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二十、自性,转性,心性--心 [打印本頁]
作者: diyiyitianxing 時間: 2011-7-19 18:40
標題: 二十、自性,转性,心性--心
耀靜:昨天你提到沒有第七識,心就轉不動,那佛千說萬說,說這個心,你給我們講講心。
小乞兒:八識主講心的七種作用
小乞兒:本心指覺性,是開發第八的手段。
小乞兒:前七作用在對外照應,
小乞兒:第八作用在儲存記錄。
小乞兒:細分上:
小乞兒:眼耳舌鼻身意是根性;
小乞兒:末那是凡夫心王;
小乞兒:第八是聖位心王。
小乞兒:所以才要把凡夫心轉為聖賢性,
小乞兒:這過程就是啟發開發第八覺性,
小乞兒:稱為轉識為智。
小乞兒:禪那講證,稱為識得本心。
小乞兒:解的也是這個義,
小乞兒:只是講法不同。
我佛慈悲:請問師傅以第八識為法身,如何理解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
小乞兒:第八識不是法身,
我佛慈悲:我看有地方說如來密藏是法身,那什麼是法身?
小乞兒:第八識只是證法身的鎖孔。
小乞兒:那是有地方說,
小乞兒:不是我說。
小乞兒:法身是明心見性後的眼界,
小乞兒:不是用理義能解,
小乞兒:但理義不離法身義。
小乞兒:開佛眼的菩薩所見所有相都是法身實相,
小乞兒:但你我在凡賢位時不能說眼見是真實。
耀靜:本心覺性是開發第八的手段,第八識轉為大圓鏡智,如何在現實生活中去行?
小乞兒:學習時心境就在轉了。
我佛慈悲:在因地時法身如何解
小乞兒:因為還未見地。
小乞兒:法身遍虛空法界用現代話表示,
小乞兒:就是宇宙整體空間的細微相實相。
小乞兒:要佛眼才能見喔,
小乞兒:菩薩法眼還只是粗見。
小乞兒:宇宙並不是象科學家拍攝的樣子。
弘濤:宇宙是什麼樣?
小乞兒:科學的角度還只是在肉眼能見的程度,並沒突破肉眼超越所見,
小乞兒:宇宙在天人眼看來是多彩多姿的變化光彩,
天藍藍:經中說即什麼非什麼,比如說即火非火;真火即空,真空即火。是不是在說宇宙實相?
小乞兒:在阿羅漢看來是解脫的真如實相。
小乞兒:那是表達
天藍藍:是在說這個理 是嗎?
作者: diyiyitianxing 時間: 2011-7-19 18:41
小乞兒:講我小六時的一個思惟惑讓你理理:
天藍藍:好的
小乞兒:我小學有學到
小乞兒:一切物質有三型態
小乞兒:液態、固態、氣體,
小乞兒:那時我有一疑惑,
小乞兒:火呢?該歸類哪個?
小乞兒:再來
小乞兒:我年紀再大點
小乞兒:我更深疑惑
小乞兒:萬物歸五元素金木水火土,
小乞兒:那金木水火土再細分呢?是啥?
小乞兒:有學說稱能量。
小乞兒:那五大元素的基本元素又是啥呢?
小乞兒:這就是佛說的水非水、火非火,
心似蓮花:空。
弘濤:誇克。
小乞兒:都對。
弘濤:誇克再分呢?
心似蓮花:虛空。
弘濤:一沙一世界。
天藍藍:又在偏計了。
心似蓮花:我們的身體分到最後也是虛空吧?
小乞兒:再把誇克細分至無物質稱牛毫毛、兔毫毛,
天藍藍:為什麼佛又說:水是水,火是火?
小乞兒:空間內有無可細量的毫毛元素。
小乞兒:佛說火非火、水非水是在講本質,
小乞兒:物質分至極細微後
小乞兒:就無四大、五行相了。
小乞兒:你要說毫毛塵是金呢?還是木呢?還是風呢?還是水呢?
小乞兒:是不是破物質相了?
心似蓮花:恩。
天藍藍:也就是說是火是水,應心而顯了?
