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净公上人梵网经讲记南无阿弥陀佛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0-7-3 19:21
標題: 净公上人梵网经讲记南无阿弥陀佛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梵网经讲记

梵网经  (第一集)  1983/1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11-001-0001

  《佛说梵网经 菩萨心地品》

  今天我们有这样殊胜的因缘,在此地为同修们宣讲《梵网经 菩萨心地品》。这个因缘在今天来讲是非常的殊胜,目前讲经的道场在本省可以说是相当的多,而讲戒律的机会实在是非常的难得,尤其是讲《梵网经》这一品是全部的来讲解研究讨论,这种机缘更是希有。

  过去,祖师大德们教我们持戒念佛。念佛,如果我们要想成就,换句话说,要想达到一心不乱,真正成就这一生往生净土的目标,决不是只是每天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行。掐着念珠一天到晚在念佛的人多得很,而往生的实在是太少。过去我在台中求学的时候,李炳老就告诉我,他说我们台中莲社念佛的同修,在莲社里头登记有姓名、有地址的总有二十多万人,实际上往生的(就是有把握往生的)也不过三、五人而已。换句话说,都不成比例。为什么念佛的人这么多,往生的人那么少?而过去永明延寿大师告诉我们,这个净土法门是「万修万人去」。为什么修的人这么多,往生的人那么少?这就讲到如法与不如法。念佛是手段,往生的条件是要一心不乱。换句话说,佛号不管你念多少,一定要念到一心不乱,才具备往生的条件。念得再多,不能达到一心,换句话说,没有办法在这一生当中成就。如果如法,他念得少,念得少他就得一心,像经里面讲「若一日到若七日」,他只念一天,可是他一天就念到一心不乱,他就具足往生的条件。这一点我们要特别的注意到。

  如何才能够念到一心不乱?就像佛在《弥陀经》里面告诉我们,必须具备多善根福德因缘,经上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今天讲善根福德因缘可以说每个人都有,都有怎么样?少了,还达不到往生的标准。不是说没有,实在是少了;善根也缺少,因缘也缺少,福德也缺少,这三个条件我们都少。正是经上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善根少,我们对于大乘佛法的教义知道得太少,所以信心生不起来,于世出世间法还是充满了怀疑。你有这个疑念现前也好,没有这个疑念现前也好,总而言之,疑没有能够断掉,疑是根本烦恼。因缘不具足、太少了,就是没有一个修学的道场。

  民国初年,在大陆上净土道场只有一个,苏州的灵岩山。印光大师在那个地方教化,那是一个常年念佛道场,现在这个道场也不存在了。所以我们真正想修学,没有善知识领导我们,没有同参道友互相切磋琢磨,到了今天,不但修学的因缘没有了,连求解的因缘也不可多得。我们图书馆地方很小,不足以构成一个道场的条件,仅仅是一个小型的讲堂。我们在此地提倡净土法门,遵守古圣先贤的教诲,持戒念佛。过去,戒律我是劝勉同修们自己去修学,我还没有想到要来讲,所以只发愿讲《弥陀经疏钞演义》。我们图书馆专讲这一部。很难得的馆长她来启请,要求讲《梵网经》,讲梵网戒。我把这个戒本拿来看一看,觉得有讲全经的必要,因为如果不明菩萨心地,这十重四十八轻没有办法受持。展开这个经我们重新再温习一遍,觉得这个意思非常之好。所以我决定我们图书馆,从今以后每个星期天讲《梵网经 菩萨心地品》,一遍讲完之后从头再讲一遍,周而复始。我们每个星期天是固定的,就是这个时候,像《弥陀经疏钞演义》一样。

  这个本子我们势必要印。我们采取的这个批注,是明朝宝华山开山的祖师(就是第一代的祖师),寂光律师的批注。这个本子是清朝同治年间宝华山的刻本,木刻本,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我手上有这么一部,这一部非常的难得。如果要翻印,这个书必须重新裱过一次,不裱过一次,这一次印了,这个书就毁掉了。一百多年以前的书,这个纸张已经很脆,翻翻都会翻坏,所以必须把它裱起来,像我们从前《法华经大成》一样。《法华经大成》,那个比这个还要早,也是一百多年以前的版本。将来就作为我们讲堂选用《梵网经》讲义的本子。

  这是说明我们因缘的殊胜,这个因缘只是解门的因缘;行门的因缘还要大家真正的发心,求佛菩萨感应,希望将来在本省有一个真正修学的道场,像从前印光法师那个道场一样。也是我们过去一再在讲堂提示我们所向往的道场,每天有八个小时讲经,有八个小时念佛。如果有这样的道场,那我们的因缘具足了,这三个条件可以说多因缘,只要我们的善根、福德不缺,就保证这一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远的超越三界轮回。我们图书馆给诸位的可以说就是将善根、福德增上,帮助诸位增长善根、增长福德。讲堂,我一再的说过,我们不敢说讲经,更不敢说讲戒经,我们只是大家在一起互相的切磋琢磨。展开讲义,就是宝华山律宗道场第一代祖师寂光律师来给我们开导,我们只是寂大师私淑弟子而已,要以这样的态度在一起共修。

  无论是经文或者是讲义(现在诸位看的这个本子,只是经文没有讲义,因为讲义的分量多,到以后印出来再分送给诸位),如果有疑问的地方、有不明了的地方一定要问,提出来我们大家互相的讨论。经义、讲义明了通达,我们才能做到断疑生信;换句话说,才真正能够达到增长善根。善根增长,福德就会随着增长;福德是讲修证。真正信解,哪一个不愿意修证?我们在修证上会懈怠,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自己信解不足,疑虑重重,修行的心提不起来,证果这桩事情自己不能肯定,这样才是耽误了一生。

  道场启请的功德不可思议,也是诸位福德因缘不可思议,这是我们应当要特别珍惜的。这一次我们发起印《弥陀经疏钞》,本来想印三千部,二千部印的费用是够了,现在继续不断的我们还在征求。我们看看如果这个款项还有多的,我们在二千部之外,把这个钱再移过来印《梵网经直解》,就印这个批注的本子,再不够的我想一定会许多同修们发心。因为这个本子非常之好,寂光大师的批注简要详明,文字不太深。虽然他是明朝时候的人,因为他是戒坛里面传戒的和尚,我们今天所称戒和尚。宝华山传戒讲《梵网经》就是用《直解》做讲义。他的对象是给戒子们所说的,因此他必须要简单、要扼要、要详细、要明白,使一般的戒子在五十三天当中,能够体会到菩萨心地,建立菩萨心地,培养菩萨心地。

