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力庄严故,众怨尽灭,无能坏者。】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0-12-13 09:37
標題:
【力庄严故,众怨尽灭,无能坏者。】
敬摘自《净公上人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五根说得详细一点,五力就比较简单了,一句话笼统带过。好,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一二九集) 2001/2/17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129
诸位同学,大家好!《十善业道经》我们讲完了将十善行落实在五根。在这一段裡面,特别是在现前这个时代,我们学习有很深的感触。世出世间法如果没有根,就决定不能够成就。植物没有根不能生长,我们修道的人没有根,怎麽可能成就道业?我们仔细观察现前这个世界,也就是讲这个地球,无论是东方、西方,中国、外国,我们冷静观察思惟,现在人心没有根,所以社会动乱,灾祸频繁,人心没有皈依,没有依靠!可以说是人心惶惶。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过着什麽样的生活,居什麽样的地位,都没有安全感,世出世法都如是,这是很值得忧虑的。
我们生在这个时代,动乱不安,如何求得自己的心安?这是最重要的一条。心怎麽能够安?谚语说得很好:「心安理得。」道理得到了,你心就安了。无论社会怎麽动乱,你的心不动,大家不安,你会安稳。为什麽?你明理,在我们佛法术语讲:「你得道了。」道就是理,理就是道,你得道了,你心才安。这个道理是什麽?简单的讲,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佛法《般若经》裡头常讲的「诸法实相」。只要你把诸法实相看清楚、看明白,你的心就安,无论在什麽地方,你是安定的。安定的心生智慧,唯有智慧能解决问题。所以在佛门护法天王西方天王表法的意思:西方是广目天王,他手上缠的是龙,或者是蛇,龙、蛇是代表「变化」,右手拿着珠,珠就是「理」、是「道」,他掌握到了,在动盪当中他保持着如如不动,他自己能做得了主宰。
天王教我们学习,如何我们能够见到理、见到事实真相?实在讲,事实真相是我们本来明瞭的。佛法称为「明心」,本来明瞭的。本来明瞭,现在为什麽不明瞭?不明就叫「无明」。本来应该要明瞭的,现在为什麽不明瞭?佛是这样讲法,儒也是这样讲法。你看儒家讲的「明明德」。本来是「明德」,明德现在上面还要加个「明」,就是说你本有的明德现在不明了,必须恢复你的明德,叫「明明德」。由此可知,儒佛之道是一不是二。其他宗教裡面也有讲到,没有讲得这麽清楚,没有讲得这麽明显,意思都有,我们要能看得出来。所以我们今天用功夫,真正讲到离苦得乐、破迷开悟,我们才算是有成就。如果到不了这个境界,不算成就。到不了这个境界,要想了生死、出三界,只有念佛求生淨土。除这个法门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但是,念佛一生成就的绝不偶然,经上讲得很清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由此可知,这一生当中他什麽都不懂,迷迷煳煳,念佛能往生了,过去生中多生多劫累积的善根福德因缘多,不少,他才能成就。善根福德因缘少的人,遇到这个法门他不相信,他怀疑,不能接受,依旧空过。所以我们晓得,接受这个法门,欢喜这个法门,我们知道这个人是了不起的人,不是普通人。这个话不是我们说的,是佛在经上讲的。所以,一生遇到淨宗,念佛往生,也不是偶然的。因此我们纵然遇到、见到、听到,有不相信的,甚至于毁谤排斥的,我们心裡很清楚,什麽原因?善根福德因缘不够,他还要修很多劫。
