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净公上人讲看破放下集第四三卷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0-12-1 18:32
標題: 净公上人讲看破放下集第四三卷
敬摘自《净公上人讲看破放下集锦》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要放下。我问他从哪里下手?他教我布施。你肯不肯布施?布施是舍己为人,今天一般人讲牺牲奉献,从这里下手。看破放下浅的意思我们懂,深的意思要逐渐在修学当中去体会。我学佛,今年是二千年,有四十九年了,在台上讲经说法四十一年了,对於看破放下才真的懂得一点。四十九年我很认真努力在做,你不做你怎么会懂得?
  我今天连生死都放下了,换句话说,对於死一点不留恋,毫不在乎,决定没有贪生怕死的念头,这放下了。所以人家说世间有灾难灾祸,对我一丝毫影响都没有。对哪些人有影响?贪生怕死的人有影响,把生死放下的人,就一丝毫影响都没有了。这身体还在,身体在一天为众生服务一天,不疲不厌,绝不消极,非常积极在做,这个叫真正看破、真正放下了,放下自私自利。看破是真正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佛家术语里面讲的性相、理事、因果,你都能通达明了,这叫看破;世出世间法一丝毫不染著,这叫放下。事我们做,努力认真在做,心地里头一丝毫不沾染,清凉自在,这样的态度你才能入得了门。一切众生妄想分别执著,他不肯放下,所以这个佛法他入不了门。
  换句话说,我讲得更浅显的,佛法的建立是从信心,《华严经》、《大智度论》都说得很清楚,「信为道元功德母」,道是大道,成佛之道的根源是信心,成就世出世间无量无边功德之母,母是能生的意思,信心能生世出世间无量无边功德。我们今天几个人有信心?找不到。你说你学佛你有信心,你能不能相信一个星期不吃饭不饿?你要有信心的话,真的,一个星期不吃饭不饿。你有没有信心,我一个星期不睡觉不疲倦?这一次从中国大陆来,吉林长春百国兴隆寺,明...(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五0卷)  2000/1/3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50》)


...说它第一,我比耳高,好了,两个就冲突,冲突人身体就不健康。所以个个都第一,眼见第一、耳听第一、鼻嗅第一、舌尝第一,天下太平,身体健康长寿。这是《华严》教学,《华严》给我们说的事实真相。所以我跟他们讲,佛教第一,基督教也第一,回教也第一,犹太教也第一,个个第一,就像我们身体各个不同的器官一样。我佛经第一,你们《圣经》也第一,《古兰经》也第一,个个都第一,天下太平,我们的法身健康。
  为什么会造成一些冲突?误会,没有读书,没有人教导你。《无量寿经》上四句经文,我们听了是无尽的感慨!「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你不要怪他,没有接受过圣贤的教诲。真的把书念通了,读书是明理,明理就叫看破,看破之后就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妄想分别执著,真正发心为社会、为一切众生服务。无论用哪一种方式服务,我们在这个社会上从事於各种行业,行业都是为众生服务的,这观念就不一样。众生、凡夫是为自己利润而服务的,佛菩萨是为利益社会、利益众生而服务,不一样。众生为自己活得很苦,非常非常辛苦;菩萨为众生,生活得非常自在、非常快乐。这里面关键就是「觉迷」,众生迷惑,佛菩萨觉悟,释迦牟尼佛的教学内容就是如是而已,我们要清楚、要明了,要认真接受佛陀的教诲。
  佛经里面字字句句都含无量义,这些意思要体会,不必去研究,研究不出来的。为什么研究不出来?研究是用妄想分别执著,所以你研究不出来,离开妄想分别执著,意思自然就现前...(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五0卷)  2000/1/3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50》)