  这部经的分量不多,诸位现在看到这个本子,上卷是讲菩萨心地,下卷是讲修行的方法,就是戒本。它的东西不多,但是涵盖了整个的佛法。昨天我们讲《华严经》提到这部经,它与《华严》,与《法华》,与《弥陀经疏钞演义》完全是贯通的。《华严经》卷数多,分量大,解说详尽,但是《华严经》里面所讲的与本经「心地品」,实在讲无二无别,可以说「心地品」就是整个《华严经》的浓缩,《华严经》乃是「心地品」的扩展,内容真是无二无别。由此可知,这一品经的重要。

  今天第一次跟诸位在一起研究,我们依照寂大师的批注,先看本经的题目,「释经题目」。经名五个字「佛说梵网经」。从这个题目我们就能够明了世尊说法的义趣、宗旨,向下我们逐字来研究。从题目里面我们明了,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看到大梵天王王宫里面的罗网,这个「网」就是罗网。罗网在本省我还没有见过,大陆上从前的寺院、皇宫里面都有。可是我在大陆上那时候年岁很小,没留意。前些年到日本去访问看到了,日本在现在像京都有许多大的寺院里面,你去看有罗网,多半是以铜丝编织的。因为这个宫殿的梁柱,雕梁画栋,那是非常高水平的艺术品。用这个网保护着它,最重要的是怕鸟雀去做窝,会把艺术品损坏,所以就用罗网来保护,像纱罩一样来保护它。这个罗网非常之考究,在罗网当中往往系的有珠子,有明珠,有许多的装饰品,看起来非常的美观。大梵天王宫殿里面的罗网,当然比我们人间更要殊胜。它所系的那个珠子,珠珠放光,光光互映。佛一看到这个境界,就联想到十法界依正庄严就像罗网一样,所以就用这个来做比喻。比喻得很多,义趣非常之多,向下我们能够说到,讲义里面都有,用这个来比喻心地法门。

  十法界,上至佛菩萨下至恶道众生,就像梵网的孔目一样。孔目虽然有别,但是它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心地。心地有觉有迷,觉了是四圣法界,迷了是六凡法界。不管是迷与悟,总而言之,是一个心地而已。心地所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就叫做戒,戒就是规律的生活。不但在我们个人或者是团体的生活方式,乃至整个宇宙的运行莫不皆有规则。这是我们今天许多科学家观察宇宙,看到许多星球在太空当中运行都有一定的轨道,一定的轨则,有条不紊。在佛法里面讲都是属于戒律,戒律是规则。这个戒律叫心地戒律,所以《梵网经》是心地戒品。

  经题五个字。「佛」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像我们讲《弥陀经》,《弥陀经》也是《佛说阿弥陀经》。大概冠上佛说,这个意义比一般的经一定是更为重要。佛,我们道场常常讲,所以这个意思在此地可以省略。简单的说佛是觉悟的意思,它里头有三个意义,第一个是自觉,第二个是觉他,第三个是觉满,自觉、觉他都圆满。这三种解释是有来源的,自觉是对凡夫说的,凡夫不觉,不觉这就是迷,迷的现象就是烦恼,所以觉悟的人没有烦恼,迷的人有烦恼。

  我们要问我自己到底是觉还是迷?你就问问你自己有没有烦恼,如果有烦恼这是迷、是不觉。所以佛法常讲断烦恼,断烦恼菩提就现前了。所谓「菩提」是印度话,中国意思就是觉悟,觉悟就现前了。说到烦恼,这个烦恼有根本,我们过去也研究不少禅宗的语录,像《坛经》、《大珠和尚语录》我们都很熟悉,禅家教给我们从根本修,凡是要能把根本找到,那成就就容易。根本,烦恼的根本是什么?是我见。我们读唯识,唯识讲第七识,四大烦恼常相随,这个四大烦恼就是根本,烦恼的根本。四个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我见」,佛教里还有一个名词叫「我执」,实在讲我执,人我执、法我执。我执包括四大烦恼,我见、我爱、我慢包括这些,其中最主要的是我见。因为有我见,我见的作用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才起贪瞋痴慢,造作一切的善恶业。既然造作有业,当然免不了轮回善恶的果报,造善业感三善道的果报,造恶业感三恶道的果报,这是不能自觉。

  而诸佛如来当初跟我们也一样,他也是从凡夫发心修行证果的。释迦牟尼佛如是,阿弥陀佛也不例外。我们看看《无量寿经》,阿弥陀佛从做国王的时候发心皈依,发愿修行,经历很长很长的期限才修成功。我们在经论里头常看到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算不了什么。我们看释迦牟尼佛,看阿弥陀佛(其它的佛不要看,这两尊佛与我们比较接近)都是修无量劫。《梵网经》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他到我们这个世界,他是怎么修成的?他之所以能够修成佛,就是以「本佛性戒」为因地心。佛常在经论里教诫我们「因地不真,果招迂曲」。而这部经的特色,能说的佛是报身佛卢舍那佛,听众是谁?听众是化身佛。这个道场实在是太庄严了,听众里头没有别人,统统是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卢舍那佛讲《梵网心地戒品》,听众是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是通号,不是一个人的专号,诸位要晓得这个意思。我们举一个比喻,我们把佛比喻作老师,释迦牟尼就好比国文,教国文的老师,国文老师太多了。所以诸位不要一听到千百亿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只有一个人,怎么会变成那么多人?如果你要想到这个地方开一个大会,这个大会里面在讲学,听众都是国文老师,国文老师太多了。所以释迦牟尼佛是通称,通号。他的名字叫悉达多,悉达多才是他的名字。「释迦」的意思是仁慈,「牟尼」的意思是寂默,寂默是清净,所以他这个名号的意义是既仁慈又清净。这样一个觉者在梵网会上千百亿之多,接受卢舍那佛讲「菩萨心地戒品」。

  我们讲到觉他,这个觉他的意思是不同于二乘人。二乘人实在讲他比较着重自己,不大注重别人,自己得清净、得解脱就好了,别的人他不管。他有慈悲心,慈悲心不广大、不普遍,他是被动不是主动的。菩萨就不一样,菩萨他是建立在平等心的基础上,二乘人心不平等,菩萨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所以我们要想学大乘,先修平等心,这是根本法。平等心里面先修怨亲平等,因为世人怨亲是最不平等,要从这里修,自己这一生才能成就。修平等心,平等心里面起作用就是平等性智;换句话,就是根本智。提到根本智我们都向往,有根本智而后才有后得智。根本智是什么?根本智是从平等心里面起来的,好比水,水在平静的时候像一面镜子,能够把外面境界照得清清楚楚,那个照就是根本智,水的平静就是心地平等清净。所以你的心不平等,你的根本智怎么能现前?

