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华严经讲述菁华(第二九三集)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0-7-28 18:28
標題:
华严经讲述菁华(第二九三集)
敬摘自《净公上人开示集12大方广佛华严经》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华严经讲述菁华 (第二九三集) 2000/4/3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045-0293
请掀开经本,龙众偈颂第八首看起:
【三世一切诸如来。国土庄严劫次第。如是皆於佛身现。广步见此神通力。】
无边步龙王,在长行里面我们看到,他是「得示现一切佛色身及住劫次第解脱门」,这就是他修学的法门,证果的方法。在赞颂里面,与长行合起来看,我们在这里就能学到很多东西。『三世』是指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如来』,诸佛如来之多,绝不是一尊,过去、现在、未来都有无量无边的诸佛如来。这一句是讲佛的报身,下面这一句是说佛的报土,『国土庄严』,『劫次第』这是讲时间。这一句里面,「国土庄严」,我们现在讲的空间;「劫次第」,我们现在讲的寿命。劫何以有次第?佛在经中告诉我们,有所谓小劫、中劫、大劫,这里面我们体会到次第。如果就近来观察,我们看释迦牟尼佛的法运,有正法、有像法、有末法,这也是次第,都是从时间上说的。这两句所讲的依正庄严、虚空法界,这些现象都在佛身中显现出来,佛身不可思议,无边步龙王他以这个法门修学而契入诸佛的境界。
『如是皆於佛身现』,我们身能不能现?佛在经上,尤其是《华严经》上,常说生佛平等,众生跟佛是平等的,确确实实没有差别,於是我们晓得佛身能现,我们身也能现。是不是真的现?真的现;虽现,我们不知道,我们完全不能够觉察。但是我们今天读佛经,我们能信,凭什么能信?理上可以相信。事不是我们境界,理我们想像能通,换句话说合理。理是什么?理是真如自性。佛在大乘经上确实给我们讲得究竟圆满,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自性变现的;换句话说,都是自性所现的相分,性相不二。性没有大小、没有先后、没有次第,所有次第都是从众生妄想分别执著里面产生的,所以《般若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说明了一个事实,它不碍事,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为什么它无碍?虚妄的。它要是真实的,那就产生障碍;它不是真实的,虚妄的,所以它没有障碍。我们现在为什么产生障碍?我们把虚妄认定是事实,於是产生障碍。这个错误观念坚固无比,牢不可拔。佛给我们说,这身是虚妄的,这墙壁是虚妄的;真正通达明了,放弃分别执著,这个身走这个墙壁没有障碍,就可以通达。我们今天这个墙壁为什么走不过去?肯定身是真的,墙壁也是真的,就发生障碍,就不能通过。我们有心,什么心?妄想心、分别心、执著心。
圆瑛法师一生专攻《楞严》,在近代出家人当中,他在《楞严经》上下的功夫最深。我们在他序文里面看到,他二十五岁留意於《楞严》,到七十五岁他的讲义才完成,一生的功力用在《楞严》上。《楞严》序文里面,他说出一桩他自己的事情,他有一天在寮房里面打坐,心很清净,在禅定当中,突然之间想到一桩事情,他就下来,就走出去,走出去之后忽然想到:我房间寮房门关著的,我没有开门,怎么人走出来了?再回去推,门果然里面是关著的。他在这刹那之间,他心里没有念头,没有想到那个门是关是开,没有这个念头;也没有想到自身,也没有想到门,他居然就走出来了。证明人在清净心,离开妄想分别执著那一刹那就没有障碍;第二刹那念头起来了,妄想分别执著起来了,再也进不去了。给我们说明这桩事情,这是他亲身的经历。证明佛在经上讲的话是真的不是假的,实实在在是事事无碍,可见得所有障碍都是从我们分别执著里头生的。妄想深、细,粗的念头是分别、执著,所以在一念毫无分别执著,他身体可以,门虽然关著的,他也通过。实在讲的话,他要是从墙壁,他也能穿过,但是习惯了门,但他忘掉门是关著的。这是很短的时间,一刹那的时间产生这个现象,这个现象给我们说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证明这是事实。