...了。现在也晓得,自私自利、名闻利养、是非人我、贪瞋痴慢不是好东西,应该要放下,可是事实上他就放不下。这是无量劫已经养成习惯,现在要把这个习惯改过来,难!虽然说难,不是不能改,真有人他就能改过来;由此可知,你有没有决心。决心从哪里来?决心是从真实的认知,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哪有不放下的道理!换句话说,你还没有放下,你还没有能彻底放下,你的认知浅,不够深;果然有相当深度的认知,哪有不放下的道理!所以在佛法里头说,看你的智慧,看你理解的程度,从哪里看?从你放下多少上看,决不是从你的言论上看,从你实际行为上看,你究竟理解多少,你认识多少,这是一点都没有差误的。一分的认知就有一分的放下,这个认知我们叫看破,你真的有一分看破,你必定有一分放下,你有十分看破一定有十分放下。都属於「方便行」,佛在往昔无量劫修的什么?就修这个。
  我们过去生中,无量劫这么长的时间迷惑、颠倒、错误,无量劫的习惯,现在还要用无量劫这么长的时间,把这些习气除得干干净净。怎么样能有效?那就一定要依教奉行。我们常讲,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要肯定我们自己的想法、看法是错误的,放弃自己的成见,完全接受佛菩萨的教诲。自己一定要明了,这不是跟佛菩萨走,不是被人牵著鼻子走,佛菩萨的教诲是我们自性的功德,这是随顺自性。佛菩萨决定不同凡人,凡人没有放下四相,没离四相,他有我、人、众生、寿者,他的想法,那是我们跟他走,被他牵著鼻子走的,那一点都不错。可是诸佛菩萨破了四相,破了四相他的言行就是...(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五三卷)  2000/1/6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53》)


...祖,说话不多,三言两语就全部通达了,就没事了,立刻就要走了,回家了。六祖大师留他过一晚,第二天再走,禅宗留下的佳话「一宿觉」,他的德号上是「觉禅师」,他在曹溪住了一个晚上。这是属於典型的上上根性,所谓是一闻千悟,一句达意,一切都通了,完全没有障碍。
  我们今天难,难在哪里?难在烦恼习气不肯放下。惠能大师、永嘉大师何以能有这样成就?人家是把烦恼习气放下了。这个能力说实在话,并不是他独有,佛跟我们讲,所有一切众生个个都有,都有这个能力。你一定要把虚妄的、不是真实的,妄想分别执著放下。我在李炳老会上能有这一点成就,得力於章嘉大师的教诲。我学佛亲近法师,头一天、头一个人就是章嘉大师,头一天他就教我看破、放下,我在这里得利益。所以以后在李炳老会上,我闻法收获比别人多,原因就在此地。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而不能得利益,不能够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听得再多,充其量也不过是记问之学而已。你记得多、听得多,你也会说,你的心性没有开,你所想的、你所说的是阿赖耶识仓库里头出来的,你收藏的,不是你自性里头流露出来的。你仓库里收藏再多,都是别人的,与你自己毫不相关。如果从自性流露出来的,那跟佛菩萨所说的就无二无别,这是真东西。佛菩萨大慈大悲,无量方便,帮助我们明心见性。但是要知道,他只能给我们做增上缘,自己要不真正用功,信受奉行,这个增上缘是相当有限的。如果自己具足信受奉行,这个增上缘会产生很大的效果。
 ...(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五四卷)  2000/1/7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54》)


...祖,说话不多,三言两语就全部通达了,就没事了,立刻就要走了,回家了。六祖大师留他过一晚,第二天再走,禅宗留下的佳话「一宿觉」,他的德号上是「觉禅师」,他在曹溪住了一个晚上。这是属於典型的上上根性,所谓是一闻千悟,一句达意,一切都通了,完全没有障碍。
  我们今天难,难在哪里?难在烦恼习气不肯放下。惠能大师、永嘉大师何以能有这样成就?人家是把烦恼习气放下了。这个能力说实在话,并不是他独有,佛跟我们讲,所有一切众生个个都有,都有这个能力。你一定要把虚妄的、不是真实的,妄想分别执著放下。我在李炳老会上能有这一点成就,得力於章嘉大师的教诲。我学佛亲近法师,头一天、头一个人就是章嘉大师,头一天他就教我看破、放下,我在这里得利益。所以以后在李炳老会上,我闻法收获比别人多,原因就在此地。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而不能得利益,不能够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听得再多,充其量也不过是记问之学而已。你记得多、听得多,你也会说,你的心性没有开,你所想的、你所说的是阿赖耶识仓库里头出来的,你收藏的,不是你自性里头流露出来的。你仓库里收藏再多,都是别人的,与你自己毫不相关。如果从自性流露出来的,那跟佛菩萨所说的就无二无别,这是真东西。佛菩萨大慈大悲,无量方便,帮助我们明心见性。但是要知道,他只能给我们做增上缘,自己要不真正用功,信受奉行,这个增上缘是相当有限的。如果自己具足信受奉行,这个增上缘会产生很大的效果。
 ...(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五四卷)  2000/1/7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54》)


