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蔡礼旭老师主讲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0-12-26 11:19
標題: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蔡礼旭老师主讲
敬摘自《蔡礼旭老师:《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53-104)》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六十九集)  2012/6/20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57-0069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下午好。我们接着看一百三十一句,这是《论语》当中的教诲。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这一句教诲当中说到,如果一个人有周公那样的才华,还有他办事能力也很强。『使骄且吝』,他假如因为有这些才华跟能力,他有骄傲的态度,而且「吝」是吝啬,不愿意跟人家分享,不愿意把他会的去成就他人。『其余不足观也已』,「其余」,他纵使再有这些能力,有些小善那也不值得一看。所以这句话当中,孔子点出了傲慢还有吝啬,对于自身道德的影响。以至于延伸开来,就是对一个团体的风气、人和都会有影响。这一句比喻,是举出了孔子最佩服的『周公』,你纵使有周公的才华、办事的能力,『之美』指办事的能力,「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大众的事情一定要靠团体的合作。我们能力再高自己很骄傲,就会让团体的人非常难受、非常压抑,它的凝聚力、向心力就出不来。久而久之人内心都会有一些怨气、一些不愉快,人和达不到,事情也很难办得成。

  所以孔子在这里提到这一点,也是提醒,因为周公他是一个领导者,那我们身为一个领导者,自己有才华、有办事的经验,决定不能形成一种傲慢。因为傲慢一起来,可能这领导者就会觉得:只有我行,其它的人都不行。他以这个态势来讲,那底下的人就:好吧,就你行都你做,我们就不做了。底下的人就没有办法进步,没有办法进步他就更傲慢了:功劳都是我的,事情都是我做的,那就更瞧不起底下的人。一个团体里面人才是最重要的,底下的人他都看不起,他就更谈不上去栽培他们。所以一个领导者很重要的,应该是知人善任,去欣赏每个人的长处,然后去让他们发挥,去鼓励他们、去协助他们,而不是看不起他们。傲慢的杀伤力是非常强的。

  这个「吝」是吝啬,为什么吝啬?为什么不把自己的经验、能力教给别人?他还是私心,他还是把名位看得很重,他怕人家做得更好,是不是会抢了他的风采,或者是说,抢了他的位置。所以这个吝啬可能还来自于他贪名位,以至于他嫉妒贤才。他由贪这个位置,就不愿意人家发挥,他会嫉妒、会打压,这个对团体的伤害都是非常大的。我们看秦国时候的李斯,他的才华跟能力那是不一般,他能够当到宰相是不简单的能力。可是你看他骄傲,鼓励秦始皇焚书坑儒,你看这个多傲慢。他的师弟韩非子算是很有德行跟才能的,他嫉妒就害死韩非子。所以我们从这历史典故来看,骄吝、嫉妒确实能够让一个国家都因此而衰败。所以处愈高位他有骄傲的习气,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就愈大。

  我们从一个领导者的本分来看,领导者应该「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作之君,那应该是要以身作则了,要带动团队的和睦、和谐,要比较柔软的能够体恤他人,感受人心。作之亲,应该珍惜大家相处的缘分,全世界七十亿人口,大家能够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应该珍惜这缘分,大家如亲人一般。所以这个时候别人有错,那是应该去帮助他、爱护他。所谓见人过失,见人错事,他已经事情做不对了,不指责,要先协助。不要再一味指责,先去协助帮忙他善后,这个很重要。假如错误产生了,那马上要争个是非曲直,骂得很凶,这就有失厚道,就不是一种亲人的心境。我们看一个领导者,或者为人父母,或者是老师,他假如在态度当中,就像我们前面讲的,自夸自傲,自夸就是常常动不动就说他以前的丰功伟业,自傲就是时时都说别人不如他,这样的态度反而让下属没有办法佩服他。

