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蔡礼旭老师主讲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1-2-27 14:29
標題: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蔡礼旭老师主讲
敬摘自《蔡礼旭老师:《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1-52)》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二十九集)  2011/10/1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57-0029



  尊敬的诸位贵宾,诸位长辈,诸位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们很高兴,也非常欢喜,我们今天有来自河南省,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的诸位领导。我们一谈到黄帝故里,就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共祖,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而研究会正在黄帝的故里,尽心尽力的弘扬我们中华的文化,这也是我们全球华人都欢喜欣慰,甚至于感激的。黄帝的文化兴盛起来,决定利益全球的华人,因为我们非常清楚,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整个社会国家的命运,决定在他正确的思想观念。而我们能承传古圣先王正确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人的命运改了,家庭、社会的命运也跟着改变过来。正所谓「人不学,不知道」,怎么为人父、怎么为人母、怎么为人领导、怎么为人臣?我们人生扮演的每个角色,都有它的大道,都有它的正道。但假如我们不明白,可能我们心态、一言一行都违背了做人的正道,而不自知。

  比方我们为人子,应该孝敬父母这是对的,可是现在假如下一代不学,颠倒的现象就很多。以前都是我们去叫父母、爷爷奶奶吃饭,这叫为人子之道。现在变成爷爷奶奶叫孙子吃饭,父母叫孩子吃饭,还要找半天、追半天,还要求他来吃饭。所以您看短短三、五十年,为人子的正道不传,整个颠倒的现象层出不穷。我们中华文化特别重视饮水思源、知恩报恩。像我看到河南的朋友特别亲切,为什么?我们以前读书,河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几乎很多的姓氏,他的祖先都是从河南,之后迁移到其它地方的。像我们是闽南人,请问闽南人举手,就是福建人,不少,谢谢请放下。我再请教大家一个问题,请问您知道闽南人从哪里来的吗?从河南去的。像我们姓蔡是在河南上蔡县,闽南人叫做河洛人(河洛人),黄河洛水一带,那就是闽南人祖先发源的地方,所以严格来讲,我们是河南人。

  包含唐朝的语言,闽南话才念得出来,叫平上去入,入声字,唐诗用北京话是念不出味道来的,入声字叫「短促急收藏」。请问大家,北京话怎么念短促急收藏?我是北京人,没有短促急收藏,都没有很短。闽南话我是北,北就是入声字,你看下雪的雪,白雪不短,白雪这就是短促急收藏。所以你要念唐诗,你要用闽南话来念那味道就很好,而且它有押韵你念着念着就好像唱歌唱起来。你说「白日依山尽」,你有押韵,「白日依山尽」,所以悠久的文化它愈悠久,它所含摄祖先的智慧就愈厚。所以你闽南人不能不会讲闽南话,你要把祖先的文化要传下去。

  所以我们很冷静来饮水思源,您看一个家庭里面最受尊重的人是谁?当然是老人,当然是爷爷奶奶。没有爷爷奶奶哪有父母?没有父母哪有孩子?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所以最受尊重、感恩的当然是老人,那是我们福田的根源,你报恩才有福,忘恩负义的人决定没有福报的。所以为什么叫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那是我们家世世代代子孙,有没有福报的福田。所以有老人,我们的孝道才能具体的去落实、去传承。现在小家庭孝道不好教,家长又没有这个观念,那就父母都围着孩子绕,最后都把他教成小皇帝、皇太后,那就不好伺候了。所以你看那种感恩、饮水思源在哪里呈现出来?家里有吃的一定先给老人,要去哪里首先询问老人的意见,一个房子里面最舒服的地方让老人住。您看现在要吃东西先问谁?要挑房间先问谁?处处都有颠倒!因为人不学不知道就麻烦。

  请问大家,现在开生日party的,是老人、还是小孩?为什么要给老人祝寿?念念不忘他对整个家族的恩德,他能长寿是全家族最高兴的事,最大的福。现在不是,老人生日不管,管一、二岁的小孩,读小学开party,还要麦当劳、还要指定要肯德基。他对社会、对家庭都没有贡献,享这么大的福,从小享福,中晚年就没福了。我们要知道,人一享福就懒散,人一享福就觉得应该的。你有没有见过小朋友愈享福愈觉得:我父母太伟大了,我一定要报他们的恩?不是!愈享福享到最后,饭来张口,茶来伸手。父母买房子,他就在那里算:这一栋是我的,那一栋也是我的,在福当中很容易堕落的。所以人假如不明白知恩报恩,不明白尊敬老人,不明白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把他一生最重要的善心、善根要扎下去。最大根大本的善根在哪?你有根才有生命,这个善才发得出来,就是孝跟敬,孝顺老人、孝顺父母、恭敬长辈,进而恭敬师长。一个人没有孝顺、没有恭敬,他这一生决定是没有福报的。

