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黃金價格

標題: 无量寿经(第十一集)1988美国达拉斯档名:02-020-0011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0-5-26 18:06
標題: 无量寿经(第十一集)1988美国达拉斯档名:02-020-0011
敬摘自《净公上人无量寿经讲记19集》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无量寿经  (第十一集)  1988  美国达拉斯  档名:02-020-0011



  请掀开经本第五十页,第二行,第二句看起:

  【复次阿难。若有众生。欲生彼国。虽不能大精进禅定。尽持经戒。要当作善。所谓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妄言。五不绮语。六不恶口。七不两舌。八不贪。九不瞋。十不痴。】

  第一段经里面告诉我们的是大心的因缘,要我们持经、持戒、布施、念佛。第二段是前面如果我们有障碍,或者是因缘不足,那么就修学十善,这样念佛也能够往生。十善业道,我们讲席当中常常讲,身三、口四、意三,这就是教给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明白修善的标准。十善虽然是人天福报的标准,凡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最低限度也得要具有这样的标准才行。因为经上一再告诉我们,那个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所以这个十善业道我们要特别的注意,这个十善业道。

  【如是昼夜思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种种功德。种种庄严。志心归依。顶礼供养。】

  这就是念佛,念佛这个里面有几句话我们要说明一下,就是『志心归依,顶礼供养』,这两句要特别留意。志心是真心,归是回头,依是依靠,我们今天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依靠谁?依靠任何一个人都靠不住,依靠天神也靠不住。我们唯一的依靠,就是依靠阿弥陀佛。怎么样依靠法?就是把这部经上所讲的我们都能够明白,都把它做到,这就是真正的归依。此经之外,还有《弥陀经》,还有《观无量寿经》,这三部经任取一部都可以,但是一定要明理,要如法修行。修行,就是我们身语意三业的行为,一定要与经里面所讲的相应,这叫如法。所以这个法门,我们特别强调,不求感应。不求感应有没有感应?有,在你修学过程当中一定有感应,虽有感应,我们不必去理会,这样就好,不要去理会,我们只注意我们的见解、思想、行为像不像经上所说的,「志心归依」是这个意思。

  「顶礼供养」,顶礼是恭敬,我们这个心敬到了极处,我们对佛恭敬,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恭敬,同时要把这个心态应用在生活上,对于一切人、一切众生我们都是这样子做法。为什么?佛在经上给我们说得很清楚,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一句实在说与《华严经》十大愿王「礼敬诸佛」相应。这样修法:

  【是人临终。不惊不怖。】

  为什么?他明理,他知道事实的真相,临命终时如果惊怖就不能往生。为什么?那个时候心要清净,心要定,这一惊一怖心就乱了,与阿弥陀佛就不能够起感应。

  【心不颠倒。即得往生彼佛国土。】

  跟小本《弥陀经》里面讲的一样,一心不乱就是『不惊不怖』,『心不颠倒』就决定往生。再看底下一段。

  【若多事物。不能离家。不暇大修斋戒。一心清净。】

  这是讲他事务繁忙,这就是学佛的外缘不胜,不殊胜,他还是可以修,他必须利用空闲的时候。

  【有空闲时。端正身心。绝欲去忧。慈心精进。】

  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的,实在讲这个几章字字句句我们都要把它记住,常常想到我们在一天从早到晚处事待人接物,有没有这样去做。其实我们修净土的人,尤其是初学的人,我觉得初学这个早晚课,在《无量寿经》里选几章作为我们早晚课,比念《弥陀经》、念其它的经典有效。因为这些教诲对我们来说是非常亲切,也是我们常常犯的过失,每天念每天能提醒自己,等到我们都能够做到了,我们再诵全部的经,或者是念《弥陀经》、《观经》都好。因为早晚课诵重要的意义,早晨提醒我们,我们念《弥陀经》,实在讲它只提醒我们念佛、观想,至于修福,往往我们疏忽了。因此,在世间有不少人误会我们念佛是修小乘的,是逃避现实的,是自私自利,给人家有这些形象,这是我们做得太消极。如果我们将《观经》或者《无量寿经》多念一念就晓得,我们除了一心念佛之外,在生活当中、在处事待人之处我们应当怎样做法,这才是福慧双修,增高品位。

  事情太多的人,必须要利用空闲的时候,空闲时候把身心净下来,这个时候用点功夫。『端正身心,绝欲去忧』,就是把一天繁杂的事情在这个时候统统放下,所谓万缘放下。能放下,能认真的念佛,哪怕是时间念得很短,我们常常讲十念,五分钟、十分钟,这都是精进。这个时候都是养自己的慈悲心、清净心,清净心起作用就是大慈大悲。特别要注意到的是底下这个几句。

  【不当瞋怒。嫉妒。】

  这是必须要戒除,这是大烦恼,这是严重的业障,障碍我们功夫的进展,障碍我们功夫成片,我们必须要特别提高警觉,不管什么样的逆缘、逆境,要保持身心清净。

  【不得贪餮悭惜。】

  这就是贪念,于世间法,世间不外乎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绝不贪染,自己有的肯舍,肯布施,没有吝惜。