  我们自夸、自傲,是要突显好像自己很有能力,自己很值得人家佩服,但是事实上是适得其反。一个领导者动不动就我以前怎样怎样,我哪些能力特别强。可能底下的人边听,就边在那里又开始又是那一段,更赢不得人家的尊重。包含你当父母的、当爷爷的、当长辈的:我年轻的时候怎样怎样,可能你的孙子、你的晚辈又是那一段,听不下去。人心它是很敏锐的,都可以感觉到我们的态度是对、还是不对的。我们在学校教书,当老师的常常在标榜自己,那也很难赢得学生的敬佩。所以我们扮演君亲师的角色,效法孔老夫子的五德,温是温和,良是善良,恭是恭敬,俭是节俭,让是谦让。我们看温,温和不强势,当领导有时候:我是领导,那无形当中自己讲话就比较强势。人是因为行为而尊贵,不是因为地位而尊贵,所以《弟子规》说「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这个尊贵不是从位置来的,是从慈爱他人、宽恕他人,才能得到人家发自内心的尊重,叫温。

  良是善良,这个善良在哪里体现?设身处地,推己及人。我们傲慢的态度出去了,人家会很难受的;我们这些批判的话出去,可能会伤了他的自尊。这个我们都能设身处地,就不会这样讲话,甚至于更柔软的,了解他的整个成长背景,那就能更体恤他,不要一些话让他信心都丧失掉,这是良。恭,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格,要恭敬每一个人,哪怕他是我们的下属,他讲的话对,我们要听、要接纳;我们有做不对的地方,我们也要给他道歉。恭敬别人的忠诚,他讲的话是他的用心,对了接受,然后有指出我们的问题,我们要道歉。其实真的该道歉的时候道歉,反而是赢得人家尊重;要摆个架子,反而更不能得到尊重。节俭,还有谦让,不是标榜自己的功劳,让功于众,感激所有人的付出;让名于上,把好的名声让给上面的领导者,自己不居功。这是当领导的人,要作之君、要作之亲、要作之师。

  我们一想到作之师,人又有另外一个习气,也跟傲慢有关,叫好为人师。我们学儒家的教诲核心是仁,仁应该是能够时时去感受别人的状态。但是假如我们不是从心地当中下功夫,学多了以后反而很容易拿学的东西去要求别人,那真的会是好为人师的状态就出现。当我们起个念头:好,今天这件事情,我好好教育教育他。我们起这个念头就是好为人师!我们台湾在艺术界非常有威望的江逸子老师,他的「地狱变相图」、「孔子圣迹图」,都令我们非常佩服,老人家以艺术弘扬正道。江老师有提到,当时候孔德成先生请他在奉祀官府为官,请他帮忙做工作,当时候他问到孔德成先生:我以前的管理经验比较少,怎么管理?孔先生说的先管理好自己。那如何才能胜任这个工作?孔先生讲的,只要能够尊重自己跟尊重自己的职务,就可以把这件工作做好。孔德成先生这些话语很有智慧,我们在扮演每个角色,成败的关键在一开始的正确态度。我们要去做一个管理工作,首先我们的观念态度就是我要去管别人。那这个态度不对了,他所接受到的经教,全部都是要去管别人,那一错就错到底了。

  事实上经典都是教我们,「其身正,不令而行」,都是要先管好自己,要求好自己。今天首先我们要先教育好自己,我们去讲别人,人家才能够接受。所以「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我们今天在传统文化的弘扬工作上,必须很客观的、冷静的来自我观照。传统文化这二、三代比较忽略掉,所以哪怕我们现在是做领导,或者我们现在是在台上讲课,我们自身的基础都很差的,都有不足之处的。可是我们有了这个身分,我是做管理的、我是在讲课的,我们忽略了其实我们是不足的。然后别人又赞叹、恭维,就更难在每一时每一刻先要求自己,先观自己这一颗心。我们今天在比方说,下属有问题、有情况,我们在跟他们探讨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自己有没有动情绪?这个可不能骗人。动情绪骂人了,后面还补一句话:我没有生气,我是抓这个机会好好帮助你们,把你们问题挑出来。那首先我们在修行当中,第一关就没打破,哪一关?自欺一关,对自己的念头毋自欺,不可以掩过饰非。

