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楞嚴經-4 (國語) 2007.1.13
[打印本頁]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1-7-28 17:53
標題:
楞嚴經-4 (國語) 2007.1.13
本帖最後由 乘璦 於 2011-7-28 17:57 編輯
楞嚴經-4 (國語) 2007.1.13
好!
諸位!翻開目次第〈11〉頁,
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翻開目次第〈11〉頁,
「目次」就是目錄和次第,
也就是大綱的意思,
《楞嚴經》的大綱。
倒數第四行,第二節,
我們既然要捐捨小乘,入佛的知見,
第二節,要諦觀六根與六塵,
哪一根來修行力量最大?
第一個就是:審度六根的功德優劣,
為什麼我們娑婆世界,要用耳根來修行最利?
佛後面就有講。
翻開950頁,
為什麼要用耳根來修行?
950頁,
因為現在是講大綱,
我只把經文和義貫念一遍,
不作任何解釋,
有解釋也是簡單,像蜻蜓點水,
我們要控制時間,
這個大綱不能用很長的時間。
1.審度六根功德優劣
經典,
「阿難,汝復於中克定優劣;
如眼觀見,後暗前明,
前方全明,後方全暗,
左右旁觀三分之二,
統論所作,功德不全,
三分言功,一分無德,
當知眼唯八百功德。
如耳周聽,十方無遺,
動若邇遙,靜無邊際,
當知耳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如鼻齅聞,通出入息,
有出有入,而闕中交,
驗於鼻根,三分闕一,
當知鼻惟八百功德。
如舌宣揚,盡諸世間出世間智,
言有方分,理無窮盡,
當知舌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如身覺觸,識於違順,
合時能覺,離中不知,離一合雙,
驗於身根,三分闕一,
當知身唯八百功德。
952頁,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間、出世間法、
惟聖與凡無不包容,盡其涯際,
當知意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953頁,義貫
第三行,
「阿難,汝」應「復於」六根之「中,
克定」諸根之「優劣」之性能,
「如眼」之功能為能「觀見」,
自身之「後」方為「暗,前」方為「明」,
在身之「前方」則「全」看得「明」白,
在身之「後方」則「全暗」而完全看不見,
然「左右」兩「旁」亦能「觀」看得到,
故「三分之」中有「二」分可看得到,
「統論」眼根「所」能「作」的,
其「功德」並「不」完「全」,
以「三分」而「言」,
眼根之「功」德中,
有「一分無」功「德」可顯示,
「當知眼」根「唯」有「八百功德」。
「如耳」根之聞性,可「周聽十方無遺」,
聲塵有動靜二塵兩種,
耳根聽聞「動」塵(有聲之聲)之時,
「若邇」若「遙」
就是(或近或遠)皆能得聞;
至於聞「靜」塵(無聲之聲)時,
則了「無邊際」界限,
「當知耳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如鼻」根「齅聞」之功德,
則「通出」息與「入息」兩者皆有嗅聞之功能,
鼻聞之功雖「有出有入,
而闕」少「中」間「交」接時的短暫中止,
那時即不能嗅聞,
故「驗於鼻根,
三分」之功德「闕」了「一」分,
「當知鼻」根「惟」有「八百功德」
(出入息各得四百功德)。
「如舌」根能以言語「宣揚」道理,
能究「盡諸世間」及「出世間」之「智」慧;
「言」語雖「有」地「方」之「分」別,
然「理」則「無窮盡」,
無有地域之拘囿。
「當知舌根」能「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如身」根之「覺」知「觸」塵,
能「識」別「於違順」二塵,
觸塵若與身根相「合時」即「能覺」知,
相「離」之「中」即「不」能覺「知」,
根塵相「離」時算「一」份功德,
根塵相「合」時算「雙」份功德,
故加起來共有三份功德,
每份各有四百功德,
如是「驗於身根」
則「三分」之中「闕」了「一」份
(以根塵相離時不能覺知,故少一份功德),
「當知身」根「唯」有「八百功德」
(根塵相合時雙份乘以四百)。
「如意」根於「默」然無言中可「容」包一切法,
「十方三世」中,
「一切世間」及「出世間法,
惟聖」人「與凡」夫境界之法,
「無不」能「包容」,
且皆能窮「盡其涯際,
當知意根」能「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翻回來目錄,
念了這一段,最重要的是告訴你:
耳根還有舌根還有意根是殊勝的。
換句話說:
在娑婆世界,要以耳根最為精明。
所以,為什麼勸大家要多聽經聞法?
就是這個道理。
換句話說:
在娑婆世界,
眼睛瞎掉的人雖然是不幸,
但是,比耳朵聾的人更幸運!
站在聽經聞法的角度來講,
一個人耳朵聾了,
這一輩子就幾乎跟佛法無緣。
佛經雖然可以用眼睛看;
但是,沒有經過大善知識的指引,
是悟不出來的,
是絕對沒有辦法的。
所以,佛法無人說,雖慧不能了,
就是你用盡一切世間的聰明,
都沒有辦法,都解不開的,
因為那個不是意識的東西,
那個是超越一切相。
所以,我們很幸運的,
眼睛也能明亮看經典;
耳朵也能聽經聞法,
恭喜諸位!
所以,有時候,
我們對父母親很不滿的時候,
有時候會發脾氣,
對不對啊?
有一個法師五十五歲,
他的媽媽有時候個性會稍微很奇怪,
常常生氣,
有時候,
我去照照鏡子:
嗯!不錯!
給我們長得這副臉,也不錯!
是不是啊?
眼睛有正常,耳根也正常,
那算不錯了,還是感恩父母親!
就是要觀照一下,
觀照一下。
所以說:
諸位能夠坐在這個地方聽經聞法,
這可是修百千萬億劫的。
底下,
所以,審度六根功德優劣,
娑婆世界以耳根最利。
第2﹒入一解六,
入一就是:你只要用一根去參,
參透了,證入如如不動的涅槃妙性,
那麼,六根的煩惱全部都解脫。
因為眼、耳、鼻、舌、身、意,
雖然有六,
但是,同一個心,
眼睛看什麼事情,
這些起愛恨、煩惱,還是那一顆心;
耳朵聽聞音聲起煩惱,還是這一顆心。
所以,所有的執著、分別,
其實,都是同一顆心,
雖然有眼耳鼻舌身意之分,
其實,都來自於那一顆同樣的心。
所以,入於一根,
只要你參得透,
譬如說:眼睛,
見一切色,了解色即是空,
也能體悟:不見一物,名為見道;
不行一行,名為佛行;
不住一法,名為正法,
馬上就單刀直入的。
禪宗,一念之間就可以證悟,
只要你悟,只要你慧根夠。
所以,禪宗祖師有一句話說:
一等是學,直須無學,
一等是學,
你真正要體悟佛的最上乘嗎?
一等是學,直須無學,
當下就證悟無生,
無學就是不須要學了,
就畢業了!
你真的要了解佛的涅槃妙心,
如如不動的妙心嗎?
一等是學,直須無學,
沒有任何好討論的,
所有的語言、後天的學習,
這些都是意識型態、都是經驗。
你要恢復你本來的面目嗎?
單刀直入,徹底放下;
這一句也是方便說,
本來一如,不須要放。
如果我們也能夠這樣子,
入於一根,了悟色即是空,
受想行識也是空,
地水火風空見識,
都是周遍法界,都是平等,
我們就能如如不動,不取於相。
第3﹒一與六皆由於妄,
為什麼妄呢?
在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
一加一等於多少?
二,
這叫做意識型態,
意識型態,
這個就是由眾生的意識型態、觀念,
產生一加一等於二,
二加二等於四,
這個大家都知道。
現在要進入佛法的領域了,
佛法的領域就不是這樣子了,
不是一加一等於二;
佛法的領域是開始進入:一從哪裡來?
這個要進入佛法的領域了:
一從哪裡來?
一從哪裡來?
嗯?
好!
一從觀念來;
一從意識心來;
一從全世界認同來;
一從文化來;
一從大家公認來;
一從全世界都存在來;
一從無變成有,
本來沒有一,
是大家假設,
一從假設來,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一從假設來,
因為我們習慣於意識型態,
所以,一本身就是妄,
徹底的妄。
所以,佛法講的一,
跟世間人講的一大不相同!
佛法講的一不是觀念,是絕對的清淨自性,
叫做一。
世間人講的一二三四,
那個一是後天學習的意識型態,
為了方便語言描述一個數字,
所以,一與六皆由於妄。
所以,唯有佛陀是大悟的聖人,
了解一是妄,六還是妄。
為什麼?
