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乘璦 於 2011-7-27 21:34 編輯
講題:大佛頂首楞嚴經大綱(義貫目次解說)
楞嚴經-3 (國語) 2007.1.12
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我們接著上一次,這個「目次」就是目錄和次第,簡單講,就是《楞嚴經》的大綱。
回憶一下,翻開目次第〈6〉頁,第二章,一切法本如來藏,哪一切法呢?
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本如來藏,這個作如何解釋呢?
眾生位叫做色、受、想、行、識;當第八意識轉成大圓鏡智的時候,這五陰的名相統統消失,但轉其名,不轉其體,這個假名轉掉了,叫做大圓鏡智,色就是佛性;受就是佛性;想就是佛性;行就是佛性;識就是佛性。換句話說: 照見五蘊皆空,當體即空,佛性就顯現。
也就是說:色就是身,受想行識就是心,身心看得破、放得下的人,而且要完全徹底,那麼就是佛,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所以,佛轉這個五陰身為金剛不壞身,是指涅槃妙性,而不是指相,釋迦世尊在這個相上示現,也有生、有老、有病、有死,那是從相上裡面來講。
所謂佛,是離一切相,即名諸佛;如來者,即諸法如義。換句話說:色受想行識無論怎麼變化,他的心都是如如不動,起心動念,沒有我執,也沒有法執,所以叫做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這個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對這個色、聲、香、味、觸、法,意思是說:這六入,其實也是如來藏性所在緣起上裡面建立的,如來藏性,它看不到、摸不到、嗅不到;但是,它可以起作用。凡夫是眼耳鼻舌身意在造業,所以,從這六個地方,來染污我們的清淨心;而佛陀這六個地方剛好放光動地,妙用無窮。
所以,在聖人的角度來講,叫做六塵不惡,還同正覺,「惡」就是善惡的惡。
六塵沒有所謂的好和不好,但看你的起心動念,叫做六塵不惡,還同正覺,眼入,就如來講,入無所入,何以故?清淨自性沒有出和入,沒有出和入。
我們在中國的大乘佛教,很多,多少,後來的人的註解,因為沒有大悟,所以,扭曲了佛陀的意思。
譬如說:釋迦牟尼佛從來沒有講過隨緣不變,不變隨緣,而我們大乘佛法的法師,一直引用這一句話,這一句話是無始無明,是錯誤的,佛陀從來沒有講過這一句話;佛陀也沒有講過說:真空出妙有,妙有真空,釋迦世尊,找遍三藏十二部,佛從來沒有講過這一句話。
佛陀也從來沒有講過說:從假入空,從空出假;不著二邊,謂之中道。釋迦世尊從來就沒有講過這種話,沒有的!翻遍三藏十二部經典,沒有講過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也從來沒有講過:真空出妙有,妙有出真空;也從來沒有講過:從假入空,從空出假,不著二邊,謂之中道,有出有入,哪裡是佛性呢?
所以,第一句話應該改成:隨緣顯現。說:不變隨緣,隨緣不變,我們一般有自性見,認為如來藏性就是如如不動,如如不動,好像是一潭死水一樣。錯了!它會起妙用的,所以,它隨緣可以顯現,佛陀說法也在定中,行住坐臥,統統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哪有一種東西是不變的東西?這個隨緣不變,會讓人家落入:有一種東西不變,一直在找尋有一種東西不變,認為有一種東西叫做永恆。他所謂永恆是永遠不執著,充滿智慧心叫做永恆,不是有一種東西叫做永恆。要了解,有為法就是無為法,有為法就是緣起生滅無常法;徹底空就是無為法,當體即空,二話不說。所以說:隨緣顯現,才是完全大悟的人講的話,你隨緣不變,哪一種東西不變呢?大悟的人知道,佛性像摩尼寶珠,胡來胡現,漢來漢現,它會變的,不變就是一潭死水了,它怎麼起作用呢?是不是?如果如來藏不變,那釋迦牟尼佛怎麼講經說法呢?它不變,一潭死水,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就是妙用現前,怎麼會不變呢?是不是?
所以說:佛性是無常的,所謂佛性是無常,是站在妙用的角度講的;佛性講常,是站在體的角度講的,對不悟的眾生,只有這樣講。
講無常,是佛悲天愍人,讓你覺悟萬法生滅無常,空無自性,所以,釋迦世尊不得不講無常,讓你覺悟,提早覺悟。講常,是因為給二乘人有一個依靠,說我們的如來藏性是常樂我淨,二乘人又執著有一種東西叫做常樂我淨,又執著一個常。釋迦牟尼佛講無常,是為了破除你的貪;講常,是為了二乘人有一個依靠,二乘人卻執著有一種東西叫做常。釋迦世尊又告訴我們:講常樂我淨,那是一種善巧方便,它要起變化,它就會無常。講經說法難道是常嗎?它就是無常,無常當體即空,它就是常。所以,性相本一如,何來常無常?性相本一如,何來住無住?到這個佛的境界,安上任何的知見,統統叫做錯,不准你安上任何的知見,一法不立,這個才是正法。
佛陀從來沒有講過真空妙有,妙有真空,這一句話是中國的祖師註解所講的。
佛陀也沒有講說:從假入空,從空出假,佛陀有講:不二法門,你要搞清楚啊!
所謂不二法門,心境不二,是不是?緣起等於性空,不是緣起另外有一個性空。緣起另外有一個性空,緣起就是隨緣,另外有一個性空叫做不變。是不是?那就打成二段了,這個就不是不二法門了。緣起當體即空,就是性空;生死當體即空,就是涅槃,生死涅槃無距離,菩提由來無一物。
我們要了解,因為我們沒有大悟,底下的人也沒大悟,這些祖師註解,錯了也不知道,到最後,就用一個:即空、即假、即中,就是空,講空,一切都空;講假,一切都假;講中道,一切都中道,這樣講好像融為一體,空假中融為一體,告訴你:這個沒有大悟;六祖那一句話,才是大悟的人講的話: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無一物,怎麼可以立空、立假、立中呢?立空、立假、立中道,仍然是語言、意識型態,仍然是一種無明。要進入不可說不可說的不可思議的佛的領域,要了解絕對的空性般若智慧。
在《大智度論》裡面,佛跟弟子這樣對話,弟子問佛說:如果有佛的99%,就是說:留一點點無明,能不能出般若智慧?佛說:不行!如果我們達到了99﹒9還有0﹒01的執著,能不能出生諸佛如來?佛陀說:不行!那如何能夠出生諸佛如來呢?要完全絕對統統放,萬法盡捨卻,根身、器界、習氣,統統斷盡,這個才是大悟。
所以,六祖的:本來無一物,這個「無一物」就是絕對的空,立什麼空,立什麼假,立什麼中,統統是方便,也是名相,會變成一種自性見,意識型態的東西。所以,我們講:六塵不惡,還同正覺,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如果是證悟到佛的果位,就是無所入。
第三節就是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眼色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就是說:眼根是緣起,它本來就空;色塵也是緣起,也是性空。眼根是如夢幻泡影,不實在的東西;色塵也是如夢幻泡影,不實在的東西。如夢幻泡影,空無自性的東西,一切法畢竟空,根,六根空;六塵還是空,所以叫做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第四節,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塵、六識,就是萬法,也就是萬法。意思就是說:萬法本來就是我們佛性所顯現的東西,萬法就是我們佛性所顯現的。
第五節,七大就是如來藏性周遍法界,地、水、火、風、空、根、識舊譯的是地、水、火、風、空、見、識這個地、水、火、風互遍互融,譬如說:石油,看起來是水,放一把火一點,就是什麼?就是火,水就是火,水中裡面含有火。知道吧!岩石,山上的岩石,用高溫它就會熔化,變成熔岩,變成液體,地大,一下子高溫,就會變成水大,水大冷卻,就會變成地大。好!這岩石互相撞擊,就會擦出火花,也是火大,火大。是不是?岩石裡面空空洞洞,那麼,裡面就是空大。一個岩石就知道,地、水、火、風,它是互相交互,互遍互融的,不是地大就是地大,不是這樣子的。
譬如說:水,一蒸發變成空氣,氫、氧;常態25℃變成液態;再拿去冰箱一冷凍,變成固體。是不是啊?加熱有溫度。是不是?火大。所以,地、水、火、風,不是用一個角度來討論,它是統統是綜合性的。譬如說:山上的草、藥草,藥草一看是地大,是固體的東西,拿回來敲一敲,把這個汁絞出來,喝了病會好,變成水大。你看,藥草拿回來搗碎變成水,就是汁了,就是我們喝的這個藥草,變成水大。好!這個草放一把火燒了,就變成地大,化成灰燼嘛,化成灰燼嘛!