  佛法里面用念佛的方法,用诵经的方法、背经的方法,你也在学。可是你学的是什么?你是一个呆板的学法,你天天念佛,不能够把心念到清净平等;天天背书,不能把心背得清净平等。那这个念、那个背都没用处,不起作用。必须遇到不平等的境界,心里马上起一句阿弥陀佛,境界平等了,它起作用了。不平等,这个境极端不平等的时候,想到经里去背一段经文,心清净、平等了,这才起作用。否则的话,念得再熟、背得再多,一点用都没有,你的智慧不能现前,你的烦恼一天到晚在增长。修的是什么?修口不修心,那就是古德讲「喊破喉咙也枉然」,没有用处的,重要的是修心。

  菩萨因为心平等,所以他的根本智显露。根本智里面最殊胜的功德就是大慈大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是清净心里面本来具足的德行,不是有意发心去做的,不是的,本来就如此。他不但在佛界里面服务于大众,他还能在魔界里面去利益他们,我们是有佛有魔不平等,他心里头佛魔是一样的、是平等的。这跟《华严经》里面所说的「入一真法界」,法界在他眼睛里头唯有一真,我们凡夫看到有佛有魔,他看唯一真法界,他没有分别。这就是觉他,不同于二乘人;讲觉满,不同于菩萨。菩萨虽然觉不圆满,佛的觉悟圆满了,菩萨度众生,由于他自己位次的高下,断证的浅深不同,所以自行化他都还没有圆满。尤其是初发心的菩萨,更应当认清自己,认清环境。

  菩萨的修学跟二乘人大大的不相同,二乘人的修学他完全是着重在自己,菩萨的修学就是初发心的菩萨,他是自他完全是平等的,这是菩萨心。一开始就是自他平等,所以他跟二乘人决定不一样。我们在一般断证位次上来说,像阿罗汉,四果罗汉的境界相当于圆教第七信的菩萨,但是诸位要晓得,那只讲断证,其它的,阿罗汉比七信的菩萨差太远了,不能比。给他两个并在一起,阿罗汉断了见思烦恼,七信菩萨也断见思烦恼,这个他是平等的。如果讲心地的清净、光明、慈悲,那阿罗汉没有一样能比得上菩萨。不但阿罗汉比不上七信菩萨,初信的菩萨他也比不上。为什么?初信菩萨虽然烦恼没有断,在断烦恼上比不上阿罗汉,可是慈悲心是阿罗汉比不上他,平等心阿罗汉比不上他。阿罗汉自私自利,初信的菩萨他就能顾虑大众,能够处处替别人想,事事替别人想,能够舍己为人,服务大众,这是小乘人没有办法跟他相比的。所以四果罗汉见到一个初发心的菩萨,他要尊重,道理就在此地。他是圣人,他不嫉妒,他尊重,他知道你的心量比他大,无论在什么场合他要退后、要让你,所以菩萨行、菩萨的心,在十法界里面的确是不可思议,无比的尊重。

  菩萨心是什么样子?本经就要告诉你什么叫菩萨心。上卷讲菩萨心,下卷讲菩萨行,在日常生活当中的行为;下卷戒本是讲菩萨行,上卷是讲菩萨心。所以我们对于菩萨的心不了解,那行就谈不上,所以这个经尤其讲戒本是非讲菩萨心地不可。佛这是觉圆满了,自觉觉他都圆满了,九法界的众生对他尊重为「天中天,圣中圣」,所以他是究竟觉。菩萨叫分证觉,就是部分的觉,没有圆满,佛是圆满的觉,我们称佛、称如来,这个意思就是说三觉圆满。这个地方的佛,我们经品上的佛,是娑婆世界说法的教主,这个教主是报身教主卢舍那佛。

  第二我们讲「说」,这一个字跟《弥陀经》里面那个「佛说」的说一样的意思。所以说「悦所怀」。第一个他自己证得这个境界,你想想他多欢喜,说是悦,喜悦,自己证得了,我们一般讲法喜充满。你今天念佛如果念到一心不乱,你喜不喜欢?念到一心不乱怎么样?生死了了,三界超越了,随时可以往生,没有生死,生死自在。住在这个世间,如果有缘多住几年,没有缘少住几年。什么叫缘?大家都很喜欢学,都很认真的学,多住几年帮助大家。什么叫没有缘?大家不认真,都在那里敷衍,在那里因循苟且,这是不必要,就走了。他自己没有生死,自己没有寿命,他的生死寿命是看大家,大家需要他,真正需要他,好,多住几天帮你忙;不需要了,不需要就走了。为什么?还有他方世界别人需要,因缘不在一处,世界无量无边。

  无量无边的世界,我们过去都曾经住过,都曾经跟他们接触过,所以无量无边的因缘,你怎么不欢喜?如果有很多人愿意修学,诚心诚意来请教你给他说,这个说是高兴,所以「说」这一个字就表示着法喜充满。自己成就又能够利益众生,为大众做增上缘,所以这个「说」不是一般勉强的说,不是为功利而说,是无条件发自于内心的喜悦,来说这个究竟了义的法门。

  我们要是拿梵网菩萨心地以及十重四十八轻的菩萨行来念佛求生净土,真是这样修学法,我可以保证诸位在一生当中,决定能够证到理一心上品上生,生实报庄严土,还有什么疑问!有这一品经,《华严经》前面的五十九卷经文,我们真可以省掉,那个经太长。因为五十九卷所讲的就是说的《梵网经》上下两卷,我们以这个心、以这个行,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就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所以《四十华严》是我们的一个样子,什么样子?生活的样子,这样结归在净土当然是上品上生,这是行真正的法喜充满。

  这两个字合起来看「佛说」。佛经有五种人说,佛在经里告诉我们,所以佛经不一定全是佛说的。有佛说的,有菩萨说的,还有天人说的,还有仙人说的,还有变化人说的。但是这五种人除佛之外,菩萨以下乃至化人所说的,必须要经过佛的印可,就是同意。佛的印可不像我们,说了之后点个头很好,我赞成,佛不说话,佛默然就是同意。你讲了,讲了不说话就是同意,因为你讲得不对,他马上要提出纠正,他一句话不说就是同意,所以默然就是同意,默认。这就等于是佛说的。