  我们老祖宗教诲「君子务本」,一定要找到根本,根本找到「本立而道生」,我们的学问才有根,我们的家道才有根,我们的事业才有根。你不找到根,昙花一现最后一定是枯萎的,因为它没有根。所以大家看现在缺乏根,富不过几代?三代,你们跟不上时代。要有科学发展观,要实事求是客观分析,现在不是富不过三代,一代都过不了。再讲得更客观一点,十年都过不了,您看现在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二点九年,这个数字差不多是七、八年前。请问大家,这个二点九年现在是愈往上升,还是愈往下降?你们怎么都知道。用哪里想都知道?用心去体会就知道。为什么?当人愈短视近利的时候,他的家道、他的事业一定愈短,这必然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当为人父母者只看得到,他这一次考试要给我考好,他能带给孩子的是多长远的人生见识?他只能看到他这一次成绩的时候,请问传给孩子的是什么人生态度?反正这一次考好就好,这一次考好就什么事都解决了。是这样吗?还是当父母、当老师的知道,只要启动他的孝心、责任心,他的学业,他以后的事业、家业你不用操心,能看他的一辈子。所以范仲淹能看多久?看千年以后的子孙,这不是我讲的,范公在世的时候就是这么讲。他在他自己住家前面种了两棵君子树,君子树有味道!你看我们现在种什么树?种最喜欢吃的水果。只能想到什么?欲望满足。而怎么想千年之后的子孙?为什么种松树?孔子在《论语》里面讲的,「松柏后凋于岁寒」、「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松树是表君子的风范,所以种那两棵树期许后代要效法君子之德风。而且他说这两棵树的庇荫,可以超过千年以后,「期与千年」。诸位朋友,你有没有想到说我这一辈子的德行,要庇荫到千年之后的子孙?还是每天想我中午应该吃什么比较欢喜?你看我们能想多远?

  我们有一千年的眼光,我们的孩子就是站在我们的肩膀上看得更远。所以您看古人这些话用心去体会,那个义理其深无底,其广无边。「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什么时候是本?随时,我们都能走在做人的根本上随时随地。比方我们今天一起学《群书治要》,学问的本是什么?这我们要找到,我们能深入这一部书,首先第一抱着无限的感恩,这是几千年前圣人传下来的经典,经;圣人演绎出来的历史,史;还有所有留名青史的大学问家,子,诸子百家。我们曾经学过的,管子、晏子、韩非子都是大学问家。多亏了太宗皇帝下令让魏征大人等唐代的大智慧者一起来编,才编出这一部书。大家可不能看这一部书说,这一部书看起来应该是一百块马币,应该是两百多块人民币,你可不能只看到这个。这里面每一篇文章你受益了,那是无价之宝。告诉大家,这一部书从八万九千卷当中,选出五十卷。大家现在想象一下,你前面有八万九千卷书,我在想我一看头都晕了还选?一万四千多部书挑了六十五部,编成这一部书。

  大家看以前的人印刷术不发达,要学这个怎么学?抄,借人家的书一笔一划抄下来。现在不用抄,全部印得好好的,可是谁学问好?大家都说科学发达好。科学发达了,可是人的心假如不感恩、不珍惜,科学再发达也没用。我们现在科学太发达了,人家以前借书三天就要还,拼命看、拼命写;我们现在反正我有两套,我有三套明天再看,然后就「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一年过去了那套书原封不动放在那里,不是我们如如不动,变成那套书如如不动。所以大家这个时代要冷静,根本在心地上,不在外在的物质科学有多进步。本在哪?所有的物质、所有的才能都是为德行、为这颗善心所用,这颗心是主帅!「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可是我们现在本不重视了,都重视枝末,赶快学历最重要。他没有德行,他有高的学历,那些知识不就用去做坏事了吗?现在像很多诈骗集团,没有研究生毕业干不了那种事情,因为那是高科技犯罪手法才办得到。所以这些现象都在提醒我们,德行重要。