此地说的「三世一切诸如来」也是虚妄的,「国土庄严劫次第」亦是虚妄的,都不是真实的。十法界依正庄严是虚妄的,再跟诸位说,一真法界也不是真实的。那为什么佛说一真法界是真的,十法界是假的?这是比较的说法,十法界里面变化太大了,你能够很容易觉察无常,很容易觉察出来。你看动物、有情众生有生老病死,你看到大家一年比一年衰老;几年没有见面一看,老了!变化很显著。植物有生住异灭,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古德常讲沧海桑田,产生很大的变化,隔一段时期没有到那个地方就变了,尤其是现代,得力於科学技术,变化就更大了。我在年轻的时候,抗战胜利之后,曾经回到老家去住过两个月。我们那个城市是汉朝时候建筑的古城,街道很窄很小,现在讲巷道。地下铺的都是石块,只有三条大概这么宽的砖,长的砖,铺成一条马路,中心,两旁边铺的是碎石、鹅卵石。那个时候车是什么?手推的车,抬轿子、骑马。五十年后我再回去看看,不认识了,这个景象完全没有了,现在拓宽了,修成马路;从前有城墙,城墙也没有了。我居住在乡村,我们住的房子没有了。从前住的是茅草屋,距离草屋不远大概两里地,现在讲一公里,有个湖,叫白湖,从前地图上有,现在湖没有了,干了,变成种植的稻田。这一去看,想到古人讲的沧海桑田,成住坏空很明显的摆在面前。这是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山河大地会变。最近听说黄河都枯干了,几千年没有的现象;我们最近听到台湾这次地震,山搬家了,一次地震,地貌完全改变。都是佛在经上给我们说明世间法,六道里面的状况,千变万化,确确实实是无常。
我们的身实在讲变化最大,可惜我们的念头太粗了,粗心大意,不能觉察。身体何以有很大的变化?受情绪的影响,这是佛在经上跟我们讲,「一切法从心想生」。一切法从心想生,这里头与心想关系最密切的是身体,所以我们起心动念,生理就产生变化,我们的心太粗了,觉察不到。许哲居士告诉我们(她说的话是真的),人发脾气,即使发一分钟的脾气,生理上所产生的变化,她说至少需要三天才能恢复正常,真的不是假的。发脾气会改变你的生理现象,喜、怒、哀、乐、爱、恶、欲,中国人讲七情五欲,都改变生理。谁知道起心动念对我们生理有这么大的影响!佛说这些都是不正常的受用,不正常的受有害於我们的身体,所以人的寿命短促,多病、多苦。你说原因从哪里来的?原因就是从你起心动念而来的。为什么修行人跟普通人不一样?修行人起心动念比我们一般人幅度要小;换句话说,把这些妄想、不正常的受降低到最低的水平,他能够保持,保持一个清净心,保持一个平等心,心地清净平等是正常的。
大家都是佛的学生、佛弟子,佛弟子多半家里都供养佛像,供佛供具里面最重要的是一杯水,这是最重要的,你不烧香都没有关系,一定供一杯水。水代表什么意思?清净平等。水不是给佛喝的,是表法的。佛的心就像水一样,没有污染、没有波浪,要我们常常看,常常警惕、常常学习。我们的心跟佛心不一样,佛是真心,佛是正常的心;我们的心不正常,我们的心有污染,我们的心在动,不是静的。供水用意在此地!所以不能供茶,供茶就错了,茶是污染的,有颜色。我们要常常想到心要清净,像净水一样;心要定,不能动,要像水,平的,没有起波浪。喜怒哀乐是起了波浪,发怒那是大浪、大风大浪,当然对生理有伤害。所以许哲居士说得好,我们发脾气,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对自对他都不利,这是我们一定要懂得的。从佛法里面,我们就知道养生之道。
龙王,这个龙王是诸佛如来的示现。在《华严经》上,佛菩萨告诉我们,古大德告诉我们,能够参加这个法会都是法身大士,不是普通人。如果他真的是龙这个族类的,他属於畜生道,他哪有能力参加如来的法会?这是如来示现的,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示现什么身分;他的身相是龙王,实际上是如来。只有诸佛如来才能说得出这个境界,能说得出这个境界必定契入这个境界,他不入这个境界,他怎么能够说得出?这是我们要懂得的。