譬如說:這個是木柴,看是地大,是不是?放一把火,火跑出來了,燒起來了!所以,我們要了解,地、水、火、風、空、見、識是交織周遍的。什麼是宇宙?就是業力之網,宇宙者,眾生業力之網,聽過這一句話吧?什麼是人生?什麼是宇宙?就是業力的網,我們會來人間,會生存在這個宇宙,是什麼力量使之然也呢?就是業力,業力交織著,把我們的人生跟宇宙擺脫不了,我們一切的眾生,都活在業力的網子裡面。
好!再來,【卷四】,
第三章,審除細惑、開示三如來藏,
第一節,陳述二深疑,深深的懷疑,
1﹒如來藏性本來就清淨,為何有為遷流呢?為什麼會變成剎那呢?
答案就是妄動,不了解境界是虛妄、妄心是虛妄,妄心執著妄境,以為是實在的,從畢竟空的東西,變成畢竟有,從畢竟空變成畢竟有。本來能緣之心空無自性;所緣之境也是空無自性,能緣心空,所緣境還是空,我們不知道這一層道理,從畢竟空變成畢竟有,有,就每天都奔流放逸、忙碌,就落入生死。所以,為何有遷流呢?就因為不知道是妄。
2﹒五大如何周遍圓融?地、水、火、風、空。
第二節,如來次第除疑,
1﹒審明其惑,要審查、明辨惑從哪兒來?
2﹒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
諸位!翻開804頁,
翻開804頁,
看這個表,三細,這個三細定義是:不為凡夫和二乘人所了知,叫做細。
凡夫沒有辦法了解到第八意識的微細意識生滅遷流的變化;二乘人證阿羅漢果,也沒有辦法覺察,除了十地菩薩、等覺和妙覺,有辦法去覺察到第八意識的微細變化狀態,其餘二乘、凡夫都沒有辦法,叫做三細。六麤就是大家都可以感受得到的,都可以感受得到的。
我們先看三細相,所謂業相,就是一念無明,把如來藏性轉成了業相,就是無明相。
諸位!無明相就產生相分,無明相,譬如說:你看到虛空黑黑的,就是無明相;這個色身看不透,這個也無明相,我們根身、器界、種子,這個相分,根身、器界、種子,都是第八意識顯出來的妄相。是不是?
那麼,第一個業相是非常微細的,非常微細的,要到等覺菩薩才能夠覺察到:喔!一切境界這個相,原來是妄動、妄念所產生的,業相,業相,叫做相分,相分就是物質的世間。
在《楞嚴經》講:我們這個色身、山河大地,包括虛空,統統叫做相,虛空跟色是互相襯托的,色法襯托出虛空,虛空無相,但是它一樣在相分,一樣在色法裡面。我們虛空是無相,襯托出有相;有相襯托出虛空無相,有相無相,統統叫做相分。所以,虛空也是妄想顯現出來的相,黑黑的、昏暗的,因為沒有見到自性的光明。轉相就是我們的精神,我們這個精神,一定要起作用,一定要起作用,從來不會停,包括我們晚上睡覺,眼睛閉起來也會作夢。是因為精神要起作用,結果這個作用起錯了,加上一層意識。
諸位!清淨自性,譬如說:這隻左手,左手就是這樣子,我們現在是怎麼樣呢?蓋著一層無明,這個無明就是業相。清淨自性在最深層的部位,我們蓋上了一層無明,蓋上了一層無明以後,我們把它切成二段,一半是精神作用,一半是物質作用,物質,物質。
諸位!清淨自性,一層無明,轉成無明,這個無明,把它打成二段,一個攬少許的四大為自身,少許的化學元素,認為有一個「我」,同時要起作用,結果這個作用已經失去真了,清淨自性被無明擋住。就像一個人戴了一副太陽眼鏡,一個人戴了一副太陽眼鏡,很黑的,黑黑的太陽眼鏡,一戴,昏天暗地了,昏天暗地了。
有一次我出國,人家買了一支很黑的太陽眼鏡給我,我已經忘記了戴了太陽眼鏡,進去廁所,我跟盧醫師講:盧醫師!這廁所怎麼都沒開燈呢?盧醫師說:師父!您的眼鏡沒拿下來啦!我說:對喔!拿下來:有開,有開,有開!說:奇怪!廁所怎麼昏天暗地的?喔!有開,有開!
好了!如來藏性;無明,我們把無明切成二段,一半是見分(精神作用),一半是物質,物質跟精神,其實來自同一個清淨自性;相分、見分來自自體分。也就是說:如果大悟的人,所有的物質世界不能障礙他,他徹底的解脫,因為精神跟物質,他已經昇華到最高點,所有的物質,都是緣起幻化的東西;所有的精神已經昇華到不執著、不分別、不起顛倒,再怎麼苦,佛陀都可以忍受。我們凡夫沒辦法,一生病就倒了!
