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华严经行愿品吉祥云比丘章(第二集)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1-3-6 08:55
標題: 华严经行愿品吉祥云比丘章(第二集)
敬摘自《净公上人开示集12大方广佛华严经》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华严经行愿品吉祥云比丘章  (第二集)  1997/3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3-0002



  请掀开经本,第二面第六行。请看经文:

  【尔时善财童子渐次南行,往胜乐国,登妙峰山。於其山上,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周遍求觅。经于七日,竟不能见。由为勤求善知识故,捐舍身命,无饥渴想,正念观察,心安无退。】

  这个是一小段。『尔时』是指善财童子,初到吉祥云比丘道场的时候。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第一段是:

  【依教趣求】

  通常这个状况之下,文里头有念前面一位善知识的教导、教诲。然后这是:

  【趣求后友】

  在这个地方,经文里面缺少这一小段,只有『趣求后友』,没有

  【念前友教】

  没有这段文字。大师他的意思以为说:

  【今略无初义。或前未入位,故不说耳。】

  这个说法也很有道理。就像读书一样,他并没有学位。像我们现在念书,中学没有学位,到大学才有学位。在文殊菩萨这一会,十信这一会里面没有学位,到住他才有位,才有学位。所以就没有说了。那么往后经文,大概都有这个意思。可是我们在经上看到的,都是说『善财童子渐次南行』,这个意思要明了。说「渐次南行」,经文总显,这个注解里面,各位可以看,

  【总显加行】

  南是代表光明,前面跟诸位说过了。那么依照文殊菩萨的指示,到达胜乐国。这个胜乐国也不是真有这么一个地方,全是表法的。《华严》里面,表法的意思非常之多,很深、很广!这个一定要细心去体会。胜是殊胜,乐是快乐;意思就是说,初住位比十信菩萨快乐要殊胜太多。所以把它称之为殊胜国,意思是这样的。

  『登妙峰山』,那个山也是表法的。不一定真有这个山。山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它表现的寂静不动。意思是说,修学的人契入这个境界,六根接触外面六尘,他能够「如如不动」。他心定就像山一样,像山岳一样,取这个意思。第二个意思—山高。在山顶上,登高望远。很远的地方,你都能够看的到。表示证得初住位,他的智慧开了;前面说,自性智慧开了。所以对於万事万物,他的观察比十住菩萨要殊胜太多。所以用山来作比喻。都是比喻初住菩萨定慧的功德,超过十信位的菩萨。十信没有地位,原因是信位常常有退转,进进退退。入初住就不退了。

  我们净宗里面讲的三不退;实在说,圆教初住菩萨这三种不退,他都证得了。不仅仅是位不退,我们在前面交代的,位不退是个比喻。实际上,他行不退、念不退。这个念是念念流入萨婆若海。虽然证得三不退,并没有圆满。这个意思,诸位一定要懂得,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什么人证得圆满的三不退?一般的讲法,是法云地的菩萨—十地,第十地的菩萨,三大阿僧只劫修满了,他才叫圆。九地往十地不圆,还欠一分。所以圆证三不退,这是净土。净土往生,那怕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都是圆证三不退。所以你才知道,《华严经》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比不上往生净土的人。这个一定要知道,才显示出净土是无比的殊胜。要是明白这些道理,明了这些事实真相。说实在的话,他什么都放下了。一天到晚,一句阿弥陀佛就够了,何必还要搞这么罗哩罗嗦,这么大部的《华严经》,净土真的是无比殊胜。你不读《华严》,不知道念佛的殊胜;读了《华严》之后,才知道念佛的殊胜。

  那么善财到这个山上,到妙峰山,到处去找善友,找吉祥云比丘。他找了七天,都没找到。虽然七天没有遇到,他并不退心。『为求善知识故,捐舍身命,无饥渴想。』。这三句是教给我们求学的态度,应当要这样的态度来求学。『正念观察,心安无退。』。我们看清凉大师的解释,从第三面看起,大家翻过来,从第三面看:

  【见心陟位,故曰登山。】

  『登山』它表的意思,不是真的叫你去爬山。『见心』,就是禅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禅宗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见性就是成佛了。那么这个地方是初住菩萨,初住菩萨就成佛了。这是真佛不是假佛,见性就成佛了。《普门品》里面所说的,菩萨要到他方世界去教化众生,应以佛身而得度,他就现佛身而为说法。初住菩萨就有能力现佛身。诸位《无量寿经》念的很熟,《无量寿经》在第二品里面说到,菩萨弘愿度生,在种种示现当中,举了一个例子—八相成道。八相成道是什么人呢?圆教初住菩萨就有能力,就有资格示现八相成道。这是遇到有这个缘份,应以佛身而得度,他就示现八相成道。这个是『见行陟位』,用登山来作比喻。

  【智鉴位行,为遍观察。】

  他在山上,他要去寻找善知识,四面观察;这观察的意思,是他的智慧,智慧有照;这个见就是照的意思—照见。菩萨五十一个位次,从初发心到圆满成佛,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个就是遍观察的意思。

  【情怀得旨,名为寻求。】

  他寻求善知识,意思在这个地方。旨是宗旨,宗旨是性德;自性里面,本具的智慧德能。由此可知,佛法称为内学;内,就是向自性里面去寻求,不是叫你心外求法。心外求法,佛在大乘经里面,都称之为外道。所以外道并不是轻视人,也并不是骂人。外道是心外求法,这叫外道。跟内学有所区别,是这个意思。从初住以后,都是在心性里面求,绝对不会在境界里面求,不会的。接触境界,他能够从境界里面回头求自性。就是像楞严会上,观世音菩萨为我们所说的,他说他修行的方法,「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菩萨眼见色,耳闻声,六根都往外面境界攀缘,但是他用心,他见到外面,他能够回光返照,他能够回归自性,这就是人家了不起的功夫,他不向外面攀缘,他往内里面去观照。观音菩萨修行成就的,就是用这种方法—「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寻求『情怀得旨』,就是这个意思。

  【七觉助道,云经七日。】

  他经七日没有见到,这个七是表七觉支,在三十七道品里面。三十七道品总共分为七科,就是七大类,这是第六,第六就是七菩提分,第八是八圣道。这个地方,七天表七觉支;七觉支助道,所以说七天。

  【法无所得,为竟不见。】

  能不能见到?决定见不到。见到,那里是心性?心性没有迹象。见不到,那就真正见到了,你要是真有所见,你就错了。『法无所得』,这个叫不见。

  【要须忘怀,为绝诸想。】

  这下面都教给我们用功的方法。所以读《华严》非常非常困难,如果不懂得这里面的含义,所谓说是弦外之音,你看《华严经》像看小说一样,看故事一样,以为善财童子真的去爬山,找这个善知识去了。那里晓得,它字字句句里头,含这么多的意思在里头,你怎么会晓得?所以《华严》难就难在这个地方,真的是「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你都会把它的意思解错了,随著自己妄想去想这个经文,那个全错了。

  【寂不失照,为正观察。】

  这个很重要,我们现在凡夫就做不到。我们有寂,就没有照;有照,就没有寂,寂照同时,很少人能做到。寂是什么?寂是心清净。照是一切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寂照要同时,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圆初住以上菩萨的境界,他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就是寂照同时。他看的清清楚楚,心里头如如不动,如如不动是寂,清清楚楚是照,这就是讲定慧等持。寂是定,照是慧,定慧同时,这才是诸佛菩萨的用心。

  【希离轻毛,心安不动。】

  『轻毛』在此地是比喻。『离』是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你的心才安,你才不动。不动,寂照才能够现前。「轻毛」是比喻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值得牵挂,不值得留恋,不值得执著,一切要放下。放下,你的心才安,你才能证得心安不动的境界。这个时候,真心就现前了。清凉大师为我们说明,这一段经文里面的含义。所以是意在言外,这个是佛法的难处,特别是大乘经。如果依文解义,那就错了。古人常讲:「依文解义,三世佛冤。」三世佛都喊冤枉,佛不是这个意思,你全解错了。