  我有一次在车上,出租车司机告诉我,他说德行太重要!我一听眼前一片光明,连出租车司机都知道德行很重要,好事。他说为什么?因为那些政治人物学历都那么高,结果都在公共场合骂人、打人,把下一代都教坏了。所以下一代教育太重要,德不能只重才跟学历,我有这个体会的时候,当天晚上我就到书局去买,看哪一本家书、哪一本家训最好,可以教育孩子我就去买。我说你买到哪一本?他说《弟子规》。告诉大家,家训最少有几百本,您看《养正遗规》会集这么厚一本,全部都是家训,他怎么这么巧,一买买到《弟子规》!你看冥冥当中他的祖先在保佑他,这个爸爸想到了要教育好孩子,子孙,他的祖先在天之灵流眼泪很感动,祖先的福分赶快庇荫他。所以这些事例,社会当中发生的事情,各行各业都不管它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告诉我们什么是人生,什么是做人的本,什么是枝末。所以你说道在哪里?处处留心皆学问,处处留心都能悟道。

  我们刚刚讲到的,我们学《群书治要》的本在哪?感恩的心。在什么?诚敬的心,真诚恭敬,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归有光先生讲到,广东有一个姓陈的人一个字都不认识,但是对《四书》非常恭敬,每天拜、每天拜,突然有一天拜到可以看字了。归有光先生是明清那个时代的大儒,他不会乱讲的!这一位陈先生为什么不识字,到最后能看得懂字、能读经典?没有别的,诚敬。所以《孝经》告诉我们,「孝悌之至」,一个人孝敬的心、感恩的心达到极处,「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他本有的明德、本善透出来了,智慧之光透出来了他就懂。

  这不是一个,东北人都知道民国初年,民国时期有一个老人家叫王善人,他办的女学就几百间,他对后世的影响很深远。我深刻体会是什么时候?是我五月份到了吉林松花江中学,见到了吕杰校长的母亲,老人家她曾经接受王善人六个月的女学教育,女教,六个月而已,深受启发。吕杰校长的母亲一辈子没有生过气,吕杰校长今年五十岁左右,他证明五十年来没看过母亲生气,而且没有生过病。所以病根还是从心开始的,火气一大,内的习气一起来就变毒,外又遇到一些人事境缘,火就更大就生病了。而我们看老人家只受了六个月的教育,所以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些学问太可贵了,六个月成就一个人的德行。不得了是在哪?一个女人有德行了,她五个孩子都有成就,其中一个孩子是吉林松花江的校长。

  请问大家,老太太影响了多少人的命运?有没有人带计算机算一下算得出来吗?我跟大家讲算不出来。为什么?因为这个善的影响一直在发展,光是参观、学习吉林松花江中学经验的学校,已经超过几百家了,亲自到他们学校。我曾经听过广东开车开了两天去他们学校学习,其它新疆、海口、海南这就不用说了,神州大地东西南北多少学校都去了。这一分贡献记头功是谁?是老母亲。没有这样的母亲,能教育出这么有民族使命的校长吗?大家开悟了没有?天下的安危女人操之一大半。没有好母亲哪来出好人、出善人、出圣贤?

  所以我们老祖先传下来,对妻子的称呼叫太太,对成了家的女人叫太太,这不是随便称的,这是有典故。周朝出了三个女圣人太姜、太任、太姒,在三位女圣人调教之下,周朝四代都出圣人。光是我们熟悉的周文王的父亲王季,他的哥哥泰伯、仲雍,这些孔子在《论语》中都赞叹,至圣,佩服。让我赞叹他们的德行,我实在不知道找什么言语来形容。为什么?他们当哥哥把国家让给弟弟王季,连国家都能让出来给弟弟,还有什么能跟弟弟争的!大家去翻全世界的历史,哪个国家的国王,可以当国王把这国家让出来给他弟弟?你们去调查一下。所以我们的祖先都是圣人,难怪我们传了五千年,只剩我们一家,全世界的民族文化、血缘还传承的,只剩我们一家,其它都断了,只有考古学家能研究他们以前的文化。没有祖先的厚德,我们不可能是这个世界唯一还承传的民族。所以大家看女人重要!称太太就是说,对她极恭敬称呼她女圣人,妳好。妳是圣人,妳的后代就是圣人,我们的家庭、我们的世界有希望,国家民族有希望。

  而大家看王善人办了这么多女学,成就了这么多女子,可是王善人不认识字,他孝顺父母之外,他对他的爷爷尽全力的孝顺。他的父亲不抚养,他抚养,他说我要尽孝道,我爸爸做不到的,我应该去圆满它。父母有不足自己不批评,反而去补父母的不足,这叫「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其实我们这二、三代人,有没有过失?有。文化快断层,我们这二、三代人有过失,可是我们要弥补这二、三代人的过失。父母没有传,爷爷奶奶没有传,我们传,减轻这二、三代人所犯的疏漏,这个都是我们该做的。你的父母不够孝顺爷爷奶奶,不只不批评父母,孝顺爷爷奶奶到父母感动、惭愧这才是尽孝;我们不能学了之后,回去批评自己的父母那这就错了。王善人孝顺不只对父母,还对爷爷奶奶。