  【不得中悔。不得狐疑。】

  我们布施给别人了,不要后悔,要明了佛法里面所讲的真实相,一切财物都不是真实的。明白的人,我们得财物之用,不为财物所累,这就与佛菩萨相应了。如果说不能够深明实相,就是事实真相不能深深的明了,你要真正明白因果你也可以做得到。像袁了凡居士,他遇到一个很高明的算命先生,算定他每年收入多少财物,算定了,每年甚至于你吃多少粒米,饮多少水,你命里头都有一定的,真的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你命里面有的,你怎么样舍能舍得掉吗?舍不掉,命里有的决定是有,命里面没有的想也想不到。所以,我们真正明白因果的道理,我们就有胆量敢舍,不怕,舍尽了,明天没有了,我不怕。不明白这个道理他害怕,我辛辛苦苦赚得来的,我舍掉了,明天自己就没有得用了,这是不明因果,他有恐惧。明白因果的人没有恐惧,你真的舍了,它自自然然就得到,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舍了之后不要中悔,不要怀疑。这是息三毒,断贪瞋痴,这一段。下面教我们要行善。

  【要当孝顺。至诚忠信。】

  李老师小注里指出来,『孝顺』是对父母,『至诚』是对佛菩萨,『忠信』是对大众,对大众我们要正直,要负责,要守信用,这也是做人基本的道理。

  【当信佛经语深。当信作善得福。】

  你要真正肯修善,你福报与智慧都会年年增长,随你所修,你所得的果报决定成一个正比例。你做多了,你就深信不疑。所以,此地第一个相信佛所讲的话是真的,佛不会欺骗我们,佛所说的话,句句话都有很深的意义,我们慢慢的去体会,这个体会也是随着我们智慧、福德深浅成一个比例的。

  【奉持如是等法。不得亏失。】

  『如是』就是本经前面所说的,佛对我们的教诲我们要奉行,我们要保持,我们思想、见解、行为要与佛所说的相应,这叫如法。『不得亏失』,尽心尽力的去做,把它做得圆圆满满。

  【思惟熟计。欲得度脱。】

  这个『思惟』是三慧当中的思慧。『熟计』,计是计划,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怎么个做法,怎样度自己,怎样度一切众生。这两句是很要紧的,我们能不能得度关系很大,想一想,怎样才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换句话说,如法修行的人必定能往生,如法修行不能往生,那佛就是妄语,佛是真正欺骗了我们。不如法修行,那是决定不能往生。这个思惟熟计,『欲得度脱』,重点在此地,我们一定要如法,我们帮助别人也希望别人如法。

  【昼夜常念。愿欲往生阿弥陀佛清净佛国。】

  这教我们念佛的方法,要『昼夜常念』。

  【十日十夜。乃至一日一夜。不断绝者。寿终皆得往生其国。】

  这是教给我们精进念佛的方法,我们能念『十日十夜』这是最好,十日是个圆满之数,最少的是『一日一夜』。这个念法,究竟要怎么个念才如法?我们看到许多古人的行法,能够体会到这个意思。像我们现在,我们提倡的是一日一夜,一个月念一次,一日一夜。因为我们现在工作都很繁忙,都很紧张,生活压力很重,不能够不上班,不能够没有精神、体力,所以一个月一次,我们现在实验得很好,很如法。将来念到心开意解了,可以加一天,一个月念两天,这个两天可以分作两次,半个月念一次,也可以连着念两天,当然那个效果就更不一样。所以,经中常讲若一日到若七日,它是七天七夜,这个样子念佛。念的方法,就跟我们现在所采取的一样就行了。

  原先我们认为这个念佛的方法想想很好,念得大家很欢喜,很愉快,没有一点压迫感。我试验几次,我自己觉得很安慰,好像过去一般道场还没听说这么个做法。我以为这是我自己创办的一个念佛的方法,结果在不久以前,我在翻旧书翻到行策大师,他《念佛警策》里面也是用的这个方法,在三百年前他也这样做。将我们念佛同修分成三个班,有绕念、有止静、有拜佛,跟我们现在的想法完全相同,我们的信心更坚定了。我们自己是这么想,古大德也这么做,行策大师是我们净土宗第十一代的祖师,他是生在清朝康熙年间。我们就肯定这个念法没有错,如果能够连续十天十夜,那当然这是最殊胜的,功夫好,确实可以能够得一心不乱。这样的念佛,实在讲念佛也好,参禅也好,不管修什么法门,自古至今都说要年少,要年轻,年老的人不行,为什么?精神、体力都不够。我想象我们年岁老了,六十以上的人,一天一夜、两天两夜、三天三夜大概勉强受得了,四天四夜恐怕就办不到了。所以这个事情,修行要趁年少,年轻的时候体力强壮,七天七夜不睡觉不在乎。我在年轻的时候就是这样,几个晚上不睡觉好像没事一样,现在就不行了。古人讲修行要趁年少,这个话讲得很有道理。

  此地这个教诫它不是一定的,幅度很宽,一天一夜也可以,十天十夜也可以。这样念,『不断绝者』,一日一夜不断绝,或者十日十夜不断绝,或者是解释为,从今天起发愿,我们在一生当中,每个月念一次一天一夜不中断,都可以,都能够讲得通,都是非常之好。的确有许多人工作非常的繁忙,连平时想做个早晚课,他的心都不能专,那他怎么办?他就是在一个月当中念一次佛,或者念两次佛,利用假期的时候。他念佛的时候,就像我们精进念佛一样,念佛这天把一切事情统统放下,也不见人,也不听电话,所有一切应酬谢绝,像闭关一样,一个月念它一天一夜。这样的修行法,临命终时也是一定往生极乐世界。请看下面经文。

