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人道的讲记敬摘点滴20201011841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0-10-1 18:44
標題:
净公上人关于人道的讲记敬摘点滴20201011841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人道的讲记敬摘点滴
...怪怪的,往往很多的不愉快就会从此产生。对于长幼,我们晓得它可以视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定义。比如说在家里面,长幼之分当然是以年龄、还有辈分这样来分,父子之间,当然父亲走在先,儿女走在后。在一个团体、一个公司单位里面,长幼之分应该用级别来分,比如说总经理走在先,职员走在后,那就不能以年龄来分了。即使是总经理年轻,职员年纪大,在公司里面还是应该用级别来分,这样子的话就不违礼。在一个佛教的道场里面,往往我们称四众同修,这四众包括男众出家人、女众出家人、男众在家人、女众在家人,这种分法也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这样子也是符合佛教的传统。
有的人说为什么要男的走在先,女的走在后?他说佛制定的这种传统制度,是不是有点男女不平等?当然这是一种传统,我们知道不管谁先谁后,我们都要讲求一种次序,像《大学》里面讲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一个人懂得什么是本,什么是末,什么是先,什么是后,有条不紊这种有次序的,这近于道。道就是一种自然的法则,符合自然的,所以次序它是符合自然的。观看那些天体的运动,你就会看到,很有次序的,很有规律的。火星走的是火星的轨道,它不会走到木星那里去,木星也不会撞到火星的轨道里来,都很有序的。所以,这种礼节称为天地之序,按照这种礼节是符合自然,并不是不平等。如果是为了所谓的平等,把这个序都打乱了的话,那反而造成了混乱。比如说人的手有五个指头,五个指头伸出来它就不等,有高、有低、有长、有短,你非得要平等,就把这指头削得平平的,是不是这样就好?正因为它有不平等,表面的不平等,它才能够分工合作。手能够制造出很多很好的工艺品,它能够弹奏出美妙的乐曲,那是因为五个手指不等,它能够合作得非常和谐。所以在有序当中就看出平等。下面一句看: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这里所说的是,我们晚辈应该如何对待长辈,当长辈呼叫人的时候,我们马上要帮助长辈去呼叫。可能是因为长辈的年纪比较大,可能身体不是那么好,他声音没有那么高,叫的人可能听不见。你就帮着叫,你年轻你声音大,你就帮他叫,这是对长辈的一种礼貌和恭敬。当长辈叫那个人,那个人不在,他刚好出去了,你就赶紧回来报告,说那个人现在不在,有什么事情我可以帮忙吗?这种就是体现出对长辈一种恭敬的心理,也是对长辈一种服务的态度。当我们养成这种对父母、长兄、长辈恭敬和常常服务的心,当然到了社会里面,他就自然能够常常恭敬人,常常服务于他人,这种人也就会到哪里都受欢迎。下来:
【称尊长。勿呼名。】
这是指对长辈的称呼方面,要注意不能够直呼其名。应该怎么称呼?通常他如果有个衔头,或者是有种尊号,你称他的尊号、衔头,前面当然也可以加个姓,比如说这位刘省长,或者是胡总干事,这是他的衔头,他的地位,前面加个姓。像我们称师父上人称老法师、老教授、师父上人,这些都是恭敬,不可以直呼其名。当我们如果不知道这个人叫什么,但是他看了是个长者,我们也要对他用很恭敬的称呼。在日常生活当中,比如说普通人都是称先生、小姐,在佛门里面称菩萨、师兄,这些都是恭敬。就是在这些小事上面,要常常懂得培养自己的恭敬心。所以不要看这些小事好像没什么,但是你要是忽略了的话,恭敬心就很难养成。下面第七条:
【对尊长。勿见能。】