佛有那個三昧的禪定,凡夫沒辦法,你想定都定不下來,痛就是痛。所以,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就是這個道理,見分、相分來自於自體分,自體分就是自證分,同一個清淨自性。因為同一個清淨自性,被無明卡住了,轉化成內跟外,內四大跟外四大,其實是平等的,內四大也是元素所構成的,地、水、火、風所構成的;外四大也是地、水、火、風所構成的,因為內四大跟外四大本來就平等,心境本來就是一如。但是,因為凡夫不明了,攬這個內四大,以為這個自我,所以,每天追求,都是為了這個少許的元素,忘了大地那麼大的元素,忘了大地的眾生,忘記了!每天自私自利、佔有、嫉妒、排斥、攻擊、毀謗、傷害,就是為了這個色身想存活,多麼的悲哀!佛悟到:內四大、外四大,一切眾生都是平等,所以,他可以犧牲、可以奉獻,吃什麼虧都沒關係,肯退讓,所以,他心靈每天都在昇華‥‥‥你學佛是為什麼?不是期待臨命終往生極樂世界而已啊,你要現前當下這一念徹底的解脫,過快樂、安詳的日子,才是一個真正學佛的人。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覓兔角。
這老和尚常常這樣念: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覓兔角。他就是告訴你這個道理,佛法如果不能運用在現在、現前當下這一念,人生過著安詳、樂利、和合,那麼,我們一直期待在臨命終,有把握嗎?所以,我們要了解,佛法的可貴在當下,在當下,現前本自具足這一念如來藏性,記得!見分、相分,其實是平等的。那麼,因為有業相,有了相分,我們轉相又想一定要看,見分就一定要看,結果看到的不是實在的境界。
譬如說:你看到了虛空,晚上看到虛空,那個就是業相所顯現的相分。你看到了這個色身,境界妄現,起心動念就是講「我」,這個境界妄現啊!這個是第八意識被第七意識所執著的一個色身,眾生講叫做命根,或者叫做靈魂,靈魂。是不是啊?境界妄現,這個境界妄現,包括根身、器界,包括種子,種子就是習氣,統統是第八意識以前儲存著,現在整個爆發出來。雖然爆發出來,但是,都在第八意識裡面作用。譬如說:大海裡面大風大浪,大海裡面的大風大浪,無論怎麼大、怎麼小,都不能離開大海。現在我們眼耳鼻舌身意,境風吹識浪,境界風吹這個意識浪,意識,識浪,意識變成大浪,打擊我們的清淨心,叫做境風吹識浪。這無明的風一吹,境界一顯現,起這個瞋恨心,咬牙切齒,傷害的是誰?傷害的就是你的如來藏性。
所以,佛陀說:眾生是很可憐的,我們每天都在做傷害自己的事情,而自己不知道。你每天在傷害誰呢?你憤怒傷害誰呢?你仇恨傷害誰呢?你嫉妒傷害誰呢?傷害自己的清淨自性,我們每天都在做這種工作。我們愛一個人,難以割捨,清淨自性隱沒,無明顯現。我們恨一個人,一直討論他,三、五年前那個可恨的人,今天碰到,又一直講,講了又開始咬牙切齒,你傷害的是誰呢?是自己,你在這邊講,對方也不知道,你恨死對方,恨得快得憂鬱症了,晚上統統睡不著,人家還中大樂透!什麼叫笨?就是懲罰自己叫做笨。什麼叫做眾生?就是不懂得愛惜如來藏性,他不懂得愛惜。
所以,《阿含經》佛陀講:要用你的生命,保護你這一顆清淨心,你一定要好好的體悟「不相在」這三個字,你所有看到的相,其實,它不存在的,它只是元素轉換而已。是不是?所以,現相就會境界妄現,為什麼妄現?因為妄心嘛,就看到以為有一個實在的境界,這個統統是第八意識,叫做微細意識。因為業相顯現相分,因為轉相轉動,一念不覺,把這個如來藏性轉成意識,見分就是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八個識都有見分也有相分,就把這個如來藏性轉成八識,這個八識就起作用,轉成第八意識,就叫做阿賴耶;轉成第七意識,更加的染污,叫做末那;轉成第六意識,叫做分別事識,就變成一直污染,回不了頭啊,我們回不了彼岸,因為沒有大般若智慧,也沒碰到佛法。
好!底下是六麤相,第1﹒叫做智相,這個智相不是智慧之相,這個智相就是所謂的分別;簡單講:第八意識轉成了第七意識,第二能變(第七意識)就開始拼命的執著。
1﹒叫做智相(俱生法執)「俱生法執」旁邊寫:先天性的;「分別法執」寫:後天性的,後天所有的學習,都叫你執著,只有佛法叫你放下。所以,讀到博士、超博士,都不能解脫;但是,如果你有因緣聽到佛法,無論有讀書、沒有讀書,都能解脫。所以,解脫無關於文憑,但看這個人有沒有福報?聽得到正法,聽不到正法?所以,這個智相就是與生俱來的分別心,小孩子一出生,他就會吃奶,你不須要教他,他就會找到媽媽的奶,拼命的吸,他肚子餓了,肚子餓了。是不是?俱生:與生俱來的;法執:對萬法的執著。相續相就是連續的、不斷的,叫做分別法執,就是後天的。出生以後,不但帶來了先天的執著,還加上後天的學習。所以,所有的教育統統讓你執著,叫做執著的教育,不得解脫。但是,佛法又不能從小去教育,也不能帶到大學,現在好一點了,有宗教系,有宗教系的。世間人都教你如何設計服裝;教你如何烹飪;教你如何當總統;教你如何變成一個政治家;但我們所有的大學,沒有一個教你如何來解脫,如何來成佛,沒有的!但是師父很有福報,在逢甲大學普覺佛學社,一聽到這個佛法,我就知道,這個是人生、宇宙的真理,這條路一定要走下去,這個是不歸路,永遠不後悔。
這個智相是俱生法執;相續相是後天的分別法執。那麼,這是第七意識,這個也是非常微細,第七意識以第八意識的見分為自我,意思就是說:這個見分看這個相分,本來是不執著的;但是,產生強大的執著的作用,是哪一識呢?就是第七意識,第七意識有二種執著,一種是我執,一種是法執,所以,在「第七意識」旁邊寫二個:我法二執,我法二執就是第七意識,而且還是非常強烈。
第三是執取相,看到了外境,俱生我執,先天性一出生,他就有我執,繼續執取,就是追求境界,沒有錢,想辦法詐騙,詐騙集團。是不是?很多啦!再來就是計名字相,這個計名字相,就是看到什麼就加一個名詞,譬如說:鑽石、珠寶、名牌,名牌。是不是?計名字相(分別我執),後天也是拼死命的執著,這個就是第六識。那麼第七意識跟第八意識是息息相關的;第六意識要這個人出生以後,後天才存在的。一個人死了以後,前六識統統沒有,第七意識也慢慢的消失,剩下第八意識,那個是微細的第八意識,我們所謂的靈魂。前六識、第七意識消失了,第八意識去轉識投胎,種子都在裡面,種子都在裡面,薰習種子都在裡面,帶到下輩子去作用。下輩子一投胎,又產生第七意識,第六意識、前五識又出來了,重複的輪迴。我們種下了種子,執著和分別的種子,又繼續去輪迴。
第5﹒叫做起業相;
第6﹒叫做業繫苦相。