  【行菩萨道。诸往生者。皆得阿惟越致。皆具金色三十二相。皆当作佛。】

  本经上所说的这些教训都是菩萨道的标准,出家、在家菩萨都可以以本经佛陀的教诫为标准。就是将经中的开示我们真正做到,将来你往生必定是上品上生,纵然不能上品上生,上三品是靠得住的。古德曾经有这么个说法,说上三品以及中上品这个四品是菩萨往生的,凡夫没分,有这么个说法;换句话说,凡夫只能说中中品以下,只能有这个位次。但是,善导大师他把前人这种讲法他反驳过来,他说净土法门是阿弥陀佛为一切凡夫而建立的,与菩萨、二乘这些圣者没有关系,又说三辈九品是我们凡夫遇缘不同而有差别的。这个说法对我们来说,实在给我们无尽的希望,增长我们的信心。善导大师传说,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他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再来的,阿弥陀佛化身给我们说得这些话,我们应当要相信,应当要信得过。

  所以,三辈九品是我们遇缘不同而有的差别,假如我们缘遇得很殊胜,殊胜的缘是什么?无非是对于净土的理论、方法、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个缘就胜。一切都明了,必然是如法修行,换句话说,他品位一定是高,这个地方是上品上生。『皆得阿惟越致』,阿惟越致就是《弥陀经》上讲的阿鞞跋致,七地以上才证得,就是我们常讲圆证三不退,这个地位真正不可思议。通常讲修行修到七地菩萨,是两个阿僧祇劫修圆满,才能证到七地。第一个阿僧祇劫修圆满,修到三贤位,十住、十行、十回向,第二个阿僧祇劫修七个位次,从初地到七地,所以是第二阿僧祇劫修圆满了。第三个阿僧祇劫只有三个位次,八地、九地、十地,这个通常我们讲三大阿僧祇劫。这也正是古德所讲的,这个法门不必经历多劫,我们一生就办到。所以,大家要注意这一段开示。

  『行菩萨道,诸往生者』,不是说别人,正是说的我们自己,我们自己要发菩提心,要行菩萨道,经文里头句句所讲的都是菩萨的行为、菩萨的行持。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跟佛在四十八愿所说的无二无别,色相,相好光明跟阿弥陀佛没有两样,都是『金色三十二相,皆当作佛』。所以,这个法门是当生成佛的法门。

  【欲于何方佛国作佛。从心所愿。】

  你要想到哪个世界去作佛,你想到哪个世界你就可以到达哪个世界,没有不如愿。当然,到哪个世界也不是说随随便便就可以去的,因为你作佛,在理论上讲,任何一个世界你都可以示现成佛,佛必定度众生。那个世界众生与你有没有缘分,经上常说「佛不度无缘之人」,就是众生与你有没有缘分。如果与你有缘分,你就可以到那里示现成佛,像《普门品》里所说的,应以佛身而得度者,他在那里就示现八相成道,像释迦牟尼佛过去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一样,示现成佛。

  【随其精进早晚。求道不休。会当得之。不失其所愿也。】

  成佛,说实在话,不必要到七地菩萨,要算别教,初地菩萨就够了,如果算圆教,初住菩萨就够了。《楞严经》里面那个观世音菩萨是初住菩萨,我们看经上所讲的,也是三十二应身,应以佛身得度,他就可以示现佛身,圆教初住就可以了。因为这种菩萨他已经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他跟佛的见解、思想是相同的,所以叫同生性的菩萨,不是异生性的。虽然能够以佛身度一切众生,但是他自己的修行并没有圆满,换句话说,他示现成佛,他成的佛是藏教的佛、通教的佛、别教的佛,而不是圆教的佛。因此,他还要修行,自行化他,『求道不休』。他几时成圆教的佛?这要看他『精进早晚』,他要勇猛精进,他成佛就快,圆教佛就成得快。如果他悲心很重,悲心很重就是自己修行耽误了,到处去帮助别人,去度众生,度众生一定耽误自己的修行,他成就就晚一点。

  像地藏菩萨发的愿,他就没有成佛的机会,他悲心太重了,自己修行放在一边,暂时不理会,全心全力去帮助别人。所以,我们在《地藏经》经文一展开,你看那个序分,佛讲《地藏经》,十方诸佛都来听,这样的场面的确我们在许许多多经典里面没有看到过。《华严经》上也没有这种场面,《弥陀经》也没有这个场面,哪有讲经的时候十方诸佛都来听的!唯独《地藏经》这个场面特别的殊胜,那些诸佛都是地藏菩萨的学生,学生统统都成佛了,老师还是菩萨。虽然是菩萨,提到老师,那些诸佛他不能够忘本,他还是尊师重道,虽然是在佛的地位,也不敢轻慢这个老师,这都是做给我们看的。学生不管将来你地位多么高,你有多么的威德,以前的老师要遇到了还得要尊重,不可以轻慢。所以《地藏经》是我们学佛的大根大本,理就在此地,就是教我们这些。

  【阿难。以此义利故。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无有等等无边世界。诸佛如来。皆共称赞无量寿佛所有功德。】

  这是这一章佛给我们作了个总结。『此义利』,这是前面所讲的,义是道理,因为这个道理,因为这样的利益,这是无量无边殊胜的利益。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十方世界一切诸佛,没有一个不称赞阿弥陀佛的,『无量寿佛』就是阿弥陀佛,没有不称赞的。我们在《弥陀经》里面看到六方佛称扬赞叹,我们在本经里面看到十方诸佛的赞叹,十方诸佛为什么要赞叹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初发心的时候,愿力不可思议,不是普通人所发的。诸佛虽然都成佛了,但是因地的发愿不一样,成了佛之后他跟众生法缘不相同。法藏比丘发的愿特殊,所以他与十方世界一切众生普遍结下了法缘,这是诸佛在因地里头没做的。所以,诸佛对于阿弥陀佛没有一个不赞叹,没有一尊佛不宣扬《无量寿经》,没有一尊佛不劝导一切众生求生净土。