...内。我要问问我们自己是不是佛身?我们自己不是佛身,谁是佛身?佛给我们讲一念具足十法界,十法界第一个是佛法界,所以一念觉就是佛法界,一念迷就是九法界。我们一念觉了,这个身就是佛身,为什么?清净身。只要你能够彻底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你现在这个身就是佛身,就是佛的应化身,佛身不是指别的。放下了多分妄想分别执著,还有少分没放下,这是菩萨。完全没有放下是六道凡夫;少分放下的,这三类妄想分别执著,执著放下了,妄想分别没有放下,只放下少分,这个人是阿罗汉、辟支佛;多分放下,执著放下了,分别也放下了,还剩下妄想没有放下,这是菩萨;妄想也放下了,这人成佛了,完全放下。
  所以修行修个什么?章嘉大师教给我的,「看破、放下」。看破是什么意思?看破是明了世出世间一切理事、性相、因果,你都能通达明了,这叫看破。放下的就是妄想、分别、执著,佛家里面的术语叫做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无明烦恼就是妄想,尘沙烦恼是分别,见思烦恼是执著。众生跟佛差别就在此地,你肯放下,即身成佛。真的吗?《华严经》可以给我们作证。本经到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不就是说的一生成佛吗?一生时间不长,完全看你的功夫,你的功夫好,几天就成功了;习气烦恼重,有个十年、八年、二十年、三十年,达到这个水平的,我们在《高僧传》、《居士传》里面看到很多。
  这一桩事情,善导大师说得好,他老人家在《观无量寿佛经疏》里面跟我们讲,「总在遇缘不同」,这一句话说得好。换句话说,我们这一些众生,在三聚里面讲都是属於不定聚。不定聚的人遇到善缘,...(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五五卷)  2000/1/10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55》)


...切服务的工具,这是身见破了。大小乘的差别,小乘虽破身见,没有发菩提心;换句话说,他利益众生、服务众生是被动的,不是主动的,大乘菩萨主动而不是被动,差别在此地。小乘是属於消极的服务社会大众,大乘是积极的服务社会大众,差别在此地。这个位次经论里面说得很多,决定不退堕为凡夫,纵然没有遇到佛法,没有遇到真善知识,经上跟我们讲得很清楚,天上、人间七次往返,他就出离六道轮回;也就是说见思烦恼断尽了,叫位不退。
  诸位同学,你们每一位都有深厚的善根,大家决不是这一生才遇到佛法,才发愿修行的,佛在经上跟我们讲得很多,每一个人无量劫来植种善根。为什么到今天还是这个样子?落到这种地步?原因总不外,没有把「我」看破,没有把身见放下,所以无量劫到今天还是这个样子。假如我们这一生,对於这些道理、事实真相还是模糊,不清楚,还是不能把这个念头转过来;换句话说,来生后世也只有这个样子,甚至於还要堕落。谚语里面常讲「地狱门前僧道多」,总是不免流转。
  在现前这个时代,诸位都晓得灾变异常,过去历史上没有过的,种种徵兆都非常明显,只要你冷静细心的观察,真是一目了然。我们要怎样自救?怎样救世?那就是今天讲的势必要把身见放下;换句话说,决定要转迷为悟,转凡为圣。这一念转过来,虽然是个小圣,小圣的智慧功德也不可思议。如果这一念转不过来,依旧迷惑,迷惑盖覆了我们的自性。底下讲『愚痴障盖极坚密』,「障」是讲二障:烦恼障、...(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五六卷)  2000/1/1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56》)


