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蔡礼旭老师主讲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1-2-20 20:49
標題: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蔡礼旭老师主讲
敬摘自《蔡礼旭老师:《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105-126)》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一一二集) 2013/4/20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57-0112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下午好。我们上一次刚好课程遇到我们马来西亚校长职工会主办的校长营,刚好就《群书治要》为政教化篇,跟大家交流当中这一些《群书治要》的经句。上一次我们交流到是二百一十三句,而我们在这个教化篇当中,一开始就讲到「性相近,习相远」。这是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一定要肯定的真相,相信人性本善,进而愿意用这分教育的爱,用这分教育的使命感去陪伴孩子成长,让孩子都能成圣成贤。而整个教育的过程当中,很重要的,为师者必须要以身作则。上一次,我们一起谈到的二百一十一句,「上为下效,然后谓之教」。而我们古圣先贤几千年,教育的智慧、教育的经验、教育的方法这么多,我们应该掌握纲领来学习。夫子在《论语》当中这段话,就掌握了整个圣学的纲领,就是二百一十三句讲到的,我们一起先把它再念一下: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一段经文大家都很熟悉,因为儒家的根本是《弟子规》,《弟子规》就是依据夫子这一段教诲编出来的。也是圣教要学习的七个重要纲领:入则孝、出则弟、谨、信、爱众、亲仁、余力学文。每一次念到这一段就让我想到,很多年前在吉打州,我们有几天传统文化课程,跟当地的同胞一起分享。课程还没开始以前,刚好跟一位女士在一起用餐的时候,了解到她是孔子的后代。她就说到,她这几个月才读到《弟子规》这本经典。可是她读的时候非常欢喜,因为她每读一句,比方「冬则温,夏则凊」、「出必告,返必面」,她一读到这句经句的时候,她就想到她小时候的情境,她的父母、她家里的长辈,从小她们成长的时候,都是这样子在对待她的父母、对待家里的长者。所以,虽然她是第一次读,但是她对于所有的经句一点都不陌生,非常的亲切。这个感觉跟我们不大一样,我们读起来,原来应该这么做。在她们读起来,都觉得在她记忆当中是再熟悉不过的。
由于这位女士(这位孔小姐)她的这番话,我们就深刻体会到师长老人家讲,《弟子规》不是给小孩做的,是父母以身作则做给小孩看的,让小孩潜移默化当中就学会了。尤其「三岁看八十,七岁定终身」,他三岁以前整个家族几十个、几百个长辈都是这么做,他就觉得做人应该这样。现在这几代人忽略传统文化的学习,反而学习的人变成异类,人家都用异样的眼光看,还需要注重这些礼吗?时代都这么不一样了。所以整个教育假如没有传承下来,对的都变不正常,不正常的现象都变成正常了。比方以孝的标准来讲,应该入则孝要做到才是孝子。但是我们还没读《弟子规》以前都觉得,能拿钱给父母算孝顺的了,甚至于在很多人的心中都是这样的标准。反而读了经,看了《德育故事》,才知道原来跟孝子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所以读到这一段,再想到孔子他们传了二千五百多年之后的家道,都还是依照这些教诲在奉行。所以我们要教孩子、教学生,首先要自我教育才行。因为毕竟客观来讲,我们这几代人都是缺乏伦理道德的一代。如果我们在接到这些教诲,没有先第一步是自我教育,就要去教导学生、教导孩子,这个身教可能就没法到位了。古人又说,「言教者讼,身教者从」。身教,以身作则,孩子他的本善就被长者的行为所唤醒,他就很自然的效法。但是假如老师、父母、长辈本身没有认知到,其实应该从自身来做起的话,都是用言语要求孩子,自己又没做到,可能小孩子心里都不服。