  所以这部经、这个法门,就是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里面的一切诸佛,度众生的第一法门。凡是念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那是真正得度,永脱轮回,圆证三不退,决定成佛。一个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这个人就成佛。行策大师说,他当年建的念佛堂,每个来参加念佛的同修,他的眼目当中都认为他是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之一,他是礼敬有加,不敢轻慢。佛曾经说,娑婆世界有七百二十亿菩萨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人走进我们念佛堂来了,大概他就是七百二十亿菩萨当中的一个。他是以这个眼光看人,这是一代祖师。所以说佛眼看众生,众生统统是佛,祖师看人,跟我们凡夫看人不一样。他这个念佛堂这个盛会成就也就不可思议。

  实在讲,念佛堂人数不拘多少,要在真正有成就。像《西方确指》觉明妙行菩萨所度的,不过是八、九个人而已,他那八、九个人就是一会。这一会他给他讲经说法,劝他念佛,那几个人各个都往生,这个功德才是圆满的。人多了,变成热闹法会,那个没有用,所修的都是世间有漏福报,不能往生。为什么?他虽然天天念这个经,念得很熟,念得很勤,经里面所说的都没有做到。像此地给我们讲的修十善,他没有做到;念佛,他虽然念了,心不专,贪瞋痴没有去掉。这些就是不圆满,心里面还有分别执着妄想、杂念,这不叫「一向专念」,这叫杂念,心里面掺杂着妄想。所以念佛,古大德一再教诫我们,他的秘诀就是不间断、不夹杂,觉明妙行菩萨特别开导我们,决定不可以夹杂,夹杂你得不到一心,成不了一片;换句话说,对于往生就有障碍,这是往往我们一般念佛同修忽略掉,不知道夹杂的严重。

  请看底下一章:

  【礼供听法第二十六】

  【复次阿难。十方世界诸菩萨众。为欲瞻礼。极乐世界无量寿佛。各以香华幢幡宝盖。往诣佛所。恭敬供养。听受经法。宣布道化。称赞佛土功德庄严。】

  这是讲十方世界那些菩萨们,当然这些菩萨们都是向往极乐世界,亲近佛陀,『恭敬供养』,希望听到这个法门,此地讲『听受经法』,就是听受这部经。这个经后头讲,十方有许许多多菩萨想听这个经听不到,没这个机会,曾经晓得有这个法门,但是没有缘,没有遇到这部经。没有遇到这部经,换句话说,他这一生成佛的机会就没有,遇到这部经就是你一生成佛的机会来了,只要你能把握到,你这一生必定成佛。这桩事实我们知道许多的人知道有净土三经,也念过净土三经,也听过净土三经,甚至于他也讲过净土三经,结果怎么样?还是不肯修学。我这是不说别人,我自己有经验,我本人就是如此,这么多年来,这经我都很熟,没有认真去做。换句话说,我的思想、见解、行为,经上念一念,不一样,没做到。这就是什么?这些宝贝、珍宝从眼前过,不识货,当面错过。现在明白了,懂得了,懂得这才晓得,我从今天起要把经里面字字句句这些宝贵的开示,统统要把它做到。要把佛所说的这部《无量寿经》变成我自己的心性,变成我自己的《无量寿经》,这才叫听受经法。所以,有这个认识是很不简单,很不容易。

  诸位不要以为会讲《弥陀经》、会讲《无量寿经》的,他未必能往生。为什么?他会讲,照着字面会讲,拿着批注会讲,他的心跟它不相应,他不如法,他的思想、见解跟它不相应,他的行为跟它不相应,他的生活跟它不相应,那讲经是修福。修的什么福?人天福报,这是一定的,不能往生,将来得大富贵,有智慧,有福报,换得来一生这样的果报。这些都是我们要知道的,要警惕的。如果希望来生得福报,来生做总统、做国王、做大富大贵,行,这样行,你没有认真的去做。假如你想这个世界纵然是做到天王,还是不究竟,死了以后还是要六道轮回,你要是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了,晓得三界,没有一处是真实的,没有一处是永恒的。你要想超越三界,得到真实常乐我净,那你就晓得应当要如法的修行。我们在这个短短数十年寒暑,认真的取西方净土,没有一个做不到的。这些菩萨,这是供佛听法,『称赞佛土功德庄严』。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底下佛是以十七首半的偈子来为这些菩萨们开示,这个偈颂是五言偈,四句是一首。请看经文。

  【东方诸佛剎。数如恒河沙。】

  这是十方举一方,东方有无量无边的佛剎,佛剎就是佛国土,我们常讲的三千大千世界,一个佛剎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像我们现在所谓的银河系,就好像是一个大千世界,像这样的大千世界无量无边,每个佛剎里面又有无量无边的菩萨。

  【恒沙菩萨众。往礼无量寿。】

  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礼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参学,去见阿弥陀佛。

  【南西北四维。上下亦复然。】

  第一首详细的说,第二首就略说,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上下,就跟东方一样,无量无边的佛剎,无量无边的菩萨。