整个偈颂里面的义趣,我们要能够细心去体会,说明一多不二。经里面常讲「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宗门有一句话说,「识得一,万事毕」;佛家讲一,一真法界,一心不乱。我们再看看其他宗教,看看中国儒家、道家,都是讲一,道家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儒家讲「吾道一以贯之」。这个一不是数目字里头的一,数目字里面的一是相对的,这个一是绝对的,不是相对的。一是真,二就是妄。我们如何证得一?一念不生的时候是一,动一个念头就是二。诸佛菩萨跟我们不相同的地方就在此地,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境界就起心动念、就有分别执著,诸佛菩萨六根接触外面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所以他住一真,我们住十法界。这是很明显的告诉我们,十法界从哪里来的?从分别执著里头变现出来的。它的体是什么?体是一真。一真是能变,十法界是所变,能所不二,所以才是事事无碍、理事无碍。怎么变没有关系,最怕执著、最怕分别,只要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怎么变都不碍事。《华严经》上讲无障碍的法界,我们在经上看到千变万化,在这里看到佛菩萨现龙身。诸佛如来如是,我们亦如是,不一样的是佛菩萨觉,我们迷,不同的地方在此地。於是受用就不相同,诸佛菩萨得的是正受,我们的受是落在苦乐忧喜舍中,苦乐忧喜舍不是正受。
『广步见此神通力』,他要不契入,他就不能够见此。由此可知,他契入如来境界,所以他见到了。神通没有别的,神通就是无障碍,真正见到虚空法界,像清凉大师所说的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见到这个神通力,这是真正契入诸法实相,我们今天讲的宇宙人生的真相如是。再看底下一首:
【我观如来往昔行。供养一切诸佛海。於彼咸增喜乐心。此速疾龙之所入。】
这是第九位,清净色速疾龙王,他修学的法门是「得出生一切众生大爱乐欢喜海解脱门」。在他得法里面,这个经文当中关键的字眼是「大」,大爱乐。大就称性,爱乐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慈悲,大爱乐就是大慈大悲,大慈大悲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我们凡夫心量很小,慈悲、爱乐是很有限的。大爱乐、大慈大悲必须要落实,如果不落实,这是假的,不是真实的,所谓口惠而实不至。在偈颂里面,我们看到他真的落实了。
『我观如来往昔行』,这是速疾龙王,这个龙王当然也是如来化身。仔细一观察,诸佛如来往昔的修行,看他的因地,『供养一切诸佛海』,大慈大悲落实了,大爱乐落实了。这是我们要学习的,我们今天讲慈悲、讲大爱,仁慈博爱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没有去做。许哲居士做了个榜样给我们看,她完全落实了。我们要如何修行,那是个样子。她一生从来没有为自己想过,起心动念想别人,都想那些受苦受难的人,全心全力去帮助他们。自己一生过他们同样的生活,没有把自己生活水平提升,跟他们做亲密的朋友。
也许你要问,此地经上讲「供养一切诸佛海」,海是比喻,比喻多,人数之多,像大海一样没有边际。「一切诸佛」,众生都是诸佛。佛在这个经上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个修行就是大乘,特别是《华严》所说的普贤行。普贤行跟一般大乘菩萨行有什么不一样?在事相上讲没有两样,布施供养完全相同,用心不一样,把一切众生都看作诸佛如来,都看作是自己的父母,这就叫普贤行。所以普贤是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修布施供养。大乘菩萨修六度万行,心没有到这么清净,没有到这样的平等,所以说之为大乘心,不能讲是普贤行。《华严》是普贤的法门,这里面每个人都是修普贤行。
诸位要记住,净宗修普贤行。《无量寿经》经文一开端,「皆遵普贤大士之德」。净宗修普贤行,净宗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所以它成就快、成就高,成就无比殊胜,一生圆满成就无上菩提。念佛往生的人,虽然烦恼不断,也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没断,可是在往生那一刹那,妄想分别执著不起现行,有这个条件才能往生;没有这个条件,念佛念得再好也不能往生,这是我们同修千千万万要记住。你懂得这个道理,你就晓得我们在现前日常生活当中,不管是对人对事对物,一定要看得很淡,对我们往生有大利益、有大帮助。现在我们在世间,对一切人事物如果情执很深,这个东西将来往生的时候会产生障碍。