...就不是真的,这是假的;永远不变的,这叫真的。《百法》里面大分两大类:有为法跟无为法;有为法就是会变的,刹那刹那在变化;无为法是不变的。可是无为法里面,有相似的无为,有真实的无为。无为法有六个,只有真如无为是真的,其余五个可以说是相似的无为,因为在那个境界里面看不到它的生灭,所以有为法里头列不进去,把它列在无为法。
  佛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观察、解说确实高明,在世间典籍里面,古今中外,包括许多宗教的典籍,都没有佛法讲得这么清楚、这么透彻。诸佛如来的境界,我们要如何契入?这桩事情首先我们要明了,众生境界跟佛境界的差别在哪里?其差别所以然的道理又在哪里?首先要把这些搞清楚。搞清楚、搞明白了,这叫看破;真正看破了,你自然就肯放下。放下什么?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你肯放下了。只要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佛境界就现前,你就真的看到了,一刹那跟百千劫是一回事情,生死跟涅盘确实不二,你才能契入。
  佛教化众生,这大家都晓得,契机契理。机是众生的根器,众生根器不相同,千差万别,所以佛教学的方法也就不是定法,也是千差万别,所谓随类现身,随机说法。我们不知道究理,对於佛的用意我们不清楚,所以佛法接触多了,不但我们信心生不起来,反而把信心破坏了。譬如我过去在台湾遇到台大一位教授,当时也是很有名气的教授,他也看看佛经,看了之后他说,释迦牟尼佛讲话颠三倒四,一会儿说空,一会儿说有,到底是空还是有,他没说清楚。这就是虽然在世间...(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五八卷)  2000/2/2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58》)


...真幸福。名利放不下,你想想看,他心里头多么忧虑、多么烦恼。谚语常说「忧能使人老」,老、病从哪里来的?都是放不下名利来的;名利放下,人就不老了。每一个人都想自己健康长寿,偏偏不走健康长寿之道,走衰老、多病、短命之道,那有什么办法?没话好说!
  佛教给我们这个道理我们要晓得,世间人之畏惧、苦难根源从哪里来的?离苦得乐,乐又从哪里来的?大师在这里说「菩提涅盘安稳无畏」,这是真乐。什么叫菩提?什么叫涅盘?这些话很难懂,古人的注解也不好懂,我把它换一句话说,大家就好懂了。菩提是看得破,涅盘是放得下,这样解释你就好懂了。符不符合菩提、涅盘的本意?本意就是如此。菩提是智慧,古人翻译翻成「觉」,菩提是觉,看破就是觉,看不破就是迷;涅盘翻作「灭」,苦集灭道,灭就是涅盘,灭什么?灭烦恼、灭生死,生死、烦恼都没有了,这叫涅盘,放下就没有了。你们想想看怎么灭烦恼,烦恼是什么?烦恼是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人我是非,你把这个东西统统放下,不就涅盘了吗?我讲这个话好懂,大家容易学,这些名词不太好懂,古人的注解你看看不懂,不懂它的意思,看那个注解愈看愈麻烦,其实很简单,看得破就是菩提,放得下就是涅盘,安稳无畏。
  你把生死看破就没有生死,生死也无畏、也欢喜,知道真实的状况,真实的状况没有生死,人的生死换一个境界而已。所以明白事实真相的人修善积德,他将来转变换的相愈转愈好;不晓得事实真相,只图眼前的名闻利养,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他将来来生转世的时候愈转相就愈差。人相转成畜生相,转成饿鬼相,转成地狱相,愈转愈往下堕落,这就是迷惑的人;明白的人,愈转愈殊胜。《无量寿经》大家念得很多,常常念,《无量寿经》上有比喻,那个比喻我们要常常想到。它比喻,譬如世间一个贫穷的乞丐站在帝王的旁边,这两个相很明显的你就能够看出来,不成比例;人间的帝王如果跟忉利天王站在一起,人间帝王就像乞丐一样,忉利天王像个国王;忉利天王要跟夜摩天王两个比...(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六三卷)  2000/2/13  澳洲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63》)