  底下这一段,大师特别给我们说明,解释经典的原则。

  【然先德释经,通有四例。】

  『先德』是前辈、古人解释经典,通常有四个例子,也就是有四个原则:

  【一随相消文。二以教拣别。三本迹融会。四观心虚求。一文一义,罔不皆尔。】

  一文是一个字,每一字每一句,都用这四种方法来解释。我们凡夫通常只有前头一种,『随相消文』,后头就没有了,「随相消文」就是随文解义。这个好讲、很浅,这样说大家都很懂,都没有问题。那么这四个原则在解释经文,运用的很活泼,并不是很呆板的。要看这个经文的义趣,有些经文很浅,并没有很深的意思,它不是句句都有深义。所以这文字里头有宾、有主。主要里面,含义很深;宾是培衬的,那个就比较浅。所以运用这些原则,就有取、有舍。

  【今通用之,随便取舍。宽文用初义。】

  这个『宽』就是解释文字,用第一个意思,宽解的意思。

  【义含用第二。】

  它这里面含的有很深的意思。那么要教来拣别,教里头有理、行、果,佛的教相有四种—教、理、行、果。教是言语文字,言语文字里面,它讲的有道理、有理论,除了理论之外,还有修行的方法。依照这个方法修行,能够提升自己的境界,那就是证果。那么就用这种方法来说明,这是它里头有意义的。

  【意滥用第三。】

  这个『滥』是说多,它的意思很多、很广,那就用第三,用『本迹融会』。像这个在《法华经》里头最多了,它一字一句里头,不只一个意思,含很多意思,那要用第三个原则。第四个意义:

  【似滥师心】。

  第四个意思。第四个原则我们不能学。为什么呢?我们要学,决定出毛病,一定会把这个经讲错。实实在在说,我们今天讲经能够用到前面两条,就算相当不错了,你就是个好手了。后面这两条,如果自己没有证入境界,你决定做不到。特别是末后一条,末后一条就类似我们现在所讲的发挥议论。发挥议论是什么?是你自己的意见,你自己独到的见解。你这个见解是不是佛的意思?还是你自己的意思?如果是佛的意思,没错!你讲经没讲错。如果是你自己的意思,那你就讲经讲错了,那就要负因果责任。

  『似滥师心』,是超过师法之心。这个只有大菩萨们他们才能做到,像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他里面有很多发挥,他所发挥的确实是佛的意思,没错!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那里面发挥的也很多。弥勒是等觉菩萨,他所讲的,的确是佛的意思,所以他那个注解称之为论。如果不是这样的地位,发挥议论都非常小心谨慎,惟恐违背了经义,违背了佛意,那个因果责任就背的太大了。

  【得此一门,非数他宝。】

  如果第四这一个意思,你能够得到,那就是你已经是明心见性。所以你的见解跟佛是很接近、很相似的,那你说的是自性《华严》,你讲的是自性《华严》,跟释迦牟尼佛讲的《华严》无二无别,那就是『非数他宝』。可是这个一定要见性才办的到。龙树是初地菩萨,这是佛在经上给他授记的;弥勒是等觉菩萨,当然没问题。这是我们自己要特别留意的,如果没有证得这个位次,我们的心还有妄想、分别、执著,那要学大菩萨这种行持,没有不造罪业的。下面说:

  【托事显法,经文甚多,轻此一门,解脱逾远。】

  这是告诉我们,对这部经要留意,这部经里面所说的一切事,里面都是讲的佛法,都是显示无上的妙法。经文的确很多,我们要注意。如果疏忽了,我们的利益功德就得不到,这个与解脱道,你就越来越远。如果你能够体会到,能够契入,的确这个经会带给你法喜充满。

  【故下释友依正等法,多用此门。若约事相,相多易了。】

  所以清凉大师注解这部经,偏重在这一方面。如果像这个经文里面的这些事相,大家一看就明了,不需要解释。好!我们再看下面经文:

  【过七日已,见彼比丘在别山上,徐步经行。】

  过了七天,他见到了,善财童子见到善知识了。见到善知识不在这个山上,在另外一个山头上,看到他在那边徐步经行;徐步是散步,慢慢的走。像我们念佛的时候绕佛,绕佛就是『徐步经行』。实在讲,他真的是在念佛。经文看起来很好懂,我们看看清凉大师注解越看越不懂,越看越难了。这注解里头才真有味道。请看这一段的注解。这是六大段里面的第二段,第二段是:

  【见敬谘问。】

  第二段有三桩事情,过七日以下,这一段文是『见敬谘问』。这里面又分为三个小段。

  【初见。次敬。】

  第二段是敬,第三段就是他要提出他的问题了。

  【下多例此。】

  往下善友大多数段落都是这么分的,现在讲第一段。他过七天。

  【离七觉相】

  『七觉』我们在这里简单说一说,老同修应当都很熟悉,三十七道品里面的七觉支。第一个是择法,择是选择,选择法门,要选择适合自己根性的,适合自己程度的,适合自己生活环境的,你选择这样法门来修学,你就觉得很容易。如果选择的法门,跟自己的程度不合,跟自己的生活有妨碍,你修学起来就很困难,就不容易。所以第一个是择法。第二个要精进,你选择之后,一门深入。精是精纯不杂,进是进而不退。第三喜觉支,就是法喜充满,你修学快乐,你不会感觉到,我学佛学的好苦!学的好苦,那你就错了!学佛的人,一定学的很快乐,这个就如法,功夫就得力。

  第三个轻安。轻安从那里看?从你的精神,从你的体力,你一定会得到这个好处。这就是现代一般人所讲的改变体质。学佛功夫得力的话,容貌改变,体质还会改变。这是一般看相算命都晓得相随心转,他心清净,一天比一天清净,烦恼轻了,烦恼少了。烦恼多,这个人显的笨重、拙重、笨拙,样样都看的很笨重,心里面好像很大的压力,很大的负担,身体也是如此,行动都很笨拙。如果功夫得力的话,心里面烦恼少,烦恼少、忧虑少、妄念少,他心也清净。这个时候,心清净,身也轻,走路轻飘飘的,那不一样,确实不相同。所以说轻安,用现代的话来说—改变体质,改变容貌。容貌是相随心转,越来越清净,越来越慈悲。那么第五跟第六,这是功夫的问题。第五是念,第六是定。这个是讲功夫。第七是讲行舍,行舍就是放下。菩萨道可以说,从初发心一直到如来地,没有别的,就是要放下,要能够舍。这是七觉支,在此地我略说大意。

  「离七觉相」,这七觉他修不修?他修;虽修,已经不著修行的相。我们一般讲修而无修,无修而修。无修并不是他不修,他真修;虽修,他不著相。所以说,无修跟修是同时,没有先后,没有差别。它是同时圆满的。这个叫「离七觉相,为过七日。」过七日表这个意思。

  【忘所住位,方为得旨。】

  他现在是初住菩萨,如果自己觉得:「我现在是初住菩萨了。」你们想想,他有没有证得初住?没有证得,还是凡夫。为什么是凡夫呢?他还有分别,还有执著。证得这个位次了,把这个证得也忘掉,也就是说,这个分别、执著通通没有了。说他是初住菩萨,是别人说他的,他自己并不以为,他是初住菩萨。将来他证入初地菩萨,他自己也并不觉得他是初地菩萨。成了佛了,他也没有觉得他自己成佛了。他如果觉得他自己成佛了,跟诸位说,跟我们没有两样,还是有妄想、分别、执著。所以从这个以后,妄想、分别、执著是完全都舍离了,跟十法界里面不一样,十法界里面还有分别。