那麼,這個手握住804頁,回過頭來,回過頭來看前面的,手不要放,804頁的手不要放。好!目次第〈9〉頁,無明不覺生三細,就是業相、轉相、現相;境界為緣長六粗,就是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起業相、業繫苦相。再來是世界相續;眾生相續;業果相續,諸位翻開805頁,這一段要用念的,然後,看它的註解,4.世界相續看最後一行,經文,「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有風輪執持世界。因空生搖,堅明立礙,彼金寶者明覺立堅,故有金輪保持國土。堅覺寶成,搖明風出,風金相摩,故有火光為變化性。寶明生潤,火光上蒸,故有水輪含十方界。」我知道你看不懂,看眼神就知道你看不懂。
翻過來,806頁,我們看它中間的義貫,「義貫」就是把這個義理,這一段的義理貫穿起來,因為我們現在是在講大綱,不詳細講,所以,我們只蜻蜓點水念過一遍,瀏覽一下,不加以解釋。
義貫由真「覺」之體起妄「明」遂將真「空」變成晦「昧」之空,明與昧「相待」互相侵奪而「成搖」動之風相,「故有風輪」成就,「執持世界」(故世間諸風為妄心動蕩之業感所成)。「因空」昧覺明,明昧相傾而「生搖」動之風大;次由「堅」固執著之心,必欲「明」晦昧之空體而成「立」質「礙。彼金寶者」,為依無「明」妄「覺」所「立」之「堅」相,堅執不休,就是堅固的執著,眾生就是這樣。積而成輪,眾生的執著是堅固到極點,你要改變他,他命休掉,他都改變不了。「故有金輪保持國土。堅」執妄「覺」所立之金「寶」既「成,搖」動妄「明」所感之「風」大亦已「出,風」與「金相摩」擦,「故有火光為變化性」(──風金相摩而變化出火。世間之諸火,不離妄心之摩蕩所成,可見火大之種乃是無明妄心之熱相的業感。)金「寶」之體「明」淨、遇熱能「生潤」濕之氣,以「火光上蒸」於金,「故有水輪含十方」世「界」。看經文,「火騰水降,「騰」就是往上。交發立堅,溼為巨海,乾為洲潬。以是義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勢劣火,結為高山,是故山石擊則成燄,融則成水。土勢劣水,抽為草木,是故林藪遇燒成土,因絞成水。交妄發生,遞相為種,以是因緣世界相續。」
翻過來,808頁,倒數第三行,義貫我只念一遍,
「火」之性為上「騰,水」之性為下「降」,水火一騰一降「交」互「發」生,因而成「立堅」礙之質,而為器界之本,其卑「溼」之處積水而「為巨海,乾」燥之處則「為」土「洲」或沙「潬。以是義故,彼大海中」,以本質含有火之氣分,故「火光常起」,而「彼洲潬中」,因本質含有水之氣分故,「江河常」於其中流「注」(水性相近故)。若「水」之「勢」力「劣」於「火」,則「結為高山,是故山石」以本質中含有火之氣分,故相「擊則成燄」,若「融則成水」,以本質中含有水之氣分在故。若「土」之「勢」力「劣」於「水」,水勢強盛,則「抽」拔泥土之精華而「為草木,是故」樹「林」草「藪」(草木聚處),若「遇」火「燒」即「成土」,以草木本質中含有土之氣分故;草木若因絞榨出來,則變成水,草木若「因絞」榨則「成水」,以草木之本質中含有水之成分故。
佛陀多麼了不起啊,多麼的科學啊,多麼的了不起啊!二千五百年前的大聖人,就知道這個科學。如是,「交」互不斷的「妄」心與妄境迭相「發生」,更「遞相為」萬化發生之「種」子,「以是因緣」而令「世界相續」不斷。(以上為器世間相續之源。)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1-7-27 20:28
回復 乘璦 的帖子
現在要講一點點科學了,
好!把筆放下來,
這個是太陽,
這個是太陽,
金星、水星,第三個星球是地球,地球,
在 Discovery科學的角度裡面講:
如果這個地球太近,人沒有辦法出生,
因為水全部被太陽‥‥‥
如果這個是太陽,這個是地球,
地球太接近太陽,就沒有人類,
因為所有的水全部被蒸發。
所以,你看,
水星跟金星完全沒有水分,
地球這個距離剛剛好,
剛剛好!
如果這個地球再遠一點,
像冥王星離太陽太遠的地方,
零下,–250℃
零下250℃
因為沒有陽光,沒有陽光,
沒有陽光,
全部都冷凍,
全部都冷凍,
人也沒有辦法存活。
這個世界的成立就是非常奧妙,
這個地球在虛空當中,看起來是一個藍色的星球,
它就是距離剛剛好!
它這個引力,
引力,
拉力跟引力跟推力,剛好平衡,
所以,它繞著太陽一直轉動‥‥‥
一直轉動,繞著太陽一直轉動。
所以,這個科學家說:
這個地球要成立是很不容易的,
因為距離太陽剛剛好的距離,
也不會很遠,很遠就沒有溫度;
也不會太近,太近全部都蒸發,
剛剛好!
所以,開始有這個水。
這個地球的成立是怎麼樣?你知道嗎?
這個地球的成立,講一點科學的,
這個地球的成立,
就是無量的岩石撞擊在一起,
當這個恆星爆炸以後,
恆星爆炸以後,
這個地球在四十二億年前,開始撞在一起,
撞在一起,熔化就黏在一起,
愈來愈大,
一個地球就愈撞‥‥‥
就黏在一起,熔化,熔化就黏住,
因為高溫嘛!
這個彗星高溫,
撞擊以後高溫,變成熔岩,
又黏住,熔化‥‥‥
這岩石本身含有水分,
熔化,熔化以後,
熔化以後,
這個愈撞愈大‥‥‥
然後,又由於轉動,
轉動的關係,
所以,這個轉動,
變成把它修飾成一個橢圓形。
這個撞擊,
本來不是這麼圓的,
一撞擊以後,凹凹凸凸的,
因為轉動,風的關係,
所以,修飾成一個橢圓形的,
繼續轉動。
這個地球本來是沒有水的,
因為撞擊以後,產生二千多度的高溫,
這個高溫開始熱氣出來,
因為岩石本身就有水氣,
氣,
這個地球本身,那時候二千多度的高溫,
一滴水都沒有,
一撞擊以後,這個水氣蒸發,
蒸發,
一直上升‥‥‥
一直上升以後,
經過幾十萬年,這個熱氣一直上升‥‥‥
一直屯積在上面,
上面,
由於地心的引力拉住這個水氣,
地心的引力拉住這個水氣,
所以,它到某一個高層以後,
它不會飄到外太空,
這個水氣一直凝結‥‥‥
整個地球全部包住,
當時候地球的表面看不到任何的陽光,
也沒有任何的生物,
都是岩石、高溫,
都是冒煙,一直冒煙‥‥‥
然後,整個地球因為引力拉住這個水氣,
拉住這個水氣,
這個水氣到上空以後,碰到了冷空氣;
譬如說:
你那個電鍋一拿起來,它就會滴水,
因為到高溫。
然後,雲層夠厚了,
非常的厚,
地球本來一滴水都沒有,
就開始下雨‥‥‥
水蒸氣,開始一直下雨。
下那個雨,很大很大的雨,
那是幾十萬年累積的氣,
幾億年前構成的這個氣一直起來,
那不是一點,
那一下起雨來,下七十萬年,
下雨下七十萬年,
七十萬啊!