  说到佛我们晓得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三身佛都能说法,我们在《华严》里面看到,《六祖坛经》里面也看到。《六祖坛经》跟我们讲一体三身佛,这个地方的佛是「依法身根本智起后得智,现报身为说法主」,就是卢舍那佛,法身是无说而无所不说,法身遍一切处。「说」这一个字不一定是口说,表示也叫说,可是必得根性大力人,他见色闻声他就觉悟了,愚昧的人你给他讲,讲了也听不懂,那是根性愚昧。刚才说过,这一会听众是千百亿释迦为听众,可是卢舍那佛勉励与会的千百亿释迦佛,希望他们辗转在每一个世界去做说法主,把这个菩萨心地法门普遍的宣扬,说给一切大众听,就是六凡天人为释迦的听众。实在说,这个法门真是随时随地,随一切众生的根性,诸佛如来无时不说,无处不说,实在是我们自己烦恼业习太重了,不能觉察。

  再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经教,就是一个梵网法门。诸佛菩萨的行持,或者我们讲他的生活方式,他生活所表现的,把它整个归纳就是五十八戒。五十八戒就是全部的诸佛菩萨的生活,他的思想,他的行为;我们今天讲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不出这五十八条戒的范围。所以这个戒条,每一戒条里面都是无量无边,我们讲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都出不了《梵网》的纲领。梵网好像是总纲,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好像是细目。由此可知,这部经在佛法里,的的确确是属于大总持法门。所以佛佛承传,佛佛授受。《梵网经》乃是三身佛同说,法身、报身、化身。还有重要的一层就是表法,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的,如果不懂得表法,你就没有办法体会到佛说法的真实义,像我们开经偈里面讲「愿解如来真实义」,所以一定要晓得表法,就是它代表的什么?

  「网」,刚才说过是大梵天罗网,这个罗网的名字叫「因陀罗网」。因陀罗是梵语,翻成中国叫天珠,天赤珠。赤是红色的,珠是宝珠,这个宝珠它是系在网上的。经里面告诉我这个网有千重,光光互映,真是美不胜收。我们世间的罗网,能够看到三重的已经就不多了,大概最多就是三重,通常我们在日本看就是一重。珠子多,珠子都有光,都像镜子一样它能够照,这个珠照那个珠,那个珠照那个珠,你想想看这多美,所以光光互摄。佛看到这个情形,忽然想到这个比喻,比喻的法门。诸佛所说的一切法门、所讲的法门,理事圆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就像这个珠与珠,光光互摄一样。我们有个类似的,就好像我们现在这个讲堂,我们灯很多,每一盏灯都放光,光光互摄,彼此互相照映,个个不相妨碍。不会说这个灯光妨碍那个灯光,不会的,是圆融而没有障碍的。这就显示出法界相确实如此。

  无量的网孔比喻无量的世界,比喻无量众生心,比喻佛无量的法门,比喻菩萨差别阶级,比喻诸佛所受用的境界。所以这个比喻里面的含义是无量无边,而与《华严经》的经题有同样的义趣。《华严经》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华」是讲杂花庄严。好像一个花园一样,这个花园是一切的花,一切的品种应有尽有,美不胜收。他是用花庄严来比喻一切法,比喻一切世界,比喻一切众生心;此地佛是用梵网做比喻。虽然用的比喻东西不一样,一个是用花,一个是用梵网,可是里面的内容完全相同。由此可知,你也就能够体会得到,《华严经》是《大梵网经》,《梵网经》是《小华严经》,里面所讲的境界只有详略不同,不能讲哪个说得多,哪个说得少,不行,不能那个讲法,都是说得很圆满;一个是详细说,一个是简单的说。《华严经》所多一个就是多一个入法界,就是多最后这一品,最后一品那是完全讲菩萨心地、菩萨的心行,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就是《四十华严》,就是入法界品。今天我们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


梵网经  (第二集)  1983/1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11-001-0002

  上一次我们将经题介绍到「释经题目」,这段我们还没讲完,说到「梵网」是世尊在大梵天见到大梵天王的罗网,引发他说法的机缘,也可以说是引发他说法的兴趣,用这个来比喻无量的法门。

  批注的本子今天我们带来了,有同修们想发心把它印出来,这也是一桩好事情。在我们道场来说也有必要,因为这部经(就是这部批注)我们决定长年的来讲,一遍讲完之后从头再讲,周而复始我们这样讲下去。来道场听这个机缘当然是特别的殊胜。我们道场里面的录像,这个录像带将来看看,如果我们有这个力量就保留,没有这个力量就不必保留。因为道场里面讲得详细,时间长,而我们流通到国外的影带要算时间的,所以就不能够细讲。像我们道场以往讲《六祖坛经》,我们讲了九十多次,这在外面是不可能的事情,九十多次,一天讲一次要讲三个月。所以我们在外面讲经的进度都不超过一个月,流通在外面的录像带一部经总是二十个带子左右。所以要把它浓缩,不能够详细讲。

  《梵网经》以及《华严经》甚至于《弥陀经疏钞》以后我们专门来录像,录流通到国外的,那个讲法统统要浓缩,浓缩一半还不止。所以这《华严经》我们预定是二百个带子,二百个带子就是四百个小时,而《华严经》讲到今天已经超过一千七百小时,全部经讲下来大概要二千七百小时。诸位想想这么长的带子人家看到都害怕,所以一定要浓缩,就是整部的《华严经》不能超过三百个带子。所以说在道场里面这因缘是特别的殊胜,是不可多得的。我们道场讲经一定是细讲,不受时间的限制,希望我们同修们当下就能够得利益,以这个为目标,录像是便利不能到道场来的同修们。

  在七种立题里面,这部经完全是比喻,经里面讲「世界法门,正摄众生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由此可知,世界、众生、心法简直就是分不开的。能够把这三样东西圆融就叫佛菩萨,这三样东西要是各个都独立就叫凡夫。其实这三样东西本来就是圆融的,而是迷惑颠倒的凡夫在这境界里面把它各别的分开,就是分别执着,毛病就犯在这里,就犯在分别执着;离开了分别执着,这是一个圆融的境界,所谓是一真法界。由此可知,《梵网经》称之为大乘心地,与《华严》、《圆觉》、《弥陀经》完全是一桩事情,而戒品的作用就是讲修学的方法。

  由此可知,这「五十八戒」每一条里面所包括的范围都是无量无边。你要只单单认为那是一个戒条,不但你不晓得这个戒条的意义,你也无从受持,因为每一条戒的精神、作用都是尽虚空遍法界的。因为与菩萨心地相应,以菩萨心地来受持这戒条,「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那这个戒条,这个戒法、戒相、戒行怎么不尽虚空遍法界?所以才说一受菩萨戒即登佛位,这话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世尊用这个来比梵网,实在讲,梵网如何能够比得上一真法界。但是梵网就好像缩小的形相一样,希望大家从梵网这个地方能够联想,所谓是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从这个地方就觉悟。像《金刚经》里面所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也是个比喻,叫你从梦的这个境界里面联想推展到十法界依正庄严,类似这个现象,从这个地方去觉悟,这是世尊说法的用意。