  【咸以尊重心。奉诸珍妙供。】

  前面第一首里面讲礼敬,第二首讲供养,礼敬必定供养,总是以一点礼物来供养。一般礼物都是香花、幡幢、宝盖之类的,都是以这个作为礼物来供佛。这些东西诸位要晓得,是不是真的拿了这些东西去供?不见得。我们在经上佛是这样说,我们在许多古人变相图里面,它也是这样画出来,那都是表法的意思。这些供养具它真正所表的意义,前面我们说过,花是表修因,我们依教修行就是供花,所以,不一定要带着花去,你依教修行就是供花。你一尘不染这就是宝盖,宝盖是遮尘的,身心清净一尘不染,这就是供养宝盖。我弘法利生,自己得到这样殊胜的利益,劝导一切众生念佛、修福,求生净土,这就是供养幢幡。

  大乘经里面讲供养,讲到后面是法供养为最,所以你要懂得这些供养具它表法的意义。供养里面有衣服,衣是代表什么?代表忍辱,忍辱衣,一切都能够忍受得了,这就是以衣供养,上妙宝衣供养。大家要明白这个意思,不要以为真的都带了这些礼物去了,实在讲他这个礼物都是变化所作的,实际上是要明白表法的义趣。礼敬供养必然有赞叹,底下讲赞叹了。

  【畅发和雅音。歌叹最胜尊。】

  『最胜尊』就是阿弥陀佛,歌咏赞叹。

  【究达神通慧。游入深法门。】

  这是他赞叹的内容,阿弥陀佛究竟圆满通达神通、智慧,神通、智慧都是究竟圆满。『游入深法门』,以甚深微妙的法门,这个法门唯佛与佛方能究竟,蕅益大师说等觉菩萨都不能够完全了解,那真正是深法门。

  【闻佛圣德名。安隐得大利。】

  佛,无量寿佛,他老人家的名号,可见得闻名都不容易,这个机缘都不容易。一个众生在一生当中能够听到一声阿弥陀佛,换句话说,他就得度了。他这一生没修行,完全没有照做,他怎么得度了?他这个种子种在他阿赖耶识里头,永远不会坏。等到将来有一天因缘成熟了,这个种子起现行,就是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缘成熟了。这个种子在十法界里头是无比的殊胜,我们今天听到这个佛号,有这样殊胜的因缘,这不是偶然的。如果我们阿赖耶识里面没有阿弥陀佛的种子,我们今天就是遇到了,你也不会把它当作一回事情;你今天遇到了,能生欢喜心,能理解、能发愿,证明你过去生中,必定有闻名的种子,这一生成熟了。所以说『安隐得大利』,安安稳稳,大利益就是将来一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种种供养中。勤修无懈倦。】

  供养里面包括的范围非常之广泛,有财供养,有法供养,我们统统要修。法供养是自利,财供养是利生,法供养是修慧,财供养是修福。我们帮助一切众生闻法、信解,念佛往生得度,我们要认真的去做,努力的去做。

  【观彼殊胜剎。微妙难思议。】

  这是讲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不可思议,为什么?前面说过,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真如本性里面显现出来的。这个国土无论是一尘一色,都是阿弥陀佛的自性,也是我们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自性,所以是『微妙难思议』。

  【功德普庄严。诸佛国难比。】

  超越一切诸佛国土之上。

  【因发无上心。愿速成菩提。】

  『无上心』就是前面所讲的大菩提心,或者就是指本经法藏比丘所发的四十八愿,这是无上心。『愿速成菩提』,这个地方成菩提就是圆教的佛果,无上正等正觉。

  【应时无量尊。微笑现金容。光明从口出。遍照十方国。回光还绕佛。三匝从顶入。】

  诸菩萨礼敬、称叹、供养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个时候就露出笑容,口出光明,遍照十方,因为这些菩萨从十方来的。『回光还绕佛』,他这个光明照十方诸佛国土之后,光又绕回来了,回来的时候还照着阿弥陀佛,光又绕回来,绕了三圈,从佛顶里面入进去,佛是从口出的光,从顶上入进去。这个光表说法,李老师上面的批注就是注的这一段,光就是佛德、佛智,也就是说法。他举的光音天,光音天人神通自在,他们那个天上没有言语。像我们说话很麻烦,说了好半天,说得好累、好辛苦,对方听的人,还不晓得他有没有听明白,有没有把意思错会了,这常常有的。光音天不要,一放光,对方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实在说,我们这个世界现在也用光来表示,譬如我们走到十字街头,红光一放,我们就晓得要停止,绿色的光一放,就晓得这个时候可以通过,光在那里说话。光音天人完全不用言语,彼此交换意见、说法统统都是放光,所以说光音。实际上它没有音,就是用光来代表音声、代表言语。我们看底下这段就明了了。

  【菩萨见此光。即证不退位。】

  如果这个光不说法,菩萨不能信解,他怎么会马上就证得不退位?不退位,前面说过阿鞞跋致,七地以上的地位。可见得放光就是弥陀说法。

  【时会一切众。互庆生欢喜。】

  佛放光明照大众,大众一时信解都证果了,所以这个会里面一切大众,彼此互相庆幸,互相庆祝,法喜充满。这一段讲放光,这个在说法里头是最高级的,你不明了光的意思,就没法子,再跟你说。

  【佛语梵雷震。八音畅妙声。十方来正士。吾悉知彼愿。志求严净土。受记当作佛。】

  『梵』是清净的意思,这是说十方众生来的,有些众生他有言语的习惯。因为佛度众生,前面说过,十方世界每一方都有六道,都有四圣六凡。在六道里面,光音天以上的不要言语了,佛一放光那些人统统得度。光音天以下的,还是要用言语,所以我们这一生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当然也蒙佛光注照,佛光一照我们业障就消除,智慧、神通、道力都增长。但是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听佛说法,佛还是以音声说法,为什么?我们在这里生生世世养成这个习惯,到那个地方必然是听到佛为我们说法。