父母未生我們,本來的面目,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根本就不存在;
現在存在也是幻,
只要你了幻即離,
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你知道生命、宇宙是一種幻覺,
記得!放下就成正等正覺。
我們就是多一層煩惱,
多一層執著,多一層分別,
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我們頭上就是安頭。
〈12〉頁,
第4﹒攬諸塵結六根,
就是我們這個眼耳鼻舌身六根,
都是由色聲香味觸所構成的,
換句話說:
都是地水火風所構成的。
我們這個色身也是這樣,
佛陀所講的,
不是像現在的化學家分析得那麼詳細,
他只是簡單的分列地、水、火、風、空、見、識
現在的科學,原子或者是分子,
化學的元素可以分析到好多個,
幾十個、上百個。
對不對?
佛陀當時在世,並沒有這樣子,
而是約略的,
譬如說:
我們這個色身,離不開地、水、火、風,
但是,如果以現在的科學家、化學家來講的話,
我們這個色身的元素就很多了,
碳、鉀、鏻、鈣等等,
氮、胺基酸,種種種種的化學元素,
就比佛陀講的更複雜了!
我們結著種種的地水火風、
諸塵:色聲香味觸,
這些結為六根,
就是六根離不開地水火風。
第5﹒叫做離塵無結,
「塵」就是外境。
我們離開了外境,心就不會打結,
一般眾生就是:境界來引起內心,
「結」就是煩惱,
離塵無結,
離開這個外境,眾生就沒有這個結,
我們所有的煩惱,就是因為外境所引起的,
這是指凡夫;
聖人,根、塵全部都放,
六根空,境界也是空。
第6﹒證不依根,這個「根」是意根,
就是你要證入佛的大圓滿覺智,
不能用生滅意識的根,
要用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性,
才能夠修成正果,
要有內證的功夫。
這個根是指意根,
就是指第七意識,
就是生滅意識心的意思。
第7﹒離塵無體即斷滅,豈可為因?
離塵無體就是沒有永恆,
沒有實體,
離開了這個外面的塵,就無體、就斷滅了。
意思就是:
外面的境界,引起我們內在裡面的煩惱,
其實都是剎那生滅‥‥‥
它不是心的體性,
心的體性是永恆存在的。
豈可為因:
怎麼可以拿來當作修行的本因呢?
修行的本因、下手處,應該從內觀,
觀真如自性,
從不生不滅,如如不動的心性下手,
為何在這個外境,或者是意識心打轉呢?
這個意識心離塵無體啊!
譬如說:看到一朵花,產生喜愛,
一直貪;
看到一個名牌,一直喜愛,
在佛的角度來講,證悟的角度講,
這個貪心是多餘的,頭上安頭。
我們清淨自性本來是沒有貪,
我們看了這個境界,引發出這個貪念出來,
變成我們清淨自性的累贅。
譬如說:你恨一個人,
這個人恨的這個念頭,一直卡在心性裡面,
而佛陀告訴你說:不相在,
你所恨的對象,他不存在,
你用的就是塵引起來的煩惱,
其實,這個煩惱無體,
它剎那生滅‥‥‥
雖然有記憶,
可是,它不是我們如來藏性,
是如來藏性受到境界的風一吹,
起的多餘的煩惱,
所以,我們給自己壓力,
給自己負擔,
佛同情眾生。
第8﹒擊鐘驗聞性不斷,
統統把筆放下來,
這個時候要統統看這裡,
今天如果你悟了,
一下子就進入佛的領域!
聽經聞法在於明心見性,
用見性的心來念佛,
所有的佛都是真如自性佛,
要往生極樂世界,易如反掌,
不再煩惱,
所有的念,都是這一句阿彌陀佛;
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所有的心性,
就是一心不亂了。
好了!
眼睛統統看這裡,
開始要驗‥‥‥
驗明正身,
要檢驗我們的本性出來,
你要能夠回光返照,
這一剎那之間,就頓悟、契入佛的領域;
要是這裡聽不懂就沒辦法,
要注意聽!
好!
佛叫所有的弟子統統集合,
叫阿難:阿難!你去撞鐘。
阿難就去撞這個鐘,
咚~~~
這個鐘響了,
佛就問:聲否?
有沒有聲音?
比丘就回答:有聲!
有聽到聲音。
這聲音慢慢慢慢消失以後,
佛陀就問:聲否?
有沒有聲音?
徒弟都說:沒有聲音。
佛陀再叫阿難去撞第二次,
阿難又跑去那個鐘的旁邊一撞,
咚~~~
佛陀再問:有沒有聲音?
他說:有聲音!
大家都回答有聲音。
等到這個聲音消失了,
漸漸漸漸,聲音慢慢小了,
佛陀問:聲否?
有沒有聲音?
所有的人回答都說:沒有聲音。
好!
佛陀再叫阿難,再去撞第三次,
阿難又跑到鐘旁邊去撞第三次,
咚~~~
佛陀就問:聞否?
有沒有聞到這個聲音?
聞否?
他說:聞!
有聞到聲音。
等到聲音消失了,
佛陀問:聞否?
所有的弟子都答:不聞!
問題就出在這個地方,
沒有聽到?
佛陀再叫阿難再去撞一次,
阿難就跑到鐘的旁邊再撞一次,
咚~~~
沒有聲音,
佛陀就問:聞否?
撞鐘的時候,聞,
所有的人都聽到,聞。
等到聲音消失了,
佛陀再問:聞否?
聽聞的聞,
大家都說:不聞!
這個就完了!
佛陀說:不聞?
那聞性就跟聲音跑掉了,
我再撞下去,
你怎麼能夠再聽到呢?
聞性都沒有了!
是不是?
聞性都跟這個聲音跑掉了,
再撞,你怎麼聽得到?
就是聞性沒有跟著塵跑掉,你知道嗎?
好!
用那個撞鐘的聽不懂,看這裡,
這裡一個關鍵,我要撞了,
聲否?
有聲,
這個就是塵。
聲音消失了,
聲否?
沒有聲。
對不對?
再撞一遍,
聲否?有沒有聲音?
有!有聲音。
聲音消失的時候,聲否?
沒有!沒有聲音。
再來,
聞否?
你的聞性有沒有起作用?
聞啊!有聽到聲音啊;
聲音消失了,沒有聲音,
佛陀問:聞否?
所有的人都答錯,都:不聞!
這個還是聞啊!
為什麼?
聞到什麼?
聞到寂靜嘛,一片寂靜聲嘛!
意思就是:
我們這個根,
不管聲音有沒有,它統統在聞。
你知道嗎?
如果說:
這個聞性跟著聲音跑掉,不聞,
不聞,
下一次再撞,你怎麼聽得到呢?
聞性跑掉了!是不是?
所以,聞性從來沒有跑掉,
聞性就是我們的清淨自性,一直在作用,
一直在作用‥‥‥
好!
換句話說:
我們如果不隨著外在的聲音起心動念,
如如不動,
那個就是我們永恆的心體。
而這個心體,每一個人都具足,
我們卻被外面的境界‥‥‥
譬如說:
耳朵聽好聽的,歡喜;
耳朵聽難聽的,憤怒,
好聽是外塵;
難聽也是外塵,
我們就是完全被聲音拉出去,
心光被它束縛,
心的智慧、光明,完全被這個塵綑死了,
所以,我們不得自在。
所以,再回來,
這個鐘一撞,聲否?
是問塵,塵,
外面的塵,
這個塵慢慢慢慢的消失,
是不是啊?
這是塵,
一個是有聲,一個是無聲,
這個是塵。
而聞性不一樣,
有聲也是聞;
沒有聲,還是聞啊!
聞性並沒有跑掉,
我們的如來藏性,從來沒有消失,
但莫隨這個外面的塵起心動念,
心不要跟著外境跑掉了,
如如不動,不取於相,
了知一切如夢幻泡影,
塵自生滅,自性不動,
那你就找到本來的面目了。
所以,聞否?
繼續聞。
好!諸位!
如果這樣還不能體悟,
眼睛看,
眼睛看,
睜開眼睛,
見否?
見!
把眼睛閉起來,
見否?
啊?
見啊!當然見啊,
見到前面一片漆黑嘛!
是不是?
眼睛張開來,見否?
當然見一切相啊!
眼睛閉起來,見否?
當然見啊!
見到眼睛黑黑,前面一片黑,
見性一直不動,見性一直在作用,
無關於根跟塵,
眼睛看得到也好,看不到也好,
清淨自性都在作用啊!
是不是?
這樣聽得懂嗎?
嗯?
到底是真的還是‥‥‥
怎麼兩眼無神呢?
所以,一般人都認為說:
眼睛睜開來叫做見,看得到;
眼睛閉起來叫做不見,是錯的。
知道嗎?