所以看到『弟子入则孝』,这个「孝」字可以算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所在,也是德行的根本所在。但这句话要落实,坦白讲也不容易。比方《孝经》里面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真有孝心,会很爱护自己的身体,就像曾子他是孝子,他给我们表演到的态度,是临终都是念念想着父母把完整的身体给了自己,他也要完完整整的把它保护到生命中的最后一刻。在《论语.泰伯》第八里面就讲到,他病很重了,把学生都找来,让学生看看他的手,看看他的脚,都是完好的。他说到「战战竞竞,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用这样的态度来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能伤害父母给他的身体。他保护身体是这个态度,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他保护自己的德行,一定也是如此,不敢放纵自己。「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都熟悉这段教诲,但是每一天我们能真正像曾子这样战战竞竞保护好身体吗?假如这个念头断了,什么念头进来?可能是随便的念头进来,没关系了,或者是自己的性格做主,太逞强了。
所以真的要奉行传统文化,不从性格改起也很困难。尤其是成年以后学的,几十年成长养成了一些习惯,像我性格当中就是比较逞强,尤其还不会拒绝。比方有时候一个半小时、二个小时,这个课讲下来,有同事还是大众刚好有问题要探讨,他们我上完课就来找我,我就不大好意思拒绝人家,结果有时候再跟他们一聊,感觉声音有点沙哑、气有点不足,这叫透支。其实人只要透支对身体的损害就会比较大,甚至于就要花一、二天的时间慢慢把体力调回来。其实这个都可以很委婉的跟对方讲一下,现在时间晚了,我们明天或那一天跟他们再交流就好,要懂得适当的拒绝跟应对。这个都是人生必修科目。「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这个时间应该察觉到,在体力上需要调节一下,不可逞强。这个情况我常犯,也一直提醒自己,还没有彻底把它改过来。同样的人假如应酬多,不懂得拒绝,对自己的体力身体的损害还是会很大。你说一个人讲义气,结果都想不到爱护身体,我想这个义气也是哥们义气,也不是真正的正义之气。所以这个义首先应该是对父母,念念能想到父母。我相信当我们在跟这些因缘互动的过程,我们考虑到的是孝道,我相信人家都会能体谅。所以人生在应对当中,该拒绝的时候,最好的可以让对方理解到父母会担心、妻儿会担心,这样比较勉强或者不适当的应酬、因缘都可以委婉的把它推辞掉。
对于传统文化这么好的宝贝,为什么受益的人有限?首先是大家学习有没有能够持续,所以道德学问跟身体健康,必然要有恒心才能够成就得了。伦理道德这么好的教诲,人为什么不能有恒心坚持去学?因为他的信心不足。所以任何事情要能成就,信心是大根大本。比方一个家庭,夫妻之间互相信任,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夫妻之间不信任,这个家就不可能会兴旺。你去看医生,对医生不信任,他开的药再好,我看也治不好病。你去跟着一个好的老师学习,你不信任他,那要学到东西也不可能。包含经营事业,人无信不立,就不可能在社会立足。而很多人一开始接触传统文化非常激动,但学一段时间之后,他可能那分动力有时候慢慢会退掉。这个可能跟他对传统文化认知不够深、不够了解,遇到一些情况他又感觉到很大挫折,他把这个责任又推到了传统文化上,那可能他的信心就会大打折扣。
比方我们看到「入则孝」,就会觉得孝道很重要,赶紧教孩子要孝顺。假如教了以后,孩子不是很孝顺,他可能就会生怀疑,孩子不听、不受教。所以一开始学习,对于学习的态度非常重要,这个态度没有建立起来,绝大部分的人,他本来的惯性就是习惯把问题都怪在外在的人事物,很少是从自己身上来反省起。假如这个人没有学传统文化,他都是从自己反省起,那这个人不是普通人,他可能是曾子转世的,吾日三省吾身;还是了凡先生转世的,改过之法。一般,人不学不知道,没有经过引导,建立正确的态度、观念,很可能遇到这些境缘就会丧失信心都有可能。所以我们面对自己的学习,面对带领其它亲戚朋友的学习,对于学圣教的观念、态度的建立不能忽略掉。首先圣学是内学、是心性之学,内学就是向内求,心性之学下手处在自己这颗心。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个学习的观念他有了,他一遇到情况,你一提醒他,对,我自己的问题在哪里?