  悌,孝悌之至他做到极点,他的弟弟去世了,没有办法很好的照顾孩子,他把他的侄子全部接过来,因为那时候生活困难,尽心尽力教导他的侄子,不是儿子而已。而且照顾侄子超过孩子的那种用心,最后他的侄子都有成就。好,请问大家,我们现在做得到吗?现在连兄弟都不怎么关心,还关心他的孩子?连父母都不怎么孝敬,还爷爷奶奶?可是您看他那一分道义、情义做彻底。人心里面没有丝毫私欲,他的智慧、明德,就整个都展现出来了。所以最后能讲《中庸》、讲经典,让人家的心态转变,把人家的病都治好了。因为他心一变,整个因为情绪、存心所造成的,这些身体的障碍、血脉的堵塞,慢慢就疏通了,这个理论不复杂。大家有没有曾经烦一件事,烦到胸口闷的有没有?你们都没有?要不就是你们命太好,要不就是你们学问太高,兵来将挡,已经事事是好事,人人是好人,没有障碍。

  不然一般:怎么被我碰到?我怎么这么倒霉?老天爷怎么这么不公平?我曾经这么帮助他,他还这么对我,愈想愈烦。可是突然间一转念:也是大好事!你心脏突然间好像就通了,不闷!豁然开朗,马上印堂发黑变发亮,你们一转正念应该都有这个经验才对。就像《书经》讲的,「圣狂之分一念之间」,转过来很重要。所以告诉大家,这些经典的教诲不是理论,谁做到了他的人生就印证,「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您看他的风范,影响了东北多少的人家,甚至于我们现在看他的书都很受益,光于四海,无所不通。我们今天讲「臣道」,王善人的臣道也是做到淋漓尽致,他去帮人家工作,从来没谈:老板,你要给我多少薪水,从来没有谈利的。老板用他了,他尽心尽力做,做到老板非常佩服他,最后他办教育,都以前的老板支持他。不只自己尽心尽力,一些跟他一起的朋友、工人有什么思想不对的,都赶紧给他引导。团结整个他们这些工人,那个对于他的老板、员外主人,都是最重要的贡献,他尽忠!

  所以王善人他为什么有这么高的成就?他学习真的是至诚恭敬到极点。他学一个羊角哀先生,为了道义奋不顾身,纵使有生命的危险他毫不畏惧,就像孔孟之道,「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王善人看了这个例子以后,非常感动,刚好他那个时候发生一件事,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被人家诬陷,然后王善人他就奋不顾身要去帮那个人解围,他不怕自己会遭什么难,他就很快的,要赶去帮这个贤德之人解围。路走到一半,眼前一片光明,他那个至忠至善的心,他的明德透出来了,后来他就能讲这些经典的道理。他学习的一个态度是,他听一个故事,这个圣贤人的精神就跟他融成一体。诸位朋友,我们看过《群书治要》里面多少位圣贤?我们跟谁融在一起了?这个时候你们不能一脸茫然,我们故事也听了不少个了是吧?我们不说远的,说最近的就好,您看那臣子很正直,都能对他的领导者直言。我们学到正直没有?这两个礼拜,你的上司有不对的地方,你有没有劝?假如没有,那个精神还是没有跟我们的故事融成一体,书是书,圣贤是圣贤,我还是我。要解行相应才能受益!

  所以「君子务本」,我们用十分诚敬的心来读每一句经文,受益就无穷了。我们这几个月核心在君臣之道,我们这几节课讲「臣术」,为人臣的存心、为人臣的正道,为人臣应该尽的本分在哪里?有时候没有这些经典,可能都只是我们自己想象的,会漏掉很多该做的事情、该尽的本分。我们看「臣术」的几个纲,首先是「立节」,能够立住为人臣的节操,当然有节操也就是树立了榜样,为民之表率,这是好的父母官,立节。所以德行是期许自己苟日新,日日新,期许自己不能有辱国家,有辱君上、领导的信任。在《孝经》里面都强调,「言思可道」,所讲的话跟经典相应,老百姓听了之后,学到东西效法他讲的道理,言思可道。「行思可乐」,所做的都是顺应民心的行为;「德义可尊」,他的价值观、他的言行,为老百姓所遵循效法;「作事可法」,一个领导者,做人做事、一举一动都是谨慎、都是恭敬,他身边的人随时在他身上学到东西。「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他底下的下属,在他处世应对进退当中,都学到了真实的学问。

