里去。这个方向到北京,北京不在这个牌子上,你要认为牌子是北京就错了。它指你一个方向,你向那边去,你就能走到。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是指路牌,指你到哪里去?指你到明心见性。我们今天在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里面选择是净宗,净宗的指路牌首先指导你到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你就看到了,那还有个牌子指到明心见性,这才叫圆满。西方极乐世界是我们修学的中途站,这个站对我们非常有用。
底下告诉我们,心性没有染污,心性是清净的,「本自圆成」,这个本,它根本就是圆满,一切成就。后面这两句话很重要,「但离妄缘,即如如佛」。你本来是佛,一点都不假,现在怎么样?现在你这个佛有妄缘缠绕着你。妄缘是什么?就是烦恼。大乘经里面所说的无明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这是妄缘,《华严经》上说的妄想、分别、执著。《华严》讲的妄想就是大乘经上讲的无明,无明烦恼,《华严经》上讲的分别就是大乘经上讲的尘沙烦恼,《华严经》说的执著就是大乘教讲的见思烦恼,名词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是一桩事情。换句话说,我们如果能够把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放下,你就是佛。
凡夫成佛要多久?无论从事、从理都是一念。你一念觉悟了,一念明白了,一念放下了,就成佛了。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表演给我们看,成佛了,一念。在中国六祖惠能大师,在五祖方丈室里也是表演给我们看。他是听讲经开悟的,听五祖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五千多字,大概是四分之一,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说行了,他就这三种妄缘统统放下了,放下就成佛了。说出他悟入的境界,只有二十个字,这是他的毕业论文,「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五祖衣钵就给他,后面不必再说了,全明白了。这个全明白了,全字不是对《金刚经》、不是对大乘佛教,是对于遍法界虚空界一切法统统明白了,真正不可思议。为什么?见性了,一切法不离自性,一切法都是自性变现的,你见了性,还有哪一法不知道?没有一法不知道。所以惠能就通了,要知道他那一年二十四岁,全通了,一点障碍都没有,无论什么事情你问他,他都会、都知道,世间法、出世间法全通了。所以念老在这里注解引用百丈大师这一句话,迥脱根尘,灵光独耀。
罄然独存,罄然是严,庄严、整齐的样子,独存。这种庄严整齐就是说整个宇宙的一切法它有秩序,它一点都不乱。你细细去观察,大,宇宙,你看星球、星系,看银河系、看太阳系,在太空当中的运行它一点不乱。小,你看原子,原子被发现到今天大概八十多年,是二十世纪初期发现的,在当时科学家认为原子是物质里头最小的。看到原子核,原子核是原子的核心,电子围绕着原子核,确实像个小太阳系一样,还发现有中子,它也非常严整,一点都不乱。从这个地方就体会到,自性是严整的,本来就是庄严整齐。我们可以说庄严整齐是性德,是每个人本性里都有的,都喜欢整整齐齐、干干净净。
你看到整个宇宙,罄然独存,何喜何忧,忧喜都没有了。顺境,法尔如是,逆境也是法尔如是,这就是大乘教常讲的遇缘不同。如果自己在觉悟的境界里头,无论什么环境他都若无其事,为什么?完全不受干扰。念佛人就是一声佛号,有没有灾难?没有,灾难与他不相干。如果是共业,好,非常欢喜,到极乐世界去了。真念佛的人,声声佛号都跟阿弥陀佛相应,所以经上才有「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又何况《还源观》上告诉我们,两种现象出现之后,宇宙出现了、我出现了,告诉我们这两种现象各有三种周遍。第一个「周遍法界」,也就是我们,我们有这个身体了,身体是物质跟精神组合在一起的,那不能分,永远在一起,心理是起心动念,念头才起就周遍法界。我们就要知道,不管动什么念头,甚至于这个念头很微细,自己也不知道,没有觉察到,一切诸佛如来全知道,一切菩萨都知道,法身菩萨,在我们这个大千世界之内的阿罗汉都知道。所以我们要谨慎,起心动念全都知道。
不但他们知道,那天美国修.蓝博士来访问我,到我这参观,告诉我地板知道、墙壁知道、天花板知道、桌子知道。没错,他说得一点不错,他也懂得。因为我们这个念头是个频率,像电波一样发出去,他们都收到。身体,身体是物质现象,也是波动现象;换句话说,我们身体状况佛菩萨也都知道,没有一样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知道了,你的心行能不端正吗?不端正,你不怕这些佛菩萨笑话你吗?还能起个不善的念头?不敢。迷的时候起这些念头,佛菩萨不怪你;觉悟的时候还起这个念头,错了,你怎么又迷了?当然或觉或迷是有一个阶段的,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我们要怎样?要能够提升,每天有进步,就是觉的时间多,迷的时间少,这个诸佛菩萨看了都欢喜。