  真的有动气了,实实在在讲动了气,就不是引导孩子、引导下属的时候,只会搞得团体气氛很奇怪,自己的信誉在往下降。我们再冷静看看,我们这个领导的威信是从哪里来的?我们讲学的威信从哪里来?不是我们自己的德行感的,是什么?是老祖宗的光,是师长的威信罩着我们。我们愈明白这真相愈战战兢兢,为什么?我们一随顺习气,老祖宗、中华文化、还有师长的威信在背黑锅,所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我们真的冷静下来,没有老祖宗的威信、没有师父的威德,谁要跟着我们死心塌地的干?我们一冷静这样子想,战战兢兢就出来了。每个我们身边的人,他都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而来,假如我们的习性做主,让他们生烦恼,让他们信心退丧,这个我们要负因果责任。这个讲课的老师、这个主管学了这么多年,怎么待人还这么傲慢,脾气还这么大?我们自身虽然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弘扬文化这是绝对正确的事情,可是走在正确的路上也是要很慎重,不能给圣教添乱,不能做出障碍他人法缘的事情,这都要负因果责任的。人不能说我做好事,就没有因果责任要负了。

  所以我常常跟同仁也都分享到,我说这么多年来,自己经验不足、德行不足,位置又比较高,习气一现前,很可能就障碍别人的信心。经验不足,这个决策又错了,那身边的人一次错误、两次错误,都会让人家的信心受影响。所以虽然继续走这个路,但是事实上真的是待罪之身,待罪看能不能好好以后不随顺习气,实实在在为传统文化做一些事情。这个师是要抓住机会点引导下属,不是在这一件事情当中,去彰显谁对谁错。为什么?同一个团体就像大家庭一样,一家人不是谈是非对错的地方。家里的人讲理,讲理什么都把道理先摆出来压,讲理就气死你;要讲情义,讲情才互相疼爱、疼惜。而且古人又留给我们,「贤人争罪,愚人争理」,贤德之人他的胸怀是宽广的,不分彼此的,所以任何人的错,他觉得我也有责任。任何人错了被人家骂了,他心里难受:对不起、对不起,这件事我也有责任。他要分别人的难受、分别人的指责,这是贤人争罪。愚人争理,人没有为大局着想,就是愚的表现,都是争理我对了,别人错了。当一个领导者下属错的时候,这个领导者当下说对不起,是我没有很好的教导他,不是他的错,是我的错。这才是一个领导者的胸怀。

  假如下属错了,在探讨这件事情,自己的上司还跟着别人指责自己的下属,这个下属的心不都凉了!假如能当下:这是我的错。下属可能一辈子都记住,明明我做错了,我的上司还自己揽到身上去。可能他的一种惭愧心起来了,他终身都记住这个教训,他就不会再犯。而且他跟着你,他就很有安全感,你会呵护他,你会拉拔他、协助他。陈真老师曾经有讲到,她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有错误,她会找学生,抓住机会点去引导这个孩子,接着这一段话很重要,「一定谈到师生两个人都是笑呵呵的」。学生为什么笑?犯错了被老师教导,为什么还是笑呵呵的?因为他感受到的,是老师在帮助他成长,不是在指责他。他感受到帮助他、爱他,那当然是笑呵呵的。师是如此,君亲亦如此,你当父母的,孩子犯错了,骂到最后家庭气氛非常紧张,那是发脾气,不是抓住机会点。你当领导的,骂人骂到让人家好像下不了台,然后还在说,我抓住这个机会点好好教育你们。那这就还是随顺了自己的习气在做事情,还是没有听懂陈老师这一段话当中提醒我们,君亲师怎么抓住机会点,来帮助下属跟学生。再延伸开来,不只君亲师,你当朋友也是这样,你规劝朋友也是要两个人都是很愉快的,或者你在规劝另一半也是要如此的。

  所以《论语》这一段话,也提醒了我们自我教育,也教育他人,首先要去掉骄傲、去掉吝啬、去掉嫉妒。不然拥有其它的长处,事实上也没有办法利益到他人、利益到团体,孔子用的话是很重的,「其余不足观也已」。有一个台大的博士,他二十岁就拿到博士学位,那也算是奇才了,可是因为他很傲慢,他写的论文对于别人哪里不足都是一针见血。所以后来他要升副教授、教授,人家没有一个愿意投他的票。所以二十岁就拿到博士,进入台大教书,十几年过去了都升不上去,他就很难跟人相处好,跟人配合。而且他虽然是数学博士,他假如真的去带学生,可能无形当中学到他的傲慢。而他的傲慢,比较敏锐的学生可能也不佩服他,不愿意跟他学习。他要扮演好一个教师、教授的角色就很困难。

