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弘一大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录南无阿弥陀佛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0-10-6 08:17
標題: 弘一大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录南无阿弥陀佛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弘一大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录





弘一大师著

戊寅三月讲于温陵大开元寺



自今日始,讲三日,先说此次讲经之方法。心经虽仅二百余字,摄全部佛法。讲非数日,一二月,至少须一年。今讲三日,岂能尽。仅说简略大意,及用通俗的浅显讲法。(无深文奥义,不释名相,一解大科。)



效果



一、令粗解法者及未学法者,皆稍得利益。



二、又对常人(已信佛法)仅谓心经为空者,加以纠正。



三、又对常人(未信佛法)谓佛法为消极者,加以辨正。



(先经题,后经文。)



经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前七字为别题,后一字为总题。




般若—梵语也,译为智慧。



      ┌常人之小智小慧┐

      ├学者之俗智俗慧┼非

      ├二乘之空智空慧┘

      └照见五蕴皆空,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之大智大慧。



┌小智慧  小聪明┬亦云有智慧,与佛法相远。

│          小巧─┘

├俗智慧 研学问,上等人甚好,亦云有智慧,但与佛法无涉。

└空智慧 小乘人。



波罗蜜多,译为到彼岸。(就一事之圆满成功言)



      若以渡河为喻



          动身处………………此岸

          欲到处………………彼岸

          以舟渡河竟…………到彼岸



      约法言之



          │此岸………轮回生死 须依般若舟,乃能渡到彼岸。

          ↓彼岸………圆满佛果 而离苦得乐。



心,有数释。一释心乃比喻之辞,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之心。



            (心为一身之必要,此经为般若之精要。)



    ┌大般若经云:余经犹如枝叶,般若犹如树根。

引证├又云:不学般若波罗蜜多,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无有是处。

    └又云:般若波罗蜜多能生诸佛,是诸佛母。



案般若部,于佛法中甚为重要。佛说法四十九年,说般若者二十二年。而所说大般若经六百卷,亦为藏经中最大之部。心经虽二百余字,能包六百卷大般若义,毫无遗漏,故曰心也。



经,梵语修多罗,此翻契经。契为契理契机。经谓贯穿摄化。



经者,织物之直线也。与横线之纬对。



此外尚有种种解释。



此经有数译,(七译)今常诵者,为唐三藏法师玄奘所译。



已略释经题竟。于讲正文之前,先应注意者。



研习心经者最应注意不可著空见。因常人闻说空义,误以为著空之见。此乃大误,且极危险。经云:宁起有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如芥子许。因起有见者,著有而修善业,犹报在人天。若著空见者,拨无因果则直趣泥犁。故断不可著空见也。



若再进而言之,空见既不可著,有见亦非尽善。应(一)不著有,(二)亦不著空,乃为宜也。



(一)若著有者,执人我皆实有。既分人我,则有彼此。不能大公无私,不能有无我之伟大精神,故不可著有。须忘人我,乃能成就利生之大事业。



(二)若著空,如前所说拨无因果且不谈。即二乘人仅得空慧而著偏空者,亦不能作利生事业也。



        ┌真空(非偏空、偏空不真。)

故佛经云┤

        └妙有(非实有、实有不妙。)



真空者,即有之空,虽不妨假说有人我,但不执著其相。



妙有者,即空之有,虽不执著其相,亦不妨假说有人我。



如是终日度生,实无所度。虽无所度,而又决非弃舍不为。若解此意,则常人所谓利益众生者,能力薄弱、范围小、时不久、不彻底。若欲能力不薄弱,范围大者,须学佛法。了解真空妙有之理,精进修行,如此乃能完成利生之大事业也。



或疑心经少说有,多说空者,因常人多著于有,对症下药,故多说空。虽说空,乃即有之空,是真空也。若见此真空,即真空不空。因有此空,将来作利生事业乃成十分圆满。



合前(三)非消极者,是积极,当可了然。世人之积极,不过积极于暂时,佛法乃永久。

般若法门具有空与不空二义,以无所得故已前之经文,皆从般若之空一方面说。依此空义,于常人所执著之妄见,打破消灭一扫而空,使破坏至于彻底。菩提萨埵已下,是从般若不空方面说,复依此不空义,而炽然上求佛法,下化众生,以完成其圆满之建设。



亦犹世间行事,先将不良之习惯等一一推翻,然后良好建设乃得实现也。世有谓佛法唯是消极者,皆由不知佛法之全系统,及其精神所在,故有此误解也。



今讲正文,讲时分科。今唯略举大科,不细分。



大科  心经大科┬初显了般若─┬初经家叙引

              └二秘密般若  └二正说般若



由序  再就说法之由序言,此译本不详。按宋施护译本,先云,世尊在灵鹫山中入三摩提。(三昧、译言正定等)舍利子白观自在菩萨言。若有欲修学甚深般若法门者,当云何修学。而观自在菩萨遂说此经云云。