  【忘所住位】

  你的心才真正清净,这才叫得旨。这个旨是自性的功德,这才能现前。稍稍有一点分别、执著,性德就有了障碍,就不能现前。大乘菩萨修行,没有别的,就是修这个。那么我们读这个经,就觉得非常惭愧。我们见色、闻声,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是分别、执著;不但分别、执著,而且还那么严重,那一天才能成就?这个是我们一定要警觉到的。换一句话说,我们虽然做不到菩萨这个境界,至少也应该,可以不分别的,不要分别了;可以不执著的,就不要执著了。那些是可以不分别、不执著?别人的事。别人的事情,我们也分别、执著,你不叫冤枉了!我自己的事情分别、执著,还情有可原,别人跟我不相干,我也去搞分别、执著,那就大错特错了。先学著不管闲事,那是他们的事情,与我不相干,学著这个。慢慢让自己的心清净下来,定下来,这个对於我们修行,决定有帮助、有好处。下面说:

  【故见在别山。见即定慧双流。】

  定慧等持。

  【为经行徐步。】

  用『经行徐步』来形容它。下面跟我们说:

  【徐即是止,不住乱想。】

  这就是离分别、执著,离分别、执著,用徐步来比喻。

  【行即是观,不住静心。】

  如果你住静心,住清净的境界里面,那你又错了,变成阿罗汉、辟支佛,变成小乘。两边都不住,这是从此以后,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修行的基础。下面说:

  【若约事相,即正修习般舟三昧。】

  他修的什么?吉祥云比丘修的是什么?经的文字里面,我们没有看出来,我们看不出来。经过祖师给我们一讲解,我们明白了。他经行徐步,就是在修『般舟三昧』。什么叫「般舟三昧」?我们念佛人要知道!「般舟」是梵语,翻成中文的意思叫「佛立」。立是建立的立,「佛立」。这里面含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是佛的威力。实在讲,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之力,也是十方一切诸佛如来的威力,这通通加持你。第二是三昧力。三昧是你修法的这个力量。第三个是修行人自己的功德力,三种力量结合,这叫「般舟三昧」。这是四种三昧之一。

  经上说的很清楚,有《般舟三昧经》。修这种三昧的人,能够见到诸佛现前。可是修行那个仪轨很严格,它是以九十天为一期,就是为一个阶段,三个月九十天为一个阶段。这九十天当中,身常行,无休息。这是吉祥云比丘徐步常行。这九十天,你可不能躺著睡觉,你也不能坐下来休息,就是经行,徐步经行。九十天身常行,不休息。口呢?念阿弥陀佛。九十天念阿弥陀佛,不休息。心里头观想阿弥陀佛,心里想佛不休息,这是「般舟三昧」修行的方法,一期是九十天。

  古时候,有修「般舟三昧」的,现代人恐怕没有这个体力了。既使有机会,你这个身体支持不了,这是事实。由此可知,般舟是专门念阿弥陀佛,因为念阿弥陀佛,跟念十方一切诸佛的功德相等。般舟三昧它是以念阿弥陀佛为主,步步声声,心心念念,都系念在阿弥陀佛。《般舟三昧经》,古大德里头也有注解。注解里面也说,解释「般舟三昧」的意思。注解里面也翻作「常行道」。常行,他不断。他不躺下来,也不坐下来。可是注子里面,给我们提示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那就是它有七日。经上讲的,九十日为一期。七日,那就好办多了。七日,那就决定是照这个办的。

  这个七天,七天不睡觉恐怕很难办,九十天是办不到。人家跟我讲,他修「般舟三昧」,闭关「般舟三昧」,我不相信。你们大家很相信,很赞叹,我不相信。他跟我讲,我绝对不相信。不要说是九十天跟我讲不相信,七天跟我讲,我都不相信。为什么呢?修了之后,我看你没变样子,还是妄想一大堆,还是是非人我,不像!纵然你九十天真的是如法去修,可是你所修的时候,没有成绩,你的成绩单上得的是零分,那有什么用处?这个东西修了之后,真的,人的气质就改变了,那不一样!那我们懂得古德有七天的讲法,那就是看我们这一个时代众生的根性,实实在在做不到。我们的业障太重,没有这个精神,没有这个体力。