  因此我们把它推广,无论是「大小横竖网孔」,比喻「无量宽窄仰覆世界」,这是《华严经》里所说的世界无量无边。我们在《华严经?华藏世界品》里面可以看到。「华藏世界品」里面所讲的这个世界比我们今天天文学上所发现的还要广大。我们今天天文学用无线电电波、望远镜所观测的宇宙要比华藏世界,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但是现在科学家承认,科学的发展没有止境,说不定五十年之后,一百年之后会把今天这个领域扩大一百倍、一千倍、一万倍,谁都不敢讲。

  佛不是一个预言家,不是凭空去推想的,佛的境界是现量境界,所以他证得五眼圆明,尽虚空遍法界是他亲自见到的,不是推想的。亲自见到现量境界绝对真实,所以科学的发展对于佛学是非常有力的,因为证实佛所讲的话句句真实,破除我们许多的疑惑,建立信心。其它的宗教怕科学,科学一发达,宗教就起了许多问号。譬如今天有人打问号,上帝究竟存在不存在?究竟有没有?天堂在什么地方?疑问重重,可是它对佛教来说确实有很大的帮助。

  无量无边的世界从哪里来的?这也是现在许许多多的科学家、哲学家在那里探讨的。这个事实的真相试问问他能不能够得到?当然我们不能武断的说他不能得到,也不能够说他可以得到,原因在哪里?佛跟我们说得清清楚楚,离心意识就可以证得,那就变成现量境界;如果以心意识去探索它,那是决定得不到的。「心」是集起的意思,「意」是思量的意思,「识」是分别的意思;换句话说,用分别、思量这是达不到的,离开了分别执着这个境界就会现前。所以说这个境界是从清净心里面自自然然起观照作用而照见的,不是分别见是观照见,是照见。由此可知,佛法里面不管说多少法门,我们通常讲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总而言之,那些法门都是求得一个清净心。

  法门是方法、是手段,目的就是一心不乱,或者说是禅定,说清净心都可以,都是一样的事情。一心现前,它就起作用。这个作用就是照见诸法实相,一切法的真实相都见到了,所以这一切法是众生心行所成的。这个意思很深很深,虽然极深,不是我们体会不到的,如果我们真正一点都不能够体会到,这个事情就难以相信,也能够体会到少许。譬如说我们今天这个世界,今天这个世界大家晓得处处都是公害,谁造成的?还不是我们这些众生心里天天在想,想一些科学的把戏,制造这些东西。这个制造就是行为,在那里想象是心行,制造出这么些东西出来产生许多副作用,给我们带来整个的灾难,这不是自己心行变现的吗?把整个自然界的秩序都破坏、环境污染。

  那些科学家天天在动脑筋,天天在想,那个想里头无中生有,在那里想。想什么?科技求进步,求更为精密,天天在想,想了之后再实验制造,这是讲大的,我们能够体会到整个自然生态,确实今天这个环境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小而言之,我们一个人的身体,要是多想善的,多想清净的,身体健康愉快;要是多想恶,多想一些不善的,你人即使不生病,你的情绪也低落也消沈,感觉到身心不安稳,这是讲个人。我们今天所讲的个人的幸福、个人的快乐,是你自己心行造成的;一个家庭、一个团体,就是你这一个家庭团体分子心行造成的,是兴旺还是要衰败就看这心行。像这些地方我们体会到一些,但是我们不晓得尽虚空遍法界依正庄严是大家心行造成的,我们没有想到这一层。佛给我们这么一点破,我们从这最基础的地方想起有道理,有道理。

  大家造成的,在佛法里讲共业所感。可是共业里面还有别业,如果共业里头没有别业,我们受别人的连累那简直是无可奈何。共业里面有别业,我们一样还得自在,所以佛示现到我们这个地方来,他还是佛,他没有受我们的连累;菩萨在今天这个世界里头,到我们这个地方来随类化身、来教化众生,他还是菩萨,他也没有受我们的牵累。纵然是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核子战争,菩萨也不会遭难、不会受累,这是什么?这是说共业里面有别业。共业与别业将来在经论里面还有详细的讨论。过去我们在《楞严》里面讲过很多次。

  佛给我们讲的大乘、小乘种种的法门,这里面许许多多差别的阶级,像小乘有四果四向,大乘有五十一个阶级。到中国来之后,我们中国这些祖师将一切经论分科判教,将一代佛法把它区分为藏、通、别、圆四教,这是天台智者大师为我们分的。贤首国师则分为五教,小、始、终、顿、圆,分为五教。但是分法虽然不一样,内容还是一样的,就是开合不相同。这些教法、这些阶级从哪里产生的?其实没有这回事情,会有这种现象是因为众生心所谓是染净不相同而分的,除此之外决定平等。

  佛法讲平等,有五十二个阶级不平等,有四教也不平等,其实佛法是平等的,不平等是你心地的染净不平等。讲染净都是虚妄不是真实的,你的真心决定平等。譬如,我们在六根讲六根的根性平等的,众生与佛无二无别,一点差别都没有。所以从本性上来说理即佛,一点都不假,我们的见性与佛的见性没有两样,我们的闻性与十方诸佛的闻性也没有两样。所不同的佛就是直接用见性见一切事,照见,用闻性闻一切音声;而我们是从见性里面变现出八识来见,从闻性里头变现出八识来闻,麻烦就在这个地方,但是所变的那个八识是虚妄的。

  八识是心法,心法是有为法,《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所以八识是虚妄的。这就说明真性是一切有情众生完全一样的,包括佛,生佛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就是他变现出八识之后。而这个识心里头染净的程度不一样,他染得少的我们就叫他地位高,染得多的我们就叫他地位低,其实他是平等的。生佛平等,平等,绝对是平等的。平等里面他有智愚、迷悟有这差别的相在,所以佛才给我们说种种教门、种种阶级。

  诸位必须要建立一个正确的概念,就是这些种种教门、种种阶级统统是平等的,不像世间。世间里它不平等,教门跟阶级不平等,佛法是平等的。我们对佛法常常产生一种误会,一看到这些就是用一种差别的心,用一种不平等的心、执着的心来看待,因此,佛法虽然是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也不得其门而入。原因就是我们有一个错误的概念,有一个错误的执着,而不知道这一切法是平等的。所以我们对佛很恭敬,对菩萨恭敬又差一等,对罗汉又差一等了,完全建立在一个不平等的境界里面,怎么能得其门而入?