  那一天,师长跟我们前首相马哈迪先生见面,马哈迪先生坐在中间,那宗教和平的代表坐在右边,师长坐在左边。当时候翻译站在师父的左边。这个方位大家知道了,师长坐在这,马哈迪先生坐中间,翻译就直接在师长的旁边,跟马哈迪先生讲话,大家觉得在这样讲话有没有什么问题?这样讲可以,师长听得到,马哈迪先生也听得到。可是请教大家,翻译讲给谁听的?用英文讲给谁听?马哈迪先生。所以他站在这么旁边讲话方不方便?马哈迪先生听得清不清楚?你看我们有时候粗心大意,这些都没有体会到,反正方便就好了。学问在哪里?学问在哪?主敬存诚。什么人有学问?他的真诚恭敬时时保持,这个人是真实学问。而不是他能背多少经,他背了很多经,对人都高高在上,那不是真的学问。主敬存诚,一个人时时诚敬对人,接触他的人没有不被他感动的道理,他正己了就化人。所以身边的人不能感动,反省自己的德行不够!「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但恐诚心未至」,我们的真诚心还没够。「天下无不可成之事,只怕愿力不坚」,我们不能坚持去做它,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所以这翻译一、二句话才出来,师长马上告诉他,过来到马哈迪先生跟师长中间讲话。你看,就在马哈迪先生耳朵旁边讲,他听得很清楚。而且在这里讲,师长坐在这里,我们在这样讲话,对师长恭不恭敬?是。我们假如不观照自己的一言一行,有时候粗心大意,都觉照不到这个态度、行为好像有点不妥当。大家有没有讲了哪句话、做了哪件事,觉得怪怪的?好像怪怪的不舒服,也不知道错在哪?「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候可以问问身边,您觉得观察力比较敏锐、比较有学问的人可以问一下。可是我们要主动、愿意受教去问,可能人家才能提醒我们;不然现在都说算了、算了,别得罪他。现在人火气比较大,蒜头、葱吃得太多上火。所以确实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们今天不是说打开经书了才是学习,平常眼前所有人事物浑然不知,也洞察不到那些道理、那些微妙之处,那就心太粗,粗心大意,体会不到个中的真实学问在哪里。

  所以一开始我们这个纲是「立节」,那有几句话讲得好,「为政之要」,一个人代表国家去服务人民,为政之要,你看最重要、最根本,老祖宗经典里面都用本、根、要、宗,这些字不可以轻易放过,「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道,曰俭与勤」。老祖宗讲话都是直截了当,一句话就把最核心的关键学问都点出来。我们看一个人要当好的领导者、官员最重要的,大公无私、清廉爱民,清与廉。所以在《增广贤文》当中就有说到,「仕宦芳规」,仕宦就是指当官的人、仕人,仕宦芳规,芳当然就是芬芳,就是德风,芳规就是这些圣贤人,留下来好的风范、仪轨是什么?清是清廉,慎是谨慎,勤是勤劳努力。一个为官者能做到这三个德行,应该会是一个很好的官员。我们看清廉,再来谨慎,节俭,还有勤俭,第一每个德行对自己一定有大利益,对人民一定有大好处。所以德行自利利他,一个人清廉为什么自利?无欲则刚。

  他没有这些贪欲非常正直,他格物的功夫很好,他不变成欲望的奴隶,他自己自在。什么是大英雄?不被欲望诱惑。什么是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他不接受诱惑,「威武不能屈」。您看他多自在,心上都没有做过亏心事,心上正大光明,晚上睡觉躺下去三分钟就睡着。我们没这个功夫还翻来翻去的,假如还做点亏心事还得吃安眠药。一个人这一生最大的快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心胸坦坦荡荡,这人生的享受。我们做了一些违背良心的事,还得想这些事都做了,该去做哪些事情才能掩饰这个过失?人生愈搞愈复杂累死人。讲了一句违心的话,必须再用五句把它盖起来,盖多久?三天。继续还要再用二十句去盖,难怪白头发愈来愈多!大家注意看,真正放下欲望的人,返老还童,他的皮肤跟婴儿的皮肤差不多,你们见过这样的智者没有?你们能见到是你们福报,真的!讲到这个,就很惭愧,你看我皱纹愈来愈多,所以,理有顿悟,事要渐渐去修,要真下功夫不然自己得力不了。