所以,無關於外面的境界,
無關於外面的境界,
眼睛睜開來,見否?
見!
為什麼?
清淨自性在作用。
眼睛如果瞎掉了,見不見?
還是見啊!
眼睛瞎掉了,
是眼根壞掉,心性沒有壞啊!
你去問一個瞎子,
統統看不到的瞎子,
那一些按摩的瞎子,
你問他:你見到什麼?
他就會跟你講:我「見」到前面一片漆黑。
那還是在見啊!是不是?
只是沒有相而已。
所以,眼根壞掉,
不影響到我們的心性的。
是不是?
眼睛睜開是見,閉上還是見,
見到一片漆黑嘛,統統見!
意思就是說:
見性無關於塵,無關於根,
你體會得出來嗎?
不要一直亂點頭,
可是,兩眼無神。
是不是?
如果你也能夠體會到,
我們的心性,無關於六根,也無關於六塵,
六根、六塵、六識,完全都是心在作用,
我們就證悟到萬法唯心現量,
所有的法,都是你自己在起心動念,
境界本不存在,
唯心無境,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
底下那一句怎麼背啊?
一切唯心造,
答對了!
這個就是這個道理。
境無好壞,也沒有善惡,
對錯、是非,仁者自生分別,
就是因為你自己無明,
卡在某一種無知的觀念裡面,
一直用自己的觀念在學佛。
由於我們無明所建立的三度空間,
和時間、空間,
因此我們在這裡面,一直認為某一種東西存在,
而事實上,諸法畢竟空寂,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心如如不動,就是如來,
離一切相,即名諸佛;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根、塵、識,俱不可得,
一十八界都是如來藏性。
我們就知道,
睜眼也見,大悟;
閉上眼睛還是悟,
大悟的人,從來就不迷。
有一個人跑到文殊講堂來,
這個年輕人有學一點佛,
我剛好下樓梯來,
這個年輕人講話有一點傲慢,
那個臉看起來就有一點不順、不暢。
我剛好要下來吃飯,
電梯門一開,他說:你是慧律法師?
我說:嗯!
據說你是大悟?
我說:我從來不迷,哪來的悟?
他認為有一種東西叫做悟,
我跟他講:我從來不迷,哪來的悟呢?
悟是對迷講的,迷是對悟講的。
是不是?
如來藏性,哪來的悟跟迷呢?
絕對的東西,沒有迷跟悟的東西。
是不是?
你安上一個悟,你還是迷啊,
不容許你安插任何的知見。
所以,心境是不二的;
善惡是不二的;
有為無為是不二的,
生滅、不生不滅是不二的。
所以,我們應當了解佛的用心,
入於佛陀的大寂滅涅槃海,
對境寂然,常不離佛,
什麼是佛?
你對一切境界,能夠進入平等的心性,
就是這麼一回事情,
不要頭上安頭,
不安一個善,不思惡;
不安一個對,
不安一個錯、來去、增減。
所以,禪宗真的是很厲害:
令心無所增減,是名修行。
一百分!
一百分,
這禪宗每一句話都是一百分,
令心無所增減,是名修行,
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意思就是:我身上放十塊錢,
跟我身上擁有十億,
心情是一樣,
十塊錢是空,十億還是空;
十塊是無常,十億還是會無常;
十塊錢,我臨命終帶不走;
你身上擁有十億,還是帶不走。
世間為我所用,非我所有,
世間什麼統統是短暫讓你用一下,
沒有一樣東西是你的,
緣起無自性,一切法無我。
所以,佛陀在《圓覺經》裡面告訴我們:
怎麼樣能夠最快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陀在《圓覺經》裡面那句話,
你要背起來:
恆觀四大無我,
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哪一個人能夠最快成就佛呢?
就是恆觀二十四個小時,都知道一切法無我,
一切法無我,你為什麼要貪?
為什麼要瞋?
當時候我在建講堂,
在建講堂,各個地方匯款過來,
因為款不夠,要去貸款。
有一個居士說:
師父!現在股票上萬的啦,
去投注股票,一下子‥‥‥
客家人講:(客語)
就發了,一下子就發了,
(客語),
客家人叫我去投注股票。
你想想看,每一個人的心情不一樣,
雖然我為了這個講堂,
我想:我難道每天去打開股市,
三塊一買進,三塊二賣出,
四塊五買進,六塊五賣出。
是不是啊?
這樣子心情:﹏~︶\_/﹋\
放下,
放下,
統統放在銀行,
放在銀行,
統統放下,放下。
當然,我是出家啦,我是這樣告訴你,
我們立場不一樣,你們是在家嘛,
偶爾做一做,
偶爾做一做,
我們知道,
小股、大股、水餃股,
很多人在做這個,
是不是?
我們沒有意見。
如果像我的話就不一樣,
我們是出家修行,不沾染這一些,
與其我花費在這個地方,
不如我專心來弘法利生,
而且出家人碰這個東西也不好,
人家也會毀謗。
所以,我從頭到尾都不碰這個東西。
好了!諸位看【卷五】,
第五章,解結,
要怎麼樣解開這個結呢?
解結之元,
1﹒生死之結,
生死的煩惱結,在於六根,
因為六根對六境,
現在六根是我們的生死之結,
也是我們解脫的地方,
你現在見一切相,
都了知一切相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它是緣起無自性。
第2.根塵同源,猶如交蘆,
根跟塵,其實來自於一個如來藏性,
六根是空,六塵還是空,
其實都是如來藏性。
猶如交蘆,交蘆就是它只是緣起,
緣起如幻,
整部大藏經就是四個字:
緣起如幻,
所有的緣起統統是生滅;
所有的緣起統統是無常,
它就像如夢幻泡影,不實在的。
所以,記得!
我們這個世間,是不實在的世間,
六祖講:萬法無有真,離假一切真。
交蘆就是緣起,什麼叫交蘆呢?
三根蘆葦這樣,
一、二、三,
看這邊,蘆葦就這樣子放著,
緣起就這樣子,
抽掉一枝,二根就倒了!
你說哪一根功德最大?
哪一根支持哪二根呢?
沒有!
同時,緣起嘛,
三根,一、二、三,
放著,它就穩得住了;
隨便抽掉一根蘆葦,
二枝就倒下來了,
緣起,它就這樣子,
空無自性。
第3﹒交蘆中性,空有俱非,
解因次第,六解一亡。
交蘆中性就是空無自性,
就是緣起,就是空性的意思。
交蘆中性,如果要討論它,
空有俱非,
你講空,它卻是緣起,
三枝蘆葦頂在那個地方;
你講有,當體即空,
扯掉一根,統統倒!
講空也不對,講有還是不對,
講有的話,它本身是性空;
講空的話,那就壞緣起。
對不對?
它又是不離緣起。
所以,佛法它就這樣子,
空有俱非,解因次第,
解要懂得有所次第。
六解一亡,
六根只要隨用一根,證悟到如如不動的心性,
這個心性,
眼、耳、鼻、舌、身、意,統統解脫!
第二節,開示圓修之門,
綰巾示解結次第,
佛陀把這個巾拿起來,
把這個巾拿起來,
解結,
打一個結,
打一個結,
打一個結。
是不是?
這是什麼?
佛弟子就說:這是結!
連續打了六次,說這個是結,
第一個是結,第二個是結,
第三個是結,第四個是結‥‥‥
注意看這裡,
打了六個結,
天人所供養佛陀的一條手巾,
佛陀打第一結,
佛陀問:這是什麼?
他說:這個是結。
然後,這個沒有拆掉,打第二個,
佛陀說:這是什麼?
他說:這個是結。
然後,連續打了三,都說是結;
四,是結;
五,是結;
第六個是結。
佛陀打完了這個六結以後,
雙手拉開來,從右手邊拉一下,
問弟子說:
弟子們!這樣能夠解得開這個結嗎?
弟子們都說:沒有辦法!
然後,佛陀又把這個六個結的手巾往左邊一拉,
佛陀就問了:這樣能解開這個結嗎?
弟子們都回答:沒有辦法!
那如果要打開這個結,從哪裡打呢?
從結心打開,
從這個結心,
開了!
所以,往右邊拉不開,
往左邊拉不開,
從這個結心就打開了。
所以,修行要在心性上下功夫,
要在心性上下功夫,
拉左邊,著空也不對;
拉右邊,著有還是不對。
諸位看!