  昨天我们在《华严经》喜目神里面所看到的,你看经文里面开示多明白、多清楚。「亲近善友,承事诸佛」,我们一看诸佛一定是十方已经成就的佛,你就不晓得六即佛,那个「诸」的意思不是讲十方三世已经成的佛,不是说现在佛,是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统统包括在里面。理即佛那根本就是凡夫,不学佛的凡夫,理即佛。不学佛的凡夫他也是佛,我们要承事。承事就是服务、伺候,我们想想谁愿意干?谁愿意无条件的给大众服务?口口声声想学佛,心里也想学佛,但是就不肯干,不但你没有行到,你见都见不到,就是解都没有理解得到。佛是大慈大悲,经里面讲得清清楚楚,经文看不清楚你看批注。

  这个注子不是现代人注的。我们讲的《华严经》是清凉国师注的。我们今天讲《梵网经》,《梵网经》根本的批注是智者大师注的。今天我们用的《直解》是明朝寂光法师,寂光法师他讲的这个还是用智者大师的注子做底子,我们采取他的。他就是深入浅出,我们初学的人容易理解,不是现代人讲的。一千年前这些大德就这样的发挥,当然决不是他自己意思,而是祖祖相传。这些祖师大德各个都有师承的,这个师承是从释迦牟尼佛一脉相承,我们才能得到经教的正意,就是绝定正确的意思。

  这四教或者说五教阶级的差别,诸位必须要明了这在教学方法上一种善巧方便,是为了教学方便起见而设立的。到你心地清净极了,这些方便法就不用了。这个不用是什么?是对自己不用,可是你教学的时候还要用,为什么?因为大众的心理不像你那么清净。换句话说,真正觉悟的人不用,迷的人才用。我们要问觉到什么程度?跟诸位说觉到圆初住就不用了,圆初住是正觉;如果他还要用,他的境界就没法子提升,所以从此以后叫无功用道。任运的修学无功用道,纯熟自然,不加一丝毫的勉强。

  这也好比学校里头教学一样。小学、中学这儿童还没有成年,老师对待这些学生必须加以重重的约束来管制他,到大学研究所他成年了,所以老师对他开放,只指点不加以任何约束。我们修行也是如此,佛门在你没有开悟之前,就是没有见性之前,要以重重戒条来约束你、来管教你,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见了性之后就不需要管束了。虽不需管束,你的起心动念一切造作自自然然合戒律,记录下来就是戒律,而你自己不感觉得是戒律,别人要把你记录下来给那个迷人看都是戒律,就这么回事情。

  所以《梵网经》里面这五十八戒就这么回事情,迷了人看到是戒条,觉悟的人就是他自己的生活行持。换句话说,一切戒律就是觉者的心行,自自然然的心行。我们在迷位当中来学习,把我们种种错误的心行依照觉者的心行来修正、来改变,这就叫做持戒。因为有这许多差别,在方便设施里面也给他定一些名称,那就是四圣六凡,再细说就是菩萨种种的名目,这些都是因缘所生之法。

  因缘所生法当然是没有自性的,没有实体,而是由于众生不了自性,就是没有觉了自性,迷失了自性才会有这么多现象出来。好像我们作梦,梦是什么?梦是心,自心不熟自性才变现出梦境,所以心地愈清净的人梦就少。如果我们自己考验自己的功夫,从这上可以看得出来,梦愈少你的心愈清净,梦愈多天天晚上都作梦,这心不清净;如果天天晚上都做恶梦,那心就更不清净。像这些我想诸位同修要好好的去反省反省,能够觉察得到。我在没有学佛之前常做恶梦,学佛的前七年还有恶梦,逐渐逐渐减少,到现在虽然有梦,就是十多年来没有恶梦。从这个地方就晓得自己的心逐渐逐渐净化了,那个梦也少了,不会天天做了。这些地方都能够勘验自己功夫。到无梦那就得到念佛三昧了,跟诸位说就得事一心不乱。在功夫成片的时候还会作梦,偶尔有梦不是天天作梦,天天作梦功夫没有成片,一个月有个三、五次这就相当不错了。这些地方都是勘验自己的功夫,提高自己的警觉,我们自己是在什么境界里面,不必问别人,问自己,要问自己。

  佛在此地用「梵网」做比喻,比得很好,尽虚空遍法界依正庄严,这个比喻把它比尽了。假使善根福德深厚的人一听他就能够悟入,一听他就能够禀承「金刚光明宝戒」;换句话说,他的性德就现前,智慧就现前,就能够破除见思烦恼,甚至于尘沙无明,我们所谓一闻千悟。事实上有没有这样的人?我们读《坛经》六祖就是这样的人。他听一个人在那里念《金刚经》,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两句,是听到这个地方,当然前面听得很多,听到这个地方他就豁然大悟。由此可证,确实有这样的人。他智慧开了,性德现前,就能够断烦恼生智慧。所以他到黄梅见五祖,初见五祖的时候就跟五祖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他不生烦恼,不像我们现在一天到晚心中常生烦恼,他常生智慧。常生智慧是他心常清净,清净心接触外面境界所生的是智慧,染污的心接触外面境界生的是烦恼。

  由此可知,佛法的总纲领、大主义,不但是教我们,九法界的有情众生都是诸佛如来教化的对象。教学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清净心。我们在《圆觉经》里面看到的,《圆觉经》一开端就讲「本起清净心地」,本起清净心地就叫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圆觉》上面讲的本起清净心地,也叫做真心,真心里面没有虚妄的境界。一旦要悟入,真正讲悟入了,入得愈深愈好。佛的一切教门、一切戒法无量的权巧方便,这时候在你心中全部都空寂了,像禅家所谓「迥脱根尘,灵光独耀」,这是什么境界?这就是所谓自受用的报身现前,就是你证得报身了。

  证得报身,报身是怎么回事情?报身是法身里面智慧的显露。可见得法、报、应身是可以证得的,这个境界在念佛人来说是属于理一心不乱,不是我们做不到的。可是诸位如果要想达到这个境界,这个境界就是分证即佛。昨天我用比喻跟诸位说过,你要是真正想在一生当中达到这个境界,古人所谓是「取法乎上,仅得乎中」,我们这个标准是愈高愈好。我们标准列在理一心不乱,如果实在得不到还可以得个事一心;如果我们标准只定在下品下生就好,这是毫无把握。下品下生的目标达不到,你还是堕落。所以标准一定要提升,而且要下定决心,要勇猛精进。可是第一个关口这是最难突破的,那就是平等心,第一个关口。我们在一切境界里总是看到不平,给诸位说就不得其门而入。这个境界不能突破,只有带业往生。