刚刚我们讲到,你要去要求别人、要求孩子,自己不先做,没有以身作则,那可能会适得其反。而坦白讲,自己对于这些道理愈深入,自己才有信心。不知道大家学习过程当中,你一开始学传统文化非常热诚,想多跟朋友介绍老祖宗这些经典,可能人家会泼个冷水给你,有没有觉得有委屈的感觉,或者觉得很不被理解?假如我们有坚定的信心,这些都影响不了。像我从事教育工作,对孔子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没有丝毫的怀疑,而且坚信只要从孝道教起,这个孩子的德行、学业以后都不用担心,我们有这个信心。尤其愈体会「百善孝为先」,孝心开,百善皆开。
从《弟子规》当中就感觉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给是八德,两个说法合起来十二个德目,而这十几个德目根在孝道。在《论语》里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根本掌握住,自自然然他能成长茁壮,开花结果。悌从孝出来,「兄弟睦,孝在中」。忠,从入则孝里看到「亲所好,力为具」,对父母忠才能对其他的人忠,你「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违背道德,违背人的性德。信,一定是先对父母守信,「父母命,行勿懒」,答应父母的事情赶紧去做。礼,对父母恭敬,「出必告,反必面」、「父母教,须敬听」。义,对父母有道义,像古人「丧三年,常悲咽」,甚至终身有好吃的东西想到父母都流眼泪,您看那种对父母的情义之深厚,欧阳修先生的父亲就是这样。廉,「物虽小,勿私藏」。耻,「德有伤,贻亲羞」。仁,「冬则温,夏则凊」,您看体恤父母的需要,这么细腻,这么无微不至。爱,「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汉文帝是三年这样照顾他的母亲。和,对人非常温和、柔和,「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平,一个人心平气和功夫从哪里练出来?一定从家里跟父母的相处,父母误会他,甚至责打他,没有丝毫的怨言,没有丝毫的不平,叫「号泣随,挞无怨」。
我们想到曾子,他把父亲种的瓜不小心给弄断了,那就等于是前面的种植都白费工夫了,父亲一时情绪没有掌握住,把他给打昏了。我们看到曾子醒过来,没有丝毫的不悦,第一个念头就考虑父亲在担心他的身体,他赶紧拿古琴出来弹奏一首,让父亲知道他身体没什么问题。所以这样的人,他对父母那种和平、那种至孝,他父子有亲终身保持,他再把对父母的爱推衍到对兄弟、对整个家族、对邻里乡党、对一切人。所以这样保存孝道终身的人,他内心不装别人的不是。其实一个人都不装别人的不是,他是最懂得自爱的人;人把怨一装到内心里面,就污染自己纯净纯善的心,那是不自爱。所以师长常说,人最傻就是拿自己纯净纯善的心去装垃圾,这个是最傻的,傻事不能再干,「恩欲报,怨欲忘」。
所以我们刚刚这样体会下来、分析下来,就可以了解到孝心开,百善皆开。有这个认知,有这个信心,就坚定不移的把孝道摆在教育的第一位,谁反对都不会动摇。而这一段体会用在自我的修身,这十二个德目,坦白讲也差不多掌握了人应有的德行。这十二个德行,孝是本,另外的德行有缺,一定是孝根出问题。所以我们走在修道的路上,要提升自己成为君子,成为贤人、圣人,很可能遇到一些瓶颈,习气不能突破,往往是我们对父母这个德目还没落实好。所以一个人修养自己就跟治病一样,你得先把病根找到,才能药到病除。所有德行的问题,病根都在孝上。
接着是『出则悌』,出外恭敬长辈、恭敬上司,对国家的领导人尊重。我们看到,假如一个人没有「出则悌」,他到单位去不尊重领导傲慢的话,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还会带动其它的人对自己领导也不恭敬,这个就很损阴德。在《了凡四训》里面讲到,「事君如天,古人格论,此等处最关阴德」。对领导,对国家领导者忠诚,是积很厚的阴德。但是不恭敬领导,不恭敬国家元首的话,这个是很损德。所以这个民主社会也要教导出则悌,也要教导要忠于一个国家的元首,不能变成每一个人都可以肆无忌惮的骂国家的领导人,这个对社会风气很不好,对自身的修为是很大的伤害。