《金刚经》上的教训,对於我们念佛人有大帮助,我们要常常记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话要记住,能够降低我们的情执,化解我们的分别执著,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我们很清楚的明了,我们过去生中曾经修学这个法门。怎么知道?遇到这个法门能生欢喜心,这是往昔的宿根。修学这个法门何以未能往生?被情执害了,我们讲这个人感情太重了。《楞严经》上佛说得好,情重的人往下堕落,情执愈浅的人往上超生,我们被情执害了!绝不是说学佛的人无情,那也错了,学佛的人是把情转变成智。诸位要晓得,情跟智是一个体,觉悟了,情就变成智;迷了,智就变成情,就在迷悟。换句话说,智是真情,情是虚妄,不是真实。怎么晓得智是真情?智的作用是慈悲,永恒不变。世间人的情执千变万化,今天跟你好,明天就恼了,所以古人知道、清楚,说的是真话,叫虚情假意。要知道六道里面的众生都是虚情假意,可不能当真!他说喜欢你、爱你,笑笑,假的,不是真的,你就不会上当了。到他恼怒的时候,你心里很平,为什么?早就知道了,早就把他看穿了。他对你恼怒、恨你,也晓得那是假的,也不是真的,也不要在意,为什么?过几天他就好了,变幻无常。他不像佛菩萨,佛菩萨那个慈悲、那个爱心永恒不变。不变是真的,会变是假的。什么时候他不会变?他真的觉悟了,宇宙人生真相他明白了、觉悟了,他就不会变。所以慈悲、爱心落实,就是供养一切诸佛;这一切诸佛包括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是未来佛,这一切里面是讲的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
三世诸佛,我们今天要供养的最重要的是未来佛。过去佛、现在佛他们已经成佛了,我们对他的供养是表示我们一分敬意,他需不需要?他不需要。我们的供养是代表我们的敬意,是表示这个。但是未来佛,现在还是一切众生,他们迫切需要。由此可知,我们供养的对象,主要的是要对未来佛。那为什么不把过去、现在佛忘记?决定不能忘记,因为我们对过去、现在佛有虔诚恭敬心。你看到这一切众生,你能对他们生起恭敬心吗?不可能!所以过去、现在佛我们要非常重视,把恭敬过去、现在佛这样的恭敬心对未来佛,道理在此地。我们怎样敬佛;换句话说,怎样尊敬人,怎样尊敬一切众生,这是普贤行,普贤行的头一条「礼敬诸佛」。普贤菩萨为什么要这样教我们,我们要明了;如果你不明了,你不肯认真的学。普贤菩萨这种行持是性德圆满的流露,这对我们的利益太大太大了。我们虽然没有见性,但是在事上我们模仿,我们认真的学习,不知不觉在这个方法里面,我们就明心见性,这是事修帮助悟理。你不肯在事相上修,这个理永远你悟不出,把你的悟门堵塞了,天天听经不会开悟。
听经要会听,有听经的理论与方法。我在李炳南老居士会下十年,他教我听经,专心、契入。不准我写笔记,他说写笔记你分心,你完全听的是音声,你不能入理,这话很有道理。换句话说,你记得再多,你都是记问之学,你不能开悟。他重视的是悟入,你能够悟入,你才有能力拿著一部经长说短说、深说浅说,你得自在了。你要依靠笔记的话,你将来上台讲经完全靠笔记,笔记漏掉的,这一句不知道,不晓得怎么讲。所讲的全是别人的,不是从自性流露的。他把这个道理告诉我,我想通了,笔记丢下了。所以我在台中十年,我的笔记本现在还在,总共十年所写的笔记,大概只五、六十面而已,十年全部的笔记只有半本。这是教我们悟入的方法,我们感谢老师,如果老师不是用这个方法,我们勤於写笔记;勤於写笔记,完全听他的话,意思完全不懂。赶快写,怕漏掉,你的整个精神著重在言语上,与马鸣菩萨教给我们修学的方法完全违背。你看《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教给我们怎么修学?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这样听经你才能悟入,你听了会开悟,悟入才是你自己真实的功夫。
我们在经典上看到,释迦牟尼佛当年讲经说法,为什么听众听经,还不到一半就开悟了、证果了?楞严会上我们看阿难的表演,《楞严经》十卷,释迦牟尼佛讲了三分之一,讲到第三卷,三卷末后阿难尊者说偈赞颂,开悟了。摩登伽女听《楞严经》,听了一半就证了三果。那是凡夫,业障习气非常重,经没有听完,听一半就证三果。是什么原因?懂方法,会听、会学,在佛经上讲善听、善学,能够契入。我们今天是错会了意思,错用了功夫,我们今天的过失在此地,所以天天读诵,天天听讲研究,都不能开悟。悟尚且不能,契入就更不必谈了,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依旧是烦恼当家,随顺自己的无明烦恼习气,天天还在造业。所以一定要把我们自己的毛病找出来。