小乞兒:所以說火非火水非水。
心似蓮花:我覺得有道理。
耀靜:你曾說過,空性就是覺性,那這個覺性與四大什麼關係呢?
小乞兒:覺性是四大的現用。
弘濤:老師說小的極端是無限大。
天藍藍:非火非水,言其本質?
小乞兒:恩。
小乞兒:四大聚合依覺變現。
弘濤:當時不懂。
小乞兒:一切唯心造,依識能變現。
天藍藍:感恩師父。
耀靜:覺性是四大的現用,這麼說四大是根本,覺性是起用?
小乞兒:恩。
小乞兒:可以這樣理解沒錯,
小乞兒:深度上慢慢細解。
天藍藍:體用不分開,也就是佛一邊說是。一邊說非是;說是馬上非是,是不是啊?
耀靜:那四大又如何而起,佛經上有沒有講?
天藍藍:楞嚴經有講。
小乞兒:自己研究嘍,
小乞兒:我只講義理。
天藍藍:師父剛才也講了:一切唯心造,依識能變現。
我佛慈悲:那四大也是心造嘍
天藍藍:一切唯心造,依識能變現。
天藍藍:四大本是妙真如性,周邊法界。應眾生之心量而變現。
小乞兒:本質本有,依心變現。
作者: diyiyitianxing 時間: 2011-7-19 18:42
經論依據與互參:
一切諸法,依此心有,以心為體。……而此真心,無異無相,故名之為如如,又真如者,以一切法真實如是,唯是一心,故名此一心以為真如。
——慧思《大乘止觀》卷1
依於一實相,演說諸法相。
——《華嚴經》卷6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萬法無咎。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兩段,元是一空。一空同兩,齊含萬象。
——僧燦《信心銘》
所言證菩提,謂覺悟本心。
-------《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卷7
一切諸法心為上首,若知於心,則能得知一切諸法。
-------《寶雲經》
菩提實性是心實性,心之實性即是一切法之實性。
-------《大方廣如來秘密藏經》
心分別世間,是心無所有
如來知此法,如是見佛身
-------《華嚴經》卷13
【心】
(術語)Citta,四卷楞伽經注舉汗栗太Hr!d Hr!daya(自性清淨心)、質多心(慮知心)之二心。止觀舉質多心、汗栗馱心(草木心)、矣栗馱心(精集精要心)之三心。大日經疏舉質多心與幹栗馱心之二心。幹栗馱心附肉團心與真實心之二義。法相宗於唯識述記與唯識樞要舉質多(心)、末那(意)、毗若底(識)之三心。宗鏡錄舉紇利陀心(肉團心)、緣慮心、質多心、幹栗馱心(堅實心)之四心。三藏法數十九舉肉團心、緣慮心、積聚精要心、堅實心之四心,今總證之為六種心:一肉團心,梵語舊曰千栗馱,新曰紀哩馱耶。肉團心即吾人之心臟,密家所謂八葉之心合蓮華也。又草木之心也,此為物之中心,故又曰處中心。是止觀之第二心,大日經疏幹栗馱心之第一義,宗鏡錄,三藏法數之第一心也。大日經疏三曰:“阿闍梨雲:凡人汗栗馱心是古譯梵語訛也。正梵音雲紀哩馱耶,此雲心,狀如蓮華合而未敷之像,有筋脈約之以成八分。男子上向,女子下向。”大日經義釋三曰:“汗栗馱心者,此是古譯梵語訛也。正梵音雲紇哩乃耶,此雲心,狀如蓮華合而未敷之像。”大日疏十一曰:“行者于此處(指肉團心),思蓮華形。(中略)汗栗陀,訖栗陀,一名轉耳。”同十二曰:“幹栗馱者,是處中心也。”又曰:“此心之處即是凡夫肉心,最在於中,是汗栗馱心也。將學觀者亦於是處思蓮華形。”止觀一曰:“汗(本文作汙誤)栗馱,此方稱是草木之心也。”