所以我们不能空有一个民主制度,最后人心都是堕落的,其实这个损失就太大太大了。我们要了解,人这一生最大的意义跟价值,就是提升自己灵性,提升自己的道德、智慧,这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假如到最后不尊敬父母,不尊敬领导,不尊敬国家这些元首,那岂不是绝大部分的人都走着堕落的路吗?因为人世间万般将不去,身体都带不走,身外之物怎么带得走!所以这一些能看透的人,他就知道人生的取舍,身外之物够用就好了,更不要成为自己的累赘。而灵性的提升,智慧的提升,片刻不可松懈,因为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这样的认知,有这样的取舍,这一生道德学问一定有很大的提升跟成就。
了凡先生苦口婆心在「积善之方」当中,其中特别提出来行善当中很重要的「敬重尊长」。他分析得非常细腻,「举凡年高、德高、位高、识高者」,年龄长,我们留心看年龄排在第一位;再来德行,德高;位高,他的地位高;识高,他的见识广。我们这个民族特别尊重老者,因为老者,第一,他对家庭付出了一生;第二,他为国家社会服务了一辈子,他不管他在哪个行业,都是服务了社会;再来,老者人生阅历丰富。我们几千年来,小孩往往都是被家族里面的耆老教育懂事的,常常给他们讲忠孝节义的故事。我们小时候都有这个印象,家里面这些长辈讲《三国演义》故事给我们听。有时候附近的庙宇演布袋戏、演歌仔戏,都是在教忠孝节义。所以老者他的人生阅历,往往非常愿意传承给后面的人,老人是家、是社会的宝,懂得尊重老人的人,老人特别疼爱,都会把这些人生的阅历,很欢喜的给予这些年轻人。
再来,人能长寿是他修来的,不是平白无故就能长寿的。「仁者寿」,他有仁慈之心的人长寿,节俭的人长寿,所以长寿不是平白来的。古代有一个人叫王彬,他从小身体很不好,看到人家年长、长寿他就非常羡慕,他也是明白那都是修来的德、修来的福。所以他只要看到老人经过他们家门口,他就恭恭敬敬给他行礼,请他喝茶。结果后来由于他敬老的态度身体慢慢好了,最后他还活到九十三岁,他自己也长寿了。所以只要看到长寿的人,你要尊重他,他是修来的,从他身上也能学到很多德行。所以了凡先生讲到的这段话,面对「年高、位高、德高、识高者,皆当加意奉事」,特别恭敬他们。其实看起来是恭敬别人,事实上最重要的是成就自己诚敬的德行,自己得的福慧是最大,恭敬别人才是真正恭敬自己。这分敬重尊长,了凡先生说下手处,「在家而孝顺父母,使深爱婉容,柔声下气」。侍奉父母、家里的长辈就让自己的心调柔了,对他们讲话都是很柔软、很低调,然后脸部都是非常深爱婉容,那都是很深情的、很柔和的,然后柔声下气天天这样侍奉父母、长辈,后来就养成这样的习惯。人这分敬长的心是「和气格天之本」,这个格天就是感动上天。对父母长辈都是这种柔声下气的人,那铁定得到上天的垂爱;反过来,对父母、长辈,以至于走出家庭,在团体当中对人傲慢,对长辈都无礼的,不只不能感动上天,那每一天可能都要造不少罪孽。所以,「入则孝,出则悌」是德行的根所在。
接着我们看『谨而信』。看到这个「谨」字,就想到谨慎为保家之本。谨慎的态度才能保住家道,以至于从自身来讲,德行学问要成就,必然要有谨,不然立名于一生,失之只倾刻之间。刘备给孩子的教诲,「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其实这些教诲的背后,对人性都有相当深的体悟,这个心随时在变化,他是往好的变,还是往不好的变,每一天都会有发展的。「勿以善小而不为」,虽然这个善是小的,他看到都不愿意去做,慢慢的他那个好善之心不就退了吗?这件恶虽然小,但是他要去做,慢慢那个恶心不就坐大了吗?所以真正要把孩子教育好,都不能忽略小事,所谓「小时偷针,大时就偷金」。所以古人了解到这一点,对自己任何一个小的细节都谨慎,哪怕是自己一个眼神都要护住,跟恭敬心相不相应?跟真诚心相不相应?这个恭敬的态度很可能就在每一个细节当中退失掉了。