正文



观自在菩萨



       ┌约智  观理事无碍之境,   …自利之妙用┐

观自在 │   而了达自在。                   ├智悲双运、自利利他、

(即观 │                                 │故得观自在之名。

世音) └约悲 观一切众生之机,   …利他之妙用┘

               而化度自在。



菩萨 ‘菩提萨埵’之省文,是梵语。



      ┌菩提——觉……………以智上求佛法。

      └萨埵——有情…………以悲下化众生。

              (即众生)



        此外有多释。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浅……人空般若——二乘人入。(人空者、人体为五蕴之假和合、

深│                              其中无有真实之我体)

  └深……法空般若——菩萨入。(法空者、五蕴亦空、如后所明。)



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即旧译之五阴也。世间万法无尽。欲研高深哲理及正当人生观。应先于万法有整个之认识,有统一之概念。佛法既含有高深之哲理及正当人生观,应知亦尔。



此五蕴,即佛教用以总括世间万法者。故仅研五蕴,与研究一切万法无异。蕴者,蕴藏积聚也。五蕴亦称为五法聚,亦即五类之义。乃将一切精神物质之法归纳于此五类中也。



    ┌色蕴…障碍义 即一切相障有碍之处境。──┐

    │              与物质之义相似而较广。──┴境处

    ├受蕴…领纳义 即对于外境或苦,或乐及不苦不乐等─┐

五 │       之感受。此与今时人所习用之感情一  │

    │              词(即是随官感印象而生之官感感情  │

    │              )甚合,若作了别解之感觉释之则非 ├内心

蕴 │       ,因了别乃属识蕴也。       │

    ├想蕴…取像义 即取著感受之印象而思想。     │

    ├行蕴…造作义 即对外境之动作。                  │

    └识蕴…了别义 即了别外境,变出外境之本体。───┘



┌由外境色…………而感著种种受     轮转

├由种种受…………而引起种种想     生死

├由种种想…………而发起种种行    

├由种种行…………而薰习内心之识    循环

└由内心之识………而变成外境之色    不绝



空,此空之真理及境界,须行深般若时,乃能亲见实证。



今且就可能之范围略说。



五蕴中最难了解其为空者,即色蕴。因有物质、有阻碍、似非空也。凡夫迷之,认为实有,起诸分别。其实乃空。且举二义。



(一)无常 若色真实不虚者,应常恒不变,但外境之色蕴,乃息息变动。山河大地因有沧海桑田之感,即我自身,今年去年,今月上月,今日昨日,所谓我者亦不相同。即我鼻中出入息,此一息我,非前一息我。后一息我,非此一息我。因于此一息中,我身已起无数变化。最显者,我全身之血,因此一呼吸遂变其性质成分,位置及工作也。



若进言之,匪惟一息有此变化,即刹那刹那中亦悉尔也。



既常常变化,故知是空。



(二)所见不同 若色真实不空者,应何时何人所见悉同。但我等外境之色蕴,乃依时依人而异。



        ┌鱼龙认为窟宅─┐

如恒河水┼天众认为琉璃  ├皆依其识、而所见不同

        ├人间认为波流  │

        └饿鬼认为猛焰─┘



故外境之色,唯是我识妄认,非有真实。



有如喜时,觉天地皆春。忧时,觉景物愁惨。于同一境中,一喜一忧所见各异。



既所见不同,故知是空。



上略举二义,未能详尽。



既知色空,其他无物质无阻碍之受想行识,谓为是空,可无疑矣。



照见者非肉眼所见,明见也。



度一切苦厄



苦、生死苦果。



厄、烦恼苦因。能厄缚众生。



此二皆由五蕴不空而起。由妄认五蕴不空,即生贪嗔痴等烦恼。由有烦恼,即种苦因,由种苦因,即有苦果。



度、若照见五蕴皆空,自能解脱一切苦厄。解脱者,超出也。



舍利子等



以上为结经家叙引,以下乃正说般若。皆观自在菩萨所说,故先呼舍利子名。



舍利子



是佛之大弟子,舍利此云百舌鸟,其母辩才聪利,以此鸟为名。舍利子又依母为名,故名舍利子。以上皆依法华玄赞释。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即前云五蕴皆空之真理,以五蕴与空对观,显明空义。