宗鏡錄四曰:“一紇利陀耶,此雲肉團心,身中五藏心也,如黃庭經所明。”二集起心,為第八阿賴耶識。以集諸種子,又能生諸現行法故也。梵曰質多。法相宗之萬法唯識,依此而定。是唯識述記之第一心,宗鏡錄之第三心也。唯識論三曰:“雜染清淨,諸法種子之所集起故名為心。(中略)彼心即是此第八識。”唯識述記三末曰:“梵雲質多,此雲心也。(中略)集起義是心義,以能集生多種子故,或能熏種,此識中既積果已後起諸法故說此心名為心。”宗鏡錄四曰:“三質多耶,此雲集起心,唯第八識積聚種子生起現行。”法相宗心意識三者,有通別二門,其通門雖許三名互通,而其別門則其體各別,故以此質多心唯為第八識之特名也。三思量心,梵名末那。譯言意。為思慮之義,第七識之特名也。是亦限於法相宗。唯識論四曰:“是識(第七識)聖教別名末那,恒審思量勝餘識故。”同述記四末曰:“末那是意。”四緣慮心,又曰慮知心,了別心。梵語與上集起心同。此為通於八識之能緣作用也。但常就意識而言。台家所謂介爾陰妄之心者,一心三觀之一心是也。止觀一曰:“質多者天竺音,此方言心,即慮知之心也。”同二曰:“對境量知,異乎木石名為心。”大日經疏十二曰:“梵雲只多,是慮知心也。”大乘義章二曰:“慮知曰心。”宗鏡錄四曰:“二緣慮心,此是八識,俱能緣慮白分境界。”是楞伽經注之第二心,止觀,大日經疏之第一心,宗鏡錄之第三心,三藏法數之第一心也。但法相宗以此梵語毗若底,譯為識,為了別之義,唯為意等六識之特稱。唯識述要上本曰:“梵雲毗若底(丁你反,識也)。”五堅實心,堅固真實之不生不滅心。即自性清淨心,如來藏心,真如之異名也。華嚴所謂總該萬有之一,起信論一心二門之一心,楞伽經注之第二心,宗鏡錄,三藏法數之第四心也。但宗鏡錄以其梵語幹栗馱為紇栗馱,幹栗馱之同一轉聲。楞伽經一曰:“此是過去未來現在諸如來,應供等正覺性自性第一義心。”注:“此心,梵音汗栗馱,汗栗太宋言心。謂如樹木心,非念慮心,念慮心梵音雲質多也。”宗鏡錄四曰:“四幹栗陀耶,此雲堅實心,亦雲貞實心,此是真心也。”六積聚精要心。積聚諸經中一切之要義者。言如般若心經積聚大般若六百卷之精要。是止觀之第三心,大日經疏幹栗馱之第二義也。但止觀以其梵語為矣栗馱
作者: diyiyitianxing 時間: 2011-7-19 18:43
經論依據與互參:
一切諸法,依此心有,以心為體。……而此真心,無異無相,故名之為如如,又真如者,以一切法真實如是,唯是一心,故名此一心以為真如。
——慧思《大乘止觀》卷1
依於一實相,演說諸法相。
——《華嚴經》卷6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萬法無咎。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兩段,元是一空。一空同兩,齊含萬象。
——僧燦《信心銘》
所言證菩提,謂覺悟本心。
-------《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卷7
一切諸法心為上首,若知於心,則能得知一切諸法。
-------《寶雲經》
菩提實性是心實性,心之實性即是一切法之實性。
-------《大方廣如來秘密藏經》
心分別世間,是心無所有
如來知此法,如是見佛身
-------《華嚴經》卷13
【心】