比方一个人打哈欠,对面有人他都忽略了,没有用手遮起来,他的恭敬心在那种情况根本都没提起来,慢慢、慢慢的就退失掉。包含有福气,常常人家送我们礼物,收到最后连谢谢都不讲,这恭敬心都被自己给卖掉了。包含人家关心我们,最近身体怎么样?反而没有体恤到人家的关心,还可能用更高的道理去跟对方讲,你不用着相,这身体是假的,不用担心。就没有领受到别人的关心,反而还用一个道理,好像要去教育对方,这个恭敬的态度都在退。所以谨慎保护好自己的道心很重要。而整个《弟子规》谨的部分,我们从每一个经句,它对于一个人心性上的影响去看,就知道这每一句都不可以小看。「朝起早,夜眠迟」,尊重光阴,不能虚掷光阴。包含「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他对每个细节都很注意,他就不会马虎。你看穿个衣服马马虎虎的,都没有扎好,出去就出洋相。人家看这些生活细节常常出状况,真正明理的人就觉得这个人不值得信任,做事不慎重,就从这些细节看出来,那怎么可能把重要的事交给他办?到后面,「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这个都是懂得量力而为,不打肿脸充胖子,然后对物品也尊重。包含后面讲「事勿忙,忙多错」,这是我们一举一动当中都要懂得从容,心不可散乱,因为人心一散乱会讲错话、会做错事,后面再来补就很麻烦。这个都是谨。
我们之前还跟大家交流到,管宁学问很好,就从谨慎看出来。他遇到很大的海难,他说可能就是自己做错了一些事情。做错哪些?有一天早上起来没戴帽子,一辈子有三天晚起床,然后有一次去上厕所没戴帽子,就这样而已,可见他谨慎的功夫。结果那个海难就他们的船没有沉,其它的都沉下去了。所以谨慎的人每一天一言一行都在积功累德,他坐的那个木榻,他坐了五十年,木榻都是木板做的,他膝盖的那个位置都被他坐穿了。再来,「信」。言语,口为祸福之门,非常重要。自己的祸福,包含整个家庭的和乐与否,都跟言语有关系。
接着是『泛爱众』,懂得,这个「众」不只是爱人,爱一切生命。之前我们有讲到,曹彬是一个非常仁慈的武将,甚至于连昆虫都不忍伤害。所以我们一个人很有爱心,从哪里修起?从学厚道修起。厚道的人处处替人设想,不给人难堪,这是厚道。我们效法大地,叫厚德载物。而在很多圣贤的行持,包含经典当中,让我们感觉,这厚道从几个方面来学习。首先,「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人能够常常念父母、念师长恩,念国家恩,念他生命当中曾经帮助过他的人的恩,这个人的心会愈来愈厚道。还有念旧的人,亲戚朋友几十年交情了,哪怕他们再恶劣、再无礼,都能包容,都能照顾他们。所以念恩,念旧。说到这里,我们自己反思一下,曾经对我们恩德很大的人,我们好像很久没有去看看他们了,可能就提醒我们,我们可能这个恩也不容易提起来。再来,厚道的人不计较,然后肯承担,他肯吃亏,这个人厚道,自己多付出一点,他反而欢喜。不计较的人铁定要不念怨,人假如心里面装着别人的过失,一遇到机会可能就藉题发挥,这样就苛刻、不厚道。
第三,他很能够包容。大地化育万物,不嫌弃任何的生命,那是包容。像古代有一个教育部长叫马森,他的父亲非常仁厚,他的父亲四十岁左右才生了孩子,所以家里很宝贝。结果不小心,婢女抱孩子的时候掉下去了,当场撞到额头就去世了。首先被马森的父亲发现了,人死不得复生,但我们可以想象丧子之痛,而且他是老年得子。但在那个当下他不只能够包容,还能替她想,知道只要被家人发现了,可能这个婢女也没命了,就赶紧叫她走。他太太发现的时候,他还说是自己不小心的。太太没办法接受,撞他好几次,最后问说婢女去哪里了?她已经走了很长一段时间。结果这个婢女回到家,把这个情况告诉自己父母,她的父母每天向上天祈求,老天慈悲,这么仁厚的人不能让他绝了子嗣,每天祈求上天让他们有子嗣。真的,一来是他们的诚心,二来这么仁厚的人老天也会照顾,后来又生了孩子,就是马森。所以丧子之痛,还能包容别人,这是厚德、厚道,后来再生的孩子做到部长,就是教育部长的位子,就是做了尚书。这是很能包容别人。包含我们想到,鲍叔牙跟管仲做生意,管仲都拿比较多钱回家,鲍叔牙不只没有计较,还说他家里比较穷。这是善解人意、能包容,不只不会怨他,最后还推荐他当自己的上司,为国举才。所以鲍家的后代十几世都是名大夫,很有福报。