第二節,開示圓修之門,
綰巾示解結次第,
示解結次第,
「綰巾」就是把毛巾拿起來打個六結。
2﹒六結雖異,一巾所造,
這六結就是六根,
六根雖然不同,
可是,都是那個心所造成的,
都是同一個如來藏性。
第3﹒六解一亡,
這六個結雖然不同,
只要你進入一根,
見到真如不生不滅的自性,
你的煩惱徹底打破無明,
六根統統解。
證悟了,
眼看任何東西,耳聽聞任何東西,
統統解脫!
若無諸結,即無彼此;
勞見生狂華,
勞見就是眼睛疲勞了,看到虛空當中有華,
我們現在就是這樣子,
我們現在就是這樣,
以為有一個人生,
而佛陀說:不相在,
這個相,它不存在,
我們以為實在是有一個這樣的人,
怎麼會沒有呢?
佛陀說:有那個人,他是緣起、
是生滅、是變化、不實在的,
你所看的東西是錯覺,
是錯覺!
我們不懂得錯覺,
由於妄想、無明,又沒見性。
所以,我們每天都生活在如來藏性當中,
而不知道,
以為有一個真正的來去、增減、生滅,
好像有一個人生,有種種的宇宙。
所以,在座諸位!你要了解,
科學的終極點是精神,不是物質,
無論科學家怎麼樣子的去往外太空,
怎麼樣去追尋,
人生始終不能美滿,
因為精神領域不是靠物質世界來解決的。
精神領域雖然不能離開物質世界,
但是,但看一直發明種種的儀器、飛船,
你這樣子一直飛到外太空,
佛陀講的:
所有的宇宙,
都不能離開地水火風空見識,
周遍法界嘛!
所有的星球都是一樣,
元素雖然有所不同,
引力也許不同;
地球或者是星球的溫度,也許不同;
如果有生長植物,也不同,
因為地心引力不同嘛!
如果在外星球看到的人類,
就不是像我們長得這樣子了。
是不是?
就完全不一樣。
就算人類在外太空發現了動物,
一定跟地球不一樣,
這完全是看地心引力,
地心引力它會影響鈣質,
影響鈣質的循環。
譬如說:一個人,
把他送到外太空去,
送到外太空去,
他這兩條腿,
一個月、二個月、三個月、半年,
他下來以後,他要復健,
因為在無重力狀態,他的鈣質沒有辦法循環,
所以,他這兩條腿會報廢。
因此他在這個外太空裡面,他一定要跑步,
一定要跑步,一定要運動,
在太空艙裡面,他一定要運動,
不這樣運動,
他這個骨骼的鈣質沒辦法導電,
沒有辦法導電。
我們現在就不須要,
在地球上,因為我們有地心引力,
我們只要直立站著,
吃下東西,我們稍微運動一下,
它這個循環系統就自然。
在無重力狀態的外太空,
如果不跑步、不運動,
這個人他就會萎縮,
就會萎縮。
如果一個人沒有重力設備,
這個人在外太空一年、二年、三年,
他就會像魚,魚,
水中游的魚,
他這個兩條腿就漸漸失去功能,
因為他是浮在虛空的,不需要兩條腿去走;
兩條腿長久不走的時候,
這兩條腿就是多餘的。
在外太空,
譬如說:觀想一下,
我們今天進來講堂,
它是因為有地心引力,
所以,你站在地上走進來,
如果今天講堂是在外太空,
諸位!你兩條腿統統會報廢,
因為他是浮起來,
浮起來就變成用二隻手,你知道嗎?
滑的,用滑的。
腿因為不能作用,
久而久之,它就是一直萎縮‥‥‥
因為沒有重力、沒有引力,它就一直萎縮。
為什麼?
因為鈣質沒辦法疏導,
沒有辦法補給這個鈣質,
沒有辦法補給這個鈣質,這個骨頭就一直萎縮‥‥‥
後來就變成一隻魚,
人兩條腿就完全消失,
完全消失!
好!佛陀告訴我們:
無論我們去外太空怎麼樣的去尋找,
始終不能離開緣起緣滅的道理,
還是生滅無常,還是緣起緣滅。
所以,盡法界就是一大緣起,
這個《華嚴經》講的,
叫做無盡的緣起,
每一個星球,
道理都不能離開佛陀所講的:
緣起緣滅、生滅無常,
都沒有辦法離開,
因為這是共業所感的一個宇宙。
所以,科學的終極點是精神,
不是物質,
所有科學家的發明,
都是為了要舒緩我們精神壓力,
但是,因為他們沒有學佛,
往外一直推,
一直推,
棉被發明最好的;
房子愈蓋愈好;
冷氣愈做愈好;
車子愈做愈好,
這些科學的發明,
都是滿足人類精神上的需求;
但是,因為沒有大悟,
不能覺悟到空無自性,
所以,欲求不滿,
就一直發明‥‥‥
往外‥‥‥
等到科學家的發明到終極點的時候,
會發現:起點就是終點,
起點就是終點。
所以,美國一個科學家,
一個美國科學家,華裔的科學家,
非常有名的科學家,
他說了一句話:
他研讀了科學幾十年,
後來看了佛所講的《楞嚴經》,
他就說了一句話:
我如果早看了佛陀的《楞嚴經》,
就不須要研究科學。
但是,也因為研究了科學二、三十年,
也更印證佛陀的偉大,
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已經全部講完了,
已經全部講完了。
所以,我們應當了解,
提昇心靈的精神的享受,
遠重於物質,
遠重於物質,
我們所有的這些發明,都是為了我們方便。
是不是?
所有。
所以,我們真正的修行人,
應當怎麼樣?
應當知足,
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有了房子、車子,兒女也孝順,
這樣可以了,
好好的學佛,提昇心靈,
因為所有的物質都是生滅,
就是把你送到外太空,
用最快的火箭,送到十億光年的外太空去,
答案還是一樣:
那邊也是生滅、也是無常、也是緣起,
不淨、苦、空、緣起、無常、無我,
答案佛早就講過了。
所以,與其你要花費時間在外太空,
用天文望遠鏡這樣一直看,
了解一下外太空是不錯;
但是,終歸要回歸內觀,
還是要觀照這個心性。
你用天文望遠鏡往外一直看,
不能解脫,
了解一些科學知識不錯;
當作學問研究不錯;
給人類一種提升科學的知識領域,
大家都很感恩;
但是,能不能解決生死煩惱問題?
不行!
要內觀,
要內觀,
要回光返照往內觀。
內觀就是佛法,
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
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
三十七道品,哪一個不是心法?
而佛最了不起,
二千五百年前的大聖者,
就知道物質的終極點是精神;
科學的終極點是精神,不是物質,
因此我們要了解佛陀的用心。
解結須從結心;
第5﹒結心在根──根結若除,塵相自滅,
看到什麼事情,心裡就打結;
見到什麼事情、不滿的事情,
馬上心就打結;
耳朵聽到什麼不順的,他的心就打結。
對不對?
六根所引起的結、煩惱,
如果你能看得很清楚,
知道是虛妄的,
不要被它騙去,
不要被它騙去。
以前我剛出家的時候,
我在台中南普陀佛學院,
那時候,因為那個院長作風不太一樣,
始終弄冷飯、冷菜給我們吃,
我每天都腹瀉,
廣化律師也沒辦法,
這個時候,大家都有點煩惱,
有點煩惱。
所以,有一次,
我們就去參廣欽老和尚,
那時候已經現出家相了,
我碰到老和尚,就把這個事情請老和尚開示,
我說:老和尚啊!
我們南普陀佛學院學生很多人腹瀉,
九點就煮好了,
十一點午供,念了一、二個鐘頭,
二十幾個殿,大殿、小殿統統要去拜,
唉!全部都冷的,
我們這個院長為什麼要這樣子呢?
廣欽老和尚就回答一句話說:
你已經被騙了,
你已經被騙了!
當時候剛出家不久,實在是聽不懂:
為什麼被騙呢?
我在描述一件事實啊!
為什麼你不正面回答?卻說:你被騙了?
喔!現在知道了,
原來那個是假相啊!
動念就被騙了,
喔!
我現在知道老和尚的意思了,
原來法性本來就空,哪有這件事情呢?
所以,我被騙,
現在很服,
很服!
這是後來才體悟的啦!
我就講,又講這個冷飯的事情,
又講第二遍,第二遍,
老和尚聽了就‥‥‥他很有修養,
我就重複再講一遍,
我怕老和尚聽不懂、聽不清楚,
再講一遍,重複再描述一遍,
這樣‥‥‥用冷飯吃,
院長怎麼樣‥‥‥
老和尚說:
要說我們自己沒有福報吃熱飯,
不能說人家讓我們吃冷飯。
意思就是說:
要怨恨是怨恨說自己沒有福報吃到熱飯,
不能說人家用冷飯給我們吃。
哎呀!
聽到這一句話恍然大悟!