  那么既然可以讲七天,我们也可以浓缩一天,一天二十四小时,就不简单了。如果二十四小时能够这样做,非常难得!实在讲,怕都做不到。真的是一万人当中,难得有一、两个,你能够做二十四小时。二十四小时散步、念佛,心里面想佛,没有杂念,没有怀疑,没有夹杂,没有间断。二十四小时,就不容易!这是真正在修习「般舟三昧」。他们这些人没有问题了。他们这是明心见性的菩萨,无论做什么都无有疲厌,所以他们可以做得到。由此可知,佛给我们讲「般舟三昧」,是什么时候来修呢?等我们证到初住菩萨,那个时候你念佛,那就是「般舟三昧」的念佛了,那就不是普通的念佛。

  古来的祖师大德—行策大师,也是我们净土的祖师。我过去曾经想到一个念佛的方法—建念佛堂。很早我就有这个念头,念佛堂专门念佛,因为真正的同参道友,相当不容易!尤其现在道场住众不多,不像从前的丛林寺院,里面住的有几百出家人,乃至於一、两千出家人,那个事就好办,人多好办事。现在道场住众就很少,都住几个人,因此领众就相当困难。幸亏现代发明念佛机,这个好,这个念佛机实在发明的太好了。如果我们将念佛机重新录一个带子,现在这个念佛机的声音,里头含糊不清楚,阿弥陀佛四个字不清楚,而且引罄一定是敲在「陀」上。现在我们道场,大家都敲对了,阿弥「陀」佛,引罄敲在「陀」上,只敲一个引罄就可以了。

  我们能重新再录一个带子,再做一个新的念佛机,提供给念佛堂专用。那么念佛堂就不要发声领众,也不要人敲引罄了,那个声音,念佛机都有,就不用敲了,就可以省很多事。那么念佛的人,人多、人少都没关系,三、五个人念都行。我那时想是用念佛机,不必大家领众。那么来念佛堂,就不能说话,一切都放下,一心来念佛。而念佛堂分为三个区,当中在佛像这个区里头拜佛,两旁边止静。就是你念累了的时候,你可以到那边去坐著,坐著不要出声,心里头默念就可以了,就休息。另外有绕佛的、经行的。经行、绕佛的要出声念,绕佛的要出声,止静的不出声,拜佛的不能出声;拜佛出声伤身体,所以拜佛,心里头念佛就可以了。那么一个佛堂分三个区,你喜欢绕佛就绕佛,你喜欢拜佛就拜佛。拜累了,喜欢到旁边坐一下,你就坐一下,没有人管你。

  这个方法,我过去曾经讲过很多次,但是一直都没能实现。以后我看行策大师的《语录》,他后头也有这个方法,这是他在我之前,但是他没有念佛机。他跟我的想法是一样,他是把念佛人分作三班,每一班有四个出家人领众,敲法器领众。一班绕佛,两班止静。轮流,这一班念累了,止静的时候,第二班再去绕佛。他这样的时候,大家心地很清净,身体能够得到调适,能够持久,在念佛堂能够持久。他分三班,每一班有四个出家人,那么我们现在就是出家人人数不够,用念佛机。我这个方法想的,比他那个方法还方便,因为他那个要随著团体进退;我这个不随团体进退。你个人就在那坐,坐很久坐累了,需要动一动了,那你就绕佛,绕佛你就开口念;或者你先拜佛,你就到当中去拜佛。

  能够建立这么一个念佛堂,外面有护持的人,外面等於像佛七有护七的人,就是照顾你,照顾这些念佛人。你们需要茶水,他给你准备;你们需要吃东西,一份一份的也给你准备好。你要吃东西,肚子饿的时候,你可不要去招呼别人:「去吃饭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当中夹著一个「去吃饭了」,这就不好了。所以你觉得要去吃,你自己去吃,不要管别人。如果你有事情需要出去,你念完你也出去,不要跟任何人打招呼,你在念佛堂,心是永远清净的,这个念佛工夫真正得力了。所以我是早年想出这个方法,那么现在像美国达拉斯道场;我这一次到澳洲去,要把这个方法传给他们,因为他们那边的人不多,用念佛机的方法是可以做的。希望念佛都能上轨道。这个虽然不是「般舟三昧」,跟「般舟三昧」贴近、靠近。我们现代人业障深重,还能做得到。