厚道的下手处,还有就是时时能设身处地为对方想。像孔子他身边有人失去亲人了,孔子那一天吃饭都吃不饱,都能感受到别人的心情。像我们在《了凡四训》里面看到杨少师荣,杨荣先生他的曾祖跟祖父,他是摆渡为生。所以我们看很多行业,看起来不是很起眼的行业,有时候他们的德行超过一般的人很多。所以不能轻视任何一个人,轻视人罪过很大的。我记得有一次我在一个庙前面,看一个人好像是卖汤圆的,他虽然做小生意,可是后来跟他聊起来,他饱读经书,讲起历史来滔滔不绝,当下我觉得幸好对他还挺恭敬的,不然就造罪业。杨荣他的曾祖及祖摆渡为生,但是遇到水灾的时候,其它的船夫是在捞财物,但是他们对货物连起心动念都没有,念念想着赶紧救人;以至于人都救起来了,赶紧把一些溺死的人捞起来,因为毕竟我们这个民族很重视丧礼,假如自己的亲人去世了,连尸体都找不到,那是相当的悲痛。所以他竭尽所能的把人救起来,把这些溺死的人都赶紧把他捞起来。这个是能体恤到将溺死的人,或者是他们的亲人,这都是设身处地。所以天报之以厚福,后代子孙都做到少师的官位。
再来,古人送礼也很厚。像我们中国历代其它的国家来进贡,我们回礼一定比他的礼还要厚,不占人家便宜,这是厚道。像了凡先生的姑父沈新松先生,他们夫妻(他的姑姑跟姑父),他的厚道从哪里看出来?比方他们底下的一个农夫来探病,她的姑姑就会那一天煮丰盛的食物招待他,然后连他坐船的钱还会给他,因为知道他们谋生不易。然后因为来探病还买礼物,看看他买的礼物,一定回送给他更厚的礼。所以送礼厚也是培养自己的厚道。再来,言语谦卑不傲慢,因为人一傲慢就会给人很大的压力。这个都是从每一个生活细节,一言一行,培植自己的厚德。
再来,『而亲仁』,亲近仁德之人。因为人生总在遇到的缘分不同,所以古代孟母三迁,包含以前的家族为后代子孙,都是要千里寻师,很多这些家族的长者煞费苦心,为整个家族后代找好老师。这个时代也非常多的父母,为了让孩子亲近到好的老师,也是非常的用心。所以我们感觉到这些父母,确确实实很有责任,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有德行的人,才对得起家、对得起社会。我们有时候也会有人问到,在哪一省、哪些地方?有没有什么好的老师,好的传统文化的单位?而这些父母长辈们只要能遵循,比方说当地附近他们学习传统文化是有师承的,因为传统文化是师道,这个可以是去了解一个因缘的标准。包含这个团体它不以传统文化为赚钱的手段,这一点也很重要。当然他们维持一个生活是需要的,但绝对不会以弘扬传统文化,来达到他赚很多钱的目的。包含他们在整个办学过程也比较有组织、有章法,因为传统文化它落实在生活工作当中,应该还是懂得计划、懂得做事的这些原理原则才对。从这些地方去观察、去判断就好。不能很激动,又没有清楚这个缘分成不成熟,就把孩子给送去,到最后又换,对孩子可能有不是很理想的影响。只要有诚心,相信好的缘都能够接得上,因为这分诚心祖宗会保佑、圣贤会保佑。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真正实行了这六件事之外,再好好学习古圣先贤的典籍。这段话也是在彰显知所先后。这些德行都是根本,不扎实,学一大堆,哪怕是经典,都有可能傲慢。我们看民国初年很多从小读古书的人,但他德行的根基不稳,最后在世界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但是却否定自己的传统文化。他们有这样的学问跟才识,人家才听他的,可是他却忘本,所以对整个文化的伤害非常非常的大;没读古书的人,他还伤害不了。所以必须入孝、出悌,不然愈有学问,可能后面对家族,甚至对整个民族的伤害会更大。所以民国初年这些破坏自己传统文化的人,给我们这个时代是非常重要的借鉴,不能再培养出这样的人出来。我曾经读过一个民国初年非常有名文人的文章,他的文章里面就讲到他小时候父亲去世了,结果他在跟朋友谈的时候,他还说我父亲都管不了我了,当然被他妈听到了,重重处罚他。但我现在体会这些经句之后,我想假如是我们的学生,他这个态度就不要再叫他念一大堆书,要什么?先扎根。他根不牢,继续读下去;对父亲都不尊重,再让他继续读下去,那更狂妄,所以最后真的破坏自己的文化、否定自己的文化。所以,假如那个时候教他的老师跟他的母亲,有洞察到他的孝根根本严重不足,就不应该继续重视他整个学习经典的枝末而已。所以余力才学文,在这些事例当中都给我们很深的借鉴。