能知色不异空,无声色货利可贪,无五欲尘劳可恋。即出凡夫境界。能知空不异色,不入二乘涅槃,而化度众生。即出二乘境界。如是乃菩萨之行也。



故应于不异与即是二义详研,不得仅观空之一边,乃善学般若者也。



不异——粗浅色与空互较不异。仍是二事。



即是——深密色与空相即。空依色、色依空、非空外色、非色外空。乃是一事。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受想行识不异空,空不异受想行识。

        └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



依上所云不异即是二者观之。五蕴乃根本空,彻底空。



                  ┌断灭空───────┐

                  ├偏 空       │

                  ├离有之空      ├非

又由此应知前云之空┼与有对立之空────┘

                  ├即有即空──────┐

                  ├不空而空之空    ├是

                  └离空有二边之空───┘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诸法,前言五蕴,此言诸法,无有异也。



空相,此相字宜注意,上段说诸法空性,此处说诸法空相。所谓空者,非是但空,是诸法之有上所显之空,是离空有二边之空。最宜注意。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菩萨依般若之妙用,既

                   ┌出生─┬体  照见五蕴皆空,则无生

                   ├消灭─┘    灭诸相。故云不生等也。

世间诸法,由凡夫观 ├垢染─┬相  生灭等相←起分别心←

之(五蕴不空)有   ├清净─┘    执著我见←五蕴不空。

                   ├增加─┬用  五蕴空→不执著我见→

                   └减少─┘    不起分别心→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等。




由此可知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众生即佛,而不厌离生死,怖畏烦恼,舍弃众生。乃能证不生等境界。如此乃是菩萨,乃是般若,乃是自在。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以下广说五  ┌(一)空凡夫法(经文)是故空中无色(乃至)无意识界。

蕴皆空之义┌┼(二)空二乘法(经文)无无明(乃至)无苦集灭道。

分为三段  ┘└(三)空大乘法(经文)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五蕴如上所明,为迷心重者说五蕴。

│                        ┌眼处       ┌眼界

│                        ├耳处       ├耳界

│                        ├鼻处  ┌六根界 ├鼻界

│             亦云十二入 ├舌处  │    ├舌界

├  十二处   ,入者根尘 ├身处  │    ├身界

│(六根六   互相涉入之 ├意处  │    └意界

│  尘名十   义,为迷色 ┼色处  │    ┌色界

│  二处)   重者说十二 ├声处  │    ├声界

│             处。       ├香处  ├六尘界 ├香界

│                        ├味处  │    ├味界

│                        ├触处  │    ├触界

│                        └法处  │    └法界

└十八界   界者区分为        │    ┌眼识界

              义。十八种作用        │    ├耳识界

              不同故。为色心────┤       ├鼻识界

              俱迷者说十八界        └六识界 ├舌识界

                                          ├身识界

                                          └意识界



虽分三科,皆总括一切法而说。因学者根器不同,而开合有异耳。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蕴处界三科经文─┼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此乃空二乘法,上四句约缘觉言,下一句约声闻言。



缘觉者,常观十二因缘而悟道。



声闻者,(闻佛声教)观四谛而悟道。



         ┌无明───┐

         ├行────┴过去所作之因

         ├识────┐

         ├名色   │

         ├六入   ├现在所受之果

十二因缘 ├触    │

         ├受────┘

         ├爱────┐

         ├取    ├现在所作之因

         ├有────┘

         ├生────┬未来所受之果

         └老死───┘



此十二因缘,乃说人生之生死苦果之起源及次序。藉流转还灭二门以显示世间及出世间法。流转者,无明乃至老死之世间法。还灭者,无明尽乃至老死尽之出世间法。



若行般若者,世间法空。故经云,无无明乃至无老死。出世间法亦空。故经云,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尽。



               ┌苦谛 生死报—世间苦果┐

四谛(谛者真) ├集谛 烦恼业—世间苦因┘

               ├灭谛 涅槃果—出世间乐果┐

               └道谛 菩提道—出世间乐因┘



亦分二门,前二流转,后二还灭。若行般若者,世间及出世间法皆空。故经云,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此乃空大乘法。



大乘菩萨求种种智,以期证得佛果。故超出声闻缘觉之境界。



但所谓智,所谓得,皆不应执著。所谓智者,用以破迷。迷时说有智,悟时即不待言,故云‘无智’。所谓得者,乃对未得而言。既得之后,便知此事本来具足、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亦无所谓得,故云‘无得’。



以无所得故一句,证其空之所以。



以上经文中,无字甚多,亦应与前空字解释相同。乃即有之无,非寻常有无之无也。若常人观之,以为无所得,则实有一无所得在,即有一无所得可得。非真无所得也。若真无所得或亦即是有所得。观下文所云佛与菩萨所得可知。