喔!原來萬法唯心,
我們一直抱怨人家用冷飯給我們吃,
為什麼我們不會回光返照說:
我們沒有福報吃熱飯呢?
現在想想這個廣欽老和尚,
還真的了不起,
真的是聖人!
可是,在當時,體悟實在還不是很深,
現在體悟實在是很深!
原來一切眾生不可能給我們痛苦,
是我們自己沒有福報,碰不到好人,
碰不到好人。
是不是啊?
喔!
原來回光返照,轉識成智,
就是在這一念轉過來了。
所以,我從此以後;
廣欽老和尚講:
要怨恨自己沒有福報吃熱飯,
不能恨人家給你冷飯吃。
我當時候恍然大悟,
從此以後,不牢騷、不抱怨,
能夠知足,
會回光返照了,
會回光返照了,
現在懂得轉識成智是什麼,
原來是在這一剎那之間。
是不是啊?
所以說:
看你會不會用心?
看你會不會用心?
轉識成智在一念之間,
我們每天都牢騷、都抱怨,
Why 為什麼?
就是不會轉,
不會轉。
當夫妻二個吵得很兇的時候,
先生常常對太太講:
我已經忍耐你很久了,
你這個母老虎!
我已經忍耐你很久了!
廣欽老和尚講的:這個要轉,要轉‥‥‥
以後你太太對你兇的時候,
你就轉過身來:我的債快還完了!
呼~~~還要喘好幾聲,
我再讓你糟蹋也沒幾年了,
你的牙齒都裝的,
已經老了,五、六十了!
這樣稍微轉一下,
要不然會死掉!
跟父母親過意不去的時候,
父母親讓你很煩惱的時候,
你就轉識成智。
意思就是說:
碰到逆境的時候,自己要能夠轉,
知道吧!
一定要懂得自己轉,
那麼,你就所向無敵了,
煩惱就不生了。
是不是?
當你碰到一個一直〝如〞你,姓如(無理取鬧)的,
你碰到一個很會如(無理取鬧)的老婆,
半夜都不讓你睡覺的,
你要記得!
感謝她,是我們的善知識,
讓我早成佛道,
半夜起來精進念佛!
不能睡覺啊,
一睡覺,
乒乒乓乓,乒乒乓乓,心情不輕鬆~~~
沒辦法!趕快起來念佛,
阿彌陀佛‥‥‥
感謝她,
半夜都不睡覺,讓我起來念佛,
阿彌陀佛‥‥‥
是不是?
平常七、八點,九點就去睡覺了,
弄到凌晨二、三點,
不感謝她,感謝誰呢?
是不是?
稍微念頭轉一下。
第6﹒解結依次第──解後得人空,
就是沒有我執。
以及無生忍,
無生就是一切法無生,
無生就無滅嘛!
第六章,
二十五聖圓通境界,(聖人示範),
第一節,問圓通的本根,
圓通的本根,必須證得三昧、三摩地,
用如來藏性。
第二節,二十五圓通,
A﹒六塵圓通,
從六塵:
色、聲、香、味、觸、法,六塵,
而證圓通三摩地的。
底下,翻過來,〈14〉頁,
聲塵圓通(憍陳那等五比丘),
這個意思是說:
從聲塵,
他說聞法嘛,聞四諦法嘛!
從聲塵證入圓通,得三摩地,
以憍陳那五比丘作代表。
從色塵而證圓通,入三摩地,
是優波尼沙陀尊者,
優波尼沙陀尊者。
從香塵證入圓通,得三摩地,
香嚴童子作代表,
一個一個實證的例子,
注意!統統證得三昧,
圓通就是三昧,就是三摩地,
所有的法門,沒有定就是不能成就,
你只持戒、有慧,沒有定不行,
不行!
注意那「圓通」二個字,
統統要證得圓通,才叫做大成就者,
就是一定要有三昧的功夫。
所以,絕對不是說,念佛念二聲叫做修行;
拜佛拜幾下,統統叫做修行,
可不是這麼一回事!
要有三昧的定力,才是真正的成就。
從香塵證入圓通,得三摩地,
叫做香嚴童子。
從味塵證入圓通,得三摩地,
是藥王、藥上菩薩。
觸塵圓通(跋陀婆羅菩薩),
法塵圓通(摩訶迦葉尊者)。
以上是六塵,
接著是五根,
眼、鼻、舌、身、意,
五根圓通,
意思是從眼根而證悟圓通,入三摩地的,
阿那律陀尊者,
鼻根圓通(周利槃特伽尊者),
從舌根證入圓通,入三摩地,(憍梵缽提尊者),
身根圓通(畢陵伽婆蹉尊者),
意根圓通(須菩提尊者)。
六識,從六識證入圓通的,
眼識圓通(舍利弗尊者),
耳識圓通(普賢菩薩),
鼻識圓通(孫陀羅難陀尊者),
舌識圓通(富樓那尊者),
身識圓通(優婆離尊者),
優婆離尊者是持律第一;
阿那律是天眼第一,
第17﹒意識圓通(大目犍連尊者)。
七大圓通,
火大圓通(烏芻瑟摩明王),
地大圓通(持地菩薩),
水大圓通(月光童子),
風大圓通(瑠璃光法王子),
空大圓通(虛空藏菩薩),
識大圓通(彌勒菩薩),
所以,彌勒菩薩是修唯心識定。
根大圓通(大勢至菩薩),
就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卷六】,
第七章,
25﹒耳根圓通(觀世音菩薩),
這觀世音菩薩跟我們娑婆世界特別的有緣,
而且我們娑婆世界,
以聽經聞法證悟最快,速度最快。
所以,看經絕對不如聽經;
但是,聽經要碰到大善知識。
所謂善知識,是叫你念佛、持戒、吃素,
叫做善知識;
明因識果,這個叫做善知識。
叫你直搗如來本地風光,
叫你明心見性,
直進薩婆若海,
這個是大善知識,
即心就是佛,即心成佛,
這是大善知識。
耳根圓通,
第一節,
發菩提心、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聞思修是三慧,戒定慧是三學,
不能搞錯!
三學叫做戒、定、慧,
從這個「慧」開出三個,
叫做聞慧、思慧、修慧。
三學是戒學、定學、慧學,
而「慧學」開出三個:
叫做聞慧、思慧、修慧,
叫做聞、思、修。
從聞思修,
就是你聽經聞法能開智慧;
你思惟正法能開智慧;
你有修、修行也能開智慧,
入三摩地。
三學是戒、定、慧;
三慧是聞、思、修,
不一樣,
是從「慧」開出來三個。
第二節,正修耳根圓通三昧,
正修耳根圓通,
觀世音菩薩就是返聞聞自性成就。
第三節是三十二應身,
這是等於《普門品》一樣,
求三乘得三乘,聲聞、緣覺、菩薩。
求諸天應,
求人趣應,
求離八部,
「八部」就是鬼神。
求得人道應,
求離非人應,
求離非人應,
就是離開這個惡道,
非人就是惡道,不能修行。
第四節,十四種無畏,
我們常常唱「觀音靈感歌」:
十四種無畏~~~
是不是?
十四種無畏,
令離八難無畏,
令離三毒貪瞋癡無畏,
滿子息願,
子息願就是生男生女,
想要求男就生男;
想要求女,他就讓你生女,
就是二求的意思,
滿子息願無畏。
持名殊勝無畏,
你念觀世音菩薩,
設入大火,火不能燒,
由是菩薩威神力故,
設入大水,水不能漂。
第五節,四不思議,
身不思議,
觀世音菩薩化身無量,
所以,千處祈求千處現,
苦海常作度人舟,
化身無量。
2﹒語不思議,咒力不思議,
所以,大悲咒,
所有大乘的法師、居士都在念,
咒力無畏。
意不思議之一──捨貪行施,
讓你捨掉貪,
捨掉貪;
讓你懂得布施,
布施才有福報,
你春天不播種,秋天怎麼會有收成呢?
平常待人處事都這麼慳吝,不肯施捨,
你怎麼能夠結得到善緣呢?
所以說:
縱然無緣,也不可以結惡緣,
所以,要多結善緣。
修學佛道的人,
記得!
縱然無緣,也不可以結惡緣,
一定要結善緣。
意不思議之二──隨求即得,
你有求就能夠應,
第八章,揀擇圓通之根,
這是由文殊師利菩薩來評分,
由文殊師利菩薩來評分,
佛陀就請文殊師利菩薩來評分看看,
前面講的二十五圓通,
這些六塵、五根、六識、七大,
都是聖人,
你選哪一根呢?