  『八音畅妙声』,这个八音是赞叹佛音声的圆满。哪八种?诸位去看看《教乘法数》、佛学字典上都查得到。『十方来正士』,正士是菩萨的尊称,菩萨有称大士,有称开士,有称正士。『吾悉知彼愿』,「吾」是佛说的,凡是见阿弥陀佛,佛都晓得他的愿望,你有什么希望他都知道。『志求严净土』,严是庄严,像我们即使做一点点小小的善事,我们都会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受记当作佛』,佛必定为我们受记,你将来在什么时候,在哪个世界,你在那里作佛,预先给我们受记。

  【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满足诸妙愿。必成如是剎。】

  这虽然是第十首的两句、第十一首的两句,它是说一桩事情,这桩事情对我们修行人来讲非常重要,也就是《金刚经》上所讲的诸法实相,你确实见到一切诸法实相,实相是什么?实相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响』也是比喻,响就是我们常讲的回音,你看我们在山谷里面长啸一声,回音就过来了,响是指这个。事是有,体是无,相是有,性是无。所以佛门常说万法皆空,就是讲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无自体,它有相、有作用,没有体,没有体性。你明白这个道理,相与用你可以受用,诸佛菩萨也是如此。你看看极乐世界,《华严经》上讲的毘卢遮那佛的依正庄严,那实在讲是第一等的享受,天王也比不上。

  不是说学佛就不应该享受了,不是的,为什么初学的人这也不能享受,那也不能享受?因为你不够资格享受,怎么说你不够资格?因为你着相,你迷在你享受当中,诸佛菩萨那个享受他不迷,他晓得一切「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他种种在那里享受,他不执着,他心清净的,他不染。一切顺境的享受,他心里清净,没有乐受;一切逆境里头,看到刀山地狱他没有苦受,他心永远保持着清净。他为什么不在里面起分别执着、起喜怒哀乐?因为他晓得相是假的,不是真的。换句话说,永远保持着身心清净,一尘不染,正是《华严》上讲,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人家入这个境界,这个叫得大自在。我们初学的人样样都着相,把这些虚妄相都看作真实的,所以一接触这个相,顺境就起贪心,逆境就起瞋恚心,这才叫你远离一切这些受用,道理在此地。并不是学佛的人不可以享受,诸位要懂得这个道理,它是帮助你得清净心。心清净了,这些境界一定还要现前,现前的时候看你心还清不清净;一切境界都现前,你这个心清净才叫真清净。境界现前还有染污,换句话说,你还不够资格来受用这些幻法、这些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的有为法。

  『满足诸妙愿』,佛菩萨都是以上求佛法,下化众生为愿。下化众生也是如幻如化,所以佛在经上讲,常说建立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这就是说弘法利生也不执着,晓得一切众生、一切道场如幻如化,他一点都不执着。水月是水中之月,水里头有没有月?有,那不是真的。所以,道场把它看作水中之月。佛事就是讲经说法,领众修行,这叫佛事。严格的来讲,在我们这个世界,严格的来讲,佛事就是讲经说法。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所示现的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没有修行,修行是各人自己的事情,各人修各人的。到大众在一块共修,这是我们中国人提倡的,佛陀在世的时候没有,佛法到中国来之后,可以说大概最早在一块共修的,就是慧远大师的庐山莲社。以后正式提倡共修,是禅宗第八代的马祖道一禅师,跟百丈禅师,「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这就是中国丛林制度的创始,丛林制度它就是提倡共修,这才有领众修行。所以在从前没有,佛陀在世的时候没有。满足诸妙愿,就是弘法利生。『必成如是剎』,如是剎,像西方极乐世界一样庄严的佛国土。

  【知土如影像。恒发弘誓心。究竟菩萨道。具诸功德本。修胜菩提行。受记当作佛。】

  虽然晓得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相有性无,正像《金刚经》上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西方极乐世界也是如此,没有例外的。不可以说一切相都是虚妄,西方极乐世界是真实的,没有这个说法的,没有一个相不是虚妄的。虽然晓得佛国土是如同影像,但是还是要『发弘誓心』,弘誓心是四弘誓愿,这是真发。或者像本经法藏比丘所发的四十八愿,或者像《华严经》上普贤菩萨所发的十大愿,这是真的,从真心里面发出来的。『究竟菩萨道,具诸功德本,修胜菩提行』,这是讲菩萨发愿之后要修行,以行填愿,愿愿不虚,他统统做到了。『受记当作佛』,这是承前面一句「志求严净土,受记当作佛」。在这个十七首半的偈子里头,这一句有两句,后头还有,「受记成等觉」跟「受记当作佛」意思是一样的。

  【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剎。】

  学佛要通达法性,通达法性就是禅宗里讲的明心见性。『一切空无我』,不但无人我,同时也无法我,就是我、法两种根本的执着都破了,我执破了,在一般讲就是阿罗汉,法执破了就是法身大士,明心见性的菩萨。这是不着有,如果就这样空下去,什么都没有了,那虽然不着有,他却着了空,菩萨不然,还怎么样?『专求净佛土』,不着空。空有二边都不执着,这才是中道第一义,这才是诸法的真实相,空有二边都不执着。显示出一切法有体、有用,就是体、相、作用统统具足,圆圆满满,没有欠缺。着空跟着有都有欠缺,都不圆满,就是你自性的功德显露出来的不圆满;二边都不执着,自性功德显露出来的是圆圆满满。『必成如是剎』,这是佛国土现前,清净国土。