你们现在修行,确实比我这一代障碍严重,为什么?你们不能够专心。何以不能专心?你们有依靠,这里讲经有录相,没有听清楚没有关系,回去把录相带放出来还可以再听。有这么一个心理在作祟,就把你的悟门堵塞了。我们那个时候在老师会下,没有这些设备。李老师讲经,在晚年的时候录音机发明了,李老师是决定禁止录音,为什么原因?希望成就我们。有录音你就有了依靠,你就会打妄想,你听东西不专心,「不要紧,没有关系,没有听到,我还有录音带,还可以再听几遍」。只要有这么一个念头存在,有这么一个依靠存在,完了!所以他不许。我们现在想想,他一生讲那么多,要是留下录音带多好!他有他的看法,他有他的做法,他那个方法能成就当时在场听经的人。我们今天这些设备为的是什么?为的是方便不能在现场听经的。我们今天早晨,早餐这半个小时,讲到念佛六字、四字,我讲完回到五楼休息的时候,就有同修打电话告诉我,他听到了很欢喜,他念四个字,没有念六个字。他们在网路上听。所以这些科学工具是便利不在现场的,诸位同学们要是真正想成就,契入佛陀的境界,你要把这个念头转过来,决定不能依靠。这些东西有,我们不用它,等於没有,才有可能契入。如果有一丝毫依靠这些工具的念头,对自己悟门就造成了堵塞,就造成了障碍。
我们无论是读诵、是念佛,研教、听法,决定是一心专注。诸位要知道,这四个字你做到了,没有不开悟的。一心专注,根性再钝的人也有小悟;大悟没有,他会有小悟,但是积小悟就变成大悟。天天有小悟,常常有小悟,过个三年五载他就会有大悟,再过个几年就大彻大悟。我们看《高僧传》、看《居士传》,何以古人学佛,三年五载开悟了;现在人学佛,学到八十岁、九十岁还一塌糊涂,还不开悟?总得要想想原因到底在哪里。不肯去找这个原因,不肯把这个原因消除,我们哪一辈子能成就?你有意去找这个原因,肯把这个原因消除,你就聪明,你真有智慧。
佛法的修学、佛法的成就没有别的,李炳老当年在世时时提醒我们,改变心理。改的什么?改迷为悟、改恶为善,无非是改变心理而已,没有别的。经上所说,当时参加法会听经,为什么经没有听完就开悟?他一听,念头马上就转过来,马上就改过来,所以当下就修行证果,当下就入佛境界,是这么回事情。佛教传到中国之后,中国祖师大德教我们一个原则,「随文入观」。这句话什么意思?用今天白话来讲,随著经文所说的,把自己错误的想法看法统统改过来。换句话说,完全放下自己的烦恼习气,展开经文随顺佛陀的教诲,你就有心得了。学到之后,立刻落实在生活上,落实到生活上就是这句话,「供养一切诸佛海」,这落实了,我把我所悟的、把我所学的用在布施供养一切众生。
布施供养,要晓得这个意思深广无尽,不是说我们每天拿著财物到外面去布施供养,我们自己如法修行就是布施供养。本经最后,普贤菩萨行愿里面讲十大愿王「广修供养」,说得很清楚,大千世界七宝供养,财供养,比不上法供养。所以我们如教修行就是在供养一切诸佛海,这是怎么个供养法?是给一切众生做一个修行的样子,这个样子就是供养。我做给你看,像此地许哲居士做给你看,给社会大众做好榜样。我们今天讲堂定了一个总题目,「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那就是广修供养。我们所学的落实,就是给大众做表率,给大众做模范,这就是广修供养,供养一切诸佛海落实了。所以要时时刻刻检点自己,我们起心动念这个念头能不能给社会大众做好样子?如果这个念头可以给社会大众做好样子,这个念头就是供养一切诸佛海;如果这个念头不可以做众生的好样子,赶紧把它息掉,不能有这个念头。我们接触大众,跟别人交谈,这个言语是不是利益一切众生?这个言语不能利益众生的不可以说,这就是供养诸佛海;於众生有利益的话说出来是供养,没有利益的话不说是供养。由此可知,行菩萨道的人语默动静无非是供养一切诸佛海,他日夜没有间断,供养诸佛的心没有间断,供养诸佛的行也没有间断,睡觉也做一个睡觉的样子给大家看,没有一样不是社会大众的好样子。总的来说,示现教导大众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为圣,这总的来说,除此之外那就不是佛法。