第一節,研判‥‥‥
就是比較,比較,
研究、判斷,就是比較一下諸聖圓通,
1.研判六塵圓通,
2.研判五根圓通,
3.研判六識圓通,
4.研判七大圓通,
經過了比較以後,
第二節,獨選耳根圓通,
1﹒此世界之因緣,
「此世界」就是這個娑婆世界,
這個娑婆世界的因緣就是耳根。
所以,聾子比瞎子更不幸,
因為聽不到正法。
2﹒耳根之優點:
圓,
聲音,東邊敲聽得到;
西邊敲聽得到;
前面敲聽得到;
後面也聽得到,
這耳根哪裡都聽得到。
所以,回去要念佛,
買這個念佛機薰習,
每天都薰習,
念佛,
六字佛號,或者四字佛號,
阿彌陀佛~~~
薰習‥‥‥
聽半個鐘頭、一個鐘頭,
這樣一直薰習‥‥‥
因為這耳根太利嘛!
一薰習就變成種子,
到臨命終往生極樂世界,
出來,就是念佛的種子。
所以,我一直勸眾生要多聽聞佛號,
如果我們楞嚴咒不熟,
是不是?
我們請一片CD回去,
有慢板的,師父有教慢板的;
有教快板的,
快板的就是我跟法觀師念的,
快板的。
是不是?
為什麼楞嚴咒要提前念呢?
因為等我們將來講到楞嚴咒的時候,
你已經耳熟能詳了,滾瓜爛熟了。
是不是?
為什麼第一堂課就要放楞嚴咒?
為什麼?
就是要讓你起慚愧心:
旁邊嗄嗄叫,我‥‥‥
第一會很大聲;
第二會很小聲,因為不熟;
第三會就沒有聲,
因為回去只有背第一會。
所以,為什麼第一次就要放楞嚴咒大家念?
就是要讓你起慚愧心;
有沒有起慚愧心呢?
沒有!
反正我就是不會,
別人代替我念!
圓、通、常,就是三真實,
這後面會講到。
病在循聲,
所有的眾生的問題,都是因為往外,
「循聲」就是往外,
不懂得內觀,
不懂得回光返照,
就是聲音一直引導你產生妄識,
而妄識是無體的,
聲音這個塵,一直引導你趣流奔逸,
往外一直追,
而不懂得回光返照,
沒有找到自己的如來藏性。
所以,就在生滅幻化的意識型態裡面過日子,
經百千萬億劫不能解脫,
問題出在哪裡?
病在循聲,
「循」就是跟著聲音跑掉了!
是不是?
人家如果說:
哎呀!小姐,你今天好漂亮喔!
好像上了外太空,
浮起來‥‥‥
人家如果說:小姐!你這個身材扭曲變形啊!
就像跌到底谷一樣,
整天無精打采的。
是不是?
人家講,我們長得很漂亮,
就像地心沒有引力了,
那一天日子好過多了;
人家講,我們長得好醜,
整天無精打采的。
好了!
底下,
一根返源,六根解脫,
如果你用一根證悟到如來藏性,
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性,
那麼,六根同時就解脫,
不管這個世間發生什麼事情,
告訴自己:
萬法總是如夢幻泡影,不實在的。
第三節,結勸修證,
第四節,大眾證悟。
第二篇,悟後依體起修,
這個要做一下筆記了,
依真如不生不滅之體而修,而起修,
依這個體很重要的,
你依妄識是無體的,
你要依不生不滅的真如自體性,
才能夠進入佛的領域。
換句話說:
什麼事情不要太神經;
什麼事情不要太情緒化,
那個都是如夢幻泡影的東西。
是不是?
所以,與其說:人家給我們痛苦,
不如說:他給我們增上緣。
與其說:人家傷害我們,
我們回光返照,說:他成就我們,
他成就我們,
愈給你痛苦的,就是愈來成就你的,
你要如是的觀察,
不要一直一味的生氣;
不要一味的一直發脾氣;
不要一味的無知,
那種歷劫以來的男人的個性;
或者女孩子如如不動那個〝如〞字(無理取鬧),
那就不好!
是不是?
回光返照,
碰到愈大的逆境,你感恩他,
你不要恨他,特別的感謝他,
就像佛陀感謝提婆達多這麼樣子。
所以,你要成佛嗎?
就是一定要經過很大的逆境。
所以,傷害你的、毀謗你的,
都是你的善知識,
都是你的恩人。
為什麼?
他成就你囉!
是不是啊?
他造了無量無邊的惡業來成就我們,
我們為什麼不感恩他呢?
轉念之間。
是不是?
悟後要依不生不滅之體、理體來起修,
第一章,前方便:四種清淨明誨,
你要修學佛的楞嚴大定,
一、要斷淫心清淨明誨,
為什麼用「心」呢?
在《楞嚴經》,特別重視這一顆心,
為什麼?
你只有行沒有淫,
但是,心沒有斷,
不行!
所以,要從淫心下手。
那麼,這個地方,比丘就沒話講了;
在家居士,這個要很冷靜了,
不要聽了《楞嚴經》以後,
你家庭鬧革命,
這個我們必須要很清楚的,
交代清楚,
有家庭,一定要很冷靜的,
修行是必須要有時間和次第的,
而且要跟對方溝通的。
你有家庭,
就必須有婚姻的生活跟義務,
所以,這個男女的事,
一定要求得對方諒解,
不能冒然行之。
如果你一直堅持,
那麼,你還沒有成佛,
家庭已經破裂了。
這個在成觀法師的《義貫》裡面,
也寫得很清楚,
他再三的勸導在家居士,
要特別注意這種事情,
不能一味的:我要修楞嚴大定,我不淫!
身不淫,心也不淫。
可是,你有家庭呢!
是不是?
這個就要很注意了!
所以,學佛不是要鬧家庭革命,
是要漸進式的,讓對方來接受我們;
如果實在不能接受我們,
那麼就應付應付,
應付應付。
是不是?
唯一能講的就是這樣子了,
夫妻之事,我們也不方便說。
第二節,斷殺心,
在《楞嚴經》講的更嚴格,
包括你身上所穿的,不能用動物的皮,
毛巾、圍巾、襪子,
在《楞嚴經》是講得非常嚴格的,
都不准跟動物結緣。
第三節,斷盜心清淨明誨,
不是我們的東西,
一針、一草、一樹、一粒米,
統統不能動,
動了盜的心,不能成佛,
不是我們的東西,我們千萬不能動,
起盜心就不好。
那麼,無心之過會難免的,
譬如說:大家都出來了,
拿錯人家的包包,不是故意的,
故意的不行,佛法論心的。
是不是?
大家包包相同,出來了,拿錯了,
那不是我們故意的。
有一次,我‥‥‥
那時候,買了一部車子,
便宜的車子,
那個便宜的車子,那時候是二十幾年前,
這車子開到三多路停下來,
停在路旁。
停在路旁的時候,
我進去找吳醫師,
自己的徒弟。
找一找,找一找,
出來了,
二輛車一模一樣,我沒有發覺,
就往別人的那一輛拿鑰匙一直開,
拿鑰匙一直‥‥‥
奇怪!
這一輛車子就我的車,為什麼開不開?
因為一模一樣,根本就沒有注意到,
完全也是那一個品牌,也是綠色的,
好死不死,完全一模一樣!
結果去開錯人家的那一輛車,
那個小姐一直講:喂喂喂!法師,法師!
叫什麼叫?這車子我的!
說:喂喂喂!
我又繼續開,
喂!法師,法師!
怎麼樣?
我開我自己的車子,有問題嗎?
她說:那是我的車!
我說:那是你的車?這是我的車!
喔!很糟糕!
結果二輛一模一樣,一前一後,
結果開錯了!
後來真的是我錯了,
對那個小姐很抱歉,
那個小姐看我很可愛,原諒我,
真的是無心之過,不是故意的,
這個我沒有起盜心,因為這車子一模一樣,
也開不開;
如果那一輛車子,用那一支鑰匙也開得開,
也是開走了,
那只有I'm sorry.
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回到家,發現號碼不對,
車號不對,糟糕了!
那怎麼辦呢?
那就要報警了。
是不是?
就要報警了。
好了!
再底下,
斷大妄語心清淨明誨,
這個特別重要!
在座諸位法師和居士,
千萬不能說自己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千萬不能說自己是菩薩再來的。
如果有人告訴你:他是文殊師利菩薩、
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再來的,
你屁股拍一拍,袖子捲起來,
怎麼樣?
走人!
馬上要離開,
這個人犯大妄語!知道吧?
有人告訴你說:我是六祖再來的!
二話不說,聽都不要聽,
他如果說:他是六祖再來的,
二話不說,
屁股拍一拍,袖子一捲,走人!