这一点,实实在在讲,没有很深的体会,真正在从事教育工作,还是会忽略。什么时候才记取教训?在学生真的出问题了,才记取教训。比方说一个国家的元首贪污了,他小学的老师才注意到,他的父母才能体会到,你不把他德行弄好,官再大只是祸国殃民而已。包含现在传统文化在弘扬,我们自己带人都是根基不牢的,不把入孝、谨信、爱众,这根稳稳的扎下去,很难不迷失在别人的赞叹跟掌声当中。他只要不从这些根下手,最后必然狂妄,连对他有恩的人,连教过他的人,他都会瞧不起,最后杀伤力很大。因为他在讲课,讲课的人讲那么好,最后德行,对父母、老师都不尊重,那他的流弊就会非常大。所以教育、文化的弘扬,不能求很快看到效果。所以传统文化第一个时期是宣传,让大家知道自己的文化好,接着都要走入扎根期,不管是当父母、当老师、当领导的必然要走,必然要在自己的习气当中下功夫,才有可能。
我们接着看二百一十四句,我们读一下:
【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道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
古圣先王,这个『见教』,就是他们体会到顺从人性的教育是可以感化人民。古人他们体会到天人是合一的,所以常常都是效法天地之德。所以这一段话前面是讲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就跟天一样运转不息,天四时运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它是恒常不变的道。地之义也,地是顺承上天孕育万物的这个德行。所以天经地义就从这里来的。人民这个孝道,就跟天经地义一样,不能改变。所以古圣先王体会到孝是人的性德,是自自然然应该要做的。所以他们顺从人性来教导,「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他们的教化不一定要很严肃才能教成,他的政治也不是要非常严格才能够治理得好。其实我们从这里先从社会国家再拉回来一个家庭,为人父母者非常孝顺,他的家道不用说非常严苛才能把孩子教好,因为小孩从小看到父母孝顺爷爷奶奶,他那个孝心就被唤醒,这样的孩子都很好教。
所以,『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这里提到的古圣先王,他们身为领导者都是以身作则,「先之以博爱」,是率先力行去广博的爱护他人,而人民受他们的影响,就没有遗弃自己的家人,「而民莫遗其亲」。在《大学》里面就讲到,「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所以一家仁,一国就兴仁。像周文王他的仁慈心,能够关爱到死去的人,他看到那些枯骨,他不忍心,赶紧把他们安葬。所以老百姓很感动,连枯骨文王都这么能生起这种慈悯心,更何况是活着的人。所以这些圣王他们的圣德,都让老百姓效法他们。所以尧舜他们的人民都觉得,不能像尧舜这样的德是他们的耻辱。所以从这一些现象,可以看得出来,领导人以身作则,确实可以带动底下人的德行。像从家庭来看,许哲女士她的母亲很有爱心,帮助这些饥饿的人,她的孩子看到了,也是很小那个爱心就已经发出来。所以她的兄弟姐妹都从事于公益的事业。
『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向人民宣扬这些仁义道德,人民感动都能够起而效法,形成风气。在我们中国大陆,从二00七年开始,就有举办道德模范,两年举办一届,二00七、二00九、二0一一年,今年还会有道德模范的评选。我们看到这些道德模范被表扬之后,老百姓都很感动,都起而效法他们的精神。而且参与的人非常踊跃,我记得二0一一年的时候,参与评选的人就超过一亿人。每一年都这样办,整个国家大家效法仁义道德的风气就会非常的兴盛,所以这个重要。但大家冷静,现在多少政府在做这个事情?不多。所以身为国家领导人能够重视到德教,这个是整个国家人民的福分。