  清廉对自己有好处,对老百姓?对老百姓,老百姓高呼青天、青天、包青天!你清廉了,老百姓不用被这些贪官污吏给奴役,他们的金钱不会被他们给搜刮,老百姓日子愈来愈好过。这样的好官去世,老百姓像丧了自己的父母一样的悲痛,清廉。而且一个为官者清廉,他所带的下属对他肃然起敬。您看一个德行影响所有身边的人,杨家的后代,杨家的祖堂叫四知堂。我们刚讲完,来考试,「天知神知、我知汝知」,怎么会没人知?但你看他后代多有福报,四代三公,四代人都做到皇帝的老师,已经到最高的权位!这么大的福报就是因为清廉。有一句话讲得好,我们复习一下,之前应该有跟大家讲过。假如你完全没有印象叫正常,因为还没有二十一次这正常,不要气馁。

  「吏不畏吾严」,当我写出第一句的时候:我记得。恭喜你,你是用心记的,用心记不容易忘,因为它印在心上,入了心。吏不畏吾严,吏就是你的下属,「而畏」,而敬畏什么?「吾廉」。「民不服吾能」,老百姓不是只佩服我的才干能力很强,这不是他们最佩服的。「而服吾公」,这个县太爷最公正无私,这最让老百姓佩服。「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你非常公正了,老百姓打从心里佩服你,绝对不会怠慢;你廉洁了,你底下的下属,绝对不敢欺骗你,去做违法的事情,因为他被你的德行感动震慑住。「公生明,廉生威」,你公正无私了,你自己看什么事情是明白;你一有私欲,你看什么事情会偏颇。而你公正,老百姓也会觉得你非常光明正大。廉洁了,你的威信、威德、威严就出来了;威严不是靠讲话很大声去吓人的,那叫狂妄、叫残暴之威,不是道德之威。道德之威他是因为你清廉、你非常仁义,他所散发出来的一种威严。您看清、慎、勤,这清廉重要!

  慎是谨慎,哪些地方要谨慎?现在谈这些,我们都知道要立节,立住节操,德行可以做老百姓的榜样,从哪些地方下手?从清廉。接着讲怎么清廉?俭以养廉。所以希望孩子以后是国家的栋梁,教化利益一方百姓,首先你栽培的孩子一定要寡欲,不能纵欲。他寡欲就节俭,而且做得很自然;他纵了欲望,喜欢花钱,你再要去纠正他,相当困难,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就难。所以你看曾国藩先生是清朝成就最高的汉人,他说一个家要承传一定要节俭、一定要勤俭,不然一定败。家败败在一个奢字,奢侈就败;人败败在一个逸字,放逸、懒散这个人就毁了,脑子里就胡思乱想,什么都觉得应该给他的。人一懒散就只是吃、睡,睡、吃,邪念很多,叫「饱暖思淫欲」。所以一个人工作勤奋一点也是一种修行,让这些妄念愈来愈少,一心为团体、为公、为人,也是一种修行的方法。

  所以我们看清廉是结果,节俭是根源,所以教育都要找到根才知道怎么下手。从哪里节俭?具体来讲食、衣、住、行、育乐够用就好,不要去糟蹋这些物质。「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糟蹋东西就是糟蹋自己的福报,叫暴殄天物,哪个东西不是天物?所有东西不都是天地产生的吗?都是天物。我们看这书,它是树做成纸,你去糟蹋它,就是糟蹋天地的化育,根本就不感恩。所以我们教育孩子从心上,还要从整个生活的细节来树立他的德行。包含孩子早上洗手、洗脸,洗完的水倒哪去了?是流掉了、还是冲马桶?就从这一滴滴水他都不浪费,他一内化了,他不知道那一颗存心就帮自己造了多少福。勤俭者有福,节俭的人有福,福生于清廉、节俭,节俭的人本来他命中只有六十岁,可是他很省着花,到六十岁的时候他的福报还没花完,延寿二十年活到八十岁。现在的人是本来有八十岁的命,花钱花得很凶,都要穿名牌的、要吃名牌的,花花花到五十岁的时候福就花完了,结果禄尽人亡。一个人的福禄全部花完,老天爷要把他收回去,折了三十岁因为他奢侈,这个事情在很多历史当中都有记载。人不明理,真的很可怜,不能责怪任何人,他们不懂,都在糟蹋自己的福报。