  在清朝有一个大臣叫张廷玉,他的父亲是张英,有一个六尺巷的故事,就是张英他的家人,因为跟隔壁人家发生了一些摩擦,隔壁的占他们的地占了三尺,家里的人不知道怎么处理,就写了一封信寄到朝廷给张英。张英回了一封信给他家里的人,说到「千里家书只为墙」,就为了自己房子的墙,因为人家侵占了三尺,所以来了就是讨论这个墙的事情。「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他进了三尺那就给他三尺!「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秦始皇再强再争,他又能争多少?这个家书一写,家里的人赶紧就让了对方三尺。结果一让,另一户人家生惭愧心,不好意思了,他们也让三尺,所以就让出了安徽桐城的这条六尺巷。我们曾经有一次真的亲临这个六尺巷,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我们在这个巷子里,还有机车,而这个机车、脚踏车只要看到人,他都马上停下来让我们。所以这个几百年前的风范,到现在还影响这一方的百姓。

  张英的孩子张廷玉都是很有修养,他在雍正时候都是重要的辅政大臣,雍正皇帝很信任他。后来有一次殿试,就皇帝亲自主考的,看到一篇文章写得非常好,那种精忠报国之心都流露在文章当中,雍正皇帝很高兴批他探花。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这叫一甲三名,一甲只有三个人,还有二甲,还有三甲,全部都是进士。但是这个一甲,这三个人是可以马上委以重要职务的。那二甲的话是要观察,也有马上派的,但是他可能是一些县官,不是大官。虽然都是进士,但一甲、二甲、三甲那个整个发展是不一样。批了探花,后来知道是张廷玉的儿子,那雍正也很高兴:我的大臣下一代也是这么忠良,就提前去告诉张廷玉。一般我们想一想,你假如当父亲的,皇帝、朝廷传信息:你儿子考上探花了。一般都是高兴得不得了,结果张廷玉是诚惶诚恐,赶紧最快的速度去见皇帝,求皇上不要让他儿子当探花,让他儿子到二甲就好了,不要一甲。

  雍正皇帝就说了,你儿子也是这么有德行,这么忠诚,你父子这样同朝为官不是很好吗?也是这个世间的美谈!接着张廷玉就讲:对我儿子来讲,他假如一考就考上探花,可能会骄傲。所以求皇上给我儿子一个历炼的机会,不要一下让他这么高;他二甲的话,他会觉得自己还很不足,还要更加努力。再来,我已经是朝廷的大官,自己儿子一下子又是探花,这样好像这恩宠都在我们家了。应该把这个机会让给天下的读书人,这样更能赢得天下读书人的心,也不会有说法,说是不是皇上偏袒了他的大臣。张廷玉苦苦哀求,后来皇上就答应,所以他的孩子是二甲第一名,就降下来,他的孩子叫张若霭。这孩子也很不简单,他知道父亲把他降下来的,他反而是感谢父亲这分心,更加的砥砺自己,要好好在道德学问下功夫,后来确实也是辅助皇上的大臣。这是张廷玉是代子谦让,把这探花让出来。所以明理的人是不长孩子的傲慢,这才是真正懂得怎么爱孩子、怎么护念孩子的成长。

  我们接着看下一句一百三十二句:

  【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这是《易经》里面的教诲,『亢龙有悔』是指处于极尊之位,像皇上国君这种位置,应该是要以这傲慢当作自己的戒禁。「有悔」,这悔就是悔恨、后悔,否则就会有败亡悔恨的灾祸产生,这有悔,「亢」本身就是不懂得谦退。所以为什么他处于极尊之位,不时时以傲慢警惕自己,就一定会有悔败、悔恨之祸?『何谓也』?接着夫子又说到,『贵而无位』,地位极其显贵,没有比他再高的位置。『高而无民』,身分极其崇高,「无民」就是好像没有人能够亲近他。『贤人在下位而无辅』,贤人都处在下位,而无法从旁来辅助,辅佐、协助他。其实有贤人的话,在上位者他想到的都是百姓的福祉,贤德之人就是百姓最大的福,他可以造福一方。所以有贤人在下位,都没有去礼贤下士,这就是傲慢的表现。这个时候处于极高的位置,又不懂得听取人民的心声,又不懂得用这些贤德之人,那人一傲慢,慢慢发展会变狂妄,一狂妄很可能一句话、一个动作就会失民心。『是以动而有悔也』,因此一举一动不谨慎,就会引祸上身,所谓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在经典当中也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假如不能体恤民情,不能了解到自己的一举一动,对团体、对整个天下的影响,很可能这祸患就免不了。夏朝的亡国之君夏桀,当时候他已经是骄奢淫逸搞得民不聊生。所以身边的大臣都已经在劝谏他:说天子假如继续这样,他国家就要亡。他讲了一句话,他说太阳哪有可能会亡?这是一句话可是太狂妄。这个话传到老百姓的耳里,老百姓也回应他一句话:天什么时候亡?这个天就是指夏桀了,接着老百姓说,我们跟他拼到底了。意思就是你让老百姓根本就活不了,所以后来夏桀就被推翻了,商汤吊民伐罪,救民于水火。更让我们吃惊的是什么?夏桀被推翻,商汤还弄了个地方,让他在那里生活。夏桀又讲了一句话,早知道我以前就先把商汤给杀了,我就不会有今天。听了实在有点快昏倒,自己都闹到全国人民这么恨他,他还不反省。最后思考:还是我当时候只要把商汤杀了,我今天就还是做天子。就完全没有反省的能力,其实没有商汤起来,一定有另外的圣贤人起来把他推翻掉。所以慢,真的不可能不让自己引来灾祸的。

  『亢之为言也』,这「亢」字的意义,『知进而不知退』,只知前进、进取,却不知该退守。因为我们要成就一件事情要调剂人情,「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我们很想要促成整个形势的发展,要把这些事情做成,有时候我们「知进」,太急于看到成果,太急于要把自己想要的目标达到,这个时候可能体恤人心的能力会下降。所以一直往前拼命干,干到最后可能得罪了很多的人,最后这些人不能理解你是为公、为整个国家,起来攻击,最后你那个报效国家的美意,反而被这些反对的力量给障碍住。历史当中很多朝代的这种新政、革新,有不少夭折的,都是为了国家好,但是对人情事理,什么时候该谦退一下,该调剂一下不敏感,拼命往前冲。最后被误解、被打压了,这样就可能他自己也会觉得很无奈,不被理解,最后抱憾终身都有可能。

  甚至于有一些既得利益者,这也要敏锐,虽然他是不对,可是他现在权力很大,你得要非常善巧的,不要激起他们的众怒。然后善巧的,甚至慢慢慢慢的能够提起他们的正念,甚至把胸怀放宽。这么一做了之后更好,对大家都更好,所以调剂人情才能够发明事理。人情没有兼顾,他会误会你是看他不顺眼,你是对他有意见。所以人情练达皆文章,这进退之间都要有智慧。假如我们很执着一定要怎么做,没有能够审时度势的做一些调整,都有可能会遇到一些人事上的障碍。这个时候假如能够多集思广益,不是只有自己考虑的面而已,几个人集思广益,就会把整个国家团体这些重要干部,他们的这些思想状态了解,用善巧方便让他们理解,不要激起众怒,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圆满。甚至于有时候该让、该包容、该退,都要懂得去做。

  『知存而不知亡』,只知道会存在却不知道会衰亡,我们看很少有一个家族、一个朝代,它是不衰败的;除非它能守住谦,守住德行,它才有可能不衰败。而人他存在的时候他就开始享福报,一享福了都会觉得应该的,理所当然,他就不珍惜,一不珍惜他的福就开始损,这个家道就要衰败下来,「知存而不知亡」。而且一个家族、一个朝代能兴盛,一定有它的道理,都是依据祖宗的教诲,都是依据经典的教诲,它才能存在、才能兴盛;它只要不守宗法、不守经典,它一定是要亡的。古人有讲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人哪怕在福报当中,他都要战战兢兢,不能享福,要享福很容易就堕落了。所以它「知存」,就是时时都保持在谦退,战兢惕厉的状态,它才能继续保持兴盛,而不会衰亡。