你現在所看到的這個大海,
是下雨下七十萬年,所累積的大海,
累積的大海。
這個大海累積以後,
我們一開始,/人類並沒有這樣子,
開始慢慢‥‥‥
因為外太空有這個元素,
氮的元素,
氮的元素,
或是胺基酸,
胺基酸是生命的元素,
它就會在大海裡面變成一種藻類,
藻類,
藻類,
一種藻類。
這個藻類,當時候,地球沒有氧氣,
這個藻類,會開始製造氧氣,
這個氧氣一直冒出來‥‥‥
這個物種開始變化,
一個無氧氣的世間,
藻類開始在深海裡面冒這個氧氣出來,
開始大轉變,大轉變,
所以,一直冒泡‥‥‥
我們現在大海裡面的藻類,也一直製造氧氣,
製造氧氣不只是說樹木,
大海裡面的藻類,
看大海裡面一直冒‥‥‥
就是藻類製造我們人類需要的氧氣。
所以,當時是一大的突變,
這個地球開始變成有氧氣。
這個地球開始變成有氧氣了,
因為業感的關係,
只要有胺基酸,
製造生命的碳、氫、氧、鈣、胺基酸,
業力,我們的神識,
就轉動,
就轉動,
業感。
所以,人類在大海開始是一條蟲,
小小的蟲,
蟲,
蟲。
這個蟲經過幾億年的演化變成魚,
變成魚。
這個魚吃不到岸邊的,
慢慢演化,變成爬蟲類,
爬蟲類,
爬蟲類。
爬蟲類因為要吃樹上的東西,
要站立,
還要跑給加害的‥‥‥餓的動物要吃啊,
跑給動物追,
所以,人慢慢的直立‥‥‥
你看最近的科學報導,
人以前身上是全部‥‥‥
人類以前,
幾億年前,人類的全身都是毛,
都是毛。
所以,這個DNA
如果有一個人,不小心一生出來‥‥‥
叫做還祖,
如果那一對染色體,染色體,
是幾億年前演化出來的,
或者幾百萬年演化出來的,
這個小孩子全身都會變成毛,
叫做還猿,還猿,
就變成原始。
知道嗎?
所以,全世界的人,
不是每一個人生出來都大致相同,
有的不是,
你到泰國去看,到中國大陸去看,
有少許的人,他的全身都是毛,
你知道嗎?
全身都是毛。
這個就是DNA恢復到幾百萬年前人類的人猿,
所以,他手一拉出來,
哪這麼好看!
全身都是長毛,
包括這個‥‥‥
我們有一天在電視上看到,
這個毛,
包括這個臉、額頭,全身都是毛髮,
這個叫做還猿,
DNA一不小心配到染色體了,
恢復到原始狀態。
所以,人類以前全身都是毛,
同時脊椎還沒辦法直立,
脊椎還沒有辦法直立。
後來慢慢慢慢‥‥‥
為了要吃東西,
慢慢的演化,慢慢的演變,
脊椎開始直立,
開始要跑給動物追,
老虎、獅子要殺我們、要吃我們,
我們要跑給牠追了;
我們要摘更高的水果。
對不對?
人類幾百萬年前開始吃肉,
吃肉以後,這個腦部需要大量的蛋白質,
蛋白質。
人類跟猩猩的DNA99%是一樣的,
後來因為人類發明了武器,
變成一個狩獵者,
變成可以吃到其他的肉類,
所以,腦容量增大,
腦容量增大,
就是腦部所需要的蛋白質、養分,
發育比猿猴、猴子、其他的動物更大。
所以,人類的智慧慢慢的開通,
開通,
開通。
是不是?
這個就是演變到人類,
一直這樣子演變。
回歸到以前,
沒有人類,在海中只是一條蟲,
人類以前在大海,最怕的就是小卷、魷魚,
有鬚鬚的,
我是看 Discovery 科學的,
所以,以前人類是怕魷魚的、怕小卷的,
現在我們把牠吃了!
所以,人類在大海裡面,
本來人類是很脆弱的,
慢慢慢慢發展成四肢。
所以,人類以前還是有尾巴的,
你摸摸你的屁股後面那個地方,
尾椎,
是有尾巴的,有尾巴的,
慢慢的退化‥‥‥
收起來了,
收起來了。
好了!
講一點科學,
讓你知道,當一個法師還是很不簡單!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1-7-27 20:33
本帖最後由 乘璦 於 2011-7-27 21:23 編輯
回復 乘璦 的帖子
好!底下,如是,「交」互不斷的「妄」心與妄境迭相「發生」,更「遞相為」萬化發生之「種」子,「以是因緣」而令「世界相續」不斷。好!我們就生長在地球,目前發現有人類的,到目前為止,只有地球,其他星球目前沒有找到,什麼外太空、ET統統沒找到,一個星球都沒有,到目前為止!你知道投胎成人有多困難;你知道投胎成人,又能聽到正法有多困難,你就可想而知!
5.眾生相續「復次富樓那,明妄非他,覺明為咎。所妄既立,明理不踰;以是因緣聽不出聲,見不超色。色、香、味、觸六妄成就,由是分開見、覺、聞、知。」看811頁,中間,義貫「復次富樓那」,欲「明」了眾生所起之「妄」因,並「非他」物,乃是妄「覺」真覺遺失了,變成妄覺,妄覺自己有「明」之能,要顯現能,結果是妄能。此即「為」其「咎」之所在。就是頭上安頭,本能,如來藏性發揮不出來,所發揮出來的,都是意識心。能明及「所」明二「妄既」已成「立」,為什麼?能明就是妄心,所明就是妄境,不知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也不知道你今天所用的,都是妄心,是生死的心,都不知道,從來不覺悟。其所「明」之「理」體並「不」能超「踰」業相之範疇;你業力卡住了!「以是因緣」能聞之性所「聽」聞者便「不出聲」塵之限,能見之性所「見」者即「不超色」塵之局。於是乎,「色」、聲、「香、味、觸」、法「六」種所妄明之「妄」塵皆各「成就」其各自之畛域,
這個念畛 ㄓㄣˇ
ㄓㄣˇ 三聲畛,
ㄓㄣˇ
ㄓㄣ要彎三個,不是彎二個彎,ㄣㄣ
知道嗎?要彎三個,ㄣㄣ
我教美國人,教了老半天,他每次都念:ㄥ ㄥ這美國人沒辦法!
我教美國人說:一座山、一條魚、一個人,這個不可以亂用的。
他老是不會用,老美每次都用錯,說:一條山、一座人!
我說:不是這樣子啦!
他說:Oh!Chinese is very difficult.中文好難好難!
我說:以後你中間那個字不要念,
你手指山就講:一山;
看到:一人;
一杯;
一鐘,
一個鐘,一座鐘,他那個不會用,一束花,他中間那個字就是不會用,不會用,沒辦法!
中國的文學還是很了不起的!
「畛域」就是界限的意思。
互不相通,「由是」將一精明之體「分開」為「見、見就是眼;覺、就是身;聞、就是耳;知」、就是意;舌就是嚐,嚐、就是舌;嗅就是鼻。之六用,見、覺、聞、知、嚐、嗅,就是眼、身、耳、意、舌、鼻,他只是把它簡化成見、覺、聞、知,用四個來代替六用。是為由一精明分隔成六和合之原由。本來同一顆心嘛!