这是对长辈,对比自己地位高的、年长的这些人,在他们面前不要随便表现自己的才华、能力。当我们爱表现,反而显得自己很浅薄。当我们真的有能力,真的有学问、有才华,其实尊长他们有更多的阅历,更高的人生智慧,他们看我们其实看得很清楚。我们真的有这种学问、能力的话,你不用去表现,尊长都知道,你要表现,反而看得你浅了。所以常常有一种韬光养晦,处处谦卑自己,养自己的一种谦德,谦虚之德。谦虚很重要,你看《了凡四训》里面跟我们提到「谦德之效」,谦往往使人有很多的福报。在《易经》上讲天道、地道、人道、乃至鬼神道,都是对谦虚的人有加持,让谦虚的人得福。我们来看下面一条: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这是讲如果我们走在路上遇到了长辈,应该赶紧走上前去作礼、鞠躬,表示对尊长的恭敬。这里讲的『疾趋揖』,疾是快速的意思,趋是走上前,这种快步走上前,表现自己那种恭敬心。不能够见到长辈慢慢腾腾的,走得很慢,走上前去,看起来就有傲慢的气质了。当长辈没有讲什么话,我们行礼之后,长辈没说什么,我们应该退避到一边,恭恭敬敬的站好,随时听命长辈的吩咐。所以在长辈面前,我们为了让自己培养恭敬心,就时时要留心,要善于察言观色。看到长辈如果不想说话,你就千万不要用很多话来影响长辈,特别是看到长辈如果面色比较疲倦,我们这个时候更应该沉默,恭立在旁边以等候吩咐。这都是这种培养自己谦敬之心。下面一条: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这一条字面上的解释说,我们走到路上看到长辈来了,如果自己骑在马上,古人的交通工具是骑马,或者是坐车,都应该从马上、车上下来,向长辈行礼。如果我们送长辈离开,也应该站在路边看着长辈,马也好、车也好,离开百步之遥,我们才能够回去。这一点我们此地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就做得很好,你看师父上人每次到达协会来讲经,我们的代表们必定是恭迎在路旁,等待师父下车。当师父讲完经,要回自己住的地方,大家必定一直送到路边送上车,等到车一直走到尽头拐了弯,看不见了,我们才回家。这都是培养自己做为弟子、做为学生的对老师的恭敬心,印光大师讲,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就得十分利益。我们能不能够真正从老师那里学到东西,关键问题就是我们是不是对老师有十足的恭敬心,真正有十足的恭敬心,你就得到十足的利益。
有的人就觉得这一条是不是太繁琐了?其实不是。我们知道,礼节就是用来做为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一种规定,可以说是人与人之间所保持的最好的距离。这种所谓自然的秩序我们能够遵守的话,就能够得到非常和谐。假如这个礼你觉得繁琐,要把它废除掉,往往会产生很多的不愉快,很多的误会。所以真正懂得学道的人,不会厌恶这些繁琐的事情,因为正是用这种繁琐的小节、这些细节,来修练自己耐烦的心、细腻的心。这样子久久养成这种习惯之后,这个人反而有一种雍容大度之气,即使是在事情很忙乱的时候,他的礼节都分寸不乱,这才是真正大德之人。请看下面第十条: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这是跟长辈在一起的时候,这长辈当然都包括父母、兄长和领导,凡是年龄高过我们的,或者是地位高过我们的,学识、道德高过我们的,还有我们的老师,这些都是长者的范畴,我们跟他们在一起就要很恭敬。当他们站立的时候,我们晚辈不能够坐下来,长者要是站着,你要是坐着,那多不好看,显得很没有教养。长者坐下来了,他叫你也来坐,这个时候你才坐下来。当然如果长者吩咐我们坐下,我们也不能够执着,说我们非得要站着,因为古人讲的「恭敬不如从命」,对长者的这些吩咐我们照着做,这才是真正的恭敬。我们跟师父上人在一起,有时候会看到一些远来的居士,他们对师父非常恭敬,恭敬得一见到师父倒地就三拜。有时候可能场地不太适合拜,比如太拥挤,或者是东西太多,你拜下去往往一不小心会碰翻东西。在很多场合里面,比如说师父在吃饭的时候等等,不太适合礼拜的,师父有时经常会说不拜不拜,这个时候就应该不拜。不能够执着我见到师父一定要拜,不分场合,也不听师父的吩咐,这样子反而没有显得恭敬。一般来说我们向师父三拜,师父会说一拜的时候,那我们就一拜,这些都是基本的尊师之道。下面请看第十一条: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这是讲跟长辈在一起,我们讲话不能够讲太大声,讲得太大声,声音非常刺耳,还滔滔不绝的讲个不停,让长辈难受,这是对长辈没有礼貌。我们声音要放得柔和,可是也要清晰,声音不能放得太低,要是『低不闻』...(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0-10-1 18:46
转于无上妙珐輪。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珐輪,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