真的要我们觉的时间多、迷的时间少,不在经教上下功夫不行。每个人根性不一样,我这个根性就是读经。我们在经教上下的功夫,每天读经四个小时,跟大家分享,讲经四个小时,八个小时,这样才保住自己不退转,才把自己这个正念提起来,不迷,境界天天有进步。为什么读经?遍遍意思不一样。所以我学经教有个方法逼着自己,不用旧的这个参考资料,这次讲的不用去年的,去年讲的不用前年的,遍遍是新的,才知道自己有进步。如果用老的,这进步看不到了。到开悟的时候,根本就不要资料了,没开悟的时候需要,需要,不要依赖以前的东西。我们看到有些学校的老师,教一辈子书没有进步。譬如教中学一年级学生的国文,每年都是这一本,参考资料笔记也就是那一本,年年都一样,所以他没有进步。他如果年年不同,他会开悟;年年都一样,他偷懒,没有新东西发现。
我们再看底下一段,「自然二字,亦贯全段」,『自然无为,虚空无立,淡安无欲』,这自然两个字也是贯全段。「乃因适得其中而自然如是」,这个其中是中道,你得到了,你明了宇宙万法的真相才能做到自然如是。「自然无为」,这是我们讲顺其自然,顺境善缘不生贪恋,你这顺其自然;逆境恶缘不生瞋恚,顺其自然。为什么?逆境顺境、善缘恶缘都是假相,皆不可得。《般若经》上给我们说了一个总原则,一定要常常记住,「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一切法里头有顺境、有逆境,有善缘、有恶缘,有物质环境、有精神环境、有自然环境,没有一个是例外的,全都是假相。尤其在十法界、在六道里头,整个现象都是从波动发生的,这个波动就是一念不觉,都从这发生的。自性里头本自具足的显现出来,显现就是能生万法。万法是环境,里头包括我,我就是自己。
真正的自己,一定要知道,本性是自己,是真正自己。这个肉身,假相,这不是自己,这是我们迷了,把身当作自己,把能够思惟想象的心当作自己。这什么东西?这个身体是阿赖耶的相分,我们起心动念能够思想的是阿赖耶的见分。阿赖耶的相分无量无边,单单取这一点点,其他的都不知道是自己;阿赖耶的见分也是无量无边,单单取我们第六意识能够思惟想象的当作自己,错了。菩萨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到事实真相,他知道什么是自己的身相,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物质现象是自己的身相,这叫什么?法身,这个对的。遍法界虚空界阿赖耶的见分是我们的心相,这个心相是什么?就是妄念,妄想分别执著。他真正明白了,放下这个虚妄的执著,不再执著了,自性现前,就是灵光独耀。所以迥脱根尘,根是六根,尘是六根所接触的对象,统统摆脱掉。六尘是外头景象,六根是自己,统统放下,这就叫放下万缘,放下身心世界。身心是自己正报,世界是依报,正报、依报统统不执著,灵光独耀。这是什么境界?大乘经教上告诉我们,八地的境界。
《华严经》上告诉我们,圆教初住菩萨就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我们现在很清楚,终于搞明白了,烦恼还有烦恼习气。以前很少人讲烦恼习气,偶尔说说,没说清楚。阿罗汉断见思烦恼,证阿罗汉,这是说三果阿那含断见思烦恼,断尽了,他就升了,证得四果阿罗汉。见思烦恼虽然断了,见思烦恼习气没断。他在阿罗汉这个地位上,他修什么?没有别的,就是断见思习气。见思习气如果断了,他又升级,升到辟支佛。所以辟支佛,见思跟见思烦恼习气都断了。辟支佛再修什么?再提升一层,断尘沙烦恼。尘沙烦恼断了,他就成菩萨,地位马上升了,但是习气没断,所以在菩萨的果位上要断尘沙烦恼习气。尘沙烦恼习气断干净了,菩萨又提升了,成佛了,十法界的佛。所以我们知道,十法界的佛是见思烦恼、尘沙烦恼连习气都断干净了。在他这个位置上要断什么?断无明烦恼,就是无始无明,《华严经》上讲的妄想。这个东西断掉了,他就超越十法界,他升到实报庄严土。
我们要记住,无始无明习气没断,这个东西不好断,没有法子断,尘沙、见思习气是有方法断的,这个没法子断。为什么?不能起心动念。起心动念你就堕落了,你回来了。所以这个境界里面,大乘经上说,「无功用道」,还有一句话说,「此处用不得力」,你不能起心动念,你怎么断法?所以这个断法叫任运,就是随其自然,不要去理会它,时间长了,它自然没有了。要多长时间?三个阿僧只劫,你就晓得无始无明习气多厉害。于是我们这就搞清楚了,实报庄严土里头四十一个法身大士,他们这四十一个位次,怎么来的?带的习气多少不一样。刚刚证得的,习气一点都没断。习气慢慢断,他地位就慢慢往上升,自自然然上升,没有丝毫勉强。古人有个比喻说这桩事情,说习气,什么叫习气?譬如一个酒瓶,酒瓶盛酒的,现在把酒都倒掉,里面擦得干干净净,一滴酒也没有,闻闻有味道,那个味道就是习气。怎么断法?把瓶盖打开,放在那边,放个半年、放个一年,再去闻,没有了,自然没有了,叫无功用道。这是法身菩萨的修行。
但是这些习气只妨碍你证果,你向上提升,它妨碍你这个,其他的不妨碍。所以他的智慧神通道力几乎跟妙觉如来没有两样,有能力在遍法界虚空界跟一切有缘众生感应道交,随类化身,应以什么身得度他能现什么身,应以什么法得度他能说什么法。所以他说法利生,遍法界现身说法,一点妨碍都没有。等到无明断尽了,到等觉菩萨,把这最后一品无明习气断干净,实报土不见了。所以实报土也不是真的。这个时候他到哪里去?他回归常寂光,这就是真的。回归常寂光,他没有身体,他的身体完全变成光明。这就是科学家所说的,质量变成能量。质量从哪来的?是能量变现出来的。质量完全回归到能量,就是回归常寂光。所以常寂光没有身体,身体就是光。多大?无穷大,「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所以我们没有离开常寂光,没有离开诸佛如来的法身,诸佛如来的法身就是常寂光。