諸位看底下,「同業相纏,合離成化。見明色發,明見想成。異見成憎,同想成愛,流愛為種,納想為胎。交遘發生,吸引同業,故有因緣生羯羅藍、羯羅藍就是七天,受胎七天叫做羯羅藍。遏蒲曇就是十四天,二七,初七叫做羯羅藍;二七,二七就是十四天,叫做遏蒲曇。等。胎、卵、溼、化,隨其所應。卵惟想生,胎因情有,溼以合感,化以離應。情、想、合、離更相變易。所有受業,逐其飛沈,以是因緣,眾生相續。」
翻過來,814頁,義貫
卵生與胎生類之眾生以「同業」而互「相纏」縛,而溼生與化生類之眾生則以「合、離」而「成」其變化」。中陰身於有緣父母處「見」到一點微「明」之「色」相「發」出,由於此「明」而「見」妄境,其欲「想」便「成」。此中陰身若與父母為有互「異」之「見」則「成憎」恚,所以,有的人,從小就把父母親氣得半死,就是來報復的。而為怨親之種;生了一個兒子、女兒,從頭到尾把他的財產花光光!所以,父子成仇,有時候,母女變成仇恨。若與父母為「同想」則「成愛」,而為互愛之眷屬之種。就變成來報恩的。
「流」注此「愛」意「為種,納」受此愛「想為胎」之親因,以父母肉體「交遘」之「發生」為助緣,因而「吸引」過去有共「同業」緣之中陰身入胎,「故有因緣」而「生羯羅藍、就是初七。遏蒲曇等」就是二七。五胎位之相。五胎位就是把胎位裡面分成五大個階段,這《大寶積經》講得更清楚,以後講到這一段,再好好的談。是故「胎、卵、溼、化」皆各「隨其」業感「所應」:「卵」生之眾生「惟」由亂思之「想」而「生,胎」生之有情「因」親愛迷戀之「情」而「有,所以,愈執著、愈貪愛,愈沒有辦法出三界。溼」生之有情「以」與外境暖溼之氣分和「合」而「感」生,「化」生之眾生「以」喜新厭舊、「離」此託彼相「應」而生。此中,於累劫之中,眾生之「情、想、合、離」的狀態「更相變易」,並非一定。四生「所有受業」報之眾生,皆隨「逐其」善惡業感,或「飛」或「沈,以是因緣,眾生相續」而生滅不斷。
6.業果相續
經文,「富樓那,想愛、同結,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生不斷。是等則以欲貪為本。貪愛同滋,貪不能止,則諸世間卵、化、溼、胎、隨力強弱遞相吞食,是等則以殺貪為本。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相噉,惡業俱生,窮未來際。是等則以盜貪為本。」
這一段很簡單,看816頁中間,詮論
816頁中間,詮論,
這一節為開示眾生生死之根本,由於三種貪:淫貪(欲貪)、淫貪。殺貪、為了吃牠。及盜貪。以此三種貪,眾生於六道中來往生死不斷。
經文,「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除非如來出世。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
汝愛我心就是男孩子‥‥‥女孩子欣賞男孩子那一顆心。我憐汝色,男孩子愛女孩子的美色。汝愛我心就是女對男;我憐汝色是男對女。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所以,夫妻結婚以後,生了兒女以後,要叫他分離,那有如刀在割的痛!是不是?有如刀在割!譬如說:一對父母把孩子養大了,突然聽到這小孩子在國中、國二裡面,打籃球不小心摔死了,你看,他的父母親到運動場上,去看到那個屍體,你說,他怎麼哭呢?你可以知道,兒女是父母親身上的一塊肉,你可以了解,那一種束縛的力量有多大!是不是?所以,佛法既現實又超越,既超越又現實。
底下說:惟殺、盜、淫三為根本,以是因緣,業果相續。富樓那,如是三種顛倒相續,就是世界相續、眾生相續、業果相續,這三種顛倒相續,皆是覺明,明了知性,因了發相,從妄見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因此虛妄,終而復始。」
翻過來,818頁,義貫
有時「汝負我命」而還我命,有時則我欠你債故「我還汝債」,「以是」相報「因緣」,雖「經百千劫」,仍「常在生死」輪迴之中。有時「汝愛我心」,有時「我憐汝色」,「以是」愛憐「因緣」,縱「經百千劫」,亦「常在」愛欲「纏縛」之中,而不得脫。是故眾生「惟」以「殺、盜、淫三」種貪習種子「為」其生死之「根本,以是」種子為「因」,現行之業為「緣」,因緣相資,致令「業果相續」不斷。「富樓那,如是」世界、眾生、業果「三種顛倒相續」不斷,「皆是」於真「覺」而起妄「明」,就是知見立知,如來藏性加一個知,簡單講:用現在你聽得懂的,就是加一層意識觀念,就是加一層觀念,在緣起緣滅畢竟空,變成一種觀念。我們就是卡在一個觀念,而且死執不放!此妄「明」之無明妄有「了知」之「性,因」此妄「了」之無明而引「發」業、轉、現之三「相」,我們剛剛已經解釋了。復「從」此三細之妄相就愈來愈粗了。「妄見」有六粗境「生」,因而起「山河大地,諸有為相」,執著不放。生住異滅「次第遷流,生住異滅,物有生住異滅、成住壞空;人有生老病死;天有春夏秋冬,統統在描述無常。這個生,一下子就住,又異,「異」就是變化,到最後又滅,生住異滅‥‥‥次第遷流,因此」種種「虛妄」之相得「終而復始」,相續不斷。多可怕啊!我們能夠聽到佛法,多麼的幸運啊!翻過來,翻回來目次,好!目次我們已經講了,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世界相續;眾生相續;業果相續。
第7﹒叫做富樓那執因疑果,因就是已經成佛了,果就是:那麼,未來成佛,會不會再繼續輪迴呢?未來會不會又突然產生山河大地呢?這個叫做執因,已經成佛了,那麼,將來是不是還會突然冒出山河大地?成佛以後,這個佛會不會繼續輪迴呢?所以,綜合言之,什麼叫做世界相續、眾生相續、業果相續呢?就是整個宇宙與眾生就是四個字:業力之網,我們全部被業力網住了!就像大海,我們去捕魚的時候,捕魚,這個網子一撒下去,一個都跑不掉,一個都跑不掉!所以,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不要再造這個新殃。
好了!我們休息一下,等一下我們來開示三如來藏。
*******中間休息*******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1-7-27 20:33
本帖最後由 乘璦 於 2011-7-27 21:29 編輯
目次第〈10〉頁,
第三節,開示三如來藏,因為《楞嚴經》這個如來藏思想,是大乘佛教後期的思想,有的人翻譯成涅槃,也可以;佛性、實相,這個都可以;而《楞嚴經》用「如來藏」來形容,從三個角度來講這個佛性,也可以稱為如來藏。
1.空如來藏,站在畢竟空的角度,一切皆非,「非」就是否定,說似一物即不中,這禪宗講的,你講什麼統統不對!空如來藏,站在性空的角度講,說:佛性是什麼?是長的、是短的?是青黃赤白、是黑的、是綠的?是方形的、是圓形的?統統不對!說似一物即不中,叫做空如來藏,一切皆非,「非」就是否定。
不空如來藏,站在緣起的角度,一切皆即,就是肯定,「即」就是肯定。什麼是佛性?眼見就是佛性;耳聞就是佛性,眼、耳、鼻、舌、身,沒有一處不是佛性的展現;山河大地,統統是佛性的展現。所以,一切皆即就是當下,不離當下,一切皆即就是活在當下,見一切相,如如不動,就是佛性,不離緣起,不壞緣起,不壞因果事相,叫做不空如來藏。
一切皆即,就是當下,講空,就一切皆非;講不空,就一切皆即,就是肯定它。所以,佛法是既肯定又否定,同時超越肯定跟否定,因為這個還是名詞,也是頭上安頭。空不空如來藏就是所謂實相,實相無相無不相。空不空就是不可思議,絕對的意思,講也不對,不講也不對,講空,也是偏空;講不空,還是偏有。所以,來一個空不空如來藏,看看你能不能進入不可思議的如來藏性?所以,底下,皆非皆即,離非離即。是不是?皆非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統統非,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如夢幻泡影的,空無自性,叫做皆非。也統統是,站在緣起的角度,不離當下,不離緣起。皆非皆即,同時要離非離即,安一個非,安一個否定,也讓清淨自性,如來藏性不增不減;加一個肯定,如來藏性也是不增不減,不增不減,哪裡可以給你否定,或者是肯定呢?怎麼可以讓你頭上安頭呢?所以,離非離即,連這個否定跟肯定統統要放下,本來無一物,怎麼肯定它呢?你怎麼否定它呢?叫做空不空如來藏。
第四節,諸妄之因,
1.又起疑惑:
寶覺妙明,何因起妄呢?為什麼會起妄呢?