接着,『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领导者率先做到恭敬、礼让、谦让,人民就不会争斗、抢夺。孔子常常会赞叹到周朝建国的这些古圣先王,在《论语》里都有赞叹,像周文王的大伯、二伯(泰伯、仲雍),他们把国家让给自己的弟弟,连国家都可以让,还有什么不能让?所以他们当时候的百姓都非常佩服这些圣人,所以民不争。像文王当时他的德行也是远扬,有两个国家虞国跟芮国,因为土地争吵,两个人跑去找文王评理。结果进入文王管理的地区,看到农民之间都不争,田地与田地之间的走道特别宽;在他们国家都是很窄,都互相抢。然后到了大街上,看老百姓走路很有次序,都互相礼让;到了朝庭,看这些官员也是互相礼让。这两国国君,还没见到文王就自己先回去了,很惭愧。不只自己的人民被教化,连其它国家的人到了他的境内都被感动。
接着,『道之以礼乐,而民和睦』。我们看到这一段,再想想,现在夫妻离婚率那么高,包含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以前几十人、几百人住在一起都和睦,现在三个人、五个人,甚至于夫妻两个人,可能每一天都有争吵,不能和睦。我们就了解到制礼作乐的重要。而制礼作乐是圣人做的事,是每一个朝代立国国家领导人最重视的一件事情。因为礼乐每天都在教化老百姓,没有礼,每天没有接受教化,当然整个社会风气一定往下。父子之间有礼,「长者立,幼勿坐」;「出必告,反必面」,家庭里面有礼。所以我们师公李炳南老师非常用心良苦,国家没有设礼,老百姓也不能一天不教化,老人家用心的编了《常礼举要》,希望真正重视的人有依循的标准,可以从家庭的子弟教起。像《常礼举要》里面都有提到,「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这不言家丑;言了家丑,这个家还能和睦吗?包含人与人相处如何和睦?《常礼举要》都讲到,「勿道人之短」。你道人短,这样就跟人家冲突。「勿说己之长」,常常夸耀自己,不是给人家很大的压力吗?所以这分内心对人的恭敬很重要。《常礼举要》又说,「见失意人,不说得意话」。这也是厚道,要时时能体恤人家的心情,人家已经很难受了,我们还讲自己得意的事情,不就让人家更难看吗?包含你见到老人,不能常常在那里说老,或者见到老人,不要说那些丧气话、衰丧话。
其实礼乐教化的力量,我们这几代人很难体会,我自己也是在庐江,每一年我们祭祖,知道祭祀之礼对人内心的震动,感悟太深了,真的体会到祖宗慈悲,时时都在护佑着我们。包含参加我们中心二0一一年举办的婚礼,当下都能感受得到,这个婚礼当中每一段细节,都是让人提起使命感,让人不忘父母的恩德,让人要承先启后。所以不只让结婚的人影响一辈子,所有参与的人统统接受一次教化。你看,古代的人一年要参加几次婚礼?夫妻之间一定就有情义、道义。他一年假如去参加十次,不就又接受十次婚礼的教化吗?包含音乐教化的力量非常大!音乐确实可以通天地、感鬼神。宫商角征羽的五音,跟金木水火土,跟肝心脾肺肾是完全相应。音乐真能治病,不只治身体的病,调节你的五脏六腑。人心有怨的时候,听了古琴中正之乐,听完,真的怨就消掉了。所以那个能量很强。我们从小没有接受这些治世之乐,反而是接受那个乱世之乐,所以心浮气躁,心都定不下来。那些情爱、颓靡,非常浮躁的那些音乐,反而对身心有伤害。所以整个礼乐的教化,我们体会多少,就落实多少,就带动多少。
接着,『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明确的能够强调、表示,人生应该崇尚什么,应该要厌恶什么,包含国家面对崇尚的事情能奖励,面对厌恶的事情能惩处,老百姓就知道,「知禁」,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不可做的,他绝对不敢违犯。其实我们看一个孩子成长过程当中,他的是非、善恶、好坏从那里学的?他父母怎么做,他就是怎么看来的。你看那个小孩,他要做哪个动作,看看他妈妈,妈妈点点头,可以做;妈妈摇摇头,他就不敢做。而民知禁,小孩知道什么是不对的,不能做,什么是对的,该做。同样的国家领导人这么做,他的行为也是老百姓的指标,会起而效法他的。这一句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这一节课我们先交流到这,谢谢大家。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