前天上官居士,北京来的,给我们讲了她的感应,她说她一生只有一次,似梦非梦见到一尊佛像,这个佛像好像半边天一样,非常高大。看到什么?看到里头有星球,好像太阳系在里头,太阳系里头还有星球、还有人,都看到在里头,都在她身体里面。她感觉到,这是不是在一个身体里头?确实是这个现象。我们不知道,我们全在常寂光当中,就是见不到。必须把妄想的那个习气断干净,你就见到了。其实没有完全断干净的时候也能见到,这是佛在经上说的,八地以上,(四十二个阶级,菩萨四十一个阶级)最高的五个都见到了,你看八地、九地、十地、等觉、妙觉,这五个位次上统统见到。但是见到的时候不能回去,回不去,还有点残余的没断掉。等觉断掉了,断掉之后就妙觉。妙觉就回去了,妙觉不住实报土,住常寂光,这叫究竟圆满。所以佛在哪里?佛就在我们面前。佛的出现,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没有来去、没有先后,在常寂光的境界里头没有时间、没有空间。这段意思很少人把它讲清楚、讲明白,我们是搞了这么多年,还得力于科学家的报告,我们这两个一对照才恍然大悟,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真相知道了,对经教一点怀疑都没有了,我们知道应该怎样学习。所以讲的自然如是。
「自然无为者,不因造作」,没有造作,「自然安住于无为法中,此真无为。若因造作,则是有为」,有为是十法界。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就是无为,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知道,极乐世界不但实报庄严土是无为,最叫人不能相信的,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全是无为。所以十方一切诸佛赞叹阿弥陀佛,说他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道理在此地。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这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愿力加持所有一切众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是无为的。十方世界没有,十方世界我们要修行到阿惟越致是要很长的时间。到极乐世界就得到,生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不例外。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难中之难,你怎么会遇到?遇到之后,要不是真正把握住决定得生,那叫可惜,那叫空过了。三宝,这部经、这个法门,宝中之宝,世出世法再找不到跟它相提并论的,怎么可以轻易的疏忽?所以世间第一等聪明人、第一等有福报的人,他是紧紧抓住不放,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1-4-22 13:49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孝慈智愿,无上菩提。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s://edu.hwadzan.tv/live/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s://edu.hwadzan.tv/live/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s://edu.hwadzan.tv/live/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s://edu.hwadzan.tv/live/amtb
圣贤教育全球学习网陈大惠老师
http://www.sxjyxxw.org/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http://www.amtb.tw/
佛教藏经集
http://www.fodian.net/zjj/
狮子吼净土专修网
http://www.amtb-shizihou.org/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http://www.amtbcollege.org/
无量香光的youku播单
http://i.youku.com/i/UMTMxOTIxND ... ;order=1&page=1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http://www.amtb.org.tw/rsd/rsd.asp
因果教育弘化网
http://www.ganyingpian.com/
澳洲淨宗學院
http://new.jingzong.org/
悟道法師佛法交流專頁
http://www.shiwudao.net/
佛学视频网
http://www.fxsp.org/index.html
儒释道网络电视台APP下载
http://www.amtb.cn/amtbapp/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