2.有因就非妄,妄即無因,(無因故妄)
你找到了原因,就不是妄,因為妄,為什麼會妄呢?妄心呢?就是因為無因。
諸位!這個無因,跟外道的無因大不相同,外道的無因是窮追猛找,可是,找不著,所以,立一個無因,沒有什麼原因,突然出現,沒有任何原因。佛教講的無因,是追及到無始無明那一念,喔!原來它是妄動。如果你找到了因,那就不叫做妄了,找到因,就是找到如來藏性了,這個叫做雙鉤論法, 妄一找到,真就顯現了,鉤住了,真被妄鉤住了,妄發現了,真就顯了;真沒有顯,是因為妄鉤住了。所以,我們要了解,找不到原因,故妄。那麼,找到唯一的原因就是什麼?就是微細的妄念開始變成粗的境界,執著,所以,無因故妄。
所以,佛教講的這個無因,是無始無明,無量劫,最初的那一剎那無明的動力,妄就是因,妄就是因,因就是妄,無因,所以故妄。無因故妄。為什麼緣故你迷了?迷了路呢?就是不知道路嘛,沒什麼原因。你在高雄市跑來跑去,你為什麼迷路呢?就是因為不知道路嘛;等你找到文殊講堂了,就不迷了嘛!是不是?迷有什麼原因呢?沒有原因,對不對?就是因為迷嘛!這樣聽得懂嗎?懂!大家都點頭了。
第3.頓歇即菩提,頓悟放下那一念就是菩提。
這裡有一句話很重要的:哪一個人最接近佛呢?看誰對放下的功夫下死功夫,肯放下,還不必下課,你就接近佛百千萬劫放不下,統統見不到佛。記得!碰到什麼事情,不要一直重複,煩惱不要一直起來,對於眾生的錯誤,不須要太在意,他有自己的因果,我們今天所要做的功夫,就是降伏自我,頓歇即菩提,歇即是菩提,放下,而且要徹底放下,這個功夫、這一招,能在平常活得快樂。
放下就是:我對生滅無常的世間,徹底沒有意見,那麼,你可以自由發揮,像師父就是這樣子,徒弟開車出去外面密宗上師灌頂,我知道,沒關係!你高興就好,你儘量去灌,不要醉,怎麼加持都沒關係,你喜歡嘛,你受益就好。回來只要好好的按照我的五堂課誦,我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為什麼?
重要的是我自己的生死嘛,徒弟年輕,會好奇嘛!他如果是師父,師父這一招就是無招,無招,沒有任何的招。師父這一招就是放下,放下;做徒弟的招數就很多,想要找出什麼東西,‥‥‥是不是啊?
以前有一個徒弟很好笑,要去外面參,參‥‥‥
跑到一個道場,那個道場的上人問他說:你親近哪個上人啊?他說:我親近慧律法師,我希望出來參一參。
他說:你頭殼壞掉!我們這裡統統聽慧律法師的!拿一堆給他看:我們統統看慧律法師的,你還來參啊?回去,回去,回去!他不回來,人各有志,不可強也。是不是?
每一個人都有他的意向、志向,有緣,我們師徒之間相處愉快;沒有緣就勉強不得,勉強會造成遺憾。知道嗎?是這樣子的。
所以,當我建這個講堂的時候,我就作最壞的打算,因為我建講堂好,只有一個,只有一個喔,找了那個已經往生的大甲吳居士來,準備做什麼?準備晚上送急診用的,睡在我的門外、外面,找一個吳居士,怕半夜送急診。自己一個,講堂只剩下一個,就這樣子。所以,有緣,我們來相會,為了佛教,為了常住,我們團結合作;實在沒有緣,我們互相尊重,你走你的路,你走你的陽關道、八線道,我走我的獨木橋,現在都是八線道了,你走你的獨木橋,我走我的八線道,各人走各人的;但是,如果有緣,那就團結合作。
所以,徒弟去哪裡打佛七啊、去哪裡打禪七啊、去灌頂啊,我統統沒有意見,因為我早就徹底解脫自己了,有看當作沒看到,你高興就好!是不是?沒有什麼關係!對不對?所以,你看,我這個上人度量有多大,你要學什麼宗的,沒有關係,你只要遵守五堂課誦、結夏安居、半月半月誦戒,我沒有什麼特殊意見。是不是啊?我綁不住你的手跟腳啊!底下,頓歇即是菩提。
第五節,阿難起疑,
1.未解佛語而執因緣,因緣是二乘人修的,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那是佛不得已的講法;現在《楞嚴經》要進入最無上的菩提大法,連因緣都要放下。
2.三狂緣斷,即菩提心,
好!把筆放下來,看我這裡,二種人佛都有辦法;二種人佛沒有辦法,
第一個,善良的人,佛有辦法能度他,善良的人。
第二、惡的人,佛有辦法示現神通降伏他,這二種人,佛都有辦法。
其中二種人,佛沒辦法,
一、沒有緣的眾生,佛沒辦法,無緣的眾生,佛一點辦法都沒有。
第二、精神病的,佛沒有辦法,佛在世有一個叫做演若達多,他就是精神病,你看,跟佛同一個世紀喔,同時的人喔,他神經發狂,在《楞嚴經》後面有講到,叫做演若達多。
這個演若達多,佛就舉這個例子,狂心若歇,歇即菩提,這個演若達多,早上起來照鏡子,照鏡子,在鏡子裡面看到自己的臉,看到自己的臉,應該很高興,他起瞋恨心,他說:我自己為什麼看不到自己的臉?我這個頭為什麼看不到自己的臉?精神病才會這樣,誰這個頭有辦法看到自己的臉?當然要照鏡子,才看得到自己的臉嘛!對不對?他就狂奔,他說:我的頭跑到哪裡去了呢?我的頭跑到哪裡去了呢?就一直跑‥‥‥到街道上去,這個精神病的演若達多就問人家說:喂!你有沒有看到我的頭?為什麼我看不到自己的臉?後來碰到一個正常人,正常人就說:你的頭就在這裡啊,也沒有丟掉啊!喔!我的頭是在我的這裡啊?沒有丟掉啊?狂心若歇,歇即是菩提。
佛就問弟子們說:演若達多狂怖奔走,有什麼理由?沒有理由,因為他精神病,他精神病。
我們現在就是精神病,想要求法,一直奔跑,一直跑,不懂得歇即是菩提,想要求,奔走,參訪善知識,奔走,求道,狂奔,懂得一點少許的佛法,可是,還是找不到清淨自性。所以,這個發狂的因,有什麼因?因為他精神病,結果妄走,虛妄的精神病,支持他一直狂奔,佛陀說:狂奔有什麼理由?沒有理由,因為他妄,認妄為真。是不是?後來找到頭,你不能說他有失去頭,他頭本來就沒有失啊!我們今天找到了清淨自性,也是這樣子,我們的清淨自性,從來就沒有失去,是因為你狂奔,趣流奔逸,你這個財色名食睡、貪瞋癡慢疑,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嫉妒、排擠,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你什麼時候歇即是菩提?沒有!當你歇下來的時候,找到了如來藏性,你能說:我多了一個如來藏性嗎?如來藏性從來不失,是因為你狂奔,你往外一直奔走,一直忙碌,一直貪著外境、執著外境。是不是?所以,當你發現你的如來藏性,其實,它本來就存在,只是沒有經過明眼人的指點,明眼人。因為沒有經過明眼人的指點,所以,你不曉得你的如來藏性就是在這兒,歇即是菩提嘛,發現,大悟了!