  我们从这个经上来看,这个经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善财童子离开他的老师,出去参学,第一位这是他老师介绍的,老师介绍的,当然老师有特别的用意在,不是随便给他介绍的。第一个吉祥云比丘,专修念阿弥陀佛的法门,第一位先入为主,就变成善财童子主修的法门。到末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你看看,他一头一尾,然后你想,善财童子学什么法门?念佛法门!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为什么文殊菩萨介绍他这个法门?文殊菩萨自己修这个法门,普贤菩萨也修这个法门。在这个四十卷经的前面,不在这四十卷,四十卷的第三十九卷,我们看到文殊、普贤发愿求生西方净土,才知道他自己修这个法门。文殊是菩萨当中智慧第一,前面我们讲的择法,智慧第一的人,他当然选择最殊胜的法门。所以念佛法门是文殊菩萨之所选择,普贤菩萨之所选择,他们选择的法门。善财是他得意的学生,他能教他学别的法门吗?

  那就说了,那文殊菩萨为什么自己不教他呢?要叫吉祥云比丘去教他呢?这个里面有很深的道理。有些时候,学生对老师还有点成见,还不能完全肯定。我就是个例子,我当年跟李老师学,李老师教我修念佛法门,我虽然不怀疑,可是我并不服气,我心里想:「大乘经教那么多,这个法门好像老太婆学的!」我们还有点不甘心、不情愿。找第三者再表演、开示给他看,再想想,我老师也是学这个,他的心才定下来,这是教学的手段,善巧方便。

  我对於念佛法门完全接受,肯定下来,是讲《华严经》。我从民国六十年开始讲这一部经,断断续续讲了十七年,《华严经》讲了一半,四十也讲了一半,八十也讲了一半。以后常常出国,这个经就放下,就没再讲了。那个时候,没有录音的,所讲的也没有能保存下来。所以这一次有这个机缘,重新再讲一遍,希望录一套完整的带子,留给大家作参考,所以用意非常之深。我们再看下面经文。前面这一段,是善财见到吉祥云比丘了,这是见。

  【即前往诣,顶礼双足,右绕三匝,合掌而住。】

  这就是敬,第二段。第二段是:

  【明设敬仪。重人法故。】

  为什么对老师尊敬?尊重这个人,尊重法。所以见到之后,赶紧前去。见面则行礼,『顶礼双足』,跟对待佛没有两样。然后『右绕三匝』,这是古印度最尊敬的礼节,拜三拜之后,还右绕三匝。『合掌而住』,住就是站在那个地方。下面经文:

  【白言,圣者,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这是第二段里面的第三小段。

  【谘问法要。】

  这向他请教了。这一段里面文长,还要再分小段,再分三个小段。这是第一段。

  【自陈发心,明有法器。】

  首先,『白』是下对上尊敬之词。『白言』,不能说是「我告诉你」。「告诉你」,是上对下,佛对人讲话,是佛告什么人,佛告诉他,上对下用「告」;下对上用「白」,这是敬词。『圣者』,圣者是称吉祥云比丘,所以这个比丘不是普通的比丘,普通的比丘不能称为圣者,这个是比丘的含义。是说他初出十法界,就是出家的意思,十法界是家,出这个家。所以,他们是大圣、大菩萨。说我已经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经发菩提心。如果不发菩提心,菩萨不教你,菩萨没法子教你。你已经先发了这个心,自己说明,我有资格修学大乘法,大乘法的基础是菩提心,我已经发菩提心。

  『明有法器』,这个「法器」是比喻。比如我口渴,希望你给我水;给我水,我有杯子,这杯子是法器,我带了杯子来,我有杯子,你可以给我,就这个意思。你可以传法给我,我是个法器,有资格来接受,是这么一个意思。发菩提心那就是法器,这一句话非常重要。再接著看:

  【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修菩萨行。云何起菩萨行。云何行菩萨行。乃至云何於普贤行疾得圆满。】

  这是第二个小段。第二个小段:

  【正陈所问】

  他把他的问题、疑问说出来了,就是要向善知识求教。我已经发了菩提心,不知道菩萨怎么样学菩萨行?学是求解。第二句:『云何修菩萨行』,这一句是讲的行。这两句是解行两门,是总纲领。在前一章,我们已经说过了,前一章总共说了十三句。这个里面简略了,应当十三句都有的,它省略了。我们看注解,这个意思前面说过。注解里面说:

  【次】

  『次』是第二段,第二个小段。

  【而未知下】

  就是指这一段经文。

  【正陈所问】

  正是陈说他所要问的。

  【显为法来。】

  显示他是为法而来的,不是为别的,为法而来求善知识指教。

  【问中略者】

  这个『问』,我们在前面看过,总共有十三句。但是此地只有五句,省略了。省略不是原文省略,是翻译的人省略;原文有。

  【若善财略,友云何知。】

  如果善财只说这五句,那善友给他开示,也只是这五点,怎么会讲的那么圆满呢?后面讲的是讲的很圆满,等於十三个问题,都讲的很圆满。由此可知,这个地方是翻译的人省略。翻译的人省略也有原因,中国人喜欢简单,这是讲中国的古人。古时候中国人,言语文字都喜欢简单,都不喜欢罗嗦。所以看到佛经里面,许许多多重复,在译经的时候,都把它省略掉。所以底下讲:

  【下友不应遍牒前问。】

  『遍牒』就是每一条每一条他都说出来。吉祥云比丘都说出来,可见得他问的是很圆满,不只这五句,应当是十三句。再看底下一段经文:

  【我闻圣者善能诱诲。唯愿慈哀,为我宣说,云何菩萨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经文到这个地方,善财童子向善知识请教的话说完了。这是第三个小段,请教第三个小段。像这些地方,我们都应当学习。如果我们亲近一个善知识,向他请教,要有礼貌,言辞要有分寸,不能够率尔冒然发问,一点礼貌都不懂,人家不给你讲。你一切懂得礼,懂得法度,他不能不给你说;他不给你说,他对不起你,你真正为法而来。那么自己问题提出来之后,再对善知识赞叹;然后再请他宣说。所以,『我闻圣者善能诱诲』,这一句是赞叹他。这个注解里面,

  【后】

  这个『后』是第三小段。

  【我闻圣者下,叹德请说,希垂拔济。】

  希望善友帮助他。拔是拔苦,济是救济。希望善友帮助他,帮他破迷开悟。

  【谓有智善能,有慈无吝,故应为说。】

  善友有智慧。有智慧当然他就有善巧方便,他就能应机说法。善友又有慈悲,有慈悲决定不吝法,一定是很欢喜的来指教,所以他一定是会说的。底下解释诱诲。

  【诱谓诱喻,即是教授以成前解。】

  这个诱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方便。诱导他,以种种善巧方便来诱导他,不一定是言辞。言辞以外,所谓是一举一动,一言一笑,都具有诱导的功能。诲是教诲。

  【诲谓诲示,即是教诫以成前行。】

  「诱」帮助他理解;「诲」是教他怎么样去做,怎么样去修。往下遇到这两个字,因为善财童子遇到善知识,都是这样赞叹:「我闻圣者善能诱诲」,意思都一样。

  【前虽广问】

  前面问了十三句,这当中有省略,这是广问。在这个末后结尾的时候,

  【但至因圆。】

  这做一个总结,怎么样叫菩萨能很快成就无上菩提,这是总结。

  【此中结请,期於果满。】

  由此可知,善财的求学,不是到一个阶段就终止,不是的,他是要达到究竟圆满,这才能满他的愿望。

  【双结发心问行意故。】

  这一段请教的威仪、言辞、礼貌都非常圆满,我们应当要学习。向下,就是吉祥云比丘给他开示,答覆他的问题。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