  带业往生里面修得再好也是中下品,而且带业,经论、祖师大德开示里面说得很多,所谓只带旧业不带新业。什么叫新、旧,旧是种子习气,什么是新业?新业是现行。换句话说,不带现行。这些话怕诸位听得不清楚、不明白,我再跟诸位用另外一句话来说明,那就是忍辱,我能忍就不带现行,不能忍就发作了,发作了就是现行。我看到这个不平,心里头实在不平,但是在外表我表现的还是平等的,这叫什么?带种习不带现行。换句话说,忍辱功夫不到家不能带业往生。得事一心没有忍辱了,事一心不要忍,心平等,没有忍,还有忍就是在事一心之前,功夫没成熟,成熟时没有忍;我还有忍,这是凡夫不是圣人。得事一心,事一心是见思烦恼断了,他忍什么,他不需要忍了,他没有忍。所以我们凡事要忍让,忍让是带业往生的条件,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就是我常常跟大家所说的,我们过去世中生生世世念佛,亲近无量无边的如来菩萨,都没有能够往生得了,就是我们连忍辱这个功夫都没有,所以才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昨天我们看到诸菩萨,讲到相续次第。我们有相续,生生世世修行,这不是相续吗?但是从来就没有踏上一个阶级,没有次第,那就是忍辱没有。佛在《金刚经》里面一再劝勉我们,布施叫放下,接着就忍辱,这不忍行吗?功夫不到家,不忍烦恼就起现行,这一起现行怎么样?就随业流转,必然轮回六道,吃亏的是谁?是自己不是别人。念念要责备自己不要责备境界,为什么?外缘是中立的,没有善恶。你说这个人是个恶人,恨透了他,也有人喜欢他。如果他真正是个恶的标准,全天下的人见到他都恨他才对、都讨厌他才对,为什么还有人喜欢他?可见得外面没有标准。标准从哪里建立?是从自己心里面建立的,实在讲是自己心所法当中建立的,还不是八心王当中建立的,是与心王相应的心所建立的。假中又假,心王已经是假,心所更是假的,是从它那里建立。所以学佛的人教你离心意识,连心意识都要离,那心所当然更不能起作用,你的心才能得清净。

  所以我们自己在一生当中不是不可能证得三身的,就跟六祖大师在《坛经》里开示一样「一体三身佛」,一生当中决定可以证得。能大师自己证得,所以他有坚定的信心来劝勉我们,他能证得我们为什么不能证得。实际上讲佛能证得的我们都能证得,祖师能够证得我们更能证得,能不能证不要问别人,要问自己。这些理论、方法、境界都在这些大经大论里面,我们选择这三部经可以说完全包括了。不但完全包括,说得非常的详尽。所期望的就是我们真正能够回头,佛法里头常讲回头是岸,从哪里回来?从迷里头回来,回归于觉,觉岸;从邪知见里头回过头来,回到正知见之岸;从染污里面回头,回到清净岸,回头是岸。肯回头才知道佛说《梵网》、说《华严》、说《弥陀经》都是度人到究竟觉位,真能回头,回因向果,才是真正持梵网戒而圆成佛道。

  所谓是因圆果满,佛法当中常说因里面有果,果里面有因,换句话说,因与果也是分不开的。所以这个经一展开佛菩萨都坐在莲花里面,莲花是表法的,就是因果同时,表这个意思。因为莲花一开莲子就在当中,不像其它的花它是先开花后结果,莲是因果同时,所以佛用它做比喻。你一发心这就是因,一发菩提心就是因,一发心就成佛。这初初一发心,名字即佛,认真的修行,观行即佛;观行是修行。所以一发心就成佛道,因果同时。跟莲花一样,所以叫坐莲花胎,不管你坐哪个地方都叫坐莲花胎,你行住坐卧不离这个因果;换句话说,行住坐卧都在莲花之中,取这个意思。

  所以我们修学一定要明理,要懂得这个理论,要晓得这个戒条。每一条戒所谓是戒体、戒相、戒行,这一条戒的殊胜功德作用统统明了,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就是《华严经》的五十三参。在一切境界里面历事炼心,成就自己心地的清净光明,我们的戒光就圆满,这才能契入一真法界。契入一真法界就是证得理一心不乱,生实报庄严土,这是这部经的殊胜功德。诸佛菩萨他们所修所行不离这个原则,不出这个范围,所以我们得到了梵网,就得到了一切。不要再三心二意见异思迁,最怕的是这个,最忌讳的也是这一点,为什么?要是涉猎多了你的心又分散了,换句话说,你要求得心地清净不容易,被其它的法门染污了。

  一个法门能够叫你心得清净,两个法门就会叫你心染污,为什么?你心有分别,你有比较,你还有高下,完全用的是意识心。假如你要是舍识用根,行!你涉猎三藏十二部都行,都是清净的,你要用心意识去分别三藏十二部那就糟透了。用心意识只能选一门,舍识用根可以博学多闻,为什么?它不碍清净心,所以古德教学提倡一门深入,道理就在此地。这一点诸位要晓得,善财童子博学多闻他是得清净心之后,他在文殊菩萨初会里面得到了根本智,根本智就是一心不乱,是理一心不乱,所以他有资格,我们现在没有这个资格。没有资格就守定一门,而守定的这一门,我在此地郑重的勉励诸位同修,我们今天选的三部经,《弥陀经》、《四十华严》跟《梵网经》。这三部经以什么为主体?以《梵网》为主体,前面这心地是根本、是理论,下一卷戒律是方法,有理论、有方法,《普贤行愿品》是境界,《弥陀经》是归宿,这够了!还用得着其余的吗?所以这部经的启请具足无量功德。

  我们把这个经本,这个经本也是很珍贵的孤本,不容易找到。你们哪一个人把那经本拿过来。这个本子是清朝同治年间所印的,距离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了。民国七十二年,宣统三年,光绪三十四年,这是同治年间本,一共四本。这个本子字很大,我们这次想翻印,但是这个本子如果拿去一翻印,这本子就等于废了,因为纸很脆。所以我必须先把它裱起来,像我们裱画一样,每一张裱起来,裱好了之后拿去印,这个书才能够保全。裱好之后我们也无需要装订,作为什么?将来诸位要是发心印的时候,我们这个底本就借给你用,裱好之后能够保存很久。这已经保存一百年了,裱好之后至少还可以保存五百年,留给后人。我们也想印六十四开的小本子,跟这次印的《弥陀经疏钞》一样大的本子,本子一样大,大家携带方便。这是理论、方法,因为这个少,《梵网经》不多。

  佛门里面受了菩萨戒的,诸位都晓得半月诵戒,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是希望每个星期都能够把《梵网经》,《梵网经》上下卷不多,这两卷不多,你在这一个星期当中念一遍再到这儿来听一次。经的内容熟透了才能修行,就是日常生活当中才提得起观照的功夫,你要是不熟悉、不明白,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怎么不迷?这当然迷惑颠倒!这是佛在《观经》里面一再提倡的读诵大乘。对着本子是读,离开本子是背诵,这就是要熟。熟的时候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念念都能够提得起观照功夫,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他的功夫才能上轨道;换句话说,他才用得上功。