  『知得而不知丧』,只知道获得,却不知道会丧失。在秦朝末年,最后发展成楚汉相争,楚王项羽他是常胜将军,常胜将军他也得到无数人的爱戴。他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可是他不知道这些爱戴也会丧失掉的,只要自己傲慢,那可能身边的人就会离开。他是常胜将军,慢慢都觉得他都会打胜仗;再来,他会觉得都是自己的勇猛、自己的功劳,这些念头都会影响他处世的态度。所以当时候很多人才都跑到刘邦那里去了,甚至于对他自始至终都是非常尽忠的,跟在身边的一个长者亚父(范增),最后他也听不进去他的话,最后常胜将军还是在乌江败了。刘邦常常打败仗最后当了天子,项羽是几乎没打败仗,最后还是自杀了。所以从他们两个楚汉相争的历史典故,就可以告诉我们,傲慢跟谦卑所造成他的人生结果是差别很大。这比较刘邦他让功于众,他说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他比不上张良;治理国家种种内政,这些财务问题,萧何帮他管得很好;带兵打仗,韩信是多多益善,他不如韩信。他把功劳都让给这些主要的大臣,结果他当天子了。可是看历史要继续往后看,他那个时候很清醒、很谦卑,当皇帝当十几年也保持不下去,最后杀功臣也很傲慢,疑心起来了。立了惠帝为太子,最后还考虑自己一个爱妾的孩子,宠爱她要废太子,那等于是傲慢,这些贪欲都上来了。

  魏征提醒唐太宗,「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一开始积极进取、战兢惕励的人,有,鲜克有终是他能保持到终身都能不变的,不多。所以从刘邦他的人生就可以了解,顺境能德行继续提升,习气不现前真不是容易事情。所以逆境磨炼人,顺境淘汰人,顺境一来人就染着,人的狂妄都会产生。项羽他最后败了,在乌江他的一些同乡还劝他:没关系,我们回去还可以再东山再起。项羽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我们都听这一句无颜见江东父老。还有一句更重要,就是他要自杀以前,说「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是上天要亡我的,不是我不会打仗,他人生最后一刻还把他的错误推给谁?推给老天爷。所以「知得而不知丧」,他到临终的时候,还不清楚他为什么会败丧、为什么会亡,都还不清楚。这段话都让我们感觉到,人因傲慢就障住自己的智慧,没有反省的能力,没有观照的能力。

  接着经文讲了,『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只有圣人的智慧能洞察因缘如何进退,存跟亡的关键在哪,他都很清楚能判断,而不失正道。接着又「其唯圣人乎」,只有圣人才能够做到如此的境界,这「进退存亡」,在做好事的时候也要很慎重。我们可能会觉得做好事了干嘛退?怎么会亡?所以拼命做,拼命往前冲。可是我们拼命往前冲,后面有人跟,我们冲的方向对不对?我们的做法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拼命往前冲有没有忽略,什么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大根大本?这个都要真正明理的人才会这样观照。不然大家想的:反正是好事,冲!《大学》经文就告诉我们,「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这是非常美好的目标,但是君子务本他本在哪?本在格物,本在修身。我们现在都觉得是好事就拼命做,忽略了本,没有改自己的习气,没有修身齐家可能流弊就要出来。夫妻不和,孩子都没教好,孩子还犯罪,他还一直做好事,他还是讲课给人家听的,这个杀伤力就大了。

  所以传统文化一开始没人知道,大家尽力的去传播,这是推广期,是播种的时期。接着要有榜样,要真干,个人要有榜样出来,好儿子、好丈夫、好妻子;团体有好的企业、好的学校、好的教育中心这些榜样出来,人家信心才不会退。每一个时期什么是关键、什么是根本,我们都看不出来,这个时候要真正知进退就难。所以宣传期过了,更重要的是扎根期,我们要真干、要落实,要给后来的人、要给整个社会大众落实五伦八德的榜样,「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假如这个时候我们沉浸在:你看多少人听了课以后,人生完全改变,家庭全部改变了。有时候我听到这个话,会有点冷汗直流。除非他是颜回转世,哪有听一堂课,自己全部转变、家庭全部转变了?我们在讲这个话都要慎重,这个话不客观。这个话里面带着什么?可能带着希望大众马上相信我,马上相信中华文化。那个相信不是赶出来,也不是逼出来的,也不是说服出来的。成人的世界里他会一直观察的,他会一直看的,也不是我们很激动讲了,他就相信的,理有顿悟,事要渐修。