第三句里面说,『於彼咸增喜乐心』,「彼」就是一切诸佛海。这里面特别著重的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里面还特别指一切六道众生,六道众生可怜,真的可怜,他们是迷而不觉,他们不知道修善,造作一切的恶业。如果诸位同修稍稍能够冷静一点,细心去观察过去、现在的这些历史,凡是遭劫难的地方,都是这个地方的人造作不善的因多,他遭难,无论是天灾,或是战争、人祸,诸位仔细去观察。在中国,这两百年来,北方灾难比南方轻,南方的灾难比北方要重得很多。你仔细观察,南方人造罪业比北方人重,特别是杀业,南方沿海一带地区杀业太重太重了。饮食,一般社会上人常讲,除了天上不吃飞机,地下不吃轮船,什么都吃,还要吃活的,非常残忍,他怎么会不遭恶报?跟一切众生结的怨太深了!现在是你强它弱,它没有抵抗力;可是有因果轮回,你的福报享尽了你堕落,它的罪受满了它起来了,以后看见你,它如法的报复。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个事情能干吗?因果轮回的事情,冤冤相报的事情,每个宗教经典里面都说得很多、都说得很详细,绝不是欺骗人的,这是事实真相。
菩萨行门无量无边,常讲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为什么单单提个供养?这个供养就全部都包括了。在大乘菩萨里面,六度里头讲布施,菩萨修什么?就是修这一法,这一法是无量无边法门的总纲,无量无边法门都不出这个总纲。我们常常在讲席里面为大家说明,世尊对大乘菩萨讲六个纲领,六波罗蜜,六波罗蜜如果再要把它浓缩一下,就是一个布施。布施里面有三大类: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你们可以明显能够看出来,持戒是无畏布施,忍辱是属於无畏布施,精进、禅定属於法布施,一个布施全包了。布施里头要有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就叫做供养。供养里面有财供养、法供养、无畏供养,这一个供养不就全部都包括了吗?一条都不漏。由此可知,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你要有这个心,就是供养一切诸佛海,我们真的落实普贤行了,落实大方广佛华严。
「於彼」,这个彼是「三世一切诸如来」,过去一切诸佛看到欢喜,现在一切诸佛看到赞叹,未来一切诸佛看到了向你学习,所以「彼」这个字里头包括了三世如来。速疾龙王看出来了,他向诸佛如来学习,他学成功了,他成无上菩提。这在《华严》上,我们看到无量无边的法门,真正看到「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哪一个法门都证无上道,他是从学普贤菩萨「广修供养」这一条证无上道的。所以这些人在此地,他们所修学的法门我们一看就知道了,他是用哪一法。可是任何一个法门,必定包括所有一切法门,所以佛才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如果一不是一切,那就不平等。所以我们在此地看到,有从礼敬这个法门证无上道的,有从赞叹这个法门证无上道的,这个地方我们看到广修供养证无上道的,任何一门。在《华严经》就总持法门来讲,文殊菩萨的十波罗蜜、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总共二十门,这二十个门是《华严经》契入无上菩提的大总持法门。可是你一定要懂得一即一切,这二十门里头,任何一门必定圆满包括其他的十九门;也如同《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每一愿一定包括其他的四十七愿,如果缺一愿,这个法门就不圆满。我们懂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实真相,我们的修功才会圆满,才不至於把意思错会了。
「咸增喜乐心」就是我刚才讲的诸佛赞叹、护念,未来的佛增长他们的信心、愿心,让他们知道怎样修学、怎样契入,菩萨给他们做示范,给他们做榜样。龙王菩萨的名号含义很深,「速疾」,快速成无上道。我们今天念佛法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用这个供养一切诸佛海。所以,这一句佛号不是为自己念的,为自己念可以懈怠,可以马虎一点没有关系,为一切诸佛念、为一切众生念就不敢懈怠;我们懈怠,对不起诸佛,对不起一切众生,为他们念的。这是普贤十愿里头最后「普皆回向」,与这个大愿相应。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