  观行即不简单,所以现在大多数都落在名字即中。名字即不行,名字即中不能往生,就是带业往生都做不到,下品下生都做不到,观行功夫起码你要懂得这个道理。由观行到相似,相似是事一心不乱,分证是理一心不乱,才能把我们自己的功夫、把我们自己的境界真正的向上提升,在一生成就,证得一体三身,从此之后超越六道轮回。如果再来那你是佛菩萨的身分乘愿而来的,不是业力轮回的,你到这个地方来是行大慈悲普度众生而来的,那情形不一样。

  「经」,这个字我们就省掉,因为我们常常讲贯摄常法,所以到这个地方我们算是把第一个段落介绍完了。第二个段落「释译经人」,这个经是鸠摩罗什大师翻译,我们也把它免了。下一次我们就从解释品题、明分科义跟诸位介绍这两段,再下一次我们就讲到经文。


梵网经  (第三集)  1983/1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11-001-0003

  请看本经的品题。经题给诸位介绍过了,这部经翻译到中国来只有一品,这一品当然也是这部经里面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菩萨心地品」。菩萨是梵语音译过来的,而且还是省略的音译,因为中国人总是喜欢简单,所以将菩提萨埵就翻作菩萨,把后面的尾音统统略去了。这个字的意义在古译翻作「大道心众生」,玄奘大师从印度回来之后所翻的经我们叫它作新译,他翻菩萨这个意思称之为「觉有情」,就是觉悟的有情众生。古今这两种译法都非常好,如果不是大道心,他不能觉悟,觉悟的人必定是发大道心。

  古印度的人喜欢繁琐,所以我们读佛经往往看有一个意思重重复复说很多遍,不厌其烦的详加阐释。跟我们中国的人的心情恰恰相反,中国人喜欢是愈简单愈好,人家是十句话能说清楚,你要一句话就能说清楚了,那你就比别人高明。所以我们中国自古以来文章、言语它的标准是简要详明,做到这四个字,那就是第一流的文章,简单扼要又详细明白,要做到这样才是好文章。言语也是如此,要能达到简要详明这是第一等的口才,不像现在啰啰嗦嗦。

  因此经典翻到中国实在跟印度原文相去就甚多,特别是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本经就是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他的翻译完全是用意译,而不是直译。在文字上是极力要提升到我们中国人所要求的简要详明的标准。所以罗什大师译的经我们很喜欢读,就跟读中国人文章一样,一点都不啰嗦。玄奘大师是个很了不起的人,他翻的经论很多,可是我们除了《心经》之外,几乎都没有人读玄奘大师的译本。那就是他的译法是直译的,就是照着原文翻译过来;换句话说,文法格局脱离不了梵文,同时也有梵文一样的繁琐。诸位要是读《大般若经》你就能够看到,《大般若经》六百卷,玄奘大师所译的。

  「菩萨」,我们必须要明了它真实的含义,而现在一般人对这个含义不明了,所以一说到菩萨就想到泥塑木雕的神像。像一般民间土地也是菩萨,城隍也是菩萨,鬼神也是菩萨,凡是泥塑木雕的都叫菩萨,这是大错特错!鬼神跟菩萨相去甚远,鬼神怎么样?他还是不觉,他是有情众生他不觉悟,不觉悟是凡夫。城隍土地是阎罗王,本省拜的妈祖、王爷公统统是凡夫,是饿鬼道的凡夫,六道凡夫鬼道凡夫;他要不觉悟他不能称菩萨,他不发菩提心不能称菩萨,他要发菩提心可以称作菩萨。世间所拜的玉皇大帝那是天神,天神还是六道之一。所以菩萨是单单指发菩提心的有情众生。

  我们自己发菩提心自己就是菩萨。发心说起来容易,发不容易,真正讲到发不容易。为什么说发不容易?如果菩提心发起来了,那你平常存的是什么心?本经就要给你说明菩萨心是什么样子的,菩萨心地,菩萨存心跟我们确实不一样,我们也像这样的存心,那就是菩萨。就大体上来说,菩萨是一个上求下化之人,所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是从大体上说、总纲领上说。上求佛道,佛道是觉道;下化众生这是运用大慈悲心,所以大慈大悲帮助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都能够觉悟,都能够发菩提心,修菩萨道。

  菩萨的心行就是一个觉悟人的心行,我们讲一个觉悟的人比说菩萨这个概念上更为清晰。就是在一切境缘上,境就是物质环境,缘是讲的人事环境,我们生活在世间,脱离不了这两大类的环境。在境缘两大类的环境里面不迷,觉而不迷,净而不染,这就是菩萨。如果是迷惑、染污,起邪知邪见,就叫做凡夫。菩萨跟凡夫正好是个对比,所以凡夫是人,菩萨也是人。一个是迷惑颠倒的人、心被境界所转的人,叫凡夫;一个是明白人、觉悟的人,不为境界所转,这个人叫菩萨。所以这个定义我们一定要把它搞清楚。

  讲到心地,当然本经最重要的是讲心地,而不是讲菩萨。但是这个心地是菩萨心地,是一个觉悟的心地,而不是一个迷惑颠倒的心地。心称之为地,地是比喻。地能够生长一切万物,离开了地,一切万物就不能生存,所以地有生长的意思。最显著的像植物,一定要依地生长。心,它有生长的意思,它有出生的意思,它里面能够出生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我们今天所讲才艺都是从心而生的。从能生这个意思把它比喻作地。

  在佛法里面心要像地一样,它的功能就显现了。虽然有心,可是这个心不能生智慧,不能生功德,这个心不能算地。因此菩萨里面就有三贤十地,你就晓得三贤菩萨是修心,好像农家一样先在那里整地。我们要想种粮食,先要开垦,开垦就是三贤位。地完全开出来了,我们下种子了,那就叫登地了,地有用,我的地可以能够生长五谷杂粮了,那就叫地。如果我们先不整地不去开垦,那个山地多得很不能用,必须要加以开垦。发菩提心就是发心开垦,一直到地能用了,这个时候的心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萨,登地了。这个意思很深很深,但是也不难理解。

  所以说到真正能够度化众生是地上菩萨,他这个心像大地一样,能生智慧、能生功德、能够利益一切众生。在三贤位的菩萨虽然讲是度化众生,实际上是度自己,为什么?他是在整地,地上还不能出生什么。我们在《华严经》里面看到,十住菩萨修直心,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