所以,禪宗裡面,一念大悟,恍然大悟:哇!原來我就是佛!從來就沒有失;從來就沒有增;從來就沒有減;從來就沒有來,也沒有去。是不是啊?也不是常,也不是無常,如如不動,本來就是在那個地方,只是問題你沒發現它,這問題在這個地方。
所以,底下,2﹒三狂緣斷,好!把筆拿起來,
三狂就是:
一、狂走;
二、執因緣、著因緣法;
三、外道自然。
因緣是二乘人修的;狂走就是例如演若達多,精神病的,佛對精神病的,一點辦法都沒有。第一,叫做狂走,發狂而走,就是演若達多一直跑,向人問:我的頭在哪裡?你有沒有看到我的頭?為什麼我看不到自己的臉?第一個叫做狂走;第二個就是二乘人修的因緣;第三,就是外道所修的自然,萬法都是自然。三狂緣斷,放下外道的自然;放下二乘所修的因緣法,用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性修;同時不要像演若達多這樣狂奔、狂走要找頭,要找頭就是頭上安頭,頭早就在你的身上了,哪裡有失去呢?所以,三狂緣斷,即菩提心,
3﹒因緣自然皆是戲論,二乘人所修的就是因緣法,在《楞嚴經》裡面,是講究竟菩提的,連因緣都要放下;
自然則是外道。那麼,二乘的因緣、外道的自然,都是戲論。
諸位!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在這裡也要放下,好!
如果你不懂,我現在舉個例子,譬如說:這是一杯水,這一杯奶粉,奶粉,這是水,泡下去,攪拌,一杯牛奶。水加奶粉,你說這個是因緣,說得通。是不是?世尊就告訴你:那心怎麼合呢?心,我們的心怎麼合呢?跟這個奶粉合起來呢?你講因緣嘛,我們的心,怎麼跟這個因緣合起來?水加牛奶,你說和合,有東西可以合啊;心呢?怎麼合?你心難道跟牛奶泡在一起嗎?沒有!心當然沒有跟奶粉泡在一起,心是獨立的啊!所以,心性本來就不和合,講因緣和合,是為了破外道斷滅見,破這個自然的外道,所以,佛講因緣法,這個還是屬於善巧方便,不是究竟菩提之論;究竟菩提沒有和合,非因非緣非果,究竟畢竟空。
底下,
第4.斥離戲論,勤修無漏。
第四章,捐捨小乘,入佛知見,
第一節,初心行者之二決定義,
1﹒初心之第一決定義──這很重要的!
A﹒決定以不生不滅的心求佛果,才能成佛。
意思就是:記得!一個修行人,不要作太多的情緒變化,要如如不動,不取於相,那個如如不動,就是真如不生滅心,這樣才能夠成佛。
今天如果碰到了心情好了,多念一點佛;明天心情不好了,就少念一點佛,這樣子修行,要百千萬劫都不能成佛,這個叫做情緒變化,生滅意識心,用這個生滅意識心,永遠不能成佛。要以寬恕眾生的心,要懂得退讓,不跟眾生計較、比較。所以,決定以不生滅心,來求這個佛果。
B﹒決了五濁生因,伏還無生滅性,五濁就是劫濁、見濁、眾生濁、煩惱濁、命濁。
伏還無生滅性,你一定要降伏它,讓它心性如如不動。
諸位!這個很困難,古德講:要讓一個人沒有妄念,就如同在牛角上端,要放一顆芝麻或者是綠豆、豆,這麼困難!眾生要降伏自我,讓他自己沒有妄念,這個功夫有多困難呢?就像一隻牛角,牛角尖尖的,上面要放一顆綠豆,咚!放了,掉下來,放了,咚!掉下來‥‥‥眾生,他就是這樣子,他知道要修行,可是,你要叫他降伏自我,不起妄,困難到極點!他二六時中,都在起這個妄心、著這個妄境,這個有多困難!
諸位!隨便用一個財、色、名、食、睡,哪一關你能夠看得開?睡眠少一點行嗎?不行!那你夫妻結婚,欲望少一點行嗎?也不行!財呢?沒有錢怎麼過日子呢?不貪,行不行?
諸位啊!所以,修行,你看很簡單,很難,非常難!所以,看到這個人很不舒服,從以前看到這個,就是很不喜歡看到的人,我能不能如如不動,也是這樣子喜歡的,不受影響的看他呢?難!對不對?一看:哎呀!就刺眼!台語叫做〝氣岔〞,一看就不舒服,莫名其妙就是不舒服。我跟他講:你去跟他講啊,講一下!師父!我不要講,您自己去講,您叫我去跳愛河,我要去跳;您叫我去跟他講,我不要!嚴重喔!難喔!這個實在是很困難!所以,要恢復到這個不生不滅的真如自性,真的不是簡單。所以,大家就好好多多念念佛,能降伏多少算多少,臨命終,大家去極樂世界。
2﹒初心之第二決定義──決定捐棄諸有為相,要放下諸有為相,諸位!你把手指拿起來指指看,記得!你所指出來的,只要生滅的,佛陀講:捐棄諸有為相,只要是生滅的有為相,統統要放下,來!指指看,指指看哪裡?護法像,生滅的。是不是?花,生滅的;蠟燭,這個也會有生滅的。是不是?木瓜,生滅的;看看,口袋裡面的金錢、支票,也是生滅的,是不是啊?生滅的,不過是很好用!是不是?好了!用手指頭指指看,從天指到地,你看哪一樣?沒有一樣,不放、你放不下,苦了自己。是不是?用手指指指看,哪一樣不是生滅無常法?統統要放下!
第二節;快九點半了,沒辦法了!好!明天把下冊帶來,因為再講下去九點半了。
出處: 楞嚴經-3 (國語) - 慧律法師佛學講座‧影音專集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amitabha1117/3340847#ixzz1TETaSjs6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