我们在《无量寿经》上读到的,阿闍王子那五百人,佛说:「过去生中曾经供养四百亿佛。」这个善根福德相当深厚,但是还没有资格往生淨土。听佛讲《无量寿经》,他们生欢喜心,不排斥、生欢喜心,没有意愿求往生,只希望「我将来作佛能跟阿弥陀佛一样」,不发往生的愿。然后你才晓得,过去生中供养四百亿佛,善根福德因缘没成熟。你才晓得,这一生当中就算是愚夫愚妇,不认识字的乡下人,听到这个法门生欢喜心,立刻就想求生极乐世界,他们的善根福德因缘超过阿闍王子。我们心裡就知道了,他超过四百亿,过去生中供佛超过四百亿,他这个缘才能成熟。世出世法哪有偶然的事情?我们这一生遇到了,要知道珍惜。
至于夏老居士会集本的问题。这个时代,愣严会上讲得很好:「邪师说法,如恆河沙。」当然要排斥,当然要毁谤,我们说它是正常现象。如果不是这样的,这是善法、佛法最兴旺的时代,不会这麽衰微。所以我们看它是正常的现象,一点都不奇怪。只要我们的种子不灭,必定能发扬光大。为什麽?正法,纯正之法!有些人说:「这是会集的,居士会集的。」错了,你这个观念就错了,这就是妄想分别执着。
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两尊佛住世,一个示现出家,一个示现在家,维摩居士是在家佛,这个我们在经上都看到的。你们去读《维摩经》,维摩居士示现生病,释迦牟尼佛派他的弟子去问候他,目犍连、舍利弗,这都是出家人,都是大弟子,见到维摩居士,顶礼三拜、右绕三匝,这是经上有记载的。佛当年这些出家大弟子,对维摩居士看作释迦牟尼佛一样,决定没有分别,听他讲经,听他教诲。我们出家、在家这个界限分得这麽清,执着这麽重,你出不了三界!佛在一切经上讲的,执着没有了,超越六道轮迴,分别没有了,超越十法界。你还有这麽严重的分别、执着,你出不了轮迴。修得再好,出不了轮迴,你修得很好,也不过是三界有漏福报而已。我们学佛学了这麽多年,这一点浅显的道理要懂!我们的心为什麽不安?就是因为妄想分别执着太重,假如果能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心就安了,心安理就得,就这麽个道理。
所以解决今天整个世界安危的问题,关键是在教育。我们在讲席裡头常常提到,政治不能解决,武力也不能解决,经济不能解决,科技还是不能解决。什麽东西能解决?圣贤教育。所以我们常常想起古老人常常讲:「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哪些是老人?古圣先贤是老人,孔老夫子是老人,释迦牟尼佛是老人;你不听他们的话,你眼前就吃大亏了,非常非常有道理。所以居士当中,不少是诸佛如来化身的,我们肉眼凡夫见不到。说个实在话,释迦牟尼佛讲经讲了四十九年,他老人家也是会集的。清凉大师在《华严经?四十华严玄义》裡面这样说的:「释迦佛一生没有说过一句佛法。」他所说的,是过去古佛所说的,跟孔老夫子一样,「述而不作」,没有自己的意思;古佛是这麽说的。换句话说,他所叙说的是会集古佛所说的,孔老夫子所说的是会集古圣先贤所说的,没有掺杂丝毫自己的意思在裡头。
世尊灭度之后,教导我们后人的「四依法」非常非常重要,四依法能帮助后人断疑生信。第一个「依法不依人」,法是经典。第二个「依义不依语」,这一句重要!「依义不依语」就是意思对了就行了;言语长说、短说没有关係,深说、浅说也没有关係,意思对了。佛不要求字字句句要跟他一样,不是这样要求,只要意思对就可以了;会集就行了,只要意思对了就可以了。又何况会集不是从夏莲居开始,宋朝王龙舒居士开始,他是第一个会集《无量寿经》的。这个本子收在《龙藏》裡头,你要说他不应该会集、错误的,怎麽可以收在《大藏经》裡头?凡是佛门四众弟子的注疏能够被收在《大藏经》,都是当代一些高僧大德肯定、承认:「这个不错」,那个时候上奏皇帝,皇帝批准才可以入藏。入藏是代表肯定,这就是说会集是可以做的。
如果说会集不能,会集一定要把它除掉,那也是好事情。为什麽?我们佛门的早晚功课是会集的,你们想想对不对?现在许多道场裡面的忏仪是会集的:《水陆忏仪》是会集的,《梁皇忏》也是会集的,就统统都不能要了。也很好,和尚没事干了,好好的念佛、参禅、打坐,好!一切是非就没有了。全都是会集的。所以你们想想,你怎麽可以把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把它废除、排弃掉?人家连带一想,将来所有的忏仪统统都要废弃掉,为什麽?它是会集的。