聽都不要聽,
犯大妄語戒!
所以,自己有修有證,
統統不容許由你自己的嘴巴講出來,
否則犯大妄語!
佛陀當時在世的時候,
有一群比丘,
因為那時候飢荒,
這在比丘戒裡面講的,
鬧飢荒,
所有的比丘出去托缽,都沒有,
托不到東西,
這些在家居士東西又少,又鬧飢荒,
托缽困難,
這些比丘就故意:喂!
你出去告訴那些居士說:
某某大法師證阿羅漢果,
證阿羅漢果!
這些在家居士就把他們的供養,
都拿來這些比丘,
這個沒有證果的阿羅漢,
沒有證果的妄語的阿羅漢。
為了得到供養就編,
甲告訴乙,乙告訴甲,大家都在傳,
這一群幾個大妄語的比丘,互相讚歎,
甲出去讚歎乙,說他證阿羅漢;
乙出去讚歎丙,說他得阿羅漢。
所以,這一群比丘,
別人鬧飢荒,比丘化緣不到,
這些比丘衣食充足。
這個事情慢慢慢慢傳‥‥‥
傳到世尊的耳朵了,
世尊制戒:你這個是犯大妄語戒!
世間人妄稱自己是國王,就要被殺頭呢!
世間人妄稱自己是國王,
就要被殺頭、砍頭呢!
何況能說自己證阿羅漢果?
何況自己說:我是佛、是法王?
是不是?
此是可恥的行為,
你一個比丘沒證阿羅漢果,
為了接受信徒的供養、貪求信徒的供養,
而說你證阿羅漢果,
佛陀說:
吃了這個,又犯大妄語、又犯盜,
不得了!
所有的比丘,後來噤若寒蟬,
沒有一個人敢說自己是證果的,
沒有人敢講了!
為什麼?
不能說啊,泄佛的密因,
除非經過佛陀的印證。
因此我們要了解,這個大妄語是很可怕的,
而且末法時期,到處都是,
妖魔外道到處都說自己是什麼菩薩再來的,
是什麼六祖、七祖,
什麼來自喜馬拉雅山的。
是不是啊?
什麼活佛啊,自己是什麼再來人啦,
哎呀!無慚無愧,
這個就是犯佛的大妄語戒!
因此我們不要受騙,不要上當,
真的有修行的大菩薩、證阿羅漢果,
也不會自吹自擂。
是不是?
他就是很謙虛。
所以,菩薩在你面前,
你也不知道他是菩薩,
他怎麼會講呢?
為什麼?
他怕犯佛的大妄語戒啊!
是不是?
妖言惑眾嘛!
所以,這個末法時期特別的多,
哎呀!特別的多!
是不是?
動不動就會看你的相,說你的前世是什麼:
你在某一世跟我是夫妻!
或者看你的相,你的未來會怎麼樣子。
是不是?
一個好好的比丘,看起來像算命的,
也不像算命,
為什麼不以佛的正法來修行呢?
為什麼要講那一種似是而非?
為什麼要犯大妄語戒,來求得飲食呢?
貪求人家的供養呢?
這個就是沒有正念,沒有正知,沒有正見。
所以,我們應當要好好的冷靜這一條戒律,
殺、盜、淫、妄要斷除;
有家庭的要衡量,
冷靜,看怎麼處理。
如果你想修行,又有家庭,
必須要取得對方的諒解。
好,
好了!休息十五分。
*******中間休息*******
好!〈20〉頁,
【卷七】,
第二章,道場加行,
前面教你四種清淨明誨,
現在道場加持,
第一節,除障(前行),
1﹒持戒除魔事障,
要持戒。
2﹒持咒除宿習障,
這個咒語一念,十方諸佛灌頂、加持,
宿世的善根顯現,惡業消滅。
第二節,坐道場修定慧,
1﹒因戒生定,
因定發慧,
是名三無漏學。
第三節,建立道場、結界軌則,
有一定的軌則。
目前結這個楞嚴壇,幾乎沒有,
目前我們所看到的,
大部分都是持楞嚴咒比較多,
要如法的結這個楞嚴壇,
目前在台灣很少,少之又少。
偶爾有人說打楞嚴七,
但是,他是不是
按照佛陀所教導的建立道場,
還有結界的軌則?
我們沒有親眼看到。
就我所知,出家到現在三十年的時間,
沒看過,
目前。
所以,大部分都是只有誦楞嚴咒,
不過,我們也是講一講,
1﹒叫淨地、結壇,
就像我們打水陸,
水陸倒是很多人在打。
要淨地、要結壇。
2﹒要莊嚴道場,
所以,我們講《楞嚴經》,
這是個大法,
所以,我就交代下來,要特別‥‥‥
燈、幢、幡、花、香、燭啊,
統統要很圓滿的!
為什麼?
事不離理,理不壞事,
不能執理廢事,
也不能因事廢理嘛!
是不是?
所以,這個莊嚴道場。
第3﹒備供養物,
第4﹒安奉佛像,
這個《楞嚴經》裡面都有講。
第四節,正修三昧(正行),
三七就是二十一天,
加行證得三昧,
就像有的人修般舟三昧,
般舟三昧。
是不是?
也是一七、二七、三七,都沒有休息睡覺。
不過,
我比較傾向於廣欽老和尚這種修持法,
要看個人的身體,
不能一味的修這個苦行,
吃一點苦是應該的;
太苦了,自己承受不了了,
身體扛不了,
不吃、不喝、不睡,
這不一定叫做修行。
有很多人拿這個來炫耀,
其實,大可不必!
你要知道,
有的人十四天沒有吃飯,
就覺得不得了,
他修了一種苦行。
但是,我們如果看大自然界,
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譬如說:一隻熊,
以北極熊來講,
你要看這個國家地理頻道,或者 Discovery
它都有,裡面都有。
這個北極熊吃這個海豹,
還有那個黑熊,吃這個鮭魚,迴流的鮭魚,
牠在冬季來臨以前,
冬季來臨以前,
牠把牠吃的量吃得很大,
結果這個體重增加到非常的極限,
結果就跑到洞裡面,
那個北極熊就挖一個洞,
自己挖,挖一個洞,
怎麼樣?
就蹲在那個地方,
蹲在那個地方,
一蹲多少?
四個月,
四個月不吃、不喝、不起來、不拉,
四個月!
而且還生了二隻北極熊,
生了二隻北極熊,還喝牠的奶,
諸位!你想想看,
多不可思議啊!
四個月不吃、不喝,
我看那個螢幕,電視上就這樣子,
北極熊那二隻手白白的就這樣,
頭就這樣。
一分鐘,
一分鐘心臟跳六下,
一分鐘心臟跳六下,
六下就是減少牠的耗損能量,
減少牠的耗損能量。
這個北極熊一躲在這個山洞裡面,
整整四個月統統沒有起來,
這個如果以我們人類來講,
叫做 incredible
不可思議!
是不是?
所以,不是用不吃、不喝、不睡,
來當作是很有修行的人,
而是說:這個法師有沒有正念?
這個居士有沒有正念?
有沒有解脫的思想?
這個是最重要,
這才是最重要的!
譬如說:蛇也是過冬眠啊,
能夠過冬眠啊;
北極熊也是過冬眠啊!
是不是?
好了!
三七二十一天修證得三昧。
第2﹒百日證果。
第三章,重說神咒,
阿難祈請,
第二節,如來重說五會神咒,
成觀法師的《楞嚴經義貫》,寫得特別好,
因為他有研究過梵文,師父沒有,
我看了很多祖師大德的版本,
這個咒語都沒有解釋,
只有他!
所以,我們會取這個《義貫》,
是有它的理由的,
它可以輔助其他的祖師大德所沒有的,
二個版本合起來講,就盡善盡美。
1﹒首楞嚴五會神咒的咒文,
2﹒首楞嚴五會神咒註釋義貫,
一、二、三、四、五會。
第三節,神咒功德威神利益,
這個神咒是什麼呢?
1﹒一切如來自依神咒證得二利圓滿,
二利就是自利、利他。
2﹒神咒利生的威德有多少呢?
威德有多大呢?
(1)
一切眾生只要持誦楞嚴神咒,
可以免魔難、免魔事。
(2)楞嚴神咒無論是誦持、書寫、佩帶在身上,
就可以獲大利益,諸佛灌頂,
臨命終頓超淨土。
(3)惡眾生不害反護,
碰到惡的眾生,不會害你,反而來護持你。
第(4)誦楞嚴神咒,助成道業,
(5)遠離雜趣,
雜趣就是惡趣。
第(6)持楞嚴神咒有什麼好處呢?