(術語)Citta,四卷楞伽經注舉汗栗太Hr!d Hr!daya(自性清淨心)、質多心(慮知心)之二心。止觀舉質多心、汗栗馱心(草木心)、矣栗馱心(精集精要心)之三心。大日經疏舉質多心與幹栗馱心之二心。幹栗馱心附肉團心與真實心之二義。法相宗於唯識述記與唯識樞要舉質多(心)、末那(意)、毗若底(識)之三心。宗鏡錄舉紇利陀心(肉團心)、緣慮心、質多心、幹栗馱心(堅實心)之四心。三藏法數十九舉肉團心、緣慮心、積聚精要心、堅實心之四心,今總證之為六種心:一肉團心,梵語舊曰千栗馱,新曰紀哩馱耶。肉團心即吾人之心臟,密家所謂八葉之心合蓮華也。又草木之心也,此為物之中心,故又曰處中心。是止觀之第二心,大日經疏幹栗馱心之第一義,宗鏡錄,三藏法數之第一心也。大日經疏三曰:“阿闍梨雲:凡人汗栗馱心是古譯梵語訛也。正梵音雲紀哩馱耶,此雲心,狀如蓮華合而未敷之像,有筋脈約之以成八分。男子上向,女子下向。”大日經義釋三曰:“汗栗馱心者,此是古譯梵語訛也。正梵音雲紇哩乃耶,此雲心,狀如蓮華合而未敷之像。”大日疏十一曰:“行者于此處(指肉團心),思蓮華形。(中略)汗栗陀,訖栗陀,一名轉耳。”同十二曰:“幹栗馱者,是處中心也。”又曰:“此心之處即是凡夫肉心,最在於中,是汗栗馱心也。將學觀者亦於是處思蓮華形。”止觀一曰:“汗(本文作汙誤)栗馱,此方稱是草木之心也。”宗鏡錄四曰:“一紇利陀耶,此雲肉團心,身中五藏心也,如黃庭經所明。”二集起心,為第八阿賴耶識。以集諸種子,又能生諸現行法故也。梵曰質多。法相宗之萬法唯識,依此而定。是唯識述記之第一心,宗鏡錄之第三心也。唯識論三曰:“雜染清淨,諸法種子之所集起故名為心。(中略)彼心即是此第八識。”唯識述記三末曰:“梵雲質多,此雲心也。(中略)集起義是心義,以能集生多種子故,或能熏種,此識中既積果已後起諸法故說此心名為心。”宗鏡錄四曰:“三質多耶,此雲集起心,唯第八識積聚種子生起現行。”法相宗心意識三者,有通別二門,其通門雖許三名互通,而其別門則其體各別,故以此質多心唯為第八識之特名也。三思量心,梵名末那。譯言意。為思慮之義,第七識之特名也。是亦限於法相宗。唯識論四曰:“是識(第七識)聖教別名末那,恒審思量勝餘識故。”同述記四末曰:“末那是意。”四緣慮心,又曰慮知心,了別心。梵語與上集起心同。此為通於八識之能緣作用也。但常就意識而言。台家所謂介爾陰妄之心者,一心三觀之一心是也。止觀一曰:“質多者天竺音,此方言心,即慮知之心也。”同二曰:“對境量知,異乎木石名為心。”大日經疏十二曰:“梵雲只多,是慮知心也。”大乘義章二曰:“慮知曰心。”宗鏡錄四曰:“二緣慮心,此是八識,俱能緣慮白分境界。”是楞伽經注之第二心,止觀,大日經疏之第一心,宗鏡錄之第三心,三藏法數之第一心也。但法相宗以此梵語毗若底,譯為識,為了別之義,唯為意等六識之特稱。唯識述要上本曰:“梵雲毗若底(丁你反,識也)。”五堅實心,堅固真實之不生不滅心。即自性清淨心,如來藏心,真如之異名也。華嚴所謂總該萬有之一,起信論一心二門之一心,楞伽經注之第二心,宗鏡錄,三藏法數之第四心也。但宗鏡錄以其梵語幹栗馱為紇栗馱,幹栗馱之同一轉聲。楞伽經一曰:“此是過去未來現在諸如來,應供等正覺性自性第一義心。”注:“此心,梵音汗栗馱,汗栗太宋言心。謂如樹木心,非念慮心,念慮心梵音雲質多也。”宗鏡錄四曰:“四幹栗陀耶,此雲堅實心,亦雲貞實心,此是真心也。”六積聚精要心。積聚諸經中一切之要義者。言如般若心經積聚大般若六百卷之精要。是止觀之第三心,大日經疏幹栗馱之第二義也。但止觀以其梵語為矣栗馱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