  【闻法乐受行。得至清净处。必于无量尊。受记成等觉。】

  这些我们都应当努力去做。『闻法』,我们今天在这部经里面听了很多,要紧的是我们要相信,信解,欢欢喜喜的来接受。看看阿弥陀佛怎么发心的,怎么修行的,怎么成就的,怎么样去利益一切众生。如果往深处去看,那就是阿弥陀佛的自性功德是如何圆圆满满的显露出来,一丝毫欠缺都没有,这是法的真实义。我们自己也有自性,我们的自性跟阿弥陀佛的自性无二无别,为什么他能够完全显露,我们只能够显露一部分?就好像阿弥陀佛自性像个月亮,他那个月亮是十五的月亮,满月,光明。为什么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非是开显我们自性圆满功德,是为了这个,不是为别的。在我们这个世界没有法子,障碍太多,寿命太短了,寿命也是障碍,没法子修成功,没有法子恢复。这样,为了这么个理由,才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到那个地方,我们世间所有的障碍,那个地方没有,无障无碍,容易成就。『得至清净处』,是指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这里遇不到好的老师,没有人指导。

  我们要成就,决定的关键在师、友,你有老师,你没有同参道友,你不会成就;你有好的同参道友,你没有好老师指导,也不能成就。诸位要稍稍注意一点你就晓得,你看看历史,古今中外这些有成就的人,无论是世间、出世间,必定有好的老师、有好的同参道友。所以不能离开师与友,友不在多,两、三个那就很大的帮助了,这是我们要注意的。要有真正的同参,志同道合,在我们佛门里面讲的和合众。和合众里面第一条是「见和同解」,就是见解相同,用现代的话来说,他们具有共识。这几个人,不论多少人,他们的见解、认识相同,相接近,这就是同志,志同道合。必定在无量寿佛那里受记成佛。

  【无边殊胜剎。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这是讲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殊胜的佛剎,『其佛本愿力』,这是讲十方世界的诸佛,包括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内。你们要是看看蕅益大师的《弥陀经要解》,他就说得清清楚楚,释迦牟尼佛在五浊恶世成佛,怎么成佛的?念阿弥陀佛成的,这是真正不可思议。所以,『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菩萨兴至愿。】

  『兴』是兴起,『至愿』是真诚恳切的愿望。

  【愿己国无异。普念度一切。各发菩提心。】

  菩萨以真诚的大愿,愿自己的世界国土与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没有两样,菩萨应当有这样的心,应当有这样的愿望。有愿是不错,但是众生的业力毕竟不是能够转得过来,经上常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虽然众生业力不能转,但是菩萨的愿力决定不退。『普念度一切,各发菩提心』,普念度一切是菩萨发的心,就是四弘誓愿里头第一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怎么度他?必须要劝发菩提心才行,要劝令一切众生发菩提心。这一句,如果我们要以蕅益大师他老人家所解释的,就非常的清楚明白。他在《要解》里面说,求生净土的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如果用蕅益大师这个解释,我们要想度一切众生,就是劝这个众生求生净土。你劝他,他能不能接受,他肯不肯接受,必须你要对西方极乐世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说一番道理,人家不能不相信。

  所以,古来大德也说,梅光羲居士在序文里头就讲得很清楚,净土教为什么不能叫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来接受?原因就是理论说不清楚,不能讲得别人心服口服,所以它的弘扬就受了障碍,根本的原因就是对大经没有深入的了解,这个说法很有道理。所以,我们要想弘扬净土,普遍的劝人念佛求生净土,我们对于净土自己要真正的理解,三经或者是五经,要真正去下功夫,要去了解它。像《无量寿经》,讲西方极乐世界的缘起,西方极乐世界怎么来的?它确实合情合理,是法藏比丘观摩、考察二百一十亿个佛国土,舍短取长,这样建立了西方世界。所以,这个世界能够超胜其它诸佛国土,这在理上讲得通。这个经讲西方极乐世界的缘起,讲它的历史,讲它的概况,《弥陀经》劝我们修行,劝信,劝我们发愿。《观无量寿经》讲西方极乐世界三辈九品的因果。你统统了解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以什么样的因修,将来到西方极乐世界证什么样的果位,这正是善导大师所讲的,遇缘不同才有九品的差别。统统都搞清楚了,这个缘殊胜,我相信这个人一定取上品上生,他会修这个因。上品上生修不成,必然还有个上品中生,他稳稳当当可以拿到,所谓是取法乎上,仅得乎中,他是稳稳当当拿得到的。

  所以这个三经跟五经,我们就不能不用一点时间认真的来研究。真正研究透彻,你就心开意解,你得大欢喜,得大安乐,同时你必然也生起大慈悲心,急着想把这个法门介绍给一切众生,这是一定的道理。我们现在心发不起来,发不起来实在讲对西方极乐世界自己没搞清楚,自己还在半信半疑,度众生的念头怎么会生得起来?所以,「各发菩提心」,实在讲就是劝生净土。