  古人很有学问的,像薛瑄先生他谈到,自己对治自己的怒,对治了二十年,他还不敢说他的脾气完全调伏。他说到「始知」,真正明白到克己不容易,但是知道克己不容易,却能够百折不挠的去对治自己习气,这也是给社会大众榜样,毕竟很真实不自欺的去调伏自己的习气。「知进不知退」,退到哪?退到齐家、退到务本、退到格物。真正明白到还是要从这些根本去努力,你该调整、该退,那要做出调整。这个退不是不负责任,这个退是更用理智去弘扬传统文化。现在有一个现象,比方团体里有一些讲课的老师提出来:我觉得我修身不足,我觉得我这当太太没当得很用心,所以我课要减少一点,我应该在修身、齐家当中更下功夫。假如在我们单位里,这一位女老师这么讲,我们当单位领导应该怎么响应?好多学生在排队,几千人,你不教不慈悲了!有没有道理?所以这道理有时候得要从务本、得要依经教讲。今天自己孩子都没有教好,拼命教外面的孩子,后面的流弊就会产生。而且你拼命去付出,夫妻之间沟通愈来愈差,最后家庭都出状况。所以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能只看眼前。

  我们假如面对干部他要务本,我们反而不支持他,我们也在搞急功近利,要业绩:你看我们的中心,每个礼拜五百人上课、七百人上课。那不是也在随顺习气,在搞功利主义,在跟人家比业绩。实实在在讲能做得扎实,不在大,在你做的是务本,在你这个榜样是可以让人家效法,可以长久,是正确的示范,是依教奉行的示范。哪怕你一个礼拜才五十个学生来上课,才五十个家长来上课,他都能放大光明。为什么?所有接触的人,都能学到非常正确的,如何学习传统文化、如何修身、如何齐家,不在多。我们虽然走在这条弘扬文化的路上,我们的一些思想观念,是不是还固着在以前的方式、态度上?还是真的时时是以经典的这些道理,君子务本来思考、来走好每一步,这都是进退存亡的关键。而且每个地方、还有国家它的局势都不一样,要「度德量力,审势择人」,这八个字都是存亡的关键。德行能力还不够,是好事答应了,最后做到一半出状况,这反而是坏了事,所以「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度德量力。

  审势,比方我们弘扬传统文化儒释道都是教育,雍正皇帝他昭告全天下,「三教之觉民于海内也,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悖」。他明白告诉我们儒道释三教的圣人,教化神州大地已经几千年,那皇帝他是通这三教的教育,他很明白儒释道是教育。但是你现在去跟人家讲道家是教育,佛家是教育,人家听得懂吗?人家能接受吗?这个时候你进得太快了,佛家也是教育,你在学校里面大谈佛教,那学校里他在形势上、在认知还不够,那造成误会。家长开始打电话投诉:怎么在学校里讲宗教?你不就把一个好的因缘给搞砸了吗?所以审势要循序渐进,了解大众的认知,不可操之过急。

  择人,成就一件事,你不能答应事情了,这个人的德行能力是不是具足?你很着急了,赶紧,好事,人派出去,最后在当地作威作福,到时候你就情何以堪。这些情况都发生,这都不是空想出来的,现在这些状况都有。因为他名利心没有去除掉,他真的到那个地方去,就生活跟人家要求,薪水要多少,最后就没有真正的德行,这个缘分就夭折了。而一方的缘分,它可能又是大众的支持,又是政府的支持,最后夭折掉不是失信于政府,又失信于大众。所以人要明辨是非善恶,也要知进退,人生才能经营好每个因缘。

  接着我们看下一个德目,第八是「谨慎」,一百三十三句:

  【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

  这一句话在《尚书》当中,这句话的意思彰显了圣人跟狂人,『狂』就是一般凡夫俗子,其实只是一念之间而已。因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明德。孟子也说「有为者,亦若是」,就是每个人都有,只要肯下决心、下功夫的都能恢复明德。人人都有圣明的本性,但一旦邪念生起,妄念生起,这『罔念』。而且这邪念、妄念起来了又相续不断,贪念、傲慢、嫉妒这些念头一个接一个。那人他这个圣明的本性,就被习性给障碍住,而且就被这些烦恼所缠缚住了,就「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但是假如他能下定决心克制自己的妄念、邪念,保持住正念,那他就能从凡夫变成圣人。本有明德、本性一定可以恢复,但是这得要下真功夫,不能再随顺妄念跟习气。人能时时保持正念他就是戒定,保持正念他就不会说错话、做错事了。定到一定程度,定就开智慧,因戒得定,因定生慧,生慧就是恢复圆满的智慧、德能。所以这一段话也告诉我们,一个人修身从根本下手,就是起心动念,就是对治贪瞋痴慢疑这些妄念、习性。体会到这里了,修行就不是装一个样子给人家看,得在自己的念头当中不自欺。

  古代有一个人叫曹鼎,他是明英宗的大臣,最后做到英宗的宰辅,属于宰相这个身分的。他在当一个地方的派出所所长的时候,抓了一个女子,这个女子非常漂亮,他动心。他自己洞察到自己动心,他赶紧一直写字写「曹鼎不可」。写了这四个字然后拿火把这四个字烧掉,烧完以后再写一条,曹鼎不可,整晚写了几十遍「曹鼎不可」,写到天亮,天亮了他自己也调伏了这个欲念。古人这很有修养的人,在面对境界的时候他不敢掉以轻心,所以「狂克念作圣」,重要。我们有时候都会觉得:没问题了,我有把握。那是还没遇到境界,我们有时候是很容易会错估自己的状态。你看《论语》里面子贡说,我不愿意人家这样对我,我也不会这样对人的。孔子马上提醒他,「赐也,非尔所及也」,你刚刚讲的境界,不是你做到的境界。所以我们在看这些例子,是提醒我们不要掉以轻心,随时要战战兢兢对治邪念。

  在宋朝有一个榜样很好,赵阅道先生(赵抃),他是铁面御史。他每天都会把自己的念头、所做的事情写下来,昭告天帝。假如觉得很羞耻不敢给天地讲的,他就不敢起这个念,不敢做这个事情,每天这样焚香告帝。所以他对治自己的习气,是这样下功夫,时时如有天地鬼神在侧,他后来功夫很高,他是坐着没有丝毫的病痛就善终了。所以古人他在念头上下功夫,念头刚起来,他那个情欲、习气还没有整个爆发,他只有一个念头刚起来,这个时候就懂得用力去调伏它。这用力微,收效非常大,所以这叫防微杜渐。以后我们邪念一起来,赶紧去读《弟子规》,赶紧听经、读经,就把这念头给伏下去,就不可能有错误的言行。

  在历史当中很多读书人,真的还没有在念头当中下功夫,然后自己还看不到问题。像有一个俞麟,人家都称他孝子,他功名都考不上,后来才了解到他被人家称孝子,可是内心里面对父母还有埋怨。这就不是在念头当中下功夫,在相上下功夫,内心对父母有埋怨这叫腹诽,那是折自己的福。而且他被人家称孝子,事实上不是孝子,都在折福,这个叫「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你这个名声也是福报,你没有那个德行,被人家这么称赞,这个福报都在折损掉。

  另外俞净意公他也是积德行善几十年,到四十七岁穷困潦倒,他也不觉得自己错。他还每年写疏文:怎么上天对我是这样的待遇?最后仙人指路,点出了他的问题,意恶太重。意念里面贪念、淫念、褊急念、嫉妒念,高己卑人是傲慢,忆往期来是贪婪,都想寄望未来。明理的人欲知将来结果,只问现在功夫,哪去寄望未来?还有恩仇报复念这瞋恚心很重,有仇必报,都记在心里。「意恶太重,专务虚名」,都是做给别人看的,不是发自自己的至诚慈悲的心。「满纸怨尤,渎陈上帝」,都是怨天尤人,这是对圣贤、对天地的不尊重。所以从这些事例也给我们很好的启示,修身、修行从根本修,从起心动念处修。而且对自己的习气,要赶尽杀绝,宁可损性命都不忘失这个正念。连死都不怕就怕念头不对,这样才能「狂克念作圣」。好,这一节课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