...在社会上普通常用:「舍得」。舍得是佛家语,这个术语两重意思:第一个说,舍下面就有得,你布施,后面就会有得到;更深一层意思,你所得到的还要舍掉,可不能留,留了怎么样?留了你出不了三界,得到的那个也要舍掉,所以这一句话两重意思。你舍一定有得,大舍有大得,但是那个大得要舍得干干净净,一丝毫都不能留,你才能证得法身,你才能证得菩萨果地。别说菩萨果地,声闻果地都要舍,你要不肯舍,声闻果都不能证得;换句话说,你永远是六道里面的凡夫,充其量得人天福报,到天上作天王。为什么?他也肯布施、肯舍,没有舍干净,舍干净他就出离了,他就不在六道,他就到四圣法界。这些道理我们一定要懂。
  所以放下帮助你开智慧,帮助你看破,看破帮助你放下。菩萨道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要是说穿了,无非就是看破、放下,放下、看破,相辅相成,没有别的;给你讲经说法说得再多,智慧,智慧开了。祖师大德告诉我们,《华严经》在哪里?为什么说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那十个三千大千世界还是比喻,不是数字,要是数字也不是很大的数字,那是比喻无量无尽的意思。智慧开了,你六根接触的都叫《华严》,一一法都含无量义,不是死在经书里头。我今天如果是基督教请我去讲经,我给他们讲《新旧约》,我所说的是「大方广佛华严」,但是用他的经本、用他的文字,一个字都不会错误,我讲的意思是大方广佛华严,就知道没有障碍。为什么没有障碍?分别执著没有了,障碍就没有了,就通了,虚空法界全都通了。所有障碍都是迷惑颠倒,分别执著,这里头产生许多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行为,带...(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六三卷)  2000/2/13  澳洲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63》)


...?是不是真的能做到?我的答覆很肯定,决定可以做到。什么原因?有个理在,理决定是相同的,理甚深。理落实在境界里面,也就是落实在我们现实社会里面,就是我们这些年来,在佛法里归纳了一个中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无论是什么样的国土,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这十个字都是被接受、被欢迎,我们就知道它是可以融合的。如果我们用虚伪的心、用染污的心、用不平的心,那当然不行,决定不能够融合;只要真诚、清净、平等、慈悲就行。
  真实的道理,《华严经》所说的,十法界依正庄严,「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起作用,落实在实际上,就是真诚、清净、平等、觉;识变,落实在生活上,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所以哪有行不通的?特别是我们面临二十一世纪,二十一世纪决定是多元一体的理念,才能够行得通。多元一体的教学,就是「大方广佛华严」。往年方东美先生,在台湾大学、在辅仁大学博士班开「华严哲学」,他跟学生授课就是讲《华严经》。他对於这一部书赞叹备至,他说这是全世界最好的哲学概论,这里面有真实的智慧、圆满的理论、周密详细的方法,告诉我们怎样去做;尤其难得的末后还带表演,让善财五十三位善知识做出来给我们看。这样编写的教科书是古今中外所没有的,他说得非常之好。
  我们今天展开经卷,针对於现前的社会,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来临,它所讲的就是我们现实的社会。我们今天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有矛...(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六六卷)  2000/2/2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66》)


...位一定要记住,除障而已。
  功夫在哪里?功夫就在除障。除障用什么方法除?放下,你不肯放下怎么办?你放下一分,给诸位说,你就透一分智慧。譬如你们诸位看到我们现在讲堂这个灯,这个地方三盏灯,我们看到灯上蒙了一层纸,这纸就是障,它透出来的光就弱,纸要拿掉,那光就更亮了。这一层纸,如果再加一层,光就更弱一点;再加一层,又弱一点;加个十层、二十层,光就透不出来了。你把它去掉一层,那个光就透一分出来,就像这个道理一样。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千千万万层都不止,所以一定要放下。你能放下一点,你的智慧就透出一些;你放得比别人多,你的智慧就比别人大;你不肯放下,你就永远不能开智慧。所以我们讲的,这是老师教导我们看破、放下,看破就是普放光明。看破是慧,慧从哪里来的?从放下来的。放下帮助你开智慧,智慧又帮助你放下,这两重功夫相辅相成。所以我们一定要肯做,肯在放下上用功夫,放不下也得要放下。
  世尊当年在世一生的教学,我们学教的人懂得,佛教学的中心是什么?「般若」。四十九年讲《般若》二十二年,差不多用一半的时间。《般若》教什么?《般若》就是教人看破、放下。现在在中文经典里面,也是《般若》的部头最大,《华严》诸位看到八十卷,这很了不起了,分量这么多,比《般若》差远了,《般若》六百卷。可是我们总结《般若经》里面,世尊教导我们什么?我《大般若经》浏览了一遍,我的总结是六个字:「无所有,不可得」,我的总结是这六个字。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无所有、不可得,试问问你要不要放下?自然就放下了。世间人所追求、所羡慕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那是什么东西?《金刚经》上说得好,「梦幻泡影」。事真的是无所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确确实实不可得。无所有,你认为它有,你看错了;不可得,你一定要想得,你想错了。
  了解世出世间事实真相,彻底放下,圆满菩提你就证得了...(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六六卷)  2000/2/2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66》)