  【舍彼轮回身。俱令登彼岸。】

  这是大事,《法华经》里面所说的,「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什么大事?了生死、出轮回,这是大事。虽然我们都晓得这是一桩大事,可是真正能够了生死出轮回,说老实话只有这个法门。其它法门,诸位仔细很冷静的去观察,他修别的法门,修到最后怎么样?还要念佛求生净土,他要回向西方他才能成就。如果他不肯回向西方,不愿意往生极乐世界,我们看看禅宗的圆观禅师,我想很多人知道三生石的故事,他知道过去,知道未来,他还是免不了要轮回。轮回一次来生记得,再轮回就记不得了,这个轮回一世比一世要差一点,这就是什么?退转。像圆观禅师,说老实话,他还没有隔阴之迷,为什么没有隔阴之迷?我们在这个故事上看出来,非常显然,他母亲怀的那个胎,怀了三年,等他去投胎。假如这个胎要是没有神识,他是个死胎,那不是活的,是死的,死的那当然是他不会去投生。他是属于什么?他母亲怀在肚子是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等他的,遇到他了,这一生下来,那个人就走了,他就入了这个身体,这是我们一般讲夺胎。所以,他知道过去生的事情,他也知道未来的事情。你看他跟他朋友约定,十二年之后,在什么地方,八月中秋在哪里见面,他那是个牧童,骑了牛吹着笛子,前生是个了不起的大法师。知道过去现在未来又有什么用?不能舍轮回身,这是我们很大的一个警惕。

  你看五祖戒禅师,这了不起,第二生转世到人间,苏东坡,苏东坡一生就比上一生差远了。像这样的例子,在佛教史里面所记载的太多了。这是我们要提高警觉,决定不贪世间的富贵。那个修行人,出家人、和尚看到做官的,看到富贵人家,起了一念心,我来生像他那样。这一念就坏了,他来生必定去投胎,去享受荣华富贵。所以,这个念头决定不能有。佛教给我们,念念要想佛,要想西方极乐世界,决定不能想这个世间的荣华富贵,我们才能够脱离轮回,才能够真正登到彼岸。如果对世间还有一念贪恋之心,舍不得,这都是我们念佛的障碍。我们现在念佛得不到一心,功夫不能成片,障碍这个;将来往生的时候,临命终时,可能障碍往生,为什么?你还有喜欢的,还有贪爱的,还有舍不得的,到临命终时,要有这一个念头起来就坏了。冤家对头我还没报复他的,欠我的钱还没还给我的,这个麻烦大了,这个对自己很大的障碍。

  所以,真正念佛人要把世缘放下,我欠别人的,我要还给人;人家欠我的,把它忘掉,不要了;别人有恩于我的,我记得,我将来成佛之后我要度他;跟我有怨的,把这个怨也忘掉,决定不要有一念报复之心,更要发愿将来成佛作祖先度他们。一定要心清净,要专念,要专想,经不熟,我们就想不起来,经要熟了,常常想经里面所说的,常常想经里面的教训,常常想经中的境界,「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奉事万亿佛。飞化遍诸剎。恭敬欢喜去。还到赡养国。】

  这是讲那边的菩萨神通、道力不可思议,他们一念之间能够到十方诸佛世界,到那边去供佛、闻法,帮助佛教化众生。像《弥陀经》里面所说的,「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其实不止十万亿,经上说十万亿特别对我们讲的,因为西方极乐世界距离我们是十万亿佛国土。这个意思就是说,你这个世界上不是有很多亲人吗?常常念念不舍的吗?到西方极乐世界,你随时可以回来,天天可以回来看看他们,用意在此地。就是说去了西方极乐世界,才有能力真正照顾你的亲朋好友,你才有能力照顾。如果你要不去西方极乐世界,现在虽然有这个心,一轮回一转世忘得干干净净。这个我们自己现前就是个例子,我们前生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儿女还能记得吗?一个也记不得了。纵然他也转世做人,我们面对面不相识,这是很悲惨的事实。必须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才能成就。

  供养完毕,法喜充满,他又回到西方世界了,『赡养国』就是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的那些人神通广大,真正是自由自在,十方无量无边的佛剎,想去就去,想来就来,一点拘束都没有。而且他还有能力分身过去,他在阿弥陀佛的座下,从来没有看到他离开,可是十方诸佛那个地方都有他的身在那里,他有这个能力,他一尊佛的地方他都不漏。这样的能力,通常来讲八地菩萨以上才能够得到,得到大自在。那要修多久?这个法门,一生当中就办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统统都得到。所以,这真正是不可思议的法门,真正是难信之法,无怪乎许许多多教下的法师不肯相信,理上讲不通,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这是释迦牟尼佛对这些老太婆无可奈何,劝她们念念佛而已,谁知道它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这个法门,我们从历史上观察,从现前这个社会上来观察,我们得到经上所讲的三转珐輪。佛给我们讲的这些经典,这是开示,示转;经典里面许许多多劝勉的话,以及古来祖师大德劝我们往生净土,劝转;又看到古今许多念佛人,预知时至,无疾而终,临终的时候还说佛来接引他,表演给我们看,这是证转。真正是三转珐輪最为明显的一个法门。其它法门我们讲三转我们很少见到,顶多是示转、劝转,作证很少,唯独这个法门证明的太多了。就在台湾这些年来这二、三十年来,预知时至往生,站着走的,坐着走的,没有害病的,就有几十人之多。往生有瑞相的那就太多太多了,那个瑞相是不是真正往生我们不敢断定,但是,预知时至,没有害病,说走就走,这是决定靠得住,这是没有话说的。我们见到这些事实摆在我们面前,那要是不相信,那就没法子了,那真是佛也度不了。所以,我们应当相信,应当发愿求生净土。

  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珐輪。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珐輪,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黃金價格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