  我们再复习一下,《德育古鉴》里面讲到的,一位陈良谟先生他们的家乡有一年旱灾,他们那个地区有水坝,所以旱灾其它地方都很严重,它不严重,没什么损失。可是当地的官员申报:这个地方全部是灾区,免税,他们那年捡到了不用报税。隔一年,旱灾之后最容易来水灾,来年水灾,他们那个地方地势比较高又没淹到,然后又申报灾区,又不用报税。两年都不报税,是福还是祸?你们怎么知道?不要吓我,你们都未卜先知。《老子》说「祸福相倚」,一个人没有德行的基础,福来了、财来了,对他来讲可能是大祸临头。因为两年都捡到这个运气,统统没有纳税,积了钱,其它地区都是灾区,就把很多东西都变卖了。谁买?他们买,那个地区就剩他们比较有钱。结果一有钱、一买东西,开始增长一种虚荣,就挥霍。

  结果一挥霍,陈先生就说我们这个地区的人,太严重了,有一些姓氏的人可能会断子绝孙;我们陈姓好一点,也免不了灾难。果不其然,过了几年,真的他们那个地方,几个姓氏感染瘟疫,最后后代都死光。他们陈姓还好一点,没有这么样的糟蹋食物,可是还是发生了一些火灾、一些小灾。这是几百年前留下来的真实故事,告诉大家,这个道理现在就看得到。大家看欧洲几个国家破产怎么破的?挥霍。十几年拼命向全世界借钱,花花最后什么结果?全国破产,不是一个人破产。不是一个人不明理,这个时代不读我们的圣贤书是全国都不明理。请问大家,金融风暴怎么来的?不就是奢侈吗?奢侈到最后又想花很多钱,就想那有白吃的午餐,想那些商业金融商品买空卖空,他都不用花什么力气就可以赚一笔钱,最后就骨牌效应,相关出这些不合法商品的银行全倒掉。

  可是大家注意,美国建国多久?两百多年,同仁堂还多它一百零七年。你们不听同仁堂的,你们不听中华民族五千年这家老店,你去听两百多年那个店。这个时代最大的灾难丧失民族自信心,外国的月亮比较圆,丧失民族自信心是好听,叫「数典忘祖」,连祖先都瞧不起。所以那些挥霍到极处的国家,很可能亡国。我们还好,还留了一些根,但免不了有灾难,赶紧改过、赶紧回头,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所以这传统文化重要。我们认识一个浙江的企业家,我们介绍《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给他读,里面有很多行善得善报这些故事。结果他《太上感应篇》读完,他跟我说,我从头读到尾,那些恶事,我好像没有一件没做的。我很惊讶的看着他,我说你现在还活着,代表你祖上的德实在厚得没有办法形容,你这么糟蹋你还活着,你不能再糟蹋了。可是大家看,整本错误行为,基本上全都干完的人,一回头不得了,他的员工统统都可以学经典,他们的企业办课程,让广大的各行各业来学,浪子回头,真的是金不换。

  诸位朋友们真理在哪?就在现在的家庭、社会、国家去观察,就看得很清楚。你看很多欧美功利主义之下的国家,他们一生负债,还没赚钱就花钱,天底下哪有这个逻辑?几千年来,你听过哪个祖先说先花钱再赚钱?没钱还花钱叫无耻,连点羞耻心都没有,你没有那个钱还装阔。老祖宗又告诉我们,「欲似深渊」,你那个欲望一打开,哪有说好,我这个月花二千就好了。真的吗?一花,好,二千一定花到二千五,二千五就好了花到四千。大学生还没赚钱,信用卡就好几张,你说他控制得住他花钱吗?不是常常回家:爸,我没钱了!他那个钱都是伸手牌的,都不是努力牌的,是伸手牌的。所以现在贵族很多,叫做月光女神每个月都花光光;叫啃老族,都是啃老人的退休金叫啃老族。

  你不能怪他们,你没教他勤俭,他奢侈叫正常,他勤俭叫不正常。诸位朋友,你现在发现年轻人很不正常,请通知我一下,这些人很特别,以后要扛起民族文化的弘传。他一定有来历,他的父母一定不简单,他们的家道一定有传承。不然在整个功利社会虚荣的风气,人比人的这种情况之下,他居然能够这么简朴那不简单。真的可以念一首诗给他听,叫「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简单,淤泥中的莲花。为什么他开得出来?他有免疫力。他免疫力从哪里来的?从他家庭把他的德行扎下去了,他才能有这个免疫力。所以不能再耽误在这些似是而非的错误价值观,跟思想当中,要回归到五千年的真理。人生的苦难一句话说透了,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清廉、谨慎,我们一看到慎,心旁边一个什么?真。真心的人谨慎,为什么?他不能放纵他的这些习气。而你看谨慎的人,他处处设身处地,深怕自己做错了会误到他人、伤害到他人,所以他谨慎。谨慎从哪里开始?孝顺父母,身有伤,贻亲忧,你说他一言一行能不谨慎吗?古人羊肠小道不走,为什么?怕危险。突然刚好百步蛇出来,不小心丧了生命,父母一辈子抱憾。再来,不游泳,不在大河里游泳,你看我就不够谨慎,讲话不周详,这句话假如不补回来,可能出去游泳池的老板就要来找我算帐,所以你看讲话不容易,谨言慎行。谨慎,身有伤,贻亲忧,所有德行的根都从孝心当中出来,叫「百善孝为先」。有没有朋友要试试看,我觉得哪一个德行不是以孝为根,您现在马上可以举手,你不举手就要相信我,当然相信是不能用强迫的。谨慎,德有伤,贻亲羞,一言一行都怕有辱父母跟祖先,你说他能不谨慎吗?