我们现在淨宗,我们提倡的,我们的法会很少,每一年只有祭祖。中元、冬至,我们打佛七祭祖,最后一天我们放一个三时繫念。三时繫念也是会集的,中峰禅师会集的。所以这个毛病很多,你仔细想想,不是个单纯的问题。如果说会集一定要把它消除,中国佛门裡头所有寺院庵堂没事情做!真的,清淨道场,连早晚课都没有,早晚课诵本都是会集的。所以我们说话不能不小心,不能不多想想。会集是可以的,会集的标准是在能不能信守原译,他所会集的确确实实保存经本裡面的原译,这就是正确的。
龙舒的会集本,诸位常常看到的《弥陀经疏钞》,莲池大师的《疏钞》,《疏钞》裡面引用《无量寿经》的经文,一半以上是採取王龙舒的会集本。由此可知,莲池大师对这个本子很熟,引经据典一半之上採取它。龙舒居士往生是站着走的。第二次会集是清朝魏默深居士,他是咸丰年间人。印光大师批评这两个本子,不是说不可以会集,会集得不好。最反对的地方,是他把原文的字改动。这个例子,是非常不好的例子。他们来改没有问题,改得确实比原译本好。但是这个例子不能开,这个例子开了之后,将来一般人看到,「他们都可以随便改动经文,我们看这个句子不通,我们来改一下」。你来改一下,他来改一下,到后来这个经本不就面目全非?所以不可以。纵然看到古本裡有错字,不能改,可以注在旁边:这个字可能是错字,注在旁边,不可以改。希望代代相传,能保持经本的原来面目,用意在此地。夏莲居老居士这才花了十年的时间!过去会集都没有这麽长的时间,用心没有这麽专,时间没有这麽长。又何况夏老自己修行的功力,他确确实实显、密、宗、教都通达,他不是一个平常人。梅光羲那麽长的一篇序文裡面讲得多清楚,介绍得多明白,我们要深信不疑。
李炳南老居士一生念佛弘经,讲经说法五十多年,他一生心之专,所以他有成就。他早年,好像是四八年还是四九年,他得到这个会集本。尤其看到梅光羲的序文,梅光羲是他的老师;李老师的教是跟梅光羲学的,念佛是跟印光大师学的。看到老师的序文,读到这个本子无量的欢喜,因为老师,就是梅居士,跟夏老是非常好的朋友,他们关係非常密切。这个本子传到台中之后,李老师自己就讲了一遍,做了一个简单的注解,眉注,用毛笔亲自写的,写得都很规矩。这个本子我们印出来了,供养大众。原本在我楼上,你们许多同学都看过了。李老师把这个本子交给我,我有使命依照这个本子修学,弘扬光大。我有使命,我有责任。所以我常说,天下人都反对这个本子,我还是会修这个本子,我绝对不会动摇。
这十几年来,依照这个本子修行的人,许许多多往生的瑞相我们看到了。不要说在别的地方,就是在此地、在马来西亚这些很近的地区,我们看到依会集本修行往生的瑞相。你们同学大家看到的,是我们居士林的老林长,他就是依会集本修行的,三个月之前预知时至,瑞相这麽多、这麽清楚。这个在佛法讲叫「作证转」,这些人来给我们做证明,所以我们一丝毫的疑惑都没有。全心全力,没有怀疑,没有夹杂,没有间断。我们要有信根,「信、进、念、定、慧」要扎根,我们就有成就了。世间不管怎麽动乱,我不动。危机再多,它危我不危。我死了之后,我知道到哪裡去,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没有恐惧,没有畏怖,这叫「理得心安」。道理搞不清楚,你的心就决定安定不下来。搞清楚、搞明白,自然就安定了。定能生慧,慧才能够常生欢喜心,懂得怎样处事待人接物,知道如何修行证果。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一三0集) 2001/2/25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130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十善业道经》第十六面,倒数第三行:
嗡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珐輪。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珐輪,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