菩提萨埵(乃至)三藐三菩提



菩提萨埵等 说菩萨乘依般若而得之益。



三世诸佛等 说佛乘依般若而得之益。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菩提萨埵,即菩萨之具文。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者,无上也。



三藐三菩提者,正等正觉也。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咒者,秘密不可思议,功能殊胜。此经是经,而今又称为咒者,极言其神效之速也。



是大神咒者,称其能破烦恼,神妙难测。



是大明咒者,称其能破无明,照灭痴闇。



是无上咒者,称其令因行满,至理无加。



是无等等咒者,称其令果德圆,妙觉无等。



真实不虚者,约般若体。



能除一切苦者,约般若用。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以上说显了般若竟,此说秘密般若。



般若之妙义妙用,前已说竟。尚有难于言说思想者,故续说之。



咒文依例不释。但当诵持,自获利益。



岁次戊寅二月十八日写讫。依前人撰述略录。  

未及详审,所有误处,俟后改正。 演音记   



终   



净公上人專集網站 http://www.amtb.tw/  http://www.amtb.cn/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www.hwadzan.com/ http://edu.hwadzan.net/
圣贤教育全球学习网陈大惠老师  http://www.sxjyxxw.org/
儒釋道網路電視台 http://tv.amtb.tw/  http://www.amtb.tw/tvchannel/play-1-revised.asp
儒释道网络电视台APP下载  http://www.amtb.cn/amtbapp/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http://www.amtb.org.tw/rsd/rsd.asp
华藏弘化电台-儒释道学习网  http://www.rsdxxw.com/play/153-0-0.html
狮子吼净土专修网  http://www.amtb-shizihou.org/
悟道法師佛法交流專頁  http://www.shiwudao.net/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http://www.amtbcollege.org/  http://www.amtbcollege.org/amtbcollege/index.asp
净宗学院  http://www.jingzong.org/
今現在說法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http://www.amtbhk.com/
佛教藏经集  http://www.fodian.net/zjj/
净公上人影音圖文檢索中心  http://ft.amtb.tw/index.php
儒释道学习网  http://www.rsdxxw.com/
教学为先网  http://www.jxwx.org/index.html
无量香光的youku播单 http://i.youku.com/i/UMTMxOTIxND ... ;order=1&page=1
无量香光的tudou播单  http://playlists.youku.com/?spm=a2h3j.8428770.3336676.3
佛学视频网  http://www.fxsp.org/index.html
学习《弟子规》汇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2F1gbRPaW8kYDn8#rd
传统文化老师讲座汇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2F1gbRPaW8kYDn8#rd
國學治要  http://www.amtb.cn/pdf/EB35-06-01.pdf
群書治要360第一冊  http://www.amtb.cn/pdf/HZ35-12-02.pdf
群書治要360第二冊  http://www.amtb.cn/pdf/HZ35-13-01.pdf
群書治要360第三冊​  http://www.amtb.cn/pdf/EB35-18-01.pdf
群書治要360第四冊  http://www.amtb.cn/pdf/HZ35-015-01.pdf
《群書治要360》中英對照版本  http://www.amtb.cn/pdf/EB50-01-01.pdf
學佛日誦   http://www.amtb.cn/pdf/CH25-12-01.pdf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難字注音】  http://www.amtb.cn/pdf/CH02-06-03.pdf
電子書_免费高速下载|百度网盘-分享无限制  https://pan.baidu.com/share/link ... B%E5%AD%90%E6%9B%B8
從FTP站台下載 ftp://ftpa.amtb.cn/  ftp://ftp8.amtb.cn/  ftp://ftp2.amtb.cn/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珐輪。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珐輪,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0-10-6 08:18

    《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惟依念佛,得度生死。

    印光大师云:净土一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之则观音势至文殊普贤,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则五逆十恶,阿鼻种性,变可预入其中,使如来不开此法,则末世众生,欲即了生脱死,便绝无企望矣。(《印光法师文钞》)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edu.hwadzan.com/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edu.hwadzan.net/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com/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net/amtb
圣贤教育全球学习网陈大惠老师  http://www.sxjyxxw.org/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http://www.amtb.tw/
佛教藏经集 http://www.fodian.net/zjj/
狮子吼净土专修网 http://www.amtb-shizihou.org/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http://www.amtbcollege.org/
无量香光的youku播单 http://i.youku.com/i/UMTMxOTIxND ... ;order=1&page=1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http://www.amtb.org.tw/rsd/rsd.asp
因果教育弘化网 http://www.ganyingpian.com/
澳洲淨宗學院 http://new.jingzong.org/
悟道法師佛法交流專頁  http://www.shiwudao.net/
佛学视频网 http://www.fxsp.org/index.html
儒释道网络电视台APP下载  http://www.amtb.cn/amtbapp/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