可以往生淨土,常生佛前。
所以,你們那個咒輪,要二十四個小時戴著,
出國也要戴著;
你的小孩子統統要戴;
剛出生的嬰兒也可以戴,
不論好人、壞人、
男人、女人、小孩、老人統統要戴!
是不是啊?
第(7)眾行成就,
第(8)諸罪消滅,
誦楞嚴神咒,願求稱遂,
諸難消除,
(11)兆民豐樂,
第(12)惡星不現,
意思是說:
這個國土如果有人誦楞嚴咒的話,
這個國土會很有福報的。
第(13)持咒獲護,得三摩地,
不犯四過,必得心通。
這四過:
一、壇差,
壇場的壇,
「差」就是不夠莊嚴,沒有如法的安排,
一、叫做壇差。
二、叫做戒缺,
戒律的戒,缺陷的缺,
持戒不清淨也不行。
第三、叫做師穢,
親近的師父不夠清淨,
譬如說:你進入楞嚴壇,
這個楞嚴壇的戒師不夠清淨,也不行!
師穢,污穢的穢。
第四、叫做疑悔,信心不具足,
懷疑的疑,後悔的悔。
一、壇差;
二、戒缺;
三、師穢;
四、疑悔,
不能犯這四個過,這樣必得心通。
第四節,會眾護咒,
會眾護咒,
有哪幾個?
金剛力士也有。
要護持楞嚴神咒的,
會眾護咒,
1﹒金剛力士發願要護咒,
2﹒梵釋四王要護咒,
只要你持咒,
金剛力士護持你,梵釋四王護持你,
八部也護持你,
日月星等護咒,就是神啦!
第5﹒天神地祇護咒,
第6﹒內聖護咒,
所謂內聖就是有恆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
恆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護持你。
所以,這個楞嚴神咒的功德,
諸佛讚歎,窮劫不盡!
只要佩帶,就有這麼大的功德,
你為什麼不戴呢?
是不是?
所以,這個咒輪一定要戴,
往生的人,把它放到胸前,
往生後全身柔軟,往生淨土,
感應的人已經不計其數了!
第四章,請問大乘修證階位,
第一節,阿難問修證階位次第,
第二節,二種顛倒,(先明凡夫境界差別之因),
1﹒眾生顛倒,
2﹒世界顛倒。
第三節,十二類生(次明眾生差別之果),
1﹒卵生,
2﹒胎生,
濕生,化生,
有色,無色,
有想,無想,
非有色,非無色,
非有想,非無想。
那麼,如果底下加一個「眾生」,
那就更清楚了!
是不是?
卵生眾生,胎生眾生,
濕生眾生,化生眾生,
有色的眾生,
是不是?
無色眾生,
有想眾生,無想眾生,
非有色眾生,非無色眾生,
非有想眾生,非無想眾生,
那麼就更清楚,
這個在《金剛經》都講得很清楚了!
【卷八】,
第五章,正說六十位修證,
在一般的經典裡面,有分四十二位,
譬如說:唯識,
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
有的人只有分五十二個階位:
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
等覺、妙覺;
有的人分五十六個。
所以,《華嚴經》、《瓔珞經》、唯識,
還有《楞嚴經》,分的都不太一樣。
六十個階位,哪六十個呢?
諸位看!
一、三漸次位,
看第一節,三漸次位就是三。
好!
二、
第二節,乾慧地,就是入正位前,
一,三加一等於多少?
四。
第三節,「地前」就是初地前諸位,
十信有十位,
四加十,十四。
翻過來,〈28〉頁,
2﹒十住位,
十住位有十,就二十四;
十行有十,三十四。
第〈30〉頁,十回向有十,
加十就是四十四。
這個《楞嚴經》可以說是一部很圓滿的經典,
中間還加了四加行,
四十四加四:
煖、頂、忍、世第一,四加行,
就是四十八;
菩薩十位,四十八加十就是五十八。
翻過來,
第五節,等覺和妙覺二位,
就是五十九、六十,
五十九、六十。
好!諸位!翻回來,
正說六十位修證,
第一節,三漸次位,
為什麼講三漸次呢?
要漸入,漸漸進入佛的領域。
1﹒第一漸次:除其助因(斷五辛),
斷五辛在台灣來講的話,
就是蔥、蒜、韭菜;
一種叫做薤,
薤,後面有講到,類似蒜;
還有一種叫做興渠,
台灣沒有,那是印度才有。
楞嚴咒,修楞嚴大定的,
蔥、蒜、韭菜,
韭菜,
蔥、蒜、韭菜,
蔥、蒜、韭菜,這個台灣都看得到,
就是斷五辛,
這個生吃生恚,熟食發淫,
要斷。
第二漸次,叫做刳其正性,
「刳」就是挖。
注意那個「正性」二個字,跟你想的剛好相反,
這個「性」是性戒,就是惡的意思,
正性就是正惡之性。
這個性戒,「性」是性戒,
就是殺、盜、淫、妄,
不管你受戒、不受戒,做了這些事統統不好,
叫做性戒。
所謂性戒就是定,定就是不好,
你受戒,更不好;
你不受戒,
做了這些殺、盜、淫、妄的事,
也是不好!
那麼,「刳」就是挖,
挖掉這一些惡性,正惡之性。
所以,這個正性,剛好跟你想的相反,
你以為正性是正念嗎?
不對!
是正智嗎?
也不對!
是正惡之性。
哪一些呢?
要斷淫、斷肉,
要不喝酒,
以及持其餘的諸戒。
在這裡有一個問題,
有一個信徒這麼樣問,
說:師父!現在科學研究了,
說這個蒜頭把它提煉成蒜頭精,
醫學上報導可以抗癌,
蒜不能吃,
如果已經把它做成蒜頭精,
注射,用在醫學上抗癌症注射,
就是注射蒜頭類這一類的,
以及提出它的精液、精華來注射,
有沒有算五辛呢?
我說:不算!
為什麼呢?
當醫藥的時候,就必須要開緣,
它只是一種藥。
譬如說:你今天,
如果這些藥要加少許的所謂的‥‥‥
如果有替代品最好了,
中藥如果有其他的替代品,
蔥、蒜、韭菜有其他替代品,
那當然就用替代品了,
可以告訴這個醫生嘛!
實在是這個地方就沒有辦法了,
為了治病,這是沒辦法,
在這裡經典也沒講,
我是認為這個是可以的,
治病是不一樣的,
不是生吃,也不是煮熟,
是變成一種藥,
藥,
加在中藥裡面或怎麼樣,不是單獨吃。
當然,我不知道中藥是不是要加這一些?
不加是最好,
能夠跟醫生搭配,
有其他替代品,也儘量不要用到,
畢竟修楞嚴大法,不碰是最好!
是不是?
所以說,如果說:已經提煉成注射液了,
你生病感冒,可以防止感冒,
醫生一開了,他就是要注射這個蒜頭精,
那麼,注射就不算了,
我認為這個沒有犯,
因為它是一種藥。
是不是?
不是故意去吃,是為了治病,
而且是醫生開出來的,
已經變成注射液了,
雖然有蒜頭的味道,但並不是吃。
第二漸次:刳其正性,
就是挖掉正惡之性,
要斷淫、斷酒、斷肉,
以及其他的戒律,統統要持。
第三漸次:違其現業,
我們一般都順著這個生死,
你追逐這個外境,就順著生死;
回光返照,違其現業,
就是不要順從那個妄念,叫做違其現業,
貪心,反過來斷貪;
瞋恨心起來,把它相反、反過來,
用慈悲心對待眾生。
貪用捨對治;
瞋用慈悲對治;
癡用智慧對治。
就是我們在生活當中,
如果起這個貪、瞋、癡的時候,
趕快不逐外塵,
旋元自歸,
趕快回光返照,
趕快回光返照。
我們下個禮拜,
這正說六十位次,要從下一冊的,
拿下一冊的,
從1799頁這個地方,正說六十位修證,
要從下冊的開始讀一遍,
讀經文還有義貫,
讀經文、義貫,
所以,下冊下次一定要帶來。
為什麼?
因為要強化大家的印象,如果這樣念過去,大家完全沒有印象。
是不是?
雖然講一個大綱,你至少要有一個觀念:
喔!
原來《楞嚴經》分六十個位次來修證,至少你有這樣的觀念:
三漸次、乾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覺、妙覺。
雖然我們還沒有講《楞嚴經》,至少你對《楞嚴經》的位次很清楚的,有這樣的理念,很清楚這樣子的菩薩的位次。
好了!九點半了。
出處: 楞嚴經-4 (國語) - 慧律法師佛學講座‧影音專集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amitabha1117/3341021#ixzz1TLSMeF69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