  我们深深去思考,对这句「百善孝为先」,那种信心、认同更高。认同度达到彻底,别人不教,你是如如不动,一定从孝开始教。孔子就是这么教的,「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教育就要从这里开始才是抓到根本。可是我们看现在全世界的教育,哪个地方把孝排在第一位?假如不是把孝排在第一位,这样的教育叫什么?本末没有掌握正确的教育。所以教出来,在家不是孝子,在单位不是忠臣,给家庭、社会、团体不知道又要带来多少烦恼。我们接着看,谨慎,在哪些地方谨慎?处处要谨慎。您看《弟子规》从头至尾,都是教谨慎的态度,「非圣书,屏勿视」,谨慎保护这颗心不要受污染,所以看不要乱看,「蔽聪明,坏心志」。听不要乱听,「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斗闹场,绝勿近」。只要会污染自己的清净心的统统要防止,这叫谨慎,邪念会污染自己的都不能起。所以颜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违背道德的行为不能做,违背道德的念头不能起,非礼勿动,这个告诉我们谨慎是什么?自爱。爱自己不让自己堕落,不让自己变欲望的奴隶真正自爱。

  一个人自爱了才有可能爱人,一个人自己习气一大堆,怎么爱人?当妈妈的习气一大堆,孩子全部都拷贝了,都学了,那是害了孩子一辈子,怎么爱他?我们不先自爱,不先成就德行、提升德行,怎么可能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去爱我们有缘的人?你看这个道理是什么?「君子务本」,又回本,处处都要回到根本,我们才能真正把道理贯彻明了。有一次子路、子贡、颜回跟夫子在一起,夫子问三个弟子,什么是智者、什么是仁者?子路讲了,「仁者使人爱己,智者使人知己」,仁慈的人能够让别人也爱他,智慧的人也让别人了解他自己。接着子贡说了,「仁者爱人,智者知人」,这是子贡讲的,感觉认知好像又提高了一个境界。最后是颜回,颜回说「仁者自爱,智者自知」,不自知怎么知人、不自爱怎么爱人?这跟《老子》讲的一样,「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所以这些事例,时时让我们回归到本上面来。

  所以谨慎、自爱,从言语「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看的、听的、说的,大家注意,一个人德行升跟降,关系最大的是嘴巴。请问大家,我们一天讲几句话?大家有没有去算过?我今天算了,我讲了五百零六句。真的,大家想我今天假如讲了一千句话,都是好话,请问大家这个人今天福报增了多少?假如一千句,有八百句是不好的,他今天德行下降,福报也折损。所以处处是利益人的话、鼓励人的话,每天积功累德;每天讲指责人的话,每天讲搬弄是非的话,甚至讲刻薄的话,讲出去让人家都想要跳楼自杀了,这叫一句话把半生的福报都折掉,那不得了,那一天造无量无边的罪业。所以谨慎言语,老祖宗说的,「祸从口出,病从口入」,都是谨慎。

  大家今天吃了什么才来的?有没有根茎枝叶花果全吃了,包含青黄赤黑白颜色都吃了,均衡饮食,道法自然。吃得愈精致身体愈差,你看《红楼梦》里面林黛玉的身体不好,因为她太富贵,她都吃白面没有吃全麦面,她都吃白米没有吃糙米。你看人不懂道理颠倒,有钱人病一大堆,因为他吃错了。你看以前人都吃番薯,现在有钱了不吃番薯,不知道那是好东西。那个东西全营养素,里面纤维素很多,肠胃给你清得干干净净,你不吃它;然后去吃一大堆太精致的,肠胃都出问题。所以现在这个时代的人,不从经典去了解道理,真的不知好歹,好坏分不清楚,话怎么讲,东西怎么吃。话怎么讲、东西怎么吃三两句讲不完,下一节课再讲。谢谢大家。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