...。黄老居士持名念佛几乎不中断,他每天至少三万声佛号,多的时候会多到十万声,所以人家念佛能往生。一切时、一切处,工作放下了,他佛号就提起来。见客的时候,跟人见面,他手上念珠还在那里掐,我们知道他跟人谈话,他念佛也没中断。不念佛就会打妄想,麻烦在此地,用一句佛号把妄想打掉。我过去亲近章嘉大师三年,章嘉大师持咒,也是二六时中不间断。他见客跟人谈话,他的念珠没有断过,他口里是金刚持,你看他嘴唇在动。这是在修持上讲,是我们很好的典范,是我们的好样子,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要真正有把握成就,这些人对我们是大恩大德,给我们做出一个典范,教导我们怎样修学。我们今天看到「勇健臂鸠盘茶王」他所修的法门,我们总结起来就是看破、放下,放下、看破,才能够得定,才能够开慧,才能够排除菩提道上所有一切的障难。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六七卷)  2000/2/22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67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鸠盘茶王长行,第九句:
  【无边净华眼鸠盘茶王,得开示不退转大悲藏解脱门。】
  清凉在这一句有个简单的提示,「多劫修悲,究竟灭苦,为不退转。悲多方便,故复名藏。为安众生,所以开示」。大师言语不多,把重点都给我们提示出来了。菩萨所修学的法门与他的名号一定相应,『无边净华眼』,这是法身大士的示现,我们也可以看作是诸佛如来的示现,应以鬼王身得度就现鬼...(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六六卷)  2000/2/2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66》)


...心。
  修行人不能忘记神贫,但是也不必一定要过很苦很苦的苦行僧的生活,那也变成一个执著。佛教给我们的原则,自在随缘,完全随顺现前的环境,不执著,你就得自在。这个不执著里面,我们现前生活富裕,没有乐受,决定没有乐的贪念,要在这里用功夫;如果我们眼前生活非常贫苦,我们决定没有苦受。随缘里面要离苦乐忧喜舍,你要得正受,正受就是没有苦乐忧喜舍;换句话说,什么样的环境平等受,平等受叫做正受,我们要懂这个道理。
  修行真正用功夫都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没有一样不是修行。不论是生活当中、工作之中,或者是处事待人接物,我们今天讲应酬之中,心里面都不离开佛号,这叫念佛。我做这个对联下面这一句,「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二六时中决定没有把阿弥陀佛搁在一边,没这个事情,二六时中阿弥陀佛一定坐在心中,你心里头真正有佛,真正是忆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我们的功夫就成就了。「得普现诸趣流转身解脱门」,就落实到我们生活上,我们读广大面王就没有白读,他真的教给我们,我们真的学会了。
  我们这一生能不能有成就?端在自己会不会修学,懂不懂佛所说的真实义,会不会把佛陀的教诲落实在自己生活里面,我们一生修学成败关键在此地。无论什么样的生活没有关系,无论从事哪个行业工作也没有关系,问题是真正懂得、真的会。所以禅宗宗门大德常常问学生,「会么」?关键就在一个会。会了,没有不成就,不会...(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六八卷)  2000/2/24  香港  档名:12-17-0268》)




普贤菩萨名,诸佛第一子,我善根回向,愿悉与彼同。
身口意清净,自在庄严刹,逮成等正觉,皆悉同普贤。
如文殊师利,普贤菩萨行,我所有善根,回向亦如是。
三世诸如来,所叹回向道,我回向善根,成满普贤行。
愿我命终时,除灭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国。
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
严净普贤行,满足文殊愿,尽未来际劫,究竟菩萨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